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寫司馬遷的國中作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2W

寫司馬遷的國中作文

寫司馬遷的國中作文1

弟子規中説:子不教父之過。教不當子心禍。相信每個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都有過犯錯後被家長制止糾正的經歷!那時候感覺特別沒面子,心裏特別委屈!不過隨着我們不斷長大,就漸漸理解和明白了長輩的一片苦心!也知道了這就是父母的教誨,而且很多教誨會影響我們的一生!我們也將伴隨着父輩的教誨長大成人!

記得我一年級時的第一學期,那是個寒冷的冬天。因為當時剛剛上完學前班,那種散漫。懶惰的習慣還沒改過來,再加上好多知識學前班都接觸過,一看好像都會,所以期末考試後成績很糟糕,大概排到全班倒數了。看到成績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老覺得老師批改試卷有問題,是不是把我的對題改成錯題了!並打算對父母也矇混過關。敷衍了事!媽媽看到成績後就問我怎麼回事?我説全班考得分都不高,老師這次出題難度高!媽媽皺着眉頭好半天沒説話,好像在想着什麼!晚上爸爸回來了,興高采烈的問我這次期末考試情況,我就説還不錯!於是我就在隔壁看電視,爸爸媽媽一起在研究着我的試卷!晚飯後爸爸叫我回房間開始談關於這次考試的事情了!剛開始我很不耐煩,不斷的找藉口找理由來搪塞!爸爸等我理屈詞窮了才對我語重心長的説:“孩子呀!你不光是這次試沒考好,你的學習態度也有問題,而且態度問題比這次考試問題嚴重的多!你不該説謊!也不該把所有的問題都推到別人身上或者一直在找客觀理由為自己的錯誤做掩飾!這樣你永遠都不會成功!”

於是爸爸給我講了西漢時期大文學家司馬遷的成長故事!故事很精彩,讓我在故事中認識了司馬遷,瞭解了司馬遷從小就在艱苦的環境中刻苦學習,漫遊大江南北,最後完成歷史鉅作《史記》的光輝事蹟!做了一個對社會對整個人類都有巨大貢獻的人。不知不覺談話進行了倆個小時,這次談話讓我受益匪淺!徹底改變了我!我就想:生長在國泰民安的環境中還要做一個社會的累贅,父母的包袱,那就太失敗了!我也要像司馬遷一樣做一個求知。向上。進取並也用筆來記錄當代繁榮昌盛。國泰民安的人!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是司馬遷説的!帶着父母的教誨,繫着老師的引導,放下以前的藉口我可以輕裝上路!來,祝福我吧:願我早日做個當代的小司馬遷!

寫司馬遷的國中作文2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我國紀傳體文學的開端。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説其修史的總旨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於是,綜合以前的史料,他把全書分為,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本紀,敍述歷代最高統治者帝王的政跡;世家,主要敍述貴族王侯的歷史;列傳,主要為各種不同類型,不同階層人物的傳記;表,是各個歷史時期的大事表;書,是寫文化、經濟等的分類史。每個部分各自區別,卻又相互聯繫,構成一個有機整體。

而為了全面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徵,《史記》採用了互現法。《史記》最主要的特點是“實錄”,既要保持實錄精神不可損,又要增強文章的嚴密性,使主題風格統一,則互現法是最好的補救方式。所謂互現法,就是旁見側出法,即在一個人物的傳記中着重描寫他的主要特徵,而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徵則放到別人的傳記中顯示。如《孝文本紀》刻劃劉恆“專務以德化民”的.至德天子形象,似乎白壁無暇。《張釋之馮唐列傳》刻劃張、馮耿直不阿的大臣形象,專寫漢文帝自私、殘忍、嚴法和不重人才的幾件事,既反襯了張、馮的正直高尚,也巧妙地實錄了漢文帝的另一側面。《高祖本紀》主要寫劉邦帶有神異色彩的發跡史,以及他的雄才大略,知人善任,許多弱點沒有顯示。然而在《項羽本紀》中借范增之口道出其貪財好色,《淮陰侯列傳》表現他猜忌功臣。互現法,描繪了人物形象多方面的性格,或略或詳,“功十而過一”的人物“本傳晦之,而他傳發之”,做到“隱而彰”;對於“過十而功一”的人物則“於傳詳之,於論贊復明之”,做到“直而寬”,由此,使得《史記》保持了實錄精神。

