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築牢中華民族意識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1W

築牢中華民族意識心得體會多篇

築牢中華民族意識心得體會篇1

一部名為《山海情》的主旋律扶貧劇廣受好評,圈粉無數。故事發生地——寧夏西海固和閩寧鎮翻天覆地變遷的歷程,是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習近平於上世紀90年代親自部署、親自推動,開展東西部對口扶貧協作“閩寧模式”並結下豐碩成果的縮影,也是各族幹部羣眾不斷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典範。

回望過去,發生在西海固的傳奇不止於此。這方土地,同樣也見證了黨的民族工作的非凡歷史。

1935年至1936年,紅軍長征途中三過寧夏西海固回族聚居村莊——單家集,毛主席為當地宗教人士講解黨的民族政策和抗日主張,留下了著名的革命佳話“單家集夜話”。紅軍駐紮時,還向當地百姓傳授了馬鈴薯粉條製作技術。從此,這種粉條就被稱為“紅軍粉”。如今,“紅軍粉”已成為單家集各族羣眾致富的支柱產業。

從“單家集夜話”到閩寧對口扶貧協作,從幹沙灘到金沙灘,從貧窮閉塞到全面小康,從長征精神到脱貧攻堅精神……在百年曆史長河中,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篳路藍縷、艱苦奮鬥、開創輝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得到空前增強。

今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再次強調,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要用好這些紅色資源,組織廣大黨員、幹部重點學習黨史,同時學習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做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特別是要在堅持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維護各民族大團結、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重大問題上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和工作水平。

對於廣大黨員幹部來説,紮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就要從百年黨史中感悟思想偉力,從百年奮鬥中汲取前行力量,堅持不懈用黨對民族工作創新理論的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回顧歷史,我們黨始終高舉民族大團結旗幟,創造積累了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寶貴經驗。欲知大道,必先知史。黨的民族工作史是黨史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共產黨早在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視民族工作,強調“一切夷漢平民,都是兄弟骨肉”,把少數民族解放納入中華民族解放的全局之中,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共同締造新中國,開創了中華民族大團結大發展的歷史新紀元。從中共一大唯一的少數民族代表鄧恩銘(水族)到韋拔羣(壯族)、黃振士(黎族)、藍飛鶴(畲族)等革命英雄;從“半條被子”“彝海結盟”“犛牛革命”“山山金達萊、村村烈士碑”,到“八千湘女進新疆”“三千孤兒入內蒙”“齊心協力建包鋼”;從中央訪問團到全國少數民族參觀團;從東西部對口扶貧協作到鄉村振興……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鬥的磅礴偉力,為實現中華民族獨立解放、繁榮發展不懈努力,繪就了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畫卷。

進入新時代,我們黨將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寫入黨章,成為推動民族工作創新發展的鮮明主線。在驚濤駭浪中挺立潮頭,在櫛風沐雨中書寫華章。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提出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等新理念,把“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寫入黨章,把“中華民族”概念寫入憲法,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推動我國民族工作進入了新時代。比如,明確指出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為我們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確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不能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民族也不能少,出台支持民族地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密度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極大地幫助民族地區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和經濟大循環,步入發展質量更高、羣眾得實惠更多的歷史時期;明確強調把加強民族團結作為戰略性、基礎性、長遠性工作來做,推動出台依法治理民族事務保障民族團結、加強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與管理、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等政策文件,重視解決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突出困難和問題,形成、鞏固和發展了“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良好局面。

面向未來,我們要堅決履行好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時代使命,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強、凝聚力更大的命運共同體。一百年驚濤拍岸,新時代激流勇進。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把“中華民族凝聚力進一步增強”列入“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對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行了戰略性部署。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中,我們要履行好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時代使命,深刻認識和了解民族工作在黨的百年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認真學習好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結合實際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要在大統戰工作的格局下,進一步找準民族工作部門的職責定位,突出工作主線,聚焦主責主業,健全工作體系,做到職能職責向主線優化、工作舉措向主線發力、人員力量向主線加強。要堅定不移地把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分析和處理民族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抓教育、抓交融、抓發展、抓法治、抓穩定,着力推動“十四五”時期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強、凝聚力更大的命運共同體。

