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版四川大學聯考滿分作文(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5.27K

新版四川大學聯考滿分作文(精品多篇)

川大學聯考作文 篇一

喜歡一卷詩書在手,或品讀“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的慵懶與情思,一抹淺淡的遠山黛,畫出女子的婉麗;或感受太史公筆下暗潮湧動的政權爭奪,爾虞我詐,險象環生;或帶着一顆心和三毛共赴撒哈拉沙漠,體味異域風情。正如古人所言,“言為心聲,文如其人。”不錯的,在文章中確實能感受到作者的性情,或瀟灑坦蕩,或自由不拘。

大凡在文學界受人敬仰的,讀者都能找到與文章匹配的詞語去概括作者的性格,想來這就是我們所能感知的“人品”了吧。他並不是僅從一篇文章中體現,而是滲透在作家一生的寫作歷程中。初識袁中郎是在《滿井遊記》: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如此瀟然山水的才子,想來也是一位人生的哲學家,他自言“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非從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筆”。其實,這話不但説出了中郎的文學主張,也説出了他的人生態度。在那些讚美自然風光的遊記中,每一篇都是他對這種生活本色的探尋,一種行胸臆的格調。他的文章就是他的內心,我們能從文章中感受到作者人格的真,才會讓我們的心產生一種共鳴。

文學貴在思想的碰撞,金代元好問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觀點:“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我們總認為的在人格與文章之間的等號卻在這裏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文章會成為人心的面具,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也許我們需要用一雙聰慧的眼,一顆睿智的心去感知。

文章是抒發人性的途徑,而有時這條道路會被外界因素阻隔,讓我們看不真實,文章本身也淪為了工具。郭沫若以一首《天上的街市》成為中國現代詩一位舉足輕重的詩人,當革命的烈火蔓延整個中國大地時,他的詩便成為了配合革命形勢的產物,毫無立場的歌頌與批判,是成為“御用文人”的悲哀。也許在郭老的骨子裏是崇尚自由的浪漫主義,但他的心被拷上政治的枷鎖時,所有藝術的美感就消失殆盡了。曾經歌頌出《女神》這樣唯美詩篇的人,湮沒在革命的浪潮中,我們只能扼腕歎息了。

但不管有什麼不同的觀點,有一樣是不能否認的:文顯其品動人心。因為他們能將自己的真當作湯底,用生活的閲歷作為菜料,以真情實感為輔料,烹飪出一鍋令人回味的佳餚。

閲卷老師點評:

作者有自己明確的觀點,以“文顯其品動人心”為題,鮮明地表達了文品應該與人品相一致,這樣文章才能感動人心。文章以袁中郎和郭沫若為例,分析、思考和探究“作品格調趣味與人品”的彼此關係,從正反兩方面來論證文如其人的重要性,作者具有相當的文化積累和足夠的閲讀積累。文章首尾語言生動形象,比喻運用恰當。作者具有較為紮實的語言功底,具有辯證性、周密性、靈活性和深刻性的思維品質,在思維品質上勝人一籌。

全國甲卷四川大學聯考作文 篇二

人有貪念,但不是任何貪念之心都會得到滿足,我們應該學會知足。

夜色蕭蕭,夜色中的月光真是迷離。有夜、有月如此美景,卻僅我一人孤守閨中,心中難免會感到孤獨和想起許久未見的親人。

念想久了那些美好的畫面便如碎片一般在這朦朧的夜色中拼湊,形成一小段的歲月回播的視頻。仍是夜、月相伴人卻早已離去,也許本該如此各在一方孤單的思念。想着想着,竟恍惚看到夜色之中你的背影,我不曾多想,帶着急促的腳步想撞進你的懷裏,向你述説思念。可當你回眸一瞥,還未令我看清你是何許樣子,你便隨那晚風飄散。

我在那站了良久,好像在回味剛才你那模糊的臉龐中的眼神的温柔;又似在失望,沒有看到你的臉龐上是否有着疲倦之意,又未能對你叮囑要好好休息。我從不敢去打擾你,因為我知道你的辛苦和疲憊。你需要休息,也許這只是我的藉口。也許是我對你的怨,怨你不曾把時間放到我身上,怨你不曾陪伴我,怨你不曾讓我體會你對我那不願言説的偉大的無私的愛。

