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故事徵文多篇我與改革開放的故事作文精品多篇

欄目: 徵文稿 / 發佈於: / 人氣:2.87W

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故事徵文多篇我與改革開放的故事作文精品多篇

我與改革開放的故事 篇一

1986年,剛剛出生的我,雖在襁褓,卻已經在享受着改革開放的春風帶來的温暖拂煦。時光流逝,一晃三十多年過去,歷經兩個世紀,我們這一輩也算得上是見證了“改革開放的童年”,是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和受益者了。

老掛鐘“退休”了。從我記事起家裏便有一位“老生”——老式掛鐘,之所以稱它為“老生”,因為它“噹噹噹”響的聲音特別低沉,就像京劇里老生的低沉唱腔。上學前,最喜歡聽這個聲音,五聲響過後,母親便會起牀收拾家務、準備早飯,七聲響過後我就會從被窩裏爬出來,直奔餐桌用小手拿餅子吃,每次都被母親打手卻仍然不“悔改”。上學後,慢慢不喜歡這個聲音了,因為它催促着我必須離開温暖的被窩起牀去上學,慢騰騰,慢騰騰,我以小烏龜的速度爬起來,每次都被母親催促嘮叨卻仍然拖沓。長大了,慢慢地搖擺鬧鐘、電子鬧鐘、手機、平板電腦成了“起牀鈴”,“老生”也慢慢地淡出了我的記憶。後來聽母親講,家裏的“老生”老了,發條不管用了,在我上大學時,它就光榮“退休”了。陪伴了我整個童年時光的掛鐘,漸漸地退出了歷史舞台,成為改革浪潮中的一個小小縮影。

自行車“散架”了。家裏的鳳凰牌自行車是小時候小夥伴們人人羨慕的出行工具,那時候自行車比較少,誰家能有自行車那都是件值得自豪的事情。三四歲的時候,因為自己太小還不能學着自己騎,就喜歡父母把我放前面的橫樑上帶出去玩,又興奮又自豪。等到上國小,我開始自己學騎車,心高氣傲得不要父母幫忙扶,就藉助村裏的坡道,先一隻腳踏上自行車,另一隻腳用來加速,在車子自動前行時,再趁機把小小的身體塞進三腳架的空間裏。身子斜着,兩腿彎着,兩腳使勁蹬着踏板,還要努力矯正方向,維持平衡。現在想想那時候的騎車姿勢,真的是醜爆了,但回憶起那時的一股子勁,那一腔子熱情,嘴巴卻總會情不自禁地揚起微笑。後來,自行車慢慢更新換代,摩托車、小汽車、地鐵、高鐵等私人和公共交通工具慢慢成為主流,成為人們出行的首選,我家的“鳳凰牌”自行車因為長久擱置,鏈條生鏽放置起來後就慢慢散架了,最終它也成為了那一代人的一段記憶。

“大哥大”不做大哥好多年了。從我有記憶開始,BB機就有人在用,但“大哥大”還並未流行。直到1995年才迎來它的快速發展,“大哥大”走進我的視野,那時由於它的價格高得離譜,我家並沒有買過,只是每每羨慕於藏在腋窩底下的它。1998年,固定電話開始流行,我家也安裝了座機,最興奮的莫過於聽見電話響,時不時就去摸摸,還不太敢拿起來聽,害怕把它弄壞了。到了高中時代,手機開始普及,父親也買了一部翻蓋手機,只要我在家就會百般耍賴要來看看,那時候覺得手機真的是最神奇的東西。到了新紀年,我上大學後也有了一部諾基亞手機,天天視若珍寶,發信息後時不時拿出來看看響沒響,沒事就玩玩“貪吃蛇”。慢慢的,互聯網時代來了,電腦有了,平板有了,手機更智能了,人們的通訊也由短信、電話慢慢地變成了QQ、微信。呼機和“大哥大”也埋沒在了時代弄潮的底部。

改革開放對於我們這一代受益匪淺,身邊人、身邊事、身邊物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時代,我將勇往直前,乘風破浪,不忘初心跟黨走,走出更美的明天。

眼前這片農田 篇二

流年可以帶走青春,但總有一段經歷鐫刻着歲月的崢嶸;時光可以改變容顏,但總有一種講述能喚醒塵封的記憶。時光流轉,歲月更迭,春風依舊,我們的生活卻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驀然回首,改革開放的春風已經在中國大地吹拂了整整四十載,撫今追昔,不由令人慨歎。

四十年前我還未出生,但對於那個年代並不陌生,瞭解通常來自於長輩們的回憶。每當我從他們口中聽到那些久遠年代的記憶,總是充滿回味和慶幸。聽他們訴説往昔,回味他們流逝的青春,似乎拉近了彼此兩個時空青春的距離,卻又慶幸自己的青春綻放在改革開放的陽光下,沐浴春風!

四十年後的今天與我一樣的同齡人甚至更小的青少年總有這樣的疑問:長輩總讚頌如今好,與過去比40年來到底發生了什麼?

