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失敗的英雄作文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44W

失敗的英雄作文多篇

失敗的英雄作文 篇1

何必嘲笑別人的失敗?她努力了,就應當受到尊敬!

——題記

“加油!加油!一定要越過終點!”“快!快!挺住!”……一陣陣“加油”的浪潮聲在女子800米比賽過程中掀起。

看那些堅強的女孩們,臉色煞白,雙手撐着腰。痛苦地向終點邁去,我的心揪緊了……陸陸續續地,七八個女孩們都到達了終點,同學們都在給她們送水,搬凳子。當我的目光無意中投向跑道時,居然發現還有一個已經筋疲力盡的女生!她離終點還有幾十米了,幾乎是半蹲着走,奇怪的是,居然沒有一個人為這個跌倒了三次又爬起來的不屈者吶喊!難道是因為她的失敗,她的落後?終於,她艱難地,幾乎哭着走向了終點。還是沒有一個人注意她!沒有一個人去問問她難受與否,沒有一個人去攙扶她!她崩潰了,就好像世界不屬於自己一般,倒在了操場上。

我震驚了,我與她素不相識,可內心強烈的良知促使我抓起一瓶水向她衝去,她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氣,頭髮緊貼在額頭上,手按着似乎在抖動的腿,我感動了,心裏被一種莫名的感覺暖化。我輕輕地問她:“你還好嗎?要喝水嗎?”説完這話,我才想起劇烈運動後不能立即喝水,要慢慢走路。她什麼也沒有説,只是將她冰冷的手伸向我,能夠給予她幫助我很幸福,我知道她現在最想渴望的就是一些温暖。我立馬搭上她的手,將她扶起,用肩膀撐着她站起來,她又一下子坐了下去。我又重複一次,她很費力地站了起來,眼睛無力地垂着,我也不講話,只是撐着她走到了裁判團……她一屁股坐下,頭埋下來“嗚嗚”地哭着,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我飛快地跑了。回頭看過去時,她依舊埋頭哭泣,是絕望,還是不放棄?還是她累了,再也沒有信心了?我不願多想……

最後一名,倒數第一的成績在她的同學看來,就是那麼的不值錢,那麼的刺眼?之前宣過“重在參與”誓言的他們,現在都哪兒去了!我親眼看到她如此努力地跑完操場,我親眼見到她那麼無助地流下眼淚。她的同學,一路上為她“加油”的同學,因為她的輸,就否定了她,就冷落了她,就遺忘了在800米跑道上跌倒了3次,留下了眼淚,汗水,鮮血的她?我不敢相信。失敗,難道就是衡量一個人的標準?更何況,她是一個弱女子!

不幸的失敗者,只要你付出了努力,即使沒有人來安慰你,你也是最耀眼,最強大的成功者!

失敗的英雄作文 篇2

前幾天,我在看三國時,無意間從孫策想到了項羽,但他人對象與評價不高,我頗為不屑,一個失敗的英雄。但他依然你是我心中的英雄,以為失敗的英雄。

在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楚漢相爭染滿了血腥,充滿了刀光劍影的一頁。而在這部鉅作的第一幕,是聲勢浩大的人民起義,將號稱金湯的秦政權砸得粉碎。在這其中湧現兩個人物,一則項羽,二則劉邦。他們曾見過始皇帝,一個頗為不屑的説:“彼可取而代也。”一個則羨慕的説:“大丈夫應當如此啊!”兩人之性格一目瞭然。 作文網

項羽24歲時便參加了起義軍,隨叔父項梁率八千子弟軍過江,成為起義軍的骨幹。在起義危險之時,他率領軍隊破釜沉舟,大戰鉅鹿,九戰九捷,殺蘇角,俘王離,截甬道。各路諸侯作壁上觀,只有楚軍將士,以一當十,喊殺聲驚天動地,諸侯軍人人膽寒,以至於後來諸侯軍將領見項羽時,無不兩膝而行,不敢正視,項羽的威信可見一斑。此後項羽攻必勝,戰必克。在彭城一戰時,曾以3萬人大破劉邦56萬人。若是如此,誰又敢説他的頭腦簡單呢?難道一個像樊噲,張飛一般揮戈衝殺而不知運籌帷幄的人能夠如此嗎?不,絕不是,他應當是一位有勇有謀,驍勇善戰的英雄,中學生作文《一個失敗的英雄》。可惜,在垓下一戰,楚軍全軍覆沒,英雄不再,他只能歎息:“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可是,這只是寒號鳥一般哀歎!第二天,他又披掛上陣,在臨死前,還努力殺敵,做最後一搏。一個人所能做到的,不也大抵如此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們又何必要指責他那句“此天亡我也,非戰之過”呢?

