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我眼中的改革開放40週年徵文【精品多篇】

欄目: 徵文稿 / 發佈於: / 人氣:8.56K

我眼中的改革開放40週年徵文【精品多篇】

改革開放40週年徵文 篇一

這個暑假到鄉下,問了奶奶才知道以前的生活有多麼窮和苦。

奶奶説,她小時候住在山上,山路很崎嶇上下很不方便。那時候很窮,生病了沒錢看病,只能聽天由命。房子很小,是用木頭、爛泥和石頭造的,如果漏了也只能爛泥和石頭修。家裏的馬桶不是沖水馬桶,而是木桶,多了就倒專門裝糞的大缸裏。上廁所沒有紙只能用破褲子破衣服代替,洗洗反覆用。那時候沒有電,晚上沒有燈只有煤油燈,大熱天沒有電扇,只能用手搖蒲扇。一日三餐有時吃不飽,平時只吃些自己種的蔬菜,沒有肉吃。生活中買什麼都要用票,例如糧票、肉票、布票……奶奶九歲才開始上學,學校是一間平房,只有一位老師教,上了四年就不上了,主要是經濟問題,當時一年學費要四塊錢,對當時來説已經很貴了。十三歲開始到地裏幹活,幹到十九歲才轉到廠裏幹活,這時國家才有了起色。

現在國家富裕了,強大了,人民生活水平也奔小康了。

家家住起了鋼筋混凝土造的高樓,哪怕狂風暴雨也能安然無恙。家裏有空調,不怕冷也不怕熱,生活用品一應俱全。馬路四通八達,有汽車、火車、高鐵、飛機等,出行方便。網絡科技也很發達,像一張巨大的蛛蛛網,可以在線預約醫療門診;也可以在線預約訂購各種票,例如火車票、飛機票、電影票以及各種門票等等;可以在線跟遠方的親朋好友視頻聊天;也可以導航、GPS定位,不怕找不到要去的地方……

學校好大好美啊!教學樓是四層的,有三棟。還有體育館,塑膠跑道的操場,不論風霜雨雪我們都可以安然地上體育課。學校裏,到處是高大挺拔的的大樹,綠油油的小草。學校還有許多活動讓校園變得豐富多彩。

改革開放四十年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沒有這四十年,就沒有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

改革開放40週年徵文 篇二

月亮的盛衰是一種變化,人的健康成長是一種變化,祖國的發展也是一種變化。

當我想到我們周圍的變化,我不禁想了很多。在過去的幾十年裏,我們的祖國發生了多麼巨大的變化!讓我們從食物開始。人們視食物為天堂。然而,據奶奶説,當她年輕的時候,許多人不能吃東西,並且有過幾次饑荒。人們太餓了,他們不得不啃樹皮,挖樹根,有時一天不能吃一頓飯。真的很痛苦。在父親和母親的時代,大多數人已經解決了温飽問題。現在,在我的童年,國家的經濟水平已經大大提高。假日、聚會、生日。下一家餐館。宮保雞丁、燉蘑菇雞、鯽魚湯。注意高營養價值、顏色、香味和味道。想起以前的人,能吃到米飯就不錯了。

轉眼間,世界已步入21世紀,中國也在用新技術向世界展示新“黃龍”的新風采。新一代青少年學習新知識,有新計劃,做新行動,期待新結果,享受新的成功。不管他們在哪裏,他們都離不開“新”這個詞。

隨着時代的發展,舊的瓦礫房屋已經被高樓取代。房子裏的陳設自然發生了變化。平板電視已經被液晶電視、空調、洗衣機、冰箱和其他電器所取代。房子裏的無氟空調使房子冬暖夏涼。手機使交流更加方便;手持計算機體積小,功能大。他們有可以接入互聯網、瞭解世界和與世界聯繫的光纖。數字電視給了我們充分的視覺享受。榨汁機可以讓你隨時享用美味的果汁和奶昔。

