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我愛我家多篇

欄目: 活動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49W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我愛我家多篇

《我愛我家》教學設計 篇一

——説真話、抒真情

○教學目標

①感悟親情、尊敬親人,養成熱愛家庭的情感和對家庭的責任感。

②養成愛思考、愛探究的興趣和習慣。

⑧圍繞一事一物寫一篇作文,具體生動,融人真情實感。

○活動設想

學生寫作的困難往往是缺少素材或不會積累素材,因此作文時有些同

學要麼搜腸刮肚、東拼西湊,要麼仿寫範文、編織故事,使文章顯得乾巴

巴的,缺乏真情實感。本次活動指導將以此為突破口,交給學生蒐集素材

的方法,提倡説真話、抒真情。另據課程標準的寫作評價建議,讓學生對

作文進行自評、互評,並在此基礎上由學生推選代表講評自選範文。教師

僅在各階段進行指導和最終進行評價。

○教學準備

訪談指導

①選擇“老照片的故事”和“我家的一件珍品”的同學,應在作文前與父

母聊一聊相應的話題。可以和父母一起翻翻舊相冊,聽他們講講照片後面

的故事;可以找一找家中的某一件你感興趣的物品,問問父母它的來歷。

②無論選擇哪一項活動,在與父母交談時都應該注意擬好談話提綱。內容

包括:向父母介紹本次語文活動的內容和訪談的目的:你需要得到父母哪

些方面的幫助:瞭解家庭故事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如詢問故事發生的

時間、地點、經過,故事涉及到哪些人,等等)。

⑧尊重長輩,文明禮貌,避免爭吵。與父母交流自己的內心感受。

④做好訪談記錄表。

○教學活動過程

一、導入

學生回顧本單元課文《風箏》、《散步》、《詩兩首》和《{世説新語)兩

則》等,理解親情是人間最真摯而美好的感情之一。家庭是一個人成長的

搖籃,濃濃的親情不只在作者筆下,更縈繞在每一位同學身邊。(或改用展不老照片)

打出幻燈:濃濃親情,動人心絃。親情是人間真摯而美好的感情,描

寫親情的詩文往往最能打動人。

二、創設情境,評講例文。(課前將例文打印成稿發給學生,屏幕出示電視

散文《二十四雙布鞋》、)

l、討論交流讀後的啟示。(學生討論發言,各抒己見。)

2、教師小結:可見“説真話,抒真情”是文章的靈魂。

打出幻燈:“説真話,抒真情”是文章的靈魂。

三、學生寫作

將同學們採訪宋的故事最動情的地方描敍下來。(播放輕音樂)

四、分組評點交流

l。四人一小組共同評點交流談寫作感受。

2.各大組挑選出一篇參加全班交流。

範文選擇不一定要最好的,可以選擇大眾化的,更有針對性;或者選擇

質量較差的,善意的指出問題並提出修改建議,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從中受

五、作文推薦展示,學生評點優缺

l、自己對作文事件作簡要評價

2、學生評點優缺

3、教師進行過程評價

六、小結,

我們的生活充滿了親情,我們應該成為一個感情豐富的人,懂得真、

善、美,富有真情的人。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一封家書》希望同學們找

到真情的感覺。(幻燈打出歌詞,播放歌曲)

七、課外拓展訓練

1、留在我記憶深處

2、——的故事(指物)

3、媽媽的愛

4、世上還有爸爸好    .....

我愛我家教案 篇二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

教學目標:

1、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離不開家,培養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

2、通過講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發愛家的情感。

3、通過了解家庭的過去和長輩們小時候的生活,進一步加深對家庭的認識和了解,感知社會進步給大家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

教學準備:

每個同學準備一張全家福照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自己的家嗎?你什麼時候最想家?帶着這些問題我們來學習今天的課。

板書課題:

1、我愛我的家

二、學習新課

1、人人都有自己的家

(1)讓學生認真看課本第2頁插圖,想一想圖上的人們都在幹什麼?

生答:都在準備回家

(2)問:你有一個什麼樣的家?用一句話説。

(3)想一想:你什麼時候最想家?

