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我與經典同行作文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47W

我與經典同行作文多篇

我與經典同行作文 篇一

輕輕地,捧起一本名著;靜靜地,品味着生動優美的文字。我,不斷地在心中追憶着它——國學。

年幼的我們是懵懂的,不理解這些文字隱藏的深沉含義,只是在家長與老師的要求下,背的滾瓜爛熟。在記與背的過程中,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也促使着我們不斷領悟着這些文字中隱藏的道理。於是,我們不再調皮,不再年幼無知,一步一步,不斷上升。國學,是陪伴着我們成長的。

國學,是古人經一生風風雨雨,嘔心瀝血的結晶,是對自己人生的品味和感悟,整理成文字,流傳至今,它,經歷過千百年的滄桑,每一個文字,都佈滿歷史的痕跡,我能看到它流傳至今的不易。國學,屹立千百年而不倒的則是經典,經典必然家喻户曉。它教我們明辨是與非,在聖人與智者的教誨下感受到人生的真諦,從而在生活上的每個細節,言行舉止上都注意到自己的不足;從國學故事中的每一點,每一滴,都能感受到無比高尚的情懷。這些先輩們,為我們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食糧,使我們受益終生。

國學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國學是要讀的,讀懂了,自然就理解了。我也讀過不少國學經典,每一篇,都教給我無比實用的道理。成語故事教給我為人處世的許多道理,像做事要持之以恆、不能只看事物的表面等;讀着《秋思》,我感受到了作者是那麼的思念家鄉,不禁潸然淚下;捧起一本《三國演義》,我佩服起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又為劉備的又一次勝仗而喝彩。我常常不知不覺沉浸在國學的世界當中。

國學,也存於生活當中。學習上,我們會“温故而知新”這使我們不斷進步,不斷了解新的知識,“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們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思考,才可以收穫新的知識;做人上,我們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它告訴我們要向別人不斷學習,不能一味自大;甚至在商業上,也能運用到《孫子兵法》中的種種計謀。寫到這裏,我不禁感歎:中國國學經典真是無所不能!

暢遊在國學的海洋中,品一袖芬芳。國學,將伴我一生成長。品國學之經典,奏中華之樂章!

我與經典同行作文 篇二

在小時候,我不知道經典是什麼,長大了老師讓我們在電腦上書籍上······

等地方查到了經典是什麼。在書籍上我知道經典,伴我行,它給予了我們豐富的知識,做人的道理和學習的體會、方法。在電腦上知道經典是濃縮的精華,裏面充滿了知識,讓我認識到我現在的書籍只是微不足道的。

在《論語》裏記載着這樣一段話“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

不信乎?傳不習乎?”“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無時無刻都在激勵着我們。

這些句子讓我感觸很深,它教我做人要文明禮貌,不恥下問,虛心請教。有“禮”、“仁”“智”無論走到哪裏,都會受到別人的歡迎、尊重、愛戴。這些句子還讓我知道了學習不論有多難,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行。

我與經典同行,經典與我們共同成長。

與經典同行的徵文 篇三

國學是平凡的也是偉大的,平凡體現在它常常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比如説我們小時候讀過的《唐詩宋詞》、《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它們無一不是國學;偉大則體現在這些國學的精髓,自古就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説法,現在的社會核心價值觀又與此息息相關。

《論語》是本深奧的書,裏面有很多思想,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論語》中的誠信思想。“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是與他人交往時的誠信,是為人處事方面的誠信。這裏的誠信主要表現在朋友之間平等相待,不刻意討好,不做損人利己的事情。所以我們更不要明明對一個人心存怨恨,卻因為他的權勢去故意巴結,甚至利用他人對你的信任去欺騙他人。那樣太虛偽了。所謂真誠,難道不就是做到表裏如一,內外一致嗎?;“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是學習方面的誠信,孔子在教導人們如何面對自己的無知,一個人是否聰明不是全部取決於他知道多少知識,而是取於他是否能坦然的承認自己不知道什麼。在學校裏我們每天都會接受到很多很多知識,但我們不能只看見自己學到了什麼,而應當知道自己沒有學會什麼。所以對於知識,我們不僅要虛心,還要得寸進尺,要學到老,活到老絕不滿足於自己已經學到了多少知識。

誠信思想對於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形成,對於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的借鑑和促進作用。而國學則是它的源頭。國學是本永遠也看不完的書,所以我們要珍惜這巨大的精神財富,不要讓它們在我們手中消失。

我與經典同行作文 篇四

檀木小几上,一壺清茗升騰起裊裊白霧。藉着透過窗櫺的暖陽,手捧一卷《西廂記》或是《三國志》細細品讀。時值春暖花開,風送來一陣粉色花瓣雨。茶温正好,端起來小抿一口。看到情節動人之處,不由起身在內室來回踱步,反覆咀嚼,不覺痴了。這怎麼不能是讀書絕佳的意境?這怎麼不能是閲讀的最佳態度?

