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調查報告

欄目: 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4.62K

第一篇: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調查報告

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調查報告

按照辦事處的總體要求和部署,我們對分管的 社區進行了入户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社區總户數1083户,2884口人。現有未成年人417人,其中,高中生85人,國中生134人,國小生122人,幼兒66人,失學8人,待業2人。為了詳細瞭解和掌握 社區的青少年思想德育教育現狀,我們抽樣走訪了105家,與一些家長、青少年進行了座談,取得了第一手材料。

二、存在的問題

就 社區來説,當前青少年德育教育主要存在着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理想觀念模糊。不論是在入調查中,還是在座談中,使我們不得不接受一個殘酷的事實:在走訪的105户家庭中,有95個孩子對自己的將來沒有打算,不清楚自己究竟要幹啥,尤其是年齡較大的表現得更為突出。“隨遇而安”、“到時候再説”、“沒想過”……是受訪孩子和家長説得最多的。

2、是非觀念淡化。在受訪人羣中,我們向所有的家長和孩子做了一個提問調查:如果遇到歹徒正在行兇,恰巧被你看到,你會不會上前阻止?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是,幾乎所有的家長和孩子都選擇了迴避。除此之外,缺乏禮貌、不懂交往規則、善惡不分在這些孩子中都表現得十分突出。

3、法制觀念不強。在這些孩子中,普遍存在不懂法、不知法、不守法現象,法律邊緣模糊。除了殺人、放火、盜竊、搶劫之外不清楚其它違法行為。甚至一些青少年自身就存在着違法行為。

4、自制能力差。突出表現在逃學上網吧、打遊戲、看黃牒黃書、瀏覽黃色網站等方面。儘管學校和家長多方阻止,但成效不大。

三、加強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幾點建議

鑑於青少年當中存在的普遍問題,為了使這些未成年人能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在將來能擔負起建設祖國的大任。我們建議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未成年人教育和管理。

1、儘快開辦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課。由於學校的當前教育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很多學校都把德育教育課當作副科處理,甚至有些學校乾脆就取消了德育課,使未成年人的德育水平極低,出現了荒漠化現象。所以,在社區開辦德育教育課已成當務之急。通過與家長溝通,我們建議利用雙休日成立社區德育教育班,集中未成年人學習,儘快補上這一課。

2、加強家長學校建設。未成人之所以出現這樣問題,我們在調查中瞭解到與其監護人——家長也有着直接責任。很多家長也痛苦地表示不會管孩子,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由於家長是孩子的第一教師,在第一教師不稱職的情況下,出現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荒也就不奇怪了。為此,加強家長教育也勢在必行。

3、加強未成年人環境管理。外因往往決定內因。東利社區未成年人之所存在這些問題,與其成長環境也有關係。在東利社區,大大小小的網吧、黑遊戲廳、歌舞廳不下十幾個,每天暄鬧不止,潛移默化中給未成年人成長帶來了負面影響。所以,淨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也是我們當前應該正視的一個現實。

綜上所述,儘管當前存在這些問題,但只要我們能從源頭上、根本上抓好,從正面教育入手,堅持經常,相信廣大提高青少年德育素質一定會有一個較大的轉變。<?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第二篇:未成年人犯罪調查報告

未成年人犯罪調查問卷

1、你的性別:a男b女( )

2、在此之前你對未成年人犯罪這一問題了解程度如何?( ) a很瞭解b較瞭解c不瞭解

3、你覺得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哪些?(多選)() a社會不良環境的影響b學校教育存在薄弱環節c家庭環境的影響d未成年人自身因素e其他方面的影響

4、你認為未成年人犯罪有哪些特點?(多選)()

a團伙犯罪b財產型犯罪c實施犯罪的對象多為未成年人d犯罪性質較嚴重e犯罪手段成人化

5、你認為未成年人犯罪產生的誘因有哪些呢?(多選)()

a 社會環境的影響b法制觀念淡薄c交友不慎d家庭教育脱節e家庭暴力

6、你覺得對於未成年人犯罪應不應該判處死刑?( ) a應該b不應該c不清楚

7、你覺得對於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視嗎?() a需要b不需要,因為只是少數而已

8、如何看待未成年人犯罪,你的態度是怎樣的呢?() a表示同情和諒解b表示不解和憎恨c沒感覺

9、你認為未成年人犯罪對社會造成的危害大嗎?() a很大b不大,因為只是少數而已c不是很瞭解

10對於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你有何建議?(多選)() a加強家庭教育,父母應多關心子女

b自身要注意交友,加強自我修養

c加強法律宣傳力度,多方面教導未成年人

d堅持貫徹懲罰為輔、教育和保護為主的矯正原則

非常感謝你的配合,謝謝!