築牢中華民族意識心得體會篇2

社會穩定、各民族團結,國富民強是我們每一個人應有的一份責任心,需要做好這一點,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統一思想,加強教育。

廣大黨員幹部要始終堅持把維護民族團結、反分裂鬥爭擺在維護穩定工作的首位,深入貫徹中央關於反分裂鬥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認識反分裂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尖鋭性,在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上立場堅定、旗幟鮮明,自覺在思想上行動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高舉愛國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實際行動捍衞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捍衞社會主義制度、捍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要進一步加深對宗教的本質和“分裂分子”集團利用宗教分裂祖國圖謀的認識,全面正確地貫徹執行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用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正確判斷和處理宗教問題,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同時,要繼續加強正面宣傳教育,更加廣泛深入地揭露“分裂分子”集團分裂祖國、破壞民族團結的真實面目,要大張旗鼓地進行法制宣傳教育,加大正面輿論引導力度,積極營造安定團結、遵守法律、和諧向上的良好輿論氛圍。

其次,立足實際,認清形勢。

首先要充分認識反分裂鬥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科學發展觀強調的是在社會和諧穩定環境中的發展,沒有穩定,絕不會有發展,更不可能有科學發展。只有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保持社會和諧穩定中推進改革開放,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才能使各族羣眾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共同創造利通區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偉業。

長期以來,“分裂分子”集團一直處心積慮地破壞發展與穩定,在這種形勢下,迫切需要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真正把科學發展觀轉化為推進科學發展、促進和諧穩定的堅定意志、正確思路、實際能力、政策措施和自覺行動,以更好地把握人民的意願,把握利通區發展進步的關鍵。因此,要通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舉一反三,準確分析和全面把握當前反分裂鬥爭的新形勢,始終緊繃政治這根弦,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始終保持臨戰狀態,切實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準備,堅決粉碎“分裂分子”的新一輪進攻,堅決維護祖國統一,確保國家安全和利通區社會穩定。

第三,和睦相處,加強團結。

多少年來,利通區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創造了“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民族團結”的新局面;各民族是一家,團結一心,共同繁榮、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團結穩定是福,分裂**是禍,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幹部一定要進一步增強政治敏鋭性和政治鑑別力,深入揭批“分裂分子”政治上的反動性、宗教上的虛偽性和手法上的欺騙性,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堅決地同”分裂分子”集團分裂活動進行鬥爭,反對分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維護祖國統一。自覺地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還要進一步提高講政治、講黨性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樹立“民族團結無小事”的思想,團結一切力量,帶領全區各族人民做好反分裂和維護穩定工作,為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和跨越式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政治局面。

築牢中華民族意識心得體會篇3

在我的心底裏,隱藏着一個夢,那是一個美好的中國夢,那個夢聚集着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的希望!承載着十_億顆中國心!我願:五十六個民族永遠團結在一起,在中國這個大家庭裏,如兄弟姐妹永不分離!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56個民族是一個巨大的團體。只要全民族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只要我們56個民族緊緊相依,就沒有什麼艱難險阻不能克服,就沒有什麼夢想不能實現。歷史一再表明,民族團結和睦,國家就繁榮發達;民族內亂分裂,國家就衰敗落後。洪澇災害衝不垮萬眾一心的中華兒女,地震垮塌壓不垮萬眾一心的中華兒女,狂風怒號也吹不倒萬眾一心的中華兒女。

“今天,我們都是汶川人!”六年前,這句話成為全體中國人共同的心聲。在玉樹大地震後,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中華兒女再次奏響心手相連、眾志成城的心曲:“今天,我們都是玉樹人!”鄰近的西藏,抽調拉薩、林芝、昌都的公安消防官兵,在第一時間分頭向玉樹挺進。昌都消防官兵成為最早進入災區一線的外地救援隊伍。18日上午,記者在玉樹抗震救災指揮中心,見到了志願者趙成才和29位戰友,組成“老兵聯盟”,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玉樹。哪裏有任務,他們就出現在哪裏,記者這幾天已在好幾個不同的場合見到過這些忙碌的“老兵”。趙成才告訴記者,“老兵聯盟”是個典型的多民族組織:成員有漢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在這兒,我們都屬於中華民族,我們都是一家人。”

