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北京導遊詞的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34W

關於北京導遊詞的

泛輕舟,享愜意人生1

夜幕降臨,什剎海里還有不少遊船,點點船火,陣陣琴聲。什剎海的搖櫓船是仿照“清明上河圖”中的船形打造的,古色古香。遊客在北海公園北門對荷花市場碼頭上船,由頭戴斗笠、身着黃色短衣的船伕搖船,船上點起古老的馬燈,船頭懷抱絲竹樂器的小姐撥出輕柔動聽的民間樂曲。櫓船穿過古老北京著名的景觀“銀錠橋”,遊客飲茶小吃,同時觀賞兩岸豐富的人文景觀和民俗生活景象。最為精彩的是日落日升,船行什剎海後海,遊人點起蠟燭紙河燈放入水中,燈浮水面沿船尾浮動,忽明忽暗燦爛一片。:絲竹聲中岸上游人駐足觀看,船上游客暢飲盡興...

登城樓,聽歷史鐘聲4

始建於1272年的北京鐘鼓樓,七百餘年一直矗立在北京城中軸線上;兩樓一高一矮、一橫一豎相映成趣,飛檐走閣、振翅欲與天公試比高的雄韜偉珞。鐘鼓樓曾是元、明、清三代報時的中心,起着所謂“以時出治,聲與政通”的作用,看到它彷彿聽到了那縈繞在京城上空的厚重鐘聲,讓人震憾!

説什剎海,不能不提德勝門城樓。明、清時期,每逢出兵打仗,兵士們都要從德勝門出發,由此開赴作戰前線,借個“德勝”的口彩。現在,站到德勝門上,展現在眼前的則是一派生機然的科技園區,社會前進的腳步搭上科技的翅膀從此將不可陰遏。從城門望北還可以看到護城河的垂栁碧波和關廂景物,這裏的自然風光和科技園區的相互彰映還真有點不同一般!

關於北京導遊詞的範文5

《北京天壇導遊詞》

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小朋友們:

大家好!

我是今天的導遊盛澤西,大家可以叫我小盛。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天壇,它是世界著名文化遺產之一。今天,我很高興和大家共同欣賞它美麗的景色和建築,共度這段美好的時光,預祝大家玩得愉快!。

天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的場所,始建於明永樂18年(1420年),以後經過不斷的擴建,至清乾隆年間建成。它從建成開始,一直是皇帝祭天的專用祭壇,一直延續了490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封建帝制結束,它也完成了它的使命。1918年被闢為公園,從此後“任人遊覽”。1957年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古建築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壇公園現有面積為205萬平方米,保存有祈谷壇、圜丘壇、齋宮、神樂四組古建築羣,有古建築92座600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形制最完備的古代祭天建築羣。天壇有3500餘株古松柏、古槐,樹齡逾數百年。

天壇不僅是中國古代皇帝的祭壇,也是中國悠久的祭天文化的結晶,其宏偉的建築、蒼翠的古樹、豐富的文物收藏既記載了中國古代先民的企盼和希望,也記載了封建帝王的睿智、昏庸和腐朽。

各位親愛的遊客朋友們,我們今天的遊覽就要結束了。非常高興能與大家共同度過這段美好的時光。對我今天的導遊有什麼不滿意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關於北京導遊詞的範文2

《北京故宮導遊詞》

各位遊客大家好!今天我們遊覽的是北京故宮。我是導遊詩雨,大家叫我小詩就行了。希望我能帶給大家最好的服務。

故宮,又稱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它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羣。它始於明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歷時14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後在此登基執政,統治中國長達500餘年。

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氣勢雄偉的古代宮殿——故宮了。大家看,這四面牆就是宮牆了,而且宮牆四面者建有高大的城門,南為午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宮牆四“門”的角樓都是風格獨特,造型綺麗的。現在請跟我一起去故宮中最大的宮殿太和殿看看!這裏是明、清皇帝召見百官,發號施令,舉行慶典的地方。全殿有11間房,進深5間,外有廊柱,殿內外淨空高達14米,寬達63米,面積2377平方米,為全國最大的木構大殿。

現在我們來到了中和殿。中和殿是為帝王去太和殿途中的演習禮儀之地。

保和殿,是皇帝宴請外藩王公貴族和京中文武大臣之處。

我們再來看看文華殿。它是明代皇太子讀書處。乾清門是故宮中外朝和內廷的分界處,由此向北便是內廷。朝清宮是明、清皇帝住的地方。大家知道嗎?《還珠格格》這部電視劇就是故宮拍的。

規劃嚴整,氣魄雄偉,極為壯觀,這就是我國的故宮。無論在平面佈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雄偉、堂皇、莊嚴、和諧都屬於無與論比的傑作。它標誌着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着500餘年前我國在建築藝術上的卓越成就。

各位遊客,我們今天的瀏覽就要結束了。非常高興能與大家度過這段美好時光。對我今天的導遊有什麼不滿意之處,請您指正。祝大家玩得愉快!謝謝。

北京雍和宮導遊詞3

雍和宮坐落在東城區,佔地大約100畝,是北京地區現存最大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廟,清朝時曾是皇家寺廟,是全國喇嘛事務的中樞。它的前身卻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三代皇帝雍正即位前的王府。雍正登基後遷入皇宮,將原來居住的王府改為行宮,賜名雍和宮。清乾隆九年,即公元1744年,乾隆皇帝欽派他的同窗好友三世章嘉**把雍和宮改建為藏傳佛教寺廟。改廟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為崇奉和緬懷生前信奉喇嘛教的先帝雍正;二是乾隆本人篤信藏密;三是為治國定邊,對蒙古和表示懷柔之道。地處我國西、北部邊疆的蒙、藏兩大民族信仰藏傳佛教,因此可以雍和宮為紐帶,加強朝廷與蒙、藏人民的感情溝通,維護國家統一,這也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也正是基於此,雍和宮顯現出兩個鮮明的特點:一是隨處體現加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的紐帶作用;二是藏漢民族文化藝術的融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