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家國情懷作文800字(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53W

家國情懷作文800字(精品多篇)

家國情懷 篇一

“我不想學醫了,我要學航空、學造船,我要科學救國。”面對日寇的侵略,黃旭華下定決心從事科學。他考入國立交通大學造船系,苦心研究,刻苦學習。畢業後,他開始製造核潛艇,而這一研究,就用盡了30年。他離開親人,一心只為報效祖國,用自己的雙腳走出了屬於中國的核潛艇之路。遇到重重阻礙,他帶領團隊迎難而上即使用最“土”的辦法、費盡全部力氣,也要克服難關,為祖國的富強而努力。而正是這種精神,讓我國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於1970年12月26日順利下水。

什麼是家國情懷?家國情懷就是像黃旭華這樣千千萬萬個工作者的,為祖國寧可捨棄自身一切,無私奉獻的精神。在他們心中,過就是最大的家,是存在與每個人心中最寶貴的家。

南宋末年,金兵數次侵犯中原,宋軍節節敗退,國家已經陷入將要滅亡的危機。而就在這時,岳飛挺身而出,率軍抵抗。他冒着生命危險在前線浴血奮戰,復奪數座城池,才換來了作 文 吧國家的安全。而他,征戰幾十年卻從未能回過家,整日整夜提防金兵的入侵,為國家出謀劃策,傾力救國。這就是捨己報國的家國情懷,是代代相傳,傳於我們每個中國人的一種家國情懷。

1958年我國開始準備製造出自己的核武器,二機部副部長劉傑來找鄧稼先,問他是否願意參加這項必須嚴格保密的工作,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同意了。他跟妻子只説自己要“調動工作”向她辭別。從此二十多年,“鄧稼先”這個名字再也沒有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裏。而他本人,卻勤奮工作,成功地帶領其他科研人員研究出了原子彈。但是最後他卻因為長期與核武器打交道染上重病去世。這也是舍小家為國家的家國情懷。

中國之所以能變得這樣強大,正是因為有一批能夠為祖國無私奉獻的人。他們有的捨去了家庭,有的放棄了在海外的功名成就,還有的耗盡了一生心血。他們不僅創造了強盛的中國,更將一份甘於奉獻的家國情懷傳承給了子孫後代,傳承給了我們。

描寫愛國情懷的作文 篇二

愛國,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到“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這是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八榮八恥”中的第一句,的確,熱愛自己的祖國很光榮,古往今來,就有很多這樣的事例。

説起“愛國“,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那些家喻户曉的愛國英雄。屈原的千古絕唱;岳飛的“精忠報國”;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狼牙山五壯士的大義凜然;放牛娃王二小的機智勇敢……。他們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成就了驚天動地的愛國主義精神。讀着他們的故事,常常會讓我肅然起敬,愛國之情油然而生。

一次,我正在外面玩,突然,一陣熟悉的聲音傳來:“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咦,是誰在唱國歌呀?我繼續聽了下去:“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舊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安全的時候……”啊?國歌怎麼會是這樣的?他在那裏胡改國歌?真是個不愛國的傢伙!我正想去批評他,可是他是個中學生!我猶豫了,去吧,可能反被他罵一頓;不去吧,內心又覺得愧疚。正在我猶豫不決的時候,一名胸前飄揚着紅領巾的低年級國小生走到了那位中學生面前,先敬了一個隊禮,接着説:“你好,哥哥,國歌是不能隨便亂改的!”那個中學生一顫,連忙説:“哦,謝謝你提醒我!是我不對!”説着,他漲紅了臉,走開了。

由此可見,愛國不僅僅是為國捐軀、精忠報國。在身邊的一些小事中,只要有着一顆熱愛祖國的心,同樣可以維護祖國的尊嚴,為祖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因此,我可以説:愛國,不難;愛國,你能做到,我能做到;愛國,大人能做到,國小生也能做到;愛國,是我們每一個人應盡的責任,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到!

家國與情懷大學聯考作文 篇三

李白有詩云:“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逆旅即旅舍,古人以生為寄,以死為歸,故有此説。人生伊始,青年剛健之時,要將自己化為一紙信箋寄於遠方,遊歷他鄉;殘燭飄搖的暮年,又要風雨兼程,回到故鄉,迴歸生他養他的土地。這就是采薇的故事,是生命出發與迴歸的故事。

《采薇》雖篇幅不長,卻包含着極其複雜的感情,幾乎囊括了主人公一生的跌宕起伏的心路歷程。年少離家,有忠孝不能兩全的愧疚和無奈,有着重重的牽掛與不捨。投身行伍,有艱辛生活中的樂觀堅強,“提攜玉龍為君死”的赤膽忠心,勝利時的豪情萬丈,對英雄主義的崇拜,當然也有愁腸百轉無休無止的思鄉之情。“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當戰爭結束,疲憊的士兵終於得以還鄉。然而四季輪迴,光陰流逝,他近鄉情更怯,他想着門前的柳樹、庭中的古井,想見心心念唸了數十年的人,他怕物是人非,怕自己“到鄉翻似爛柯人”。

所有的離開也許都是為了迴歸。人如一芥舟子,被命運的洪荒之流推向遠方,我們或主動或無奈地經歷了最壯烈的大義,最無奈的求而不得,最痛苦的生離死別。然而,最終能召喚我們的,不是那些滂沱的激情,而是綿延不絕、温情脈脈的離愁哀思。這是生命最柔軟的部分,也是最堅韌不可摧毀的部分。所以《采薇》寫家國之思,不僅僅是於矛盾中見其悲壯,更是對生命個體的温暖關懷。這也是古今中外所有文學作品的終極目的。

魯迅曾經説過中國歷史是為帝王將相做的家譜,誠然,浩瀚的史書中,有太多太多的英雄豪傑,誰會為這樣一個小人物立傳?好在《詩經》記下了他的故事,他的心情。《詩經》沒有記錄下他的名字,因為他可以是你,可以是我,可以是千百年後每一個遠行的旅人。《采薇》是他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你的故事。這共同的哀思憂愁穿越千年,在美麗的詩歌中找到了寄託。所以我們傳唱《采薇》,從“昔我往矣”到“今我來思”,是漂泊的長度,也是生命的長度。在漫長的等待中,心沒有枯萎,我們始終期盼着迴歸。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當我們歷經了漫長的旅程,在霏霏雨雪中回家,那個等待的人也終於有了答案。

要到什麼時候,才能沒有無奈的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