民族團結一家親,這個夢想已經不遙遠了,它觸手可及。我們要共同努力,讓五十六個兄弟姐妹的笑聲灑滿每一個人的心中,灑滿校園的每一個角落,灑滿華夏大地!讓民族之花,開滿新疆,開滿祖國媽媽的心田!

築牢中華民族意識心得體會篇4

黨的十八大指出:“全面正確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區發展,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益,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我縣是一個多民族自治縣,加強民族團結進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任務十分繁重。基於此,縣委提出要把第一年的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活動作為我縣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自選動作”和有效載體,要求以解決突出問題的創建工作成果豐富教育實踐活動,以轉變作風的實效為創建工作提供強大動力,為推動我縣跨越發展和社會長治久安提供有力保證。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歸根到底就是促進和諧民族關係,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民族和諧是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在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互助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在民族關係上的具體體現。

(一)和諧民族關係是維繫中華民族大團結的重要紐帶

歷史和現實一再證明,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中華民族同頂一片天,同耕一塊田,同飲一河水,共生互補。在我國這個多民族國家的大家庭裏,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我國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誰也離不開誰。

(二)構建和諧民族關係是維護邊疆安寧的必然要求

我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共同締造、共同建設、共同當家作主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西部和邊疆絕大部分地區都是少數民族聚居區,我國兩萬多公里陸地邊境線絕大部分位於少數民族聚居區,並且有30多個民族與境外歷同一民族相鄰而居。這些跨界民族由於地緣和血緣上的原因,境外政治環境的變化會對我國民族關係的發展不可避免地產生影響。這一基本國情,決定了構建和諧民族關係始終是維護祖國邊疆安寧的重大工作,決定了民族和諧始終是關係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

(三)構建和諧民族關係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方面

當代中國正處在經濟轉型、社會轉軌的關鍵時期,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民族的問題的普遍性、長期性、複雜性、國際性和重要性更加凸顯,引發民族矛盾的因素更加多樣,民族關係已日益成為全社會範圍的關係,民族的問題日益與現代化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交織在一起。要維護社會穩定、實現國家長治久安,就必須妥善處理各種民族的問題,全力構建和諧民族關係。

(四)構建和諧民族關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障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自治地方佔國土面積的64%。在我國,沒有民族地區的發展就沒有全國的發展,沒有民族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小康,沒有民族地區的現代化就不能説全國實現了現代化,沒有各民族的共同振興就談不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夢想,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當代中國人的責任與使命。中國夢的本質內涵,是實現國富民強、民族振興、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正是得益於我們擁有一個團結穩定的社會環境,得益於我們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民族宗教政策,特別是從1978年開始開展了30多年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夯實了各民族團結進步的羣眾基礎、思想基礎和物質基礎。我們堅信,任何破壞團結、製造分裂的圖謀和行徑必將以失敗告終。

築牢中華民族意識心得體會篇5

最關鍵是搞好團結,最管用是爭取人心。在多民族地區的新疆,這句話就顯得更科學更真切。在昨天召開的自治區“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動員大會,要求今年11月底前,最晚明年2月底之前,自治區各級行政事業單位黨員幹部帶頭每人結對聯繫1户基層羣眾,各民族之間相互結親,實現黨員幹部結對認親全覆蓋。這無疑是新疆推進民族團結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活動。

我們知道,家園意識是一種文化上最基礎的認同,生於斯,長於斯,這片水土,構建了我們的物質家園,也構建了精神家園。把祖國當自己的母親,把新疆當成各民族共同家園,都是這種文化認同的最真摯最純淨的精神維繫和情感歸宿。也故如此,在共同家園裏,各民族是一家人,各民族團結一家親。此次“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可以説是把積累多年的推進民族團結的經驗,提升到一個新高度。這個高度就是迴歸到求真務實的“結對認親”工作中。我們知道,認親,是情感上的交融和關聯,是對社會關係中穩固而強勁的文化脈絡的確認,這也促進了社會“陌生人”向“親人”的文化復歸,將各民族之間“三個離不開”的關係深深植根在新疆大地之上。

