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地貌實習報告多篇

欄目: 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45W

地貌實習報告多篇

【第1篇】5月地質地貌實習報告

一、實習概況

1、實習目的與任務

地質地貌實習是我們專業基本教學實習環節。通過此次實習,使同學們進一步鞏固地質地貌學的基本原理,學習並掌握野外地質地貌調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學們對課堂理論知識的理解,形成比較完整的學科理論教學體系,為學習其他課程打下必要的基礎。

使學生對地質地貌學有一個感性直觀地認識,鍛鍊學生自我探究的能力和野外勘查實驗的能力。

通過對各種地質地貌的觀察,認知並瞭解典型的地質地貌特徵,能對野外的地質地貌構象作出基本的解釋,並能做出合理的推算當地的地質演變歷史。

2、實習概況

實習地點:xx自然保護區

xx自然保護區位於青島即墨市城區西側,總面積7·74平方公里,公園內以海拔231米的xx為最高主峯,大山、寶安山、團山及長嶺等幾個側峯拱衞在周圍。山雖不雲高,峯雖不屬秀,然而這裏豐富而又獨特的地質現象,卻使其在地質保護、科研、旅遊等方面具有極高的價值。

實習單位: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xx級

實習時間:xx-12-31

二、實習內容

1、xx自然保護區概況

xx自然保護區是1994年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青島即墨市城西4公里處,總面積7。74平方公里。它集科學地質文化、民族宗教文化和民風民俗文化於一體,充分體現了xx文化豐富的內涵。它不僅是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一處風景優美的旅遊勝地。

xx自然保護區是全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面積最小的一個,但區內含有柱狀理石柱羣、硅化木羣、沉積構造、接觸變質帶及古脊椎動物化石等豐富的地質遺蹟,被地質界稱為“袖珍式地質博物館”。區內地質遺蹟不僅豐富,而且十分獨特,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淺粗麪火山巖柱狀節理石柱羣是世界“三大石羣”之一,高26米,寬150米,單株獨立、巍巍壯觀,可與英國的“巨人堤”、美國的“魔鬼塔”相媲美;硅化木,現已發現並保存完好的有26處,最大的一株長16米、平均直徑0.8米硅化完全、年輪清晰實屬罕見;維妙維肖的沉積巖包卷層理和交錯層理勝似一幅山水畫,妖嬈多姿的接觸變質巖,展現了火山爆發的烈焰對地質的改變,給人留下了對大自然的感歎。

2、xx地質地貌概況

xx經歷了漫長的地質演變過程,燕山運動晚期的火山運動奠定了xx的基礎。通過一系列的造山運動,形成了xx複雜的地形地貌和獨特的地質構造,特別是xx獨特的地質遺蹟,較全面的揭示了膠東半島及山東的白堊紀古地理的原貌及其發展過程。

xx地層的形成為早白堊紀早期,其區域地層劃分屬萊陽羣曲格莊組。其巖石類型分別由沉積巖和火山巖組成,其中藴藏着較豐富的硅化木和獨特的安山巖柱狀節理,從而形成了一個集沉積巖、火山巖、接觸變質巖、古生物化石等多種地質現象為一體的綜合性地質寶庫。

xx自然保護區由主峯xx(海拔233.1米)、西峯大山(海拔211.1米)、小峯寶安山(海拔i45米)、團山(海拔i26米)和長嶺組成。自南、北兩側遙望,xx、大山二峯並峙狀似馬鞍,其地貌類型屬剝蝕準平原上的殘丘地貌,山體圓凸,坡度在20度至25度之間,最高部位在保護區南側,海拔300米左有,相對高度達200米。山北坡延至埠南一帶,山西坡延至信村嶺,山前坡延至店子山及西流峯山(又名小龍山),山東坡延至陳家河東嶺,均屬低窪不平的平原兼低丘地形,殘丘周圍之沖溝多呈v字型和u字型。保護區範圍內無較大河流,只有數條季節河及山北坡截溝堵流形成的幾個小型水庫,以增加其自身景色。由於xx潛粗麪火山巖結構構造特徵,使其具有較強的抗風化能力,再加上斷裂構造等因素,在周圍沉積巖層逐漸侵蝕夷平的狀態下形成孤立殘丘地貌,使之具有山雖不高卻有拔地突起之感。

保護區內地層單一,出露地層為白堊系萊陽羣,主要巖性為紫紅、黃綠色中細粒長砂巖、含礫砂巖夾砂礫巖、鈣質粉砂巖、偶夾砂巖。特別是經多年採石,開挖揭露出了xx綠色次火山巖柱狀節理,形成了若干筆直挺拔柱狀節理形態的人工露頭景觀,俗稱“石柱羣”。同時xx山體是一個集沉積巖、火山巖、接觸變質巖、動植物化石等多種地質現象為一體的綜合性的“地質寶庫”,是豐富的地質資源集中於一地,世界上少有的“天然地質博物館”。

3、實習內容

xx硅化木

我們的站就是xx極富盛名的——xx硅化木。

目前在xx四周發現而且保存完好的硅化木有26處,這些遠古時代的樹木經過硅化反應形成了現在的化石。早在1·3億年前,xx地區曾為“古萊陽湖”的一部分,在潮濕的氣候條件下生長有大量樹木,其中部分樹木死亡後在本地或異地被掩埋起來,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發生硅化反應形成了硅化木化石。在xx西北麓發現的最大的一株被鑑定為南洋杉,樹幹長13米,平均直徑0·8米,樹根、疤節、年輪清晰可見,非常罕見。中生代地層中形體碩大、保存完好的硅化木羣落是xx國家自然保護區的重要保護對象。儘管國內有不少有關硅化木的報道,但在這樣特殊的地質結構條件下,分佈如此密集、保存如此完整的大型硅化木羣尚不多見。此外,古脊椎動物化石在本區內也有零星發現。

xx石林

xx盛產安山玢巖,多為灰綠、灰褐色,是約1億年前巖漿湧出地表冷凝而成,為優質建築雕飾石料。山之西南部因巖漿冷凝,均勻收縮,形成四方柱狀的節理,柱體截面直徑約1米左右,高約30餘米,筆直挺拔,排列緊密,恰似一片密林,蔚為壯觀,故名“xx石林”。

據專家考證,xx石林一億多年前由火山噴溢的安山巖漿冷凝收縮而成。安山巖呈灰綠色,結構均勻,質地純淨,是一種高級建築雕飾材料。山之西南因巖漿冷凝,均勻收縮,形成四方形柱狀節理,柱體截面直徑一般在1.0-1.5米間,柱體長30米,柱體筆直挺拔,排列整齊,恰似一片密林,景色蔚為壯觀。此類柱狀石林多發育於玄武巖中,一般呈六稜或五稜柱狀,而xx石林可發育於安山巖中,且呈四方形,這在地質學上較為罕見。就其價值而言,xx石林規模比南京****縣石柱規模更大,亦更宏偉壯麗,可與美國著名“魔鬼之塔”的柱狀節理玄武巖體相媲美。

站在由大片柱狀節理石柱羣組成的xx石林前面,人們似乎能從中探尋出發生在1·1億年前的火山活動的場景。在遙遠的中生代白堊紀時期,即墨地區火山活動強烈,以即墨城為中心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破火山口,破火山口晚期形成了許多火山錐,火山噴發出的大量巖漿經冷卻收縮形成了現在蔚為壯觀的xx石林,這片高26米、寬150米的石柱羣與英國的“巨人堤”、美國的“魔鬼塔”並稱為世界“三大石柱羣”。

本站精心整理了《xx年5月實習報告格式》,望給大家帶來幫助!在學院領導極其恩施富源物業管理公司的協助下我們期待以久的實訓如期進行。...

在店裏我還學到了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第一:真誠待人。我剛來報到時,遇到很多新的面孔,由於和他們未熟悉,所以不敢和他們説太多的話,而且對工作未曾瞭解,開始覺得不太適應。後來我慢慢發現,只要真誠待人,虛心請教同事,他們也很樂意和我交往。

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般匆匆而去,眼看的一年實習生活馬上就要成為美好的回憶。在這短短一年的時間裏我感覺自己成長了許多,從象牙塔邁出的第一步走的特別的穩重,感謝學校給我提供了一個努力拼搏的舞台,讓我學會了如何面對這個真實的社...

單位給社會實踐學生評語大全xx同學踏實肯幹,吃苦耐勞。有創造性、建設性地獨立開展工作的思維;具有一定的開拓和創新精神,接受新事物較快,涉獵面較寬,在工程計算領域不斷地探索,有自己的思路和設想。

一、實習目的(一)瞭解證券公司的組織結構和日常業務流程,進一步深化對證券市場的認識。(二)能把課本上學到的相關知識和具體實踐結合起來,並能夠分析和處理一些基本問題。

來移動實習將近2個月了,從前期集中培訓到現在在集團客户部實習,我對自己加入的企業有了更深的認識與瞭解,也為能夠加入中國移動這個大家庭感到驕傲與自豪。

江西今年的天氣特別反常,整個春天我們都是在細雨綿綿的梅雨中忙碌。還沒嗅到春天的氣息,就迅速過渡到夏天。雨還是經常的下,一個星期都滂沱大雨。撫河再也受不論如此的的壓力了。唱凱堤轟然倒下了!千萬的撫州人民無家可歸。

本站精心整理了《xx年7月大學生社會保險管理局實習報告》,望給大家帶來幫助!一、實習目的為將平時所學關於社會保障的知識加以實踐,增強理解、認識,我院組織大三年級勞保05-1班學生在烏魯木齊市社會保險管理局實習。

【第2篇】地質地貌學綜合實習報告

普通地質實驗室實習 實習一、礦物(一) 認識礦物的形態及主要物理性質,學習肉眼識別礦物物理性質的方法。 實習二、礦物(二) 觀察認識常見礦物的特徵,初步掌握礦物的鑑定描述方法。 實習三、風化作用 在校園後山觀察、認識風化作用產生的地質現象,觀察風化殼剖面特徵並畫素描圖;初步掌握野外觀察分析地質現象及地質素描的方法。 實習四、地面流水的地質作用 通過教師提供的圖片、錄像,觀察認識地面流水的種類及產生的地質現象;初步掌握沖溝、河谷的特徵及河牀、河漫灘的沉積物特徵;觀察分析河流階地的形成和類型。 實習五、常見的沉積巖 觀察認識常見沉積巖的礦物成分、顏色、結構和構造,初步掌握巖石的鑑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夠識別幾種常見的沉積巖。 實習六、地質構造與閲讀地質圖 1.通過構造模塊認識褶皺、斷層的類型,以及在平面上、剖面上的表現特徵; 2.通過閲讀一幅地質圖,掌握地質圖讀圖步驟與方法。 實習七、常見的巖漿巖 觀察認識常見巖漿巖的礦物成分、結構和構造,初步掌握巖漿巖的鑑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夠識別幾種常見的巖漿巖。 實習八、常見的變質巖 觀察認識常見變質巖的礦物成分、結構和構造等鑑別特徵,初步掌握變質巖的鑑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夠識別幾種常見的變質巖。 實習九、參觀認識古生物(化石) 通過參觀地質陳列室,初步認識地殼歷史中各代主要古生物(化石),理解生物演化規律及在地質學中的研究價值。 普通地質野外認識實習 地質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學生在完成普通地質室內教學之後,將進行為期三週的野外認識實習。以達到理論聯繫實際、鞏固和加深(!)課堂所學知識的目的。提高學生的地質綜合思維能力以及實際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使學生具備初步的野外地質調查能力。 (一)實習任務 1.使學生初步學會觀察常見的地質現象,分析其相關的地質作用和形成機制,這是本次實習的主要任務。 2.認識實習區內常見的礦物、巖石、古生物、地層、構造及礦產,分析它們形成的作用。為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掌握地質羅盤和手持gps的使用以及巖層產狀的測量方法;初步掌握野外地質現象的觀察記錄方法;編寫地質實習報告。 (二)實習內容及要求 實習的主要內容(重點)是觀察和分析內、外力地質作用及其現象,在實習中必須學習並初步掌握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難點是有關地質作用與地質現象的因果分析。具體內容及要求 1.觀察認識外力地質作用及其現象 (1)xx市湖邊石灰山地質觀察路線 一天 通過石炭系地層剖面的參觀,初步瞭解實習區內的主要地層層序、接觸關係,地層單位名稱、地層厚度、主要巖性特徵及構造變動。初步掌握沉積作用、成巖作用的類型,沉積巖野外識別描述方法,以及巖層產狀的測量方法,同時能初步辨認幾種常見的古生物化石。學習繪製信手剖面圖。

通過參觀煤礦、石灰巖礦,瞭解外生礦牀的一般特徵及沼澤的生物沉積與成礦作用。

普通地質實驗室實習 實習一、礦物(一) 認識礦物的形態及主要物理性質,學習肉眼識別礦物物理性質的方法。 實習二、礦物(二) 觀察認識常見礦物的特徵,初步掌握礦物的鑑定描述方法。 實習三、風化作用 在校園後山觀察、認識風化作用產生的地質現象,觀察風化殼剖面特徵並畫素描圖;初步掌握野外觀察分析地質現象及地質素描的方法。 實習四、地面流水的地質作用 通過教師提供的圖片、錄像,觀察認識地面流水的種類及產生的地質現象;初步掌握沖溝、河谷的特徵及河牀、河漫灘的沉積物特徵;觀察分析河流階地的形成和類型。 實習五、常見的沉積巖 觀察認識常見沉積巖的礦物成分、顏色、結構和構造,初步掌握巖石的鑑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夠識別幾種常見的沉積巖。 實習六、地質構造與閲讀地質圖 1.通過構造模塊認識褶皺、斷層的類型,以及在(!)平面上、剖面上的表現特徵; 2.通過閲讀一幅地質圖,掌握地質圖讀圖步驟與方法。 實習七、常見的巖漿巖 觀察認識常見巖漿巖的礦物成分、結構和構造,初步掌握巖漿巖的鑑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夠識別幾種常見的巖漿巖。 實習八、常見的變質巖 觀察認識常見變質巖的礦物成分、結構和構造等鑑別特徵,初步掌握變質巖的鑑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夠識別幾種常見的變質巖。 實習九、參觀認識古生物(化石) 通過參觀地質陳列室,初步認識地殼歷史中各代主要古生物(化石),理解生物演化規律及在地質學中的研究價值。 普通地質野外認識實習 地質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學生在完成普通地質室內教學之後,將進行為期三週的野外認識實習。以達到理論聯繫實際、鞏固和加深課堂所學知識的目的。提高學生的地質綜合思維能力以及實際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使學生具備初步的野外地質調查能力。 (一)實習任務 1.使學生初步學會觀察常見的地質現象,分析其相關的地質作用和形成機制,這是本次實習的主要任務。 2.認識實習區內常見的礦物、巖石、古生物、地層、構造及礦產,分析它們形成的作用。為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掌握地質羅盤和手持gps的使用以及巖層產狀的測量方法;初步掌握野外地質現象的觀察記錄方法;編寫地質實習報告。 (二)實習內容及要求 實習的主要內容(重點)是觀察和分析內、外力地質作用及其現象,在實習中必須學習並初步掌握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難點是有關地質作用與地質現象的因果分析。具體內容及要求 1.觀察認識外力地質作用及其現象 (1)xx市湖邊石灰山地質觀察路線 一天 通過石炭系地層剖面的參觀,初步瞭解實習區內的主要地層層序、接觸關係,地層單位名稱、地層厚度、主要巖性特徵及構造變動。初步掌握沉積作用、成巖作用的類型,沉積巖野外識別描述方法,以及巖層產狀的測量方法,同時能初步辨認幾種常見的古生物化石。學習繪製信手剖面圖。

通過參觀煤礦、石灰巖礦,瞭解外生礦牀的一般特徵及沼澤的生物沉積與成礦作用。

本文內容中:國教育資源|網

2.觀察認識內力地質作用及其現象

(1)xx峯山滴水巖地質觀察路線 一天

觀察認識寒武系變質巖、震旦系混合巖的巖石特徵,初步掌握區域變質作用、混合巖化作用的因素;觀察認識峯山花崗巖體(黑雲母花崗巖)的巖石特徵及細晶巖脈的穿插關係,瞭解巖漿侵入作用的機制;觀察認識峯山巖體與寒武系變質巖的侵入接觸關係,以及接觸帶附近巖體結晶顆粒的變化,地層受熱接觸變質作用產生的角巖化、斑點化現象;初步掌握斷層的識別描述方法,學習斷層素描圖的繪製。

(2) xx峯山電視台地質觀察路線 一天

觀察認識峯山花崗巖體的巖石特徵及細晶巖脈、石英脈、煌斑巖脈的穿插關係;觀察認識峯山巖體與寒武系變質巖的侵入接觸關係及花崗巖的粒度變化,分析峯頂處的變質巖(殘餘頂蓋)的形成機制;觀察認識花崗巖中的“x”次生節理,學會節理的產狀測量與記錄。

(3)贛縣江口木材廠地質觀察路線 一天

觀察認識燕山晚期玄武巖的巖性特徵及產出狀態,初步掌握巖漿噴出作用及噴出巖的野外鑑定特徵。學習斷層特徵的判別與產狀測量。

(4) xx市蛤湖地質觀察路線 一天

觀察認識筆架山巖體(花崗斑巖)的巖性特徵及中細粒花崗巖脈的穿插關係;通過參觀瑩石礦,瞭解氣水-熱液成礦作用的機制,初步掌握瑩石礦的鑑定特徵及形成條件。

3. 編寫地質實習報告 三天

第一部分 前言:實習的目的任務、要求、時間、地點等;

第二部分 實習路線中主要地質特徵:按照地層、巖漿巖、變質巖、構造、礦產的順序進行概括性地總結;

第三部分 幾種地質現象的認識與探討:選擇地質實習路線中最有興趣、感想最深的兩種以上地質現象,對其作用方式、形成過程、產物及特徵作較深刻、有見地的分析與探討。

第四部分 結束語:通過實習的收穫、體會及建議。

地質實習報告要求實事求是、邏輯清楚、言簡意駭、圖文並茂。

5.通過實習,要求對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是:

(1)學會用手持gps定點。

(2)能掌握地質羅盤測量巖層(構造面)的產狀。

(3)初步學會使用放大鏡觀察礦物、巖石並描述其主要特徵。

(4)學會繪製地質信手剖面圖,學會繪製地質現象示意圖、素描圖。

(5)基本掌握地質觀察點的記錄格式和描述方法,以及編寫地質路線小結。

(6)初步學習標本採集的一般方法和有關知識。

(7)學習編寫地質實習報告。

【第3篇】地質地貌實習報告--肇慶七星巖

地質地貌實習報告

從5月30號到6月1號,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分別在肇慶七星巖,黃埔區蟹山公園,華農樹木林及教三附近進行了地質地貌學的實習.

5月30日 肇慶七星巖

石灰巖山峯

通過查閲有關資料, 七星巖由風巖、玉屏巖、石室巖、天柱巖、蟾蜍巖、仙掌巖、阿坡巖七座石灰巖山峯組成, 排列就像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鏡的近600公頃湖面上。

從表面觀察, 七座山峯為灰色與少量白色相夾雜,可以初步判斷為石灰質巖石;由於此地區雨量多、氣温高,侵蝕嚴重, 灰巖山表面有許多較大的裂痕.通過這些裂痕,可觀察到其解理完整。

實習指南上對七星巖的形成過程的圖解,可知為先由於地質運動,在七星巖附近形成了一個褶皺背斜山脈,正是由於肇慶地處亞熱帶,雨量多、氣温高,侵蝕嚴重,尤其是流水侵蝕,這些巖石的抗蝕力都比較弱,因此背斜被破壞,部分巖石受風化成土,最終土山出露和石山形成當地低矮的地形。再由於進一步流水侵蝕,成排的背斜谷地兩側開始形成今天的七座石灰巖山峯。

溶洞

肇慶七星巖地區另一個特色之處就是其巖洞。實習過程中,老師指出溶洞形成之處是位於地表水層的水平流動帶,由於流水侵蝕而形成的洞穴,這些洞穴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説的地下河的通道。由於地質運動,這些溶洞慢慢上升出了地表,出現在了人們視線。我們在一溶洞入口處觀察時,老師還指出在我們所在的這個溶洞經歷過4次發育,可是我們觀察到洞內頂部都比較平滑相連,是因為再溶洞露出地面的漫長時間裏,由外力作用使得洞內每個發育的連接處發生巖石的掉落,使得頂較為平滑,而在地上,還可以見到坍塌下來的大石塊。

我們進入溶洞,裏面到處都有石鐘乳。而石鐘乳的成因是:由於洞頂部滲入的地下水co2含量很高,對石灰巖具有較強的溶蝕力,呈飽和碳酸鈣水溶液。溶液下滲時失去部分co2而處於過飽和狀態,於是碳酸鈣在水滴表面結晶成為極薄的鈣膜,水滴落下時鈣膜破裂,殘留下來的碳酸鈣與頂板連接成為鈣環。下滲水滴不斷提供碳酸鈣,鈣環不斷外下延伸形成細長中空的石鐘乳。七星巖溶洞內喀斯特地貌極其發育,石鐘乳隨處可見,並被加以人工遐想,成為千姿百態的景觀。

平原

在往返肇慶的路上,我們並沒有發現高樓大廈,而且聽身邊的同學説,肇慶沒有高過20層的大樓。一開始我們覺得很奇怪,後來仔細想了想,還是有原因的。肇慶位於西江附近,其陸地為沖積平原。地面可見河漫灘相紅黃、紅黃白花斑色粘性土佔踞了肇慶沖積平原大部分面積。這樣的土地不易於建太高層的樓宇。

5月31日 黃埔區蟹山公園

進入蟹山公園後,我們對這裏的巖石和地質進行了觀察。蟹山從表面上看,出去植物和人工建築後,其泥土和巖石主要為紅褐色。我們對這裏的巖石進行了分析。

這裏的巖石主要是砂巖、粉砂巖,此外還有泥巖和頁巖。在一處多巖石碎塊的地方進行了觀察,發現這裏的巖石碎塊硬度較低,用手指就可以揉碎,揉碎後的顆粒非常細,應屬粉砂巖。老師講解的時候告訴我們,這裏的物理風化相當強烈,因此形成的碎屑非常細小。通過對某一大石塊觀察見到,石塊明顯分為好幾層,每層之間有一條約5釐米後的、由鵝卵石排成的一個面。由此可以知道,這個地區為河流衝擊成的平原,經過多次沉積下來的泥土經過物理變化又形成了沉積巖。老師後來還説到,這裏的巖石固結時,氣候非常穩定,為類似揚沙的天氣。而這裏的巖石為紅色,是因為巖石形成時,主要膠結物含有3價鐵離子。