此外,在入選體例的人物中,司馬遷,人物選擇帶有奇採。本紀,記錄帝王事蹟,卻選入了《項羽本紀》《呂后本紀》,二人並非帝王,但其歷史作用和地位堪比帝王,於是選入,反倒是真正的如漢惠帝沒有本紀;而世家講述王侯貴族的歷史,卻選入了《陳涉世家》,肯定了陳涉的首難之功,把甕牖繩樞之子,與諸侯王相比,可見出司馬遷不平凡的價值取向。

寫司馬遷的國中作文3

太史公司馬遷先輩多次衰敗興盛,或封王,或“失其守”,或為將,或為“市長”。至其父司馬談時,擔任了太史公的職務,負責掌管天官事務。而後,振興家族的使命便落在了司馬遷身上。

司馬遷自幼聰慧,遊歷山河,為他今後的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厚積了生活閲歷。“是歲”,太史公隨天子舉行封禪大典。父親司馬談在司馬遷回來後留下遺命,讓司馬遷完成天下史事的記載。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如此,司馬遷作為太史公,早已明瞭了他的將寫的作品是一個歷史的使命,他當仁不讓,他想成為如孔子一般偉大的人,但卻自謙“何敢”。他如此的謙遜謹慎,以致壺遂的一番質問,並未讓他自亂陣腳。他從容應對,不驕不躁。他想用《史記》來繼承《春秋》,可迫於世俗的壓力,他不能直言。

他“意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他“遭李陵之禍,幽於縲紲,身毀不用”。他“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論考之行事,略推三代”。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他用時光書寫華章,用意志揮毫潑墨,著成無韻離騷。《史記》是司馬遷的血汗,是他燦爛的思想之花!

他為兑現諾言,回了一封《報任安書》真正的吐露了他的心聲。他忍辱偷坐,是為發憤著書。他的隱忍,他的苦衷,一一為世人所知,令人為之讚歎不已。

他寫屈原,卻不僅僅是在寫屈原,那裏還有他自己的影子。他為屈原扼腕,也是在為自己悲歎。太史公曰:“餘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適長沙,過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如果此時,在他身毀不用之時,讓他再次“適長沙,過屈原所自沉淵。”他是否會選擇如屈原一般一死了之呢?他不會的,這是毫無疑問的。因為他心中還有掛念他,還有這麼一部《史記》未完成,他的理智不會允許他那樣做。

司馬遷活的真的很累,卻也是極有意義的。也只有他,才能將自己活成一個傳奇,將自己的著作變成一個傳奇!

寫司馬遷的國中作文4

“我……選擇……腐刑……”淚就這樣慢慢的流了下來。今日之後,他將不再是一個完整的男子,今生將不會再是男子。可是他別無選擇,他彷彿又看見了父親那期望的眼神,又聽到了父親臨終前的遺願:“一定要替我將《史記》寫下去……”

其實他大可一死,用自己的熱血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可是……如此就會使自己父親的遺願落空,父親臨死前那眼神是他一輩子都無法忘記的,那幽怨的眼神。他怎能讓父親死不瞑目呢?腐刑,對司馬遷來説是生不如死的,他堂堂七尺男兒怎受得了如此的侮辱?世人又會用怎樣世俗的眼神來看待,説他貪生怕死,寧可做太監,苟且偷生,小人是也,可他們怎知這樣的抉擇需要多大的勇氣,絕非常人所能夠忍受的。他説,人總要死,是重於泰山,還是輕於鴻毛,我若就如此死了,那不是比鴻毛還要輕,我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寫完史記……