第三篇:未成年人保護法調查報告範文

為了深入貫徹中國共產黨 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瞭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增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實踐中成長成才,今年,我院繼續響應上級的號召,積極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我有幸成為法律支教隊的一員,於7月20日至7月25日期間去到訕尾市海豐縣仁榮中學,經歷了一次有意義的、難忘的暑期“三下鄉之旅”。

本次調研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開展,問卷調查的對象主要是廣大羣眾和在校中學生。此次調查活動期間,我們總共派發了200份問卷,回收200份問卷,回收率100% ,有效問卷 193份 ,有效率達96.5% 。市民和同學的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持使我們的調研工作順利進行,得到一個比較客觀真實的調研結果。通過對數據的統計和分析,我們得出了具有一定科學性和真實性的結果,在此基礎上撰寫了此調研報告,希望對社會有一定幫助。

(一)對新修訂後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瞭解度

自2014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正式實施,調查結果顯示,在被調查者中,有15%是瞭解的,65%的青少年表示只是瞭解一點,另外有20%表示對《未成年保護法》一無所知。

(二)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瞭解渠道

調查結果顯示,65%的青少年都是經過電視新聞報道所得知,35%由其他途徑所瞭解,例如:報紙,網絡,朋友談話…

(三)認為社會應當如何保護未成年人

在當今繁榮而複雜的社會裏,未成年人的保護應該如何才能得到保障。在調查結果顯示,除了社會的責任以外,家庭和學校的責任更大,建立和改善適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場所和設施,通過嚴格執行《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

(四)是否知道正當防衞

根據調查顯示,大部分未成人是不知道什麼叫正當防衞行為。在當今科學發達的社會裏,各種各樣的侵權行為是無處不在的,希望日後能夠大力推廣法律的認識,讓未成年人得到更大的保護。

據調查結果顯示,只有35% 的售訪者是知道的,而絕大的65%是不知道的

(五)遇到困難或危險,你會向誰求助

據調查結果顯示為,10%向人民警察求助,10%自己解決,40%向父母求助,40%向朋友求助。

通過本次調查,得出未成年人犯罪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從年齡結構來看,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向低齡化方向發展;2、從犯罪手段來看,未成年人罪犯作案手段呈現兇殘等成人化趨向;3、從犯罪類型來看,暴力犯罪、侵財犯罪和性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表現形式;4、從犯罪的組織形式來看,團伙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表現形式;5、從文化程度上看,文化程度偏低。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為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一)內部原因包括:1、未成年人道德意志薄弱、是非觀念模糊;2、他們的價值觀念扭曲;3、其自身的自制力差;4、自身愛虛榮,遇到問題不冷靜、處理矛盾不理智、思想簡單、行事衝動,不計後果。

(二)外部原因包括三個方面:

1、學校原因:

一、是部分學校辦學指導思想偏移,忽視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二、是法制教育流於形式。

三、是個別教師素質不高,教育方法不當。

四、是在具體教育中聯繫實際缺乏,盲目的超越階段,忽視青少年成長特點和接受能力,滿堂灌,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有的甚至逃學。

五、是缺乏與家長的溝通,沒有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情緒變化,無法及時對學生的不良“苗頭”性問題進行抑制。

2、家庭原因

隨着社會的進步,家庭教育越來越呈現出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長,一定程度上促成未成年人違法犯罪。

一、是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侵犯子女合法權益的現象普遍存在,例如虐待、遺棄未成年子女,使子女輟學等,這些子女如果合法權益得不到及時有效保護,會比其他人更容易去實施違法犯罪行為;

二、是發現子女有不良行為或嚴重不良行為,不會正確矯治或縱容子女的這種行為,從而使子女逐漸走上犯罪道路;

三、是離異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體系不完善,家庭的破裂不僅給未成年子女幼小的心靈造成很大心理傷害,而且對他們今後的生活、教育也產生很多負面影響,例如父母離婚後,把孩子當成互相報復的工具,甚至不給付子女撫養費、教育費,致使子女的生活和學習不能得到保障,在此情況下,未成年子女心中充滿痛苦、仇恨等極端的情緒,影響他們完善的人格和健康成長;

