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地理期末總複習資料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21W

地理期末總複習資料精品多篇

國中地理總複習資料 篇一

地球和地球儀

1、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2、大小:半徑:6371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赤道周長:4萬千米。

3、地球儀: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儀上找出地軸、兩極、赤道)

4、經線:

經線特點:所有經線一樣長;經線都指示南北方向;經線是一個半圓。

經度:0°—180°;0°經線為本初子午線,以東為東經,用字母E表示,0°經線以西為西經,

用字母W表示;

5、緯線:

緯線特點:緯線長短不一,赤道最長,向南北兩極逐漸縮短;緯線都指示東西方向;

緯線是一個完整的圓。

緯度:0°—90°;0°緯線為赤道,赤道以北為北緯,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為南緯,

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緯的劃分:南北半球,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

7、東西半球的劃分: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

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

8、能在地球儀上利用經、緯網確定地球上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轉:晝夜交替,太陽東昇西儸<>,時差

方向:自西向東;週期:一天(24小時);自轉中心:地軸。

地理意義:產生了晝夜更替和時間的差異。

10、地球的公轉:四季的變化,影子的長短

公轉中心:太陽;方向:自西向東;週期:一年;公轉軌道:橢圓。

地理意義:產生了季節的變化和晝夜長短的變化。

11、五帶的劃分:

第二章:地圖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線段式、數字式

2、比例尺大小的比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範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範圍越大,內容越簡單。

4、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5、地圖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圖,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有指向標的地圖,用指向標定向法:指向標的箭頭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經緯網的地圖,用經緯網定向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6、圖例: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要記住常用的圖例)

7、註記:地圖上,用來説明山脈、河流、國家、城市等名稱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數字。

8、海拔(絕對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

等高線:在地圖上海拔高度相同點的連線。

9、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密集,表示坡度較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度較緩。

10、由等高線的特點判斷地形:

山頂:等高線中間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線向低處凸出。

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凸出。

鞍部:兩側的等高線比較高。

陡崖:多條等高線重疊的地方。

第三章: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陸面積比例:海洋71%,陸地29%,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圖上準確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佈。

3、大洲之間的分界線:

亞洲、歐洲: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峽。

亞洲、非洲:蘇伊士運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馬運河。

亞洲、北美洲:白令海峽。

4、陸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類。

5、在地形圖上能找出喜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亞馬孫平原。

6、閲讀大洲地形圖,判斷大洲的地形大勢。

7、板塊構造學説:地球表層的巖石圈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分別是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

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板塊的內部比較穩定,板塊的邊緣地殼運動比較活躍,

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8、全球兩大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

第四章:世界的氣候

1、天氣:一個地方短時間內的大氣狀況(風雨、冷熱、陰晴等),天氣是短時間的,經常變化的。

氣候: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氣候是長時間的,比較穩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氣符號。

3、氣温是指大氣的温度,單位是℃,測定方法用温度計。

4、一天中的氣温有變化,陸地最高氣温一般出現在午後2時左右,最低氣温出現在日出前後。

一年中的氣温有變化,北半球陸地月平均最高氣温是7月份,最低氣温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5、氣温日較差:一天中的最高氣温與最低氣温的差值。

氣温年較差:一年中最熱月的平均氣温與最冷月的平均氣温的差值。

6、氣温的垂直變化:同一地點,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温下降0.6℃。

7、學會閲讀世界年平均等温線圖。

8、世界年平均氣温的分佈規律:

全球氣温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

同緯度海洋和陸地氣温不一樣;

同緯度高原、山地氣温低,平原氣温高。

9、學會閲讀氣温曲線圖。

10、降水:空氣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稱為降水。測定方法用雨量器,單位是毫米(mm)。

11、能分析一個地方降水的季節變化。

12、學會閲讀世界降水量分佈圖。

13、世界降水的地區差異:

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南、北迴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西岸少;

温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

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14、學會閲讀降水柱狀圖。

15、世界氣候的主要影響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等。

16、知道主要的氣候類型及分佈。

17、能舉例説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第五章:世界的居民

1、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人口密度=人口總數÷面積

3、世界人口分佈稠密區: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及美洲東部等中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世界人口分佈稀疏區:乾旱缺水的沙漠地區,高温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

地勢高峻、空氣稀薄的高原山區。

4、人口問題:

人口增長過快,會導致糧食緊缺、住房緊張、交通擁擠、上學、就業、看病難、資源緊張等問題。

人口增長過慢,會導致勞動力短缺、國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5、世界三大人種:

黃種人:分佈在亞洲東部、東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白種人:歐洲,亞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中部,南美洲東部沿岸及大洋洲。

