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四年級下學期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欄目: 工作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1.55W

四年級下學期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四年級新學期即將開始,各位語文教師做好新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了嗎?下面本站小編為你帶來四年級下學期語文教學工作計劃,供你參考!

四年級下學期語文教學工作計劃篇1

一、學情分析

本班共計學生44名,其中男同學22人,女同學22人。由於男生較調皮,紀律性較差,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不會認真聽講,不敢大聲回答問題,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如:劉巖、王含峯、姜澤楷等10人。而女生中則有幾個孩子語文朗讀水平低,讀書不通順,閲讀理解和作文寫作能力較差,如:王名全、姜佳彤等。 同時還有兩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徐悦峯、李展豪),由於缺乏父母的愛與監管,自制力相對較差,對於課前的預習和課後的作業不夠積極主動。

二、教材分析

(一)基本結構

本冊共有課文28篇,其中精讀課文15篇,略讀課文13篇;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共36篇。

教材設計了8個專題。依次是:我愛讀書、生活的啟示、父母之愛、中華歷史、遨遊漢字王國、走進西部、童年生活、自然資源。其中第五單元“遨遊漢字王國”安排了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專題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個專題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4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2—3篇,略讀課文1—2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後課文連接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根據教學的需要,在一些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閲讀鏈接,以提供課文的背景資料,並豐富學生的閲讀。

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有4個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另有“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台”或“成語故事”,這四項內容分別在全冊7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

(二)教材特點

本冊是在四年級上冊基礎上編寫的,教材的結構及思路是共同的,體現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它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1.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

(1)導語導學,整合單元內容。

(2)精讀與略讀課文的聯繫和整合。

(3)單元學習活動的貫通和整合。

2.安排“綜合性學習”,全面落實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目標

3.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

4.豐富課本內容,拓寬學習資源

三、教學目標

本冊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薰陶和感染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閲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全面達到中年級的階段教學目標。

本冊學習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個,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

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能複述敍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

聽人説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説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於書面表達。

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蒐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四、教學措施

1、準確把握教學目標,不隨意拔高或降低。

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按課時提出教學目的要求,突出重難點,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課堂上學生多讀多講,教師儘量少講精講。

2、紮實進行語言訓練,着重進行段的訓練——讀懂一段話,寫好一段話,繼續對學生的識字、寫字給予重視,幫助他們積累詞彙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達方法。

課堂教學中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朗讀、默讀和做其他各種練習的時間。要擴大訓練面,使全體學生參與訓練,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個體活動時間,訓練應嚴格要求,及時反饋和矯正,講求實效。

3、注意聽説讀寫的聯繫。

要讓學生通過新聞記者學表達,從讀中學寫。用好例文,讓學生從中學到寫作的方法,鼓勵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4、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要根據課文特點,選擇學法指導的時機,有的宜在學習課文中,如幾種連句成段的方法,有的可在學完課後總結,如理解重點詞語讀懂句子,讓學生多運用這種方法練習,在實踐中達到熟練的程度。

5、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加強培優輔差工作,特別是對差生的輔導,努力使他們迎頭趕上。

五、綜合性學習:

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蒐集資料,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如“舉辦童話故事會、編童話集”、“詞語接龍”等。

四年級下學期語文教學工作計劃篇2

一、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1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20人。大部分學生性格開朗,學習興趣濃厚,樂於參加各項活動。在語文學習方面,本班兩極分化比較明顯:優秀生平時樂於表達,善於交流,知識掌握牢固,如:李美潔、李姝曈等;個別孩子對閲讀有濃厚的興趣,思維活躍,如:宋新建、謝凱凱等;部分後進生上課好動,課後拖欠作業,學習質量不高。

二、教材分析

(一)基本結構

本冊共有課文28篇,其中精讀課文15篇,略讀課文13篇;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共36篇。

