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別樣的習慣作文【精彩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9.35K

別樣的習慣作文【精彩多篇】

別樣的習慣作文 篇一

“天空不留痕跡,但鳥已飛過。”時間無情地從指縫間悄然流去。忙碌的國中生活,無數次的失敗,無數次的跌倒,讓我們嚐盡了汗水與淚水的酸澀。

初冬,呼嘯的寒風,如刀割般讓我的心隱隱作痛。我有種別樣的習慣,便是獨自到田野散步。我拉緊了大衣,繼續往前走。

站在田埂上,眼前的世界毫無生機,因為心裏有些感傷現實。我正準備回家,只是回首間,幾片落葉飄到我的手上,腳下,葉的落下,是風的追求,還是樹的不挽留?

似乎出於憐憫,我蹲下身來,細數落葉的絲絲紋理。那千蒼百孔的葉片,只是褪了點顏色,淡淡清香殘留。我把它小心翼翼埋葬於土裏,因為落葉追求的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高尚品質。

來年春天,我逃離了桌上堆集如山的課本,離開了緊張、壓抑的學習氛圍,又來到那片田野。滿眼的新綠,充滿生機,充滿希望。我微微一笑,來到那棵樹面前,綠油油的葉子,在陽光的照耀下,泛着綠光。葉子在空中搖擺不定,好像在訴説它的故事。

物猶如此,人何以堪?

現在的我還在傷感嗎?面對挫折,敢於跳過;面對失敗,勇於鬥爭;面對黑暗,選取光明的燈把照亮前行的道路。人生道路,坎坷常在,懦夫是抱怨,退卻而失敗;勇者卻是奮發,搏擊而勝利。爭當勇者,何樂而不為?

許多事情,看不開,總要熬過去,看得開也要過去。落葉豁達樂觀的精神正是如此。

這個別樣的習慣,幫助我在人生道路上,另闢溪徑,到達別一個成功的終點。讓我在卑微中壯大自己,拒絕平庸。擁有奉獻精神,為人類為社會作貢獻。

我喜歡這種別樣的習慣,它使我受益匪淺,我將會用至終生。

別樣的習慣作文 篇二

媽媽告訴我我這個習慣從我還沒記事的時候就已經養成了。

聽大人們説:小的時候,每當我睡覺的時候,我都喜歡摸耳朵要不然就摸“倒枴子”,經常把媽媽和奶奶摸得很煩。因為那時我還小,所以大人們並沒有很重視這個問題,於是就任由我的這個壞習慣的生長,可是漸漸的他們意識到不能讓我在摸下去了,但作用並不是很大。

在我八歲時,我記得我那天是和媽媽一起睡的。

洗漱完畢,我和媽媽躺在了温暖舒適的被窩裏,我習慣性的摸着媽媽的耳朵,這是媽媽把我的手從她的耳朵上拿了下了,並對我鄭重其事的説:“伊伊,你不小了,該把這個壞習慣改了吧?”當時我還很幼稚的問媽媽:“媽媽,什麼壞習慣呀?”媽媽一邊揪着我的小耳朵一邊説:“就是你摸耳朵的這個習慣呀,伊伊,你想呀,雖然你現在小,別人還不會怎麼笑你,那萬一以後你這個習慣一直改不了怎麼辦?那多丟人呀?”我笑嘻嘻的對媽媽説:“那等以後再改吧。”“那可不行,以後就改不了了。”我當時不明白為什麼這個習慣長大後就改不了了,於是我懷着“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一直追問媽媽。就這樣,第一次“談判”失敗。

後來,我越發覺得“摸耳朵”很舒服,就算沒有人陪我睡,我也要摸着自己的耳朵入睡,媽媽經常笑着説我是“小變態,我當然不這麼覺得,有時,我甚至會説:真的很舒服,不信你試試?”。於是乎,媽媽經常被我整的很“無語”。

再後來,媽媽他們覺得這個習慣非改不可。就這樣他們開始實行“強制性的措施”

那天我和媽媽一如往常的上牀睡覺。當我的手剛剛碰到媽媽的耳朵時,就聽見“啪”的一聲,沒錯,我的手被媽媽打了,這時,媽媽説:“從現在開始你摸一次,我打一次。”我心想:哼,不摸你們的就不摸,我摸自己的。正當我準備摸自己的耳朵時,又是“啪”的一聲,媽媽繼續説:“摸自己的也不行。”