黑種人:非洲南部和中部。

6、世界上的主要語言有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漢語,使用範圍最廣的是英語。

7、世界三大宗教:

伊斯蘭教:流行於亞洲西部、東南部,非洲北部和東部。

佛教:由古印度傳播到東亞和東南亞。

8、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

9、聚落主要分佈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温暖濕潤、自然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的地區。

10、説出一些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聚落名稱。

地理複習資料整理 篇二

【黃河流域】,黃河流域西起巴顏喀拉山,東臨渤海,南至秦嶺,北抵陰山。

原巴顏喀拉山北麓,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自治區、山西、陝西、河南、山東等9省、自治區,簡稱分別為青、川、甘(隴)、寧、內蒙古、晉、陝(秦)、豫、魯。在山東墾利縣注入渤海(見下頁圖),幹流全長約5400公里。從河源到內蒙古托克托為上游,其中蘭州以上大部分地區植物被覆較好;瑪多至青銅峽的幹流多峽谷,水能資源豐富;青銅峽以下為河套平原,灌溉發達,可通航運。托克托至河南桃花峪為中游,也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兩岸為黃土高原,植被少,水土流失嚴重,是黃河洪水泥沙的主要來源。桃花峪到河口為下游,兩岸絕大部分修建了大堤,泥沙淤積使河牀一般高出兩岸地面3~5米,多的達10米,故稱懸河;沿岸多灌區,幹流也可通航。河口附近,黃河入海水道不斷淤積、延伸、改道,造陸作用強烈。

總結:各河段直接匯入幹流的流域面積大於1萬平方公里的支流有十條,以渭河的面積與水量最大。

世界地理試題之島嶼地理

【世界之島嶼地理】,在煙波浩淼的海洋中,散佈着大大小小5萬多個島嶼,象無數塊形態各異五光十色的翡翠鑲嵌在蔚藍色的海面上。這些島嶼是怎樣形成的呢?

圖8為甲、乙兩島略圖,其中甲島地勢低平。完成下列要求。

(1)按東、西半球劃分,甲島位於( )半球。甲島周圍的水域屬於( )洋,乙島周圍的水域屬於( )洋。

(2)兩島相比,實際面積較大的是( )島。當乙島的區時為6月9日6時,甲島所在的時區的區時為6月( )日( )時。我國處在隆冬季節,甲島盛行風向為( )風。

(3)乙島主要是由( )(內或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以( )為主,地勢特點是( )。

(4)甲、乙兩島中,公路密度較低的是( )島,導致該島公路密度較低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5)判斷甲島最大城鎮所在地,並在圖上把該城鎮的符號圈出來;並説明判斷的理由。

總結:生活在温暖的海水裏的珊瑚蟲也是島嶼的積極建設者。珊瑚蟲能不斷分泌出一種石灰質特質,數以億計的珊瑚蟲分泌出的石灰質特質連同它們的遺骸,形成了珊瑚島。如我國南海諸島 中的大部分島嶼就屬於珊瑚島。

地理複習資料整理 篇三

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是在河流作用超過受水體作用的條件下,泥沙在河口大量堆積的結果。

沖積物在河口堆積,開始先出現一系列水下淺灘、心灘或沙嘴,水流發生分叉,同時形成向海傾斜的水下三角洲。隨着各叉道的消長與心灘的歸併擴大,使水下三角洲的前緣不斷向海推進,而其後緣因灘地淤高,並蓋上洪水氾濫堆積物,便變為水上三角洲的組成部分。由於叉道的不斷變遷,在三角洲上往往形成許多交錯的濱河牀沙堤及湖沼窪地。

世界上每年約有160億立方米的泥沙被河流搬入海中。這些混在河水裏的泥沙從上游流到下游時,由於河牀逐漸擴大,降差減小,在河流注入大海時,水流分散,流速驟然減少,再加上潮水不時湧入有阻滯河水的作用,特別是海水中溶有許多電離性強的氯化鈉(鹽),它產生出的大量離子,能使那些懸浮在水中的泥沙也沉澱下來。於是,泥沙就在這裏越積越多,最後露出水面。這時,河流只得繞過沙堆從兩邊流過去。由於沙堆的迎水面直接受到河流的衝擊,不斷受到流水的侵蝕,往往形成尖端狀,而北方水面卻比較寬大,使沙堆成為一個三角形,人們就給它們命名為“三角洲”。

總結:在波浪作用較強的河口地區,河流以單股入海,或只有小規模的交叉,在此情況下,只有主流出口處沉積量超過波浪的侵蝕量,使三角洲以主流為中心,呈尖形向外伸長,稱為尖形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即屬這一類型 國中英語。