項羽並不是一個冷血動物,一台殺人機器,要不然,為什麼虞美人要與他同生死,演出霸王別姬的那一幕催人淚下的悲劇呢?反觀劉邦,卻大不相同——彭城兵敗,自己逃命,卻要將兒子和女兒推下車;別人要烹殺老父,他卻無恥地大喊“分我一杯羹”,後來又殺害開國功臣韓信,彭越。此事是人為乎?這種人能稱英雄嗎?

最讓人感動的還是那首詩:“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確,相遇是這樣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既然不能取勝,不能凱旋而歸,為什麼苟且偷生呢?不如將這匹駿馬留給父老,讓人們永遠在淚中傳頌吧!¨¨¨正因為如此,他才是那時真正的豪傑,也才是我心中的英雄——一個失敗的英雄。

失敗的英雄作文 篇3

荊軻一生只幹了一件事,就是從河北來到陝西,行刺當時秦國的最高統治者秦王贏政。這件事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但是,人們卻一直把荊軻看作一個英雄。

荊軻的事蹟是因為司馬遷的《史記》而流傳千古的。在《史記》的《刺客列傳》裏,司馬遷描寫了五個刺客,他們是曹沫、專諸、聶政、豫讓和荊軻。比較一下這五個人的業績,其中有成功的、有失敗的,我們發現荊軻竟然是最沒有成效的一個,與其他四人相比:曹沫,挾持齊桓公,迫使其歸還了被佔領的土地;專諸,刺殺吳王僚,成功,自己也被殺;聶政,刺殺韓國宰相俠累,成功,自殺;豫讓,刺殺趙襄子,不成,自殺;荊軻,刺殺秦王,不成,被殺。

荊軻刺秦是完全以失敗而告終的,不但一無所獲,而且損失慘重,除了荊軻被殺外,還搭上秦舞陽、樊於期的性命,燕國督亢地區的地圖,及後來燕國遭到秦國的報復,等等。但是,荊軻卻成為這五個人中名氣最大的一個刺客,有人甚至稱他為“中國千古第一俠客”。這到底因為什麼?

表面看來,是因為司馬遷對荊軻的偏重。在《刺客列傳》中,描寫荊軻的文字最長,他一個人的篇幅,超過了其他四個人的總和。並且,司馬遷在描寫荊軻時,筆墨飽含感情,整個過程慷慨悲壯、驚心動魄,從而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麼,司馬遷為什麼要這樣描寫荊軻?

這裏面有着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刺客的地位,是由對手的地位支撐的。這也是司馬遷的歷史觀。荊軻之所以比其他四個刺客高出一頭,是因為秦王比其他刺客要刺的四個人高出一頭:荊軻的分量之所以超過其他四個刺客的總和,是因為秦王的分量超過其他刺客要刺的四個人的總和。更加了不得的是,這個秦王后來橫掃六國,統一了中國,變成了秦始皇。連荊軻自己都不會料到的是,他的生命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君王聯繫在了一起。從某種意義上説,荊軻的英雄形象是他的敵人秦始皇塑造起來的。