(4)學生動手畫畫自己的家,然後介紹家的位置,家裏的樣子,以及在家裏的生活情況。

學生活動,彙報交流。

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家!家給我們帶來温暖安全,家裏有我們最親的親人,我們在這裏出生,長大。

2、我的一家人

(1)教師介紹自己的一家人。

(2)學生分組交流,每個學生在小組內介紹自己的家庭。

(3)展示家庭照片。

交流:

①你長得像誰?為什麼?

②説説照片背後的故事。

小結:我的家,你的家、他的家都是平凡普通的家。全家人一起做事,一起遊戲誰生病了,大家都着急、擔心,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我們愛自己的家,愛着家裏的每一個人。不管怎麼樣,全家人總是互相關心、互相惦記。

三、課後調查

1、問問家裏人,他們出差或外出做事,想不想家。想一想他們為什麼想家。

2、完成課後“我的家庭小調查”

我愛我家教案 篇三

【活動目標】1、進一步感受家的温暖,產生愛家的情感。

2、樂於和同伴説説愛家的理由,分享家庭的快樂。

【活動準備】1、幼兒前期蒐集的相關資料課件《家是什麼》。

2、音樂《讓愛住我家》、《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説説自己愛家的理由,分享家庭的快樂。 教師出示“家”,提問:“你喜歡自己的家嗎?”“你最喜歡家裏的什麼?為什麼最喜歡它?”請幼兒逐一講述自己愛家的理由,分享家庭的快樂。 教師小結:小朋友都有自己最喜歡的人或寵物或物品或玩具或房間。小朋友都愛自己的家,我愛我家。

二、教師演示課件,幼兒通過欣賞詩歌《家是什麼》,產生愛家的情感。 教師邊演示課件邊朗誦詩歌《家是什麼》。 提問:“你聽到了什麼?”“你還聽到了什麼?”幼兒回答。 “詩歌中的話小朋友有沒聽明白的地方,想問一問嗎?”引發幼幼互動、師幼互動,互相解答,提升自己的理解和認識。 教師小結:媽媽用勤勞的手把家裏整理的乾淨、漂亮,讓家人感到很温暖;爸爸用堅實的肩膀撐起一把保護傘,為家人擋風遮雨,讓家人享受幸福和快樂。所以説:家是媽媽温暖的手、是爸爸寬闊的肩膀。

三、幼兒根據自己的感受,説説家是什麼,感受家的温暖。 “除了詩歌裏所説説的,你感覺家還是什麼?” 幼兒自由思考,教師請幼兒回答家是**,儘量理解它的寓意。 教師小結:家是**,家是**,……。爸爸媽媽愛寶寶,寶寶也愛爸爸媽媽。

四、教師和幼兒共同欣賞歌曲《讓愛住我家》,進一步感受家的温暖,加深愛家的情感。

五、理解廣義的家,引導幼兒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一家人在一起特別的温馨,小朋友們和老師在一起組成了大一些的家――大二班。”“所有的中國人團結在一起組成了更大的家_中國。”由小家聯繫到班級、國家,將感情昇華到新的高度。 引導幼兒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幼兒相互擁抱,感受相互的愛。 教師小結:我們愛自己的小家,也愛我們的大家。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我愛我家!

【活動延伸】為家人、老師、朋友説一句話或給一深深的擁抱。 附詩歌:家是什麼 小兔子説,家是温暖的地方, 小老鼠説,家是安全的地方, 小鳥説,家是幸福的地方, 小朋友説,家是媽媽温暖的手、是爸爸寬闊的肩膀。

我愛我家教案 篇四

教材分析

在感情世界裏,有一個字叫“愛”。有了愛,便會生出許多聯想,許多感受,許多心情,許多渴望。孩子便是愛的結果,愛把孩子和世界緊緊連在了一起。家是我們一生的港灣,是孩子們賴以生存與成長的地方,每個人都應該擁有並熱愛自己的家,“愛”便由家而開始……

家是我們一生的港灣,是孩子們賴以生存與成長的地方,每個人都應該擁有並熱愛自己的家。在國小生的生活範圍裏,最熟悉的環境莫過於是自己的我愛我家,且家中每一個角落、每一件物品都承載着他們的情感,讓他們回憶、牽掛,我愛我家對父母親及其家人更是一往情深,永遠依戀。《我愛我家》是在這樣一個情感基礎上編排的,因而對它的學習與表現具有特別意義和諸多內容,也有較大的教學拓展餘地。