可歎,可歎!莫説現在的人讀書有上述之意境,就連靜坐下來讀上一會兒紙質書都難!他們把目光投向網絡文字,其中雖説不乏優秀作品,不少卻都是無甚營養的“快餐文化”。閲讀的意義已然退化成了在虛擬世界裏尋求刺激、快感。獲得一種隱祕的慰藉,過一時的癮。這種作品往往不會被讀上很多遍甚至兩遍。一時之熱消弭也很迅疾,略新鮮的題材又很快被頂上來。於是,我想,現代人不是生活節奏太快,缺少閒工夫來閲讀;而是他們太閒了,不然整天催網絡大神更新的紅票是怎麼來的?

經典,不隨時代過時,不隨歷史湮滅。經典的光輝吸引了一大批後人,鑽研它,揣摩它,深陷其魅力不可自拔。後世仍然不斷翻湧出大量優秀作品,而經典文學卻從未被超越,被取代。經典閲讀若被當成一項任務來完成,那將是經典的悲哀,作者的悲哀,乃至整個時代的悲哀!

閲讀經典,來源於自發、自願的。當你沉浸在書中的世界,幾百年的時光絲毫未將我們與古人拉遠。你能讀到古人的思想,古人寫下你面前一詞一句時的表情,內心的波瀾。閲讀經典,其實也就是閲讀古人。你無需預約,無需利益纏繞。古人就在那裏,不愠不火,不焦不躁,温潤如玉,氣度堂堂。就好像餘秋雨寫的:阮籍去拜訪大師時,長嘯之後,大師所迴應的,廣闊的,共鳴的,以音代聲,溝通心靈。那種暢快,那種意境!它以細流般滋養你乾渴、焦躁的靈魂。把功利、慾望、妒忌、逢迎清掃出去,給你的心靈留出富餘的空地,讓你的心靈輕盈而乾淨。

或許我們都開始意識到閲讀經典的重要性,公益廣告也從孝敬、節約、拒絕歧視、拒絕浪費,擴充了“閲讀”這一方面來。或許日後紙質書的消失只是人們的擔憂。去閲讀吧,去閲讀那種風雨晴暖,時代變遷。

我與經典同行作文 篇五

國學經典,博大精深;國學經典,震撼人心;國學經典,啟迪思想;國學經典,開闊視野。從國學經典中我們可以學到做人的道理,處事的哲學,學習的方法。

媽媽經常告訴我説:"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堅持的力量。"我便學會了堅持,掐指一算不知不覺間我與經典已相處了三百七十個朝夕了,在這三百七十個朝夕中,媽媽陪伴我讀《大學》、《中庸》、《論語》、《易經》、《老子》……學習經典讓我懂得了勤儉、做人、做事、學習的道理。

記得有一次,我特別想買一個悠悠球,便從我的儲蓄罐中拿出了買悠悠球的錢,到了商店我剛要跨進店門,不由得停住了腳步。心想,不過只是一個悠悠球而已,對學習也沒任何幫助。我便想起《朱子治家格言》中的一段話:"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自奉必須儉約,居身務期儉樸。"我領悟到了節約的好處,於是我把買悠悠球的錢原封不動的放回到了儲蓄罐中。

一次,輪到我值勤時,我站在自己的崗位上,六年二班的一個微胖的同學,走過來把我拉開,耀武揚威地站在那裏。我温和地對他説:"麻煩你讓一下,我要值勤。"他二話不説,趁我沒注意使勁地把我推了一下,説時遲那時快我急忙抓住了欄杆,還好沒摔下去。我正要以牙還牙,不由得想起了國學中的一句話:"凡事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讓我明白了人與人之間應和睦共處,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很多往事在我的腦海中歷歷在目,記得媽媽買回馬桶置物架後,我不加思索,便把它安裝好後,看見有許多螺絲帽,經過仔細觀察才發現螺絲釘上少了螺絲帽,反功事又開始了,此刻我便想起了出自《中庸》中的一句話:"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讓我懂得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計劃和安排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做成功。

