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鄉村教育的春天

欄目: 徵文稿 / 發佈於: / 人氣:3.2W

鄉村教育的春天

鄉村教育的春天

坐在時間的列車上疾速前進,看着窗外飛馳而過的風景,我的思緒也隨之盪漾開來。一晃眼,三十二個年華無聲溜走,歲月真像個神偷,悄無聲息地偷走了我的青春與熱望,卻也仁慈地留下了時光饋贈的痕跡,點點滴滴豐富着人生的記憶。

還記得小時候,我們是聽着《春天的故事》長大的。歲月如彈指,揮手四十載。是的,春天有故事,正是那神奇的一筆,中國便展開了新的篇章,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如今,改革開放已經40週年了,放眼神州,河清海晏;縱觀華夏,國泰民安。而我們年輕一輩,作為新時代的領路人,更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奮進,共築偉大的中國夢。  

改革開放40年間,祖國在騰飛,我們的生活也在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一名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八零後,我切身感受着改革開放後農村生活的鉅變,亦是感受到了它對農村人精神上的洗滌盪清。在這三十多年裏,社會的發展、歷史的演進、時代的變遷等在我們這一輩人心裏烙下了深深的印痕,讓人感慨,讓人深思。我想,作為這個偉大時代的見證者,應該對自己所處的地域、所從事的事業等方面有一個自己的認識和判斷,為的是更好的繼往開來,為的是實現我們偉大的夢想。

我出生在上世紀80年代。在我小的時候,城,對於我來説,那是一年只能去一次的地方,那是我當時見過的最繁華最熱鬧的地方,也是我夢想渴望去生活的地方。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説,讀書是唯一能改變命運的辦法。小時候的記憶中,父輩的生活真是艱難,長大後時常想起父親東奔西走去湊學費,湊不夠錢而抹淚的樣子。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痛苦,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心酸,總感覺那個年代的大人心裏過得很苦。然而,寒窗苦讀的那些年,家裏條件即使再艱苦,父母都沒有放棄三個兒女讀書的機會,直到孩子們都很爭氣地考入大學,參加工作,他們才像是完成了使命一樣長長舒了一口氣。

2010年我大學畢業,正趕上中央對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實施的一項特殊政策,即通過公開招聘高校畢業生到西部地區“兩基”攻堅縣、縣以下農村學校任教。國家為了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去,到基層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這對於鄉村教育來説無異於是春天來到了。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説,無異於是鍛鍊自己,報效祖國的大好時機。到最需要我們年輕人奉獻熱血的地方去!就在那一念之間,我便踏上了特崗的行列,來到了離家鄉很遠的另一個農村,開啟了我漫漫修遠的特崗生涯。

時光的車輪,載我步入剛教書的那一年。我像許許多多特崗同伴們一樣,放下了心中夢想的城市生活,轉身向山裏走去。我們都來自四面八方,卻為了一份共同的事業,堅守在鄉村多年,奉獻着自己的青春,只為這片土地上的孩子們能健康茁壯成長。改革開放的這些年,農村的教育事業在改革開放大潮中,也在與時代齊步伐、共奮進。記得我讀書的那個年代,那時的學習環境與現在相比,真的是天壤之別。那個時候,師資力量不足、教學資源匱乏。教師是課堂中的“萬金油”,教師是學生眼中的“全才”,他們可以教授多門學科。當時的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也不夠重視,重男輕女的思想讓女孩子們尤其被忽視。而現在,國家全面推行九年義務制教育,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學校各門學科師資力量逐漸在補充完善,教師素質明顯提高,教學質量明顯提升。鄉村國小新修的教學樓寬敞明亮,高科技的電子白板教學設備等硬件均衡配備。以前板書排滿黑板的景象已經被多媒體教學取而代之,現在學生可以在課堂上領略課本之外的知識,課堂上不再是大滿灌,而是逐漸在跟上新課改的步伐……而農村教育之所以能產生這麼巨大的變化,其實也都源自於國家和社會對鄉村教育事業的逐漸重視,加大了對教育行業的投入。作為一名特崗教師,我深刻地感受到在這樣一個時代的背景下,自己身上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在這個特殊崗位上,我沒有驚天動地的感人事蹟,只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不懈努力與執着追求,“教書育人,堅守教育”這便是我最純粹的初心。正是這種執着教育,默默奉獻的初心才使我能夠不愧於人民教師的稱號。

生活在鄉村多年,踏訪過多少學生家門,感受到鄉下人家的酸甜苦辣,和這裏的孩子們建立起了勝似親人般的情誼。恬靜幽美的農村,少了些城市的冰冷世故,多了些鄉土的熱情淳樸。過慣了這種慢節奏生活,漸漸會有種“悠然望南山”的感覺。原來我們在改變着鄉村教育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地被鄉村文化日漸融化。當別人不甘心把人生最好的年華留在鄉村內留在體制內時,我選擇了不改初心,牢記自己肩負的使命,堅守在這個最需要我們的地方。我希望我的孩子們能通過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在這個 “讀書”還能改變命運的時代。在我看來,教育是培育人有一個健全的人格、掌握一門生存的技能、樹立一個堅忍不拔的志向。人真正需要的,就是這樣一個志向,就是努力掌握自己的命運,而不是滿足於完成別人分配的角色。所以我教育孩子們,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活着就要有理想、肯拼博,就要不顧一切去奮鬥。至於奮鬥的結果是不是成功?是不是快樂?不要放在心上。

引用羅莎盧森堡的一句話:“不管怎樣的事情,都請安靜地愉快吧!這是人生。我們都要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膽地,而且永遠地微笑着。”每每想到自己深耕的這份事業,融注了自己多好的青春與多少的心血,總會熱淚盈眶。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對這份事業愛得深沉。洋洋灑灑寫了這麼多,不得不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這份特崗際遇,造就了現在的自己,造福了一代代祖國的花朵。  

這40年的眾志成城,40年的砥礪奮進,40年的春風化雨,看着祖國在日新月異地發展,我們這些鄉村教育人不能落後,即使做不到“領跑者”,也要努力先做“跟跑者”,再做“並跑者”,力爭為祖國教育添磚加瓦。作為教育人,我定將“鄉村教育”作為自己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標,為了讓美好教育成為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讓祖國的明天更加輝煌,讓我們所有鄉村教育人手挽手、肩並肩,不忘教育初心,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