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作文一等獎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86W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作文一等獎

中國人的年承載着太多中國人自己獨有的文化內涵,祈年祭祀、敬天法祖、燃放爆竹、守更待歲、臘肉醃貨、湯圓水餃、舉杯共慶,這一切離不開的永遠是對於來年美好生活的期待,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2021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作文一等獎,但願對你有借鑑作用。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作文一

除夕,好熱鬧啊!人們忙得不亦樂乎,貼了對聯又掛年畫;噼哩啪啦的鞭炮聲就像在鍋裏炒芝麻似的接連不斷;啪啪啪的焰火聲就像北京天安門舉行盛大的慶祝會似的,穿過了大街小巷,穿過了高樓大廈,把漆黑的夜晚照着得如同白晝。家鄉的除夕之夜到處洋溢着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

夜幕降臨了!等候多時的我和姐姐高興地拿出了“萬花筒”。我興沖沖地拿了焰火和打火機,準備實施我除夕之夜的第一個計劃——放焰火。我們放的第一炮是“一嘯沖天”,隨着一聲巨響,天空頓時如同白晝,好壯觀哦!緊接着是“天女散花”,所謂天女散花,顧名思義,那一定是非常漂亮的場面。你看,果真不出所料,仙女們在天空中把一籃子花毫不憐惜地撒向人間。那些花在空中飄飄悠悠,美麗極了!剎時,空中成了五彩繽紛的世界。我和姐姐高興得手舞足蹈。隨後,我們又放了“降落傘”、“七仙女”、“百花奔放”……

我除夕之夜的第二個計劃,毫無疑問,當然是看春節聯歡晚會了。我們一家子環坐在電視機前,興致勃勃地等候着春節聯歡晚會的到來。高興之餘,突然爸爸的臉陰沉下來。我想:爸爸這是怎麼啦?容不得我多想,爸爸此時拉開了話匣:“現在的日子真是天堂的日子啊!”爸爸突然冒出了這麼一句話,我百思不得其解,急忙追問“爸爸,什麼天堂的日子啊?”爸爸此時旋小了電視機的音量,對我們説:“孩子,你們是不瞭解的呀!過去我們這些老百姓可苦啦!”

“你們看到今天年夜飯桌子上的菜了嘛,多麼豐盛。這要是在過去,想都不敢去想啊!”爸爸點着了一支煙,吸了一口,語重心長地説:“我常聽你爺爺説,他那個年代,過年能有肉吃,就滿足了,就有許多人羨慕。我記得你爺爺的這麼一件事:那年春節前,你爺爺挑了一擔舊書到後周去賣。他用賣書的錢買了一刀肉,回來總捨不得吃。想吃肉了,就朝掛着的豬肉看看。幾個月過去了,那掛肉仍好好地話着。一天,你爺爺用木梯爬上去一看,只剩下一張皮了——肉全被老鼠吃了!就這樣,人捨不得吃,卻成了老鼠的美餐,多麼的可惜啊!”説着,爸爸站了起來,用手比劃着,對我們説:“你們這些小孩現在簡直是掉進了蜜罐裏,什麼沒有得吃呀,過年出去拜年,餐桌上是‘三層樓’啊!特別是近幾年,改革開放,農民走上了致富路,生活水平提高了,餐桌上的變化更大。連天鵝肉都能吃到。你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啊!”

是啊,現在勞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確是提高了不少。這一切,全靠黨的富民政策好,全靠黨的領導好啊!

今年的除夕之夜,我們貼對聯、掛年畫、放焰火、看電視,儘管是忙了一點,但稱得上是豐富多彩,使我在忙碌之中學會了許多。而最使我難忘的還是“聽回憶”,爸爸的一席話使我對過去了解了許多……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作文二

春節臨近,年味漸濃。外出務工的陸續回鄉,求學異地的學子收拾好行囊,家家户户都準備好了臘肉香腸……

記得小時候,母親告訴我一句話,大意是“願過端午不過年,過了春節瓣瓣閒”。因為過了端午,基本上都是農忙的時候,會有好的收穫。白居易不是説“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麼?而過了春節,地裏的農作物還未長成,收穫也還需要時間的等待。

小孩子總是盼望着過年,除了好吃的,還有長輩給的壓歲錢。小時候,春節前母親總會帶着我們去“趕場”,買上一套新衣服,父母卻不捨得給自己買。這也成為我工作後,每年春節前都會給他們買一身新衣服的執念。

