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總結多篇

欄目: 社會實踐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68W

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總結多篇

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總結篇1

這個寒假雖然短暫,但我過得很充實。經村委的介紹,我有幸和村上的獨孤老人接觸,並向他們瞭解了一些生活情況,還帶給他們一些生活用品,最重要的是豐富了他們的精神家園。

這次假期社會實踐我以“善用知識,增加社會經驗,提高實踐年能力,豐富假期生活”為宗旨,利用假期參加有意義的社會調查,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從社會實踐中檢驗自我。

在這次實踐過程中,我獲益匪淺。我學到了在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讓我深入生活的每個角落裏,真正體會到老人們的生活的艱辛。同時也認識到農村存在的問題。

由於老人們身體都不是很好,行動也不怎麼方便,為他們打掃,整理房間成為了我第一個工作。過程中雖然挺煩挺累的,但看到老人們可愛又可親的臉龐,我又有動力了,而且想想做這些也挺有意思的。在整理房間的時候我發現以普遍的問題,那就是他們的家都缺少生氣,本來房子就挺舊了,所以就更應該裝飾一些東西來使房間裏充滿活力和朝氣。這樣老人的生活條件改善了,那麼身體狀況也會有所好轉的。可是我碰到了一個很棘手的問題,者買東西的錢從哪來啊?於是我思考了一番之後,我準備去向村委幹部商量,向他們要錢。在我娓娓道來之後我順利的拿到了錢並置辦了一些好彩頭的物品以及一些盆栽。老人東誇我們呢!最後我們在村委的幫助下為老人辦了一場精彩的“交談會”,大家都圍着一圈邊吃瓜果點心邊暢所欲言,“會”間還有同學自愛唱歌表演,真正讓老人感受到我們的愛。 雖然這次實踐我沒有用到我所學的專業知識,但增強了我的辦事能力與交往能力,同時也讓我懂得了前來之不易,而且作為子女的人們應該多多想想在家的父母親們,要常回家看看。

在實踐的這段時間裏我穿街走巷,接觸了各種各樣的人和事,做着自己計劃好的事。在學校裏也許有老師分配説今天要做什麼明天做什麼,但這次的實踐中不會有人告訴我這些,我必須要知道什麼時候要做什麼,而且要自己做,並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同時也培養了我獨立思考的能力,也鍛鍊了我的思維,讓我思想更深一層。

在與老人交談中我瞭解到他們的很多生活趣事,也知道了他們最需要的不是什麼物質財富,而是精神上的滿足。從他們身上我還學到 了挺多生活經驗和為人處世的方法。同時我也和他們交流了我所學到的一些知識。

當然這次我學到的更重要的還是如何與他人溝通。一直以來我的口語交際能力東不是很好,與別人對話時不會隨機應變,往往會使談話時有冷場,這是非常尷尬的事情。在實踐中我深刻的體會到了這一點,所以我抓住這次機會努力與他人交談,效果真的很不一樣誒。

這次的親身體驗讓我有了深刻的感觸,這不僅僅是我的一次實踐還是一次人生經歷 ,而且是我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當然這次社會實踐之後,我掩卷深思,思緒萬千。我在思考幾個問題。嗯我覺得這些老人真的很可憐的。他們是社會上的弱勢羣體,卻很少受到社會的關心與照顧。我還經常看到老人們自己挑水喝,還要去城裏為了生活而去賣東西賺錢,這些我看了好是心疼和心痛。心疼的是那些老人,而為那些對這些漠不關心的人而感到心痛和可悲。最讓人難過的是政府對者些也視而不見,以點都不重視這些。雖然中央有説對老人的補貼,可是天高皇帝遠,等到了老百姓這裏就是岌岌可危的一點點東西而已罷了。物質上的資助沒有也就算了可連精神上的安慰和關心也很少。還有就是子女沒有盡到義務與責任。這種風氣真的非常的嚴重。就讓我們一起努力吧,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這幾天實踐下來,我也充分的認識到我的不足之處。我覺得我需要學的東西還很多,也明白了一個人的力量是多麼的微不足道啊。只有大家齊心協力,團結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而且出門在外,朋友很重要,偶爾遇到困難的事情或者傷心難過時,朋友是最好的依靠。總之我會再接再厲,為自己而奮鬥,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剛放寒假的那幾天,青島一直籠罩在大雪裏。出行很不便,想要找份實踐工作也是相當的困難。鑑於很難找到實踐工作和父母的催促,我去東營我爸媽那兒呆了二十多天。在那裏,父母打工所幹的重活我是幹不了的,我只能料理一下家務。疊被子,掃地,洗碗,給上學的弟弟做飯,這些就是我每天的分內工作。

回到老家,我聯繫到鎮上的幾位大學生,打算去做一個志願者,到鄉里的敬老院做實踐工作,看望並幫助那裏的老人。鄉里的敬老院就坐落在我們村附近。由於缺少資金,敬老院的建築和設施都很簡陋,院裏的工作人員,包括院長在內,也只有四位。為了節省資金和工作方便,鄉里任命的院長就是我們村的村長,以至於最後實踐活動開展地鑑定的簽章都是我們村居委會的簽章。

