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演講我的消費觀中學生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7W

演講我的消費觀中學生

綠色消費,無處不在,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積極行動起來,用愛心關注綠色消費,用熱情傳播綠色理念,只要你我共同努力,相信一定能讓世界變得越來越美麗。共同閲讀演講我的消費觀中學生,請您閲讀!

演講我的消費觀1

紅茶綠茶、可樂雪碧、奶茶山泉……如今,各種各樣的飲料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它們口感豐富、方便攜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便利。然而,事情總有兩面性,且不説飲用飲料對人體是否有益,但從它們的價格來説,就足以令人咋舌。

一瓶可樂3元,一瓶奶茶4元,就連一瓶礦泉水也要2元,如果自己燒水,或自己榨果汁,所需的成本恐怕最少會降低50%吧,而且自己動手還會更健康。那麼人們,特別是青少年人羣為什麼要放棄自己動手的機會選擇買飲料呢?理由自然是五花八門:飲料好喝、不想帶水、不想動手、不想被人家説太老土……這些理由歸納起來無非是懶惰、圖方便、不差錢、在乎味覺感官享受而忽略營養與健康。

我曾在報紙上看過一則報道,説的是一所學校的老師讓孩子們在紙上列出他們想買的禮物,條件是不超過20元。然而孩子們的答案卻出乎意料,他們都列出了長長一串清單,有個小女孩甚至在清單上寫出想要一個平板電腦和一套芭比娃娃的願望。這些孩子從小衣食無憂,有的還是富二代,他們動輒消費幾百、數千,甚至上萬,從小在優越的環境中長大,導致他們的消費觀念和理財意識薄弱,缺乏商品正確的價值概念,更不明白賺錢的艱辛。

當然,並非所有孩子都有足夠的錢去花銷,但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都是家裏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長們都是捧在手裏怕掉了、含在口裏怕化了,只是一瓶小小的飲料,若能讓孩子高興,買給他們就是了。

於是,父母們的驕縱和溺愛加重了孩子們消費觀的偏差和相互攀比的心理。

見微知著,從買一瓶小小的飲料可以看出一種消費觀。俗話説“由儉如奢易了,由奢入儉難”,勤儉節約歷來被視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從小事做起,從一瓶飲料開始,樹立節儉、健康、實用、不攀比的消費觀。

演講我的消費觀2

中國人崇尚勤儉持家,量入為出,習慣於存款消費。而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則主張超前消費,習慣於貸款去享受生活。

有這樣一個故事,講的是一箇中國老太太和一個美國老太太在天堂相遇,談起了各自在人間的一生。美國老太太到銀行貸款買房,住了30年,最後貸款也還清了,並享受了一輩子的快樂生活。中國老太太在年輕時,他母親去世了,為他留下了剛買的房子,讓她享受了30年;最後,她也為自己的女兒留下了一套新房。

聽完了這個故事,我們應該能夠大概瞭解中美消費觀念裏體現的文化差異,以及與此相關的社會倫理和社會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美國老太太貸款住上了新房,舒舒服服地生活了一輩子;中國老太太也有自己的新房住,也能享受人生,不過住的是她母親的房子。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美國人是自己享受生活,自己管自己,認為“兒孫自有兒孫福”;而中國人崇尚的“前人載樹,後人乘涼”,非常關心自己下一代的幸福生活。

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為從古自今,美國人相信上帝,認為他會給每個人賜福,所以美國人崇尚公平,認為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不要想有別人的幫助;而中國人尊住祖,認為是祖先給子孫賜福,是祖先在保佑着你,所以中國人崇尚倫理親情。

中西消費觀念的差異,取決於各自不同的倫理親情於價值觀念。隨着文化更加廣泛、更加頻繁、更加激烈、更加深入地接觸與碰撞,中西方也會多向的、多層次的互動和吸納對方的優秀文化,中國人在子女留下財富的同時,也會接受貸款消費,而美國人也會更加註重倫理親情。

演講我的消費觀3

消費,是為了滿足需求。在如今的中國市場,所有的消費者都面臨着同一個問題——怎樣消費是最實惠最理性的。但我想若是一心巴望着商品打折,倒不如明確自己所要的是否真的非買不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往往消費過度的人是慾望心強的人,他們難以控制自己的慾望而受自己的慾望心所擺弄。

在每天的放學之際,卻是我最頭疼的時候,分明不寬的路擠滿了私人汽車,每一個人都得有耐心等待下去,就算再急也是做無用功,過一個紅綠燈卻要動用數十分鐘,因而排起了一條極其現代化的長龍,而在這條“長龍”中卻沒有一輛巴士。這些人爭先恐後地買汽車,卻忽視了近在眼前的公交站台,他們寧肯花十幾萬買一輛汽車,卻不肯投一兩枚硬幣,這又是多麼大的悲哀啊。不知他們是為了面子,還是真為方便,那麼依我看若是為方便或許有些不值,如大家都選擇去乘公交車,就不會這麼擁擠、堵車。