一直以來,父母都很忙,小時候更甚,他們總有幹不完的事情。記得有一年家裏修房子,除夕夜,我和父親晚上八點過了都還在忙碌。在縣城讀書的哥哥正在叛逆期,找各種理由不回家。做好的魚涼了又熱、熱了又涼。直到現在,父親説起這件事還會情緒低落。好在哥哥及時“改邪歸正”,如今踏實工作,孝順父母,夫妻和睦。

成家後,春節和媳婦孩子一起回家,父母總是早早地期待,早早地準備好幾桌飯菜。臨走,少不得媳婦孩子的大紅包,還有後備箱滿滿的愛。我將之形容為“鬼子進村式”回家。記得父親和我説過:你以後對我們,有我們對你三分之一好我就知足了。仔細想想,我做的,不及他們對我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愧疚,總説不出口,只化作一大口烈酒,帶着喉嚨的灼熱感下嚥。

結婚後,五年沒有回老家過除夕夜了。依然清晰地記得2016年,在岳父家過除夕,喝了很多酒。藉着酒勁給父親打電話,邊哭邊説自己想回家,還把自己鎖在了車上,差點把媳婦急哭了。到現在,媳婦還拿這事打趣我。

現在,很多人説年味淡了。其實我想説,這未必全是壞事。一方面,各地在春節都組織了各類文娛活動,年輕人卻喜歡自己的耍法,或呼朋喚友交流感情,或大快朵頤一醉方休,或征戰牌壇大殺四方,或獨坐一隅手機相伴。另一方面,交通發展、通訊進步,以前過年才能見一面的人,隨時可見,相思不再無所寄託,減輕了過年的感情承載壓力。再一方面,隨着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提高,以前過年才能吃的、玩的、用的,平時都能得到滿足,春節不再是滿足自我的唯一途徑,年味自然淡了。

媳婦這裏的“過年”,指的是除夕。而在我們老家,過年等於春節。每次媳婦問我在哪裏過年,我都會説要回老家。她就會説:除夕早上回去還是除夕前一天回去。而我,每次都轉不過彎。

提到過年,不得不説到年貨。四川地區,臘肉香腸自然是過年必備的。不管是廣味還是麻辣,不管是手工裝還是機器代勞,顏色鮮豔的香腸一掛一掛的整齊排列,頗有些喜慶的味道。煙燻後的臘肉透着金黃的顏色,帶着草木的味道,簡單的蒸炒,吃一口,油脂在口腔裏流轉,香味在脣齒間肆意。

除了準備臘肉香腸,還有灑掃庭除、新衣美酒、肉類時蔬、瓜果甜點、春聯燈籠、外出遊玩……從曾經的留着好東西準備過年到置辦年貨等着過年,從回家過年到有的家庭旅遊過年,變化的不僅是年貨,更是生活水平的提高。

每逢佳節倍思親。變化的年貨、閲歷、心境,不變的是內心那一份感恩。帶着真情回家過年,或許就是最好的年貨吧。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作文三

我特別喜歡過年。過年的時候,家家户户都團聚在一起,一起打牌,一起看電視,一起吃飯,總能給人温馨的感覺。所以,每到寒假,我就特別的想過年。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除夕呀!爸爸很早就起牀,在陽台上放起了鞭炮,“闢辟”“啪啪”……伴着巨大的鞭炮聲,我突然想起一句詩來: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馬上,新的一年就要隨着這首詩過去了。我又長大了一歲,又要迎接一個全新的生活了。但爸爸媽媽也要老了一歲,他們將會越來越老,到最後就變成了老爺爺和老奶奶。所以,在新的一年裏也要讓爸爸媽媽笑口常開,越活越年輕!

中午,媽媽做了一頓豐盛的飯菜:有土豆炒青椒,豆芽炒粉絲,酸辣粉,還有牛肉白菜湯……我也趕忙把雪碧拿來,每人倒上一杯,然後大家舉杯同慶。慶祝新的一年到來,也祝福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工作順利,笑口常開;他們同時也祝福我身體健康,學習“更上一層樓”!我們還祝福全家安康幸福,在2021年各有所成,過一個快樂的新年。看到這些菜,我饞地直流口水。於是,大家開始津津有味地大吃特吃了。

到了晚上,我急急忙忙吃完了晚飯,便與遠在陝西的奶奶和堂哥打了祝福電話。先向他們彙報了我的期末考試成績,我想奶奶一定會非常高興的。接着互相給遠在天涯的親人祝福。唉,以前奶奶在淮安,我沒少給她添麻煩,現在回老家了,還蠻想奶奶呢。不過,只要奶奶在農村還好就行,只是她的腿疼,所以希望奶奶腿好起來。

掛完電話,才想起爸爸還沒給壓歲錢呢。爸爸要我磕一個頭,才能給一張我一年一直在等的百元大鈔。於是,我恭恭敬敬地向爸爸磕了一個頭,終於拿到了一張嶄新的百元大鈔了!現在再去到母親大人那兒去報道。咦?不理我,明天再拿也無所謂,媽媽一定會給的!

