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情緒管理方面經驗分享講稿

欄目: 經驗交流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6W

老師們:

情緒管理方面經驗分享講稿

下午好!

説實話,我很慚愧。不怕你們笑,我也很希望像那些年輕老師一樣,就某一個課題,進行深入、全面、系統地闡述,不慌不忙,娓娓道來,是一個比一個精彩。無奈,自身條件不允許,就是笑話中常説的文化高,水平有限。這個叫自嘲吧。這也讓我想到吳老師講的“人,一定要勤奮,必須要勤奮”的原因了,不學習,以前還可以原地踏步,現在就直接被淘汰了。那麼,我今天這個局面應該歸功於一直以來的怠惰了。就因為這種怠惰,直接導致了我此刻的所謂的微講座,沒有乾貨跟大家分享,我只能根據平常的經驗,加上網上找來的一些資料,和大家聊一聊我的一些生活感悟。有不對的觀點和説的不好的地方,麻煩大家會後及時幫我指出來一下。謝謝!

我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淺顯的關於情緒管理方面的內容。因為不專業,所以是皮毛。我之所以選這個話題,是有一點點背景。有資料顯示:現階段,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2歲,而教師的平均壽命只有59.3歲。某市教育局讓全體教師進行體檢,結果發現:35歲以上的老師只有8%的身體各項指標正常,並且50%的老師有心理障礙,教師的亞健康是常人的3倍以上。也就是説,教師一族屬於命短的一族。人們常説,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卻沒人知道,教師也是天底下最折壽的職業。介於此,我才決定和老師們來交流這樣一個話題。我只是想告訴老師們:要保重好自己的身體。尤其是年輕的老師,你們的路還很長,千萬不要年紀輕經就落下一身病,甚至是事業未竟身先死。一定要做一個身心健康的老師。如何做到身心健康呢?在我看來,主要就兩點:一是堅持鍛鍊;二是有個好心態。要心態好,那就必須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了。

情緒是什麼?大家學過心理學,知道它就是一種心理活動。就是這樣一種每個人身上都有的心理活動,具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它可以使你精神煥發。比如: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功成名就等等,又或者剛好身無分文的時候收到了短信:14800到賬,接着又接到老媽電話:媳婦兒二胎落地,還是個日思夜想的小情人;又或者學校年終考核得了一等獎、最近的張丹老師語文競賽獲縣一等獎等等。在這樣的情境之下,你會是什麼樣的表現?一定是走路都帶跳的,説不定嘴裏還哼着幾句,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平常看不慣的人和事都沒那麼討厭了,路邊的花都好像在向你微笑!就算踩到一堆狗屎,你也會覺得:嗯,我可能要行狗屎運了。當然,這種神奇的力量,它還有很多其他的功能,它可以使你萎靡不振;可以使你冷靜理智,可以使你暴躁易怒;可以使你的生活安詳從容,也可以使你惶惶如喪家之犬。總之,它可以使你的生活充滿陽光,也可以使你的生活暗淡無光;它可以讓你自信到忘形,也可以讓你卑微到塵埃裏。范進中舉高興瘋了,林黛玉17歲淚盡而逝,這些都是因為這種神奇的力量。黛玉雖然死於肺癆,但其根本原因是為情所困,終日以淚洗面,長期抑鬱而致。這種能使我們的感受產生變化的神奇力量,就是情緒。

簡單地説,情緒就是人的內在需求是否得到滿足而產生的情感體驗(喜、怒、哀、樂、恐懼、焦慮等等)以及相應的行為反應。同樣是下雨,小明愁容滿面,因為與朋友約好的去體育館打籃球泡湯了;而農民伯伯呢,自然是喜笑顏開:久旱逢甘霖,盼了幾個月的雨,終於下下來了。這裏的小明因為需求沒得到滿足而沮喪,農民伯伯因為需求得到滿足而開心。孩子餓得哭了,你給了他奶吃,他就不哭了;但是如果他是尿尿了,你還是給他奶吃,他還會哭,因為他現在需要的是一條幹的尿褲。同樣是考90分,成績一直很差的張三可能會高興地跳起來,而成績一直很好的李四可能會難過地哭。這就是因為他們的內在需求不一樣,對自己設定的期望值不同。張三想的是:我這次考試能得80分就不錯了,而李四的目標是99或者100分。