6月1日 華農

老師帶我們去了樹木園看已經風化完全了的花崗巖。我們發現,這裏的花崗巖風化之後的層黃色為主,夾雜了紅色及白色。用手對風化了的花崗巖搓揉,可感到裏面有許多細小顆粒。經過較完全風化後的花崗巖,只剩下透明細小的石英,因為花崗巖的成分中,石英最不易分解。花崗巖的風化為化學風化,主要由肉紅色的正長石,白色的斜長石,黑色的黑雲母和透明無色的石英組成。在華農教三附近的花崗巖化學風化得非常好,用手就可以從石頭上弄下寫石塊。而華農教三附近的花崗巖有呈橢圓的,也有呈片狀的。老師解釋,這是因為由於某些花崗巖本身有裂縫,而有的卻沒有,通過流水侵蝕,有裂縫的花崗巖裂縫越來越大,使花崗巖不斷侵蝕形成片狀;沒有裂縫的,由流水侵蝕使形狀越來越趨向球狀。

結束語

我們這次的實習儘管只有短短三天,不過我們從中實在學到了不少東西,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習中更使我們提高了繼續學習的熱情。本次實習令我們加深了對地質地貌學的瞭解,更深刻認識到了學習地質地貌學的意義,鞏固了學習成果,體會到“學以致用”的道理,並且學會了一定的考察地質地貌的方法要領和細節。

華農05土管3班 樑柏榮

30250315

【第4篇】大學生地貌研究實習報告範文

〖實習目的〗實踐出真知,通過一學年的《自然地理學》的學習,我們基本掌握了書上的理論知識,但作為當代大學生,死讀書是不行的,我們必須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樣,我們才不至於在日後的社會競爭中被社會所淘汰。於是,學院組織了本次的肇慶野外自然地理實習,通過野外調查的方法來鞏固我們的自然地理知識。

〖摘要〗羚羊峽位於西江上游,在肇慶城區東北部。峽谷左右為高山相扼,左為龍門山,海拔 615米,右為爛柯山,海拔達903米。羚羊峽的形成,是與第四紀以來新構造運動的作用有關。更新世末,羚羊峽斷裂斜切爛柯尾山,破碎帶一面受西江正面而來的河水衝擊,一面在山區沿破碎帶受支溝的底蝕作用.當新河牀低於旱峽原河牀時,便襲奪了原河道之水,作第二次改道,形成了著名的“羚羊峽”。羚羊峽峽谷深而窄,最窄之處僅有220米,全峽長度約為7000米(自羚山寺至硯坑口)。

〖關鍵詞〗西江 地貌 羚羊峽 新構造運動 河道

羚羊峽作為珠江流域西江下游的最後一道峽口門户,我們對其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義。此次的地理野外實習,羚羊峽是我們實習的重要地點之一,因此,本文根據此次的野外調查結果及一些前人的調查資料,將對羚羊峽的地形地貌進行初步的探討。對此,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討:

羚羊峽的地貌概況

羚羊峽的地貌發育成因及過程

羚羊峽形成與新構造運動的關係

〖實習的工具〗本次的研究主要用到的工具是地質羅盤,通過地質羅盤,我們可以測量目的物方位,測量巖層產狀要素,包括巖層走向的測定,巖層傾向的測定,和巖層傾角的測定,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基本掌握了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一、羚羊峽的地貌概況

羚羊峽是西江的現河道,穿越爛柯山的低山地區,為一狹長斷裂峽谷。河道較平直,河身狹窄,兩岸沒有積階地,在峽谷的西北岸山腳與江面呈波狀接觸,東南岸則呈鋸齒狀。該地區以溝谷流水地貌為主,水流湍急,兩岸地勢險要,並沒有形成河漫灘。西江在羚羊峽口有三條河道,一為肇慶東面的早期河道萬都坳,另一為羚羊峽西北面的中期河道旱峽。羚羊峽為現在的西江河道。由於肇慶地處亞熱帶,雨量多、氣温高,侵蝕嚴重,這裏巖石的抗蝕力都比較弱,因此背斜被破壞,形成當地低矮的地形。因此,羚羊峽附近多低山。

圖羚羊峽附近現代河道與古河道位置圖

①一西江早期古河道②一西江中期古河道③一西江現河道

二、羚羊峽的地貌發育成因及過程

羚羊峽地貌發育與構造運動

構造運動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因而成為形成地表宏觀地貌特徵的決定性因素。大約距今三至四億年前,在肇慶地區首先沉積了砂巖和頁巖,後來又沉積了一層厚達百多米深的石灰巖。由於地殼運動的影響,形成向上彎曲突起的構造,即“背斜構造”,原來水平排列的底層變成了向側斜傾的地層,兩側巖層傾向相反,分別形成南北兩翼。在區域構造劃分上, 羚羊峽位於粵西隆起與粵中褶皺帶之接界處,發育於燕山運動時期, 羚羊峽位處背斜地帶,在第四紀以來新構造運動的升降作用下,背斜斷裂下沉,形成了今天的羚羊峽。

羚羊峽地貌發育的氣候因素

氣候水熱條件組合狀況不同導致外動力性質、強度和組合狀況發生差異,最終將形成不同的地貌類型。由於肇慶地處亞熱帶,雨量多、氣温高,侵蝕嚴重,這些巖石的抗蝕力都比較弱,因此背斜被破壞,形成當地低矮的地形。而且,水錶徑流豐富,加劇了河流對兩岸山的侵蝕,於是有陡峭的懸崖的形成。

羚羊峽地貌發育與巖性

各種巖石成分、硬度、水理性質、結構與產狀不同,抗風化和抗外力剝蝕的能力常表現很大區別,形成的地貌類型或地貌輪廓往往很不相同。羚羊峽的巖石主要由泥盆系和石炭系礫巖、砂巖、頁巖及灰巖組成,,南岸為更新世晚期的砂質粘土夾腐植粘土,北岸為更新世中晚期殘坡積紅色。由此可以推斷,西江南北兩岸在發展上是不平衡的。產生的原因可能與更新世時羚羊峽斷裂的活動有關。西江就是沿此斷裂帶沖刷授蝕形成河牀,在全新世時沉積了現代沉積粘土。

三、羚羊峽形成與新構造運動的關係

羚羊峽的形成, 是和第四紀以來新構造運動的升降作用密切相關。更新世中晚期, 西江在西部沿現道至肇慶市後, 非取道於羚羊峽或旱峽, 而是以襲奪灣指的方向東經萬都坳至金利接現道西江,更新世晚期新構造的差異運動, 使爛柯山南部上升, 河道最狹處萬都坳上隆, 造成了河道閉塞, 河水倒流, 需要尋找新的河道。與此同時, 旱峽地區相對下降, 在更新世中晚期仍為喀斯特山的七星巖至黃崗好一帶, 經長期風化夷平, 倒流的河水奪此而過, 成為第一次改道的旱峽中期古河道。在此之前, 羚羊峽斷裂斜切爛柯尾山, 斷裂破碎帶一方面受到西江倒流的河水衝擊, 另一方面在爛柯山與龍門山之間的支谷和沖溝, 由於地殼上升而底蝕作用強烈, 並選擇了羚羊峽斷裂帶進行刻蝕。更新世末期, 爛柯山北部上升, 旱峽緩慢抬起, 河道漸趨縮小。而此時, 正面而來的西江水流與爛柯山、龍門山的溪流經較長時期的沖刷, 羚羊峽谷初具規模, 當峽谷所成的新河牀低於旱峽原河牀時, 今日之西江水, 便襲奪了原河道之水, 作第二次改道, 形成了著名的“ 羚羊峽” , 而被遺棄的水基頭河道, 就是當地居民俗稱為“ 旱峽”。

肇慶市附近沙頭地區西江襲奪灣平面圖

〖實習總結〗在五月初,我們在學院老師的帶領下在肇慶進行了為期三天的野外實習。這次短暫卻充實的實習讓我收穫頗豐!野外實習將老師課堂所講的知識與具體實際相結合,加深了對課堂所學基本知識和理論的理解,培養了理論聯繫實際的思維能力。

這次實習也是一次艱苦的行程,爬鼎湖山,遊七星巖,同學們不怕苦不怕累,頂着烈日,積極參與,逐步樹立艱苦奮鬥的思想作風和勇於探索的科學求實精神。在行進的過程中,同學之間互幫互助,鍛鍊了大家的團隊精神,增進了相互之間的友情!

這次的野外實習使同學們對地理科學有一個基本的初步的瞭解,培養同學們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同學們的情操,達到轉變和鞏固學生專業思想和提高從事專業工作的興趣。

通過實習,也發現了自己地理方面知識的匱乏,對野外實習的準備不充分等問題。在實習過程中,自己缺少做筆記的能力,往往不能捉住老師講解中的扼要。

實踐出真知,自然地理學更是如此,我們的實習也正是把我們所學應用於實踐,在實踐中學習,逐步成長。

【第5篇】肇慶地區地質地貌實習報告

眾所周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出真知”。為了鞏固《地質地貌學》的教學成果,提高教學質量,讓同學們學以致用,能夠用書本的知識來解決實際上的一些問題,提高同學們的野外作業能力和分析能力,7月9-11日,我們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2002級150名同學在高全洲老師、劉祖發老師和楊清書老師的帶領下到肇慶市七星沿地區進行為期三天的地質地貌實習。儘管只是三天的時間,而且我們目前專業知識的匱乏、能力的有限,確實很難對肇慶七星沿地區的地質地貌狀況有很透徹的認識,但在已經掌握了當地詳細地質地貌情況的高老師等的精心講解和耐心指導下,加上不少學者之前做的調查資料,我們得以比較系統地瞭解掌握了當地的地質地貌情況,並學會了一些外出實習的基本要領和考察方法。

肇慶市位於廣東省的中西部,地跨珠江的主幹流—西、北江流域。地勢由北部、東北部漸次向中部和東南部傾斜,具有山地、丘陵、平原、湖泊等多種地貌。市區背靠北嶺,面臨西江,上控蒼梧,下制南海。北部為北嶺山地和西江古河道形成的瀝湖,中部為河谷沖積平原,東西兩端重巒疊峯緊鎖江流,形成三榕峽、大鼎峽和羚羊峽。境內孤丘台地疏落散佈,石山拔地而起,湖泊池塘星羅棋佈,形成五湖、六崗、七峯、八洞的獨特自然景觀,成為馳名中外的七星巖風景區。正因為肇慶獨特的地質地貌風光,它才成為我們實習的首選之地。

本次實習從7月9日開始,在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出發,路經中山,江門、高要等市,並在途中的西江大橋到南岸卸煤碼頭考察滑坡和河流階地,然後才到肇慶黨校。下午到北嶺考察洪積扇,最後是東崗村觀察並討論了當地地貌。10日主要是在七星巖風景區對其地質地貌進行考察,主要考察地貌有地下溶洞,落水洞,幹溶洞,斷層帶等。第三天上午考察了西江三榕峽東岸的北嶺背斜,總結了實習成果,下午離開肇慶返回珠海,結束了為期三天的實地考察。具體路線如下:

7月9日:告別中大珠海校區——西江大橋——卸媒碼頭(上南岸)——肇慶黨校——北嶺山南——東崗村附近。此次的目的主要是觀察滑坡和二三級階地地貌。

7月10日:肇慶黨校——七星巖公園,考察七個秀麗的喀斯特石峯:閬風巖,玉屏巖,觀音巖,天柱巖,蟾蜍巖,仙掌巖和阿婆巖。這次的目的主要是觀察水平溶洞(雙源洞)和斷層及窪地地貌。

7月11日:上午:肇慶黨校——三榕峽(位於西江的峽谷地段)——採石場。此次目的是觀察斷層及其層理結構。下午實習結束,返回中大珠海校區。

我們這次考察的地區常見的七種地貌類型分別如下:

1) 侵蝕低山。其相對高度200m,主要是指北嶺山脈;

2) 侵蝕丘陵。其相對高度200m,主要是指西江南岸的丘陵和山地;

3) 侵蝕台地。其相對高度在10m以上,坡度和緩,一般15度,主要是指位於侵蝕低山和侵蝕丘陵之間的低矮的高地;

4) 洪積階地和衝洪積扇。主要分佈在北嶺山麓;

5) 河流階地。主要是指沿岸二級、三級河流階地;

6) 沖積平原。主要是指西江沿岸的河漫灘和一級半埋藏河流階地;

7) 喀斯特丘陵。巖性為壺天灰巖或石磴子灰巖,主要是指七星巖等喀斯特石峯。

實習內容:

7月9日早上7點,我們從中大珠海校區乘車出發。沿路可以看到公路有很多低矮的丘陵,這些丘陵的巖石大多已經風化成磚紅壤了,很少有完整的基巖保存下來。而正是由於肇慶的基巖出露狀況比較好,所以我們選擇它作為地質、地貌實習的基地。

整體上來看,肇慶七星巖地區北部是山地,南部是丘陵,中部是西江沖積平原,肇慶七星巖喀斯特丘陵就是位於這個平原上。我們三天考察的地貌類型按順序大概如下:滑坡與階地,衝洪扇與洪積平原,充填構造,喀斯特丘陵與溶洞,落水洞,背斜與斷層。下面我就按照時間順序來説明肇慶七星巖地區的地質地貌狀況。

第一天:

我們從珠海出發乘車經過江門、新會、高要,在開往肇慶黨校的途中順道考察了西江大橋南岸東側的卸煤碼頭(上南岸),這是一個半埋藏階地。

上南岸是一個潛在的滑坡,但是目前沒有再次滑坡的趨勢和跡象。滑坡是坡面上大量土體、巖體或其他碎屑堆積,主要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動面整體下滑的現象,它是山區建設中經常遇到的一種自然災害。據老師介紹,該地在20年前發生過一次大滑坡,現仍可以看到當年的滑坡壁(上圖山坡凹處),滑坡體由於採山取石和植樹造林等原因已經看不出。1983年12月16日上午約9時至11時該地發生一般規模的突然滑坡,塌方200多米,沉降深度10米。事發時該處卸煤碼頭上有四個民工在小屋內睡覺,後來只有一人逃脱。據首先發現滑坡的當地民工講,滑動是首先從下面開始的,後來才看到上部滑動,由此可分析判斷此滑坡屬牽引式或稱拖帶式滑坡,廣東地區的滑坡多是這種小型滑坡。

根據老師的分析介紹,我們知道了造成這次滑坡的主要原因是:

①該地處於西江凹岸,終年被流水沖刷而造成岸壁不穩定;

②滑坡的上部階地上有一個水塘(現在已經填平),並且有地下滲透帶,水塘中的水以地下水的形式與江水互滲,使中間土體遭到破壞,土質疏鬆,有些地方甚至被掏空;

③滑體主要是花崗巖的風化殼,為第四紀的鬆散堆積物,很不穩定;

④滑坡上的碼頭堆積了大量的煤,負荷太重,其重力對滑坡的發生是一個間接的推動力;

⑤整個肇慶地區的粘土含量普遍較高,滑坡發生的前天當地下了一場大雨,粘土的膨脹係數大,雨水對其影響很大,造成土質鬆軟,從而引發了這次滑坡。

此滑坡範圍寬134米,10多米厚,滑動後形成5個階梯,滑坡體伸入西江,由於規模不大,所以沒有造成西江淤塞。

接着我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又考察了階地,據資料介紹,階地的類型有常態階地(或階地)、半埋藏階地和埋藏階地,其中後兩種是階地變形的結果。(1)常態階地分佈在河流上游或源頭區。如鑑江信宜、漠陽江春灣、北江韶關,是洪水不能淹沒的階地,故稱常態階地,簡稱階地。(2)半埋藏階地是原先的第一階級地主要因海平面上升引起的均衡構造下沉,而與全新世堆積的高河漫灘類高、至今能被洪水淹沒的階地,主要分佈在中下游沖積平原,如肇慶市西江與七星巖之間的地貌即為第一級半埋藏階地。(3)埋藏階地是半埋藏階地向三角洲延伸逐漸被全新統覆蓋形成,,分佈在入海三角洲,這是最高和最年輕的埋藏階地。

據老師介紹,我們現在所走的公路和卸煤碼頭就是建在第一級階地上(左圖)。看完第一級階地之後,我們就爬上公路旁的小山去觀察第二和第三級階地。第二級階地分佈在上南岸碼頭公路旁的小山咀,高度大約為10米,在這裏可以找到磨圓度較好的鵝卵石。為什麼階地會跑到山上來呢?在第四紀,此處是西江河漫灘,後來由於構造運動和河流的下切,使河漫灘抬升,從而形成了現在的二級階地。沿途可見地上鵝卵石的成分多樣(下圖左),巖性複雜且較脆,風化程度較大,體現此處基巖的多樣性,也顯示了該二級階地是西江干流經遠距離搬運形成的。第三級階地位於西江大橋南橋頭東側的自來水廠高地,高度大約為15至16米,這裏地勢比較平坦,巖石年代更為久遠,鵝卵石風化程度更深,質地鬆化,一踩即碎(下圖右),不過現在由於人工作用,很多被水泥蓋住,已經很難找到地面證據——鵝卵石。

通過我們的觀察,結合老師的分析,得出此處階地鵝卵石的幾個特點:(1)磨圓度好,粒徑不大,硬度不大,是河流長時間的搬運,所經距離遠;(2)具有多種多樣的巖性,由於是主幹流形成,上流很多物質被帶下來沉積,形成當地複雜的巖性;(3)階地級數越高,形成時間越長,風化作用越強,巖性越脆,越易碎。

該地階地示意圖如下:

肇慶市西江河谷地貌橫剖面圖

下午,我們又在老師的帶領下首先到了東崗村附近的北領山地考察,這裏是洪積扇和沖積平原的過渡地帶。洪積扇是由於山上下雨的雨水自溝谷出山口後,坡度驟減,溝谷水流所攜帶的物質大量堆積,就形成了以溝口為頂點的沖積錐或洪積扇。如果擴大到整個山腳(四周)即稱為洪積羣,如果面積繼續擴大,即可形成洪積平原。老師介紹了關於東崗村附近這些地貌的形成有兩種觀點:第一種是由北領山地衝積而形成的,另外一種是由西江的沖積而形成的。根據我們的觀察(右圖),這裏的巖石以沙葉巖為主,磚紅色,有一定的磨圓度,但有些有稜角,大多為礫石,粒徑較大,較疏鬆,而且顆粒由上到下、由山裏到山外是由粗變細。如果是由西江沖積形成的話,那麼這裏的巖型應該會比較複雜(這是因為沖積物複雜),顆粒一般是為圓形的,磨圓度較好,沒有稜角,質地也會比較硬,而且縱觀整個地貌類型,如果是由西江沖積形成的沖積平原,那麼寬度應該很大(比衝洪積扇大的多),但是此地的扇形寬度並不是很大。故我們判斷,這應該是由北領沖積而形成的洪積扇。

從而我們也就可以知道,我們所走的公路、廣茂鐵路以及它們兩邊的建築物、還有我們住的肇慶黨校都是建在洪積扇上的。因為洪積扇是經過很上的時間堆積而成的,坡度比較平坦(這裏只有3到5度),在上面建一些東西是可以的,但是由於巖石不是很硬,地基不是很好,所以不宜建高層的建築,這也是我們在路旁都沒有見到高層建築物的原因。

下午四點,我們到了另外一個點——在石牌村北面的公路邊觀察洪積扇的中部剖面。這裏剛好是有人搞建築,對洪積扇的中部進行了橫切,從而使我們能夠清楚的觀察洪積扇的內部結構(下圖)。我們所觀察的這個洪積扇剖面有六、七米高,據老師的介紹,這些巖層組成是第四紀時代的巖石,北領的巖石主要是泥盤系的砂巖滾下來再堆積成第四紀巖層的。據我們觀察,裸露在外面的紅色巖石是砂巖,由長石、石英組成,風化後很容易敲碎,因帶有fe而呈紅色;沉積物顆粒有大有小,有一定的磨圓度,總體上來看,巖石自上而下,從扇頂到扇緣,依次是由粗到細的砂巖,符合老師所説的“一般情況下,洪積扇底部的沉積物粒徑較大”的規律。在這裏,我們還看到了充填結構(又稱透鏡體,左圖凹處),充填結構就是洪積扇停止生長,被大水衝出大溝,以後洪水又挾帶物質填上而成為的一種地貌現象。充填結構裏面的東西因為是後來填上去的,故其物質組成跟周圍的巖石有很大的差別,成分比較複雜多樣。

第二天:

旅遊勝地七星沿坐落在城區中心,背靠北嶺山脈,因七座奇峯列峙如北斗七星,故得名。七星巖的來歷傳説很多,有説七星巖的七座山峯是女媧補天時留下的七塊靈石;有説是天上七仙女羨慕人間、獨愛肇慶而下凡不歸等等。七星巖於1982年成為國務院批准的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七星巖風景區由閬風巖(峯頂高程103.3m)、玉屏巖(99.8m)、石室巖(89.8m)、天柱巖(108.0m)、蟾蜍巖(89.9m)、仙掌巖(61.8m)和阿坡巖(119.6m)七座喀斯特奇峯以及東湖、青蓮湖、中心湖、波海湖、裏湖等五個大湖組成。七座巖峯佈列,矗立在6. 5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整個景區山環水繞,亭樓閣榭,波光巖影,渾為一體,自然風光絕佳,向有“嶺南第一奇觀”、“人間仙景”、“天然山水盤景”之美譽。千多年來不知傾倒了多少名人墨客,留下了不計其數的詩文。“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陽朔七堆山;堤邊添上絲絲柳,畫幅長留天地間。” 葉劍英委員長的詩句高度概括了七星巖風景的詩情畫意。近年,七星巖風景區的8公里的堤路和七座巖峯上新裝飾各種霓虹燈, 再造了一個“夜星湖”。

