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我眼中的杜甫作文600字【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69W

我眼中的杜甫作文600字【多篇】

我眼中的杜甫作文500字 篇一

暖風吹拂楊柳岸,夕陽為舊物鍍上日落的色彩。時光清淺,千年前,岸的那一邊仍有如潭水般的眸子凝望着天邊的暗淡。

不知何時,杜甫的內心已然與他人不同,他想要建功立業的決心初露鋒芒,而後便在他心底紮了根。唐朝衰落,他心繫百姓,即使露宿街頭也牽掛着某處同樣忍凍捱餓的人們。他的內心並不輕鬆,可他的眼神堅定。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在那個烽火連三月的日子裏,狼煙四起,戰火遍野。他卻看到了火光後四處逃竄的百姓,他所掛念着的國家奄奄一息,他更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他居無定所,心力交瘁,長期的戰亂使他憂心不已,徹夜難眠。他忍受着風雨的煎熬,然而他始終想着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那時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望着遍野的屍骨,倒塌的房屋,不禁回想起那個歡聲笑語的場景,而此時卻如此悽慘,不由得感歎久行見空巷,日瘦氣慘悽。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唐軍在戰爭中全線崩潰,退守河陽,差役前來捉男子去衝兵,可百姓家中的壯年男子早已上了前線,只有年老的老婦和幼年的孩童。便有了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的場景。

縱觀歷史,有的人渺小如沙礫,可在當時戰爭紛起的日子中,他更像一方巨柱,支持着他心中的。情懷與堅韌。

肩上的擔子多了,反而更加堅定。宛如小舟,因負重而平穩。他並沒有隨時光的奔赴而被湮滅,而在歲月的深處熠熠發光。

我眼中的杜甫作文 篇二

説到杜甫,我們每個人都會想到一幅畫面,那是一個嚴肅的老頭。是的,他不像李白那樣“飄然思不羣”,亦不像蘇軾那樣“一蓑煙雨任平生”。他就是百姓的代言人。從“三吏”到“三別”,他是行走在民間的史書,記錄了百姓的不公。

他是詩中的聖人——詩聖。何謂聖人。孔子有言:三立成聖,立功,立言,立德。他關心百萬疾苦大眾的死活,他道出了人們的心聲,他一生的奔波都是為了百姓。什麼詩仙、詩佛,那些都是天上的存在,而人間無。什麼是浪漫,那都是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只為自己而不顧他人,不高興了就“明朝散發弄扁舟”。那是自私的。從這點可以看出,詩聖比詩仙更無私,他的“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可見一斑。

時世造就英雄,杜甫終沒有遇到一位聖君,空有壯志抱負,卻無處施展。可那又如何,生不逢時亦英雄。他依舊站在了詩界頂峯,俯看前人與來者,能有幾人在詩歌上超越詩聖。

58年,這是杜甫在這世間生存的長度。説長不長,説短不短,這就是杜甫在這一生的經歷。在這58年中,它見證了大唐王朝由盛轉衰的過程,它是看在眼裏,痛在心裏,偌大一個盛世王朝正在一步步的走下坡路,最終走向滅亡。他是“有心殺賊,無力迴天”啊。

一步步的,杜甫也走向了晚年,讓他欣慰的一點是它記錄了許多時代之事,為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研究資料,無愧於詩聖之名。

我眼中的杜甫作文 篇三

杜甫出身名門,青少年時家境優越,妥妥的富家子弟。他的母族是博陵崔氏,比唐朝皇帝家還厲害的“天下第一望族”,在唐代出了十五位宰相。杜甫的父族是京兆杜氏,號稱‘城南韋杜,去天尺五。’不僅出過同時進了文廟和武廟的魏晉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和學者杜預,而且光唐朝就出了十個宰相,其中還不乏杜如晦這樣的號稱“房謀杜斷”的名臣!杜甫有的可不光是顯赫的家世,還有讓無數人羨慕的天賦。他七歲能作詩,“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還説自己有志於“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望嶽》這首詩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詩人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了自己勇於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氣。

但隨着唐玄宗後期政治越來越腐敗,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客居長安十年,他奔走獻賦,鬱郁不得志,仕途失意,過着貧困的生活,“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安史之亂爆發後,他的生活更是顛沛流離,《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寫道“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登高》中寫道“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生命中最後一段時間,杜甫是在船上度過的,期間停泊方田驛時,五天沒吃到東西,最後貧病交加在一條小船上去世了。

杜甫的一生,高開低走,悲慘地結束,他的詩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當時的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鉅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杜甫本人也被譽為“詩聖”。雖然杜甫是個一生遭遇悲慘的詩人,但幸運的是他和他的詩都得到了後世高度的評價。

我眼中的杜甫作文 篇四

不論生活給了我們多少的挫折和變故,只要我們保留着不滅的信念,人生總會有意義,總會有遇到美的風景。

——題記

杜甫,是在如今能與李白齊名的人,他被稱為詩聖,在當年,誰知道他曾經多麼不引人注意。他小心地步入詩壇,悄悄地,如同他的為人。

他小心翼翼地坐在詩壇的最角落處,他想與各位在詩壇呼風喚雨的大佬結交朋友,他顫抖着,訕訕地伸出了雙手:您好,幸會。可對於那些在詩界中叱吒風雲的人來説,與這樣的無名小卒結交真是不值得。所以,杜甫就這樣一直孤獨着,直到另一個人的出現。