我們經常説,某某好像情緒不好,那麼,我們是怎麼知道的呢?原來,情緒的行為反應是通過面部、體態和語態三種表情向外傳遞的。如果一個人滿面春風,那他肯定有開心的事;如果一個人回家就踢翻了椅子,嘴裏還罵罵咧咧,那他肯定處於盛怒之中.正是因為情緒的這些表現形式,所以才有察言觀色一説。通過察言觀色,知道誰誰情緒好或不好。

實際上,情緒本身是沒有好壞的,但是由情緒引發的行為或行為的後果有好壞之分。

因此,一般我們根據情緒所引發的行為或行為的結果,將情緒分為積極情緒、消極情緒兩大類。

凡是能讓人產生正能量的情緒叫積極情緒,反之,會給人帶來負面影響的情緒叫消極情緒。積極情緒能讓人自信陽光,消極情緒不僅會讓人意志消沉,還會嚴重影響人的身心健康。既如此,我們能不能克服消極情緒呢?請看圖片11-16原來,情緒是可以轉換的。生活中常説的破涕為笑、轉憂為喜,實際上就是情緒的轉換。正餓得在哭的小女孩,你給她一塊蛋糕,她馬上就不哭了,還會咧着嘴對你笑。兩口子剛吵完架,來了客人,他們會立即笑臉相迎,像沒發生過任何事一樣。情緒不僅可以轉換,還具有傳染性。年幼的弟弟看着哥哥哭,會沒來由地跟着哭,你看到一個人在當街豪情演説,你也會激情澎湃。你怒氣衝衝地進到教室,學生肯定嚇得大氣都不敢出。丈夫滿心歡喜地進門,看到妻子一臉的不高興,也會馬上變臉,一句話不對,家裏可能馬上就會起硝煙。著名的踢貓效應大家都聽説過。有一個員工上班時被老闆批評,心情不好,回家後看到孩子在沙發上跳來跳去,便罵了他一頓。這孩子心裏窩火,轉身見貓在腳邊打滾,就踹了他一腳。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正巧路過的那位駕駛員的老闆撞傷了。這就是説,負面情緒不僅會傳染還會導致惡性循環。所以,一方面我們要控制好自己的負面情緒,另一方面,遠離那些經常有負面情緒的人。那麼,怎樣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呢?我們來舉個例子:你的孩子三點半放學,按照慣例,他四點鐘應該到家。某天,四點半還沒見到人影,你心裏犯嘀咕:怎麼還沒回來;五點鐘,還沒回家,你已經有點生氣了;五點半還沒見人,你既生氣又擔心、六點鐘,還沒到,你非常生氣同時也非常擔心,所以,當他六點半滿頭大汗進家門的時候,你抓起他就一頓好打。打完一問,才知道,原來他一個人跑到街上,走了好多家店,用存了好久的零用錢,才買到了準備送給你的生日禮物。請問閣下:你作何感想?又比如:大媽去廣場散步,見一老頭用海綿筆寫字,就湊上去看。老頭看了大媽一眼,寫了個“滾”字,大媽想:就看了一下,不至於吧!這時老頭又看了大媽一眼,又寫了一個”滾”字,大媽忍無可忍,一腳就把老頭踢翻了。結果警察來了,老頭委屈地説:“我就想寫一句’滾滾長江東逝水””.這兩個例子告訴我們什麼呢?遇事要冷靜,一定要多一點耐心,多一點包容和理解,給對方一點時間和一個解釋的機會,不要失去理智,歇斯底里。因為生氣時做的事、説的話,一般都要後悔,但是造成的後果已成定局,所以,盛怒中千萬不要衝動,衝動是魔鬼,也不要做任何決定。怎樣平息怒氣?喝水、喝水,深呼吸、數數、刷牙。但是,在平時的生活中,難免會有一些不良情緒,長期壓抑在心中會生病,所以要尋找一些合適的方式宣泄。可以出去旅遊,可以大哭一場,可以站在山頂對着山谷放聲大喊,女同志還可以在街上逛逛逛、買買買,或者找朋友喝茶聊天跳舞打麻將,男同志的方式就更多了。