教材我愛我家在編排上考慮到了家的空間秩序和情感的由淺入深,教材安排有父親、母親的照片,用於教學時對男女不同形象特徵的區別與把握,使學生能舉一反三畫出自己父親、母親的形象與性格,加深對雙親的認識。學生作業分別從線描畫頭像、畫全身像和表現家中快樂生活的不同場景,體現家庭生活的豐富多彩,也暗示可以用不同的繪畫工具和不同表現形式來畫父母之像、來畫家人的生活。通過遴選,呈現在教材上的應該是最合適的:温暖、美觀、實用,可作為教學時對家的認識與生活追求的一種標準。

學情分析

1、學生主體條件。

很多時候兒童都能夠用五彩畫筆創造出造型奇異、色彩豐富的內容,在此基礎上只要老師給予的是鼓勵與支持,他們就更能將自己聽到、看到、想到的,信心十足的表現出來。選擇温暖、美觀、實用的家居圖片,通過對同齡人創作的“家”的優秀美術作品,豐富學生的表象素材,打破學生僵化的思維,拓寬學生的聯想空間。但教師除了適當的引導與促進外,不過多地示範和講解,以免禁錮學生的思維。在教學過程中,評價用語也應儘量是肯定與鼓勵。

2、適宜學生的工具。

考慮到開發學生創造思維和培養探索精神以及體驗成功教學法的需要,同時也考慮到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準備水彩筆、油畫棒等繪畫常用材料,讓學生堅決自信地“照着自己的意思去做,”教師不進行範畫,不限定創作規則,實施表現材料的自由選擇制,以最大限度地發掘兒童的表現可能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進一步瞭解自己的家人,自己的起居環境,學會製作立體紙相框。

1、引導學生憑記憶畫出自己家的一隅,給父母家人畫像或畫一幅表現家人生活場景的畫。

2、培養學生更好地熱愛生活與家庭,孝敬長輩,珍惜快樂幸福的童年生活。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給父母家人畫像或畫一幅表現家人生活場景的畫。

難點:如何畫出父母家人的形象與性格。

我愛我家教案 篇五

一、教材分析

1.對教學目標的理解

(1)知識目標:體會家庭中親情的温暖,明白撫養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義務,而父母也理應受到子女的孝敬。

(2)能力目標:辨證看待家庭中父母與子女權利義務關係的能力;收集父母為家庭作貢獻的具體事例的能力,感受家庭親情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心和撫育,尊重父母的勞動和情感,培養學生權利與義務的意識,承擔起自己的對家庭的責任。

2.對教學重難點的認識

(1)教學重點:感受家庭的温暖。

(2)教學難點:擔負起自己的責任,與家人一起營造温馨的家。

3.對教學內容的分析

“我愛我家”,主要講三個問題。一是大人講我小時候,主要是讓學生回憶小時候受父母呵護的甜蜜時光,把自己的童趣講給同學聽。二是無悔的奉獻,主要是讓學生感受父母對家庭的貢獻、父母的優秀品質。三是感受家庭温暖,主要從不同方面讓學生體會父母所給予的愛、家庭的温暖。

二、學生分析

1.針對的問題:

有些孩子可能在學校表現得很乖,對老師和同學都很温順,但在家中卻判若兩人。孩子之所以會頂撞父母,對父母出言不遜,主要原因就是他們跟父母太熟悉了,不知珍惜身邊的愛。教師應該幫助學生認識到父母對他們的養育之恩,為了他們的成長父母要傾其一生的心血。

2.學生的需要:

不少學生雖然每天與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對父母的情況不一定知道,特別是父母的辛勞,即使學生看到了,也很少去體會。讓學生説説自己對父母對自己的愛,通過“説”,促使學生思考:愛的責任,由此教育學生熱愛自己的家,這樣學生更易信服。

三、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小時候與家人的合影;

2、和父母一起回憶在你們的家庭生活經歷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禍、比賽成功等)是什麼?父母當時是怎麼做的? 四、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歌曲《我愛我家》導入,點明課題:《我愛我家》 [設計意圖]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

【教學過程】:

1.“説我的小時候”