在校園裏,時常有家長來接送,儘管不是來接送孩子的,就是來送飯菜來關心孩子的。也許他們並不知道他們一起離去的背影也帶着我那羨慕的雙眼。但那些温馨的畫面,真的只有我羨慕的份了,你我身在異地,只在過年過節有過的匆匆一瞥,那時學校早已放假了吧。

對你的怨我並不是不想對你説,可每當我看見你那張充滿倦意的臉龐,我卻始終説不出口,也許是不忍心吧。其實我想我該知足了,你每天忙的不得了,又總是沒休息好,臉龐中總是充滿了疲憊。這是為了什麼呢?這還不是為了我,為了我們這個家嗎?雖然你沒有讓我感受到所謂的親情,也很少陪在我身邊,但我知道你對我的愛是存在的。雖然它沒有用語言來告訴我,但我在你的行動中早已發現了那自然而然的流露出的那所謂的愛與親情。

我想我該知足了,你對我的愛雖沒有罐中的蜂蜜一般甜蜜,但卻如那夏日的薄荷一般清新,令人感到温暖。是啊,我該知足了。

全國甲卷四川大學聯考作文 篇三

知足是對當前處境的一種自我肯定。當一個人總往高處看,羨慕別人的錦衣玉食,嫉妒別人的魚肉美餐,覬覦別人的高檔跑車時,他就變得不知足了,也就不會認為自己是在“享受生活”。

快樂不取決於貧富,它取決於你的知足感。知足理應不隨物質世界的變化而改變,淡泊名利、清心寡慾的人往往最容易知足,也最容易快樂。不滿足是人對當前處境的不樂意,希望能有更高層次的追求,不僅僅是物質,更包括精神境界的高度,而精神的高度則需要人們永遠的追求。

我們對待生活,既需要知足的一面,也需要不滿足的一面。嵇康一曲《廣陵散》的豪爽清逸,陶潛“復得返自然”的恬淡歡暢,蘇軾“也無風雨也無情”的豁達樂觀,愛因斯坦不願後人為其樹紀念碑的低調作風,錢鍾書遠離浮華的淡泊人生,都告訴我們知足方能常樂,知足才有幸福。

而不滿足也是必要的。因為不滿足,我們才會去追求進取,讓自己在到達另一個高地後品嚐知足的快樂。“數學鬼才”劉路不斷鑽研,成功破解了“西塔潘猜想”;“草根傳奇”林書豪懷揣NBA夢想,打開成功之門。

不滿足與知足的心態雖然不同,卻相輔相成。知足是一種樂觀的心態,不滿足是前行的動力。因為不滿足,從而提高自身實力;過分滿足於現狀,一心只想維護當前的`利益,則往往適得其反。秦相李斯為了保住自身權勢,迎合趙高與胡亥,殺害蒙恬兄弟,最終自己遭疑被殺,還株連三族。人心不足蛇吞象,誘惑在慾望面前不斷地被放大。人應當看得長遠,不能一味滿足於當前的狀態,而止步不前。

知足與不滿足猶如人生的天平。只有平衡好中間的尺度,人生才能走得平穩、一帆風順。知足與不滿足也並非相互矛盾,而是存在着相輔相成的天然契合。讓自己的慾望適時擴張,讓自己的精神家園適時知足,才能達到理想的狀態。

大學聯考四川大學聯考作文 篇四

過往,是老院子,是鄉間田壟,是陰涼老樹下的竹藤椅。是院子裏晾曬的五穀,是暖日醺,滿地的人間生香。

過往,是老阿嬤,是破曉鳥啾,是砂鍋裏咕咕的小米粥,是八仙桌前的頑童,是炊煙氣,滿屋的人間清歡。

我的童年長在質樸的鄉村,留在多情的鄉村。不過是那叼着三葉草撒歡兒奔跑,在田壟上追逐天上浮雲的日子,不過是深夜聽着牀頭阿嬤搖着蒲扇,同我道狗哥哥和雞弟弟的故事。

後來年歲漸長,我離開了鄉村,可故意把心落在了鄉村。每日破曉我都會站在窗前遙遙望着第一抹刺破揚塵而來的芒光,看那與故鄉同一片的天空,卻是晴空萬里的,大抵是繾綣的雲也眷戀嬌美的故鄉罷。我也時而聳動耳朵,試圖聽見我遠方的心跳,聽見那清脆鳥啾,可終不過是轎車軋過馬路發出的刺耳摩擦聲