快到八點了。我迫不及待地趴到電視前,目不轉睛地盯着電視機。終於,春晚開始了!首先歌舞《虎躍龍騰賀春來》體現了人們對新春的期盼和慶賀;宋祖英的一首《讓我們舞起來》使我們看見了春天的生機勃勃;特別是小虎隊的《再聚首》讓我們回憶起以往的青春;劉謙的魔術令我們驚歎不已;小品《捐助》令人捧腹大笑;兩位80後的相聲演員也給我們帶來了一段新穎的《論捧逗》……新的一年馬上就要開始了,主持人一起倒計時:“……五,四,三,二,一,新年好!”全場頓時沸騰了!

突然,外面放起了焰火,以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巨大的焰火聲響徹着整個天空。黑夜,被焰火裝點得格外美麗:有紅的,橙的,黃的,綠的……它們的形狀也是五花八門:瞧,這支焰火直竄雲霄,忽然散開,變成了一朵鮮豔的玫瑰花;那支焰火好似仙女下凡,從花籃裏拋出許許多多的小花,灑向空中;還有的像小星星、小皮球……若大的天空,成了焰火的舞台。啊,我又長了一歲啦!

真是一個難忘的除夕。今天,是一個閤家歡樂的日子;今天,我又長大了!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作文四

時光機把時間推進到三十多年前,我的小時候,上世紀八十年代。記憶中,大部分家庭都是在家裏吃年夜飯的。家裏的長輩殺雞、買肉、炒菜、備酒,好不熱鬧。一番忙碌之後,大人孩子都盼着的這桌年夜飯就準備好了。此時,忙碌了一年的老老少少,聚在一起舉杯慶祝,有説有笑,一邊吃飯,一邊聊天。那時物資還很匱乏,也就只有春節才能吃頓像樣的“大餐”。而我們小孩子在農曆正月七年級這一天還要穿新衣、套新襪、戴新帽、蹬新鞋,別提有多開心了。春節給了我們一個穿新衣的理由。吃年夜飯的時候,還要吃新煮的餃子,預示來年“酒足飯飽”。晚上八點,中央電視台春晚準時開始,通常持續四個小時,過了午夜才結束。我年少時候的春節,多麼美好、多麼歡樂啊!

還記得當時,鞭炮聲從傍晚開始就斷斷續續地響起了,只是在午夜的時候更猛烈了。午夜十二點一到,爺爺、爸爸和叔叔衝上“火線”,放響“二踢腳”迎接新年。我們幾個小孩子則捂着耳朵躲在門洞裏,害怕卻又忍不住想看。央視春晚節目裏,主持人在一片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開始倒計時:十、九、八、七……那時的過年是多麼熱鬧啊!

“七年級”早上,我們幾個孩子會睡到日上三竿。中午時,我們一骨碌爬起來,磕頭、作揖、拜年,向長輩索要壓歲錢。長輩們也樂此不疲,對我們疼愛有加,挨個發放紅包。之後,跟着爸爸媽媽“奔波”在拜年的路上,走家串户問候祝福去了。

時間慢慢消逝,如今我已為人母,過年的方式也發生了改變。每當過年,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如今的中國年,年三十的前一個星期,世界彷彿按了暫停鍵,喧囂的城市一下子安靜下來。快遞業、洗車業、理髮業,數不清的服務行業都早早歇業了。打工族在全國各地上演春運“大戲”,各自奔赴心中的港灣。我所在的城市幾乎變成空城,而每年的舉國春運中,都會藴藏着別有韻味的春運故事。

我們富裕起來了,年味兒卻淡了。但人情沒淡,日子沒淡。因為天天都在過年:大餐天天吃,新衣月月買。由於越來越提倡環保,午夜的鞭炮聲響顯得不那麼“理直氣壯”了。許多城市中心都禁止燃放煙花,即便允許放煙花,期限也很短,限制也較多。各種綜藝節目在電視裏輪番上演,人們對央視春晚期望值越來越高。可節目越精緻,越覺得乏善可陳,鮮有關注了。拜年的方式也變了。手機裏簡單的一個表情、一聲問候、一句祝福,再也不是挨家挨户地串門了。不能不説,我們的精神世界豐富多彩了,我們的生活富裕了,過年變得清冷了、理智了。