更別説戴上它了。在五六十年代,人們的衣服只不過是藍色夾克和綠色軍裝。現在看看各種各樣的面料、款式和圖案,它們舒適、温暖、美麗。

旅行的變化更大。以前是基本的步行。目前,私家車在道路上飛馳,自行車和摩托車隨處可見,步行幾乎完全被取代。公共汽車的使用也很普遍。

所有這些好的變化都歸功於國家的改革開放。只有當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時,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幸福。我們周圍的世界仍在變化。我相信我們祖國的未來會更好。

改革開放40週年徵文 篇三

隨着時間的流逝,不知不覺的,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四十年。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街上變得熱鬧非凡、公路上開始車水馬龍、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

奶奶告訴我,過去的四大件:自行車、手錶、收音機、縫紉機,不再是最值錢的東西了。而這些東西已被電視、冰箱、空調、汽車和手機所取代。電視讓大家不出門就可以看到外面發生的事情;冰箱可以把吃不完的東西保存起來;空調在任何時候都能調節房間的温度;汽車成了人們的日常代步工具;手機讓每個人隨時隨地都能通訊。這四十年給人們幫助很大!

爺爺説,現在科技發展特別的快。以前天天還要帶個錢包出門,還有可能弄丟呢。如果要去買一個很貴的東西,還要裝好多錢,多麻煩啊。我想到現在,天天只要帶一個手機出門,如果要買東西,只要掃掃二維碼就支付好了,而且支付寶還可以搖一搖領紅包呢!上個星期,媽媽從成都帶回來了一盒牛肉絲,我覺得很好吃,還想吃一盒。媽媽只用手機掃了一下盒子上的二維碼,再選擇要什麼商品,點擊下單後,牛肉就可以給你郵寄過來。這樣不用出門就可以吃到成都的牛肉了。

我一定要感謝鄧小平爺爺給我們帶來的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40週年徵文 篇四

晚上,飯桌前,母親談起了她記憶深刻的陳年往事。

她説她們那個時代,電視是沒有的,連“電視”這個名字都沒聽説過。

她還講了一些關於那個時代的事。那時多生了個孩子,還要被罰款。我和姐姐就是被罰了錢的,每個五千元,相當於現在的好幾萬元。可那時又能怎麼辦,不可能把我姐倆扔到大街上吧。父親那時靠着微薄的收入,東借西借,才讓我和姐姐平安出世。

現在我家就不一樣了,我們住在高級的小區裏。家裏裝了電視、電腦,各種各樣的東西都是以前沒有的。現在也不用擔心多生一孩子要罰錢了,現在所擔心的是你會不會生少了。父親的收入也顯著提高了。

你看,我正在寫作業。母親湊過來,看了一眼,説:“你都用上鋼筆了,我小時候還沒用過鋼筆呢!你生在這個時代,可真走運。”母親一直盯着,半天沒動,臉上露上羨慕的表情。

現在與過去比,那變化可真是大呀。現在網絡科技發達,可以在網上買東西,根本不用走一步路,有人直接送貨上門。我們可以坐飛機去天空中去翱翔,哪怕在遙遠的地方,很快就可以到達。我説知道的還不止這些呢,不知道的那就更多了。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越來越幸福。

我呀,無時無刻不在憧憬着美好的未來,未來那更美好的生活。

改革開放40週年徵文 篇五

我的家鄉在中國的東北牡丹江,是一座美麗的小城市。

聽媽媽説,近幾年來,我們的家鄉變化可大啦。改革開放以前,我們的家鄉十分的貧窮和落後,住的是平房,要自己燒火,一家好幾口人擠在一間小屋子裏,空間十分狹小,做飯要用大鐵鍋,洗衣服要用搓衣板。而現在呢,我們都住進了高樓大廈,有電梯,有集中供熱取暖,還有許多家用電器,都是自動化的,十分方便和輕鬆。

