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建築公司對進城務工人員培訓的做法(精選多篇)

欄目: 經驗交流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2.28W

第一篇:建築公司對進城務工人員培訓的做法

建築公司對進城務工人員培訓的做法(精選多篇)

發揮素質學校作用 提高進城務工隊伍素質 xxxx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工會 我們xx公司作為規劃建設系統的建築施工骨幹企業,每年施工面達到100萬平方米以上,年產值超過16億。近年來,到我企業參建的進城務工人員逐年增加,相對穩定的有3000餘人,與自有隊伍相當,施工旺季可達到近萬人,是自有員工隊伍的三倍,他們已經成為支撐企業發展和城市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隨着公司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大量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在建築施工中的廣泛運用,對於建築工人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在實際工作中,進城務工隊伍對於順應這一趨勢所暴露出的差距也越來越明顯。一是原有文化水平難以理解新知識;二是沒經過系統培訓的操作水平難以降低廢品率和能耗率;三是對於有序化集約型管理缺乏全局意識與合作精神。四是固有的遊民習性和散漫作風還時有顯露。這些差距使他們與已經成為工人階級新成員的身份不相匹配,與企業和城市建設對於他們的新要求不相適應,與他們提高自身社會地位,儘快融入都市生活的願望不相合拍。工會組織作為工人階級的羣眾組織,不但有義務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更有責任保護和激發這一相對弱勢羣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競爭力。這既是貫徹落實王兆國主席提出的“組織起來,切實維權”這一新時期工運方針的具體體現,也是縮小城鄉差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幾年來,我們公司工會在進城務工隊伍普遍建立工會組織的基礎上,以辦好素質學校為載體,把提高進城務工人員技能素質作為維護其合法權益的重要途徑常抓不懈,取得了實際效果。 從xx年以來,伴隨着分包隊建立工會組織步伐的不斷加快,本着“建會建家建制建校”四位一體,齊頭並進的工作思路,針對分包隊伍的情況特點,採取“覆蓋全員、把握重點,紮實推進、力求實效”的方針對進城務工人員進行培訓。 一是因地制宜,涵蓋全員。在保證施工的前提下,根據項目規模、施工工期、用工人數和工種等因素確定不同的辦學方式。由工會組織與項目經理部共同研究,做到辦學“計劃、時間、場地、師資”四落實。從xx年率先在機施鋼結構產業化基地和商學院工程建立素質學校開始,截止到~年3月,先後在全公司22 個在施項目建立了固定學校,18 個項目建立了流動學校。聘請37名授課人員先後對超過40000人次的進城務工人員授課超過1700節。入場教育涵蓋率達到100%。 二是加大投入,提供保障。根據各學校的實際情況,由工會組織牽頭,採用企業撥款和職工捐贈相結合的形式,添置了各種專業技術書籍和一些實驗設備。組織專業力量編寫了包括安全生產、質量保障、治安消防、機械器材、文明施工、職業道德、文明生活等多項內容在內的系列教材並製作了課件。有條件的項目還配備了電腦,可以通過網絡查閲,方便了進城務工人員學習。 三是突出重點,資質把關。工會組織根據工程建設的實際,確定兩方面人員為培訓重點。一方面是分包隊的“一長兩員”(即分包隊長、安全監督員和質量管理員),他們是一支分包隊的責任人和關鍵人。在我們工會牽頭組織下,利用冬訓和新工程開工前的準備時間,,由公司勞動、器材、保衞、行政、安全、質量等管理系統根據企業項目承包規範管理要求和工程的具體情況確定培訓內容,集中組織各隊“一長兩員”在素質學校進行培訓後進行測試,不合格隊伍禁止入場。“一長兩員”培訓已經從~年開始正式納入到國家“質量、職業健康安全、環境管理”標準體系的運做當中。 另一個培訓重點是專業技術工種,主要是建築工程的電氣、機械、架子工以及鋼結構車間的多頭切割、組立、氣保焊、門式焊、噴漆、起重等技術含量較高的崗位,必須要求持證上崗。同時,對於崗位出現的新要求、新工藝及時組織技術人員通過在素質學校的授課進行交底培訓,並通過試卷和實際操作檢驗培訓成果,不合格的也不能上崗。公司勞動部門還專門建立了崗位資質信息庫,對各工程技術用工情況進行隨時監控,方便了勞動力調配。 四是方式靈活,機制多樣。根據施工生產的形勢和進城務工人員的具體情況,我們打破以往管理層和勞務層分開管理的界限,對於有基礎,有培養前途的進城務工人員,採用“白領帶藍領,導師帶徒弟”方式,為每個人配備技能卓越、富有經驗的師傅進行傳幫帶,並正式簽訂師徒協議。與此同時,素質學校還經常組織經過培訓的進城務工人員進行實戰演練和技術比武,通過多種形式考核培訓效果,對於通過勤學苦練,達到相當專業水平的尖子,經過導師和學校的推薦,安排他們擔任相應的關鍵崗位或是吸納到企業技術攻關小組放手使用。例如,xxxx分包隊的徐xxx,他通過在素質學校的學習和導師的輔導,熟練掌握了多種技能,並和同事們一起搞了扁擔吊鈎、埋漲拉螺栓等10項小發明。多次帶領青年突擊隊轉戰大江南北,完成了大量急難險重的施工任務,成為二建公司創建全國首家住宅產業化基地的排頭兵。他曾被授予“全國進城務工傑出青年”的榮譽稱號,現已被二建錄用為正式員工,並負責安裝隊管理工作。《中國建設報》、《中國青年報等多家中央和地方報刊都曾予以專題報道。 五是政策激勵,獎優罰劣。幾年來,公司堅持把進城務工人員的素質水平作為衡量和選用隊伍的重要依據。凡是在素質學校培訓、勞動競賽、科技攻關、創建文明工地、合理化建議等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的集體和個人,我們都同自有職工一樣,以精神和物質獎勵的形式,對他們為企業發展,為城市建設做出的努力和貢獻予以充分的肯定。幾年來,先後有湖北xxx隊、河北xxx隊等10支隊伍被評為公司和集團級先進集體,52人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和技術能手,其中河北的xxx、xx、山東的xxx被評為規劃建設系統優秀進城務工人員和市“十五”立功先進個人。對於這些進城務工隊伍,我們在內部分包工程投標和工程款的撥付上都給予優先考慮,與此同時,先後對於3支整體技能素質不高,經過培訓起色不大、配合企業不得力的隊伍堅決予以辭退。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分包隊伍提高操作技能和整體素質的積極性, 通過素質學校這一有效的學習近平台,廣大進城務工隊伍的技能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目前,22支進城務工隊伍的特工種人員持證率達到100%,杜絕粗放操作,主動降低能耗、服從管理、團結協作蔚然成風。事實證明,分包隊伍綜合