2月1號是我們去敬老院的第一天。老人們看到特地趕來看望他們的學生,立刻關心起來,詢問我們各方面的情況。院裏的工作人員也很熱情,很歡迎我們的到來,畢竟院裏確實是需要人幫忙的。

我們也詳細詢問各位老人的生活起居情況,與老人們聊起了家常,幫助他們打掃衞生,整理牀鋪。我們從村長那裏瞭解到,敬老院裏共有40位老人,其中近1/3的老人身體不好,分別患有不同的疾病。一般3至4名老人共住一間20平方米的'平房。政府每月的補貼只有190元/每人。平時,身體好的老人會幫忙打掃衞生,夏天的時候會幫忙修剪花草,其他老人一般只呆在房裏,看看電視,聊聊天。大部分老人是孤寡老人,只有少數是因為子女工作忙,沒人陪他們。在這裏與同齡人朝夕相伴,共同的興趣愛好,相近的人生觀念,讓他們生活得更加快樂。

去跟呆在房間裏的老人聊天的時候,我們六個人通常分為三組,分別去不同的房間慰問老人。起初,我們還顯得有些拘謹,倒是老人們的熱情帶動了我們。有時遇到耳聾耳背的老人,不得不一遍遍大聲的重複回話,我們仍然很耐心地跟他們聊天。一方面講述我們自己的校園生活,另一方面傾聽老人們的故事和經歷。老人們精彩的故事是如此令人着迷,老人們艱辛的經歷又是如此令人心酸。

跟老人們聊完天我們就去幫工作人員整理備案。令我想象不到的是,整理備案居然異常的繁瑣。我們要幫忙記錄40 位老人的基本信息和生活情況。由於有限的工作人員,每天要忙於照顧老人,這項工作一直被擱置。我們到處翻找資料,尋找老人們的信息進行備案。有些老人根本沒有舊資料可尋,我們只能像做社會調查一樣,去訪問那些老人,記錄信息。

第三天我們做了清潔工作,幫老人們打掃房間。掃地,擦玻璃,擦拭傢俱,我們忙得不亦樂乎。最後的難關是院裏的積雪。院裏的工作人員每天照顧老人已經忙的不可開交了,根本沒有空去清除積雪。厚厚的積雪已經結成了冰。老人們本就腿腳不方便,如果走在這樣的路面上,是很容易滑倒的。我們一下下地剷雪,一次次地推車倒雪,每一次的穿梭間,都看到映在夕陽餘暉裏的老人們幸福的微笑。於是我們覺得很滿足,很充實,幹得更加起勁了。

敬老院的工作並不是很累,但卻很繁瑣,什麼事情都要考慮到,哪一個老人都要照顧到。接下來的兩天裏,我們照樣幫工作人員做些繁瑣的工作,如洗衣服,買菜,甚至餵飯。每一樣都挺有挑戰性的。洗40 位老人的衣服,每次都是一大堆,那台舊舊的洗衣機都要轟隆好幾個小時;平時從不過問柴米油鹽的我們,買菜的時候,就也要像家庭主婦一樣跟菜販討價還價,爭得面紅耳赤;有幾個老人患有中風、癱瘓,吃飯的時候需要別人喂,雖然肚子餓得咕咕叫,我們也只得先給老人餵飯。

從2月1號到2月5號的五天裏,我們每天都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幫老人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老人們看到我們來也特別的高興。鄰村的一位趙大爺,特別喜歡下象棋,在院裏是難逢其手。他讓我們陪他下棋,我高調應戰。看到我自信滿滿的下棋,卻接二連三的輸棋,他很是高興。我不知道他是因為依然沒遇上對手,還是覺得我故意謙讓,總之,能讓他高興就行了。

2月6號是我們在敬老院的最後一天。想到還有幾天就要過年了,我們提議給老人們包餃子。有了我們的幫忙,工作人員也就答應了這麻煩的活計。平時連飯都不怎麼會做的我們,包出來的餃子都是不成樣子的。可是老人們也吃得很開心,因為他們理解,那是我們的心意。

臨走的時候,我們還跟老人們合影留念。看着鏡頭前夕陽下的老人們,綻開的微笑裏依然掩飾不住歲月的滄桑。畢竟,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是根本無法體會和理解他們的孤獨和悲涼的,我們只能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為老人們做點實事。

去敬老院進行社會實踐不僅是一種鍛鍊,更是一種教育。走進社會,鍛鍊自己的同時,我們也體會到,老人,是一個需要我們關懷的弱勢羣體。以後,只要有機會,我還會再去敬老院的。讓我們大家一起用實際行動為關愛老人這一公益事業做出一些努力吧,從身邊做起,從每一個人做起。

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總結篇2

活動計劃

這次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我們__集中隊開展的是到五樓養老院“關愛孤寡老人”的志願者服務活動。為了體現志願者的風采,我們向院學生會借來了帶有“青少年志願者”字樣的帽子;因為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還是第一次,我們也是沒有踏進社會的青少年沒有什麼經驗,為了讓活動開展順利,我們第一天的活動主要是規劃接下來這幾天的活動。