媽媽説在姥姥那個年代,穿的衣服大多是自己做的,無論男女老少,衣服常常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而現在呢,做衣服的已經不多了,市中心有很多商場,各種各樣的衣服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十分舒適和時尚。

再來説説交通,媽媽説原來都是土道,一下雨或者下雪,就變得非常泥濘,無論多遠的路程都要步行,家庭富裕點的有自行車可以騎。而現在呢,鐵路公路空運十分發達,高鐵的建設也非常先進,高架橋立交橋遍佈整個城市,而且幾乎家家都有小汽車或者電動車,出行十分的便捷。

媽媽説過去想要通訊只能靠寫信和發電報,要耽誤很多的時間,而現在呢,不僅有了座機,手機,網絡也十分發達,坐在家裏就可以知道天下事。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醫療衞生方面也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解決了家鄉人民醫不起,治病難的問題,醫保和社保的普及也給廣大人民羣眾帶來了福音。

這些都是聽媽媽講的,而作為三年級的我,也發現了很多身邊的變化,比如説我們居住的小區,去年還是紅瓦紅磚,今年就刷上了塗料,變得非常漂亮,還有我們的學校,我上一年級的時候,操場上還雜草叢生,現在已經鋪上了塑膠跑道,我們在上面玩也不怕摔傷了。我們居住在牡丹江的江南,通往江北的大橋也加寬了,緩解了交通的壓力,更加通暢了,我們牡丹江現在也建起了高鐵,馬上就要通車了,真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看到我家鄉的變化了吧?正是有了這改革開放,才讓我們能接受教育、實現夢想,我相信改革開放的好政策還會帶來更多奇蹟,願改革開放繼續積極順利的進行,願我們的祖國更加美好。

改革開放40週年徵文 篇六

自從這四十年過去後,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改善。讓我們先説説“衣、食、住、行”吧。

我媽媽小時候,要想買糧食要用“糧票”買,那是如果一家有九口人,數“人頭”,“‘王家’九人,五兩銀子,每人二兩小米,五兩大米。”説完後,就會把相應數量的糧票給你。買布是“布票”……而如果想得到一張肉票,就更是難上加難了。而且,冬天沒有除了白菜土豆的任何蔬菜和水果,每家每户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吃到用優等麪粉包的餃子,平時只能吃到一些粗糧,而現在在我們的餐桌上沒有四季之分,夏天的蔬菜在冬天照樣可以吃到,餃子甚至被人們當作了快餐食品,粗糧雜糧被當作貴賓請上了餐桌;關於以前人們的生活狀況還有一個笑話:以前,人們總會去買一小塊油多的豬皮,掛在門上。每次出門前往嘴上擦一些豬油,以表示自己家裏吃得起豬肉。而現在,這早已成為不講衞生的行為。

咱們再説説“衣”吧。以前,除了過年是小孩子可以穿上花花綠綠的衣服外,其它時間,人們都千篇一律穿着藍灰色衣服,在改革開放的四十年中我們看到人們的衣着在不斷髮生着變化,不但顏色、樣式發生着巨大的變化,而且服裝還有了不同的“分工”,爬山時有登山服、運動時有運動服、外出玩耍時有休閒服、上班時有職業裝等等,真是應有盡有啊。

那麼住是什麼樣子的呢?最早以前是“三級跳坑”,後來變成了四合院,在後來變成了單元房,以前一家三代人同擠在十幾平方米的房子裏,小孩子不會有自己的房間,甚至也沒有自己單獨的牀,從小到大都是跟爸爸媽媽擠在一起,衞生間、廚房都是公共的,家裏沒有單獨的衞生間;而現在我們小孩子都能擁有自己的房間,一家裏有兩個衞生間也是很正常的事。

