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誠信徵文800字多篇

欄目: 徵文稿 / 發佈於: / 人氣:1.58W

關於誠信徵文800字多篇

誠信徵文1

一個人,無論在哪裏?誠信都是十分重要的。

那什麼是誠信呢?誠既誠實,就是忠誠老實,實事求是,不説謊,不虛偽;信即守信,就是言而有信,恪守信約,説到做到,履行諾言,信以誠為基礎。有誠才有信,離開了誠,就無所謂信。《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其中的第6條資料——誠實守信,不説謊話,知錯就改,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借東西要還,答應別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時表示歉意,考試不作弊。而我們中學生從國小生升到中學,這方面是不會改變的。

誠信是每個公民都就應具有良好品質,作為新時期的少年,更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表裏一,言行一致,説話辦事實實在在,有了缺點,錯誤不要怕、不隱瞞,要勇於認錯,及時改錯,做個誠是守信的人。我認為做一個誠信的人,要從點滴做起,從身邊做起,做到以下幾點方面;

1、做個誠實的人,不説謊話,誠實求學,不弄虛作假,做錯事情,勇於認錯,知錯就改。

2、做個守新用的人,要對自己講的話承擔職責和義務,答應人家的事必須要辦到。

3、不要對不該答應,不該對辦或辦不到的事輕易許諾,一旦做出承諾,務必努力兑現。

誠信不管在誰的生活都存在。例如某中學生的媽媽説只要他的兒子期末考班級前三名,就帶兒子去旅遊。當兒子真的考了第二名,媽媽卻説她沒有時間。再例如:小明的爸爸説寫完作業就讓他出去玩,他寫完作業,媽媽又讓他再做兩道奧林匹克競賽題。這些“説話不算數”,也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和尊重,當然,我們對爸爸媽媽也就應有誠信,不就應欺瞞為我們辛勤操勞的父母。

故事《雪尺友至》寫了這樣一件事:唐代,有一個人叫蕭至忠,他和朋友約好了見面,誰知天上下起了鵝毛大雪,有人勸他不要走赴約會了,他説:哪有與人約好了見面,卻因害怕下大雪而不去的道理?蕭至忠在雪地裏苦等,直到大雪下到一尺多深,那位朋友才到。誠信守約會使友誼更加牢固,而違約失信則會失去真正的朋友。

誠信是多麼的重要,沒有誠信就無法獲得人生許多重要的東西,讓我們做到“人人知誠信,人人講誠信,人人贊誠信,人人必誠信。”

誠信徵文2

泱泱古國,悠悠華夏。五千年的歷史軌跡,五千年的文化傳承。五千年的風霜雨雪沒有將龍的傳人的那些優良傳統埋沒,而是歷久彌新,薪盡火傳,古人推崇誠信者,今人厚愛誠信者,歷史選擇誠信者。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仁者,發乎禮,義者,發乎情,止乎心,正乎身。在儒家看來,行仁施義的先決條件為內心的向善,所謂勤心誠意者也。心中信守誠信,方能寧靜安心,進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行義者亦應以誠信為本。義之所存,誠信存之也,讀《大學》《中庸》,一字以蔽之,誠也,誠包羅萬象,誠信是它的具體體現。

在滾滾而來,浩蕩而去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的誠信者比比皆是,荊軻於"風蕭蕭兮易水寒"中作別太子丹,壯士一去,只為報知遇之恩,雖蹈死地亦無怨無悔。伍子胥逃離楚國,得吳王重用,答應替他報仇,從此伍子胥盡心輔佐,縱然之後受猜忌可仍然不改忠心。陶朱公盪舟西湖之上,得以"千金散盡還復來"的祕訣便是誠信經商,後世徽商,晉商皆履行了這一原則,才有了商行的繁榮昌盛。

誠信在心,將誠信發揮在經商致富中,可以家財萬貫;將誠信延伸到安身立命上,可以後世傳頌;將誠信拓展到八荒六合,四海之內,則可萬民歸心,順天地陰陽、法四季輪迴,運之則五嶽震盪,百川奔湧,諸侯朝服,天下匡正。