我們每個人都有美好的童年,每個童年都是不一樣的,在每個人小時候都發生了許許多多的故事,特別是小時候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度過的甜蜜時光。所以今天的第一個活動叫“憶童年趣事”。 [設計意圖]

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通過想與聽的結合來感受家庭的快樂和趣味。 [教師歸納] 家是一個港灣,是第一所學校,是我們成長的搖籃;父母是我們最親的人,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使我們盡情享受親情和温暖。 [教學建議] 教師在選取故事時要注意兼顧各種“家”的類型,不可能把每個人的故事都講出來,這裏需要一個交代,並承上啟下。引導學生從家庭生活、道德和法律的層面上了解責任和義務。 2、講述有關父愛與母愛的事例

[教師歸納]:

愛是一種責任。不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規定,不履行撫養義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設計意圖]

老師結合“家”的概念,由學生自己分析出愛是什麼?愛是一種責任。 3、我們每個家庭成員在家庭中都有責任。下面就來説各自的責任

通過社會調查,瞭解每個人在 家庭裏迎進的責任和義務 家長對家庭、我對家庭: [設計意圖]

我愛我家教案 篇六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目標:

一、教養方面

能運用“點、線、面、色”創作“我愛我家”的畫面。

二、教育方面

從“關注自我”發展到“關心父母長輩、熱愛家庭”。

三、發展方面

在欣賞評述過程中啟發想象與創作思路。

教學重點:

能運用“點、線、面、色”大膽描繪人物、景物。

教學難點:

選擇能表現“我愛我家”的內容。

教學準備:

全家福照片、多種材料工具。

作業要求:

能用點、線、色畫出“一家親”的畫面。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動主體

説説自己和家人一起最開心的時候,激起的興趣。

二、發揮主體

1、播放投影,欣賞小朋友收集的與家人的照片,感受一家親的喜悦。通過互相介紹,激發尊敬長輩、熱愛家庭的情感。

2、説説爸爸媽媽的特徵(臉型、髮型、表情、衣着等),引導學生抓特徵,師示範不同臉型與髮型、表情的畫法。

3、學生開始創作,提醒構圖與畫面色彩的搭配,注意線條流暢。

三、發展主體

讓學生運用不同材料和工具自由發揮、激發個性選擇。

第二課時

一、啟動主體

複習上一節課所學,檢查學習效果。

二、發揮主體

1、播放課件,欣賞大師作品與學生作品。説説自己畫面的優缺點,準備怎樣修改。

2、給畫面塗色,注意背景的表現與五官、動作的刻畫。

3、學生接着完成作業,師指導。

三、發展主體

説説你畫面的故事。

課堂總結:

總結兩節課所學的內容,小結小朋友們作畫情況。

《我愛我家》教學設計 篇七

設計意圖:隨着主題《我愛我家》的開展,,孩子們逐步瞭解了自己的家和家裏的人,激發了幼兒熱愛家和家人的情感。本活動,讓幼兒通過分組活動,體驗自己是個能幹的小主人,會招待自己的好朋友,並願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學習活動

(一)分組活動:生活實踐-做客

生活實踐-食物小拼盤

製作-送給小朋友的禮物

活動目標:

1、學習做客、待客禮儀,在交往過程中會主動使用禮貌用語。

2、通過剝鵪鶉蛋、桔子,鞏固剝的技巧,鍛鍊手指的靈活性。

3、通過拼擺食物拼盤,培養求異思維,發展創造力。

4、通過製作禮物,激發愛同伴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與小朋友家長聯繫做客事宜,取得家長在配合上的共識。

2、準備送給小朋友的小禮品。

3、小西紅柿、大桔子、小桔子、米蕉、鵪鶉蛋、葡萄

4、各類手工紙、彩筆、紙張等美工材料。

指導要點:

1、引入:介紹今天的活動內容。

2、提出要求:

第一組:做客:提醒做客的小朋友要懂得禮貌、沒經過主人同意不能亂拿東西。

第二組:小拼盤:做食物拼盤的小朋友要將手洗乾淨,儘量做得和別人不一樣。 第三組:製作禮物:送給小朋友的禮品可以多種多樣,可以用橡皮泥做小桌椅,也可以做薯條、房子或者畫房子、花等等。