早上8點多,我們就到達七星沿這個風景名勝區開始新一天的實習考察。進入大門,我們就看到,在路的左邊是沙頁巖形成的一些侵蝕丘陵,而右邊卻是石灰巖喀斯特地貌。我們向前走,大約到了一座招財佛像前時,面向佛像仰望,就可以明顯的看到兩邊的地貌景觀有很大的不同,左邊馬欄崗是砂頁巖經風化後形成的低矮山丘,而右邊卻是石灰巖形成的喀斯特高聳奇峯,由於兩邊巖性的不同,其上面所生長的植物類型和稀疏程度也不同,馬欄崗上的植物多草本,非常茂密,而右邊山峯上生長的植物多為藤本或木本並很稀疏。

很快的,我們走到了位於阿坡巖下面的雙源洞的一個出入口。雙源洞是七星沿風景區裏面最長的一條靜水地下河,其實就是一個喀斯特地下溶洞,它長270多米(據我查證,它長並不是320米),洞中有兩條溪水匯合,向東流出洞外,故稱“雙源洞”。在這裏,老師為我們解釋了有關的地質地貌知識。雙源洞是發育在石炭紀下統的壺天羣石灰巖,主要是由白雲石灰巖組成的,呈淺灰色,組成成分是方解石和白雲石,隱晶質(或稱泥晶質)結構,個別地方有粉晶結構,為厚層狀構造。因為存在白雲巖的緣故,故用10%的稀鹽酸滴在這些 巖石上,巖石並不起泡,但是如果把巖石磨成粉,卻可以起泡,這是因為巖石成分裏面含有碳酸鈣和碳酸鎂。因這些巖石比較堅硬,故其經歷了千萬年而不倒,形成挺拔的山峯。在雙源洞的洞口上,我們可以見到斷層、節理、褶皺以及強烈的根劈地貌。(右圖)

在這裏,老師也為我們介紹了雙源洞的形成原因。雙源洞的水是來自地表水的下滲和地下水的供給,在溶洞發育初期,地下水沿着細小的裂隙(如層面,節理面,斷層面等)流動,並進行溶蝕,當空隙完全被水充滿後,水就具有了承壓性,溶蝕能力加強,隨着空隙的擴大和水流量的增加,地下水具有了機械侵蝕的能力,加上重力作用,溶隙迅速擴大併合並,形成了地下河。在洞口的上方,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由兩個斷裂面交叉形成的x形斷裂,這是巖溶發展得最好的地方:在x節理處,裂隙最大,因而這裏水流動最快、最多,溶蝕力最強,侵蝕最厲害,因此兩條溪水在這裏匯合形成雙源洞。據查,在歷史上,雙源洞的地下水是一條彎曲的河流,一直溯源到北嶺山區。水的整個路線為:北嶺山地來水——洪沖積扇——地下水出露與喀斯特水相匯合——進入石灰巖發生溶蝕作用。

我們繼續向前走,轉過阿坡巖,到了一處名為奇觀的鐘乳石前,這是一個外露的石鐘乳(左圖),是原來巖洞崩塌後留下來的,屬於洞穴次生化學沉積物,是經過石灰巖的不斷融蝕、再沉積的過程而形成的。這個石鐘乳是淺灰色的不透明體,這是因為雖然礦物的組成成分大部分是方解石,但是裏面含有太多的雜質。

看完石鐘乳,我們向前走到了雙源洞的另外一個出入口,在這裏,地表水進入地下成為了盲谷。在洞口上面,我們可以看到白雲石灰巖和白雲巖具有的最典型特徵――披麻狀構造(右圖),巖石表面好像是老阿婆的臉一樣佈滿了橫七豎八的“皺紋”。在這裏因為不是沿着巖石的走向,所以巖石的傾角大概有40到50度,如果是沿着巖石的走向看的話,巖石都是水平的(在阿坡巖的背面就是這樣的)。在這裏又可以看到巖石相互交叉的層面、節理(下圖),這些地貌特徵對巖溶的形成很有利。巖溶發育必須具備的幾個條件是:①巖石必須是可溶的。從成分上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碳酸巖類巖石,如石灰巖,白雲巖等;第二類是硫酸巖類巖石,如石膏,芒硝等;第三類是滷鹽類巖石如食鹽,鉀巖等。 它們的溶解度依次增大。②巖石必須是透水的。就是説巖石必須有裂隙、節理等。③水具有侵蝕性。即水中含有大量的co2,它溶於水後於水反應產生hco3-,把caco3變為ca(hco3-)2溶於水。④水具有流動性。流動的水具有增加溶蝕力的作用,因為停滯的水,很快會使溶液達到飽和而失去溶蝕力。這四個條件缺一不可,缺少了哪一個溶蝕就不發生了,巖溶也就無從發育了。如果這四個條件具備,隨着時間的增長,溶洞也就會發育的越大。雙源洞的巖性為石灰巖,而且又位於兩節理的交匯處,裂隙發育,空隙比較大,有利於水的滲透和流動,洞裏面有兩條水源與外面的湖相連,主要水源使雨水,使地下河水不斷循環流動,溶解了更多的二氧化碳,增加了水的侵蝕性。也正是由於雙源洞的具備了這些條件,經過日積月累,終於發育成為七星沿裏面最長的一個溶洞。

看完了雙源洞,我們原路返回到那座招財佛,從旁邊的一條小路登上馬欄崗。這是一個石灰巖與沙頁巖的交匯處,馬欄崗主要是由石炭紀下統沙頁巖風化後形成的,經過上千年的變遷,現在已經遠遠低於兩邊的阿坡巖和天柱巖。據老師的介紹,這是一個背斜,馬欄崗是背斜的中部,由於頁巖的抗風化的能力比較弱,而且背斜中部由於張性大,收到擠壓而造成巖石的支離破碎,很容易受到侵蝕,再加上這裏是沙頁巖與石灰巖的交界處,可溶性巖石與不可溶性巖石交界處喀斯特水的溶蝕作用一般比較強烈,受到侵蝕背斜逐漸被削低,發育到現在就成為現在的馬欄崗低於兩邊的阿坡巖和天柱巖了,而且地表水在這裏彙集形成一個巨大的落水洞(左下圖)。這也是符合課本里面有關的背斜成谷理論的。

落水洞是開口於地面而通往地下深處裂隙、地下河或溶洞的洞穴,它一般發育於不可溶的沙頁巖和可溶的石灰巖的交界處,喀斯特作用特別旺盛。據我們的觀察,這個落水洞比較大,由於其四周長滿了植物,陽光很難直射到落水洞底,從崗上望下去,一片綠蔭,根本就看不到洞底,很難判斷這個落水洞究竟有多深。

接下來我們到了玉屏巖西面山腳觀察斷層和學習用羅盤量產狀(巖石三要素:走向、傾向和傾角)。這是一個右行平移的斷層,玉屏巖和觀音巖本來是連在一起的,但是由於後來觀音巖向南東方向移動,玉屏巖向北西方向移動,從而形成一個左旋的斷層,其斷層面呈彎曲形,這也説明了斷層面不僅僅是平直的事實,印證了課本上所説的。在兩個斷層的中間破碎帶,由於很容易被風化侵蝕,形成的粘土透水性很差,日積月累蓄滿雨水而成為湖。按照老師教我們的方法,我們判斷了斷層面的走向:微觀上根據擦痕判斷,用手摸斷層面,若光滑則是沿其走向;縱觀上根據斷層的階步,順則是其走向。

接着,我們還學習瞭如何用羅盤定地物方位。基本方法是先打開羅盤蓋,讓羅盤蓋上的鏡子中軸線前端對準遠方需要定位的地物,線的後端指向觀察者的胸前。稍後,指北針轉動、靜止至微動,其所指的角度就是地物的方位了,而指南針所指的角度就是人相對所指地物的方位。

下午1點左右,我們齊聚天柱巖腳下,準備登上這個七星沿風景區最高的喀斯特山峯。在山底下,我們聽取了有關天柱巖的一些情況:天柱巖高108米,由下而上有4層溶洞,最低的一層由於在地下,我們見不到,越往上,溶洞的年代越久遠,這是由於抬升運動造成的,現在上面的三層溶洞已經停止了發育(缺少了有侵蝕性的水)。瞭解了這些信息之後,我們就開始登山了,在登山之前,下了一場陣雨,使到我們的登山考察更具有情趣。在大概25到30米左右的高度,我們見到了第一個溶洞,它屬於第二層溶洞,但是它比較小,我們就沒有進去看;再繼續往上爬,到了50米高度左右,我們見到了第三層的溶洞,這個洞比較大,在接近洞口的地方已經被開發成為一個廟宇,我們只見到洞口進去5米左右的地方,在佛像的後面(不只5米的地方)由於光線太暗,我們無法看到這個洞究竟有多深,估計應該至少也有幾十米深。在這個洞裏,我們可以看到洞頂比較光滑,有些地方還向上凹入成為一個倒扣的“臉盆”,即石鍋,這是由於過去經常受地下水的溶蝕和侵蝕,而局部地區又受到強烈的紊流作用,水壓增大,溶蝕、侵蝕力加強,結果這些地方溶蝕量比周圍大,從而形成向洞頂凹入的弧形面。其上的裂隙發育有石鐘乳,但是目前已經停止發育。四周也是比較光滑,並且發育有石幔,這是由於含有碳酸鈣的水溶液在洞壁上漫流時二氧化碳迅速散逸而形成的。繼續往上,我們在大約75米高的地方見到了第四層溶洞,但是這些溶洞經過長期的風雨侵蝕,現在已經變的很小了,很多就剩下一個凹進山壁的窟窿了,但是從這些“窟窿”裏面還是可以發現一些溶洞的痕跡的,比如有些巖層上有明顯的水平層理,反映出靜水沉積的作用。

大約13:30的時候,我們終於登上了天柱巖的最高點――摘星亭。從山頂眺望,七星沿風景區一覽無餘,青山綠水,奇峯異景,無不讓人讚歎。整個七星沿地區的地形也盡收眼底(左圖和下圖):北領山脈自北向南過渡,背面有很多的別墅建在洪積扇上面,山前右傾斜平原過渡到沖積平原;西南是西江水到階地,接着是喀斯特丘陵;沖積平原上是市區;七星湖上是其它六個喀斯特山峯。這些山峯都是背斜中部被侵蝕挖空之後的兩翼形成山巖的(稱為殘峯),它們本來是連在一起的,但是由於抬升和平移運動,它們才逐漸斷裂分開發育成為今天的這種地貌類型,斷層中間破碎帶由於風化和搬運作用,就發育成今天的五個大湖。

接下來的時間是自由活動時間,我和幾個同學到了龍巖洞參觀。龍巖洞是七星沿石室洞中的一個著名水洞,其實就是一個第一層的溶洞,裏面有關於溶洞地貌如石鐘乳、石柱等各種景觀都發育的特別好,如花似卉,類人似物,栩栩如生,引人入勝。這裏由於長期受自由流水的溶蝕、侵蝕作用,所以洞頂平坦,某些地方形成向洞內凹入的槽狀結構(原因在前兩段有説明)。洞內充滿水時衝擊力很大,石柱等不易形成(但還是有的,就像我們觸摸過的姻緣石),故洞口在洞上方,易為冷氣積聚,形成清涼世界。讓人驚奇的是,在乘船遊洞登岸處有一個石鼓,一個工作人員用草蓆擊拍它,竟然發出猶如古代戰鼓的聲音。大自然真是神工鬼斧!游完龍巖洞,我們又到了旁邊的碧霞洞參觀,在這裏,我們看到了一個發育的非常好的落水洞(上圖),這個落水洞現在已經不發育了,它的洞口是在山頂上,高大概有10幾米,洞口比較小,但是到下面就逐漸變大,下面還發育了一些石筍,有一個還特別像一隻抱着兒子的母猴,讓人歎絕!

第三天:

第三天是實習的最後一天,同學們的積極性都很高,早上不到8點半,我們就到了位於西江的峽谷地段――三榕峽考察河流峽谷地貌和背斜、斷層和節理地貌類型。三榕峽為於西江的中下游,峽谷段河流狹窄,水流速度很快,水特別深,侵蝕能力也比較強。

我們沿着公路從南往北走,在車上粗略的觀察了三榕峽附近這個大背斜的南翼、核部和北翼,然後在背斜的北翼下車開始考察。我們所對的大山整個就是背斜北翼的一部分,該背斜發育於泥盆系底層,主要是沙頁巖,頁巖具有明顯的巖理,節理髮育(巖石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重力方向裂開的裂隙為節理。),與泥巖一樣都是由粘土礦物組成。在北翼這裏,背斜向南傾斜,地表大部分為沉積巖多覆蓋,但是可以看到明顯的節理和層理。在這裏,老師為我們演習了怎樣來用羅盤來測量巖層的傾向、傾角和走向,然後由我們自己實踐,我粗略測出背斜北翼的巖層的傾角是向北南40度,層面傾向是北偏西30度,走向是40度。

接着我們向南走來到一個採石場,這裏就是背斜的核部了(右圖)。由於背斜的核部受到兩邊的擠壓,巖石支離破碎,抗風化能力很差,使得土壤層較厚,植被比起背斜的兩邊要茂密很多。而且這裏巖層傾角近似水平(即傾角幾乎為0),節理最發育,形成很多的x形節理,並且有一些節理面兩面巖層有着顯著的位移,形成了斷層,甚至局部有些巖石受兩邊巖層的擠壓,形成小型的褶皺。由於這裏受擠壓和頂部的張力,巖石容易破碎,故在這裏採石比較容易,這也就是這裏為什麼會建有一個採石場而在背斜的兩邊沒有采石場的緣故,但是這裏生產的巖石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堅硬度不是很高,一般不適合作為現代高層建築物的材料。在這裏,我們也發現了一些石英砂和粉砂巖,據我們所知,肇慶著名的端硯就是用本地產的很細的石英砂和粉砂巖製作的。

考察完背斜的核部,我們就再往南走,沒多久就到了背斜的北翼了。這裏的巖層都是向南傾斜的,據我所測,這裏的巖層傾角是向北48度。在這裏,我們還見到了一個發育特別好的x形節理,但是可能因為人工的破壞吧,有一個角已經掉了(如右圖)。看完了背斜的北翼,我們就合影留念,實習也就告結束了。

地質地貌發展史

1.地質發展史

下古生代(pzl)大地構造為地槽構造特徵,這個時期的褶皺比較強烈。在距今5.7-5.0億年的寒武紀時期,肇慶地區是個淺海地區,有些地方的海相泥沙堆積達1000-1500厚,這些堆積來自華夏古陸(即今潮洲一帶)。奧陶紀時期發生的廣東範圍的鬱南運動使奧陶紀地層不整合於寒武紀地層之上。海相同時發生了變化,海水深度受地殼,氣候等的影響而由深到淺,志留紀(s)後,距今4.0億年,發生了著名的加里東運動,影響了整個肇慶地區抬升為陸地,而高要,德慶,羅定等地還殘餘狹長的海灣。

到了上古生代(pz2),大地構造進入了準地台階段,七星巖地區就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下泥盆世(d2)為陸地相,肇慶地區已形成山地丘陵,沒有沉積。中泥盤世(d2)有桂頭羣石英巖,海陸相交互有淺海相沉積。海水從廣西方向湧來,發生海侵現象肇慶地區由陸地向海洋轉移,沉積物自西向東由粗變細,沉積物厚度由厚變薄。石炭紀時期繼續沉積成淺海環境,相繼形成測水灰巖,煤系,壺天組灰巖。從二疊紀到三疊紀,仍然呈海陸相交互,為濱海沼澤環境。

上三疊世到下侏羅世發生的印支運動使整個廣東省大部分地區抬升為陸地。肇慶地區也從此脱離了海洋環境。在第三幕燕山運動時期,花崗巖出露地表,形成現在西江南岸的花崗巖羣。至此,地質發育情況趨於穩定。

2.地貌發展史

第四紀中更新世(q2)以前,由於燕山運動,喜山運動的構造作用以及以後的長期侵蝕,溶蝕作用,在中更新世以前肇慶地區的基本輪廓就已形成了。北面形成侵蝕低山,南面為丘陵,中間形成東西向的西江以及寬闊的西江低地,旱坡,羚羊峽。在早更新世末期某一階段的地殼相對穩定時期,形成了北嶺南坡的洪積扇,西江兩岸則形成河漫灘,在七星巖的水平流動帶形成地下河。

在中更新世時期的陸像環境,早更新世末期與中更新世初期之間,七星巖地區快速地抬升了20多米(這是根據第三,第四層水平溶洞之間的高度差值估算出來的)。由於基面下降,地殼的快速抬升形成了水流下蝕,karst水向下溶蝕加強,使七星巖地區首先的水平流動帶抬升為幹溶洞,成為垂直上升帶。西江河漫灘上升形成河流階地,原河牀上升為河漫灘;北嶺南坡形成洪積扇,而後洪衝擊扇抬升為洪衝擊階地。當地殼處於穩定階段後,七星巖形成新的地下河,北嶺山上河流帶來桂頭羣的角礫石(第二層溶洞堆積物)在地下沉積,西江河谷形成新的河漫灘,北嶺山前形成新的洪積扇。在中更新世的第二階段,地殼開始快速抬升了20米。因此形成了幹溶洞,石灰華,鈣華地貌,原先的河漫灘又抬升為河流階地,北嶺山前形成新的洪衝擊階地。

在晚更新世(q3)時期,地殼大幅度抬升幾十米。由於構造上升,西江水流下切,西江河牀的基巖面由此形成,第二級河流階地也形成,中更新世的七星巖的地下河抬升形成乾的水平溶洞。晚更新世抬升以後,從此地殼以間歇性緩慢下降為主要運動方向,出現了埋藏階地。雖有局部的上升,實際沖積層厚度超過了正常沖積層厚度。

至距今兩萬年,即晚更新世末到全新世,海平面下降對河流階地產生了兩個效果:(1)基面下降,河流下蝕,有利於河流階地發育;(2)海平面下降,海洋水容積減少,荷載減輕,牽引大陸構造抬升,冰期過後,廣東大陸下降,第一級和路階地在洪水期被洪水淹沒,形成第一級半埋藏階地。這一時期地殼表面以風化侵蝕為主,顆粒小,呈紅色,劇烈風化。

結束語:

三天的實習很快就過去了,但是我們都意猶未盡,期望着實習能夠再長一點,我們可以學到多一點的野外實習知識。通過這三天的實習,儘管不是很長,但是我們卻學到了很多過去課本上講的但是不是很好理解的東西,也學到了很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鍛鍊、提高了我們野外實習、考察的能力,為我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打了一個很好的基礎。我們期待着下次實習的到來。

【第6篇】地貌實習報告

地貌實習報告

姓名:xx xxx

院系:xxx學學院

班級:09地理科學一班

時間:xx年6月10日

一、地貌學的意義

地貌學是研究作為人類生存環境的固體地球表面及表層的物質形態特徵、物質組成、內部結構、空間分佈、成因及其演變規律的學科。地貌學研究的對象及研究方法隨着人類社會及科技發展而發生改變,隨着人地關係的改變而改變。地貌學研究,不僅在理論上作為人類對地球家園最基本、最直接的特徵——地貌形態的形成規律的探索和解釋,而且在實踐上可以為資源開發利用、土地利用、環境管理、災害預防、區域可持續發展等多方面服務。地貌學的研究成果可應用於資源開發、環境保護、自然災害防預、工程建設、可持續發展管理等方面,對於國家的經濟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關於研究地貌方法的敍述,突出野外的現場工作、實驗室分析方法和技術、數據處理方法、過程和機制的研究方法、數值模擬方法、高新技術,多學科交叉等,以利於培養學生的能力,但由於條件的限制,我們只進行野外考察,學習,認識一些典型的地貌類型。

二、 花崗巖地貌

紅色風化殼花崗巖本是地下深處形成的巖漿巖類,後因構造隆升以及地表受到長期的侵蝕作用而出露地表。花崗巖在地表分佈廣泛,可佔地表火成巖面積的20%~25%。國內外地質、地理學家對花崗巖地貌研究認為主要有兩種:一是形成高山峻嶺;二是形成雄偉渾圓的山體和低矮的丘陵崗地。前者為構造侵蝕的花崗巖峯林地貌,這種地貌主要發育在高差的山區,多由巖株狀的花崗巖體組成,花崗巖巖石祼露,巖體內多組斷裂和節理髮育,受冰川或流水強烈切割和風化侵蝕後形成了雄偉高聳、峯巒重疊、谷深坡陡的奇峯深壑,往往成為風景旅遊勝地,如我國著名的黃同、九華山、天柱山、三清山、華山等風景名山。後者由穹隆狀的花崗巖體形成,在氣候條件的作用下,巖體上常發育厚層的,形成紅土丘陵地貌,如我國華南花崗巖丘陵地區,或經風化剝蝕後也可形成雄偉渾圓狀山體,如海南島的五指山等。花崗巖紅土丘陵表層結構鬆開的風化殼極易發生散流沖刷和暴流侵蝕,成為崩崗侵蝕等水土流失災害的高發區,這類花崗巖地貌以我國的華南地區最為典型。以上這兩類花崗巖地貌均與我們的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瞭解其特點和形成機制,有助於更好地開發和保護花崗巖地貌旅遊資源,以及因地制宜地開展花崗巖風化丘陵地區的土地退化的防治工作。

xx年5月25,上午8點,在學校出發,往南寧的東北方向前進,經過五塘,老師跟我們解釋説南寧市正北方向是寒武紀巖,我們往東北方向可以看到寒武紀地層,背斜山。該階段為邕江及小型支流衝出來的小形盆地,呈現波狀地形,台地和河谷,該地區以植水稻、玉米為主,少量的花生,由於雨水較充足,丘陵上的種桉樹,這種耗肥需水大的經濟樹種。公路兩側是寒武紀砂巖、沉積巖,能清楚地看見地層節理。

再往前走地形變化較大了,可以看到花崗巖風化殼,花崗巖是塊狀結構的巖石,堅硬密緻,孔隙率約為1%,因而透水性比頁巖還要差,只有頁巖的1/5。花崗巖屬於不透水的巖石,容易產生地表散流與暴流的沖蝕。巖性結構堅硬,抵抗侵蝕能力很強,所以花崗巖能夠形成高峻的山地,然而,花崗巖巖體有豐富的節理,在節理或斷裂集中的地方往往出現崖壁,因為那裏的地下水活動較強,巖體抗剪力較弱,易於進行重力崩塌作用,加之巖體結構堅硬透水性差,節理交錯,因此花崗巖容易風化。土壤相當貧脊,以高嶺石為主,礦物機質較少,植被難以生長,且水土易流失。如果植被不好即遭到人為的破壞,導致崩崗,崩崗地貌是一種發育於熱帶,亞熱帶山區的嚴重水土侵蝕地貌。通常指發育在紅土丘陵地區(特別是花崗巖丘陵)的沖溝溝頭部分,經不斷地崩塌和陷蝕作用而形成的一種圍椅狀侵蝕地貌。因此該地區人煙荒蕪,有零星村落分佈。