四、是家庭中的一些不良因素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孩子成長,例如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具有賭博、吸毒、偷竊等不良的嗜好;五是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態度或方法不當,例如溺愛、要求過於嚴格或放任不管、侮辱人格等,致使子女形成錯誤的人生觀。

3、社會原因

一、是社會中出現的某些拜金主義思潮,扭曲了一些未成年人的心理和思想,極易把未成年人引向犯罪;

二、是不良影視作品的影響,網絡遊戲、電子遊戲、影視劇充滿色情、暴力內容,使得這一時期的未成年人的人生觀形成處於較為嚴重的“後天失調”的環境中。

三、是缺乏有力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組織機構。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對策與建議

1、認真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增強關心和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

2、拓寬教育思路,讓國中畢業生都有書可讀。

3、大力實施學校、家庭和社區“三位一體”的綜合治理工程。

4、加強對失足、迴歸未成年人的幫教。

5、落實刑事政策,做好檢察預防。

第四篇:未成年人保護法調查報告範文

為了深入貫徹中國共產黨 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瞭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增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實踐中成長成才,今年,我院繼續響應上級的號召,積極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我有幸成為法律支教隊的一員,於7月20日至7月25日期間去到訕尾市海豐縣仁榮中學,經歷了一次有意義的、難忘的暑期“三下鄉之旅”。

本次調研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開展,問卷調查的對象主要是廣大羣眾和在校中學生。此次調查活動期間,我們總共派發了200份問卷,回收200份問卷,回收率100% ,有效問卷 193份 ,有效率達96.5% 。市民和同學的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持使我們的調研工作順利進行,得到一個比較客觀真實的調研結果。通過對數據的統計和分析,我們得出了具有一定科學性和真實性的結果,在此基礎上撰寫了此調研報告,希望對社會有一定幫助。

(一)對新修訂後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瞭解度

(二)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瞭解渠道

調查結果顯示,65%的青少年都是經過電視新聞報道所得知,35%由其他途徑所瞭解,例如:報紙,網絡,朋友談話…

本站範文網【】

(三)認為社會應當如何保護未成年人

在當今繁榮而複雜的社會裏,未成年人的保護應該如何才能得到保障。在調查結果顯示,除了社會的責任以外,家庭和學校的責任更大,建立和改善適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場所和設施,通過嚴格執行《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

(四)是否知道正當防衞

根據調查顯示,大部分未成人是不知道什麼叫正當防衞行為。在當今科學發達的社會裏,各種各樣的侵權行為是無處不在的,希望日後能夠大力推廣法律的認識,讓未成年人得到更大的保護。

據調查結果顯示,只有35% 的售訪者是知道的,而絕大的65%是不知道的

(五)遇到困難或危險,你會向誰求助

據調查結果顯示為,10%向人民警察求助,10%自己解決,40%向父母求助,40%向朋友求助。

通過本次調查,得出未成年人犯罪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從年齡結構來看,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向低齡化方向發展;2、從犯罪手段來看,未成年人罪犯作案手段呈現兇殘等成人化趨向;3、從犯罪類型來看,暴力犯罪、侵財犯罪和性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表現形式;4、從犯罪的組織形式來看,團伙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表現形式;5、從文化程度上看,文化程度偏低。(責任編輯:範文之家)

第五篇:關於未成年人犯罪問題的調查報告

關於未成年人犯罪問題的調查報告

引言:未成年人犯罪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是什麼原因讓他們變成今天這個樣子呢?他們可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祖國未來的希望!然而在他們人生道路的開端卻缺乏必要的引導,導致很多未成年人誤入歧途,而毀了自己的一生!因此未成年人犯罪問題應該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我們應該多一點去了解他們,關愛他們,從而正確地引導他們,及早地預防他們去犯罪!!