3、幼兒活動,師分組指導,根據幼兒的需要提供幫助。

4、小結活動情況。(如完成時間不同,則和區域一起評價)

我愛我家教案 篇八

第一單元家庭、學校、社區

第一課我愛我的家

教學目標:

1、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離不開家,培養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

2、通過講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發愛家的情感。

3、通過學習瞭解家庭的過去和長輩們小時候的生活,進一步加深對家庭的認識和了解,感知社會進步給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

教學重點:

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家庭温暖,培養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

教學難點:

瞭解家庭的過去,感知社會進步給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

課程準備:

1、教學課件

2、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聽曲《可愛的家》,讓大家猜猜這是什麼曲子,會唱的一起唱。

2、聽教師朗誦一首詩歌:《我愛我家》

3、同學們,你們都有自己的家,你們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的關心照顧下健康成長,你們愛自己的家嗎?現在請我們的同學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家。

二、認識自己的家庭

1、讓兩名同學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紹自己家的家庭成員和家居環境。

2、談話,讓學生明白到家人各有特點,每個家庭也各有特點,不同地區,人們的家居和生活習慣也各有不同。

三、你什麼時候最想家

1、看圖説説這些人在幹什麼,想象當時的情景。説説他們為什麼想家。

2、説説你什麼時候最想家,為什麼?

四、有家感覺真好

1、看照片評價照片中的小孩有一個什麼樣的家。

2、教師給學生介紹自己也有一個温馨的家,以及家庭的基本情況,談談自己對家庭愛的一些體會和具體事例。讓學生感受到孩子是在家人的關愛下成長的。

五、我愛我家

1、請學生用彩筆在教材上畫自己家居的外觀或內景,或者把家居的特點和自己在居室裏的一些活動。

2、展示個別同學的作品,並讓他説説怎樣美化自己的家居。比如,自制一張剪貼畫,貼在牆上;將零亂地房間收拾乾淨、整齊。

3、同學們各抒己見:我們應該用什麼行動去愛我們的家?

六、講講我家歷史上的小故事

1、教師先講講自己小時候的故事或自己父母小時候的故事。

2、讓學生將自己的調查情況在小組或班級中彙報,也可以將找到的照片和實物向大家做介紹。

3、交流一下調查後的感想。談一談,自己從中知道了什麼?發現了什麼?

4、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七、也談我的煩惱。

1、教師:家庭是温暖的,是我們快樂成長的搖籃,是我們避風的港灣,但是在現實的家庭生活中,不少同學也會遇到過大大小小的“家庭中的煩惱”,現在,請我們的。同學説説心裏話。

2、讓學生自己談談與父母發生的矛盾,通常是怎麼解決的。大家互相交流解決矛盾的經驗

3、教師設置三種選擇,學生先選其一,並説明自己選擇的理由:爸爸媽媽愛我,我也愛他們;爸爸媽媽有時對我不好,我還是愛他們;爸爸媽媽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他們。

4、選讀一位學生的習作,宣讀。

八、小結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用行動來愛我們的家和我們的家人吧,願我們的家庭生活更加温馨、更加美滿!

《我愛我家》教案 篇九

[教學內容]

本教案根據人教版八年級《思想品德》第一課第二框《我愛我家》的內容設計。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增強熱愛自己的家庭、熱愛父母的情感以及履行家庭義務的責任觀念。

2、能力目標:提高收集父母為家庭作貢獻的具體事例的能力,增強感受家庭親情的能力。

3、知識目標:知道家庭中有親情和温暖,明確母愛和父愛是世上至深至純的愛,懂得撫養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義務。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感受家庭中的親情和温暖,熱愛自己的家。

2、教學難點:撫養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義務。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多媒體顯示)兒子問父親:“蝸牛為什麼爬的這麼慢?”

父親説:“因為他們有殼啊。”

兒子問:“它為什麼要揹着殼呢?”

父親意味深長地説:“那是他們的家!”

説一説:你覺得蝸牛為什麼寧願揹負着重重的殼?