到達崑崙關,看典型的花崗石紅色風化殼,沿着節理進行的風化作用,可以向巖體內部深入形成很厚的風化殼。地層在三十米以上。我們來到花崗巖崩崗侵蝕區,用地質捶敲打巖石,判斷此處巖石多為白雲母。其巖性主要為粗粒或中粗粒(斑狀)黑雲母花崗巖、黑雲母花崗巖、有局面中粒(斑狀)角閃黑雲母二長花崗巖、肉紅色黑雲母花崗巖。我們用地質捶敲該巖石,易於散裂,説明花崗巖風化殼粘粒含量少出粒較多,膠結性弱,結構疏鬆。

在車輛行駛的路上,我們看到一閃過的灰色巖石。老師説那是火山凝灰巖,三疊紀噴發出來。這主要由粒徑<2mm的火山灰(炭屑,晶屑,玻屑)及火山碎屑等(含量50%以上)固結而成的巖石。分選性差,碎屑多具有稜角。巖石外貌有粗糙感,可以清楚看見層理。我們近距離地觀察看了風化不夠徹底的紅色風化殼,其碎屑較多,是三疊紀形成的,層面較薄,長期發展下去最終形成高嶺石、氧化鐵、氧化錳等氧化物。人為破壞植被會形成坡面細流。不過,我們看到的不是自然的雨水沖刷的坡面細流而是挖土機挖出的爪痕。

三、峯林窪地地貌

在前往上林的途中,可以看到峯林地型。峯叢、峯林、孤峯及溶丘可總稱為峯林地形,它們是巖溶地區的主要正地形,都是在高温多雨的熱濕熱氣候條件下,長期巖溶作用的產物。其成因複雜,是巖性純、厚度大、產狀平緩、分佈廣的碳酸鹽巖地區地表水的侵蝕、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溶蝕、以及沿節理裂縫所進行的機械崩塌等綜合作用的結果。峯叢多分佈於碳酸鹽巖山區的中部,或靠近高原、山地的邊緣部分。峯叢頂部為尖鋭的或圓錐狀的山峯,而基部相連結簇狀。在峯林地形中代表發育較早階段的地形,但也有人認為它是峯林、窪地地形形成之後,地殼抬升,巖溶進一步發展改變而成。廣西西部,西北部,靠近雲南,貴州高原的邊緣部分都是發育了峯叢。而峯林主要發育在濕潤熱帶、亞熱帶(年均温)>20℃,年降水量>1500毫米)老師説這是發育不成型的峯林,成分不純,雜質較多,叫錐狀峯林,桂林地區的峯林叫塔狀峯林。這裏的下邊地層為不可熔巖,上邊是可熔巖。

到了上林,我們在那裏吃了午飯。

從金龍洞出來我們往西北方向前進,坐着車上,我們看見一些沒有水的坑,老師説,那是幹谷。幹谷為巖溶區特有的景觀。巖溶地區發育了古河谷,當地殼上升,地表河流不是隨之下切,而是沿着後期在谷底上發育的巖溶孔道(漏斗、落水洞等),將水吸乾,谷底乾涸遂形成幹谷。有些幹谷在暴雨季節尚排泄部分洪水,則稱半乾谷。幹谷的形成也可以由於河流發生地下截彎取直現象,使原來的地表彎曲河流段變為幹谷。因此在幹谷地段常保留昔日河流沖積物的殘餘。在巖溶地區,由於地表河流常發生遇落水洞或溶洞而轉為地下伏流的現象,這種河谷遇石灰巖而突然截斷,當這種河谷變為幹谷時就稱盲谷。

來到古零鄉,該地區屬於峯從窪地,地層漏水嚴重,以種植玉米為主。 在高大宏偉的靈陽寺下面,老師説這是典型的白雲巖(18)我們用地質錘敲打和用放大鏡觀察,發現白雲巖和石灰巖的區別。白雲巖是指以白雲石為主要成分(50%以上)的碳酸鹽巖,常混入方解石,粘土礦物,石膏等雜質。外貌雖與石灰巖相似,但硬度略大,較堅韌,滴稀鹽酸(5%)不起泡或微弱起泡,而石灰巖是起很多的氣泡。白雲巖風化面常有白雲石粉及縱橫交叉的刀砍狀容物。途徑古寨路口,老師給我們介紹該地區為淺窪地,地表水出不去,只能從地下水出去,形成喀斯特幹谷。串株狀窪地,土層薄,植物難以生長,當地居民飲水質量很差,經濟落後。

傍晚,我們在周圍都是山的馬山縣住宿。

四、 巖溶地貌

巖溶(或稱喀斯特),是一種發育以碳酸鹽巖等可溶巖地區的特殊自然過程,其基本特徵是其區域地貌發育形成一系列與巖石的可溶性相關的獨特地貌和水文特徵。包括各種封閉窪地、漏斗及地下水系,地表巖石表面可以形成特殊的溶蝕形態,地下可以形成洞穴及相應的洞穴堆積物,其外在表現為區域特殊地貌和水文現象,形成人們通常所説的奇峯異洞,如峯林、峯叢、石林、石芽、暗河、天生橋、盲谷、豎井、天坑以及形態各異的巖溶洞穴等。我國巖溶地區分佈廣泛,集中分佈於廣西、雲南、貴州、四川、湖南、山西、西藏等地。巖溶發育的主要區域碳酸鹽巖地層分佈面積約137多萬平方千米,如果再加上埋藏於地下的碳酸鹽巖溶,則總面積可達300多平方千米,約佔我國陸地國土面積的1/3.巖溶地貌常常形成特殊的風景資源,成為旅遊勝地,如我國世辦自然遺產中的九寨溝、黃龍寺、桂林山水,世界地質公園雲南石林,以及眾多的旅遊洞穴。

影響巖溶地貌的因素

作為巖溶發育的物質基礎——巖石主其可溶性特徵,實際上屬於地質條件範疇。從沉積學的角度分析,不同沉積相的碳酸鹽巖可以形成不同的碳酸巖結晶狀況、巖石結構和巖石構造,並導致了溶蝕作用的差異,進而對地貌發育產生影響。不同沉積相碳酸鹽巖之間的裂隙也同樣是巖溶發育的重要基礎。不同類型地層的組合,如砂巖等非巖溶巖層與巖深巖層的組合方式,可以影響到區域或小範圍地下水活動,造成不類型的巖溶地貌發育,如半巖溶、全巖溶。巖溶地區水文現象具有地表分水嶺與地下水嶺不重合的現象,地下河的存在則是巖溶地區特殊水文現象。巖溶地區的地貌與水文是相互作用的。地表、地下水流的流體力學性質、流動性及流量對於侵蝕或沉積地貌的形成均有較大的影響。經常流動的水體,通過多種化學過程(如混合溶蝕)和機械過程,能較大地提高水的溶蝕力。巖溶地區不同地下水動力帶的地下水不同運動方式,具有不同的巖溶溶蝕特徵並直接導致了不同類型的洞穴系統的發育。此外,巖溶地區土下存在一個特殊水文帶——壤下帶(subcutaneous zone),是土下可溶巖體頂部次生裂隙發育的地帶,此處溶蝕作用活躍並對巖溶地貌形態發育影響巨大,是直接與特殊地下水動力相關的表層巖溶對巖溶地貌形態發育影響巨大,是直接與特殊地下水動力相關的表層巖溶(epikarst)地貌帶。

到了大龍湖水庫,我們下車沿着公路走,觀看了兩邊的巖性,是二元結構,泥盆紀和石炭紀交結而成,形成峯叢窪地,這裏水庫漏水嚴重,在這裏修建的水庫都要進行多處的人工修補。巖性以石炭紀方解石為主,植被較少,其表層風化程度較深,可以看見多處的沿着節理風化的方解石似乎要崩塌下來。還看見與灰質巖相似 藻類苔蘚系巖。

我們來到了水庫邊上的巖溶洞,這裏主要成分是常濕鈣質淋溶土。溶洞的形成是早期的地下河崩塌溶蝕,以化學沉積為主,形成的自然拱。在巖溶地區,溶洞是指由於巖溶侵蝕作用及後期的沉積作用改造而形成的洞穴。溶洞是巖溶作用形成的各種洞穴的總稱,而洞穴則是指可以容納人們進入的地下空間。廣義上包括地下大小不同的各種類型的洞穴,包括落水洞,豎井和複雜洞 穴系流等。狹義的溶洞是指發育在潛流帶或季節變動帶內形成的水平延伸為主,通常有地下河作用的曲折分佈的洞穴。溶洞是喀斯特地貌區別於其他地貌類型的最為顯著的特徵地貌類型。地下河是巖溶地區沿大型巖溶管道或洞穴廊道集中排泄,具有較穩定流量的地下常年徑流,也稱暗河或伏流。地下河對地下水運動而言,從分散層流運動形式或發展為線性集中紊流運動。從地貌作用上,從簡單的化學過程(溶蝕,澱積)發展為兼有化學溶蝕澱積,流水沖蝕機械侵蝕和堆積,崩塌等複合過程。地貌營力大大加強,地下河可以有河牀卵石及兩側漫灘卵石沙粒堆積,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洞壁上有很多的鵝卵石。

這個洞很大,我們下去後可以看見洞頂往下有很多的石鐘乳,表明水有波動,蒸發出來,濺水沉積而成。確切的説,石鐘乳是洞穴沉積中常見的類型,是由於洞頂裂縫出滲出富含碳酸鈣水流發生澱積,從洞頂向下垂直懸掛生長的碳酸鈣沉積體,由方解石成層結晶構成,懸掛如古鐘,外形如乳,下端常有短鵝管凸起,故得名。石鐘乳內部呈層狀結構,垂直剖面中心常有鵝管。石鐘乳的生長速度快慢不一,而且有階段性,大多每30-50年生長一釐米。在破損的石鐘乳上,我們可以看到雪白的晶粒巖石,是方解石。在洞頂上,我們還發現了旋窩腳洞,這是地下河小型支流衝出來的。腳洞是溶蝕作用在巖溶石山基部水面附近形成的淺洞,其成因一般認為是與池沼靜水環境或靜水滴水環境下水面溶蝕作用相關。腳洞發育後期可以成為地表水轉入地下通道,故腳洞可以成羣分佈並相互貫通,成因上仍然是與地表,地下水的溶蝕侵蝕作用相關。也常與河流沖蝕或差異溶蝕有關,也有的是溶洞崩塌破壞的殘餘。我們深入伸手不見五指的洞裏,聽見一些滴水聲,是從巖洞頂部滴落下來的。洞裏還瀰漫着泥土的味道夾雜着腥味,仔細一看是蝙蝠屎,用電筒往上照,發現黑黑乎乎的一片蝙蝠,説明洞裏是非常潮濕陰暗的。

5月26日,8點40分,我們往馬山縣的東北方向前進,地勢逐漸陡峻,是典型的峯叢窪地也叫溶蝕窪地,巖性以石炭系的碳酸鹽巖為主,石多,土少,水缺。溶蝕窪地是巖溶地區的負地形,在峯叢或峯林之間呈封閉或半封閉狀。平面形態為圓形或橢圓形,長軸常沿構造線而發育,面積約數幾到數十平方公里。窪地底部呈線凹形,有時因漏斗及落水洞的分佈而略有不平。表層堆積有厚度不等的殘餘紅土及水流沖刷來的紅土堆積。窪地與峯林地形同步形成,開始在峯叢之間可能形成一些由巖溶漏斗、落水洞集中的小凹地;而後小凹地水流集中,使地表及地下的巖溶作用均強烈發展,漏斗落水洞逐步擴大,遂形成今天看到的窪地。地殼相對穩定時期越長,窪地面積越大。在地殼間歇上升區,可以形成不同標高的窪地,或在溶蝕窪地之中形成類似“谷中谷”現象。該地區的淺窪地方種植玉米,山坡上種植根系發達的竹子。為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條件,政府出資在山坡上修建了很多小型的蓄水櫃。

我們到達了裏當鄉民樂村,下車觀察了此處的窪地。老師説窪地至少有一個排水口。這地區易旱易澇。旱是因為地下漏水,儲存不住水。易澇是因為地下河有的地方管道過小,泥沙進入管道造成擁塞,來水太猛就無法消去,洪水一漲就淹沒了窪地。我們仔細觀看了白雲母灰質巖。老師説由於沖蝕風化,生物作用如苔蘚類植物作用,使巖層上逐漸形成土壤。我們還真看到巖層上面的小渦有一層薄細粒。不過我懷疑是風把周圍的土吹上去的。老師撥開巖石下面的土壤,發現土壤掩蓋的巖石部分很光滑。用手觸摸感覺涼絲絲的,很濕滑。老師説這是土下溶蝕。我們還去看了傳説中的地下河,感覺很平常,不像想象中那樣急流、洶湧,倒像地溝水。用手觸摸,沒發現與平常水有什麼不同。

五、流域地貌

河流是陸地表面的一種自然水體,是流水與地表相互作用的統一體。大氣降水或地下湧出地表的水,彙集在地表低窪處,在策略作用下經常地或週期性地沿低窪的地方流動,就形成了河流。河流沿途接納支流,形成的干支流系統,就是水系。每一條河流或每一個水系的流域。兩相鄰流域之間地面高程最高點的連線,就是兩個水系的分水嶺。水流不間斷地作用於河谷,而河谷又反過來約束水流。兩者相互作用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河流地貌。

1、河流地貌過程

沖刷會使河牀減低,擴大過水斷面;而淤積引起河牀抬高,縮小過水斷面。由於過水斷面的擴大或縮小,流速減小,輸沙力降低,沖刷就逐漸停止。斷面縮小,流速加大,輸沙力加強,不再發生堆積。這種自反饋機制,稱為河流的自動調節作用。它反映了水動力、泥沙與河牀形態之間相互作用的關係。實際上,反映了水與巖石(包括鬆散沉積物)相互作用,塑造河流地貌的過程。

2、彎曲型河牀

彎曲型河牀是最常見的河牀。河牀曲率等於或大於1。5,平面上河牀蜿蜓曲折,河漫灘寬廣,深槽緊靠凹岸,最深點位於凹岸頂點偏下游處,河彎的曲率半徑愈小,水深愈小,水深愈大。河牀橫斷面不對稱,凹岸深槽與凸岸邊灘位於兩個反向河彎之間轉折點,通常稱其為過渡段淺灘,故縱剖面亦具有階梯狀坡折。

彎曲河牀的生成因素有多種,其中最主要的是單向環流作用。當水流經過微彎河牀凸岸時在離心力作用下,水流射向凹岸,,使凹岸水位抬高,由此產生了水面橫比降和橫向壓力,該力作用方向凸岸,力的大小由水面到水底相同。由於離心力在水面大,水底小,它與黃壓力相加產生的合力方向是:表層向着凹岸,底層向着凸岸。水流也隨着合力方向而運動,即表流流向凹岸,這樣就構成了單向環流,由於它發生在彎道,故又稱為彎道環流。這種環流與河流的縱向流水結合起來,構成了一種螺旋形的環流。單向環流與河流中射向凹岸的表面及其下降水流,流速大,侵蝕力強,結果使凹岸後退,其河道形成深槽。底流是從深槽流向凸岸的上升流,流速慢,搬運能力減弱,造成堆積,形成邊灘。上、下兩個深槽之間的過渡河段,也因上升流而堆積出河心淺灘。在凹岸不斷侵蝕後退,凸岸不斷堆積前移之下,原來微彎的河牀也就變成彎曲河牀了。

再往北東東方向前往賓陽不一會地形驟變,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寬闊無垠,綠油油的水稻。這是河流(紅水河)掃出的的平坦地面,以彎曲河流掃蕩為主。由於彎曲河流凹岸不斷侵蝕後退,凸岸不斷堆積喬移,日長月久就形成了平原。由於該地區水水份充足,光照條件好,因此可以大規模的種植水稻。衝擊平原是人類文明發源較早的地區,經濟發達,文化深厚。

我們前往大龍湖人工水庫,途中我們下車觀看了一條季節性河流衝出的河谷。現在河流已乾涸,能看見許多的鵝卵石,這些鵝卵石大多是沒有被磨圓的,説明河水沖刷不夠。河周圍生長着矮灌木叢,其中稔子樹很多,正值花開時期,很漂亮。

我們原路返回馬山縣,在白沙鎮觀看了擺在路邊的觀賞石。由於此類觀賞石在大化最為典型,因此也稱為大化石。這類觀賞石在紅水河形成,成分主要是碳酸鹽巖,經地熱形成變質巖。由於形狀怪異,自然構造美,因此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接着,我們繼續往東南方向前進,這是二疊紀石灰巖形成的峯叢,地勢較平坦,種植水稻,坡上種植桉樹。到達兩江,我們沿河流上游走,真切看到河流的側向侵蝕,凸岸露出一些鵝卵石。

老師指給我們看了河漫灘。當河流洪水氾濫時,除河牀外,谷地部分也被淹沒,被淹的河底灘地就是河漫灘,平水期初露。當河流發育到一定階段,旁蝕(測蝕)作用占主導地位,河谷不斷展寬,為河漫灘發育奠定了基礎。分佈在河牀兩側洪水時被淹沒的平整地面,叫做河漫灘。

通常情況下,v型谷的谷底幾乎為河牀所佔據。粗粒沉積物一部分在河牀上堆積,另外在河流凹岸地段,由於流速較緩也有堆積,形成濱河牀淺灘。隨着曲流的發展,淺灘不斷展寬加高,以致在平水期大片露出水面形成雛形河漫灘,並與谷坡的坡積裙相連。這時因河谷還是比較狹窄,洪水期與平水期流速相差不大,所以雛形河漫灘上主要沉積了粗粒河牀相的推移質沉積物,較細的懸移物質被帶往河流下游。河谷再繼續展寬,淺寬的灘上水流速度更加變小,即使在洪水期時粗粒碎屑物已不能被帶上灘地,只有較細的懸移質能沉積在這裏。這樣,便形成了具有二元結構的河漫灘沉積。

而河漫灘沉積的表層往往為細粒的粘土和沙粉,而其下往往是粗粒的河牀沉積物,這就是典型的二元相沉積結構。平原河流河漫灘具有二元沉積結構,下部是粗粒的河牀相沉積,而且越近底部顆粒越粗,越到上部顆粒越細。河漫灘上層的細粒沉積物是洪水氾濫時懸移質沉積,多為粉砂淤泥。隨距河牀距離的增加,沉積物有逐漸變細和變薄的趨勢。

河裏和河岸的鵝卵石都是從大明山沖刷下來的。鵝卵石成分多種多樣。有含有晶粒的石英,有易敲碎的泥巖和砂巖,有花斑洞的花崗巖,有較硬的變質巖,有黃銅礦、錫礦,花崗巖寒武紀輕變體,變質程度較深的鉛變巖等。同學們拿着地質錘敲打各種巖石,辨別其成分,玩得不亦樂乎。

此次地貌野外實習課完滿結束,我們學習到了很多課本上描述不是很清楚的東西。通過實踐,我們收穫了很多。

參考資料:

高抒、張捷·《現代地貌學》·高等教育出版社·xx年

杜恆儉、陳華彗·《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地質出版社·1989年

宋春青、邱維理 張振春·《地質學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xx年

【第7篇】肇慶市七星巖地區地質地貌實習報告

眾所周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出真知”。為了鞏固《地質地貌學》的教學成果,提高教學質量,讓同學們學以致用,能夠用書本的知識來解決實際上的一些問題,提高同學們的野外作業能力和分析能力,7月9-11日,我們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2002級150名同學在高全洲老師、劉祖發老師和楊清書老師的帶領下到肇慶市七星沿地區進行為期三天的地質地貌實習。儘管只是三天的時間,而且我們目前專業知識的匱乏、能力的有限,確實很難對肇慶七星沿地區的地質地貌狀況有很透徹的認識,但在已經掌握了當地詳細地質地貌情況的高老師等的精心講解和耐心指導下,加上不少學者之前做的調查資料,我們得以比較系統地瞭解掌握了當地的地質地貌情況,並學會了一些外出實習的基本要領和考察方法。

肇慶市位於廣東省的中西部,地跨珠江的主幹流—西、北江流域。地勢由北部、東北部漸次向中部和東南部傾斜,具有山地、丘陵、平原、湖泊等多種地貌。市區背靠北嶺,面臨西江,上控蒼梧,下制南海。北部為北嶺山地和西江古河道形成的瀝湖,中部為河谷沖積平原,東西兩端重巒疊峯緊鎖江流,形成三榕峽、大鼎峽和羚羊峽。境內孤丘台地疏落散佈,石山拔地而起,湖泊池塘星羅棋佈,形成五湖、六崗、七峯、八洞的獨特自然景觀,成為馳名中外的七星巖風景區。正因為肇慶獨特的地質地貌風光,它才成為我們實習的首選之地。

本次實習從7月9日開始,在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出發,路經中山,江門、高要等市,並在途中的西江大橋到南岸卸煤碼頭考察滑坡和河流階地,然後才到肇慶黨校。下午到北嶺考察洪積扇,最後是東崗村觀察並討論了當地地貌。10日主要是在七星巖風景區對其地質地貌進行考察,主要考察地貌有地下溶洞,落水洞,幹溶洞,斷層帶等。第三天上午考察了西江三榕峽東岸的北嶺背斜,總結了實習成果,下午離開肇慶返回珠海,結束了為期三天的實地考察。具體路線如下:

7月9日:告別中大珠海校區——西江大橋——卸媒碼頭(上南岸)——肇慶黨校——北嶺山南——東崗村附近。此次的目的主要是觀察滑坡和二三級階地地貌。

7月10日:肇慶黨校——七星巖公園,考察七個秀麗的喀斯特石峯:閬風巖,玉屏巖,觀音巖,天柱巖,蟾蜍巖,仙掌巖和阿婆巖。這次的目的主要是觀察水平溶洞(雙源洞)和斷層及窪地地貌。

7月11日:上午:肇慶黨校——三榕峽(位於西江的峽谷地段)——採石場。此次目的是觀察斷層及其層理結構。下午實習結束,返回中大珠海校區。

我們這次考察的地區常見的七種地貌類型分別如下:

1) 侵蝕低山。其相對高度200m,主要是指北嶺山脈;

2) 侵蝕丘陵。其相對高度200m,主要是指西江南岸的丘陵和山地;

3) 侵蝕台地。其相對高度在10m以上,坡度和緩,一般15度,主要是指位於侵蝕低山和侵蝕丘陵之間的低矮的高地;

4) 洪積階地和衝洪積扇。主要分佈在北嶺山麓;

5) 河流階地。主要是指沿岸二級、三級河流階地;

6) 沖積平原。主要是指西江沿岸的河漫灘和一級半埋藏河流階地;

7) 喀斯特丘陵。巖性為壺天灰巖或石磴子灰巖,主要是指七星巖等喀斯特石峯。

實習內容:

7月9日早上7點,我們從中大珠海校區乘車出發。沿路可以看到公路有很多低矮的丘陵,這些丘陵的巖石大多已經風化成磚紅壤了,很少有完整的基巖保存下來。而正是由於肇慶的基巖出露狀況比較好,所以我們選擇它作為地質、地貌實習的基地。

整體上來看,肇慶七星巖地區北部是山地,南部是丘陵,中部是西江沖積平原,肇慶七星巖喀斯特丘陵就是位於這個平原上。我們三天考察的地貌類型按順序大概如下:滑坡與階地,衝洪扇與洪積平原,充填構造,喀斯特丘陵與溶洞,落水洞,背斜與斷層。下面我就按照時間順序來説明肇慶七星巖地區的地質地貌狀況。

第一天:

我們從珠海出發乘車經過江門、新會、高要,在開往肇慶黨校的途中順道考察了西江大橋南岸東側的卸煤碼頭(上南岸),這是一個半埋藏階地。

上南岸是一個潛在的滑坡,但是目前沒有再次滑坡的趨勢和跡象。滑坡是坡面上大量土體、巖體或其他碎屑堆積,主要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動面整體下滑的現象,它是山區建設中經常遇到的一種自然災害。據老師介紹,該地在20年前發生過一次大滑坡,現仍可以看到當年的滑坡壁(上圖山坡凹處),滑坡體由於採山取石和植樹造林等原因已經看不出。1983年12月16日上午約9時至11時該地發生一般規模的突然滑坡,塌方200多米,沉降深度10米。事發時該處卸煤碼頭上有四個民工在小屋內睡覺,後來只有一人逃脱。據首先發現滑坡的當地民工講,滑動是首先從下面開始的,後來才看到上部滑動,由此可分析判斷此滑坡屬牽引式或稱拖帶式滑坡,廣東地區的滑坡多是這種小型滑坡。

根據老師的分析介紹,我們知道了造成這次滑坡的主要原因是:

①該地處於西江凹岸,終年被流水沖刷而造成岸壁不穩定;

②滑坡的上部階地上有一個水塘(現在已經填平),並且有地下滲透帶,水塘中的水以地下水的形式與江水互滲,使中間土體遭到破壞,土質疏鬆,有些地方甚至被掏空;

③滑體主要是花崗巖的風化殼,為第四紀的鬆散堆積物,很不穩定;

④滑坡上的碼頭堆積了大量的煤,負荷太重,其重力對滑坡的發生是一個間接的推動力;

⑤整個肇慶地區的粘土含量普遍較高,滑坡發生的前天當地下了一場大雨,粘土的膨脹係數大,雨水對其影響很大,造成土質鬆軟,從而引發了這次滑坡。

此滑坡範圍寬134米,10多米厚,滑動後形成5個階梯,滑坡體伸入西江,由於規模不大,所以沒有造成西江淤塞。

接着我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又考察了階地,據資料介紹,階地的類型有常態階地(或階地)、半埋藏階地和埋藏階地,其中後兩種是階地變形的結果。(1)常態階地分佈在河流上游或源頭區。如鑑江信宜、漠陽江春灣、北江韶關,是洪水不能淹沒的階地,故稱常態階地,簡稱階地。(2)半埋藏階地是原先的第一階級地主要因海平面上升引起的均衡構造下沉,而與全新世堆積的高河漫灘類高、至今能被洪水淹沒的階地,主要分佈在中下游沖積平原,如肇慶市西江與七星巖之間的地貌即為第一級半埋藏階地。(3)埋藏階地是半埋藏階地向三角洲延伸逐漸被全新統覆蓋形成,,分佈在入海三角洲,這是最高和最年輕的埋藏階地。

據老師介紹,我們現在所走的公路和卸煤碼頭就是建在第一級階地上(左圖)。看完第一級階地之後,我們就爬上公路旁的小山去觀察第二和第三級階地。第二級階地分佈在上南岸碼頭公路旁的小山咀,高度大約為10米,在這裏可以找到磨圓度較好的鵝卵石。為什麼階地會跑到山上來呢?在第四紀,此處是西江河漫灘,後來由於構造運動和河流的下切,使河漫灘抬升,從而形成了現在的二級階地。沿途可見地上鵝卵石的成分多樣(下圖左),巖性複雜且較脆,風化程度較大,體現此處基巖的多樣性,也顯示了該二級階地是西江干流經遠距離搬運形成的。第三級階地位於西江大橋南橋頭東側的自來水廠高地,高度大約為15至16米,這裏地勢比較平坦,巖石年代更為久遠,鵝卵石風化程度更深,質地鬆化,一踩即碎(下圖右),不過現在由於人工作用,很多被水泥蓋住,已經很難找到地面證據——鵝卵石。

通過我們的觀察,結合老師的分析,得出此處階地鵝卵石的幾個特點:(1)磨圓度好,粒徑不大,硬度不大,是河流長時間的搬運,所經距離遠;(2)具有多種多樣的巖性,由於是主幹流形成,上流很多物質被帶下來沉積,形成當地複雜的巖性;(3)階地級數越高,形成時間越長,風化作用越強,巖性越脆,越易碎。

該地階地示意圖如下:

肇慶市西江河谷地貌橫剖面圖

下午,我們又在老師的帶領下首先到了東崗村附近的北領山地考察,這裏是洪積扇和沖積平原的過渡地帶。洪積扇是由於山上下雨的雨水自溝谷出山口後,坡度驟減,溝谷水流所攜帶的物質大量堆積,就形成了以溝口為頂點的沖積錐或洪積扇。如果擴大到整個山腳(四周)即稱為洪積羣,如果面積繼續擴大,即可形成洪積平原。老師介紹了關於東崗村附近這些地貌的形成有兩種觀點:第一種是由北領山地衝積而形成的,另外一種是由西江的沖積而形成的。根據我們的觀察(右圖),這裏的巖石以沙葉巖為主,磚紅色,有一定的磨圓度,但有些有稜角,大多為礫石,粒徑較大,較疏鬆,而且顆粒由上到下、由山裏到山外是由粗變細。如果是由西江沖積形成的話,那麼這裏的巖型應該會比較複雜(這是因為沖積物複雜),顆粒一般是為圓形的,磨圓度較好,沒有稜角,質地也會比較硬,而且縱觀整個地貌類型,如果是由西江沖積形成的沖積平原,那麼寬度應該很大(比衝洪積扇大的多),但是此地的扇形寬度並不是很大。故我們判斷,這應該是由北領沖積而形成的洪積扇。

從而我們也就可以知道,我們所走的公路、廣茂鐵路以及它們兩邊的建築物、還有我們住的肇慶黨校都是建在洪積扇上的。因為洪積扇是經過很上的時間堆積而成的,坡度比較平坦(這裏只有3到5度),在上面建一些東西是可以的,但是由於巖石不是很硬,地基不是很好,所以不宜建高層的建築,這也是我們在路旁都沒有見到高層建築物的原因。

下午四點,我們到了另外一個點——在石牌村北面的公路邊觀察洪積扇的中部剖面。這裏剛好是有人搞建築,對洪積扇的中部進行了橫切,從而使我們能夠清楚的觀察洪積扇的內部結構(下圖)。我們所觀察的這個洪積扇剖面有六、七米高,據老師的介紹,這些巖層組成是第四紀時代的巖石,北領的巖石主要是泥盤系的砂巖滾下來再堆積成第四紀巖層的。據我們觀察,裸露在外面的紅色巖石是砂巖,由長石、石英組成,風化後很容易敲碎,因帶有fe而呈紅色;沉積物顆粒有大有小,有一定的磨圓度,總體上來看,巖石自上而下,從扇頂到扇緣,依次是由粗到細的砂巖,符合老師所説的“一般情況下,洪積扇底部的沉積物粒徑較大”的規律。在這裏,我們還看到了充填結構(又稱透鏡體,左圖凹處),充填結構就是洪積扇停止生長,被大水衝出大溝,以後洪水又挾帶物質填上而成為的一種地貌現象。充填結構裏面的東西因為是後來填上去的,故其物質組成跟周圍的巖石有很大的差別,成分比較複雜多樣。

第二天:

旅遊勝地七星沿坐落在城區中心,背靠北嶺山脈,因七座奇峯列峙如北斗七星,故得名。七星巖的來歷傳説很多,有説七星巖的七座山峯是女媧補天時留下的七塊靈石;有説是天上七仙女羨慕人間、獨愛肇慶而下凡不歸等等。七星巖於1982年成為國務院批准的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七星巖風景區由閬風巖(峯頂高程103.3m)、玉屏巖(99.8m)、石室巖(89.8m)、天柱巖(108.0m)、蟾蜍巖(89.9m)、仙掌巖(61.8m)和阿坡巖(119.6m)七座喀斯特奇峯以及東湖、青蓮湖、中心湖、波海湖、裏湖等五個大湖組成。七座巖峯佈列,矗立在6. 5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整個景區山環水繞,亭樓閣榭,波光巖影,渾為一體,自然風光絕佳,向有“嶺南第一奇觀”、“人間仙景”、“天然山水盤景”之美譽。千多年來不知傾倒了多少名人墨客,留下了不計其數的詩文。“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陽朔七堆山;堤邊添上絲絲柳,畫幅長留天地間。” 葉劍英委員長的詩句高度概括了七星巖風景的詩情畫意。近年,七星巖風景區的8公里的堤路和七座巖峯上新裝飾各種霓虹燈, 再造了一個“夜星湖”。

早上8點多,我們就到達七星沿這個風景名勝區開始新一天的實習考察。進入大門,我們就看到,在路的左邊是沙頁巖形成的一些侵蝕丘陵,而右邊卻是石灰巖喀斯特地貌。我們向前走,大約到了一座招財佛像前時,面向佛像仰望,就可以明顯的看到兩邊的地貌景觀有很大的不同,左邊馬欄崗是砂頁巖經風化後形成的低矮山丘,而右邊卻是石灰巖形成的喀斯特高聳奇峯,由於兩邊巖性的不同,其上面所生長的植物類型和稀疏程度也不同,馬欄崗上的植物多草本,非常茂密,而右邊山峯上生長的植物多為藤本或木本並很稀疏。

很快的,我們走到了位於阿坡巖下面的雙源洞的一個出入口。雙源洞是七星沿風景區裏面最長的一條靜水地下河,其實就是一個喀斯特地下溶洞,它長270多米(據我查證,它長並不是320米),洞中有兩條溪水匯合,向東流出洞外,故稱“雙源洞”。在這裏,老師為我們解釋了有關的地質地貌知識。雙源洞是發育在石炭紀下統的壺天羣石灰巖,主要是由白雲石灰巖組成的,呈淺灰色,組成成分是方解石和白雲石,隱晶質(或稱泥晶質)結構,個別地方有粉晶結構,為厚層狀構造。因為存在白雲巖的緣故,故用10%的稀鹽酸滴在這些 巖石上,巖石並不起泡,但是如果把巖石磨成粉,卻可以起泡,這是因為巖石成分裏面含有碳酸鈣和碳酸鎂。因這些巖石比較堅硬,故其經歷了千萬年而不倒,形成挺拔的山峯。在雙源洞的洞口上,我們可以見到斷層、節理、褶皺以及強烈的根劈地貌。(右圖)

在這裏,老師也為我們介紹了雙源洞的形成原因。雙源洞的水是來自地表水的下滲和地下水的供給,在溶洞發育初期,地下水沿着細小的裂隙(如層面,節理面,斷層面等)流動,並進行溶蝕,當空隙完全被水充滿後,水就具有了承壓性,溶蝕能力加強,隨着空隙的擴大和水流量的增加,地下水具有了機械侵蝕的能力,加上重力作用,溶隙迅速擴大併合並,形成了地下河。在洞口的上方,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由兩個斷裂面交叉形成的x形斷裂,這是巖溶發展得最好的地方:在x節理處,裂隙最大,因而這裏水流動最快、最多,溶蝕力最強,侵蝕最厲害,因此兩條溪水在這裏匯合形成雙源洞。據查,在歷史上,雙源洞的地下水是一條彎曲的河流,一直溯源到北嶺山區。水的整個路線為:北嶺山地來水——洪沖積扇——地下水出露與喀斯特水相匯合——進入石灰巖發生溶蝕作用。

我們繼續向前走,轉過阿坡巖,到了一處名為奇觀的鐘乳石前,這是一個外露的石鐘乳(左圖),是原來巖洞崩塌後留下來的,屬於洞穴次生化學沉積物,是經過石灰巖的不斷融蝕、再沉積的過程而形成的。這個石鐘乳是淺灰色的不透明體,這是因為雖然礦物的組成成分大部分是方解石,但是裏面含有太多的雜質。

看完石鐘乳,我們向前走到了雙源洞的另外一個出入口,在這裏,地表水進入地下成為了盲谷。在洞口上面,我們可以看到白雲石灰巖和白雲巖具有的最典型特徵――披麻狀構造(右圖),巖石表面好像是老阿婆的臉一樣佈滿了橫七豎八的“皺紋”。在這裏因為不是沿着巖石的走向,所以巖石的傾角大概有40到50度,如果是沿着巖石的走向看的話,巖石都是水平的(在阿坡巖的背面就是這樣的)。在這裏又可以看到巖石相互交叉的層面、節理(下圖),這些地貌特徵對巖溶的形成很有利。巖溶發育必須具備的幾個條件是:①巖石必須是可溶的。從成分上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碳酸巖類巖石,如石灰巖,白雲巖等;第二類是硫酸巖類巖石,如石膏,芒硝等;第三類是滷鹽類巖石如食鹽,鉀巖等。 它們的溶解度依次增大。②巖石必須是透水的。就是説巖石必須有裂隙、節理等。③水具有侵蝕性。即水中含有大量的co2,它溶於水後於水反應產生hco3-,把caco3變為ca(hco3-)2溶於水。④水具有流動性。流動的水具有增加溶蝕力的作用,因為停滯的水,很快會使溶液達到飽和而失去溶蝕力。這四個條件缺一不可,缺少了哪一個溶蝕就不發生了,巖溶也就無從發育了。如果這四個條件具備,隨着時間的增長,溶洞也就會發育的越大。雙源洞的巖性為石灰巖,而且又位於兩節理的交匯處,裂隙發育,空隙比較大,有利於水的滲透和流動,洞裏面有兩條水源與外面的湖相連,主要水源使雨水,使地下河水不斷循環流動,溶解了更多的二氧化碳,增加了水的侵蝕性。也正是由於雙源洞的具備了這些條件,經過日積月累,終於發育成為七星沿裏面最長的一個溶洞。

看完了雙源洞,我們原路返回到那座招財佛,從旁邊的一條小路登上馬欄崗。這是一個石灰巖與沙頁巖的交匯處,馬欄崗主要是由石炭紀下統沙頁巖風化後形成的,經過上千年的變遷,現在已經遠遠低於兩邊的阿坡巖和天柱巖。據老師的介紹,這是一個背斜,馬欄崗是背斜的中部,由於頁巖的抗風化的能力比較弱,而且背斜中部由於張性大,收到擠壓而造成巖石的支離破碎,很容易受到侵蝕,再加上這裏是沙頁巖與石灰巖的交界處,可溶性巖石與不可溶性巖石交界處喀斯特水的溶蝕作用一般比較強烈,受到侵蝕背斜逐漸被削低,發育到現在就成為現在的馬欄崗低於兩邊的阿坡巖和天柱巖了,而且地表水在這裏彙集形成一個巨大的落水洞(左下圖)。這也是符合課本里面有關的背斜成谷理論的。

落水洞是開口於地面而通往地下深處裂隙、地下河或溶洞的洞穴,它一般發育於不可溶的沙頁巖和可溶的石灰巖的交界處,喀斯特作用特別旺盛。據我們的觀察,這個落水洞比較大,由於其四周長滿了植物,陽光很難直射到落水洞底,從崗上望下去,一片綠蔭,根本就看不到洞底,很難判斷這個落水洞究竟有多深。

接下來我們到了玉屏巖西面山腳觀察斷層和學習用羅盤量產狀(巖石三要素:走向、傾向和傾角)。這是一個右行平移的斷層,玉屏巖和觀音巖本來是連在一起的,但是由於後來觀音巖向南東方向移動,玉屏巖向北西方向移動,從而形成一個左旋的斷層,其斷層面呈彎曲形,這也説明了斷層面不僅僅是平直的事實,印證了課本上所説的。在兩個斷層的中間破碎帶,由於很容易被風化侵蝕,形成的粘土透水性很差,日積月累蓄滿雨水而成為湖。按照老師教我們的方法,我們判斷了斷層面的走向:微觀上根據擦痕判斷,用手摸斷層面,若光滑則是沿其走向;縱觀上根據斷層的階步,順則是其走向。

接着,我們還學習瞭如何用羅盤定地物方位。基本方法是先打開羅盤蓋,讓羅盤蓋上的鏡子中軸線前端對準遠方需要定位的地物,線的後端指向觀察者的胸前。稍後,指北針轉動、靜止至微動,其所指的角度就是地物的方位了,而指南針所指的角度就是人相對所指地物的方位。

下午1點左右,我們齊聚天柱巖腳下,準備登上這個七星沿風景區最高的喀斯特山峯。在山底下,我們聽取了有關天柱巖的一些情況:天柱巖高108米,由下而上有4層溶洞,最低的一層由於在地下,我們見不到,越往上,溶洞的年代越久遠,這是由於抬升運動造成的,現在上面的三層溶洞已經停止了發育(缺少了有侵蝕性的水)。瞭解了這些信息之後,我們就開始登山了,在登山之前,下了一場陣雨,使到我們的登山考察更具有情趣。在大概25到30米左右的高度,我們見到了第一個溶洞,它屬於第二層溶洞,但是它比較小,我們就沒有進去看;再繼續往上爬,到了50米高度左右,我們見到了第三層的溶洞,這個洞比較大,在接近洞口的地方已經被開發成為一個廟宇,我們只見到洞口進去5米左右的地方,在佛像的後面(不只5米的地方)由於光線太暗,我們無法看到這個洞究竟有多深,估計應該至少也有幾十米深。在這個洞裏,我們可以看到洞頂比較光滑,有些地方還向上凹入成為一個倒扣的“臉盆”,即石鍋,這是由於過去經常受地下水的溶蝕和侵蝕,而局部地區又受到強烈的紊流作用,水壓增大,溶蝕、侵蝕力加強,結果這些地方溶蝕量比周圍大,從而形成向洞頂凹入的弧形面。其上的裂隙發育有石鐘乳,但是目前已經停止發育。四周也是比較光滑,並且發育有石幔,這是由於含有碳酸鈣的水溶液在洞壁上漫流時二氧化碳迅速散逸而形成的。繼續往上,我們在大約75米高的地方見到了第四層溶洞,但是這些溶洞經過長期的風雨侵蝕,現在已經變的很小了,很多就剩下一個凹進山壁的窟窿了,但是從這些“窟窿”裏面還是可以發現一些溶洞的痕跡的,比如有些巖層上有明顯的水平層理,反映出靜水沉積的作用。

大約13:30的時候,我們終於登上了天柱巖的最高點――摘星亭。從山頂眺望,七星沿風景區一覽無餘,青山綠水,奇峯異景,無不讓人讚歎。整個七星沿地區的地形也盡收眼底(左圖和下圖):北領山脈自北向南過渡,背面有很多的別墅建在洪積扇上面,山前右傾斜平原過渡到沖積平原;西南是西江水到階地,接着是喀斯特丘陵;沖積平原上是市區;七星湖上是其它六個喀斯特山峯。這些山峯都是背斜中部被侵蝕挖空之後的兩翼形成山巖的(稱為殘峯),它們本來是連在一起的,但是由於抬升和平移運動,它們才逐漸斷裂分開發育成為今天的這種地貌類型,斷層中間破碎帶由於風化和搬運作用,就發育成今天的五個大湖。

接下來的時間是自由活動時間,我和幾個同學到了龍巖洞參觀。龍巖洞是七星沿石室洞中的一個著名水洞,其實就是一個第一層的溶洞,裏面有關於溶洞地貌如石鐘乳、石柱等各種景觀都發育的特別好,如花似卉,類人似物,栩栩如生,引人入勝。這裏由於長期受自由流水的溶蝕、侵蝕作用,所以洞頂平坦,某些地方形成向洞內凹入的槽狀結構(原因在前兩段有説明)。洞內充滿水時衝擊力很大,石柱等不易形成(但還是有的,就像我們觸摸過的姻緣石),故洞口在洞上方,易為冷氣積聚,形成清涼世界。讓人驚奇的是,在乘船遊洞登岸處有一個石鼓,一個工作人員用草蓆擊拍它,竟然發出猶如古代戰鼓的聲音。大自然真是神工鬼斧!游完龍巖洞,我們又到了旁邊的碧霞洞參觀,在這裏,我們看到了一個發育的非常好的落水洞(上圖),這個落水洞現在已經不發育了,它的洞口是在山頂上,高大概有10幾米,洞口比較小,但是到下面就逐漸變大,下面還發育了一些石筍,有一個還特別像一隻抱着兒子的母猴,讓人歎絕!

