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人間有味是清歡作文600字(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3W

人間有味是清歡作文600字(精品多篇)

人間有味是清歡作文 篇一

清歡是什麼?清歡是身處農村,珠子一樣的時光,從葉面上一顆顆滾落,滾入了院裏青石板的細縫,也滾入了雨後每一寸香氣綿密的梔子花的黃昏。擎一盞清茶,對着如黛遠山,也會喝出微醺酒意。

“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這樣的人生清味,是李清照的悠閒筆觸。清淡有味,格外讓人留戀不捨。真正令人稱心的味覺就是平淡,她在經過大喜大悲後,終得嚐到閒時的清淡,不像“辣”或“酸”等味刺激,更好的則是清淡後的回味、閒適。下一場雨,別人覺得倒黴,感歎無法結朋喚友去踏青,而她覺得眼前的美景配上小雨別有一番風味。

東坡披髮,親近自然,大呼“大江東去”,他面臨的煩心瑣事頃刻之間沉入滾滾波濤之中,消失得無影無蹤。自然的壯闊江水讓東坡久在官場的腳步放慢,忘記了失意、悲傷與仕途的不順。

陶潛揹簍,親近自然,獨品清歡,伴着“莊生曉夢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東籬下悠然採菊。面對南山,淵明選擇忘記,忘記了官場的醜惡。

面對着自然靜坐,池邊亭下淚流滿面獨酌的易安居士,“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淡然,“獨釣寒江雪”的平靜……

風中寒菊,鄉間淡酒,臨溪而賦詩。恬淡閒適的生活,更多的是擁有一種淡然與平靜的心境。縱使你身處鬧市,也可以在車水馬龍中看出淡然人生!

人間有味是清歡。

人間有味是清歡 篇二

是不是因為若干年前,出生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所以格外喜歡這個季節?

也許,是的。

有什麼抵得過心情的愉悦所帶給人的極致享受呢?

從前,追求物質,喜歡享受,那個時候,總感覺燈紅酒綠,醉生夢死是我喜歡的生活。而今,不復年輕,也不再追求那些外在的刺激與物慾,反而深深地感覺到:健康與陽光同在,日子就蜜得可以掐出水來。

前些日子,帶着女兒輾轉醫院與住所之間,那種累,那種苦,那種無奈,真正是讓人心力交瘁。在醫院裏的時候,看着有一些與我年紀相仿的人,不知道因為什麼病痛需要躺在病牀上,他們的孤依與痛苦,讓我遠遠望着,都感覺震撼心靈。

那個時候就在想:我何嘗不是最幸福的人?健康,就是幸福的源頭,如果失去了健康,那麼擁有再多的東西,都只會是零。

記得在一本書上看到過,大約寫的是應讓那些身體健康,心靈憂鬱的人們,去癌症病房裏去看看,去呆上一段時日,讓他們見識病人的痛苦與折磨,也許才可能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幸福與快樂。

也曾在參加保險公司開的講座上看到一個公式,印象深刻:健康=1,財富、美貌、年輕、知識、地位、身份、背景……=0,只有擁有了健康,後面的一切才具備了意義;失去了健康,那麼一切,都只是零。

當時,就想,是呀,健康多麼重要。

不生病的時候,杞人憂天,總是擔心這、擔心那;可一旦生病了,對於什麼都力不從心的時候,才明白,原來所有的擔心都是多餘,活在當下,珍惜眼前,享受生活,才是最最重要的。

人間有味是清歡 篇三

作者:王屹陽

今天是不出門的第41天,上網課的第三個星期,因為病毒肆虐,我只能呆在家裏,除了學習、作業、看書、睡覺以外,三餐就是很重要的一部份了。

蘇軾《浣溪沙》中説“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而現在我們待家裏只能吃簡單的飯菜和一些零食,不能去外面吃些好吃的,也正因為如此,我媽也學會了一些新菜。