靜思往事,如在目底。伴着日復一日的温奶蒸包,兩點一線,我愈發的思念鄉村童年的無憂無慮,逝去的鄉村童年帶給我的歡樂。其實,我沒有失去。

是一天清晨,我彷彿夢迴鄉村,在睡眼迷濛中被枸杞小米粥的醇香溢滿鼻腔,聽見了咕咕作響的`熱粥和砂鍋悉索的摩擦。心裏一悸,我連忙翻身下牀,赤着腳尋味探向廚房。“等你看到鍋裏冒魚眼泡了,就用木勺慢慢順時針攪……”阿嬤婉柔的聲音從温熱電話中續續傳來,我探頭望去。只見母親着藍印花棉紡裙,一頭摻雜着縷縷白的青絲隨意地挽着,肩耳邊夾着手機輕聲説話,邊持着木勺緩緩地,輕輕地勻着,散發的綿密綿香,都好似在我心頭撓癢癢。

爐灶的火正好,薰得滿屋生香。旭日也不燥,只是斜斜的傾下,躺在母親的白髮上,析出點點銀光;滾在汩汩熱粥中,泛出圈圈金芒。我倚在門框邊,闔着眼,痴痴的享受着,忽的一聲啁啾徹底把我拉回記憶的鄉村,阿婆呢喃,鳥聲陣陣,樹葉沙沙,是那暖日曛,柔風拂,粥香飄……

“你醒啦?聞聞,這粥,你想念頂久了的吧。”我站在田壟上,手中抓着一大顆嫩青的四葉草,正擺弄着。忽地聽見母親清晰話語,頓然醒神。“原來,是夢啊。”邊想着,我步至桌前,淺嘗一口。又好似夢迴鄉村,坐在八仙桌邊,眼巴巴地望着青瓷碗裏細軟幼黃的小米粥,痴痴地盯着米粥上浮曳着的幾點紅。重拾失去過往,似是一個激靈,全身都被調動起來。我等不及納涼,大口呼氣,貪婪地吮吸着,一刻不願停。

“喜歡吃呀,那我以後天天給你做。”“喜歡吃呀,那我以後天天給你做。”耳邊母親頗為得意的話語與記憶中阿嬤洋洋自喜的話語瞬地交織在了一起,久久迴盪在我的腦腔。不知是粥太燙,我頓時熱淚滿面。再品,粥變得有點鹹,有點稀。我仍大口喝着,不為久違耳邊在樹椏躍動的鳥兒歡快唧啾,不為脣齒間糯軟的米粥醇香濃郁。只為我心所念:其實,我沒有失去。

我才知道,阿嬤一直掛念我,鄉村的記憶裏有我,母親深愛着的,是我。其實,我沒有失去。雖離鄉已遠,但愛,一直在。

川大學聯考優秀作文 篇五

我的老家,有着“岸芷汀蘭,郁郁青青”的曼妙,有着能激起西施拂水漣漪的“水尤清冽”的小潭,還有這炊煙裊裊後,家裏人特有的悠揚的呼喚:“伢子喲!吃飯嘍……”