這就樣,我那“別樣的的習慣”漸漸被“扼殺”了。

別樣的習慣作文 篇三

習慣着每天早上喝一杯水,習慣着每天晚飯後散步,習慣着每天看着電子屏上的廣告標語,習慣着每天欣賞落日的美麗。漸漸的習慣成自然。

正是因為習慣了苦難,司馬遷在受辱宮刑之後奮筆疾書,書寫了《史記》的豪情壯闊,名垂青史;正是因為習慣了發現與創造,愛迪生的一生像他的名字一般,永遠閃爍在文明的天空,有人曾經説過:“一個人正真的精神價值,是看他在沒有人注意的情況下會做些什麼”。

在沂河邊上,有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有許多人,每天早上去沂河邊上釣魚,但卻像約好了似的,每天都把釣過的魚放回到河裏,這彷彿是個人習慣,難道一天的辛苦就這樣付之東流了嗎?這種奇怪的事情,不由得引起我的好奇,我站在一邊仔細觀察。一位老人不出幾分鐘又釣上一條魚,大約有10釐米長,只見老人輕輕地摘下魚鈎,把魚放到桶裏,竟然還放了點飼料,半個多小時下來,老人已經釣到3條魚了。下午,爸爸和我來到沂河邊散步,那位老人還在那,我過去數了數,竟然還是3條魚,難道這麼長時間,老人一條魚都沒釣上來嗎?突然,老人的魚竿晃動了一下,第四條魚上鈎了,這時,老人做出了一個在我認為不可能的事情,老人把釣到的魚又放到河裏。我更加迷惑了,好不容易才釣到的魚怎麼能倒掉呢?難道是魚太小了嗎?我問爸爸:“既然釣到了這麼多的魚,為什麼要倒掉,多浪費呀!還都很大?”爸爸語重心長的説:“釣魚愛好者是不在乎釣魚的多少,享受的是釣魚的過程,而不是所釣的魚”。我頓時明白了他們空手而歸的原因,我安靜的坐在一旁,默默地看着老人把魚又倒在河裏。夜幕降臨,路燈無情的告訴我,該回家了。伴隨着悶熱的風,我的心情卻十分舒暢,我忘不了老人的那個動作,更忘不了那句:他們享受的是釣魚的過程,而不是所釣的魚。

在生活中,我們有太多太多的習慣,但是像那位老人一樣只享受過程的,又有多少呢?我決定,要做一個習慣於享受過程的人,真正的享受快樂。

別樣的習慣作文 篇四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習慣,有人習慣晨練;有人習慣在睡覺前喝一瓶牛奶,而我卻習慣在喧譁的樓道中聆聽那特別的腳步聲。

因為我父母總是回來很晚又經常出差,而作為女兒的我每天就履行着一個任務-等他們回家,給他們開門,有的時候睡着了只要聽見父母的腳步聲就如聽到鬧鐘一般,所以他們説:我對腳步聲特別敏感。

媽媽的腳步聲是急促而又響亮的,因為媽媽經常穿高跟鞋,但不是窄高跟,所以聲音聽起來很厚實,而媽媽回來時都是夜晚,一個人走夜路畢竟還是會害怕的,所以她走得很快,十分急促,每一次聽見媽媽響亮而急促的腳步聲出現在樓道上,我就像有心靈感應似的,一個鯉魚打挺坐起來,屁顛屁顛的去開門,媽媽滿臉盡是疲憊之色,見到我之後,臉上似放下一切疲憊,臉上緩緩露出笑容,佈滿皺紋的臉上彷彿都被那抹光照得明豔動人,但那一條條皺紋彷彿在向我叫囂,它們指責我的不懂事。我明白了急促響亮的腳步聲暗示着疲憊,象徵的是母愛。

爸爸的腳步聲是沉重有力地,爸爸因為工作的原因去了西昌,所以他只能在週末的下午回家,那個時候我或許在看電視,或許在寫作業,但只要在樓道聽到“噔-噔-”的腳步聲,我就會側耳傾聽,先辨認腳步聲然後開門,每每迎接我的都是爸爸硬扯出來笑容,身上總風塵僕僕的不管再累再沒有時間,每個週末都會回來看我和我媽媽。我明白了沉重有力地腳步聲象徵着一個父親的愛。