我的家鄉在江蘇如皋一個普通的村莊,爺爺奶奶都是終身與農田打交道的農民。農田作為第一個被改革開放春風“沐浴”的地方如今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莊稼產量高,收種都是機器,過年還有政府補貼,現在農民真的幸福啦!這全是享着改革開放的福啊!”來自於一位資深老農——我八十多歲奶奶的感慨。

看着一台台插秧機在不停地來回運轉着,奶奶與我同坐在田埂旁,向我描繪着四十年來眼前這片田地上發生的變化。

奶奶告訴我當改革開放的春風第一次吹進村時,全村人都“瘋了”。所有人都拼命地到地裏幹活,沒日沒夜地細心照料着田裏的莊稼,因為從那一天起,田是自己家的了。隨之而來的是糧食產量的增長,“飯吃不飽”這樣的心酸往事也隨着“包產到户”的到來被塵封在老一輩農民的記憶裏。2006年農業税的取消,終結了中國歷史上存在了兩千多年的“皇糧國税”,而且還給種糧的農民補貼,給億萬農民帶來了看得見的物質利益,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積極性,又一次解放了農村生產力。如今眼前的良田都已經承租給了農場主,農場主們有了大面積的良田,大規模的機械化種植才有操作性,大大節約了成本,農田原來的“主人”還能每年從農場主那兒拿到租金,皆大歡喜。

“如果能年輕40歲,我還要種十畝地”,我想如果沒有改革開放給農村帶來的變化,奶奶定然不會有如此老夫聊發少年狂之志。四十年來,也許老一輩的農民讀不懂一道道的改革文件,但眼前這片農田裏實實在在的改變,他們卻瞭然於心。

改革開放這四十年來,眼前的這片農田僅是社會進步的一個縮影,社會各行各業無不在改革的春風中取得了真正的實惠。人民的幸福感,滿足感取決於改革開放的成就,改革開放卻又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正確引領。有了這四十年的成功,沒有人會懷疑未來在黨和政府的引領下中國將會走向一個又一個輝煌!

歷史的車輪滾滾前行,也許家鄉的農田不再會有我們的足跡,但改革開放不僅僅是四十年,更不僅僅是眼前這片農田,未來,還有更多的四十年,需要我們去拼搏,去奮鬥,去開拓;還有更多的宏偉藍圖,需要我們去構想,去描繪,去踐行;還有更多的夢想,需要我們去憧憬,去追逐,去實現。讓我們攜手並肩,去開啟下一個輝煌的四十年,去建設更美麗的如皋、更富強的中國!

小汽車開進我的家 篇三

2017年,我終於實現了從腳踏車到小轎車的跨越式飛躍。

三十多年前,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一所農村中學任教,學校離我家有三十多裏,我想買個好一點的“鳳凰”或“永久”牌自行車,沒有錢倒可以貸款,可沒有計劃條兒怎麼辦呢?在村委會工作的父親幫我貸款185元,又通門路買了一輛28型“大橋牌”自行車。省吃儉用,三個月後我用工資收入還盡了貸款。行走在鄉間的土路上,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難行;夏天,烈日炎炎。冬天,寒風刺骨。

1992年,我調到縣城工作。城裏黑色的柏油馬路和水泥馬路寬闊平坦,騎着自行車少了些許顛簸,感到許多舒適。隨着摩托車和電動自行車的出現並日漸普及,交通變得越來越便利,可我還是堅持低碳生活,拒絕摩托車和電瓶車,堅守着自行車陣地。

2016年,大學同學聚會來如皋旅遊,老同學的到來促使我的思想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之後我打定主意,去駕校學駕駛。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很快拿到了駕照,很快一輛別克自動擋白色小轎車,開進了我的家。我成了有房有車一族!

小轎車確實給我們家的生活帶來許多新變化。

第一個享福的是我的寶貝女兒,女兒上班遇上惡劣天氣或者時間不巧趕不上公交車,我就成了女兒的專職司機。利用接送女兒上下班的機會,聆聽她們單位的趣聞軼事,女兒和我交流生活工作情況,我們父女關係更加親密了。

其次輪到轎車主人我自己。週末我駕着我的“別克”帶着老婆和女兒常回老家看看。騎自行車一個半小時左右的車程,如今半個小時即可到達,而且是全天候。既避免了夏日的酷暑和冬日的寒冷,也不再遭受風吹雨淋的困擾。老母親看到兒子、兒媳、孫女回家,常常喜不自禁。

第三,逢年過節,我們回家團聚的機會更多了。以前也不是不想回去,苦於不很方便。有時過節遇到上午第四課,到家時間不得早,家人等得很焦慮,我們不到家他們懸着的心總放不下來。如果有下午第一課我又提心吊膽,擔心趕不上上課,誤了大事。因此,有的時候只好提前和家裏的兄弟打個招呼不回老家了。

如今自駕遊方興未艾,我也打算利用今年暑假,湊個熱鬧,來一次説走就走的旅行,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好好享受一番改革開放以來的盛世年華!