吃飯是一件簡單卻又幸福的事,在昏黃的燈光下,勞累了一天的人們都找到了歸宿,有了家的依靠。每當奶奶顫巍巍地端出綠油油的炒青菜、黃澄澄的南瓜餅、白花花的豆腐腦等讓我垂涎三尺的美食,我便會猴急得不得了。正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每每看我被燙得齜牙咧嘴還不肯撒手,奶奶便會嗔怪:“怪不得坐不穩啊!原來是屬猴的。”“為什麼屬猴呀奶奶?”“猴急呀!”家裏便會迸發出一陣酣暢的大笑。吃過飯後,我們會相邀一起,在傍晚的田埂上閒庭信步。屋前的梧桐被風吹拂,滿樹碧綠沙沙作響,最後變成滿地黃金。天空乾淨得像孩子們的眼睛,鳥兒撲騰着翅膀點綴其間,倒有點“此時無聲勝有聲”地嗔怪鳥兒太有生氣了的慨然。往往,只需要拿一柄蒲扇,邁着碎步,靜悄悄地,不去驚擾這份寧靜,便能感受到那遠山深沉的召喚、那微風輕柔的撫摸,而湖水也被這寧靜感染,泛起了心動的水紋,莫不是紅袖拂了水?或者是觸了虞姬臨江的哀怨?看來,老家千千萬萬種風光,也含着萬萬千千的繾綣情思呀!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感受着老家徐徐升起的炊煙、老家色澤可人的美食,還有那一張張洋溢着熱情的臉,驀地就連“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力量都有了。某天,恐真要在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之時,來證明我“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也讓老家因為我們這一代,充滿發亮的記憶。在時代發展的今天,也為老家烙上時代的印記,讓它傳統並發展着,規矩又變化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秉承着自然,我會記着老家的味道,美食味兒,也是人情味兒。承接着時代,我也會尊重着自然,傳出去中華美食的味,傳出去我美麗鄉村的正宗鄉土味兒!那也是中國的味兒!

全國甲卷四川大學聯考作文 篇六

百善孝首先,我以前不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爸爸媽媽每天都轉過我,好像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一樣。母親總是搖搖頭説:“你太自覺了,不懂事。”

我聽了于丹老師關於孝道和愛心的課,感覺到自己的缺點。

尤其是在上課之初,我講了關於孩子和那棵老樹的故事,我為此感到感動和內gui。我的父親和母親就像那棵老樹給了我一切,而我就像這永遠不會幸福。兒童。幸運的是,最後他陪伴着那棵老樹,懂得孝順,他對“孩子要撫養而不愛”感到遺憾。

小時候,她跳上橡皮筋,玩沙袋。她説當時他們很高興。買糖果,餅乾,就像假期一樣豐富!但是我們呢?有些零食永遠在家中無法食用。有我最喜歡的芭比娃娃;只要每學期的成績優秀,就可以買到新玩具。電視上有一些好看的動畫片;電腦裏有無盡的東西。有趣的小遊戲;你有空的時候可以出去玩。

但是我們仍然不滿意,不快樂!我母親還説:“您這一代人物質豐富,但精神卻下降了。”我們的玩法各不相同,沒有特別好的朋友,學生之間的聯繫也很少。正如於丹老師所説,在這個水泥叢林中,生活着看似繁忙,幾乎無動於衷的生活,生活不健康,甚至心靈也不健康。如果您將來進入社會,您將無法很好地處理人際關係。如果不改善,它將變得越來越嚴重,下一代的惡性將繼續。我們這一代是沒有理由依靠傳統突破的一代。“我只對過去睜開眼睛,我只對自己睜開眼睛。”我希望我們在擁有豐富物質的同時,能擁有我們母親那一代人的簡單和滿足的幸福!

從現在開始,每個人都會改變!多做家務,愛更多的父母。不要變白三個字符孔融讓梨和烏鴉反饋。這些美德應在以後實際完成。當我們年老時,我們也擁有值得驕傲,學習並傳給下一代的精神品質。這樣,我們的國家將會發展,人民將會強大。強大的人不僅擁有堅強的身體,而且擁有強大的思想和精神。秉承“修身養性,齊家治國”的君子精神。

川大學聯考優秀作文 篇七

太陽每天東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過,我們都在看似平靜的生活裏奮力地拼搏。若説詩意地生活,在我看來並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馬紮羅之雪時的浪漫,不是梭羅獨居瓦爾登湖畔的寂寞,而是在紛繁的現實之中,留一方淨土種理想,然後一刻不停去奮鬥,直至收穫人生一片金黃麥田。