兩千年來,人們為荊軻刺秦失敗而扼腕歎息,紛紛分析這次行動沒有成功的原因。有人認為運氣不好,荊軻剛進咸陽宮,助手秦舞陽就因恐懼被擋在了門外,荊軻失去了幫手;有人認為荊軻劍術不精,武功欠佳,沒有追殺到秦王;還有人認為荊軻有貪生心理,沒有在“圖窮匕現”的第一瞬間向秦王下手,他想抓活的',只有活捉秦王,荊軻自己也才有生還的希望。説荊軻有貪生心理我不敢認同,説他想生擒秦王倒可能是事實。人們對“荊軻刺秦”一直有一個誤會,以為荊軻來到咸陽宮的目的就是為了殺死秦王。其實燕太子丹派荊軻到秦國,第一目的是想效仿曹沫挾持齊桓公的事件,荊軻最好也能挾持住秦王,遁他歸還侵略燕國的土地,若不行,再刺殺秦王。但最終兩個目的都沒達到,不過這也是正常的。因為這件事情本身的難度實在太大。 世人對荊軻的失敗耿耿於懷,説來説去,是因為大部分人在潛意識裏是希望荊軻刺秦能夠成功的。然而,假如荊軻真刺死了秦王,那時候贏政還沒有完成統一中國的偉業,他只是一個諸侯國的國君而已,還沒有變成後來的秦始皇,那麼,荊軻的名聲也就與《刺客列傳》裏其他的刺客一樣了,而不會脱穎而出。所以,荊軻的英名,正在於他的“失敗”。這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甚至滑稽,但我以為這是事實。

我這樣説,並沒有貶低荊軻的意思,而且荊軻也不是我能貶低得了的。我一直認為荊軻是英雄。荊軻的失敗是偉大的失敗。歷史選擇了荊軻,把他推到了贏政面前,其他那些刺客是沒有一個見過這個後來成為秦始皇的人的,這已經註定了荊軻的輝煌。

荊軻的英名與成敗無關。重要的是荊軻敢於越過寒冷的易水,又渡過黃河,來到強大的秦國,進入了它的心臟地帶成陽宮,去單挑秦王,他遇到的對手比其他所有刺客遇到的對手都要強大。他無法預料結果,但敢於向最強者挑戰。誰都知道這次挑戰生還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將會一去不復返,就是去赴死的。荊軻自己早已高歌過“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雖然有人對荊軻有各種各樣的分析甚至懷疑,但沒有一個人懷疑過他的膽略。當那個號稱十三歲就殺過人的秦舞陽,一進咸陽宮就被那種威嚴氣勢嚇得大驚失色時,荊軻還能談笑自如。當荊軻面對高高在上、被文武百官簇擁着的秦王時,他是孤獨的,然而他並不畏懼。荊軻完成了他應該做的所有動作,他知道,當他最後出手時,自己的生命也將完結。荊軻倒下時,咸陽宮已被他攪了個天翻地覆。荊軻顯示了人類個體勇力、膽略的一種極致。

荊軻在咸陽宮只戰鬥了幾分鐘,然而這幾分鐘震撼了中國人幾千年。

失敗的英雄作文 篇4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題記

冷風襲襲,江水淙淙,立於江邊,不禁沉浸於當年那戰火紛飛,四面楚歌的戰場之中。在這裏依稀可見可觸的是那瀰漫在空氣裏的濃重的戰火氣息,還有迴盪於江渚之上的兵鋭噌擊聲,永遠倒影於江面之上的刀光劍影。

風襲臉而至,讓人透不過氣來,在颯颯的冷氣中透着隔了兩千多年的滄桑與悲涼,冷漠中不時讓人傷感,不想今時今日依舊斑駁得強烈,好似在某個上古的地窖裏發現破碎的酒瓦中那逾古的老酒散發出幽古濃烈的氣味。這時,波濤湧起,思緒立即被這場景所收斂,又想起蘇軾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之感,以為這雖不及“千堆雪”來得壯闊,但似乎也不乏玉杯瓊漿之感!但這不比長江黃河,他是悲涼與雄壯的,傷感和多情的,滄桑而激烈的——畢竟他是一個失敗的英雄!

在這濤聲風聲中,我彷彿聽到當年那句帶有幾分稚氣而又不失輕狂的言語“彼可取而代之”。你生於亂世,年少就已雄心壯志,以為可以逐鹿天下。你與身俱來便是身高八尺,力能扛鼎;你心直口快,豪爽仗義,見傷病之士兵,便心疼得熱淚滾滾,分之飯食;你為人恭敬,言語和氣―――你本是上天的寵兒,勝利本該屬於你!但……

回想鉅鹿大戰,你在戰場上力挽狂瀾,心中不免激盪不已。你九戰九捷,破釜沉舟,大敗秦軍。沒有這一仗,劉邦不可能趁隙入關。遙想當年你從帶領八千子弟兵起事,到當時諸侯中最強大的四十萬軍隊。或許因為年少,使你變得輕狂;巨大的勝利使你的輕狂變得不可收拾;你開始自負殘暴——這一切都註定你只能成為一個失敗的英雄,而不是王者。