素質的提高直接促進了企業生產面貌和市場信譽的全面提升。xx年以來,我公司在有進城務工人員參建的工程當中,有2項獲得國家最高魯班獎、22項獲得市優海河杯,並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重合同,守信譽”單位和全國建築安全獎。進入xx市百強企業行列。 通過近年來的工作,我們體會到,通過素質學校提高進城務工人員的技能素質,增強他們的適應力和競爭力是工作組織是拓寬維權思路的一條重要渠道。下一步,我們準備: 一是要進一步鞏固素質學校的工作成果,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師資,擴大多媒體電教在培訓中的使用,使教學內容進一步系統化、直觀化; 二是加大培訓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力度和速度,使培訓工作的目的性和實效性更加突出; 三是要進一步探索把進城務工人員技能等級和收入水平結合起來的收入分配體制,優質優價,按勞取酬。 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在上級工會組織的指導下,借鑑其他單位的好經驗,好方法,進一步探求進城務工隊伍維權的途徑和方式,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企業和諧社會做出工會組織應有的貢獻。~年4月

第二篇:×建築公司對進城務工人員培訓的做法

發揮素質學校作用

提高進城務工隊伍素質

****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工會

我們**公司作為規劃建設系統的建築施工骨幹企業,每年施工面達到100萬平方米以上,年產值超過16億。近年來,到我企業參建的進城務工人員逐年增加,相對穩定的有3000餘人,與自有隊伍相當,施工旺季可達到近萬人,是自有員工隊伍的三倍,他們已經成為支撐企業發展和城市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隨着公司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大量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在建築施工中的廣泛運用,對於建築工人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在實際工作中,進城務工隊伍對於順應這一趨勢所暴露出的差距也越來越明顯。一是原有文化水平難以理解新知識;二是沒經過系統培訓的操作水平難以降低廢品率和能耗率;三是對於有序化集約型管理缺乏全局意識與合作精神。四是固有的遊民習性和散漫作風還時有顯露。這些差距使他們與已經成為工人階級新成員的身份不相匹配,與企業和城市建設對於他們的新要求不相適應,與他們提高自身社會地位,儘快融入都市生活的願望不相合拍。工會組織作為工人階級的羣眾組織,不但有義務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更有責任保護和激發這一相對弱勢羣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競爭力。這既是貫徹落實王兆國主席提出的“組織起來,切實維權”這一新時期工運方針的具體體現,也是縮小城鄉差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幾年來,我們公司工會在進城務工隊伍普遍建立工會組織的基礎上,以辦好素質學校為載體,把提高進城務工人員技能素質作為維護其合法權益的重要途徑常抓不懈,取得了實際效果。

從2014年以來,伴隨着分包隊建立工會組織步伐的不斷加快,本着“建會建家建制建校”四位一體,齊頭並進的工作思路,針對分包隊伍的情況特點,採取“覆蓋全員、把握重點,紮實推進、力求實效”的方針對進城務工人員進行培訓。