最後,咱們説説行吧,以前哪裏有什麼公共汽車、出租車、小轎車,人們出行主要靠兩條腿,也叫11路公共汽車,你可能沒聽過“三轉一響”吧,這三轉中的一轉就是自行車,在那個年代誰家裏有自行車那是大家非常羨慕的,而現在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己的小轎車,開着自己的私家車外出旅遊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再説一個和我們有關的,我的爸爸媽媽是在小人書、連環畫的陪伴下長大的,他們小的時候玩具也很少,爸爸最喜歡的玩具是一個自己做的木頭槍、而媽媽最喜歡的玩具是姥姥自己做的一個布娃娃,而我自己的書櫃裏有各種類型的書籍:科技類、故事類、漫畫類、遊戲類等等,玩具的種類也很多,光娃娃就有幾十個,爸爸媽媽把他們的愛都給了我一個人,媽媽説給我買玩具就好象在實現自己的童年夢想一樣。

“住房裝修像賓館,三人兩個衞生間,一家兩台大彩電,家中有了電影院,出門跟着輪子轉,電話裝在兜裏面,衣着越來越大膽,奶奶也把婚紗穿,客人來了不做飯,除夕圍爐上酒店,退休大媽會操盤,買車買房去貸款,大學畢業自己幹,休閒花錢買流汗,高雅音樂露天演,走出國門看新鮮。”一首打油詩讓身邊的變化略見一斑。

在這短短四十年中,中國的發展和進步顯而易見,親愛的祖國,希望你的明天更加美好、富強。

改革開放40週年徵文 篇七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週末,聽到媽媽唱了這樣一首歌,我覺得這首歌裏面似乎有很多故事,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立即上網百度了一番,才得知這首歌叫《春天的故事》,歌中的這位老人,居然是一位偉人,他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爺爺。

説來慚愧,我以前真的不知道鄧爺爺,更不知道什麼是改革開放。帶着我的好奇心,我便纏着正在閲讀電子書的爸爸給我講一講關於改革開放的事情。

爸爸説,從他兩歲起到現在改革開放已經整整四十年了,他也算是改革開放的見證人了。於是,他就給我講了他同改革開放一起走過的日子。

在爸爸童年的記憶裏,家裏很少有品種多樣的蔬菜和肉食,包餃子是家裏最開心的時刻;玩具是父母和自己手工做的;穿的衣服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顏色單一,樣式簡單。

少年時代的爸爸也喝上了健力寶,讀上了各種新奇的圖書。連環畫已經被鐳射錄像和裝幀精美的漫畫小説所取代,五分錢一根的冰棍消失了,各種味道的雪糕佔據了少年青澀的眼球,15寸的黑白電視已經換成了21寸的彩電,裏面播放的也已經不再僅僅是新聞聯播和動物世界了。

邁入青年時期的爸爸儘管對街邊數不清的零食不再感興趣,卻發現超市的蔬菜多種多樣起來,而且似乎比肉類更受歡迎;穿着各國名牌衣服的行人在街上隨處可見;電腦和網絡悄然地構架起了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的點,線,面。

聽着爸爸講完自己的故事,我突然陷入了沉思。雖然我只有11週歲,但是飯桌上從不缺各種蔬菜和肉類,每個季節的衣服有好幾套。我會玩QQ和微信,會用iPad玩遊戲和學習原來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鄧小平爺爺的改革開放所帶來的變化,所帶來的幸福!我一直都與祖國的春天有個美麗的約會!

啊,中國,啊,中國,你展開了一幅百年的新畫卷,捧出萬紫千紅的春天。我的耳邊彷彿又想起了媽媽的歌聲。我,身為一箇中國人,倍感驕傲!我,身為一箇中國人,無比自豪!我堅信,在我大中華改革開放的道路上,在我大中華科技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必將出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40年!我必將始終在春風的吹拂下茁壯成長!