早在兩千多年前,聖賢孔子就曾論述:“奢而不孫,寧儉;與其不孫也,寧固”即是説,在“奢侈”與“節儉”兩者的抉擇中,孔子傾向於“節儉”,反對奢侈浮華的生活方式,主張節儉樸素的生活方式。堅持適度消費、理性消費觀念,是我國優秀的文化傳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一個民族要富強,離不開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勤儉節約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學生作為國家的棟樑之才,決不能貪圖享受,堅持科學、理性消費,繼承和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優良民族文化傳統。

古往今來,還看今朝我們這些青年朋友,能否擔當得起國家重任,而這更需要我們去理性消費。它維護的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經濟體系,更是人格素養魅力的表現。

演講我的消費觀4

在這個用錢為上的社會,我們,這羣陽光開朗的青少年,正用我們的青春來換取極富罪惡的金錢。

人力三輪車是我們這裏特有的一種交通方式,走在街上,總會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們優雅地坐在上面,他們中,有興奮新奇的遊客,有疲於奔命的中年人,有懶於走路的嬌小姐,然而,更多的還是穿着校服,有説有笑的青少年。一次,我站在某個地點等人,旁邊有好幾輛三輪車,車伕門因為沒有生意,就坐在後座上閒聊,我聽到這樣一番對話:

“唉,現在的小孩子都真有錢,手機裏留個我的號碼,要到哪裏去,都讓我載着去,一天下來光在我這就花了40多塊!想想我們那時候,就算幾十里路也要用一雙腳走着去,鞋子磨破都會心疼半天。”

“那是的,這些家長不知道怎麼想的,我們的很多顧客,都是這些小孩子,説難聽一點,我們還要靠他們吃飯呢。”

……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過着近乎“奢侈”的生活,當然,這是對於這些三輪車伕來説的。

青少年消費者經常表現出這樣一種消費心理:大家都沒有的自己要有,某些人有的自己必須有,大家都有的自己不想有。這是一種典型的標新立異、爭強好勝、表現自我的心理。所以青少年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上還是其他方面,都會花費大量的金錢。青少年的消費是消費領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消費,他們的愛好,都是商家謀取利益的一個最重要的信息,舉個例子,如果一個老師讓一個班的學生買同一本書,那麼這一次大量賣出,會給商家帶來不菲的利益,這樣一個班的舉動,其他人,其他班,其他年級,其他學校等等都會紛紛效仿,這樣的話,帶給中國商家的利益就是不可估量的。

青少年消費羣體帶給商家的利益如果換成給貧困山區的同齡人門,那麼帶給中國的利處也是不可小覷的,希望大家能注意到這一點。

演講我的消費觀5

從前消費是為了滿足人的生存需求,而如今消費更多了一部分為了滿足人的存在需求。在我看來,這種存在需求的消費是社會發展的產物。

存在需求是指人們生活中潛在的或可能的需求是具有彈性空間的,而生存需求則不然,它是剛性的是必要的需求。從表面上看似乎它是説我們浪費了更多的金錢在不必要的消費上,但從本質上而言,它正是消費升級的具體體現。

簡單來想,若是我們還處於原始人時期,那麼不用説什麼存在消費,連消費都不會存在。這是因為當我們的社會沒有任何積累時,我們根本沒有可消費的資源,只能使“靠天”存活。反觀當今我們的消費不僅是生存層面的還是存在層面的,這恰恰表現出隨着社會發展,人類科學水平的提升,我們通過人類的智慧與勤勞創造出了前所未有的資源積累,我們的富裕程度得到提高,我們可以有更多元化的消費。因此我認為如今存在需求的消費並非是一個消極的事物,更應該用一種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它。

存在需求的消費決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豐富,也在於人們需求的多元化以及精神娛樂方面消費的重視化。只有產品而無消費者,那必然是虧本的買賣,無人會去問津。但當存在消費湧現時,那必定是由於這類消費者人羣的擴大。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需求不再停留於吃飽穿暖的生存方面,轉變為“吃得好”層面。人們對於生活有了品質上的追求,這些看似“浪費”的消費才促使了近代影視、文化、時尚、音樂各領域的崛起。因為正是由於存在需求的消費,人們才逐漸重視到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設,這才大大豐富了我們日常生活的內容。也緣於趨於豐富的日常消費,才催生了現如今第三產業的火熱發展。

存在需求的消費是一種驅動力,它促使社會這輛馬車更疾速地發展。存在需求的消費不單是消費,它甚至可以説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人類經濟的發展。

當然這裏所指的存在需求消費並不指盲目的消費,毫無節制地花錢買所謂的“快樂”。我們提倡的是一種理性的消費,它兼容存在與生存消費,這樣的消費才有助於社會發展,且同時又注重環境保護,不造成浪費。

簡而言之,我們要正確看待存在消費,它並不是毫無弊端,但它又其重要意義,只要我們用發展的眼光、合理的方式對待它,它就能成為社會發展、進步的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