一是因地制宜,涵蓋全員。在保證施工的前提下,根據項目規模、施工工期、用工人數和工種等因素確定不同的辦學方式。由工會組織與項目經理部共同研究,做到辦學“計劃、時間、場地、師資”四落實。從2014年率先在機施鋼結構產業化基地和商學院工程建立素質學校開始,截止到2014年3月,先後在全公司22 個在施項目建立了固定學校,18 個項目建立了流動學校。聘請37名授課人員先後對超過40000人次的進城務工人員授課超過1700節。入場教育涵蓋率達到100%。

二是加大投入,提供保障。根據各學校的實際情況,由工會組織牽頭,採用企業撥款和職工捐贈相結合的形式,添置了各種專業技術書籍和一些實驗設備。組織專業力量編寫了包括安全生產、質量保障、治安消防、機械器材、文明施工、職業道德、文明生活等多項內容在內的系列教材並製作了課件。有條件的項目還配備了電腦,可以通過網絡查閲,方便了進城務工人員學習。

三是突出重點,資質把關。工會組織根據工程建設的實際,確定兩方面人員為培訓重點。一方面是分包隊的“一長兩員”(即分包隊長、安全監督員和質量管理員),他們是一支分包隊的責任人和關鍵人。在我們工會牽頭組織下,利用冬訓和新工程開工前的準備時間,,由公司勞動、器材、保衞、行政、安全、質量等管理系統根據企業項目承包規範管理要求和工程的具體情況確定培訓內容,集中組織各隊“一長兩員”在素質學校進行培訓後進行測試,不合格隊伍禁止入場。“一長兩員”培訓已經從2014年開始正式納入到國家“質量、職業健康安全、環境管理”標準體系的運做當中。

另一個培訓重點是專業技術工種,主要是建築工程的電氣、機械、架子工以及鋼結構車間的多頭切割、組立、氣保焊、門式焊、噴漆、起重等技術含量較高的崗位,必須要求持證上崗。同時,對於崗位出現的新要求、新工藝及時組織技術人員通過在素質學校的授課進行交底培訓,並通過試卷和實際操作檢驗培訓成果,不合格的也不能上崗。公司勞動部門還專門建立了崗位資質信息庫,對各工程技術用工情況進行隨時監控,方便了勞動力調配。

四是方式靈活,機制多樣。根據施工生產的形勢和進城務工人員的具體情況,我們打破以往管理層和勞務層分開管理的界限,對於有基礎,有培養前途的進城務工人員,採用“白領帶藍領,導師帶徒弟”方式,為每個人配備技能卓越、富有經驗的師傅進行傳幫帶,並正式簽訂師徒協議。與此同時,素質學校還經常組織經過培訓的進城務工人員進行實戰演練和技術比武,通過多種形式考核培訓效果,對於通過勤學苦練,達到相當專業水平的尖子,經過導師和學校的推薦,安排他們擔任相應的關鍵崗位或是吸納到企業技術攻關小組放手使用。例如,****分包隊的徐***,他通過在素質學校的學習和導師的輔導,熟練掌握了多種技能,並和同事們一起搞了扁擔吊鈎、埋漲拉螺栓等10項小發明。多次帶領青年突擊隊轉戰大江南北,完成了大量急難險重的施工任務,成為二建公司創建全國首家住宅產業化基地的排頭兵。他曾被授予“全國進城務工傑出青年”的榮譽稱號,現已被二建錄用為正式員工,並負責安裝隊管理工作。《中國建設報》、《中國青年報等多家中央和地方報刊都曾予以專題報道。

五是政策激勵,獎優罰劣。幾年來,公司堅持把進城務工人員的素質水平作為衡量和選用隊伍的重要依據。凡是在素質學校培訓、勞動競賽、科技攻關、創建文明工地、合理化建議等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的集體和個人,我們都同自有職工一樣,以精神和物質獎勵的形式,對他們為企業發展,為城市建設做出的努力和貢獻予以充分的肯定。幾年來,先後有湖北***隊、河北***隊等10支隊伍被評為公司和集團級先進集體,52人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和技術能手,其中河北的***、**、山東的***被評為規劃建設系統優秀進城務工人員和市“十五”立功先進個人。對於這些進城務工隊伍,我們在內部分包工程投標和工程款的撥付上都給予優先考慮,與此同時,先後對於3支整體技能素質不高,經過培訓起色不大、配合企業不得力的隊伍堅決予以辭退。極大地調動了廣大分包隊伍提高操作技能和整體素質的積極性,