第三天:

第三天是實習的最後一天,同學們的積極性都很高,早上不到8點半,我們就到了位於西江的峽谷地段――三榕峽考察河流峽谷地貌和背斜、斷層和節理地貌類型。三榕峽為於西江的中下游,峽谷段河流狹窄,水流速度很快,水特別深,侵蝕能力也比較強。

我們沿着公路從南往北走,在車上粗略的觀察了三榕峽附近這個大背斜的南翼、核部和北翼,然後在背斜的北翼下車開始考察。我們所對的大山整個就是背斜北翼的一部分,該背斜發育於泥盆系底層,主要是沙頁巖,頁巖具有明顯的巖理,節理髮育(巖石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重力方向裂開的裂隙為節理。),與泥巖一樣都是由粘土礦物組成。在北翼這裏,背斜向南傾斜,地表大部分為沉積巖多覆蓋,但是可以看到明顯的節理和層理。在這裏,老師為我們演習了怎樣來用羅盤來測量巖層的傾向、傾角和走向,然後由我們自己實踐,我粗略測出背斜北翼的巖層的傾角是向北南40度,層面傾向是北偏西30度,走向是40度。

接着我們向南走來到一個採石場,這裏就是背斜的核部了(右圖)。由於背斜的核部受到兩邊的擠壓,巖石支離破碎,抗風化能力很差,使得土壤層較厚,植被比起背斜的兩邊要茂密很多。而且這裏巖層傾角近似水平(即傾角幾乎為0),節理最發育,形成很多的x形節理,並且有一些節理面兩面巖層有着顯著的位移,形成了斷層,甚至局部有些巖石受兩邊巖層的擠壓,形成小型的褶皺。由於這裏受擠壓和頂部的張力,巖石容易破碎,故在這裏採石比較容易,這也就是這裏為什麼會建有一個採石場而在背斜的兩邊沒有采石場的緣故,但是這裏生產的巖石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堅硬度不是很高,一般不適合作為現代高層建築物的材料。在這裏,我們也發現了一些石英砂和粉砂巖,據我們所知,肇慶著名的端硯就是用本地產的很細的石英砂和粉砂巖製作的。

考察完背斜的核部,我們就再往南走,沒多久就到了背斜的北翼了。這裏的巖層都是向南傾斜的,據我所測,這裏的巖層傾角是向北48度。在這裏,我們還見到了一個發育特別好的x形節理,但是可能因為人工的破壞吧,有一個角已經掉了(如右圖)。看完了背斜的北翼,我們就合影留念,實習也就告結束了。

地質地貌發展史

1.地質發展史

下古生代(pzl)大地構造為地槽構造特徵,這個時期的褶皺比較強烈。在距今5.7-5.0億年的寒武紀時期,肇慶地區是個淺海地區,有些地方的海相泥沙堆積達1000-1500厚,這些堆積來自華夏古陸(即今潮洲一帶)。奧陶紀時期發生的廣東範圍的鬱南運動使奧陶紀地層不整合於寒武紀地層之上。海相同時發生了變化,海水深度受地殼,氣候等的影響而由深到淺,志留紀(s)後,距今4.0億年,發生了著名的加里東運動,影響了整個肇慶地區抬升為陸地,而高要,德慶,羅定等地還殘餘狹長的海灣。

到了上古生代(pz2),大地構造進入了準地台階段,七星巖地區就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下泥盆世(d2)為陸地相,肇慶地區已形成山地丘陵,沒有沉積。中泥盤世(d2)有桂頭羣石英巖,海陸相交互有淺海相沉積。海水從廣西方向湧來,發生海侵現象肇慶地區由陸地向海洋轉移,沉積物自西向東由粗變細,沉積物厚度由厚變薄。石炭紀時期繼續沉積成淺海環境,相繼形成測水灰巖,煤系,壺天組灰巖。從二疊紀到三疊紀,仍然呈海陸相交互,為濱海沼澤環境。

上三疊世到下侏羅世發生的印支運動使整個廣東省大部分地區抬升為陸地。肇慶地區也從此脱離了海洋環境。在第三幕燕山運動時期,花崗巖出露地表,形成現在西江南岸的花崗巖羣。至此,地質發育情況趨於穩定。

2.地貌發展史

第四紀中更新世(q2)以前,由於燕山運動,喜山運動的構造作用以及以後的長期侵蝕,溶蝕作用,在中更新世以前肇慶地區的基本輪廓就已形成了。北面形成侵蝕低山,南面為丘陵,中間形成東西向的西江以及寬闊的西江低地,旱坡,羚羊峽。在早更新世末期某一階段的地殼相對穩定時期,形成了北嶺南坡的洪積扇,西江兩岸則形成河漫灘,在七星巖的水平流動帶形成地下河。

在中更新世時期的陸像環境,早更新世末期與中更新世初期之間,七星巖地區快速地抬升了20多米(這是根據第三,第四層水平溶洞之間的高度差值估算出來的)。由於基面下降,地殼的快速抬升形成了水流下蝕,karst水向下溶蝕加強,使七星巖地區首先的水平流動帶抬升為幹溶洞,成為垂直上升帶。西江河漫灘上升形成河流階地,原河牀上升為河漫灘;北嶺南坡形成洪積扇,而後洪衝擊扇抬升為洪衝擊階地。當地殼處於穩定階段後,七星巖形成新的地下河,北嶺山上河流帶來桂頭羣的角礫石(第二層溶洞堆積物)在地下沉積,西江河谷形成新的河漫灘,北嶺山前形成新的洪積扇。在中更新世的第二階段,地殼開始快速抬升了20米。因此形成了幹溶洞,石灰華,鈣華地貌,原先的河漫灘又抬升為河流階地,北嶺山前形成新的洪衝擊階地。

在晚更新世(q3)時期,地殼大幅度抬升幾十米。由於構造上升,西江水流下切,西江河牀的基巖面由此形成,第二級河流階地也形成,中更新世的七星巖的地下河抬升形成乾的水平溶洞。晚更新世抬升以後,從此地殼以間歇性緩慢下降為主要運動方向,出現了埋藏階地。雖有局部的上升,實際沖積層厚度超過了正常沖積層厚度。

至距今兩萬年,即晚更新世末到全新世,海平面下降對河流階地產生了兩個效果:(1)基面下降,河流下蝕,有利於河流階地發育;(2)海平面下降,海洋水容積減少,荷載減輕,牽引大陸構造抬升,冰期過後,廣東大陸下降,第一級和路階地在洪水期被洪水淹沒,形成第一級半埋藏階地。這一時期地殼表面以風化侵蝕為主,顆粒小,呈紅色,劇烈風化。

結束語:

三天的實習很快就過去了,但是我們都意猶未盡,期望着實習能夠再長一點,我們可以學到多一點的野外實習知識。通過這三天的實習,儘管不是很長,但是我們卻學到了很多過去課本上講的但是不是很好理解的東西,也學到了很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鍛鍊、提高了我們野外實習、考察的能力,為我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打了一個很好的基礎。我們期待着下次實習的到來。

【第8篇】地貌研究實習報告

〖實習目的〗實踐出真知,通過一學年的《自然地理學》的學習,我們基本掌握了書上的理論知識,但作為當代大學生,死讀書是不行的,我們必須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樣,我們才不至於在日後的社會競爭中被社會所淘汰。於是,學院組織了本次的肇慶野外自然地理實習,通過野外調查的方法來鞏固我們的自然地理知識。

〖關鍵詞〗西江 地貌 羚羊峽 新構造運動 河道

羚羊峽作為珠江流域西江下游的最後一道峽口門户,我們對其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義。此次的地理野外實習,羚羊峽是我們實習的重要地點之一,因此,本文根據此次的野外調查結果及一些前人的調查資料,將對羚羊峽的地形地貌進行初步的探討。對此,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討:

羚羊峽的地貌概況

羚羊峽的地貌發育成因及過程

羚羊峽形成與新構造運動的關係

〖實習的工具〗本次的研究主要用到的工具是地質羅盤,通過地質羅盤,我們可以測量目的物方位,測量巖層產狀要素,包括巖層走向的測定,巖層傾向的測定,和巖層傾角的測定,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基本掌握了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一、 羚羊峽的地貌概況

羚羊峽是西江的現河道,穿越爛柯山的低山地區,為一狹長斷裂峽谷。河道較平直,河身狹窄,兩岸沒有積階地,在峽谷的西北岸山腳與江面呈波狀接觸,東南岸則呈鋸齒狀。該地區以溝谷流水地貌為主,水流湍急,兩岸地勢險要,並沒有形成河漫灘。西江在羚羊峽口有三條河道,一為肇慶東面的早期河道萬都坳,另一為羚羊峽西北面的中期河道旱峽。羚羊峽為現在的西江河道。由於肇慶地處亞熱帶,雨量多、氣温高,侵蝕嚴重,這裏巖石的抗蝕力都比較弱,因此背斜被破壞,形成當地低矮的地形。因此,羚羊峽附近多低山。

圖羚羊峽附近現代河道與古河道位置圖

①一西江早期古河道②一西江中期古河道③一西江現河道

二、 羚羊峽的地貌發育成因及過程

羚羊峽地貌發育與構造運動

構造運動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因而成為形成地表宏觀地貌特徵的決定性因素。大約距今三至四億年前,在肇慶地區首先沉積了砂巖和頁巖,後來又沉積了一層厚達百多米深的石灰巖。由於地殼運動的影響,形成向上彎曲突起的構造,即“背斜構造”,原來水平排列的底層變成了向側斜傾的地層,兩側巖層傾向相反,分別形成南北兩翼。在區域構造劃分上, 羚羊峽位於粵西隆起與粵中褶皺帶之接界處,發育於燕山運動時期, 羚羊峽位處背斜地帶,在第四紀以來新構造運動的升降作用下,背斜斷裂下沉,形成了今天的羚羊峽。

【第9篇】地貌研究的相關實習報告參考

〖實習目的〗實踐出真知,通過一學年的《自然地理學》的學習,我們基本掌握了書上的理論知識,但作為當代大學生,死讀書是不行的,我們必須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樣,我們才不至於在日後的社會競爭中被社會所淘汰。於是,學院組織了本次的肇慶野外自然地理實習,通過野外調查的方法來鞏固我們的自然地理知識。

〖摘要〗羚羊峽位於西江上游,在肇慶城區東北部。峽谷左右為高山相扼,左為龍門山,海拔 615米,右為爛柯山,海拔達903米。羚羊峽的形成,是與第四紀以來新構造運動的作用有關。更新世末,羚羊峽斷裂斜切爛柯尾山,破碎帶一面受西江正面而來的河水衝擊,一面在山區沿破碎帶受支溝的底蝕作用.當新河牀低於旱峽原河牀時,便襲奪了原河道之水,作第二次改道,形成了着名的“羚羊峽”。羚羊峽峽谷深而窄,最窄之處僅有220米,全峽長度約為7000米(自羚山寺至硯坑口)。

〖關鍵詞〗西江 地貌 羚羊峽 新構造運動 河道

羚羊峽作為珠江流域西江下游的最後一道峽口門户,我們對其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義。此次的地理野外實習,羚羊峽是我們實習的重要地點之一,因此,本文根據此次的野外調查結果及一些前人的調查資料,將對羚羊峽的地形地貌進行初步的探討。對此,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討:

羚羊峽的地貌概況

羚羊峽的地貌發育成因及過程

羚羊峽形成與新構造運動的關係

〖實習的工具〗本次的研究主要用到的工具是地質羅盤,通過地質羅盤,我們可以測量目的物方位,測量巖層產狀要素,包括巖層走向的測定,巖層傾向的測定,和巖層傾角的測定,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基本掌握了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一、羚羊峽的地貌概況

羚羊峽是西江的現河道,穿越爛柯山的低山地區,為一狹長斷裂峽谷。河道較平直,河身狹窄,兩岸沒有積階地,在峽谷的西北岸山腳與江面呈波狀接觸,東南岸則呈鋸齒狀。該地區以溝谷流水地貌為主,水流湍急,兩岸地勢險要,並沒有形成河漫灘。西江在羚羊峽口有三條河道,一為肇慶東面的早期河道萬都坳,另一為羚羊峽西北面的中期河道旱峽。羚羊峽為現在的西江河道。由於肇慶地處亞熱帶,雨量多、氣温高,侵蝕嚴重,這裏巖石的抗蝕力都比較弱,因此背斜被破壞,形成當地低矮的地形。因此,羚羊峽附近多低山。

圖羚羊峽附近現代河道與古河道位置圖

①一西江早期古河道②一西江中期古河道③一西江現河道

二、羚羊峽的地貌發育成因及過程

羚羊峽地貌發育與構造運動

構造運動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因而成為形成地表宏觀地貌特徵的決定性因素。大約距今三至四億年前,在肇慶地區首先沉積了砂巖和頁巖,後來又沉積了一層厚達百多米深的石灰巖。由於地殼運動的影響,形成向上彎曲突起的構造,即“背斜構造”,原來水平排列的底層變成了向側斜傾的地層,兩側巖層傾向相反,分別形成南北兩翼。在區域構造劃分上, 羚羊峽位於粵西隆起與粵中褶皺帶之接界處,發育於燕山運動時期, 羚羊峽位處背斜地帶,在第四紀以來新構造運動的升降作用下,背斜斷裂下沉,形成了今天的羚羊峽。

羚羊峽地貌發育的氣候因素

氣候水熱條件組合狀況不同導致外動力性質、強度和組合狀況發生差異,最終將形成不同的地貌類型。由於肇慶地處亞熱帶,雨量多、氣温高,侵蝕嚴重,這些巖石的抗蝕力都比較弱,因此背斜被破壞,形成當地低矮的地形。而且,水錶徑流豐富,加劇了河流對兩岸山的侵蝕,於是有陡峭的懸崖的形成。

羚羊峽地貌發育與巖性

各種巖石成分、硬度、水理性質、結構與產狀不同,抗風化和抗外力剝蝕的能力常表現很大區別,形成的地貌類型或地貌輪廓往往很不相同。羚羊峽的巖石主要由泥盆系和石炭系礫巖、砂巖、頁巖及灰巖組成,,南岸為更新世晚期的砂質粘土夾腐植粘土,北岸為更新世中晚期殘坡積紅色。由此可以推斷,西江南北兩岸在發展上是不平衡的。產生的原因可能與更新世時羚羊峽斷裂的活動有關。西江就是沿此斷裂帶沖刷授蝕形成河牀,在全新世時沉積了現代沉積粘土。

三、羚羊峽形成與新構造運動的關係

羚羊峽的形成, 是和第四紀以來新構造運動的升降作用密切相關。更新世中晚期, 西江在西部沿現道至肇慶市後, 非取道於羚羊峽或旱峽, 而是以襲奪灣指的方向東經萬都坳至金利接現道西江,更新世晚期新構造的差異運動, 使爛柯山南部上升, 河道最狹處萬都坳上隆, 造成了河道閉塞, 河水倒流, 需要尋找新的河道。與此同時, 旱峽地區相對下降, 在更新世中晚期仍為喀斯特山的七星巖至黃崗好一帶, 經長期風化夷平, 倒流的河水奪此而過, 成為第一次改道的旱峽中期古河道。在此之前, 羚羊峽斷裂斜切爛柯尾山, 斷裂破碎帶一方面受到西江倒流的河水衝擊, 另一方面在爛柯山與龍門山之間的支谷和沖溝, 由於地殼上升而底蝕作用強烈, 並選擇了羚羊峽斷裂帶進行刻蝕。更新世末期, 爛柯山北部上升, 旱峽緩慢抬起, 河道漸趨縮小。而此時, 正面而來的西江水流與爛柯山、龍門山的溪流經較長時期的沖刷, 羚羊峽谷初具規模, 當峽谷所成的新河牀低於旱峽原河牀時, 今日之西江水, 便襲奪了原河道之水, 作第二次改道, 形成了着名的“ 羚羊峽” , 而被遺棄的水基頭河道, 就是當地居民俗稱為“ 旱峽”。

肇慶市附近沙頭地區西江襲奪灣平面圖

〖實習總結〗在五月初,我們在學院老師的帶領下在肇慶進行了為期三天的野外實習。這次短暫卻充實的實習讓我收穫頗豐!野外實習將老師課堂所講的知識與具體實際相結合,加深了對課堂所學基本知識和理論的理解,培養了理論聯繫實際的思維能力。

這次實習也是一次艱苦的行程,爬鼎湖山,遊七星巖,同學們不怕苦不怕累,頂着烈日,積極參與,逐步樹立艱苦奮鬥的思想作風和勇於探索的科學求實精神。在行進的過程中,同學之間互幫互助,鍛鍊了大家的團隊精神,增進了相互之間的友情!

這次的野外實習使同學們對地理科學有一個基本的初步的瞭解,培養同學們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同學們的情操,達到轉變和鞏固學生專業思想和提高從事專業工作的興趣。

通過實習,也發現了自己地理方面知識的匱乏,對野外實習的準備不充分等問題。在實習過程中,自己缺少做筆記的能力,往往不能捉住老師講解中的扼要。

【第10篇】地貌個人實習報告

一、實習的目的與任務

目的:為更好鞏固課堂所學理論知識,得到第一手野外資料,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以為今後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培養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系統地瞭解秦皇島柳江盆地的地質地貌概況,學會野外實習所必須掌握的基本要領和考察方法,掌握一定的野外工作技能。主要任務有:

1、斷層、褶皺等地質構造的識別

2、野外地貌素描的練習

3、河流階地、海岸地貌等的識別

4、學會野外實習報告的編寫

二、時間與地點

7月2日至7月11日,為期九天,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石門寨鎮上莊坨村地質地貌實習基地。

三、實習區地理概況

實習基地—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石門寨鎮上莊坨村,位於秦皇島市北部,其中心距秦皇島市區28km,地理緯度119°34′45′e~119°36′50′e, 40°7′45′n~40°9′50′n,位於燕山山脈東段。屬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管轄。

鳥瞰秦皇島地區,表現為北高南低,西高東低,總趨勢為西北高,東南低,由山地、丘陵、平原、濱淺海四個地帶組成,總體上屬於丘陵區。但其北部和西北部的局部為低山區,低山區以東、以南為丘陵地區,山體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並且多孤山,少線性山脊。柳江盆地地處燕山山脈東段,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區。北、東、南三面為燕山期花崗巖形成的陡峻山嶺所包圍,東南面多為丘陵。最高峯為西北部的老君頂,海拔493.7米,最低處為東南部石河河谷內的南刁部落村,海拔70米左右。盆地中西部火山巖分佈區山高坡陡,多在海拔400米以上,東部山丘的海拔高度一般為160—300米。總的地貌特徵與全區相同,亦表現為西北高,東南低。

整體構造為一復向斜,東翼寬淺,西翼較陡。斷層有正斷層、逆斷層、平推斷層。可根據統一巖層的高度對比來判斷斷層的類型。該地區的地貌類型有河流地貌、海岸地貌、構造地貌、巖溶地貌等。

整個柳江盆地是個不對稱的復向斜,褶曲核部新,兩翼老,為向斜,西翼東傾,動翼西傾;且西翼窄,東翼寬,即西翼傾角大,東翼傾角小,兩翼不對稱,且西翼上有多個小背斜。綜上可得:柳江盆地是一個兩翼不對稱的復向斜。

整個柳江盆地的地形如圖所示:

中間為火上積塊巖,巖性抗蝕能力強,周圍巖石抗蝕能力弱,經過長期剝蝕後,地勢較周圍的高,而盆地四周為抗蝕能力更強的花崗巖,地勢最高,這樣,就形成了如圖所示的地形。

實習區氣候屬暖温帶,半濕潤,季風型大陸氣候。最底氣温-21.5攝氏度(1959.1.1),最高氣温39.9攝氏度(1961.6.10),年平均氣温11.3攝氏度。暑期(6-9月)氣温高於30攝氏度的天數僅為15天。年降水量在400-1000mm之間,多集中在7-8月份,可佔全年降水量的70%,山洪也主要集中在這個季節。

該區工農業並重,農業主要種植玉米,小麥,高粱等。山坡多種果樹,尤以桃樹較多,盛產蜜桃。礦產以煤,耐火粘土為主。其中煤礦開採歷史悠久,煤質為無煙煤,局部為劣質煤。柳江煤礦為區內最大工礦企業,年產60萬噸。其次是北山發電廠,主要滿足秦皇島市工業和居民用電。此外,水泥廠,建材廠在盆地內星羅棋佈。

盆地內起伏小,河流廣佈,地處山海關與秦皇島之間,陸上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達,另有鐵路縱貫其間。

四、地貌營力

a) 內營力

內營力是指主要由地球內部的熱能、化學能、重力能及地球旋轉能等所產生的作用力。內力作用的主要形式,包括地殼運動、巖漿活動及火山、地震等,內力作用不但可以改變地殼的物質成分、結構和構造,同時還可以改變地表的起伏,造成多種多樣的地表形態。比如造山運動,板塊運動等。

b) 外營力

外營力是指主要由太陽能、重力能及生物活動產生的作用力。它們常常是通過水、冰、大氣和生物等介質的運動推動地表物質發生位移,從而改變地表形態的。外力作用的主要形式,包括風化作用、流水作用、巖溶作用、冰川作用、凍融作用、風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各種外力作用又都可以劃分為剝蝕和堆積兩種基本形式。主要由剝蝕作用形成的地貌稱剝蝕地貌,主要由堆積作用形成的地貌稱堆積地貌。剝蝕、堆積與內力作用也有密切的關係,在構造上升的地區一般形成剝蝕地貌,在構造下沉的地區則形成堆積地貌。隨着構造升降的變化,剝蝕地貌可以轉化為堆積地貌,堆積地貌也可以轉化為剝蝕地貌。

任何一個地區的地貌,都不是單純地由外力作用或單純地由內力作用形成的。儘管在某個地區和某個時期,內外營力可能是不平衡的,但在地貌的發育過程中,兩種營力總是彼此消長、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一般認為,地球表面大的起伏主要是由內力作用所奠定的,外力主要是刻削這些大型起伏,造成更復雜的形態,並最終趨於將地表夷平。許多地貌學家認為,就整個地球表面説來,內營力與外營力的地貌作用在數量上具有同等的意義。地貌營力的作用與地表組成物質(包括地質構造與巖石性質)也有密切的關係。正由於此,現代地貌學的一個重要原理是:地貌是內營力與外營力共同作用於地表的結果。

柳江盆地的地貌形成是在多種多樣的地貌營力下形成的。本區地殼活動頻繁,多次地殼抬升和下降,造成盆地內的多個沉積和沉積間斷,以及周圍火山及地震活動,造成柳江盆地地表較大尺度的高低起伏。柳江盆地在內力作用下形成大體輪廓,再在外力作用如風、水、太陽能、生物和人類活動等作用下逐漸演變成為現在的地貌形態。通過風化、流水、巖溶、凍融、風力、波浪等作用,形成地表一系列地貌。在內外力共同作用下,地表變得豐富多彩,千姿百態。