屈原被髮行呤澤畔時,歎"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他憤恨那些"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他忠君戀闕,心繫國家,屈子一躍,一河碧水為之激盪,千載令名不朽。劉邦入守關中,之所以可以深得民心,在於履行約法三章,秋毫無犯,劉備跨有荊益,保其巖阻之礙,與鄰國交好,於內則治民,誠信於民,是以三分天下;李世民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他對百姓有誠信,天下人擁他之王,他便要對萬千黎民百姓謀福祉,是以創造了"貞觀之治"……凡此種種,皆言誠信為人立身之本,天道酬誠信。

因此,傳承民族的美好品質,將誠信貫穿在身心中,用誠信指導我們為人處事,則人生得以絢爛,事業得以輝煌!

謹記,天道酬誠信,誠信伴我一路前行。

誠信徵文3

在通常情況下,我們都把“誠信”作為一個正人君子不可缺少的美德。我們都講究待人誠實守信,喜歡老老實實做事的人;可是在特殊情況下,不誠不信也不為過。

《孫子兵法》中寫道:“兵者,詭道也”,“兵不厭詐”,“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等。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要想打敗對手,就得拋開“誠信”,巧妙運用計謀,以詐取勝。

我國古代有這樣一個典型的戰例:春秋時,燕國派大將樂毅攻打齊國,佔領了七十多座城,只有即墨還未攻下,田單是即墨的將軍,他決心誓死保衞城池,而攻城的樂毅是他最大的威脅。於是他利用樂毅與燕王之間的矛盾,巧用反間計,散佈樂毅要造反的謠言,使昏庸的燕王撤掉了樂毅。而後,田單又假意降燕,卻暗地準備,乘夜大擺“火牛陣”,使圍城燕軍猝不及防,大敗而逃。正是田單在國家危難之際,使詐謀迷惑了敵人,才打敗侵略者,保全了國家,假如他在這種生死關頭仍抱着“誠信”美德的背囊不扔,和敵人硬碰硬,恐怕齊國的歷史之舟就要在此傾覆了。

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戰國時的縱橫家蘇秦、張儀,名垂史冊的唐宗宋祖,哪一個不是使詐的專家?而對他們所創下的偉業來説,這點不誠不信的手段又算得了什麼?這點不誠不信的手段甚至正是成功的關鍵,也是令我們後人手捧青史、唏噓讚歎之所在。

時至當代,古人使詐的方法依然大行其道,當然我這裏説的仍是在一些特殊場合。

都説商場如戰場,真是一點也不假。在行情瞬息萬變的商場上,“詐而不欺”之道也是可取的。當然,我所説的“詐而不欺”是在不違法、不違紀的情況下運用計謀,贏得先機,使企業之舟在競爭激烈的商海上乘風破浪。英特爾公司的前總裁葛洛夫曾説:“在我的哲學詞典裏,手段和目的是可以互換的詞彙。”如果在商場上恰當運用諸如“避實就虛”、“暗渡陳倉”、“扮豬吃虎”等計策,那麼你的對手就摸不清你的虛實強弱,從而達到“治人而不治於人”的效果,使你的企業在競爭中獲勝。

“詐而不欺”固然好,但我們只有在特定的場合才可運用。在一般的社會交往,待人接物時仍要本着“誠信”的原則。

總之,我們歡迎誠實守信的人,但社會是複雜的,在特殊情況下,“不誠不信”也不為過!

誠信徵文4

誠信是每個人都應具有的品質,我們每個人在交際過程中,如果始終堅守誠信,那麼你我之間的矛盾都將迎刃而解。

與誠信有關的事無處不在,從最小的事説起。

我們在路上遇到問路的人時,如果自己太忙或真不知道如何回的答,就應實情相告,但有時人們並不這樣做。我就遇到過這樣的事,我和朋友在路上走,來了個問路的.人,朋友想也沒想就為他指了個路將他打發走,但其實他指的路連他自己也不太清楚,只是為了打發人而已。