通過素質學校這一有效的學習近平台,廣大進城務工隊伍的技能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目前,22支進城務工隊伍的特工種人員持證率達到100%,杜絕粗放操作,主動降低能耗、服從管理、團結協作蔚然成風。事實證明,分包隊伍綜合素質的提高直接促進了企業生產面貌和市場信譽的全面提升。2014年以來,我公司在有進城務工人員參建的工程當中,有2項獲得國家最高魯班獎、22項獲得市優海河杯,並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重合同,守信譽”單位和全國建築安全獎。進入**市百強企業行列。

通過近年來的工作,我們體會到,通過素質學校提高進城務工人員的技能素質,增強他們的適應力和競爭力是工作組織是拓寬維權思路的一條重要渠道。下一步,我們準備:

一是要進一步鞏固素質學校的工作成果,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師資,擴大多媒體電教在培訓中的使用,使教學內容進一步系統化、直觀化;

二是加大培訓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力度和速度,使培訓工作的目的性和實效性更加突出;

三是要進一步探索把進城務工人員技能等級和收入水平結合起來的收入分配體制,優質優價,按勞取酬。

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在上級工會組織的指導下,借鑑其他單位的好經驗,好方法,進一步探求進城務工隊伍維權的途徑和方式,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企業和諧社會做出工會組織應有的貢獻。

2014年4月

第三篇:建築公司對進城務工人員培訓的做法

建築公司對進城務工人員培訓的做法

我們**公司作為規劃建設系統的建築施工骨幹企業,每年施工面達到100萬平方米以上,年產值超過16億。近年來,到我企業參建的進城務工人員逐年增加,相對穩定的有3000餘人,與自有隊伍相當,施工旺季可達到近萬人,是自有員工隊伍的三倍,他們已經成為支撐企業發展和城市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着公司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大量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在建築施工中的廣泛運用,對於建築工人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在實際工作中,進城務工隊伍對於順應這一趨勢所暴露出的差距也越來越明顯。一是原有文化水平難以理解新知識;二是沒經過系統培訓的操作水平難以降低廢品率和能耗率;三是對於有序化集約型管理缺乏全局意識與合作精神。四是固有的遊民習性和散漫作風還時有顯露。這些差距使他們與已經成為工人階級新成員的身份不相匹配,與企業和城市建設對於他們的新要求不相適應,與他們提高自身社會地位,儘快融入都市生活的願望不相合拍。工會組織作為工人階級的羣眾組織,不但有義務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更有責任保護和激發這一相對弱勢羣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競爭力。這既是貫徹落實王兆國主席提出的“組織起來,切實維權”這一新時期工運方針的具體體現,也是縮小城鄉差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幾年來,我們公司工會在進城務工隊伍普遍建立工會組織的基礎上,以辦好素質學校為載體,把提高進城務工人員技能素質作為維護其合法權益的重要途徑常抓不懈,取得了實際效果。

從2014年以來,伴隨着分包隊建立工會組織步伐的不斷加快,本着“建會建家建制建校”四位一體,齊頭並進的工作思路,針對分包隊伍的情況特點,採取“覆蓋全員、把握重點,紮實推進、力求實效”的方針對進城務工人員進行培訓。

一是因地制宜,涵蓋全員。在保證施工的前提下,根據項目規模、施工工期、用工人數和工種等因素確定不同的辦學方式。由工會組織與項目經理部共同研究,做到辦學“計劃、時間、場地、師資”四落實。從2014年率先在機施鋼結構產業化基地和商學院工程建立素質學校開始,截止到2014年3月,先後在全公司22個在施項目建立了固定學校,18個項目建立了流動學校。聘請37名授課人員先後對超過40000人次的進城務工人員授課超過1700節。入場教育涵蓋率達到100。

二是加大投入,提供保障。根據各學校的實際情況,由工會組織牽頭,採用企業撥款和職工捐贈相結合的形式,添置了各種專業技術書籍和一些實驗設備。組織專業力量編寫了包括安全生產、質量保障、治安消防、機械器材、文明施工、職業道德、文明生活等多項內容在內的系列教材並製作了課件。有條件的項目還配備了電腦,可以通過網絡查閲,方便了進城務工人員學習。

三是突出重點,資質把關。工會組織根據工程建設的實際,確定兩方面人員為培訓重點。一方面是分包隊的“一長兩員”(即分包隊長、安全監督員和質量管理員),他們是一支分包隊的責任人和關鍵人。在我們工會牽頭組織下,利用冬訓和新工程開工前的準備時間,,由公司勞動、器材、保衞、行政、安全、質量等管理系統根據企業項目承包規範管理要求和工程的具體情況確定培訓內容,集中組織各隊“一長兩員”在素質學校進行培訓後進行測試,不合格隊伍禁止入場。“一長兩員”培訓已經從2014年開始正式納入到國家“質量、職業健康安全、環境管理”標準體系的運做當中。