實際上,生活中,我們除了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外,更多的時候是需要疏通別人的消極情緒。大家都知道:要想脱掉一個人身上的棉衣,刺骨的寒風只會讓他越裹越緊,相反,太陽的笑臉會讓他迫不及待。也就是説,要發自內心地給他關愛,讓他感受到温暖。另外,就是具有同理心。什麼意思呢?打個比方:你的女兒站在樹下哭,你説,怎麼在哭呢?寶貝!別哭了!她沒理你,還哭。你又輕言細語地哄着:別哭了,好不好?走,我們找媽媽去,結果她還哭。你終於忍不住哭了:不要哭了,小祖宗!她反而哭的更厲害了。怎麼處理?在第一次沒有哄成功的時候,就不要哄了,轉身離開,遠遠地看着她(讓她也能看得見你)哭。她哭一陣後,會自動停下來,並且會把目光投向你,這時候你再去抱起她,問到:寶貝,剛才我看你在樹下哭得很傷心(這是事實,也很關鍵,因為她覺得你感受到她的傷心了,),她的眼睛又紅了,很委屈地點頭,你又問:寶貝你是不是找不着爸爸媽媽了才哭的呢?她搖搖頭:是小魚兒,他把我的小喇叭踩壞了。“喔,是這樣啊,沒事,我們去買一個新的,別難過了,好嗎?”馬上就開心起來了。(重新被滿足需求,小喇叭回來了)

再比如:妻子一進門,就使勁地把包摔在沙發上,嘴裏還在罵:死老闆,不就有一天遲到了兩分鐘嗎?竟然扣了我200塊錢。你一聽,也很氣,心疼錢啦。就沒好聲氣地説:誰叫你你天天早上賴牀的,活該!接下來免不了一場戰爭。為什麼?人家明明窩着一肚子火回來,向你訴苦,無非是想要得到你的安慰而已。但是,你沒有讓她聽到她想聽的話,反而挖苦她,那就是沒站在她這邊,而是站在她的敵人那邊。這樣來做:你聽她説完以後,非常誇張地問“真的”,她點頭。你重複一遍她的話“就一天,遲到了兩分鐘?扣了200塊?”她又點頭。“不行,我找他去,把錢要回來,這麼辛苦,還這麼嚴格,不做了”你把身上的圍裙一丟,做出要出門的樣子。她現在看到你這個架勢,比她還生氣,其實她的氣早就消了。所以馬上出來阻止你:哎呀,算了,這都是我自己的問題,再説,這個規定也不是針對我一個人的,我以後注意不遲到就行了。你還不忘加一句:你真的能忍、不覺得委屈嗎?她點頭。到此,事情得到圓滿解決。其實,妻子就是想要你一個態度而已:遇到事情的時候,你是站在我這邊,還是我的敵人那邊。可惜好多人不懂得這個。

其實,有什麼樣的情緒,取決於我們看問題的角度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結果也會不一樣.

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創建的著名的情緒ABC理論很好地詮釋了這個問題。

ABC理論什麼意思?A表示不斷髮生變化的環境所引發的事件,B表示個體針對此誘發事件產生的一些信念,即對事情的一些看法、解釋,C表示自己產生的情緒和行為的結果.