我眼中的改革開放40週年徵文 篇八

1993年,19歲的我便走出了校門來到離家百里開外,地處黃海灘頭的射陽縣洋河鄉政府從事新聞宣傳工作。雖説已經走出了校門,但在父母眼裏我始終是個長不大的孩子。以至於每週星期一上班時父母總是千叮嚀萬囑託,每個週末晚上母親總是站在路口,望着通往縣城路上來來回回的車,直到見我下車才放心地和我一起回家。

有一個週末,我沒能趕上回家的最後一趟班車。第二天上午10點鐘左右,父親就趕到了洋河。他顧不上洗把臉就訓斥我不該一聲不吭地不回家,母親一直在路口等到晚上10點多鐘。我聽了父親的這番話,心裏頗不是滋味。

1995年秋,一個好消息傳來。我家所在的徐莊村成為全鎮第一個電話百户村試點村,電纜線就經過我家屋旁。1996年春節剛過,我就對父親説,電話線都已經放到家門口了,我們還是裝部電話吧。可父親始終捨不得那2000多元的電話初裝費,説什麼也不願意,説那電話對於不做生意的我家來説沒有什麼大用處。我説,要是我哪天突然有事打個電話回來就行了,也不用媽媽經常到路口等我了。可父親不同意:“那得要花2000多塊呢!可是一茬小麥的收入啊!要裝等哪天降到2000元以下再裝。”

1996年夏,機會再一次來臨。射陽縣郵電局為照顧殘疾人家庭,在全縣殘疾人中開展了優惠大放裝活動,每户只要1708元。我高興極了,因為父親有白內障,縣殘聯還頒發了低視二級的殘疾證。當我星期天回家把這個消息告訴父親時,父親起初還是有點不願意,好在經過勸説,他最終還是勉強同意了。

裝電話那天剛好是星期日,我高興得像過年一樣。早早地起牀,打掃衞生,並找來了梯子,買來了電話機。下午電話一裝好,我就迫不及待地將家裏的電話號碼告訴我所有的同學、朋友、同事和親戚。我家成為了全村第一個用上電話的家庭。

家裏有了電話可方便多了:我星期天不回家打個電話給家裏,母親便不再到路口等我;出遠門打個電話告訴家裏,父母心裏就放心了;家裏要是有什麼事情,打個電話給我,也就解決了……

隨着時間的不斷推移,村裏裝電話的人家也越來越多了,電話已漸漸地成為村裏人對外聯繫必不可少的工具。

轉眼到了2004年,眼看父母年事已高,我們兄弟姐妹5人商量決定讓父母少種點地。父母的空閒時間多了,可曾經當過幾年教師的父親天生對麻將、撲克等娛樂項目一點也不感興趣,惟獨讓他感興趣的就是讀書、看報。可在農村,農户訂閲的報紙一般都集中送到村部,然後再由村裏統一送到農户家裏。於是,我就對父親説了買電腦,讓他在網上讀書、看報的想法。

父親聽後愣了半天説:“什麼網?怎麼還可以讀書、看報?”我解釋了半天,父親總算弄懂了電腦上網讀書、看報的來龍去脈。可他説自己年紀大了,又不會電腦打字,説什麼也不願要。

2005年春節,一直在外面種蘑菇的哥哥回來後,見父親整天在家呆着也沒什麼地方去,也想到了買電腦讓父親上網。哥哥提議買台電腦裝寬帶,讓父親上網看看書、讀讀報。可父親還是不願意,我説現在經濟條件好了,買台電腦經濟上還是允許的。況且,國家十分重視“三農”工作,連續多年出台了中央1號文件,加大對種糧、農機等補貼,這幾年雖然咱家的地越種越少,但家裏的收入卻越來越高,口袋裏錢也逐漸鼓了起來,錢留着又有何用?固執的父親經不住我們兄弟倆的輪番勸説,終於花了4500元買了台電腦。

電腦一到家,我便為他開了寬帶,我家也成了全村第一個買電腦上網的農户。電腦裝好後,我從如何開機關機一直教到如何上網讀書、看報。父親學會上網不久,他又打電話給我,讓我教他如何打字。我就不明白了,父親只讀書、看報,現在又要學習打字幹什麼呢?