五、地貌類型

地貌分為坡地地貌、河流地貌、巖溶地貌、冰川地貌、凍融地貌、荒漠地貌、黃土地貌、海岸地貌、熔巖地貌等。柳江盆地區域內這些地貌類型並不齊全,只有部分。

相關閲讀:地質地貌實習報告

【第11篇】地貌研究的相關實習報告範文

〖摘要〗羚羊峽位於西江上游,在肇慶城區東北部。峽谷左右為高山相扼,左為龍門山,海拔 615米,右為爛柯山,海拔達903米。羚羊峽的形成,是與第四紀以來新構造運動的作用有關。更新世末,羚羊峽斷裂斜切爛柯尾山,破碎帶一面受西江正面而來的河水衝擊,一面在山區沿破碎帶受支溝的底蝕作用.當新河牀低於旱峽原河牀時,便襲奪了原河道之水,作第二次改道,形成了著名的“羚羊峽”。羚羊峽峽谷深而窄,最窄之處僅有220米,全峽長度約為7000米(自羚山寺至硯坑口)。

〖關鍵詞〗西江 地貌 羚羊峽 新構造運動 河道

羚羊峽作為珠江流域西江下游的最後一道峽口門户,我們對其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義。此次的地理野外實習,羚羊峽是我們實習的重要地點之一,因此,本文根據此次的野外調查結果及一些前人的調查資料,將對羚羊峽的地形地貌進行初步的探討。對此,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討

羚羊峽的地貌概況

羚羊峽的地貌發育成因及過程

羚羊峽形成與新構造運動的關係

〖實習的工具〗本次的研究主要用到的工具是地質羅盤,通過地質羅盤,我們可以測量目的物方位,測量巖層產狀要素,包括巖層走向的測定,巖層傾向的測定,和巖層傾角的測定,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基本掌握了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一、羚羊峽的地貌概況

羚羊峽是西江的現河道,穿越爛柯山的低山地區,為一狹長斷裂峽谷。河道較平直,河身狹窄,兩岸沒有積階地,在峽谷的西北岸山腳與江面呈波狀接觸,東南岸則呈鋸齒狀。該地區以溝谷流水地貌為主,水流湍急,兩岸地勢險要,並沒有形成河漫灘。西江在羚羊峽口有三條河道,一為肇慶東面的早期河道萬都坳,另一為羚羊峽西北面的中期河道旱峽。羚羊峽為現在的西江河道。由於肇慶地處亞熱帶,雨量多、氣温高,侵蝕嚴重,這裏巖石的抗蝕力都比較弱,因此背斜被破壞,形成當地低矮的地形。因此,羚羊峽附近多低山。

圖羚羊峽附近現代河道與古河道位置圖

①一西江早期古河道②一西江中期古河道③一西江現河道

二、羚羊峽的地貌發育成因及過程

羚羊峽地貌發育與構造運動

構造運動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因而成為形成地表宏觀地貌特徵的決定性因素。大約距今三至四億年前,在肇慶地區首先沉積了砂巖和頁巖,後來又沉積了一層厚達百多米深的石灰巖。由於地殼運動的影響,形成向上彎曲突起的構造,即“背斜構造”,原來水平排列的底層變成了向側斜傾的地層,兩側巖層傾向相反,分別形成南北兩翼。在區域構造劃分上, 羚羊峽位於粵西隆起與粵中褶皺帶之接界處,發育於燕山運動時期, 羚羊峽位處背斜地帶,在第四紀以來新構造運動的升降作用下,背斜斷裂下沉,形成了今天的羚羊峽。

羚羊峽地貌發育的氣候因素

氣候水熱條件組合狀況不同導致外動力性質、強度和組合狀況發生差異,最終將形成不同的地貌類型。由於肇慶地處亞熱帶,雨量多、氣温高,侵蝕嚴重,這些巖石的抗蝕力都比較弱,因此背斜被破壞,形成當地低矮的地形。而且,水錶徑流豐富,加劇了河流對兩岸山的侵蝕,於是有陡峭的懸崖的形成。

羚羊峽地貌發育與巖性

各種巖石成分、硬度、水理性質、結構與產狀不同,抗風化和抗外力剝蝕的能力常表現很大區別,形成的地貌類型或地貌輪廓往往很不相同。羚羊峽的巖石主要由泥盆系和石炭系礫巖、砂巖、頁巖及灰巖組成,,南岸為更新世晚期的砂質粘土夾腐植粘土,北岸為更新世中晚期殘坡積紅色。由此可以推斷,西江南北兩岸在發展上是不平衡的。產生的原因可能與更新世時羚羊峽斷裂的活動有關。西江就是沿此斷裂帶沖刷授蝕形成河牀,在全新世時沉積了現代沉積粘土。

【第12篇】地質地貌畢業實習報告

從5月30號到6月1號,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分別在肇慶七星巖,黃埔區蟹山公園,華農樹木林及教三附近進行了地質地貌學的實習.

5月30日 肇慶七星巖

石灰巖山峯

通過查閲有關資料, 七星巖由風巖、玉屏巖、石室巖、天柱巖、蟾蜍巖、仙掌巖、阿坡巖七座石灰巖山峯組成, 排列就像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鏡的近600公頃湖面上。

從表面觀察, 七座山峯為灰色與少量白色相夾雜,可以初步判斷為石灰質巖石;由於此地區雨量多、氣温高,侵蝕嚴重, 灰巖山表面有許多較大的裂痕.通過這些裂痕,可觀察到其解理完整。

實習指南上對七星巖的形成過程的圖解,可知為先由於地質運動,在七星巖附近形成了一個褶皺背斜山脈,正是由於肇慶地處亞熱帶,雨量多、氣温高,侵蝕嚴重,尤其是流水侵蝕,這些巖石的抗蝕力都比較弱,因此背斜被破壞,部分巖石受風化成土,最終土山出露和石山形成當地低矮的地形。再由於進一步流水侵蝕,成排的背斜谷地兩側開始形成今天的七座石灰巖山峯。

溶洞

肇慶七星巖地區另一個特色之處就是其巖洞。實習過程中,老師指出溶洞形成之處是位於地表水層的水平流動帶,由於流水侵蝕而形成的洞穴,這些洞穴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説的地下河的通道。由於地質運動,這些溶洞慢慢上升出了地表,出現在了人們視線。我們在一溶洞入口處觀察時,老師還指出在我們所在的這個溶洞經歷過4次發育,可是我們觀察到洞內頂部都比較平滑相連,是因為再溶洞露出地面的漫長時間裏,由外力作用使得洞內每個發育的連接處發生巖石的掉落,使得頂較為平滑,而在地上,還可以見到坍塌下來的大石塊。

我們進入溶洞,裏面到處都有石鐘乳。而石鐘乳的成因是:由於洞頂部滲入的地下水co2含量很高,對石灰巖具有較強的溶蝕力,呈飽和碳酸鈣水溶液。溶液下滲時失去部分co2而處於過飽和狀態,於是碳酸鈣在水滴表面結晶成為極薄的鈣膜,水滴落下時鈣膜破裂,殘留下來的碳酸鈣與頂板連接成為鈣環。下滲水滴不斷提供碳酸鈣,鈣環不斷外下延伸形成細長中空的石鐘乳。七星巖溶洞內喀斯特地貌極其發育,石鐘乳隨處可見,並被加以人工遐想,成為千姿百態的景觀。

平原

在往返肇慶的路上,我們並沒有發現高樓大廈,而且聽身邊的同學説,肇慶沒有高過20層的大樓。一開始我們覺得很奇怪,後來仔細想了想,還是有原因的。肇慶位於西江附近,其陸地為沖積平原。地面可見河漫灘相紅黃、紅黃白花斑色粘性土佔踞了肇慶沖積平原大部分面積。這樣的土地不易於建太高層的樓宇。

5月31日 黃埔區蟹山公園

進入蟹山公園後,我們對這裏的巖石和地質進行了觀察。蟹山從表面上看,出去植物和人工建築後,其泥土和巖石主要為紅褐色。我們對這裏的巖石進行了分析。

這裏的巖石主要是砂巖、粉砂巖,此外還有泥巖和頁巖。在一處多巖石碎塊的地方進行了觀察,發現這裏的巖石碎塊硬度較低,用手指就可以揉碎,揉碎後的顆粒非常細,應屬粉砂巖。老師講解的時候告訴我們,這裏的物理風化相當強烈,因此形成的碎屑非常細小。通過對某一大石塊觀察見到,石塊明顯分為好幾層,每層之間有一條約5釐米後的、由鵝卵石排成的一個面。由此可以知道,這個地區為河流衝擊成的平原,經過多次沉積下來的泥土經過物理變化又形成了沉積巖。老師後來還説到,這裏的巖石固結時,氣候非常穩定,為類似揚沙的天氣。而這裏的巖石為紅色,是因為巖石形成時,主要膠結物含有3價鐵離子。

6月1日 華農

老師帶我們去了樹木園看已經風化完全了的花崗巖。我們發現,這裏的花崗巖風化之後的層黃色為主,夾雜了紅色及白色。用手對風化了的花崗巖搓揉,可感到裏面有許多細小顆粒。經過較完全風化後的花崗巖,只剩下透明細小的石英,因為花崗巖的成分中,石英最不易分解。花崗巖的風化為化學風化,主要由肉紅色的正長石,白色的斜長石,黑色的黑雲母和透明無色的石英組成。在華農教三附近的花崗巖化學風化得非常好,用手就可以從石頭上弄下寫石塊。而華農教三附近的花崗巖有呈橢圓的,也有呈片狀的。老師解釋,這是因為由於某些花崗巖本身有裂縫,而有的卻沒有,通過流水侵蝕,有裂縫的花崗巖裂縫越來越大,使花崗巖不斷侵蝕形成片狀;沒有裂縫的,由流水侵蝕使形狀越來越趨向球狀。

結束語

我們這次的實習儘管只有短短三天,不過我們從中實在學到了不少東西,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習中更使我們提高了繼續學習的熱情。本次實習令我們加深了對地質地貌學的瞭解,更深刻認識到了學習地質地貌學的意義,鞏固了學習成果,體會到“學以致用”的道理,並且學會了一定的考察地質地貌的方法要領和細節。

【第13篇】地質地貌實習報告

一、實習概況

1、實習目的與任務

地質地貌實習是我們專業基本教學實習環節。通過此次實習,使同學們進一步鞏固地質地貌學的基本原理,學習並掌握野外地質地貌調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學們對課堂理論知識的理解,形成比較完整的學科理論教學體系,為學習其他課程打下必要的基礎。

使學生對地質地貌學有一個感性直觀地認識,鍛鍊學生自我探究的能力和野外勘查實驗的能力。

通過對各種地質地貌的觀察,認知並瞭解典型的地質地貌特徵,能對野外的地質地貌構象作出基本的解釋,並能做出合理的推算當地的地質演變歷史。

2、實習概況

(1)實習地點:xx自然保護區(地質公園)

xx自然保護區(地質公園)位於青島即墨市城區西側,總面積7·74平方公里,公園內以海拔231米的xx為最高主峯,大山、寶安山、團山及長嶺等幾個側峯拱衞在周圍。山雖不雲高,峯雖不屬秀,然而這裏豐富而又獨特的地質現象,卻使其在地質保護、科研、旅遊等方面具有極高的價值。

(2)實習單位: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xx級

(3)實習時間:xx-12-3

二、實習內容

1、xx自然保護區概況

xx自然保護區是1994年xx批准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青島即墨市城西4公里處,總面積7。74平方公里。它集科學地質文化、民族宗教文化和民風民俗文化於一體,充分體現了xx文化豐富的內涵。它不僅是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一處風景優美的旅遊勝地。

xx自然保護區是全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面積最小的一個,但區內含有柱狀理石柱羣、硅化木羣、沉積構造、接觸變質帶及古脊椎動物化石等豐富的地質遺蹟,被地質界稱為“袖珍式地質博物館”。區內地質遺蹟不僅豐富,而且十分獨特,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淺粗麪火山巖柱狀節理石柱羣是世界“三大石羣”之一,高26米,寬150米,單株獨立、巍巍壯觀,可與英國的“巨人堤”、美國的“魔鬼塔”相媲美;硅化木,現已發現並保存完好的有26處,最大的一株長16米、平均直徑0.8米硅化完全、年輪清晰實屬罕見;維妙維肖的沉積巖包卷層理和交錯層理勝似一幅山水畫,妖嬈多姿的接觸變質巖,展現了火山爆發的烈焰對地質的改變,給人留下了對大自然的感歎。

2、xx地質地貌概況

xx經歷了漫長的地質演變過程,燕山運動晚期的火山運動奠定了xx的基礎。通過一系列的造山運動,形成了xx複雜的地形地貌和獨特的地質構造,特別是xx獨特的地質遺蹟,較全面的揭示了膠東半島及山東的白堊紀古地理的原貌及其發展過程。

xx地層的形成為早白堊紀早期,其區域地層劃分屬萊陽羣曲格莊組。其巖石類型分別由沉積巖和火山巖組成,其中藴藏着較豐富的硅化木和獨特的安山巖柱狀節理,從而形成了一個集沉積巖、火山巖、接觸變質巖、古生物化石等多種地質現象為一體的綜合性地質寶庫。

xx自然保護區由主峯xx(海拔233.1米)、西峯大山(海拔211.1米)、小峯寶安山(海拔i45米)、團山(海拔i26米)和長嶺組成。自南、北兩側遙望,xx、大山二峯並峙狀似馬鞍,其地貌類型屬剝蝕準平原上的殘丘地貌,山體圓凸,坡度在20度至25度之間,最高部位在保護區南側,海拔300米左有,相對高度達200米。山北坡延至埠南一帶,山西坡延至信村嶺,山前坡延至店子山及西流峯山(又名小龍山),山東坡延至陳家河東嶺,均屬低窪不平的平原兼低丘地形,殘丘周圍之沖溝多呈v字型和u字型。保護區範圍內無較大河流,只有數條季節河及山北坡截溝堵流形成的幾個小型水庫,以增加其自身景色。由於xx潛粗麪火山巖結構構造特徵,使其具有較強的抗風化能力,再加上斷裂構造等因素,在周圍沉積巖層逐漸侵蝕夷平的狀態下形成孤立殘丘地貌,使之具有山雖不高卻有拔地突起之感。

保護區內地層單一,出露地層為白堊系萊陽羣,主要巖性為紫紅、黃綠色中細粒長砂巖、含礫砂巖夾砂礫巖、鈣質粉砂巖、偶夾砂巖。特別是經多年採石,開挖揭露出了xx綠色次火山巖柱狀節理,形成了若干筆直挺拔柱狀節理形態的人工露頭景觀,俗稱“石柱羣”。同時xx山體是一個集沉積巖、火山巖、接觸變質巖、動植物化石等多種地質現象為一體的綜合性的“地質寶庫”,是豐富的地質資源集中於一地,世界上少有的“天然地質博物館”。

3、實習內容

(1)xx硅化木

我們的第一站就是xx極富盛名的——xx硅化木。

目前在xx四周發現而且保存完好的硅化木有26處,這些遠古時代的樹木經過硅化反應形成了現在的化石。早在1·3億年前,xx地區曾為“古萊陽湖”的一部分,在潮濕的氣候條件下生長有大量樹木,其中部分樹木死亡後在本地或異地被掩埋起來,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發生硅化反應形成了硅化木化石。在xx西北麓發現的最大的一株被鑑定為南洋杉,樹幹長13米,平均直徑0·8米,樹根、疤節、年輪清晰可見,非常罕見。中生代地層中形體碩大、保存完好的硅化木羣落是xx國家自然保護區的重要保護對象。儘管國內有不少有關硅化木的報道,但在這樣特殊的地質結構條件下,分佈如此密集、保存如此完整的大型硅化木羣尚不多見。此外,古脊椎動物化石在本區內也有零星發現。

(2)xx石林

xx盛產安山玢巖,多為灰綠、灰褐色,是約1億年前巖漿湧出地表冷凝而成,為優質建築雕飾石料。山之西南部因巖漿冷凝,均勻收縮,形成四方柱狀的節理,柱體截面直徑約1米左右,高約30餘米,筆直挺拔,排列緊密,恰似一片密林,蔚為壯觀,故名“xx石林”。

據專家考證,xx石林一億多年前由火山噴溢的安山巖漿冷凝收縮而成。安山巖呈灰綠色,結構均勻,質地純淨,是一種高級建築雕飾材料。山之西南因巖漿冷凝,均勻收縮,形成四方形柱狀節理,柱體截面直徑一般在1.0-1.5米間,柱體長30米(地表以下可延伸至60米),柱體筆直挺拔,排列整齊,恰似一片密林,景色蔚為壯觀。此類柱狀石林多發育於玄武巖中,一般呈六稜或五稜柱狀,而xx石林可發育於安山巖中,且呈四方形,這在地質學上較為罕見。就其價值而言,xx石林規模比南京六合縣石柱規模更大,亦更宏偉壯麗,可與美國著名“魔鬼之塔”的柱狀節理玄武巖體相媲美。

站在由大片柱狀節理石柱羣組成的xx石林前面,人們似乎能從中探尋出發生在1·1億年前的火山活動的場景。在遙遠的中生代白堊紀時期,即墨地區火山活動強烈,以即墨城為中心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破火山口,破火山口晚期形成了許多火山錐,火山噴發出的大量巖漿經冷卻收縮形成了現在蔚為壯觀的xx石林,這片高26米、寬150米的石柱羣與英國的“巨人堤”、美國的“魔鬼塔”並稱為世界“三大石柱羣”。

(3)沉積構造

在xx山體上隨處可見的沉積構造也是遠古時期地殼活動留下的印記。當時湖泊流水中攜帶的大量泥沙一層層沉積下來,形成現在的巖石,不同的層理交織在一起,看上去好像一幅幅渾然天成的山水畫。早期形成的沉積巖與火山噴發的巖漿接觸後,在高温高壓的環境條件下發生變質,又形成了顏色豐富、妖嬈多姿的接觸變質巖。

xx區域內的沉積巖層屬中生代白堊紀萊陽羣曲格莊組,為萊陽羣的最上層部位。該組為河流相,山麓洪積相粗碎屑堆積,一般以中、粗粒砂巖、砂礫巖為主、兼有漫灘相或局部淺湖相的細碎屑沉積。區域沉積巖之沉積構造特徵,屬較典型的網狀河流相沉積。大型交錯層理、槽狀交錯層理及斜層理隨處可見。在山之北坡各採石場中沿坑壁可觀察到極好的垂直剖面,如大型泄水構造、抱卷層理、大型交錯層理等。另在xx東坡還可以同時見到向上變細和向上變粗兩種沉積層序。測量巖層產狀可以斷定,xx地區當年有一古水流,方向為自北向南。各種沉積構造宛若一幅幅山水畫,遍佈于山林之間,給旅遊、地質教學提供了一處理想場所。

(4)接觸變質帶

由於巖漿的入侵及對圍巖的烘烤諸因素,在接觸帶部位沉積巖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接觸變質作用。在xx極頂東麓可見紫色、灰色粉砂巖及細砂巖發生角化,但尚未形成角巖,以及沉巖體邊緣不規則分佈的黑色角巖。在火山巖中也可見到砂礫巖捕虜體。長達幾百米的接觸變質巖,將火山巖與沉積巖截然分開,宛如一條“黑色長龍”,極其壯觀,具有非常高的觀賞及科研價值。

(5)其他

xx是即墨西部平原地區的一座孤山,且範圍較小,故形不成其獨立的氣候特徵,它與城區及中西部地區的氣候狀況無大的差異。由於xx地區地勢較高,水資源相對貧乏,其主要水源為天然降水。

xx因受地貌、巖性之影響,土壤類型及分佈也不盡相同,大體分為山體土壤和山周土壤兩種類型。

xx的山體植被由於地形及土壤狀況,大致可分林木植被、灌木植被、草甸植被、作物植被四種類型。

xx的的自然資源包括地質遺蹟在內的礦產資源及植被資源、土地資源等。有的極其珍貴,聞名於全國乃至於全球有的非常豐富,藴藏於整個xx區域中。

xx山體間的林木主要有黑松、雪松、側柏、水杉、刺槐、合歡、火炬、拓樹及其它林木。就目前統計,它的綜合面積可達3000餘畝,其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儘管這些各類林木尚在幼年時朋,但它不但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而且可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和調節氣候的重要作用。

三、實習心得

此次教學實習我們在實習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順利完成了教學實習的安排,達到了實習的目地和要求。為我們日後從事相關工作提供了一個難得的鍛鍊機會。

通過此次教學實習,我們不僅鞏固了自己的理論知識,而且極大的鍛鍊了我們的實踐操作能力。實習中有許多知識課本上是沒有的,我們學到了更加明確可行的操作技術和應用理論。如何充分靈活利用自己課堂知識進行實際操作,鍛鍊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這次教學實習給了我們一個充分鍛鍊的自己的機會。

通過着此次教學實習,我們不僅鞏固了自己的理論知識,而且極大的鍛鍊了我們的實踐操作能力。走出校園,走進大自然的懷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這次野外實習我們不但欣賞了xx秀美的自然景色,調查瞭解馬地質地貌的類型和地質變化,而且學習並掌握了野外地質地貌實習的一些調查研究方法,提高了我們的知識應用與實踐能力。在野外實習的過程中,雖然非常的勞累,但看到如此的美麗的自然景色,實習後的成果心裏還是非常愉悦。這次教學實習讓我們受益匪淺。

但同時在調查過程中我們也發現xx旅遊開發一些不合理現象,存在着不少問題。例如北部的大山,南部的、寶安山、團山,由於長期墾殖,過度放牧及人類經濟活動綜合影響,水土流失嚴重,土壤乾旱貧瘠,巖石裸露,原生植被破壞殆盡,只有赤松、櫟類稀疏分佈,河流及山溝兩側有零星楓楊、槐樹等等。因此如何充分利用xx天然的資源優勢,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的大豐收是開發者應慎重考慮的。

目前xx的旅遊開發剛剛拉開了序幕,我們相信開發者會充分合理利用xx的天然自然資源和人類的智慧,讓xx自然保護區煥發出新的樂章,實現經濟、社會、生態三方面和諧發展,造福人類。