爺爺的腳步聲的一輕一重抑揚頓挫的,因為爺爺年邁,又有腿疾所以走上樓梯分外費勁,每次聽到爺爺的腳步聲響起我都會迅速去開門,而聽見開門聲的爺爺也會抬頭,他那歷經滄桑的臉上就會展露笑容,那笑容似是對我的嘉獎又似讚賞,令我很受用,我明白了爺爺的腳步聲是對親人的一種召喚。

這個習慣是不是很特別?就如亞里士多德説的:總以某種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養成習慣。”

別樣的習慣作文 篇五

“吱……”隨着門把手輕微的轉動,門,輕輕的被打開了。

“寶貝,我能進來麼?我,我只是看一下有沒有髒衣服要洗?那個,我只待一下……”

“媽,沒事,你進來吧。“我看着一臉緊張,手不住的絞着衣角的母親,心忽的一陣顫抖,湧上了一股股濃濃的愧疚,一絲一縷,緊緊的纏繞着我的心,直至把整個心房,完全包圍。

母親這個別樣的習慣,是我的任性造成的。

那是一個深秋的夜晚,吻過露珠的清風從微啟的窗縫間鑽了進來,為這個狹小的屋子增添了一抹涼意,而坐在書桌前的我,手心裏的汗珠卻是隻增不減,對着面前這幾張幾乎畫爛的草稿紙焦急不安,手撓着頭,嘴裏喃喃道:“真是的,這題怎麼這麼難?”撓頭的手加重了力道,還不解氣地咬着牙。

“咣噹!”門一下子被重重的推開,我一驚,剛來的一點靈感又飛了,我憤怒的看向門口,只見穿着圍裙,提着拖把的母親站在門口,笑眯眯的對我説:“我來拖……。”沒等母親説完,我便憤怒的衝向她大吼:你幹什麼呀!我還在做作業呢!真是的,進來也不説一聲,我剛理出一點頭緒的題現在又不會了,真討厭,聲音還這麼大!”我把所有的怒氣都撒向了媽媽。

我的話像一隻巨大而無形的錘子,狠狠地錘在了母親心上,她一下子呆住了,臉上的笑容也消失了,兩片嘴脣緊緊地抿着,眼睛呆呆的望着我,彷彿不認識我一般。可我卻把頭回過去,接着思考剛才的題目,毫不理會她,更不會知道剛才那些話,對母親的傷害是多麼的大。最後,竟然連母親何時出去的都全然不知。夜深了,睏倦之意湧上心頭,這件事完全被我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從那天開始,我漸漸的發現母親變了,變得對我小心翼翼,生怕惹我不開心。從那天起,我再也沒有聽到過“咣噹”的關門聲,反而發現母親有了這樣一個習慣——別樣的習慣,每次開門都是“吱呀”的輕響,甚至有時,母親都要徵得我的同意,才敢進我的屋子。

有一次,我實在忍不住了,對母親説:“媽媽,下次進來,不用再徵詢我的意見了。”,而母親卻是一臉討好的笑意:“沒事兒,我怕打擾你。”説完,母親轉身走了,我愣在原地。母親那討好的笑意,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讓我後悔當初犯下的錯誤。

直到今天,媽媽這個別樣的習慣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改變。媽媽這個習慣一直像烙印般刻在我的腦海,媽媽,請原諒女兒的任性!我愛您!