一、 未成年人犯罪的現狀

(1)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現的特點

1、從年齡結構來看,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向低齡化方向發展。由於發育年齡提前和頻繁接受不良文化影響等原因,當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初始年齡比20世紀90年代有所提前,不滿16週歲的未成年人實施殺人、強姦、搶劫等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日益增多;

2、共同犯罪普遍。未成年人因自身身體素質及其他能力的限制,喜歡結伴而行,相互利用、相互壯膽而實施犯罪行為的現象較為普遍。共同犯罪成為其主要犯罪形式;

3、“兩搶一盜”呈多發性犯罪。未成年人沒有經濟來源,經濟上依賴於父母。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未成年人容易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其父母經濟上的供給一旦不能滿足其物質需要,就容易想歪心思,鋌而走險,實施違法犯罪行為以滿足其物質需求。

4作案偶發因素多。未成年人因心理髮育尚不成熟,辨別是非能力較差,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影響和干擾,容易衝動,其違法犯罪多具有偶然性,犯罪起意快,且一般沒有特定的犯罪對象,往往只要一人提議,其他人便不假思索同意,説幹就幹,不計後果。

5、犯罪手段漸趨成人化。隨着當今社會傳播媒體和科學技術的空前發展,未成年人通過網絡、電視、遊戲、黃色刊物和他人的傳授,見多識廣,早熟、早知、思維活躍。一些未成年人有意模仿或者精心研究電視、電影、偵探小説上的犯罪方法作案,反偵查意識很強,犯罪手段漸趨成人化。

6違法犯罪的恥辱感日趨淡化。在不良社會風氣影響下,不少未成年人的恥辱標準明顯錯位,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羣體性道德失範、價值觀念偏差和道德水準滑坡的現象,未成年人對犯罪的恥辱感越來越淡化。有的未成年人認為,老實本分等於無能,一旦觸犯法律受到懲罰,只認為自己運氣差,並不認為是什麼恥辱。

7農村未成年人犯罪突出。當前,農村青壯年大多長年外出務工,導致農村“留守學生”、“隔代監護”的現象十分普遍,有的未成年人因從小缺少親情温暖、缺乏家庭教育和家庭監管,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2)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態勢

由於受到多方面的影響,目前未成年人犯罪人數在增加;其增長速度不如忽視,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二、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從犯罪原因上分析,未成年人犯罪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分別是未成年人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學校原因和社會原因。

(一)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

首先,從心理因素分析未成年人的自我認識能力、辨別是非的能力、抵制各種不良影響的能力不強,思維容易產生片面性和表面性。他們不能客觀的、理智的、冷靜的對待各種事物和現象,對比較複雜的社會現象難以正確認識,對自已的行為不能作出正確的估價和評斷。其次,從生理因素分析,由於未成年人正處於身體發育期,情緒、情感的社會化還很不完善,行為易受情緒的影響和左右,自我控制能力較差,難以抵制外界不良誘惑,難以有效的控制自已的心理衝動。再次,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程度較低,綜合素質較差,分辨事非能力較差,很難應付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影響,經不起誘惑,很容易被別人拉攏、利用,沾染不良嗜好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義氣用事,不計後果等。總之,未成年人心理不成熟,情緒不穩定,對事物判斷能力較差,模仿性、好奇心和虛榮心都很強,容易產生對立情緒、逆反心理和攻擊性行為,辨別是非以及自制的能力較弱,容易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或不法分子教唆而誤入歧途,從而走上違法犯罪道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少年犯案發前大多都有喜歡上網、打遊戲、吸煙甚至酗酒、賭博等不良嗜好,他們遊手好閒,無事生非,從而導致非道德意識增長和產生違法行為。另外,暴力、色情等不良文化對未成年人的影響極為嚴重;未成年人的性犯罪,無一不與色情文化的污染有關;因為未成年人的性教育幾乎是空白,因此,處於性早熟時期而對性的認識是既神祕又剌激,在有誘惑的情況下,極易引發未成年人性犯罪。

(二)家庭原因

家庭是一個人生活和成長的第一課堂,家庭環境如何直接決定和影響着子女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因此,家庭教育的好壞,父母道德品質的優劣以及教育方法是否得當,對子女的心理、品德、愛好、理想和行為舉止都有着極大的影響。家庭環境不良或教育方法不當,是導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説家庭教育很重要,很多未成年人就是因為沒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導致走上犯罪的道路!其中家庭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1、溺愛縱容型家庭;家長過分溺愛、放任,疏於管教。現代家庭多為獨生子女家庭,家長沒有履行好監護職責,遷就孩子的不適當要求,對子女的不良習慣不能及時發現並教育其糾正,特別是在物質生活上無限制,致使子女形成唯我獨尊、自私自利、佔有慾極強的心理,當其不斷增長的需求慾望在家庭中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向家庭外擴張,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誘導時,極易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2、不良教育型家庭;家長的不良教育方式大致可分為兩種。一是“拔苗助長”型,二是“任其自生自滅”型。“拔苗助長”型的家長是投入多、交流少,在學業上對孩子抱有很高目標或對孩子容錯性較低,一旦孩子達不到目標或出現錯誤,家長不能耐心細緻地説服教育,幫助孩子分析原因,而是奉行“棍棒教育”,使孩子產生畏懼心理,傷害了子女的自尊心,使其產生逆反對抗心理和自卑、悲觀情緒,甚至於輕生。“自生自滅”型家庭是家長自尋快樂多,與孩子同樂少。