【第14篇】地貌學野外實習報告

一 實習概況

1.實習的目的和意義

常言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習的目的在於應用,而實習正是理論知識與實地實際相結合的過程。從理論到實際,用哲學的觀點來看,這是一次飛躍。我們有了理論知識,並不等於我們可以很高的分析實際眼前的問題,只有把學到的理論應驗於實地,用理論來知道實踐,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的結合才能真正瞭解地貌學。這種從理論上的認識到真正親臨現場去分析問題,就是一次飛躍。因此,作為一個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的學生,應該把實習看成是從理論到實際的過程,把自己對每一種地貌類型的認識看成是自己在認識論上的一次飛躍。這次實習無疑鞏固了地貌學的教學效果,提高了學習的質量與熱誠,讓同學們學以致用,能夠用書本的知識來解決實際上的一些問題,提高同學們的野外作業能力和分析能力,並學會了一些外出實習的基本要領和考察方法。

2.時間

1月16日至1月18日

3地點

肇慶市七星巖公園 三水木棉圍 崗美 東崗村 三榕峽公路旁

二 肇慶地區主要地貌類型

第一天,經過幾個小時從珠海到肇慶的車程,在白土鎮安頓好,我們馬不停蹄的趕到這裏的七星巖公園,考察七個秀麗的喀斯特石峯。由於地質運動,在七星巖附近形成了一個褶皺背斜山脈,正是由於肇慶地處亞熱帶,雨量多、氣温高,侵蝕嚴重,尤其是流水侵蝕,這些巖石的抗蝕力都比較弱,因此背斜被破壞,部分巖石受風化成土,最終土山出露和石山形成當地低矮的地形。再由於進一步流水侵蝕,成排的背斜谷地兩側開始形成今天的七座石灰巖山峯。 七星巖風景區具體由閬風巖(峯頂高程103.3m)、玉屏巖(99.8m)、石室巖(89.8m)、天柱巖(108.0m)、蟾蜍巖(89.9m)、仙掌巖(61.8m)和阿坡巖(119.6m)七座喀斯特奇峯以及東湖、青蓮湖、中心湖、波海湖、裏湖等五個大湖組成。七座巖峯佈列,矗立在6. 5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整個景區山環水繞,亭樓閣榭,波光巖影,渾為一體,自然風光絕佳。而這一次我們主要是要觀察這裏的水平溶洞(雙源洞)和斷層及窪地地貌。

緊跟着老師的腳步,我們找到了地下河腳洞性質的雙源洞。阿坡巖下的雙源洞,其實就是一個喀斯特地下溶洞,它是七星巖最長的靜水地下河,全長320米,洞中有兩條溪水匯合,向東流出洞外,故稱“雙源洞”,洞內有鐘乳石。雙源洞是發育在石炭系中上統的壺天羣灰巖,之前我們沿路看到的是石炭系下統的,比較老。雙源洞洞口上,斷層、節理、褶皺均有。在這裏,老師為我們解釋了有關的地質地貌知識。雙源洞是發育在石炭紀下統的壺天羣石灰巖,主要是由白雲石灰巖組成的,呈淺灰色,組成成分是方解石和白雲石,隱晶質(或稱泥晶質)結構,個別地方有粉晶結構,為厚層狀構造。因為存在白雲巖的緣故,故用10%的稀鹽酸滴在這些巖石上,巖石並不起泡,但是如果把巖石磨成粉,卻可以起泡,這是因為巖石成分裏面含有碳酸鈣和碳酸鎂。因這些巖石比較堅硬,故其經歷了千萬年而不倒,形成挺拔的山峯。雙源洞位於兩節理的交匯處,裂隙發育,洞內有兩條水源與外面的湖相連,使地下河水不斷循環流動。在雙源洞的洞口上,我們可以見到斷層、節理、褶皺以及強烈的根劈地貌。

在路的兩邊,時常看到像在山的表面長出的一大石柱,它是石鐘乳。在石灰巖裏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滲入石灰巖隙縫中,會溶解其中的碳酸鈣。這溶解了碳酸鈣的水,從洞頂 上滴下來時,由於水分蒸發、二氧化碳逸出,使被溶解的鈣質又變成固體(稱為固化)。由上而下逐漸增長而成的。而我們看到的石鐘乳就像在山的表面長出的一大石柱,是原來巖洞崩塌後留下來的,屬於洞穴次生化學沉積物,是經過石灰巖的不斷融蝕、再沉積的過程而形成的。這個石鐘乳是淺灰色的不透明體,這是因為雖然礦物的組成成分大部分是方解石,但是裏面含有太多的雜質。

我們沿着一條小路登上馬欄崗。這是一個石灰巖與沙頁巖的交匯處,馬欄崗主要是由石炭紀下統沙頁巖風化後形成的,經過上千年的變遷,現在已經遠遠低於兩邊的阿坡巖和天柱巖。據老師的介紹,這是一個背斜,馬欄崗是背斜的中部,由於頁巖的抗風化的能力比較弱,而且背斜中部由於張性大,收到擠壓而造成巖石的支離破碎,很容易受到侵蝕,再加上這裏是沙頁巖與石灰巖的交界處,可溶性巖石與不可溶性巖石交界處喀斯特水的溶蝕作用一般比較強烈,受到侵蝕背斜逐漸被削低,發育到現在就成為現在的馬欄崗低於兩邊的阿坡巖和天柱巖了,而且地表水在這裏彙集形成一個巨大的落水洞。落水洞是開口於地面而通往地下深處裂隙、地下河或溶洞的洞穴。它的形成除了沿垂直裂隙溶蝕作用,還有侵蝕作用和重力作用,地表水彙集到落水洞後,流量增大,而與傾入洞內的砂礫同時衝擊和磨蝕洞壁,加上地下河及溶洞頂板崩塌,使之迅速擴大。落水洞發育於不可溶的砂頁巖和可溶的石灰巖交界處,喀斯特作用特別旺盛。由背斜理論可知,落水洞上面的巖石看上去是山,實則多是谷。落水洞四周長滿了植被,陽光很難直射到落水洞底,所以從崗上望下去,一片漆黑,很難判斷落水洞有多深。我們在這裏看到的就是落水洞,這裏正好是巖層層面和巖層裂隙交接地點,有利於地下水集中,溶蝕較強,頂板崩落後便形成了。

接着,我們來到天柱巖腳下,喀斯特作用形成的石峯十分筆直、陡峭,很少有石峯連接而成山脈。天柱巖高108米,由下而上有4層溶洞,最低的一層在地下,越往上,溶洞的年 代越久遠,這是由於抬升運動造成的,現在上面的三層溶洞由於缺少了有侵蝕性的水已經停止了發育。第二層的溶洞較小,我們沒有仔細觀察。而是選擇仔細觀察第三層的溶洞,這個洞比較大,裏面黑暗一片,我們無法看到洞裏有多深,我們在洞裏面的較外部聽老師講解。在洞裏,我們在閃光燈和電筒的微光下可以看到洞頂比較光滑,有些地方還向上凹入成為一個倒扣的“臉盆”,即石鍋,這是由於過去經常受地下水的溶蝕和侵蝕,而局部地區又受到強烈的紊流作用,水壓增大,溶蝕、侵蝕力加強,結果這些地方溶蝕量比周圍大,從而形成向洞頂凹入的弧形面。其上的裂隙發育有石鐘乳,但是目前已經停止發育。四周也是比較光滑,並且發育有石幔,這是由於含有碳酸鈣的水溶液在洞壁上漫流時二氧化碳迅速散逸而形成的。繼續往上,我們看到了第四層溶洞,但是這些溶洞經過長期的風雨侵蝕,現在已經變的很小了,很多就剩下一個凹進山壁的窟窿了,但是從這些 “窟窿”裏面還是可以發現一些溶洞的痕跡的,比如有些巖層上有明顯的水平層理,反映出靜水沉積的作用。老師説這一層以前經過很多河流的沖刷,雖然我們無法觀察到具體流向,但大致水面的位置和可能的方向還是可以判斷出來的。而在這裏,我們又看到了一個比較巨大的石鐘乳,老師説遲早一天他會整個掉下來。經過大概1個小時的登山,我們到達山頂的摘星亭。從山頂眺望,北領山脈自北向南過渡,背面有很多的別墅建在洪積扇上面,山前右傾斜平原過渡到沖積平原;西南是西江水到階地,接着是喀斯特丘陵;沖積平原上是市區;七星湖上是其它六個喀斯特山峯。這些山峯都是背斜中部被侵蝕挖空之後的兩翼形成山巖的(稱為殘峯),它們本來是連在一起的,但是由於抬升和平移運動,它們才逐漸斷裂分開發育成為今天的這種地貌類型,斷層中間破碎帶由於風化和搬運作用,就發育成今天的五個大湖。老師還在這裏給我們講解了肇慶市的地貌特點和大概的形成過程以及一些地貌知識,這裏真是一個令人流連忘返的地方啊。

第二天,我們到了木棉圍的公路旁的河流階地上,那邊有大量的鵝卵石,普遍風化程度更深,形成歷史更長,部分被水泥蓋住了。此處階地鵝卵石磨圓度好,粒徑不大,硬度不大, 是河流長時間的搬運,所經距離遠。而且具有多種多樣的巖性,由於是主幹流形成,上流很多物質被帶下來沉積,形成當地複雜的巖性。而階地級數越高,形成時間越長,風化作用越強,巖性越脆,越易碎。階地是河流歷史時期的河漫灘下切或抬升造成,由鵝卵石可以判斷。

沿西江邊一滑坡壁往上走到二級階地,在第四紀,此處是西江河漫灘, 後來由於構造運動和河流的下切,使河漫灘抬升,從而形成了現在的二級階地。此現象體現了西江是擺動的,河流是下切的,兩岸是抬升的。沿途可見地上鵝卵石的成分多樣,體現此處基巖的多樣性。然後,我們還到一些村莊裏面觀察了不少階地。

而下午我們到了北嶺那邊的東崗村洪積扇參觀考察,肇慶市北部是北嶺山脈,西江從肇慶市的西部流進,在肇慶市的南端向東拐彎從肇慶市的南端流過,所以整個肇慶市自北向南的地貌構成基本上是從山脈到洪積扇,再到沖積平原的過渡。洪積扇是乾旱、半乾旱地區暫時性山地水流出山口堆積形成的扇形地貌。組成洪積扇的泥沙、石塊顆粒粗大,磨圓度差,層理不明顯,透水性較強,扇面上水系不發育。由於山前構造斷裂下降,洪積物厚度可達數百米。從扇頂至扇緣高差也可達數百米。一系列洪積扇互相聯結形成洪積平原,又稱山麓洪積平原。洪積扇因山地不斷抬升,山前平原不斷下降,形成上疊式扇體。當山地上升規模、幅度均較大時,老扇隨之抬升,在其下方發育新扇體,形成串珠狀洪積扇。當山地前緣有不等量的新構造活動時,新扇體向相對下降的一側移動,使新老扇體並列向一側偏轉,造成不對稱形態。簡單來説,洪積扇是由於山上下雨的雨水自溝谷出山口後,坡度驟減,溝谷水流所攜帶的物質大量堆積,就形成了以溝口為頂點的沖積錐或洪積扇。如果擴大到整個山腳四周即稱為洪積羣,如果面積繼續擴大,即可形成洪積平原。老師介紹了關於東崗村附近這些地貌的特點,這裏的巖石以沙葉巖為主,磚紅色,有一定的磨圓度,但有些有稜角,粒徑較大,較疏鬆,大多為礫石,而且顆粒由上到下、由山裏到山外是由粗變細。

第三天,也是最後一天,我們到了三榕峽公路旁考察背斜,向斜,斷層,節理,巖層及滑坡等地貌。

首先,我們在公路旁的山邊學習羅盤的用法。如何量巖石的走向、傾向和傾角,如何用 羅盤定地物方位。然後,我們沿着公路一直走我們所在考察的地點位於背斜的北翼,面前的大山是北嶺山脈的延伸,巖性是砂頁巖。在這邊,地表大部分為沉積巖多覆蓋,但是可以看到明顯的節理和層理。背斜的軸部往往是比較低窪的地區。該背斜發育於最古老的泥盆系地層,主要是砂頁巖,頁巖具有巖理,與泥巖都是由粘土礦物組成。由於在公路旁200多人在走,警察也一度勸我們停止行程,但最後在老師們的交涉下,只出動警車為我們開路,看來應該有更重要的地貌值得我們冒這一個險。果然,一段步行後,我 們看到一個大型的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者巖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軟弱面或者軟弱帶,整體地或者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滑坡是斜坡巖土體沿着慣通的剪切破壞面所發生的滑移現象。滑坡的機制是某一滑移面上剪應力超過了該面的抗剪強度所致。滑坡是我們地貌學第一節課所教的內容,現在親眼看到,還真是震撼。而3天的實習也到此為止。

三 結語

這次肇慶地區地貌學實習能夠圓滿完成,有賴於老師們事先充分的踩點佈置等各種的準備,令我們從課堂外這另一個角度去認識地貌學。在實習的過程中,我尤其要感謝我的實習指導老師劉希林老師和高全州老師,老師們的耐心指導教誨和經驗技術的授予,使同學的積極性和學習氣氛保持良好的狀態。這一次實習,我深深的感受到以往書本上沒有生氣的文字和圖片裏的石頭與地貌,活生生的呈現在我們的面前,鞏固了我對硬知識的認識的同時,從另一個角度去加深對地貌學的體會和理解。總的來説,這一次的實習是一次美好的經歷和一次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同時也是一次思維模式的轉換。希望再有機會去進行野外實習。

【第15篇】xxxx年5月地質地貌實習報告範文

一、實習概況

1、實習目的與任務

地質地貌實習是我們專業基本教學實習環節。通過此次實習,使同學們進一步鞏固地質地貌學的基本原理,學習並掌握野外地質地貌調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學們對課堂理論知識的理解,形成比較完整的學科理論教學體系,為學習其他課程打下必要的基礎。

使學生對地質地貌學有一個感性直觀地認識,鍛鍊學生自我探究的能力和野外勘查實驗的能力。

通過對各種地質地貌的觀察,認知並瞭解典型的地質地貌特徵,能對野外的地質地貌構象作出基本的解釋,並能做出合理的推算當地的地質演變歷史。

2、實習概況

實習地點:xx自然保護區

xx自然保護區位於青島即墨市城區西側,總面積7·74平方公里,公園內以海拔231米的xx為最高主峯,大山、寶安山、團山及長嶺等幾個側峯拱衞在周圍。山雖不雲高,峯雖不屬秀,然而這裏豐富而又獨特的地質現象,卻使其在地質保護、科研、旅遊等方面具有極高的價值。

實習單位: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xx級

實習時間:xx-12-31

二、實習內容

1、xx自然保護區概況

xx自然保護區是1994年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青島即墨市城西4公里處,總面積7。74平方公里。它集科學地質文化、民族宗教文化和民風民俗文化於一體,充分體現了xx文化豐富的內涵。它不僅是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一處風景優美的旅遊勝地。

xx自然保護區是全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面積最小的一個,但區內含有柱狀理石柱羣、硅化木羣、沉積構造、接觸變質帶及古脊椎動物化石等豐富的地質遺蹟,被地質界稱為“袖珍式地質博物館”。區內地質遺蹟不僅豐富,而且十分獨特,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淺粗麪火山巖柱狀節理石柱羣是世界“三大石羣”之一,高26米,寬150米,單株獨立、巍巍壯觀,可與英國的“巨人堤”、美國的“魔鬼塔”相媲美;硅化木,現已發現並保存完好的有26處,最大的一株長16米、平均直徑0.8米硅化完全、年輪清晰實屬罕見;維妙維肖的沉積巖包卷層理和交錯層理勝似一幅山水畫,妖嬈多姿的接觸變質巖,展現了火山爆發的烈焰對地質的改變,給人留下了對大自然的感歎。

2、xx地質地貌概況

xx經歷了漫長的地質演變過程,燕山運動晚期的火山運動奠定了xx的基礎。通過一系列的造山運動,形成了xx複雜的地形地貌和獨特的地質構造,特別是xx獨特的地質遺蹟,較全面的揭示了膠東半島及山東的白堊紀古地理的原貌及其發展過程。

xx地層的形成為早白堊紀早期,其區域地層劃分屬萊陽羣曲格莊組。其巖石類型分別由沉積巖和火山巖組成,其中藴藏着較豐富的硅化木和獨特的安山巖柱狀節理,從而形成了一個集沉積巖、火山巖、接觸變質巖、古生物化石等多種地質現象為一體的綜合性地質寶庫。

xx自然保護區由主峯xx(海拔233.1米)、西峯大山(海拔211.1米)、小峯寶安山(海拔i45米)、團山(海拔i26米)和長嶺組成。自南、北兩側遙望,xx、大山二峯並峙狀似馬鞍,其地貌類型屬剝蝕準平原上的殘丘地貌,山體圓凸,坡度在20度至25度之間,最高部位在保護區南側,海拔300米左有,相對高度達200米。山北坡延至埠南一帶,山西坡延至信村嶺,山前坡延至店子山及西流峯山(又名小龍山),山東坡延至陳家河東嶺,均屬低窪不平的平原兼低丘地形,殘丘周圍之沖溝多呈v字型和u字型。保護區範圍內無較大河流,只有數條季節河及山北坡截溝堵流形成的幾個小型水庫,以增加其自身景色。由於xx潛粗麪火山巖結構構造特徵,使其具有較強的抗風化能力,再加上斷裂構造等因素,在周圍沉積巖層逐漸侵蝕夷平的狀態下形成孤立殘丘地貌,使之具有山雖不高卻有拔地突起之感。

保護區內地層單一,出露地層為白堊系萊陽羣,主要巖性為紫紅、黃綠色中細粒長砂巖、含礫砂巖夾砂礫巖、鈣質粉砂巖、偶夾砂巖。特別是經多年採石,開挖揭露出了xx綠色次火山巖柱狀節理,形成了若干筆直挺拔柱狀節理形態的人工露頭景觀,俗稱“石柱羣”。同時xx山體是一個集沉積巖、火山巖、接觸變質巖、動植物化石等多種地質現象為一體的綜合性的“地質寶庫”,是豐富的地質資源集中於一地,世界上少有的“天然地質博物館”。

3、實習內容

xx硅化木

我們的站就是xx極富盛名的——xx硅化木。

目前在xx四周發現而且保存完好的硅化木有26處,這些遠古時代的樹木經過硅化反應形成了現在的化石。早在1·3億年前,xx地區曾為“古萊陽湖”的一部分,在潮濕的氣候條件下生長有大量樹木,其中部分樹木死亡後在本地或異地被掩埋起來,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發生硅化反應形成了硅化木化石。在xx西北麓發現的最大的一株被鑑定為南洋杉,樹幹長13米,平均直徑0·8米,樹根、疤節、年輪清晰可見,非常罕見。中生代地層中形體碩大、保存完好的硅化木羣落是xx國家自然保護區的重要保護對象。儘管國內有不少有關硅化木的報道,但在這樣特殊的地質結構條件下,分佈如此密集、保存如此完整的大型硅化木羣尚不多見。此外,古脊椎動物化石在本區內也有零星發現。

xx石林

xx盛產安山玢巖,多為灰綠、灰褐色,是約1億年前巖漿湧出地表冷凝而成,為優質建築雕飾石料。山之西南部因巖漿冷凝,均勻收縮,形成四方柱狀的節理,柱體截面直徑約1米左右,高約30餘米,筆直挺拔,排列緊密,恰似一片密林,蔚為壯觀,故名“xx石林”。

據專家考證,xx石林一億多年前由火山噴溢的安山巖漿冷凝收縮而成。安山巖呈灰綠色,結構均勻,質地純淨,是一種高級建築雕飾材料。山之西南因巖漿冷凝,均勻收縮,形成四方形柱狀節理,柱體截面直徑一般在1.0-1.5米間,柱體長30米,柱體筆直挺拔,排列整齊,恰似一片密林,景色蔚為壯觀。此類柱狀石林多發育於玄武巖中,一般呈六稜或五稜柱狀,而xx石林可發育於安山巖中,且呈四方形,這在地質學上較為罕見。就其價值而言,xx石林規模比南京****縣石柱規模更大,亦更宏偉壯麗,可與美國著名“魔鬼之塔”的柱狀節理玄武巖體相媲美。

站在由大片柱狀節理石柱羣組成的xx石林前面,人們似乎能從中探尋出發生在1·1億年前的火山活動的場景。在遙遠的中生代白堊紀時期,即墨地區火山活動強烈,以即墨城為中心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破火山口,破火山口晚期形成了許多火山錐,火山噴發出的大量巖漿經冷卻收縮形成了現在蔚為壯觀的xx石林,這片高26米、寬150米的石柱羣與英國的“巨人堤”、美國的“魔鬼塔”並稱為世界“三大石柱羣”。

實習報告精心整理了《xx年5月實習報告格式》,望給大家帶來幫助!在學院領導極其恩施富源物業管理公司的協助下我們期待以久的實訓如期進行。...

在店裏我還學到了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第一:真誠待人。我剛來報到時,遇到很多新的面孔,由於和他們未熟悉,所以不敢和他們説太多的話,而且對工作未曾瞭解,開始覺得不太適應。後來我慢慢發現,只要真誠待人,虛心請教同事,他們也很樂意和我交往。

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般匆匆而去,眼看的一年實習生活馬上就要成為美好的回憶。在這短短一年的時間裏我感覺自己成長了許多,從象牙塔邁出的第一步走的特別的穩重,感謝學校給我提供了一個努力拼搏的舞台,讓我學會了如何面對這個真實的社...

單位給社會實踐學生評語大全xx同學踏實肯幹,吃苦耐勞。有創造性、建設性地獨立開展工作的思維;具有一定的開拓和創新精神,接受新事物較快,涉獵面較寬,在工程計算領域不斷地探索,有自己的思路和設想。

一、實習目的(一)瞭解證券公司的組織結構和日常業務流程,進一步深化對證券市場的認識。(二)能把課本上學到的相關知識和具體實踐結合起來,並能夠分析和處理一些基本問題。

來移動實習將近2個月了,從前期集中培訓到現在在集團客户部實習,我對自己加入的企業有了更深的認識與瞭解,也為能夠加入中國移動這個大家庭感到驕傲與自豪。

江西今年的天氣特別反常,整個春天我們都是在細雨綿綿的梅雨中忙碌。還沒嗅到春天的氣息,就迅速過渡到夏天。雨還是經常的下,一個星期都滂沱大雨。撫河再也受不論如此的的壓力了。唱凱堤轟然倒下了!千萬的撫州人民無家可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