原來,不久前,在外地當校長的五叔退休回來告訴父親,他早就學會上網了,不但在網上讀書、看報、看電影,而且還在網上與志趣相投的網友聊天、發郵件。聽了五叔的話,父親再也坐不住了,打電話要我教他學打字。星期天,我們夫妻倆一早就趕回老家,我教父親用智能拼音打字,妻子教父親用五筆打字,後來我又為他買來了手寫板,就這樣父親不但學會了電腦打字,還在網上申請了QQ號,經常與他的一幫網友在網上一聊就是半天,有時甚至忘了吃飯。2006年春,鄰居項軍家養的4000多隻蟲子雞發生雞瘟,項軍心急如焚。父親及時幫他上網查到了防治雞瘟的飼料配方,並在QQ羣裏向網友求援,還通過網絡聯繫上了江蘇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的專家,從而在最快的時間內控制了雞瘟。

這件事情後,父親幾乎成了“明星”,不僅本村人知道父親,就連附近的外村人也都知道了他的大名,甚至鎮裏的宣傳辦和畜牧獸醫站都知道父親。此後不久,父親上網的事還上了射陽電視台的新聞節目,成為家喻户曉的新聞人物。而那段時間,我們回老家也總覺得父親臉上的笑容比以前更多、更燦爛了。

2010年春,中國電信射陽分公司推出了iTV業務後,我又為父親趕了一趟時髦,使父親在全村第一個看上了iTV。這次,當聽説我要為他裝iTV後,嘗過電話、寬帶甜頭的父親一改以往的固執,笑咪咪地説:“你們電信公司還有什麼新業務啊?乾脆都幫我裝了吧!現在看來聽你們的話沒錯。”

iTV裝好後,我家就成了“農家電影院”。每天家裏都要來好幾批看電視的鄰居。而最讓鄰居稱奇和令父親有面子的,就是父親能像電視台的一樣,不但能收到上百個台的直播,還能將過去幾天的電視劇回放。用鄰居周爹爹的話説:“現在科技真發達,時光還可以倒流了。這不就連過去的電視劇還可以回頭看了……”

2016年春,父親見我使用的天翼智能手機功能較多時,也讓我幫他買一部。可我覺得他已是77歲高齡了,還是用老年機比較方便。他聽我説這話,抱怨道:“你意思就嫌我老了唄……”為證明自己“勝任”,他還拿着我的手機現場上網、玩QQ給我看。我實在拗不過,在當年“五一”期間,幫他買了一部天翼智能手機。就這樣,他又成了全村第一個用智能手機的老人。

父親用上了智能手機後,不僅下載了各種軟件,還註冊了微信、微博。他一有空就登錄QQ與好友聊聊天,上酷狗音樂聽聽歌,到微信上刷刷朋友圈。特別是註冊了微信後,父親一下子走進了“微”時代,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朋友圈更是熱鬧非凡。他和年輕人一樣,成了實實在在的低頭族,每天睡覺前刷手機,早上一覺醒來還是刷手機。每天晚上,老爸也會將自己一天中看到、聽到的新人新鮮事發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上。

是啊!從父親不肯裝電話、不願買電腦上網到主動接受iTV,要求使用智能手機,實現了四個全村“第一”。這雖只有短短的20多年時間,卻正是我國改革開放40年間通信業輝煌發展的縮影。

我眼中的改革開放40週年徵文 篇九

前些天晚上,我正在看中央電視台全國新聞聯播節目,突然客廳裏電話鈴聲響起,我拿起電話聽筒,裏邊傳來清晰、宏亮而熟悉的聲音,是我一位遠在山東省荷澤市工作的戰友打來的,放下聽筒,我不由得想起過去打電話的一些情景。