我想,如果他指的路真是一個錯誤的方向,那麼那位問路的人將會是多麼的懊惱。如果人家是趕時間的話,哪有將損失多少?這種無意的謊話可能在我們不經意間脱口而出,也根本就不會考慮後果,可見不誠信的觀念早就深入靈魂,如果我們能把誠信的觀點深入靈魂,那麼世界又將是什麼樣呢。

在電視上,我看到過一個成功進行規模化養殖的農民他成功的經歷,他的成功可謂是一波三折。開始時他遇到了所有養殖户都普遍會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瘟疫,辛辛苦苦養育的那麼多牲畜只剩下了一點,但面對那些早已預訂了的訂單,他不但按原價出售,還專門去市場上買了已漲價了的牲畜來填補剩餘的份額。

當年他虧了幾萬元,但他所操守的誠信終於還是給了他回報,他的顧客經過事後都意識到他是一個將誠信的人,在他有難的時候願意多訂一些產品來向他提供經濟支持,這樣一年一年的下來,他終於熬過了最困難的時光,成為那裏的規模養殖的第一人。從這個故事中可見:一個人如果誠信經營,那麼社會總會給他回報,誠信是一種無形資產。

誠是中華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禮”中説:“著誠去偽,禮之經也”。有人可能會説這只是封建統治下的教條,但事實上這的確是一個人應有的品質。封建統治者固然想用它來束縛人民的思想,但他同樣也希望人們能有誠信的優良美德,正是應為這樣,才造就了我們偉大的名族精神。

誠信就在我們身邊,無時無刻不在影響我們,教導我們。我們為了讓社會更加穩定,中華民族精神進一步發揚光大,一定要在靈魂上烙上誠信的烙印。

誠信徵文5

汩汩的小溪匯流成海,那是團結在召喚;

累累的果實壓彎了枝頭,那是謙遜的教導;

古往今來,多少賢人先哲則用自己的行動,向我們宣告誠信的魅力。

然而,你誠信了嗎?

若面對由你墊資支付的500萬鉅額彩票,你會如何選擇呢?是義無反顧、絕對誠信地交給彩民,還是理直氣壯要求兩家平分,抑或是獨吞鉅款,逍遙此生?調查之中,後兩種選擇竟成為主流。

究竟是什麼造成了當今社會如此嚴重的誠信危機呢?在我看來,金錢至上的價值觀和高尚信仰的缺失是罪魁禍首。

當市場經濟的大潮洶湧澎湃而來,我們所懷念的那個時代就一去不復返了。物慾橫流的世界裏,似乎"金錢是萬能的"成了絕對真理,每個人為了金錢從早奔波到晚,從青年奔波到老年。所謂"誠信",似乎與利益成了反比關係。若墊資支付的彩票中了5000元,相信很多人會把獎金還給彩民;若中了5萬元,這個人數就會大大減少;50萬,500萬呢?結果就可想而知了。在金錢面前,慾望將誠信壓縮,將貪婪放大,從而衍生了可怕的誠信危機。

另一方面,高尚信仰的缺失也對誠信危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高尚的信仰如燈塔,可以照亮我們的心,指引前程。如若沒有,就會在漫漫長夜中迷失方向。誠信作為古往今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直讓我們知道該走向何處。如今,這盞明燈漸漸暗淡,甚至在有的人心中熄滅,反其道而行之,利用別人的誠信為自己謀利。

今年52歲的陶彩芬大姐是淮安市一名普通市民,每天清晨她走街串巷,賣豆腐供兒子上大學,維持生計。一天,她拾到一個裝有1700元現金的皮包。在輾轉找到失主後,失主竟説包裏本有8100元現金,要求陶大姐賠償不見了的錢。這件事經新聞媒體報道後引起軒然大波。很多人同陶大姐一樣不明白,為啥做了誠信的好事卻還淪落到現在這個下場呢?失主這樣的行為,不僅會使依舊保有誠信的人們寒心,而且進一步加劇了整個社會的誠信危機。

可這並不能成為我們不相信誠信的理由。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每個人都應該盡到自己的責任,用心去維護誠信。我們,應當在誠信的燈光指引下,大步向前,走回過去那個純粹而誠信的時代。這不是時代的倒退,而是心靈的昇華。

我誠信,我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