這種生活的詩意正是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人生三境界。理想。是第一層境界:“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是理想點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塵埃,是理想讓我們一眼望斷天涯,開始追尋之旅。泰戈爾曾説:“我詩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正是心中有理想才會奮力去追詩意的天堂。詩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個理想,不論它是黯淡還是光輝,也不論它是渺小還是偉大,若無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開出絢爛,夏日的星辰如何閃爍銀輝,人生之路,如何揚帆起航,引得一片詩情到碧霄?奮鬥。是第二層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鳳棲梧》中訴説對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詩意,等待奮鬥去實現理想。現實中,詩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奮鬥的斧劈開理想的石,捲起千層浪來比萬丈豪情。昔秦始皇定下一統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都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北擊匈奴收復河套,南制百越,收為象郡,奮鬥的腳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終於待得麾滅六國,橫掃中原的壯觀場面。奮鬥讓理想熠熠生輝,讓人生之路越走越寬,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瀟灑自由,躊躇滿志,擎起人生一片豔陽天。這等人生,誰人敢説不詩意!收穫。是第三層境界:“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當奮鬥之泉澆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穫的季節。這一片金黃的麥田,折射出一段閃亮的人生之路。且不論這“麥田”是大是小,也不説這收穫是否等值付出,只要是收穫,便已是一種結果,成功了,便收穫鮮花與掌聲,失敗了,便收穫一段經驗幾多教訓,然後從頭再來。就像國學大師季羨林曾説:“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詩,你的成功與失敗都是那片片詩情,點點詩意。”收穫,是收穫理想,收穫奮鬥,收穫一段詩意的人生。

我們的生活雖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邁,但理想讓它明亮,奮鬥讓它真實,收穫讓它有一片金黃的款款詩意。用執著打破命運的鎖,讓生活活出詩意,種下理想,不懈奮鬥,相信終會有“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的收穫!

川省歷年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篇八

躍進時期,朱東潤老先生作為復旦中文系主任,自然被推上講台作“多快好省”宣言。可是老先生卻牙根緊咬,面色難看。簡直要上刑場似的,支吾了半天才説出話來:“我原計劃五年完成的三本書,現計劃三年完成!”話音剛落,台下便是一片鬨笑之聲。“太慢了!”可是老先生的倔勁卻上來了,怎麼説都不願再讓步:“不可以!不可以再少了!最少三年!”

這如果是被日碼萬字的當代作家看見了,怕也是要笑掉大牙的。何必這麼“倔”?何必跟“效率”較勁?真的是一根筋!

的確,對於講求效率的智慧的當代人來講,如此的做法,實在是不知變通,乃至於冥頑不靈了。三年,豈止是三本,著作等身怕更不是問題。只須想“坐家”,輕敲鍵盤,日碼萬字也能輕鬆搞定。只不過,這樣隨緣、這樣寫作,其成就怕也如稀釋過的咖啡,醇香不再,喝起來恰如變了質的白開水。

同樣“冥頑不靈”的,還有歷史學家江衍振老先生。他曾一度名聲鵲起,然而他的出名,卻不是由於有多少的“智慧”,而是由於“笨”。十多年的時間,老先生統共寫了三本書,加起來不過七十餘萬字,平均到天天不過百餘字。然而,為了蒐集史料,老先生訪遍了各地圖書館、書庫,翻閲了兩千多萬字的史料,直是“上窮碧落下黃泉”。這樣辛苦這樣笨,甚至弄得幾天幾夜不眠不休,最後才有了那樣一點老笨結晶。然而,如此的著作,定心讀來,方知是“字字含血”啊!

二老的作為,認認真真地昭示:真的的智慧,往往始於“倔”、成於“笨”,在於甘坐冷板凳,倔傲地向浮躁叫板,堅定地從“笨”處着手。古人吟詩“兩句三年得,一吟淚雙流”,方才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震驚。然而,這種精神離今天的大家實在太遠了。在速度與效率所帶來的緊張與刺激中,精品之作也離大家愈加遠。我不敢説今天市場上的作品全部流於平庸,但在市場收益的引誘下,可以一定的是,有一部分,甚至是一大多數作品,早已隨浮華而去!“流水落花春去也”,這流失了的春華,恰恰是大家最可珍惜的“智慧”。

什麼時間,大家的作家可以再一次手拍胸膛,咬牙切齒:“不可以,最少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