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以變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72W

以變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以變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篇一:

劉嘉貝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讀之,彷彿嗅到泥土的芬芳,聽到麥芽發節的聲音,觸摸到自然原始的脈搏。

這首二十四節氣歌,從童年牙牙學語時的初次背誦,到逐漸理解其字裏行間的意藴。隨着年齡增長,我的體會在年復一年發生着變化,但不變的,是它深處的內涵。

我曾以為,“立春”節氣只是揭開了南國杏花、春雨江南的序幕,並不能結束北方寒冬的肆虐。其實只要留心觀察,就會看到晶瑩剔透的薄薄冰層下有清泉潺潺,河堤上的柳枝漸漸柔嫩,若隱若現地帶了些細小嫩芽。春風一至,世界的變化日新月異,卻又彷彿只在暗處潛滋暗長。

其實生命的活力,此時悄然綻放,我總是習慣在某一時刻望向窗外的一棵樹,或一株小草,試圖從中發現春天來臨的跡象。可每一次有意尋找都無果而歸,但他們總會在你不經意時,給予你驚喜。

以前在我的老家,人們有“打春牛”的習俗,伴隨着那一記清脆的鞭響,無垠的田野上開始繁忙起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原野一洗往日的悽清,喚了身熱鬧的衣裳,人們帶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的美好願景,在一年之際的春天,翻開了新的篇章。

如果説,蓬勃的生機,隨着春意的加深瀰漫開來,那麼六月之初,伴隨着芒種的到來,收穫的氣息散滿整個田野。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正如白居易詩中所説,北方的冬小麥迎來了收穫,搖身一變,走進了千家萬户,站在田壟上放眼望去,一片金色的麥浪隨風泛起陣陣漣漪。

“立了秋,把扇丟”,這是從小就常聽爺爺奶奶説的一句話。自立秋起,酷熱的暑氣漸漸消退,晝夜温差變大,傍晚那絲涼意提醒着人們秋的來臨。

自古逢秋悲寂寥。其實初秋景色之絢麗,絲毫不亞於煙花三月。白露過後,秋風將至時,道兩旁的樹木最好看:有的已染上了濃郁的金黃,有的尚存一點墨綠,大片的爬山虎更是迫不及待地換了紅裝,鋪滿了院牆——行人笑稱:有了這爬山虎,倒是省了再去香山看紅葉了。

霜降過後晚秋來臨,便頗有幾分蕭瑟之意了。颯颯的秋風不禁使人想到了古人墨客的感慨,也勾起了自己的回憶,此刻仰望皎潔的月亮,就會發現今日不同往昔,更是生出對家人的思念與對友人的牽掛。這樣看來,節氣的輪迴,也牽動着人們的情思,包涵着無限悵然。

冬至過後,大寒小寒接連而至,北方便進入了“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的嚴冬季節。農曆新年也進入倒計時,掃房土、買年貨、貼窗花,一派喜氣將隆冬點綴得熱鬧非凡。

記得那年春節和爸爸媽媽回家鄉過年,大年九年級的夜裏,屋內飯菜熱騰騰的蒸氣模糊了視線,只隱約看到屋檐上的大紅燈籠映襯着茫茫白雪,有遙遠的爆竹聲從窗外傳來,我不禁想到那首《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莫説冬天荒蕪寂靜,其實這片寂靜中早已孕育了來年的無限生機。舊的輪迴結束,新的一年的變迭更替又將開始。

二十四節氣是一副有聲畫,畫出華夏大地的風土人情和充滿變化的自然風光,二十四節氣又是一首無字詩,書寫着自然規律的變更和傳統文化的代代傳承。

變的,是年復一年的景緻與生機;不變的,是五千年綿延至今的農耕文明縮影和祖先的諄諄教誨。這一切的一切,如一座燈塔,矗立在中華文化之中,俯視着現在的我們越來越忽視它的重要與價值,只因我們沒有體會它藴藏其中的寶藏。

以變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篇二

張藝燦

小時候,我養了幾隻蠶。

於是每天下樓摘桑葉,總是免不了要碰上幾個同院的老太太,她們有時竟比我媽還愛嘮叨。“娃娃喲,好好學習,將來出人頭地。”“哎呦,這學習可不容易,娃娃一天辛苦唉,將來可要考個好大學。”我每次總要對她們帶着方言的勸誡式教育應付半天。

母親沒有那麼贊同我養蠶,怕耽誤了學習,於是開學以後不再讓我放學下樓摘桑葉。

“你好好學習就行了,我先幫你養着。”“一年之後你就畢業了,國中還不知道能考哪兒,現在還有心思搞別的事情?”我不願放棄每天下樓的時間,但她給了我這樣的答覆。

月考過後,母親去開家長會,我偷得半日閒,便趴在陽台上看盒子裏的蠶。那天陽光很好,記憶裏深刻的景象也許是因為之後沒有那麼注意窗外。蠶兒用足力氣爬上了我的手指,軟乎乎的,我心裏有種難言的觸動。它在我的指尖晃動着自己柔軟的身肢,如一團有重量的棉花。我輕輕的將它們又放回了新鮮的桑葉上。

母親回來了,我跑回了自己的房間,她在我桌子上放了一疊沉甸甸的東西,是套卷。我用眼神表示拒絕,訴説着不滿,甚至委屈。母親有些心疼,卻又無可奈何,因為她抱有期望;我有些難受,卻又無可奈何,因為她的期望,我必須承擔那沉甸甸的重量。

我開始做題,生活充實,時間飛快,在這樣的日子裏,我忘了蠶。

有一天,母親讓我看那個盒子,我才想起它們。上次還是蟲,這次再見時,已成蠶繭了,不動,就靜靜躺在盒裏。可惜了,我錯過了織繭。

我上了個好學校,回家徑直去了陽台,用手去碰,驚覺它在動,一點一點試探着從繭裏出來,奮力向外,翅膀緊貼在身上,待出來曬了太陽,不久後就舒張開來,終於化蛹成蛾。

來年春天,它們的下一代出世,我又去摘桑葉了,碰上晚上散步的老太太。“喲!長這麼高了。”“多久沒見了,長這麼快,考的不錯啊。”“你媽媽每天下來都和我們説呢。”我有點喜歡和老太太們聊天了,有時停下來。

蠶出生自卵,長大,結繭成蛹,破繭而出變成蛾,在陽光下舒展翅膀。

有時我在窗邊,看向窗外時,總有一隻小小的蛾,陽光透過翅膀落下,是五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