另一個培訓重點是專業技術工種,主要是建築工程的電氣、機械、架子工以及鋼結構車間的多頭切割、組立、氣保焊、門式焊、噴漆、起重等技術含量較高的崗位,必須要求持證上崗。同時,對於崗位出現的新要求、新工藝及時組織技術人員通過在素質學校的授課進行交底培訓,並通過試卷和實際操作檢驗培訓成果,不合格的也不能上崗。公司勞動部門還專門建立了崗位資質信息庫,對各工程技術用工情況進行隨時監控,方便了勞動力調配。

四是方式靈活,機制多樣。根據施工生產的形勢和進城務工人員的具體情況,我們打破以往管理層和勞務層分開管理的界限,對於有基礎,有培養前途的進城務工人員,採用“白領帶藍領,導師帶徒弟”方式,為每個人配備技能卓越、富有經驗的師傅進行傳幫帶,並正式簽訂師徒協議。與此同時,素質學校還經常組織經過培訓的進城務工人員進行實戰演練和技術比武,通過多種形式考核培訓效果,對於通過勤學苦練,達到相當專業水平的尖子,經過導師和學校的推薦,安排他們擔任相應的關鍵崗位或是吸納到企業技術攻關小組放手使用。例如,****分包隊的徐***,他通過在素質學校的學習和導師的輔導,熟練掌握了多種技能,並和同事們一起搞了扁擔吊鈎、埋漲拉螺栓等10項小發明。多次帶領青年突擊隊轉戰大江南北,完成了大量急難險重的施工任務,成為二建公司創建全國首家住宅產業化

第四篇:進城務工人員培訓

影響進城農民工就業、收入的因素及對策研究

--------------------------------------------------------------------------------

鍾春華李東風

引言

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隨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村剩餘勞動力加速向城市(鎮)和農村非農產業轉移。根據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推算,2014年,中國大約有7600萬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打工,這部分人幾乎占城鎮全部就業者的1/3(蔡昉,2014)。到2014年,根據國家統計局、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最新調查推算,農村勞動力流動就業規模已達1.2億,其中進城農村勞動力約1億人(劉軍等,2014)。2014年,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國務院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胡曉義透露,目前我國農民工人數已達2億,其中進城農民工有1.2億;還有0.8億人雖然沒有離開農村,但是已經不再從事傳統意義上的農業,而是從事加工業等非農產業。計量分析表明:在我國1978年~1997年年均9.4﹪的gdp增長中,有接近2個百分點是勞動力從農業向非農產業轉移帶來的,勞動力流動對gdp增長率的貢獻度接近20﹪(蔡昉等,1999)。農民工進城務工在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使自己的收入較在農村務工有所增長,這從表面上看是一件互利雙贏的好事,但在繁榮經濟的背後存在諸多的不和諧現象,突出的表現如農民工總體收入水平較低,勞動環境差且勞保措施缺乏,工作時間長,醫療、教育、居住沒有保障等,這些問題已阻礙經濟發展。

二、數據分析

1.分析進城務工農民工年齡、婚姻與受教育狀況、就業的關係

表1進城農民工的性別、年齡及婚姻情況

男性女性

全部

平均未婚已婚平均未婚已婚

年齡(歲)

20歲以下(﹪)

20歲~24歲(﹪)

25歲~29歲(﹪)

30歲~34歲(﹪)

35歲~39歲(﹪)

40歲~44歲(﹪)

45歲以上(﹪)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2014年7月~9月對北京、石家莊、瀋陽、無錫、東莞等五城市的城市外來勞動力問卷調查數據計算.

從以上數據可知,我國進城農民工的平均年齡為28.3歲,其中男性平均為28.7歲,女性平均為27.5歲。在20歲以下這個年齡段的外出務工人羣中,男性只佔7.7﹪,而女性比例高達20.4﹪,由此引發了筆者的兩點特別關注:(1)低齡就業導致受教育水平低。按照我國適齡入學兒童年齡推算:7歲~13歲讀國小,13歲~16歲讀國中,16歲~19歲讀高中(含中專、技校等中職教育),那麼此年齡段的外出女性羣體能夠接受的教育程度至多為高中(或者類似的中職教育),根本不可能接受高等教育,而實際上大部分女性接受的教育都停留在九年義務教育的邊緣——國中階段。

(2)20歲以下的外出人羣中,未婚女性佔絕對優勢。這些未婚女青年大多想趁年輕沒有負擔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然而她們中的大部分人由於沒有一技之長,沒有學歷學識支撐,只能從事一些技術含量很低並且工資報酬也很低的工種,如企業流水線上的工人、餐廳服務員、保姆等。據有的問卷調查顯示:88﹪的女性農民工認為自己可以適應城市的生活並且願意留在城市;64﹪的女性農民工表示想和城裏人結婚而留在城市。基於此想法,大多數年輕女性農民工認為年輕漂亮是她們目前的最大資本,在所謂“學得好不如干得好,幹得好不如嫁得好”的非主流思想作用下,她們中較少人願意從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上充實自己,反而更願意從外形上武裝自己。