他踩着一身月光,無比瀟灑地走入門,向杜甫伸出手:子美,幸會!他就是李白。

李白和杜甫,可謂千古第一好基友,杜甫可稱得上是李白的頭號粉絲,對李白無比崇拜。他寫詩稱讚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羣,清新庚開府,俊逸鮑參軍他把自己的整個生命用來思念着自己的偶像,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不管什麼時候,他的心一定向着自己的偶像那個人的位置,不停地努力。

其實,我們停下來仔細想想,杜甫就是一個我們努力的鮮活的影子,他不停地認真寫詩,不停地仔細記錄着當時發生的事。

他去世的那天,他乘坐的那葉小舟還在江中漂泊:生涯相汩沒,時物正蕭森。他溘然閉上雙目已經幾百年過去了,才有一個叫元稹的人發現了他:天哪,這個人是多麼有才啊!他發現,杜甫的詩不僅僅是文學作品,還是一部史詩,一部用自己的心血換來的命運讚歌。直到這時,人們才發現了了這位一直被埋沒的天才。

一眼萬年,杜甫這位詩聖的一篇篇詩就是用他的心血而換來的,不管世事如何,不管自己是不是婦孺皆知,不管命運是否待他温柔,他一直在不停地歌頌着,歌頌奮鬥,歌頌生命,歌頌着一個個在生命之路上如他一般堅持的我們。

我眼中的杜甫作文 篇五

雨打芭蕉,打出滴滴傷感;風捲茅頂,卷出思思無奈。

星河滾燙,你是人間理想;皓月清涼,你是人間曙光;人海冷漠,你是人間熾熱;滿眼星河,你是清風滿月;萬世沉浮,你是人間歸途;眾生平庸,你是人間星光;世間無常,你是人間琳琅。

二十四歲的杜甫,落榜後離開長安城,來到山東看望自己的父親。杜甫的少年意氣與胸懷之大被泰山的宏大氣勢所征服,內心不禁心潮澎湃,覺得眼前的事情都變得明朗起來,隨後,一首被世人所銘記的不朽之作《望嶽》誕生了。“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東嶽泰山,美景如何?走出齊魯,山色舊在。“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神奇自然,造就神秀山巒,同一個靜止的時刻,山南明亮,山北沉鬱。“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層層白雲,盪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我的眼圈。杜甫自己把自己與這些美景融為一體,才能體會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啊,原來你也曾年少輕狂……

杜甫的身上總是昂揚着一股凜然正氣,自己穿舊衣,住茅草屋,卻還要關心天下的寒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少年有志於輔佐君王,興國安邦,可這個紙醉金迷,政治黑暗,諂人橫行的時代無情地粉碎了你的少年夢。“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你無疑是一面鏡子,一面映照大唐帝國的明鏡,你照出了那個時代醜惡的本質,一切都是那樣真切。

同李白一樣,你鬱郁不得志,但你卻同李白不一樣,沒有李白的那般家境。穿過歷史長廊,你的身影永遠定格在那裏;回看青留史上,你的名字永遠被世人所銘記。杜甫的身影照耀在詩壇之上,化為一顆明珠,留在詩壇的璀璨東方!

我眼中的杜甫作文 篇六

白色的石橋漸漸被染成了黑色,嘶殺聲、馬蹄聲稀稀拉拉地響着,驚醒了那剛剛睡去的幼鳥。一陣吵鬧聲之後,又恢復了死一般的寧靜。經過戰爭的洗禮,這片土地更顯得殘破、衰敗。這時傳來了一陣重重的歎息聲,循聲望去,昏暗的燭光中,一男子站在窗前,正愁緒滿懷,看着這片被戰爭摧殘得支離破碎的大地,他不禁吟道:“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他就是“詩聖”杜甫。

他的憂國憂民造就了他的無畏。杜甫的一生是坎坷的,然而無論走到哪裏,他的名字就響徹在那裏的天空,響徹在那裏的人們的心坎上。他用開朗、豁達、寬容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和事物,讓人們知道用感激、豁達的心境去挑戰我們的人生。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他即使生活困頓,仍然心憂天下,關心百姓疾苦。他憂國憂民的情感,他寬闊無邊的胸襟,讓我銘記於心。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雖然遭貶謫,然而他並沒有沉淪,沒有悲愴,他將失敗、不得志、恥辱,看得雲淡風輕,在挫折面前,他豁達無畏,躊躇滿志迎接未知的挑戰,即使遭受打擊,遭遇挫折他也不放棄為民請命、報效祖國的志願,他知道在有生之年要用激情來面對如畫的江山、如夢的人生。

他雖然位卑,但仍心天下為已任,憂心黎民百姓。他懂得“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道理。官場的風雨,生活的風雨無法阻擋心靈的前進,他要讓他的一生精彩而有意義。

溶溶月,淡淡風,猶如那花香,風飄萬里卻總有散去的那一刻。可是,他的名字卻永垂青史,一個“詩聖”之稱,他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