學生:因為蝸牛愛它的家。

教師:我們每個人都要愛自己的家。那麼,我們為什麼要愛自己的家,怎樣去愛自己的家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我愛我家》。

多媒體顯示:我愛我家。

合作探究:

多媒體顯示:説一説你在家中感受到的温暖,講一講父母對你的關心和愛護(配一幅全家福圖片)。

學生回答上述問題,教師點評。

多媒體顯示:家庭是我們成長的搖籃,是我們的港灣和第一所學校;父母是我們最親的人,也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視我們為掌上明珠,無微不至的關懷愛護我們,使我們盡享家庭的親情和温暖。

教師:大家都感受到了父母的愛。下面請大家誇誇自己的父母並談談自己對母愛和父愛的理解。

多媒體顯示:七嘴八舌:請你誇誇自己的父母。(找出父母的優點。)

請你談談對母愛和父愛的認識。

學生回答上述問題,教師點評。

多媒體顯示:聽故事,明道理。

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汶川地震中,一位母親在廢墟下面,弓着身體成伏拜的姿勢,抵抗着上面塌下來的東西,只為了保護懷抱下面的嬰兒。臨死前她把手機放在嬰兒的衣服裏,編輯成短信,留了一段話:“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下去,請記住,媽媽永遠愛你。”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

説一説:看了這個故事,你對母愛有什麼認識?

你能説出幾句讚美母愛和父愛的句子嗎?

學生討論並回答上述問題,老師引導點撥。

教師:在世上的多種愛中,至深至純的愛是母愛和父愛。

多媒體顯示:在世上的多種愛中,至深至純的愛是母愛和父愛。這種愛是無私的愛、永恆的愛,是無微不至、不求回報的愛。

母愛如水,往往温柔細膩;母愛是温暖的陽光,奉獻着七彩光芒;母愛是遼闊的海洋,坦露着寬廣胸懷;母愛是肥沃的土壤,哺育兒女茁壯成長;母愛是無限的宇宙,任兒女自由遨翔。

父愛如山,深沉嚴格。父親粗大的手,撐起整個家;父親辛勤勞作,總是無怨無悔;父親教導子女,為人應當自強。

教師:同學們感受到了母愛和父愛嗎?請大家説一説。

多媒體顯示:七嘴八舌:你感受到了父母哪些方面的愛?

教師:學會感受愛、奉獻愛,是一切美德的生長點。

多媒體顯示:學會感受愛、奉獻愛,是一切美德的生長點。

教師:下面,我們來分析兩個案例。

多媒體顯示:案例分析

案例一:小豔今年14歲,某校八年級學生。兩年前,小豔的父母因感情破裂離婚。父母離婚後,小豔與母親一起生活。兩年來,小豔的父親一直拒絕向小豔支付扶養費。現在,小豔及其母親生活困難,便向法院起訴,要求小豔父親支付小豔的撫養費。

◆小豔及其母親的訴訟請求能得到法院的支持嗎?

案例二:小軍今年15歲,某校九年級學生。幾個月前,小軍迷戀上了網絡遊戲,經常曠課去網吧玩網絡遊戲。老師和父母多次對小軍進行教育,但他仍不思悔改。本週星期二,小軍又曠課去網吧玩遊戲。小軍的父親知道此事後,對小軍進行了毒打,並把小軍趕出家門,聲稱要與小軍斷絕父子關係。

◆請你對小軍及其父親的行為予以評析。

學生討論並回答上述問題,教師引導點撥。

多媒體顯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

教師:我們作為子女,要聽從父母的教誨,自覺接受父母正當的教育。同時,也有權要求父母履行對自己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

多媒體顯示: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教育,是親情的流露,是傳統美德的彰顯和發揚,又是當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父母如果不對子女盡撫養義務,甚至虐待子女,要受到法律制裁。

教師:有人説家是温馨的港灣。同學們在家庭中是否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呢?現在請大家説一説。

多媒體顯示:説一説:你在家庭中感受到了哪些方面的温暖?