20歲~30歲年齡段是外出務工的主體力量,無論男女幾乎都佔總量的一半。表1顯示:以25歲為界限,無論男女都經歷了一個結婚高潮,單身率均下降了42﹪,25歲以後的女性外出務工人數明顯下降,直至45歲以後才漸高於男性。針對這一現象,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譚深認為,從外出類型來看,未婚者與已婚者的差別是很大的:未婚男女的外出基本屬於個人的自主性領導,而一旦結婚成家,男外女內、男主女輔的性別分工就立刻鮮明起來,結婚成家的責任感鼓勵男性外出務工,卻是女性外出務工的制約因素,即使夫妻同出,往往也是丈夫先出,然後回來接妻子,形成妻子的從屬流動。

31歲~45歲青壯年年齡段外出務工男女比例接近,男性略多於女性。數據顯示,以35歲為分水嶺,超過該年齡段而外出務工的人數明顯減少,直至45歲比例才有所回升。該年齡段

外出務工呈現以下特點:(1)夫妻共同外出比例增加;(2)進城務工經商人數增多;(3)條件允許的家庭會把適齡入學兒童帶入城市接受教育。

分析人力資本含量對職業分佈、工資收入的影響關係

表2農村進城勞動力城市本地勞動力

連續變量均值標準差均值標準差均值差異

受教育年限

離散變量百分比百分比百分比差異

受過培訓9.8913.363.47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2014歲~2014年對上海、武漢、瀋陽、福州、西安等五城市的城市以及外來勞動力問卷調查數據計算。

由表2可知,城市本地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均值為11.71年,按照國小6年,國中高中各3年計算,他們平均接受的教育程度為高中(或類似的中職);農村進城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為8.72年,按上述學習年限推算,他們平均受教育程度為國中,兩者從年限上相差了3年,從受教育層次上相差了一個層次。同時城市本地勞動力接受過專業培訓的數量13.36﹪遠遠高於同期的農村進城勞動力的9.89﹪。表2清楚地呈現了一個客觀事實——農村進城勞動力的人力資本含量遠遠低於城市本地勞動力。

表3農村進城勞動力與城市本地勞動力的職業分佈與受教育年限

“白領”職業“藍領”職業

就業比例(﹪)受教育年限(年)就業比例(﹪)受教育年限(年)

進城勞動力7.710.8892.308.74

城市勞動力32.1712.7567.839.29

高工資行業低工資行業

就業比例(﹪)受教育年限(年)就業比例(﹪)受教育年限(年)

進城勞動力5.239.3394.778.88

城市勞動力23.1611.9776.849.93

資料來源:根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長表1﹪抽樣數據計算。

結合表3的數據可以明確得出職業分佈、薪酬與受教育程度之間的關係,即受教育程度越高,從事的職業越好並且薪酬越高。

表3中的白領主要是指“國家機關、黨羣組織、企業事業單位負責人”、“專業技術人員”、“辦事員和有關人員”等;藍領主要是指“商業、服務業人員”、“農林牧漁水利生產人員”、“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及有關人員”以及“不便分類的其他從業人員”等。由分類可知:白領的工作單位大多具有穩定、高收入、高福利、社會地位高等特點;而且白領從事的職業大多是複雜的腦力勞動,要求從業人員的(請繼續關注:)學歷學識較高。藍領的工作單位大多具有不穩定、收入水平偏低、福利待遇偏低、社會評價不高等特點;藍領從事的職業大多為簡單的體力勞動,因而對從業人員的學歷水平要求不是很高。

根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可將勞動依照其複雜性分為簡單勞動和複雜勞動。所謂簡單勞動就是不需要經過專門培訓和培養的一般勞動者都能勝任的勞動;而需要經過專門的學習和培訓才能從事的勞動稱之為複雜勞動。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有這樣的論述:“複雜勞動是比社會平均勞動較高級複雜的勞動,是這樣一種勞動的表現,這種勞動力比普通勞動力需要較高的教育費用,它的生產要花費較多的勞動時間,因此,它具有較高的價值。”從馬克思的經典著作中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受教育程度可以決定人們能否從事相對應的複雜勞動或簡單勞動,從而影響勞動者的收入水平。關於教育程度與工資收入之間的關係,可以參閲亞當·斯密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一書:“勞動工資因業務學習有難易、學費有多寡而不相同。”他認為由於受教育和訓練的程度不同,技能最高的白領僱員工資可以是技能最低者的農場勞動者工資的9倍之多。