在鴻門宴上你放了劉邦;急於分封,不甘居於人下;又念念不忘。“富貴”而“歸故鄉”——你或許不懂王道,成王敗寇自是常事。要成王者,耐是必要的。而你高傲輕狂,不甘居於人下,你希望人們以崇敬的目光來仰望你,你是多麼驕傲!但失敗是必然的。當四面楚歌響起之時,你悲歌慷慨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你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這是怎樣一個壯懷激烈令人蕩氣迴腸的場景!英雄末路,長歌當哭。這一悲壯慘痛感天動地的悲劇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説都絲毫不亞於古希臘任何一部悲劇。我本以為像你這樣的英雄的淚是冷的,不想是熱的!

當你歷經楚漢之戰卻只剩下二十八名騎兵,最後隻身單騎來到烏江,大呼“天滅我也,非戰之罪也”!亭長勸你隨他渡船回江東,“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但是他不懂你,如果就這樣渡河過去或是放棄戰鬥,舉手投降,束手就擒,那就不是項羽了。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應該把兵器高高舉起,就像優秀的表演藝術家一定要讓演出在謝幕時達到高潮一樣。迴響在這兒的是你那高舉兵器;來回馳騁於亂軍之中那嘶聲裂肺的殺喊聲;面對背楚降漢的呂馬童,你笑了,笑得驚天動地——之後令我傷心的是你竟然慷慨自刎了——你即使是死也死得壯烈,死得英雄,死得氣勢磅礴,驚天地,泣鬼神,就連烏江之水也要為之嗚咽,為之洪波湧起,濁浪翻騰。

或許這才是你最好的選擇。想起李清照的詩句——“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又豈是一個“悲”字了得!

這時風依舊猛烈,剛才的那陣風已蕩然無存,留給我的是冷冷的空寂。面朝這烏江,心想或許烏江才是英雄最好的歸宿——亦或失敗的英雄成全了烏江!

失敗的英雄作文 篇5

在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楚漢相爭是充滿了血腥,充滿了刀光劍影的一頁,上演着一幕幕到處都是勾心鬥角,充斥着陰謀良策的歷史劇。這部鉅作的序幕是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將號稱固若金湯,看似鐵桶一般的秦政權砸得粉碎。在這次起義中湧現出兩位人物。他們一個是避禍與江南的破落貴族——項羽;一個是闖蕩於咸陽城的市井無賴——劉邦。兩人在年輕時都曾見過秦始皇,一個是頗為不屑地説:“彼可取而代之。”,而另一個則像乞丐見到富人一樣羨慕地説:“大丈夫應當如此。”兩人的性格一目瞭然。

項羽24歲便隨叔父項梁參加了起義軍,率領八千子弟軍過了江,成為起義軍的骨幹。他率領部隊破釜沉舟,大戰鉅鹿,九戰九捷,殺蘇角,俘王離,截甬道;在當時,各路諸侯都作壁上觀,只有楚軍戰士,以一當十,喊殺聲驚天動地,使諸侯軍個個膽寒,人人驚慌,以至於到後來各諸侯將領去見項羽時,無不兩膝而行,不敢正視,其威信可見一斑。此後項羽連戰連捷,在於漢軍交戰於彭城時,曾以6萬人大破劉邦56萬人。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勇猛的將領,不管是個人武力還是領兵才能方面都是無人可敵。

要是明瞭這些史實,誰有敢説他是一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莽夫”呢?難道一個不知運籌帷幄的僅像張飛一般揮戈來回的莽夫能做到這一點嗎?不,絕不是這樣的。他應當是一個有勇有謀的英雄!可惜,在垓下一戰,楚軍全軍覆沒,英雄不在,只能歎息:力拔山兮氣蓋世,是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誇若何?可是他並沒有一味的哀歎!第二天,他又披掛上陣,在臨死前,還努力殺敵,做最後一搏。不要在乎會取得怎樣的成果,都要全力以赴,就算失敗,至少曾經努力過,就不會覺得遺憾。一個人能做到的也大抵如此嘛?“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們又何必去計較“此天亡我,非戰之過”呢?