那天中午,媽媽對我們説,中午給你們做道在家沒吃過的菜,並説要教我炒,媽媽讓我準備調味的配菜葱薑蒜、花生米、幹辣椒、白糖,同時她將雞胸肉從冰箱裏拿出來化凍後加上料酒、老抽醋和生抽拌勻,我想她是準備炒什麼呢?鍋裏的油燒熱後把調味料爆炒出香味後,快速將醃好的雞肉加入炒熟盛出來,這個時候我在她身後已經聞到了一股又辣又嗆的味道。媽媽告訴我炸花生米的時候加點白糖,讓花生米的香味迸發出來,同時讓花生米中滴出油來。在客廳看動畫片的妹妹都跑過來説“怎麼這麼香!是什麼東西呀”?炒好的雞胸肉加入炸好的花生米翻炒幾下這道菜就完成了,媽媽説這是貴州菜中最著名的宮保雞丁。

蘇軾寫《浣溪沙》時是王安石變法失敗後他收到皇帝的手札,因此心情愉悦,覺得自已的蟄居生涯即將結束,他與好友去品嚐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午茶,配着山野裏的蓼菜新筍,迸發出了“人間有味是清歡的”讚歎,什麼是清歡,就是平淡的歡愉。

雖然疫情還未結束,但很快,我們的蟄居生涯就會結束了,在家裏發現些新事物,吃些沒做過的新菜,就是生活中的小確幸,就是“人間有味是清歡”。

人間有味是清歡作文 篇四

酒,是鄉情最好的證明。

月光潑灑進窗內,牀頭盡沾滿月色。他斟出半杯酒,看了看窗外那輪圓月,執起酒杯晃了兩晃,又端着酒杯向地上自己的影子晃了晃,然後放到嘴脣邊上抿了抿。酒過脣齒,舌尖留味,卻不是那番滋味。“畢竟不是故鄉的啊……”

為了年邁的父母不再辛勞,為了年幼的兒女能讓上更好的學校,他獨自一人,背上行囊,遠赴他鄉。幾年來,多少次對月獨酌,始終未尋到記憶中那份清歡。

新春之際,他終於回到故鄉。飯時,親人們圍坐一桌,一壺滿的酒,幾個酒杯放在桌子中央。他坐下來,臉上溢出了久違的歡喜。親人們在斟酒。所有人杯中,酒已半滿於杯中。親人們相互敍舊,相互道情。沉積在內心深處的那份情,壓抑已久,此刻噴湧。

他那佈滿皺紋的臉上笑容滿溢,握起酒杯,與身旁的親人一碰杯,隨着一聲“幹”,酒已滿溢口腔,這就是那陣期盼已久的清歡的味道啊……我看人間有味是清歡,就是歸鄉的這杯酒吧……”屋外鞭炮一響,紅色的碎屑飛舞漫空;他的口中還有絲絲酒氣,望着門外的孩子們玩着鬧着,點燃一個個小鞭炮;等到夜晚吃完飯後,他把那壺酒收了起來,窗外煙花一陣陣沖天飛去,綻放在月光之下。終在春節團聚之中,消磨掉了他的那份思鄉。

正月初七將過,他的假期也要結束。父母替他收拾好的行囊,就放在一旁。那兩個鼓鼓的旅行袋裝的全是他們自己做的臘肉、臘腸、醬菜等。他坐在桌旁,父親給他斟上一小杯酒,“等會就要走了,把這杯為你餞行的酒喝下。”他舉起杯,腦中漾起王維那句“西出陽關無故人”,不禁愁上心頭,一仰頭,杯中酒已盡。