那年秋天,我從部隊回家探親,為了給在圖河公社的一位少年時代的同學打電話,我跑了五六公里路,到沂北公社郵電所。電話打到那裏,雜音太大無法通話。話務員告訴我,公社到大隊的電話線路是鐵絲單線路,無法和外公社人聯繫。我懂得這個原理,我15歲參軍到部隊就和電話結下了不解之緣,先是守電話(總機話務員),後來架電話、修電話。從部隊轉業後,我就被分配到縣郵電局工作,和電話打交道就更多了,我幫親朋好友裝電話、修電話、選電話號碼。到縣局辦公室工作後,還利用電話經常向新聞單位發稿件,其中涉及到電話方面的稿件還真不少。印象最深的是1985年春,《新華日報》一版“今日快訊”專欄刊登了《灌雲縣農民坐在家中和本報通電話》的消息,説的是緊靠縣城的伊山鎮侍溝大隊農民朱炳成家裝上自動電話的新鮮事,我在朱家用電話給新華日報社發稿件。當時《新華日報》快訊組組長薛恆金同志對這事很感興趣,於是,他與老朱通了約兩分鐘電話,問老朱為什麼裝自動電話,老朱一一作了回答。1985年5月《江蘇郵電報》復刊,報社總編要我給本系統的報紙多撰寫稿件,於是,我利用業餘時間採訪,寫成消息《灌雲縣郵電局對專業户裝電話實行“四優先” 》,並用電話發了稿件,很快在《江蘇郵電報》一版顯著位置刊登。那時各行各業都支持個體户、專業户的發展,當時全縣私人住宅電話不足100户,其中專業户僅有12户人家裝了電話。1997年春節的大年八年級,我又用電話給《新華日報》發了《親情、友情雨雪阻不斷,灌雲縣農民電話拜年》的稿件,大年初四就在《新華日報》頭版刊登出來。

1993年,我在南崗郵電支局任局長時,全鄉磁石交換總機容量僅60門,19個村僅有五六個通電話,39部電話中38部都姓“公”(單位)。

過去人們夢想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如今早已變成了現實。1996年5月,在鞭炮聲、掌聲、歡笑中,南崗500門程控電話順利開通。程控電話開通後,南崗電話用户逐年遞增,且增長幅度相當大,至2017年底,南崗程控電話總容量已達8660門,比1978年的50門增長了172.2倍,也比1978年全縣的農話交換機總容量1490門增長了4.81倍,電話用户為6229户(其中90%以上為住宅電話),比1978年31户增長了199.94倍,也比1978年全縣的農村電話用户1081户(部)增長了4.76倍。

電信是社會的窗口,我們可以通過這個窗口看到祖國改革開放40年的巨大變化,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人民羣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改革開放40週年徵文 篇十

四十年前,雖然父親在縣城建築公司上班,吃着村裏人羨慕的“商品糧”。但他一天也沒有離開過泥土,在下班後的傍晚,或在工休或節假日,他便拿起鋤頭

下地幫母親料理“責任田”。

記憶中,他每天一大早就騎着那輛“二八”式自行車到城裏上班,傍晚才回來,而這也是我最盼望的。父親微笑着穿過暖暖的夕陽,蹬着車向家門口的我趕來,一停車便取下車架上的帆布包,裏面有時是糖果,有時是飯桌上的美食,這一幕成了我童年最温馨的記憶。

那時我家和村裏另一家人合住在有着天井的老屋裏,東西兩排廂房,對門人家四間,我家兩間,廳堂共用。我家的兩間父母一間,我們兄妹一間,屋裏因堆滿雜物顯得逼仄陰暗,柱樑灰黑,牆壁白灰剝落,露出斑駁的原色土坯。順着老屋的木梯可以爬到閣樓,小時候,那裏是我和小夥伴玩捉迷藏的寶地。聽母親説老屋還是土改時分給爺爺奶奶的,但二老在我父親十幾歲時就過世了,留給父親這兩間老屋。那些日子貧瘠而温暖,屋子雖然那麼小,卻盛滿了下我和弟弟的歡笑。後來,隨着妹妹的降生,父親就萌發了另建新房的想法,但父親工資不高,加上母親掙的工分剛夠全家五口的温飽,建新房只能是深藏在父親心裏的一個夢。