別樣的習慣作文 篇六

國小畢業升國中那年,我剛好12歲。鄰家大哥,武大中文系的在讀高材生,送給我一份特殊的成人禮:“進入國中後,要學好所有的功課,尤其要學好語文,因為那是我們的。母語。我們的母語,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大哥的激情激發了我對語文的熱愛,讓我對未來的語文學習充滿了憧憬和期待。

可天不遂人願,進入國中後的第一位語文老師猶如冰山雪水,不但澆滅了我學好語文的豪情壯志,還讓我滋生了對語文學習的厭惡。

那位老師姓王,矮矮的個子,胖胖的體型,説話特別囉嗦——“習慣成自然”、“習慣鑄就命運”之類的話常常掛在嘴邊,那些花樣繁多的“習慣”更是讓我們吃盡了苦頭。

“六個一”是寫字的習慣。具體就是:一篇美觀、一行整齊、一處不塗、一字不錯、一筆不草、一筆不苟。這“六個一”執行起來,是一絲不苟。就連我這個在國小受過“高人”指導、書寫不壞的人也受盡了“摧殘”:不經意帶出的筆劃,觸犯了“一筆不草、一筆不苟”,他罰我抄寫了整整三十遍的“習慣鑄就命運”。

“四個要”是朗讀習慣:口齒要清楚、聲音要響亮、語速要適宜、姿態要大方。為了落實“四個要”,他規定,語文課前三分鐘,每個同學輪流到講台朗讀一段文章,台下的同學既是聽眾、觀眾,又是評委,要對台上同學的朗讀作點評。

此外,還有什麼“不動筆墨不讀書”、“不打腹稿不動筆”的諸如此類的習慣。一切的一切,讓我腹誹不已:“習慣,習慣,除了習慣,大概也玩不出什麼新花樣了,哪有一點語文老師的文采斐然、風流瀟灑啊?這水平,還不如國小的語文老師呢!”

更過分的是,他還指定了包括我在內的幾名同學作為演講的培養對象,説是提早訓練,準備參加八年級的演講比賽,每天中午訓練一小時。我煩透了:作業都沒時間做,哪有興趣幹這個!?

對他的厭煩與日俱增,別人是愛屋及烏,我是“厭屋及烏”:語文學習、語文課堂對我沒有絲毫的吸引力了,只盼着七年級快快過去,八年級重新分班換一個語文老師。

老天保佑,八年級開學後,王老師改行調走,我們換語文老師了。新接手的語文老師對我們讚不絕口,誇獎我們學習習慣好,書寫漂亮,朗讀能力強,説隨便拉一個出去,都能勝任學校活動主持人。誇得我們樂滋滋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再提到前任語文老師時,那個大不敬的綽號“企鵝”,就怎麼也叫不出口了。

演講比賽如期舉行,我們幾個提早訓練的“種子選手”囊括了前幾名。我一路奪冠,奪得校第一、縣第一、市第二的好成績,被老師同學稱作“演講王子”——讓我這個沒見過什麼世面的鄉村小子很是自得了一陣。

開心之餘,一種説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在我的心裏潛滋暗長……很久很久以後,我終於確定,那種感情是思念:那個胖胖的矮矮的身影,那讓我厭惡至極的別樣的習慣,如今卻是我最最珍貴的回憶,最最寶貴的財富。

如果時光能倒流,我真的好想再回到七年級,再聽聽那句“習慣鑄就命運”的嘮叨……

別樣的習慣作文 篇七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習慣,我也有兩個別樣的習慣,今天就拿出來給大家曬曬吧。

好習慣

上國小三年級時,我的數學成績特別不理想,做題時出錯率特別高,這全都是因為粗心引起的。在吸取了N次教訓後,我終於決定“改過自新”了。我暗暗下定決心:以後做題一定要仔細、認真,做完一題一定要再複查一遍,尤其是那些分值特別高,錯一點後面的就會連環出錯的的題,我一定反覆演算,直到確認沒有出錯後,才會做下一題。這樣堅持了一段時間後,我做題時的出錯率果然飛速下降,我的數學成績不斷提升,久而久之,我便養成了一個習慣:做完一道題不急着往下做,要回過頭來複查,直到確認沒有出錯時,再繼續做下一題,不然就會感到心裏不踏實,沒有底。這個別樣的習慣讓我受益無窮。

壞習慣

有一次,我突然發現,只要將嘴張成“O”形,然後嗓子一使勁,打一個嗝,就會發出非常“嘹亮”的聲音,特別好玩,於是,我每次打嗝時都特意發出嘹亮的“嗝————”的打嗝聲,逗別人大笑。久而久之,我便養成了一個壞習慣———打響嗝,而且每次打嗝時都會打的非常嘹亮,我曾多次試圖改掉這個陋習,但都無濟於事,雖然有時可以強制性的不打響隔,但只要一不留神就又會變成老樣子。