人間有至味,叫做清歡。酌一杯酒,寄一份情。

人間有味是清歡作文 篇五

午後,剛下過雨,空氣中散發着淡淡的泥土芬芳。這時候的城市是寂靜的,只有閣樓倒映在湖中,隨着水波輕柔舞動,白色與黛色將湖水染成了一副水墨畫。

正值仲春,萬物復甦,給人一種生機之感。走在熟悉而又陌生的巷陌間,被一縷熟悉已久的桂花香所吸引。抬頭時,我已站在阿婆的庭院內。

一進院內,便看到滿院的桂花樹,那是阿婆的珍寶。因為那是我們最愛吃的桂花糕的原材料。在綠葉的掩映下,不時冒出幾朵在枝縫間肆意生長的淡黃色小花。從未見過如此温柔的黃,如同一輪明月散發出黃暈的光。小花在綠葉間躲躲閃閃,宛如正當青春年華里害羞的小姑娘。她的美,是隻許阿婆欣賞的。

猶記年幼時,阿婆曾摟着我,一邊摘桂花,一邊與我敍説着這桂花糕的故事。一晃十幾年匆匆過去,阿婆與桂花糕的情意早已深厚。小時候的阿婆,生活所迫,自小便開始做桂花糕售賣,以此補貼家用。阿婆的青春是在濃得化不開的桂香中浸泡着的。直到現在,經歷花樣青春的我才開始明白阿婆的青春與別人不同。她的青春多了一份責任

踏入門檻,看見忙碌着的阿婆頭上包着一方藍碎花布。絲絲粘在額上的銀絲盡數着她的滄桑。多年後的阿婆依舊堅持做桂花糕。剎那間,我彷彿又看見阿婆伏身於石案前,把蒸熟的糯米、熟油、提糖拌勻攪合。然後,輕輕壓入模具。蒸、擀、匣。刀切後,便盛入盤中。潔白如玉的桂花糕,氤氲着淡淡的桂香,融入口中,細膩化渣,未想舌尖已被燙紅,卻任憑那芬芳瀰漫全身。.。.。.

口中充斥着淡淡的桂香,其味之美無與倫比。桂花糕裏注滿了着阿婆的愛,靜謐美好在心中盪漾。

林清玄《人間有味是清歡》讀後感 篇六

曾記得多年前,初識著名文化學者于丹老師,是在她對《論語》《莊子》的解讀中。她用淺顯而生動的語言,引領芸芸眾生迴歸古代先哲所提供的生存智慧裏而不能自拔。而今天,當我打開電腦,開始閲讀人民網推薦的于丹老師新作《人生有味是清歡》,頓覺倍感親切自然,一種温馨油然而生——這本書講述了作者對人生、文化、社會、生活的再度思考,也是她50年來一改以往風格自剖成長經歷和心路歷程的一部哲理散文集。作品以更多的筆觸關注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對生命的意義為重點,讓我體會到生命流逝中的温馨與感動。 猶如一個豐富而簡單的人,我喜歡。因為有她,無數個沉寂暗淡的日子被照亮,我的眼前彷彿打開了一扇窗,陽光進來,豁然開朗。

本書中延續了于丹老師作品的獨特風格,細膩寧靜、娓娓道來,以小見大,意味深長,處處引經據典,她從生命、成長、幸福、閒情、行走、流年六個部分,與讀者一起分享人生的酸、甜、苦、辣,同時也有許多學者的哲思,小到一本書、一碗牛肉麪、一座城、一個節日等等,她都賦予了生命,這需要靜下心來閲讀,這種閲讀帶來的是凝思沉想,撩撥生命的律動,是與內心相呼應的東西,體現了中國夢的一部分。

因為心中有愛,所以更凸顯博大。《人間有味是清歡》包含着人間真愛、大愛、至愛,不僅讓我感動,更催我行動。她就像深山老林中汩汩流淌的那汪清泉,慢慢滋潤了我的心;她又像一盞燈,一盞永不熄滅的燈,照亮我人生前進的方向。

喜歡在居室外的陽台上放一把摺疊椅,閒暇的週末午後,陽光透過玻璃窗照進來,我打開電腦開始閲讀《人生有味是清歡》,沉浸在她帶來的美妙閲讀中,而窗外,白雲朵朵,飄飄轉轉。

這真是一種美好地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