學生回答,教師點評。

多媒體顯示:家,是我們的情感棲息地,是我們的物質生活後盾,安全保障,還是我們的娛樂天地、天然學校和今後發展的大本營。我們在家中享受親情和温暖,我們熱愛自己的家。

教師:既然家中有温暖,我們就要熱愛我們的'家。現在請大家欣賞歌曲《我愛我家》。

多媒體播放歌曲《我愛我家》。

我愛我家教案 篇十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我愛我家》是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寫作、口語交際與綜合性學習主題,把寫作、口語交際與綜合性學習結合在一起,有利於寫作、口語交際的生活化、情景化。

2、選題的出發點

學生寫作的困難往往是缺少素材或不會積累素材,因此作文時有些同學要麼搜腸刮肚、東拼西湊,要麼仿寫範文、編織故事,使文章顯得乾巴巴的,缺乏真情實感。我就選擇了第五單元的《我愛我家》寫作系列活動,本次活動指導將以培養學生真情作文為突破口,交給學生蒐集素材的方法,提倡説真話、訴真情。另據課程標準的寫作評價建議,打算讓學生對作文進行自評、互評,並在此基礎上由學生推選代表講評自選範文。教師僅在各階段進行指導和最終進行評價。新課程寫作目標要求作文教學回歸寫作的主體,表達真情實感。選定“我愛我家”這一學生特別熟悉的話題,更能引導學生説真話、抒真情。

二、説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圍繞一事一物寫一篇作文,具體生動,融人真情實感。過程與方法目標:養成愛思考、愛探究的興趣和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悟親情、尊敬親人,養成熱愛家庭的情感和對家庭的責任感。

這其中不僅有知識的傳授,更多的是能力的培養。

三、説教學重點

這節課的學習重點定位於寫作和評價。《課標》對作文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如在第四學段提出“應注重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寫作知識的教學力求精,要有用。應抓住取材、構思、起草、加工等環節,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

因為面對的是七年級的學生,學生的社會閲歷和知識面都有限,所以,我選擇了最貼近學生生活的材料——“我愛我家”這一主題上進行寫作,讓學生有話可寫,不在選材上設置障礙,就可以使得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真情表達上來,也保證了寫作的速度。

四、説教法、學法

1、為了創設一份良好的讀寫氛圍,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寫作激情,圓滿完成這次的教學任務,我採取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談話法;

(2)分組討論法

(3)當堂評定法

2、説學法:

(1)討論法

(2)學生修改法

(3)集體改

五、説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的設計突出了寫、議、評、改四個字,力求做到隨着學生寫作過程的發展,思維的訓練也步步推進。

1、作前指導

本課旨在培養學生真情作文的習慣,而要做到“真情”作文,特別是要做到不説假話,就需要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因此,本課的設計是在寫作之前欣賞《我愛我家》主題曲,讓學生感知真情是作文的`必要,接着讓學生回顧本單元課文《風箏》、《散步》、《詩兩首》和《〈世説新語〉兩則》等,理解親情是人間最真摯而美好的感情之一。家庭是一個人成長的搖籃,濃濃的親情不只在作者筆下,更縈繞在每一位同學身邊。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感體驗和家庭實際狀況在“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和“媽媽的嘮叨”三項活動中任選一項,再作具體的訪談指導:①選擇“老照片的故事”和“我家的一件珍品”的同學,應在作文前與父母聊一聊相應的話題。可以和父母一起翻翻舊相冊,聽他們講講照片後面的故事;可以找一找家中的某一件你感興趣的物品,問問父母它的來歷。②選擇“媽媽的嘮叨”的同學,應靜下心來聽聽媽媽嘮叨的內容,和爸爸談一談關於“媽媽的嘮叨”的話題。

接着是談話指導:按照《課標》的理念,要對學生作文做正確的引導。要求:

①無論選擇哪一項活動,在與父母交談時都應該注意擬好談話提綱。內容包括:向父母介紹本次語文活動的內容和訪談的目的;你需要得到父母哪些方面的幫助;瞭解家庭故事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如詢問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經過,故事涉及到哪些人,等等)。

②尊重長輩,文明禮貌,避免爭吵。

③與父母交流自己的內心感受。

④做好訪談記錄。這一任務提前一週佈置。

這樣,既使學生認識到“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自我表達”是張揚自我,“與人交流”是以心換心,都講究一個“誠”字,又培養了學生的交際能力。