有的家長忙於工作,有的家長忙於生計,有的是父母離異,有的是家長外出打工,對孩子缺乏必要的關心和愛護,使他們過早地嚐到了生活的苦澀,失去了親情的呵護,性格孤僻,自卑,脆弱,最易亂交朋友,被壞人利用。

3、父母素質偏低型家庭;家長自身要求不嚴,對孩子影響很大。家庭中,家長的一言一行,對未成年人的影響是巨大的。未成年人模仿性強、可塑性強,父母的言行影響着他們的成長,有的父母素質較差不能正確的教育子女,甚至顛倒是非,有的本身就有一些不良惡習,嚴重影響着子女的成長。在生活中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影響最大的人是父母。未成年人好奇心強,易受暗示,善於模仿,但辨別是非、自我控制、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常常把與之接觸最多、聯繫最密切的父母作為自己的模仿對象。

4、殘缺重組型家庭;家庭的完整是子女健康成長的搖籃,當離婚、死亡或服刑以及其它原因失去了父母中的一方或雙方時,家庭的完整性便遭到破壞。這種家庭既給子女心理造成了傷害,又給子女的家庭教育造成了缺陷。相當多的孩子因此產生深刻的情緒障礙,悲觀失望,嫉妒他人,不滿現實,形成一種反社會的心理,極易引發犯罪。

5、父母外出型家庭;隨着人口流動比例的增大,尤其是有些地方經濟欠發達,不少家庭為了謀生父母雙雙外出務工,將子女託付給爺爺奶奶或親屬,使子女的管教工作存在嚴重的缺陷,使一些未成年人因失去了良好的管教條件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三)社會環境

首先是宏觀環境的影響;近年來中國社會結構發生了強烈的變遷。與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面對不斷變化的社會,更加顯得茫然不知所措。不斷湧現的新生事物,使他們的慾望不斷膨脹,但他們的能力使他們很難通過合法的手段去實現這種慾望,為了滿足這種慾望,他們很可能不擇手段,實施越軌甚至犯罪。加上當前我國貧富差距日益加大,他們在與別人的比較中,體會到一種貧困感,一些未成年人幼小的心靈種上了貪慕虛榮的種子,講排場、講吃喝、講穿戴、好逸惡勞、夢想一夜暴富,經濟收入的差距加大,造成了青少年心理上的不平衡,誘發青少年嚮往金錢物質,使得一些青少年為獲不義之財瘋狂作案;這種心態加大了他們心理的失衡,更加促使了犯罪的發生。其次是微觀社會因素的影響。網絡、電視、電影等傳播媒介的影響。傳播媒介的對未成年人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他們的很多行為舉止都可能是從這些媒介中學習的結果。渲染暴力、淫穢等思想的傳播媒介在某種程度上對青少年犯罪有很強的誘發作用。由於未成年人思想不成熟,社會閲歷淺,辨別是非能力差,對好壞良莠缺乏全面的判斷。在缺乏良性誘導的情況下就會受好奇心的驅使,往往是“一看、二學、三墮落”。另外是網絡遊戲的誘惑;近年來,隨着網絡遊戲的發展,網絡遊戲在給人帶來樂趣的同時,也嚴重影響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可以説網絡遊戲是導致未成年人犯罪最重要的社會原因。因為網絡遊戲的誘惑力,不少未成年人經不住誘惑,沉迷於網吧、遊戲室,尤其是在校學生在那裏結識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有的因為爭機子打架,有的因為沒有資金消費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四)學校原因