教材設計了8個專題。依次是:我愛閲讀,生活的啟示,父母之愛,不忘國恥、振興中華,遨遊漢字王國,走進西北部,童年,珍惜資源、保護環境。其中第一單元“我愛閲讀”和第五單元“遨遊漢字王國”還安排有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專題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個專題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4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2篇,略讀課文2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連接語,將前後課文連接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根據教學的需要,在一些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閲讀鏈接,以提供課文的背景資料,並豐富學生的閲讀。

(二)教材特點

本冊是在四年級上冊基礎上編寫的,教材的結構及思路是共同的,體現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它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1.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

(1)導語導學,整合單元內容。

(2)精讀與略讀課文的聯繫和整合。

(3)單元學習活動的貫通和整合。

2.安排“綜合性學習”,全面落實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目標

3.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

4.豐富課本內容,拓寬學習資源

四、教學目標

本冊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薰陶和感染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閲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全面達到中年級的階段教學目標。

本冊學習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190個,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

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能複述敍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

聽人説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説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於書面表達。

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蒐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五、教學措施

1.強化學習習慣的養成

語文教學的難點主要是如何讓學生成為一個會學語文,用語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學中不僅僅是關注的知識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讓學生養成會學習愛學習的習慣,這學期將繼續關注以下良好習慣的培養:

(1)課前預習與課後複習的習慣。

(2)能夠自學課文的習慣。特別是精讀課文,如何讓學生自己抓住重難點,學會分析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達方法。通過略讀課文學習方法的掌握,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閲讀活動。

(3)大膽表達自己思想的習慣以及主動與人合作的習慣。

(4)把寫作當成是一種樂趣。愛寫作也願意寫作。

(5)繼續加強培養善於傾聽的習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2.營造自主學習的情境

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放鬆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學習目標上,通過有目的學習,慢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冊教科書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了具體的學習情境,這種學習情境的創設主要是通過“對話”的方式來實現的。教學中,老師要創設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要重視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與文本作者對話、與學習夥伴對話、與自己的心靈對話,最終使學生達到和周圍人和自然萬物的對話,啟迪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進而掌握語文學習的規律。

3.促進學習方式的改變

語文學習有其內在的規律,語文學習也有一個基本的步驟。教科書的呈現方式就是讓學生從內心觸摸到語文,在實際的語文學習中能習得方法,慢慢找到學習規律。因此,新課程下的語文學習尤其要重視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生以自讀課文和相互交流為基礎,欣賞語言對文章內容及表現形式進行評價,同時獲得審美體驗。在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的基礎上領悟表達。理解內容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學會表達是語文學習的目的,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的產生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閲讀教科書,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習活動,即使沒有教師的指導,也會慢慢學會學習。

4.有效利用課程資源

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和其它學科、社會活動相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加強古詩誦讀和優美詞句的積累,推廣看課外書,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5.開展輔優補差活動

教學中既要注意培養那些優生,也要注意幫助後進生,縮小優秀生與後進生之間的差距,使全班同學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礎上再上一個新台階。

四年級下學期語文教學工作計劃篇3

一、學情分析

四(1)班共有學生46人,大部分學生性格開朗,學習興趣濃厚,樂於參加各項活動。在語文學習方面,本班兩極分化比較明顯:優秀生平時樂於表達,善於交流,知識掌握牢固,如:劉雨晴、于慧宇、蔡梓藝等;部分後進生上課好動,課後拖欠作業,學習質量不高。考慮到四年級是國小階段非常關鍵的一個學年,本學期仍要重視學生學習習慣與興趣的培養,加強硬筆書法的練習,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教材分析

(一)基本結構

本冊共有課文28篇,其中精讀課文15篇,略讀課文13篇;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共36篇。

教材設計了8個專題。依次是:我愛讀書、生活的啟示、父母之愛、中華歷史、遨遊漢字王國、走進西部、童年生活、自然資源。其中第五單元“遨遊漢字王國”安排了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專題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個專題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4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2—3篇,略讀課文1—2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後課文連接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根據教學的需要,在一些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閲讀鏈接,以提供課文的背景資料,並豐富學生的閲讀。