俗話説:"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家之計在於和,一生之計在於勤。"在學習中應該做到早起勤奮,也應當一邊學習一邊思考,才能體會到學習帶給我們的快樂,讓我想起了出自《論語》中的兩句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有時在學習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我們應該虛心向別人請教,"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學習國學真是讓我領悟到許許多多的道理,這些道理指引着我怎麼做人、做事、學習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學習國學真是讓我受益匪淺。

與經典同行作文 篇六

小時候,媽媽送給我一本書——《唐詩三百首》,讓我着了迷。從此,整天在廳堂玩耍的兒童中少了一個頑皮分子,而安靜的書房裏卻多出一個小小的身影。《唐詩三百首》像透過窗户的一縷陽光,照亮了我的心靈。在媽媽的教導下,我吟誦着“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走進了經典的世界。

直到現在,我已經讀過了很多經典的詩。有構思精巧,結構嚴謹的,白居易的《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有對仗工整,句子優美的,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有情景交融,情真意切的,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每一首詩都好像把我帶回到了那個時代,和詩人一起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一首我很喜歡的詩,南宋著名詩人陸游的《示兒》。先讓我們一起來讀一下這首詩:“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南宋時期,由於金兵入侵,宋國北面的大片土地被金兵佔領,國家分裂。愛國詩人陸游臨終前留下了絕筆詩,至死仍然牽掛着北伐能否取得勝利,祖國是否可以統一?詩一開始寫的是本來就知道人死後萬事可以無牽無掛了,唯獨一件事卻放不下,那就是不好的國土還沒有恢復,沒能看見中國統一,他期望着在他死後統一可以實現。於是他囑咐子孫到了那個時候別忘了要告訴他,因為他堅信有那麼一天,他在地下也會等待着這一天的到來,詩人對最後的勝利懷着不可動搖的信念。這着詩真實地表現了詩人臨終前的情懷,詩讀起來有些悲傷,但也是激昂的,語言渾然天成,沒有絲毫雕琢,真情流露,使這首詩成為傳頌千古的愛國名詩。

讀着這首詩,讓我想起了今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週年的閲兵式,整齊的隊伍和強大的鋼鐵陣容,當時,我是那麼的激動和自豪,在我的心裏,我衷心的祝願祖國的和平統一。

經典像是我一個形影不離的好夥伴,伴着我在知識的海洋裏漫遊。經典像是我的好老師,教導我愛祖國、愛家鄉、愛生活。經典陪伴我從過去走來,一路成長,經典也將會伴着我走向未來,不斷成熟。

三更有夢書當枕,與經典同行,何樂而不為?

我與經典同行作文 篇七

他走了,不再回頭,身後的榮華富貴已經成為過眼雲煙。望庭間,鬆菊猶存,前面的青山緑水吸引了他,‘‘五斗米’又豈能讓他折腰?

當洵陽之地多了他的足跡,當一步一步走進薪俸大族,上天早已安排好了他的最終歸宿,畢竟,上天知道他存在的意義。

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令,不過如此,當真正看到自己的角色,他迷恾,他痛苦,他仰天長嘨,斥問蒼穹—沒有任何迴音,有的僅僅是田間忙碌的百姓,衣衫襤的幼兒,有的僅僅是漫野荒涼,一盞苦酒?

他於心不忍,不忍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雙手絡盡在痛苦中掙扎的百姓。望着他們消瘦的身軀,他只有淚,只有痛,然而卻是愛莫能助。從天而降的士人大夫,他應接不暇,這些人只知享受太平,卻不知這世上還有這難以想象的萬丈深淵。難道,他會忍心用百姓幾近消釋的血肉去獲得青雲直上的“坐騎”嗎?不,他做不到。他甘願退去,甘願去忍受貧窮,畢竟“少無適俗韻”。他寧可飢困而歸土,也決不陷身於罪惡的濁流之中去苟且偷生。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或許,這是他最終的歸宿,此時,一切世俗的虛幻早已雲消霧散,他面前,是實實在在的生活,是自食其力的慰藉,是鋤豆收糧的愜意,是心遠地偏的`豁朗,是心清氣場的滿足。

當心鏡隨着瞬時的靈動滾落下來的時候,才發現,此時的詩賦,竟是先前之俗陋與鄙薄所無以媲美的,又加美酒相伴,更勝於乞媚搖尾般的奴才生活,於是,他發現,自己真正達到了本應該早就達到的境界。

他的生命是自己的,做人的原則,也是污濁的世俗所無法改變的。於是,他心甘情願守住屬於他的蕭蕭荒園。

Tags:多篇 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