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受教育程度與收入的正比關係愈發明顯。1990年,國小文化程度就業者與大專文化以上學歷就業者的人均收入之比為1:1.2;1996年該比例為1:1.5;同時國小文化程度就業者與大學本科學歷就業者的人均收入之比為1:1.7。教育的重要性僅通過受教育者的職業、工資這兩個指標就已經表現得淋漓盡致,於是進城農民工也像城市本地勞動力那樣重視教育問題,只是廣大農民工羣體最關注的是子女的教育問題而非對本人人力資本的投資。2014年《江南都市報》對江西籍農民工做了一個問卷調查,發現他們最擔心的問題之一是子女的教育問題,90﹪以上的農民工希望子女能在城市接受教育,幾乎沒有人關心自己受教育的問題。2014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公佈了農民工最關心的問題依次是:工資水平(79.2﹪)、工作環境(46.9﹪)、工作時間(44.7﹪)、社會保障(39.4﹪)、工資償付(25.5﹪)、孩子入學(23.6﹪)、買房(22.7﹪)、勞動合同(17.1﹪)。絕大部分農民工在關注自身低水平工資、抱怨工作辛苦的同時,卻極少有人深層次反思低工資產生的原因,極少從自身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改善農民工低收入現狀的政策建議

1.加強進城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

雖然我國進城農民工的數量年均達1200萬~1300萬,但農民工整體技能水平不高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從事建築業的農民工人數雖高達3200萬人,但其中參加過培訓的人不足10﹪。而與此同時的美國、加拿大、德國、日本等國家此比例均達70﹪以上。面對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這股歷史洪流,應對城市化進程的逐步拓展,伴隨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日益

深入,通過技能培訓提高農民工素質、提高農民工就業競爭力的任務迫在眉睫。

對於進城務工的農民工而言,讓他們花三、四年時間去接受高等教育,以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幾乎是不現實的事情,財力不允許、時間不允許、精力不允許,因而對他們因地制宜地實行短期技能培訓才是切實可行的。

對農民工進行培訓,增強其人力資本含量的同時,應注意培訓內容設置的合理性,理論知識不能太多,實踐的比例應占得大些。在這方面,浙江衢州保姆培訓模式十分值得借鑑。衢州龍遊模環培訓中心在20天的短期培訓內,按照7:3的時間比例,安排實踐操作與理論知識學習,大大增強了保姆實踐操作能力。理論學習的內容主要是基本法律知識、安全知識、護理知識、家庭餐飲知識、家電基本原理、衣物熨燙知識、花卉護理知識等;實踐學習的內容主要是通過設置模擬教室、情景模擬等方式進行實踐操作。2014年衢州龍遊縣培訓保姆1853人,輸出1621人,輸出率為87﹪。輸出保姆的平均月工資為700元,比同期的一般保姆多200元~300元左右(2014年南昌市場上保姆的價格為400元~500元)。粗略計算龍遊縣輸出1600人,每人年工資7000元(以10個月計算),那麼龍遊縣保姆總收入為1120萬元,整個衢州市保姆的年收入約為6000萬元。

在職業技能培訓的作用下產生了一批知名勞務品牌,如“六安保安”、“攸縣的哥”、“長垣廚師”、“林州建築工”等。在深圳,有3萬多保安是安徽六安人,60﹪以上的“的士”司機是湖南攸縣人;素有“廚師之鄉”的長垣縣有2.3萬人在全國各地主廚掌勺,“建築之鄉”林州市有14.5萬人活躍在全國各地的腳手架上。品牌就是生產力,現如今許多精明的企業對農民工的技能要求都比較高,而且越來越重視知名培訓品牌,於是部分企業招工人員表示只從培訓學校招人,沒有經過培訓的勞動力一概不要。

培訓後找工作比以前要容易而且工資水平更高,這是廣大農民工的共識。在廣東,普通農民工的月薪只有800元左右,但有汽修技術的人員工資可達2014元~3000元,技術好的人員工資可達3000元~4000元。一般工程師的月薪只有2014-3000元,但模具專業的高級技工工資水平高達8000元~10000元。通過學習增強技能,提高自身素質,從而改善工資、福利水平,不失為進城農民工迅速改變命運的好路徑。

2.地方政府應積極組織、引導、幫助農民工就業

地方政府要在組織、引導、幫助農民工就業的過程中應發揮主導作用,努力實現政府與個人的雙贏。農民工外出務工,為城市創造了財富,為農村增加了收入,為城鄉發展注入了活力,從而成為工業帶動農業、城市帶動農村、發達地區帶動欠發達地區的有效途徑。

勞務輸出對地方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許多地方政府已經意識到勞務輸出的重要性,於是紛紛由政府出面爭取勞務訂單。2014年3月,長沙市市長等政府官員南下廣州、深圳推介該地區剩餘勞動力,為農民工尋到8.68萬個崗位。4月,他們北上找到2.3萬“北京飯碗”。5月,東進上海,簽下2.48萬就業崗位。在成功實施四次勞務推介後,一共為該地區謀求13.46萬珍貴的就業機會。這意味着這些農民工家庭每年可以直接增加萬元收入,全市可以增加13億元勞務收入。用人單位也十分喜歡政府出面組織的勞務推介會,這樣一來可以減少由於零星招工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且進城務工勞動力的數量和質量更加放心。