學校是未成年人除家庭以外的最主要的生活、學習場所,學校和老師對未成年人的影響僅次於未成年人的家庭和家長,有的甚至超過了家庭、家長的影響力。

但現行教育制度存在的缺陷是不容迴避的問題。一是單純的應試教育忽視了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學校為了取得高升學率,以滿足社會及家長的期望,在教育內容的安排上,只重視教科書規定的知識教育而輕視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二是法制教育重視不夠。從近兩年審理的在校學生犯罪案件來看,他們的法律觀念非常淡薄,根本沒有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嚴重性,沒有認識到自已的行為是犯罪,如有的人認為打打架,把錢賠了就沒事了。三是個別教師素質不高,教育方法不當。有的教師責任心不強,把差生視作“包袱”冷眼相看,使其對學校產生本能的牴觸情緒而輟學在家,給社會帶來了消極因素。四是學校管理存在問題,尤其對住校學生的課外管理不嚴,致使少數學生在校外租房居住,與社會的不良青少年接觸,而被引誘走上犯罪。五是學校管理單純強調“標準化”,忽略了以人為本。學校過於“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使部分學生不能很好的適應校園生活,遇到困難和挫折不能正確對待,缺乏信心甚至自暴自棄。

三、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對策與建議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導致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社會、學校、家庭和未成年人自身,因此,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實行綜合治理。

1、 優化家庭環境,提高家庭精神生活質量。個人的性格、道德品質、理想情操的形成,都與他從小受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環境的薰陶有關。因此,每個家庭都必須以對子女負責、對國家的未來負責的高度出發,維護家庭和睦,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大力提高家庭精神生活質量。父母要首先從自身做起,提高婚姻質量,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子女當好表率。要築牢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線。

2、 注重學校的教育功能。 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繼續,對未成年人的培養、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學校要要改變那種只重分數,片面追求升學率的不良傾向。學校要在傳播文化知識培養興趣愛好,引導個性發展的前提下,使未成年人首先學會做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改進和完善管理制度與教育方法要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把德育工作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同時還要開展法制教育,切實擔負起加強法制教育的重任,使未成年人從小樹立牢固的法制觀念。

3、 淨化社會環境。社會各方面,應齊抓共管,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為未成年人成長提供一個健康的外部環境。一是要淨化大文化市場。相關部門要加大監管、打擊力度,淨化影視報刊文化市場,加大打擊宣傳色情、兇殺、暴力的書刊和音像製品,杜絕黃、賭、毒對未成年人的侵蝕。二是要加大對網吧、遊戲室的監管力度和處罰力度。該取締要取締、該關閉的要關閉、該處罰的要處罰,堅決避免不法網吧、遊戲室給未成年人帶來的危害。三是要加強宣傳和普法力度。使未成年人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抵制不良習氣的能力,增強法制觀念,自覺做遵紀守法的公民。四是加強社會治安,減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外部誘因,為未成年人的成長提供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

4、 構築以學校為中心的學校、家長和社區三結合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網絡。首先應該加強學校與家長的溝通,班主任應該定期做家訪或者召開家長會,多與家長交流,共同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對於後進生要多加鼓勵,讓他們樹立學習信心,對於一些不良行為要慢慢督促他們改正;其次,學校應

當加強與學校所在地的公安部門和居委會、村委會的溝通與聯繫,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讓在校青少年有安全感,並防止青少年犯罪的發生。另外,學校應加強與相關執法部門溝通,加大法制宣傳力度。學校應與相關執法部門溝通,成立法制教育基地或類似組織,不定期邀請相關執法部門以案説法,提升法制宣傳的效果。

5、 落實刑事政策,實行司法預防。司法機關應認真貫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實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寓教於審,懲教結合,使其認罪悔罪,重新做人。首先,要改革庭審方式,在審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時,有針對性地邀請學校教師、羣團幹部或心理學工作者介入庭審,實施心理矯正,從而打消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心理殘餘。其次,在對未成年人犯罪量刑時,儘可能多適用非監禁刑,即多判處緩刑或罰金刑,給其創造重新做人的機會。再次,檢察院應設立幫教考察檢察官,負責對起訴到人民法院的少年被告人案件進行庭前調查,找準教育挽救的“感化點”,為庭審法官提供庭審注意事項和量刑參考意見。同時和少年法庭的法官一起負責做好判處緩刑的少年被告人的跟蹤幫教工作,建立幫教制度和幫教檔案,對少年犯進行長期有效的跟蹤幫教,促進其徹底改過自新,避免重新犯罪。

總結:未成年人犯罪問題的嚴重性不容我們忽視!我們應該多方面去了解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給予他們多一點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