在寫作之前對學生提出四點常規要求:①文從字順,內容充實,文面工整。②敍事具體,能體現親情可貴,有真情實感。③字數:500左右。④作文時間:90分鐘。

這樣設計是為學生自主寫作提出了目標和為後面學生評改提供了依據。

2、自由寫作

寫作的時間完全交給學生,教師不多説一句話。這段時間看似寂靜,實際上是教師和學生的思維活動都高度緊張的時刻,是決定這節課能否收到效果,收到多大效果的基礎。

3、作後評點

《課標》指出:“不僅要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內容的情況,而且要關注學生修改作文的態度、過程和方法。要引導通過學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瞭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

教師提出評改指導和要求,讓學生對作文的基本原則、要求和寫作技巧有切身的體會,並自己發現作文的優點和問題,往往更能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所以,本次作文評價將在老師的指導下交給學生自行完成。教師的指導主要是制定評分細則和對學生自評、互評的具體要求。

①根據作文要求確定評分細則(滿分100分):

a、文從字順,滿分25分。(錯別字3個扣1分,病句1句扣1分。)

b、敍事具體,能交代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滿分30分。

c、能體現出“我愛我家”或“我愛家人”的主題,有真情實感,滿分30分。

d、內容充實,文面工整,滿分15分。(內容充實,文面工整,滿分15分。以480字計,每少50字扣1分;文面酌情,最多扣3分。)

要求一定要具體,有利於學生的操作。

②指導學生進行自評、互評

自評階段:

a、朗讀作文,發現和修改錯別字、病句。

b、細心閲讀,根據評分細則對自己的作文逐項評價。

c、寫50字總評。

這樣培養了學生修改文章的能力。《課標》指出:“養成修改自己文章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理、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教是為了不教”,指導學生寫文章也是如此。文章不是教出來的,是寫出來的,是改出來的。“改”是“寫”的進一步深化。教師的批改只能是一種輔助手段,關鍵是正確的指導,教給學生科學的修改方法,使其熟練掌握“增”、“刪”、“調”、“換”等方法。一定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修改文章的習慣,這樣方能把學生的作文訓練引向高效健康的軌道上。

互評階段:

a、四人一小組共同評改,每組四篇,要有旁批,有50字總評,有四人簽名。

b、各大組挑選出範文兩篇,並推選兩人下次課講評。

範文選擇不一定要最好的,可以選擇大眾化的,更有針對性;或者選擇質量較差的,善意的指出問題並提出修改建議,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從中受益。

這樣培養了學生互評文章的能力。先是學生的小組討論。這段教學過程設計的用意有兩點:其一,學生起初思維的活動是有層次之分的,寫出來的作文是有高下之分的,而且,由於作前指導得較少,這個區別可能還很大。那麼,通過這樣的一個小組交流,學生自然心中有了比較,吸取了別人作文中的優點,從而縮小了學生之間的差異,為後來的全班點評做好鋪墊。其二,我們原來的作文教學模式是單向的,學生寫,教師改,然後又回到這個學生手中。這堂課中增加小組討論樣一個環節,就使得學生在一個民主合作的氛圍中,形成多向的信息的交換,這對學生的思維的刺激是巨大的,學生的收穫也是豐富的。

學生講評階段

學生經過自評、互評後,對自己和同學們的作文會有比較客觀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大家在寫作方面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啟發和體會。把作文講評交給學生去做,一方面可以強化這種認識和體會,另一方面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以大組為單位選出講評範文和主講人之後,要求結合本次作文訓練要點試講。初次試講,學生往往只能泛泛而談,如“我覺得這篇作文文從字順,內容具體,但有少量錯別字”等,教師此時可以指導學生結合作文中的語句、段落進行評價,如“我覺得這編作文文從字順,如‘……’一句就寫得很美。”

課堂上,各大組主講人總評之後,教師應組織和動員其他同學發表意見,補充講評。

教師進行過程評價階段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我班情況,着重對寫作材料的準備過程和作文評改、講評過程進行評價,肯定作文前的有效準備,表揚認真評改的同學(尤其要表揚他們對自己、對同學負責的處事態度)。當然作文修改要作為重點評價,因為學習效果的呈現主要在於修改。學生如果在評點中對於親情有所感悟,那麼,在修改中將反映出來。因此,要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去修改自己的作文,學生才能真正做到有所收穫。在修改中,教師要發現範文,及時反饋給學生。

六、説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力求簡潔、重點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