一家人,維繫的是共同的文化血脈,尋求的是共同的夢想,維護的是共同的至高利益,融匯的是共同的正向能量。結對認親活動,逾越了空間距離,拉近了心靈距離,以心交心,認親結對,核心是要播撒民族團結的種子,結出民族團結的果實。

此次“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確保“活動一人不少,全員參與”,達到“全覆蓋”,這在新疆民族團結的進程中,也是罕見的。全覆蓋效應,強調了民族團結人人蔘與的意識,黨員幹部要參與,援疆幹部要參與,同樣也可以帶動全社會各民族人民共同參與。

民族團結結對認親,因此形成社會的“共同責任”,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關心民族團結,承擔社會責任,與基層各族羣眾結對認親,村村有親,人人有愛,共同奔小康,共同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總目標做基礎工作,做雪中送炭噓寒問暖的工作,做爭取人心工作。

此次“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規定“要經常走訪,堅持每兩個月與結對認親户開展一次交流活動”。這就強化了結對認親的互動性。“3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認親不是終極目的,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形成合力,形成同心圓才是真正目的。“串串門、聊聊天、跳跳舞、唱唱歌”,解人之憂,寬人之心,在結對認親中,密切幹羣關係,凝聚民族關係,互動是最有效的途徑。

自治區“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可以説是又一次改進人與人基本關係的正能量活動,在這個活動中,社會的互動性不斷強化,社會關係不斷淳化,社會共識不斷深化,源頭活水,涓涓汩汩,給我們的社會關係帶來新的潤澤,同時也保證了不同層面的人,在結對認親中,重新認識自己的社會責任,維護民族團結,是進行時態,是不斷依靠每個人付出和努力的艱鉅工作,所以,若想收穫民族團結帶來的社會之利,就要承擔推動民族團結工作的社會之責。一家人,讓我們滿懷家國情懷,不分彼此,和諧相處,擔起建設美好家園的責任;一家親,讓我們結對認親,同聲共氣,血脈相連,心手相牽,在親人的微笑中,看到希望,在親人的信任中,走向未來。

築牢中華民族意識心得體會篇6

中華傳統文化是經過漫長的時間由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是中華民族共有的文化精髓,傳承和發展中華傳統文化,對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着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處理好“多元”與“一體”的關係。

傳承和發展中華傳統文化,既要深刻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多樣性,更要強調共同性,多宣傳中華民族共有的文化,有利於強化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照自身也曾出現過一些思想偏差,如曾經在組織文化活動中過度強調民族元素、把草原文化等同於內蒙古文化等。以上這些問題的出現根源在於,沒有以是否有利於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政治標尺和根本標準,沒有準確把握共同性和差異性的關係。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和工作實踐,我對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在自己所負責的工作範圍內認真整改,不斷提高,持續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工作。

二、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進一步增強文化認同。

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兼容幷蓄、共生共榮的文化共同體,增進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才能更好地提高中華文化的感召力和向心力。新時期要在增強對中華文化認同的基礎上繁榮發展民族文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圍繞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創新載體和方式,精心組織以弘揚民族團結進步,謳歌民族團結先進典型等為主要內容的文藝創作和文化活動,大力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時代主旋律,努力把文化文藝激發的精氣神轉化為推動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

三、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會像一盤散沙失去凝聚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着全民共同的價值追求。作為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的黨員幹部,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主動作為,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通過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充分調動廣大農牧民羣眾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不斷提升思想道德覺悟,深入挖掘中華傳統文化藴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農牧民羣眾生活的各個方面,讓農牧民羣眾形成中華文化共同體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促進人心歸聚、精神相依,不斷鞏固和發展民族團結,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