項羽也是情深意重之人,不然為何虞美人要與他共生死呢?演出霸王別姬那一幕催人淚下的悲劇呢?反觀劉邦,卻大不相同——自己逃命,卻要將自己的兒子女兒推下車,別人要烹殺老父,他卻無恥的大喊:“分我一杯羮。”,後來又殺害開國功臣韓信,彭越。劉邦是一個厚黑到極點的陰謀家,它比曹操奸詐,比劉備虛偽,比孫權陰沉。“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句話完全説出了劉邦的殘酷。這是人乾的事嗎?這種人配得上“英雄”兩字嗎?

項羽背後並不寂寞,李清照的那首;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最讓人感動。的確,像項羽一樣的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既然不能取勝,不能凱旋,為什麼還要苟且偷生呢?不如將自己這匹駿馬留給江東的父老,讓人們永遠在淚中傳誦吧!

失敗的英雄作文 篇6

邁入歷史博物館,視線定格在那把匕首上,滄桑歲月腐蝕它的軀體,卻腐蝕不了它的主人的偉大靈魂。

百感交集的思緒化為雙翅,翱翔於歷史長河上,去尋找那偉大的靈魂。 荊軻帶着燕國人民的希望,走上那條不歸路。他知道這次行動必定凶多吉少,但他還是選擇了去完成。在路上,士兵搶掠後放火的濃煙刺痛着他的雙眼;骨瘦如柴的農民在田間苦苦掙扎的背影,籠罩在他的心頭;寒風颳過簡陋的茅草房;衣衫襤褸的老人在風中瑟瑟發抖的身軀,像陰沉沉的天空,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看,這就是嬴政帶來的災難啊!這更加堅定了他的決心。當那把鋒利的匕首隨着荊軻的手腕刺向秦王時,英雄的形象已在我眼前定格。是的,行動失敗了,荊軻的血染紅了整個宮廷,秦王為之震撼、為之炫目,於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嘯歌述説這位失敗的英雄的故事。荊軻啊荊軻,有人説,你傻得不可救藥,明知刺殺秦王九死一生,你還是去了秦國!當你血灑宮廷時,我的心顫抖了,為一位雖失敗卻是人們心中永恆的英雄而顫抖!

失敗的英雄作文 篇7

翻開歷史的書冊,在歷史長河中我們可以尋找到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岳飛,荊軻等等。或許這些人中有失敗者,但是依舊可以讓我們記憶深刻。荊軻雖然最後刺殺失敗。但我依舊認為他是一個勝利者,至少他在精神方面戰勝了所有人。他以“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廷”的勇氣和英雄氣概感動了每一個人。因此,他雖然是一個失敗者,但對我來説依舊是一個勝利者。

讀完《荊軻刺秦王》時有的人認為他並不是一個英雄,他只是一個倒黴的出風頭的人,但是我認為荊軻依舊是一位偉人。在中日甲午戰爭時期,著名的黃海大戰中,鄧世昌在最後關頭一心想要撞沉“吉野”號,來挽回一些失敗,雖然鄧世昌的想法並沒有實現,但他仍是一位英雄。他不顧個人只想着國家,就憑這一點他依舊可稱為英雄。“不以成敗論英雄”雖然荊軻失敗了,但他本質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因此他並不是出風頭的失敗者,他是一位英雄,是一個為了國家的英雄。

我認為荊軻死的光榮。趙博生曾説:我死國生,猶死猶榮,身雖死精神長存,成功成仁,實現大同”荊軻出使秦國是為了國家的利益,他為了使燕國存在,冒死去刺殺秦王,可最後失敗了,但是他仍是光榮的,至少他做到了“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荊軻是盡心盡力的。

據《戰國策》記載,太子丹為保燕國,曾找過兩個人出謀畫策,但都被拒絕了,最後才找到荊軻,荊軻也答應幫助太子丹。他雖然失敗了,但盡心盡力了,他為了燕國付出了自己的力量包括自己的生命。成功的不一定是英雄,失敗的也不一定不是英雄。我們不可以以成敗來看待每一位英雄,荊軻是一位失敗的英雄,他至少盡心盡力了,付出了努力和生命,我們不可以從成敗的角度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