作為江蘇省如皋中學的一名教師,我又不能不自然而然地想到那位可憐的張貢三老師。1948年,我們學校教外語的張貢三老師,在貧病交加中逝世,激起了廣大師生員工義憤填膺,先排着隊伍到學宮後巷張老師家弔唁,然後到國民黨縣政府門前請願,要求關心教工生活,給教師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聲勢之大,轟動城鄉。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新舊社會兩重天!

如今,中國歷史又進入到一個小康時代,改革開放40年,我們如皋中學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校搬到了新址,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在編教職工292名,就有汽車280多輛。其中不乏寶馬、奔馳、奧迪等名貴豪車,這是當年張貢三老師們做夢也不敢想象的。而今年剛過去的6月17日端午節團聚時,我這個普通的農村人家,竟然一輛又一輛地開進了4輛小轎車,我們兄弟4人一個人家一輛!

電視機的變遷 篇四

五十多年前,我有幸進入商品流通領域,從事商業供銷工作。回想那時的城鄉市場,真是一片蕭條,計劃供應、商品奇缺,唯一稱得上“家用電器”的商品,大概也就是手電筒了。不過,那時消費者普遍消費不高,維持温飽就算不錯了,也不奢望購買什麼家用電器了。

一次出差去南通,晚上去勞動人民文化宮遊玩,在三樓一間有百十來人的房間,擺着一台微波爐大小的物件,前面是玻璃屏幕,隱約看見上面有人像晃動,感到很神奇,一問才知道叫“電視機”。從此,也夢想着什麼時候自己也有台電視機看看。

七十年代初,聽所上海市場有電視機出售了,但要華僑券,且價格高,必須要豎很高的專用電線才能看到節目,憑我的工資收入,又無海外關係,只能望機興歎了。

1976年9月,偉大領袖毛澤東逝世,全國悲哀,為了轉播北京天安門廣場追悼大會實況,如皋縣革命委員會在政府大門牆頭放置一台電視機,到了晚上,縣城幾乎萬人空巷,都擠到政府門前看轉播,屏幕小,距離遠,信號弱,看不清畫面,但已讓我們激動不已了。

改革開放的1978年,我終於“近説樓台先得月”優先購得一台9寸屏幕對角線23釐米黑白電視機,又買一根長毛竹,在家中院裏豎起天線,終於在家可以看電視節目了,真是全家開心。不過,一面看要一面到外面旋轉天線,調整天線的朝向,否則就是“多瑙河之波”甚至“看不見的戰線”,有時雪花點多,還要用手拍打幾下電視機才行。雖然如此,還是引起左鄰右舍的興趣。一到傍晚,小院裏排滿了小凳小椅,專等着七點開播,一下夥子專門負責轉天線。有些坐在後面的大爺大媽抱怨地説“太小了,根本看不清,不如回去睡覺”。有些人熱情驟減,漸漸退場的人多了。一天一位朋友從上海帶來一隻“電視致大器”給我,我一看,就是一面與屏幕差不多大的放大鏡,但往電視機屏幕前一放,畫面立刻放大了進近一倍,效果不錯,小院裏每天有充滿了歡聲笑語。

小電視機用久了,厭倦情緒與日俱增,總想換一台大些的。當時的中國,進口電視機少,國產的質量又差,數量也不足,買一台電視機價格高,還要交消費税。這就引起一些心靈手巧的城市青年熱心創業的興趣,自購零部件拼裝電視機,一時風靡市場。我當時也趕潮流,花了不足三百元,就請人組裝了一台14寸黑白電視機,取代了用了幾年的9寸小電視機,由於屏幕大了,也着實用了兩年。

彩色的電視機問世,很快就取代了黑白機,電視畫面質量大大改善。九十年代初,我又花了大半年積蓄,購到了一台18寸“三元”牌彩色電視機,圖片也清晰多了。當時,總以為對電視機的追求已到頂峯了,誰知,電視機工業生產的速度太快了,大屏幕、超大屏幕、液晶電視、背投電視、迅速出現,促進消費者加快了更新換代的速度。

2004年,搬遷新居後,客廳裝潢時,添置了大屏幕平面大彩電,又接上有線電視,收看的電視節目達到了幾百個,視覺效果達到了顯著提高。隨後幾年,家中又陸續更新或添置了多台電視機,什麼高清的、遙控的、智能的、網絡的、多功能的,客廳、書房、卧室都放置了電視機。

前不久,我兒子回來向我報告一則驚人消息,説不久可能電視機要退出歷史舞台。我説“這不可能,只應該是質量更高,功能更多吧”。他説:“別不信,我讓你眼見為實”。説完取出了一小方盒連接上手機,然後在手機上是點了幾下,電視節目就投射到白牆上,投影屏大小可任意調節,選台方便,非常清晰,且無輻射之感,真有看電影的感覺。我説:“真是太好了,比電視機方便多了”。心想,現在家電行業品種繁多,遍佈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更多家電又相互融合,説不定電視機真會被淘汰呢!

從我家電視機變遷的這一側面,真實反映了政策開放40來,我國科技發展的突飛猛進,反映了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