政府在幫扶就業上有獨特的整合資源優勢。筆者以衢州龍遊縣保姆培訓運作模式為例進行分析。整個技能培訓是由縣農辦組織的,首先由縣婦聯對廣大有意向從事保姆行業的農婦進行宣傳,鼓勵動員她們參加培訓。在婦聯報名繳費之後,農婦們開始在縣培訓中心進行短期培訓。鄉政府是培訓的具體負責機構,除日常管理之外,還負責從婦保醫院、職業技術學校、經貿局等單位聘請教師授課。農婦們進行了一段時期的培訓學習後參加由縣勞動部門、農函大等機構組織的考試,考試合格發給相應的證書。畢業後想進城務工的農婦們可以通過政府提供的就業平台(衢州有關政府部門已經與杭州、上海、義烏等城市的多家家政公司簽訂了用工協議)較順利地就業,節省了大量搜尋工作的成本,深得進城農民工羣體的讚賞。

衢州保姆培訓的另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在政府的牽頭下,培訓費用的承擔呈現“多主體”的特點,分別由農民、政府、用工單位、培訓學校等多主體共同承擔。本着“誰受益誰付費”的原則,大凡培訓機構的費用都是由受益者——農民工個人承擔,但衢州政府充分發揮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使培訓費用按照“政府撥一點,聯繫部門助一點,用工單位補一點,培訓學校讓一點,受益個人付一點”的傾民政策向農民工羣體傾斜,從而鼓勵更多的農民工參與培訓。這樣的實惠政策不但吸引了大批農民工前來培訓,而且做大做強了培訓學校,市場訂單式的運作模式滿足了用人單位的用工需求,政府則從一系列的惠民措施中發展了地方經濟。

第五篇:關於進城務工人員培訓工作的實施方案

關於進城務工人員教育培訓工作的實施方案

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人們的文明素質,提升城區文明程度,實現創建文明縣城、創建衞生縣城目標,根據縣委、縣政府辦公室相關要求,進一步加強對進城務工人員教育培訓工作,提高進城務工人員自身素質和職業技能,特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教育培訓工作常態化、制度化、使全縣進城務工人員在創建文明縣城、創建衞生縣城目標中,共享城市文明。

二、工作目標

通過對進城務工人員進行素質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進一步提高城務工人員自身素質和職業技能水平,進一步提升進城務工人員的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進城務工人員適應城市生活環境。

三、組織領導

為進一步做好進城務工人員教育培訓工作,我局成立以局長***同志為組長、副局長***、**為副組長、培訓保障科、就業科人員為成員的進城務工人員教育培訓工作領導小組。

四、教育培訓人員範圍

在法定勞動年齡內,在**各類用人單位務工人員。

五、教育培訓內容

進城務工人員教育培訓主要包括職業道德規範、勞動法規、安全生產、社會治安、交通知識、文明禮儀及職業技能等內容。

六、教育培訓形式

(一)素質教育

進入各類用人單位務工的勞動力,是**户籍的由户口所在

鎮、社區負責組織開展素質教育,並納入勞動力資源動態管理;對已在城區各類用人單位務工的人員,由各用人單位按照素質教育內容,結合本單位實際,自行組織素質教育。

(二)職業技能培訓

1、進城務工人員職業技能培訓由各用人單位負責具體落實。

2、用人單位應將進城務工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列入本單位職工培訓計劃並指定專人負責此項工作。

3、用人單位要充分利用本單位的培訓力量,為進城務工人員舉辦各種形式的崗前培訓、在崗培訓和轉崗培訓。

4、對不具備培訓能力的專業,用人單位可委託有關部門認定的定點培訓機構或公共職業培訓機構進行培訓。

5、用人單位應嚴格執行有關規定,對擬招用從事國家就業准入職業(工種)的,必須從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中錄用;對從事國家就業准入職業(工種)未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要按照國家職業(技能)要求先對其進行培訓,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後再安排其上崗。

6、對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參加培訓的,國家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

七、有關要求

1、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與縣總工會、縣婦聯和企業等部門的聯繫,共同做好對進城務工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以教育促管理,使我區的進城務工人員教育培訓工作制度化、規範化。

2、縣就業局、縣勞動監察大隊對進城務工人員狀況至少每年進行一次定期調研,並在調研的基礎上形成報告,為制訂年度培訓計劃提供依據。

3、用人單位應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足額提取教育培訓經費(按職工工資總額1.5%-2.5%的比例提取),60%以上用於一線職工的技能培訓,確保本單位進城務工人員培訓經費落到實處。

4、各培訓機構在開班時,要把進城務工常識作為必講課(4課時)進行培訓。對未按規定進行培訓的不得申請國家培訓補貼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