簡單地説,就是一個人的想法直接決定其情緒。

對待事物的看法不同,結果(心情)不同

對事物的看法沒有對錯之分,但有積極和消極之分,每個人都是為自己的看法承擔最後的結果。

請看下面案例

劉奶奶由於憂慮過度而病倒了。為什麼?這是因為老奶奶她只看到了事情的不好的一面而忽略了好的一面:晴天,大兒子的雨傘是不好賣,但是不正好讓小兒子曬衣服嗎;雨天,小兒子不能曬衣服,但是大兒子不正好買雨傘嗎?類似的事情,我知道的另外一個老太太,她那種心態就值得我們學習。話説,一個老太太和國內的大女兒相依為命,不幸大女兒得病死了,他就坐船去美國投奔小女兒,誰知船到半途突然發生海嘯,一船人都呼天搶地,只有她淡定自如。事後有人問她原因,她説,有什麼好怕的,如果能去美國,我可以見到我的小女兒,如果真有什麼意外,我正好可以去見我的大女兒。其實在很多時候,我們都是需要換一種角度來看待問題,換一種方式處理問題,或許就沒有那麼多的壞情緒。比如:每天早上都在讀、都在記的詞語,某生聽寫10個錯了8個。你説氣人不氣人?你恨不得死給他看。但是有用嗎?你很生氣,他很害怕;你終於忍不住罵了他,他可能從此與語文為敵,關鍵是還不能解決問題。怎麼辦?別慌,看另一頭:嗯,不錯,對了兩個,比昨天多對一個,繼續努力。他滿心歡喜地回去了,心裏想着:我比昨天進步了,爭取明天對得更多一些。這不是皆大歡喜麼?效果還不錯。再比如:一道大部分同學都會做的題,他屢改屢錯,你都講了三遍了,他還沒改對,,你是越看越生氣,他是越改越灰心。怎麼處理:把屢改屢錯變換一下順序:屢錯屢改!當着同學們表揚他這種契而不捨和不服輸的精神,他一定會認認真真地去改對,你也不會那麼生氣了。別忘了:讓學生快樂,也是老師的職責啊!

我們班那個在全校都出名的張之睿,剛開學的時候,像個無賴。成天坐地上,找同學打架,吃飯用手抓。總是在吃手、咬鉛筆,咬衣服,手不在嘴裏咬,就在身上到處亂摸,或者放在褲襠裏。他站着的時候總是扭來扭去地在不停地動。上課根本坐不住,他在不停地下位,老師在不停地提醒。我每天都在批評教育,但是一點效果都沒有。後來,我突然覺得這個跟想用大風吹掉人們身上的衣服好像沒什麼兩樣,不行。於是,我就刻意從多方面對這個娃娃去進行了瞭解,結果發現:他之所以有這麼差的習慣,全都是因為家庭環境和一對不負責任的父母造成的,他其實也是受害者。他多是缺乏安全感,渴望被關注而已。

所以接下來我就換了一種方式,把他的座位換到第一排,在他想下位的時候,用眼神提醒他,並告訴他:你一節課不下位,獎你一朵小紅花,也有意識地提問他。平時我也觀察到:他愛幫助人,也比較勤快,就專門安排他早上去倒垃圾,課間保潔,中午幫劉美琪打飯,他很有成就感。放學後,我又在私信裏面和他用語音交流,讓他在家裏學寫自己的名字,學數數,學跳繩等等。一段時間下來,壞習慣改變了許多。特別是有一次,他被同班同學欺負,我批評了那個同學,他向我投向了被温暖到的眼神。我想:他一定是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注和維護了。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這種惡習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完全根除,但是我相信,只要有足夠的耐心,關心、理解和包容,他一定會變好的。我在努力做到:學生虐我千百遍,我帶學生如初戀。

所以説,要想有好的情緒,好的心態,我們必須要改變自己處理問題的方式或者看問題的角度,不要鑽牛角尖,否則就被情緒控制了。

下面這個故事,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總之,情緒的好壞完全取決於我們看待事物的角度。,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

1.世間沒有十全十美的事,凡事往好的方面想,沒有過不去的坎,辦法總比困難多,不要衝動,多一點耐心,多一點包容和理解,不發脾氣不生氣。為了學生,為了家人,也為了自己,老師們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才能保重好自己的身體。

2.任何不利因素裏面都存在着有利因素,所以就算遇到不順心的事,我們也要儘可能地從不利因素中尋找發現有利因素,從而變消極情緒為積極情緒,讓自己開心快樂。----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必定為你打開一扇窗。

另外,不要拿自己的缺點去和別人的優點相比,這樣你會越來越沒底氣,越來越自卑。要有那種心態:就是手中紮根刺,也要感恩、慶幸沒扎到眼睛裏,而不是抱怨自己倒黴。

最後,祝大家每天開心快樂,做一個是身心健康的老師。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