而且這個夢因為一次變故,似乎變得更加遙不可及。在我讀國小三年級的時候,父親在建築工地上不慎從腳手架上摔下來,手臂骨折,我家猶如塌了半邊天,堅強的母親表面平靜,一邊忙農活一邊照看住院的父親,但我幾次看到她躲在門側偷偷抹淚。

父親傷愈後手臂不能完全伸展,做不了重活,公司就讓他做門衞,但工資少了許多。那時,改革開放的東風已經吹到我們那個小山村,村裏分田到户了。於是,每到農忙,母親便不得不請人犁地。看多了村裏人的臉色,從不愛求人的父親狠心買了頭牛,從沒摸過犁耙的他用傷殘的右手扶握着沉重的桀驁不馴的犁耙,出現在村裏人驚訝的目光裏,犁溝從最初歪歪扭扭到最後筆直如線。沒幾年,父親的犁地技術就讓村裏人嘖嘖稱讚。

為了早日實施建新房的宏大計劃,父親和母親更加拼命地準備,整天沒日沒夜地忙碌。家裏除了種三畝水田和三畝旱地,母親還把山腳邊河灘上的小塊荒地開墾出來,種上花生、棉花和大豆。父親每天一下班就趕到地裏,在村裏人看來,這個吃“公家飯”的人和起早摸黑的莊稼人並沒有什麼兩樣。而我和弟妹也開始幫家裏分擔家務,每天早晨,我早早地起牀做飯。一放晚學或是休息天,就挑井水(那時家家灶間都有一個大水缸),或者和小夥伴一起砍柴,打豬草。弟弟則負責放牛,早晚各一次,必讓牛吃得肝腹圓鼓。農忙的時候,我們又幫着大人除草、摘棉花,拔花生摘花生,甚至連年幼的妹妹也跟在大人後面,學着大人像模像樣地幹農活。“雙搶”的時候,割稻、挑稻、打穀、拔秧、栽禾,樣樣少不了我們的身影,到讀高中的時候,我割稻和栽禾的速度甚至不遜色大人,算得上家裏一個壯勞力。

我家的日子漸漸有了起色,加上兒女一年年長大,父親決意開始他的圓夢計劃——就在老屋後面的空地上做樓房。先造底層,等有條件再造第二層。為了節省買碎石的費用,那個暑假,我和弟妹每天都到村莊的後山撿細鵝卵石,然後踉踉蹌蹌地挑回家。父親除了澆水泥樑柱請人幫忙,其他都是他利用工休時間,和母親像燕子築巢一樣,摸遍了一磚一瓦,終於把新家的第一層造好。

因為造房欠了債,後來又要為我籌大學的學費,父親建第二層的計劃一拖再拖,讓他感到輕鬆一些的是弟妹高中和國中畢業後,先後南下廣東打工,並且開始從南方往家裏寄錢了。在我工作後第三年,新房終於造好了第二層,父親的新房夢終於實現了。後來的幾年,父親又陸續把房子裝飾一新,地上貼了大理石,牆壁粉刷得雪白,還添置了各色傢俱家電,連外牆也貼了瓷磚。父親看着自己矗立在村頭的傑作,臉上的笑意有了從未有過的舒展。

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年了,而我家就是這四十年變化的一個縮影。父親實現住房夢的路上不停奔波,執着前行,其中有追夢的苦痛和掙扎,更有夢想成真的幸福與甜蜜。這四十年,父親和母親相濡以沫,用汗水澆灌日子,用心血撫育子女。他們只是千千萬萬普通父母中的一個,但就是他們,像勤懇負重的牛牽拉着我家從貧瘠走向紅火,就是千千萬萬的他們,牽拉着一個國家從貧窮走向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