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有4個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另有“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台”或“成語故事”,這四項內容分別在全冊7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

(二)教材特點

本冊是在四年級上冊基礎上編寫的,教材的結構及思路是共同的,體現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它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1.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

(1)導語導學,整合單元內容。

(2)精讀與略讀課文的聯繫和整合。

(3)單元學習活動的貫通和整合。

2.安排“綜合性學習”,全面落實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目標

3.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

4.豐富課本內容,拓寬學習資源

四、教學目標

本冊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薰陶和感染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閲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全面達到中年級的階段教學目標。

本冊學習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個,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

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能複述敍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

聽人説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説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於書面表達。

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蒐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五、教學措施

1.強化學習習慣的養成

語文教學的難點主要是如何讓學生成為一個會學語文,用語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學中不僅僅是關注的知識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讓學生養成會學習愛學習的習慣,這學期將繼續關注以下良好習慣的培養:

(1)課前預習與課後複習的習慣。

(2)能夠自學課文的習慣。特別是精讀課文,如何讓學生自己抓住重難點,學會分析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達方法。通過略讀課文學習方法的掌握,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閲讀活動。

(3)大膽表達自己思想的習慣以及主動與人合作的習慣。

(4)把寫作當成是一種樂趣。愛寫作也願意寫作。

(5)繼續加強培養善於傾聽的習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2.營造自主學習的情境

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放鬆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學習目標上,通過有目的學習,慢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冊教科書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了具體的學習情境,這種學習情境的創設主要是通過“對話”的方式來實現的。教學中,老師要創設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要重視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與文本作者對話、與學習夥伴對話、與自己的心靈對話,最終使學生達到和周圍人和自然萬物的對話,啟迪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進而掌握語文學習的規律。

3.促進學習方式的改變

語文學習有其內在的規律,語文學習也有一個基本的步驟。教科書的呈現方式就是讓學生從內心觸摸到語文,在實際的語文學習中能習得方法,慢慢找到學習規律。因此,新課程下的語文學習尤其要重視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生以自讀課文和相互交流為基礎,欣賞語言對文章內容及表現形式進行評價,同時獲得審美體驗。在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的基礎上領悟表達。理解內容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學會表達是語文學習的目的,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的產生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閲讀教科書,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習活動,即使沒有教師的指導,也會慢慢學會學習。

4.有效利用課程資源

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和其它學科、社會活動相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加強古詩誦讀和優美詞句的積累,推廣看課外書,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5.開展輔優補差活動

教學中既要注意培養那些優生,也要注意幫助後進生,縮小優秀生與後進生之間的差距,使全班同學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礎上再上一個新台階。

班級後進生幫助對象有:於幸琳、朱高昊、鄭鑫隆、劉金龍等。主要措施:1、作業面批、有錯及時改正。2、課堂上優先提問、優先板演。3、結合學習情況老師抽時間個別輔導,請班級裏的優秀生為其接對輔導。4、與科任老師、家長經常聯繫交流,形成教育合力。5、鼓勵為主,及時表揚。6、重視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恆,鞏固後進生良好行為習慣。

對於劉雨晴、蔡梓藝、于慧宇、夏小韓、李夢歌等優秀生要在培養閲讀能力的基礎上,重點指導其寫作,強調真情實感的再現,給予寫作技巧的指點,指導參與各種作文比賽;對於於靜蕾、邵若涵等要在閲讀和理解方面多下工夫,培養他們對語文的熱愛,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對於劉昌禹、陳俊俊、張一鳴、張洪等重點指導寫字和朗讀,養成正確的書寫習慣,做到“三個一”,養成大聲朗讀的好習慣。

三、教學進度。

參考區教學進度安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