國中地理新課程標準之亞熱帶氣候

【亞熱帶氣候】,亞熱帶氣候是按照氣温的不同對世界氣候類型做出的區域性劃分。亞熱帶 七年級,又稱副熱帶,是地球上的一種氣候地帶。

亞熱帶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濕潤(即少雨)。出現在北緯25°~35°亞熱帶大陸東岸,它是熱帶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綏的地帶。主要分佈在我國東部秦嶺淮河以南、熱帶季風氣候型以北的地帶,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鮮半島南部等地。這裏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氣温在0℃以上;夏季炎熱,最熱月平均氣温大於22℃,氣温的季節變化顯著,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夏季較多,但無明顯乾季。同温帶季風氣候相比,季節變化基本相似,只是冬温較高,年降水量增多。

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亞熱帶夏幹氣候(也稱地中海式氣候)的特點是: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温和多雨。位於副熱帶緯度的大陸西岸,約在緯度30°~40°之間,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國加里福尼亞州沿海、南美智利中部沿海、南非的南端和澳大利亞的南端。它是處在熱帶半乾旱氣候與温帶海洋性氣候之間的過渡地帶。這些地區受氣壓帶季節位移影響顯著,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氣流下沉,因而除大陸西部沿海受寒流影響外,夏温十分炎熱,下沉氣流不利興雲致雨,所以氣候乾燥;冬季受西風影響,温和濕潤。全年雨量適中,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之間,主要集中在冬季。

亞熱帶沙漠氣候

亞熱帶大陸性乾旱與半乾旱氣候。主要分佈在亞熱帶大陸的內部,包括西亞的伊朗高原和安納託利高原、美國西部的內陸高原以及南美的格欄查科等地。乾旱氣候的形成是由於深居內陸距海遠或因有山地阻擋,濕潤的涵養氣流難以到達,又兼這裏地處亞熱帶,鼓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半乾旱氣候屬於由乾旱氣候向其他氣候的過度類型。這裏的植被類型屬於荒漠草原,通常生長有旱生灌木及禾本科植物,土壤屬於半荒漠的淡棕色土。

亞熱帶草原氣候

特點基本與熱帶草原氣候相同,但分佈在亞熱帶。

總結:一般亞熱帶位於温帶靠近熱帶的地區。亞熱帶的氣候特點是其夏季與熱帶相似,但冬季明顯比熱帶冷。由於海陸差異及青藏高原隆起所導致的温壓場的改變,變乾旱的大陸性氣候為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

大學聯考地理複習資料 篇四

1、學自然地理,地球那塊,得把地球自轉公轉春秋分的幾張圖記住,能理解最好,個人覺得這部分偏理科有點難懂需自己領悟。然後大氣洋流既要記也得理解,大氣環流和洋流其實是有相通的,記得當時我學老師極其強調熱力性質的差異,因為這是空氣流動的根源。這些也挺難懂的,上課一遍往往不夠,得常常自己琢磨。

2、人文地理沒的説,就是靠自己背的,然後老師的筆記很重要,結合地圖、筆記背會事半功倍。記住那些個詞考試的自己再多寫點,分相對容易掙。

3、區域地理是絕對的要記圖,首先得把地球經緯度印在腦子裏,南北緯東西經在心裏有底,再把那些個五大洲四大洋定好位,比如歐洲大約在10W~60E35N~70N之間。就是把整張世界地圖印在腦子裏,再逐漸細化,每個區域的自然、經濟理清,最好把當地較著名的城市、地形、河流、礦產、生物、地質給背下,形成框架,這些都可能是考點。區域地理説到底是大綜合,需要之前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打底,所以基礎得紮實。

4、國土整治也是靠記的,得把條條框框背下來,其實這部分區域地理和自然地理會帶一些。總之,學地理,地圖很重要,當初我的老師就建議沒事就看圖,然後重在理解,畢竟地理在大學可算理科的哦,上課得仔細聽,最好當堂消化。題量也是不能少,題目難度得適中,別總做做怪題偏題,得舉一反三。

高中地理怎麼複習篇五

1、圖像聯繫

把地理教材中的圖像,按照某些聯繫結合起來複習,效果會很好。比如氣候類型圖、洋流分佈圖和自然帶分佈圖的結合;美國的氣候類型圖和農業帶圖的結合;中國三大階梯、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和中國的自然分區圖的結合;大陸東、西岸的氣候、洋流、風向對比等,有利於整體把握地理分佈知識。

2、時間聯繫

把握時間變化,是地理最後綜合複習的又一線索。例如:北半球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氣温較高———各氣壓帶分風帶位置北移———東亞、南亞盛行夏季風;再如把平時練習當中有關季節的描述加以整理,像地球公轉速度比較慢、尼羅河水位大漲代表北半球的夏季等等,以此類推,專門總結,集中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