從前的過年,相聚、歡慶;如今的過年,放假、安然。有些日子確實再也回不去了,但過年總能讓歲月變得濃稠、馥郁、芬芳。在此刻我的內心浸滿了思緒,是記憶,是往昔,也是對未來的無限期待。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作文五

過年,需要在老家才有味道。

被煙子薰了一年的漆黑的牆面上,貼年畫,“年年有魚”畫中抱着紅鯉魚的大胖娃娃,“榴生百子”畫裏鮮豔欲滴的榴籽,“松鶴延年”畫面那孤傲冷峻的仙鶴和虯蟠如蓋的古鬆,看一年都喜歡。

被日曬風侵了一年的發黃的門面上,貼對聯,“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的門聯,懷抱雙鐗的秦叔寶和金鞭的尉遲恭畫像的門神,看一年都不厭。

即便是孩子們放鞭炮,也不覺着心煩,忽遠忽近的炮竹聲反而平添醇厚濃烈的年味氣息。

如期而至的年,像花兒一樣,綻放在所有人的心裏,不論孩子、遊子,還是孤兒,如戀巢的候鳥,都會在年前向着家的方向紛紛歸來。

過年了,家中老人健在的,都是幸福着的;家裏孩童多的,也都是喜慶和熱鬧着的。

除夕夜,像一棵茁壯茂盛的大樹,樹的根部,就如長幼同堂團聚的家。大樹下,全家老小團團圍坐在熱氣騰騰的飯桌邊,吃着全家老小一年來的家長裏短,吃着團圓年的美滿與自在,吃着久別重逢的幸福,也吃着來年生活的無限憧憬。

除夕夜守歲,守着老家流緩的雲,低語的風;守着樸素、善良的人情世故,也守着古老風俗和祖輩留下的融於血脈的文化。

老家,於我而言,過年時節如候鳥般回去,只是忙碌了一年短暫棲息的安慰。掐着指頭算,我也有好多年沒能回老家過年了。

老家,亦如一盆蘭草,散發着淡雅香,縈繞在心頭,彌在夢裏。自己越是小心翼翼地呵護,越是害怕觸摸;越是想捧在手心裏,就越擔心捧在手心就化了。

時間如山間溪水,吹着口哨,歡快地流着,淌着,自己沒日沒月地瞎忙活,也不知在忙些什麼。有時也想歇一下腳,也想灑脱一點,悠悠閒閒地混些日子,然瑣碎的事情像煙灰缸裏的煙蒂,也像桌上的蒙塵一樣,越積越多。

打離農村老家進城二十多年,歲月業已把時光的幕布輕輕掀開,自己年少時那如夢的雙眸便逝去了天真,蓄滿了深沉;歲月那把年華的刻刀緩緩的,不動聲色的割着,划着,自己原本光潔的額頭便抹去了稚嫩,傾注了成熟。

我對於荏苒的光陰常起一種流連眷念的感覺,結果常令我自覺地和故意地一心想念着老家年味的那特殊甜美的時光,自己的人生便有了重重疊疊的記錄和回憶,時至今日,那些甜美的時光還是活現腦中,依稀如舊。

夢裏夢外,滿是父母磨豆腐時的那碗清甜可口的豆花,滿是父母煮甜白酒時的那團清香鬆軟的糯米飯,滿是父母炒蠶豆時的那碟酥脆破肚的蠶豆,滿是街坊鄰居家殺豬時的那缽濃香滿溢的豬雜。

如今,自己每天都被時間的車輪推着,如山中老翁,混着“山中無甲子”的時日,直至耳畔忽然響起調皮孩童燃放的第一聲爆竹,方意識到,年的腳步聲近了。

陣陣炮竹聲響,讓寒了一冬的自己聽到了大地的心跳。孩童們臉上漾溢着純真的笑容,那一雙雙水靈無邪的眼神承載着千百年來的古風,讓年的味兒穿越了時空,穿透了風雨。

過去缺錢,日子再不快活,過年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如今,即便是有錢,多少錢都不夠花,但能和家人在一起,便成了自己最為奢侈的一件事情。

有人説過,父母在,過年回家,自己是孩子;父母在,過年不回家,自己是遊子。失去父母,即便是過年回家,在哪,自己都是孤兒。

過年回到父母的身邊,家完整了,人踏實了,心也安定了。父母就如旺了一季寒冬的那盆火,過年回家,就是為烤火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