眼前彷彿閃現出牢獄裏的場景,司馬遷站在月光下,看着月光,不知不覺中,卻流出了淚。看着月亮,皎潔無比,在別人看來是多麼的美麗,而在司馬遷的眼裏確實那麼的遙遠,那麼的昏暗。在月亮裏,自己彷彿看到了自己的人生,眾人取笑着自己,誤解自己,一味地批評自己,沒有一人可以瞭解自己的無助和傷感,這就是自己唯一的選擇嗎?這就是自己的命運嗎?難道命運不能掌控在自己的手裏嗎?監獄裏涼颼颼的,他卻感覺不到寒冷,只是自己的心好冷好冷,這就是心寒嗎?一定要活下去,即使受到天大的屈辱,也一定要寫成這部不朽名著!!!

於是,他就這樣懷着屈辱,揹負着罪名,頑強的活了下來。屈辱就是自己的動力,自己活下去的信念,他一定要為自己贏回清白。史記就隨着信念,一點一點地延續着,沒人能夠知道,這背後是多少辛酸的淚水、流淌的汗水和頑強的意志。深夜裏一支又一支燃盡的蠟燭前,是他掛滿汗水的臉……

黃天不負有心人,史記終於完結了。司馬遷深深地歎了一口氣,一頭撞向了牆壁,鮮血飛濺了……

司馬遷終於要回了自己的清白,終於可以在世人面前高揚起自己的頭,贏回了自己的尊嚴,可以安心的、無悔地離開這個世界,離開這個骯髒的世界……

一陣突如其來的風吹起了《史記》那一頁頁泛黃的紙,你可曾聽見有人在嗚咽……

寫司馬遷的國中作文5

正當司馬遷在專心致志寫作《史記》的時候,一場飛來橫禍突然降臨到他的頭上。原來,司馬遷因為替一位將軍辯護,得罪了漢武帝,鋃鐺入獄,還遭受了酷刑。

受盡恥辱的司馬遷悲憤交加,幾次想血濺牆頭,了此殘生,但又想起了父親臨終前的囑託,便又想要隱忍剋制,完成著作,更何況,《史記》還沒有完成,便打消了這個念頭。他想:“人總是要死的,有的重於泰山,有的輕於鴻毛,我如果就這樣死了,不是比鴻毛還輕嗎?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寫完這部書!”想到這裏,他盡力剋制自己,把個人的恥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司馬遷點亮了案上的蠟燭,重又推開光潔平滑的竹簡,在那昏暗的燭光下,在竹簡下寫下一行行工整的隸字。司馬遷在這忽明忽暗的燭光想堅持寫書,工作了多少個日日夜夜,但他不厭其煩,一如既往地認真著作。那一地稻草,一張案台,一支毛筆,一個硯台,不知伴他度過了多少年華,那星星燭火,卷卷竹簡,也不知伴他度過了多少歲月,度過了幾度春秋。他這麼做,不僅是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也不僅是為了心中的鴻篇鉅製——《史記》,更是為了能夠給後人留下一些寶貴的文學財富,翔實可信的歷史文獻和充實學識的文書。為了心中的《史記》,他不論嚴寒酷暑,總是起早貪黑。夏季,每當曙光透過窗户照進囚室,司馬遷就早早地就着朝陽的光芒,寫下一行行隸字;無論蚊蟲如何肆無忌憚地叮咬他,如何用刺耳的“嗡嗡”聲刺着司馬遷的耳膜,他總能毫不分心,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堅持寫書。冬季,無論凜冽的寒風如何像刀子般刮在他的臉上,無論呼呼的北風如何灌進他的袖口,他總能絲毫不受外界干擾,堅持著書。

就這樣,司馬遷發憤寫作,用了整整13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了一部52萬字的輝煌鉅著——《史記》。這部前無古人的著作,幾乎耗盡了他畢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寫成的。

Tags:司馬遷 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