為此陋習,我還把弟弟害慘了。有一次,我去弟弟家玩,不經意間就打了一個“響嗝”,弟弟一下子來了興趣,非要鬧着學我的“打嗝大法”,我想到改這個臭毛病的艱難,便不教他。他便使出了絕招,拿出一本厚厚的成語詞典,把所有的褒義詞都加在了我頭上,什麼“花枝招展”了,什麼“五光十色”了,什麼“多姿多彩”了,全都一股腦地倒在了我身上。為了讓他儘快閉嘴,我答應給他打五個嗝,心裏想,五個嗝他是絕對學不會的,誰知小孩子學東西就是快,一會就學會了。結果可想而知:他也養成了這個習慣,現在正被他爸強行刪除着呢。

由此看來並不是所有的習慣都要發揚光大,好習慣我們就要發揚光大,壞習慣我們就要儘快改掉。

別樣的習慣作文 篇八

習慣是詩,讓我們的生活富有韻味;習慣是歌,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歡樂;習慣是畫,讓我們的生活色彩斑斕。別樣的習慣著就了別樣的人生,書寫了別樣的未來,渲染了別樣的明天。

每當我把手放入衣兜,我的手就會把一張字條觸及,上面鮮紅的大字歷歷在目‘祝同學考取理科狀元,萬事如意好運來。謝謝。’它來自一位乞討的老爺爺,源自她別樣的習慣--善良。

那一天,我一邊在街口踱着步子,一邊等待着她。我看見那位乞討的老爺爺蓬頭垢面,灰頭土臉的他與這城市的繁華是截然不同的,他身後的瓷磚也把他顯得暗淡無光。我一手接了遞過來的廣告單,一邊思考着是否應該把手裏的零錢給他,眼角的餘光不經意地撇到他面前來來往往的人羣,人們走走停停,有些駐足觀看,有的漫不經心地掃視一眼,又姍姍離去。還是等她來了再説吧,我的注意力不知不覺間轉移到了廣告單上。

我不是冷血,不是沒有同情心,只是面對這愈來愈多的騙子,我顯得猶疑不決。他是不是騙子呢?

等到她來了,我來不及寒暄,忙問她我該不該捐錢,這個老爺爺會不會是騙子。他毫不遲疑地給了我答案--捐,經過再三思慮,我還是把兜裏的錢給了那個老爺爺,他給我一張字條,我同她信步離開。

“你説那個老爺爺是不是騙子啊?一個乞丐居然會寫字。”我滿腹狐疑地嘟噥。“你要相信他。”她回答我,“相信?這從何説起。”我疑惑不解的地問,“別人捐給他錢,他還要回人字條,可見,他應該是迫不得已才這樣的,是個懂得感恩的人,就算是騙子,這麼大冷的天你也體諒一下吧。”她迅速回答了我,“那你怎麼不捐呢?“我有疑惑了,便問她,“我沒零錢了,不然我一定會捐的。”她説,“你是不知道現在有些人就是利用人們的同情心,把自己説得比竇娥還可憐,這世上哪來那麼天災人禍。”我試圖説服她,“不管怎樣,我一定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她應答如流,我卻默不作聲。

我想:她真是善良,所以她那麼快樂,令我自愧不如,羨慕不已。

不知不覺,我們走到公園,一個揹着大大登山包的人,蹲在公園前,外來的遊客丟了錢,她依舊掏出錢。我的心中有種説不出的滋味,但還是和她一樣給了那人錢。

“謝謝!”那人的聲音透着一股温暖。我上下打量着他,他的皮膚凍得發紫,蹲在地上蜷縮成一團,不像是個騙子。沒等我想完,她又朝着下一個街頭藝人走去

我很疑惑,她不怕是騙子嗎?

不消幾步,我想通了,她把善良當成習慣,我把善良看做偶然。她這別樣的習慣,竟在無意中觸動了我,改變了我,讓我決心與她看齊。

別樣的習慣,如作家的靈感,讓我們的生命篇章更加精彩;如樂師的樂譜讓我們的生活重奏更加激昂。別樣的習慣鐫刻美好,寫意人生。

別樣的習慣,正悄無聲息地改變生活,改變別人,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