首先我們規劃路線,通過手機地圖和百度搜索,我們找到一家位於__科技大學南邊的養老院。為了再次確認養老院,我們給養老院院長打了電話,聽聲音院長是位阿姨,我們向院長説明情況,希望院長能夠同意我們去該養老院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院長熱情的答應了,併為我們指明乘坐21路公交車到“車輛廠站”下車。我們感謝過院長之後,開始準備我們到養老院之後和老人有哪些交流,確定可以為老人們開聯歡會,我們選擇為老人們表演的節目,老人們生活的年代和我們有所差距,所以我們考慮的節目有:《天仙配》、《雪絨花》、《映山紅》等紅歌節目,最後我們還選擇了我們在學校學習的健美操為結尾節目;最後,我們列寫送給老人們的禮物,規劃到此結束了。

活動進行

社會實踐活動的第二天,我們第一次進入養老院,對養老院的環境有了初步的瞭解,也熟悉了到達養老院的路線,為後來社會實踐活動的進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第三天,正式進行社會實踐活動,但由於我們對老人們還不太瞭解,彼此都不是很熟悉,隊員們都是未進入社會的青少年不會與不同的人交談,第一次的相處很是尷尬。養老院阿姨為我們介紹了養老院老人的日常生活、家庭背景和患病情況,我們對老人們有了初步的瞭解使第四天的活動進行得很順利,我們和老人們相處得很愉快;第五天天氣很熱,我們仍然進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絲毫不畏懼悶熱,老人們對我們越來越像自己的孩子,我們和老人們的感情越來越好,似乎成為了不可分開的一個大家庭,每天的分離大家都有些不捨;第六天社會實踐中,我們舉辦了一個小型的聯歡會,為老人們表演了我們之前準備的節目,豐富了我們社會實踐活動的色彩,也給老人和我們一個很難忘的下午;最後一天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將前幾天和老人合照的照片拿到照相館給洗了出來,和老人們共同分享照片的喜悦之後我們最後一次舉辦了聯歡,老人們也為我們準備了一首歌,最後一天結束,我們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也圓滿結束了,我們的社會實踐活動受到了養老院院長及養老院義工的一致好評,獲得了成功,隊員們的努力都沒有白費。

活動總結

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對我們啟示很大,雖然第一天的規劃很仔細,但是第二天仍然出現路線尋找的錯誤,可見規劃並不只能看到表面的成功,要仔細確認過後才能保證規劃無誤;與人交往是門很大的學問,我們剛開始與老人接觸的不適應和尷尬告訴我們應該學會人際交往,這是進入社會之前在大學裏必須學會的技能;老人們其實不需要孩子們掙很多的錢給自己,老人生活了一輩子,什麼樣的東西都見過什麼樣的生活也都過過,老來最大的希望就是子孫滿堂,陪着孩子們過完自己最後的日子,所以我們應該多花點時間陪陪自己家裏的老人,不能把手機當成自己的生活,多陪陪他們,別讓自己以後後悔。

心得感悟

現代社會缺乏了人情冷暖,很多人都忘記了人與人之間交往最基本的其實是愛,比起用手機交往的冷漠沒有感情的交流,與家人坐下來聊聊天,陪老人們走走路説説話才是最温暖最長情的生活;家人永遠是自己無限的力量,除了家,再也找不到一個舒適港灣讓自己停靠,珍惜在家裏與家人待在一起的每一分鐘,讓愛停在自己心裏,永不褪色!

這次實踐活動我們收穫了老人們單純的感情,這是我們進入社會之後可能再也不會遇見的情感,在養老院裏,沒有任何的目的性,老人們仍待我們像自己的孩子般,在這裏我們也學會了與人交往將心比心,待人友好。

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給未進入社會的我們上了最好的一課,而其中最重要的知識點就是告誡我們在物質世界中請記住家人永遠是你最堅強的力量,多陪陪他們吧,和他們在一起才不會迷失自己,才不會忘記人間最美的東西——那就是愛!

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總結篇3

國中生寒假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__年2月 日,我們又一次來到了安鎮敬老院,開始了我們送温暖的活動,今年的活動,,同樣秉承着去年的主題和目的——讓敬老院的老人們感受年的氣息,家的温暖。

去年。我們在家一共包了 50只餃子,送到敬老院和老人麼一塊分享,今年在敬老院院長的建議下把包餃子的場地搬至敬老院的廚房,自是為了加強年的氣息。

這一天的天氣不是很好,早上便下起了濛濛細雨,但雨息不滅我們的熱情,我們帶着事先準備好的材料來到了敬老院。我們之前準備好了白菜和青菜兩種口味的餃子,又考慮到敬老院的老人大都年紀大了,味覺也退化了,便多加了點鹽和味精,誰知,敬老院的阿姨們還是覺得太淡。

等人到齊後,我們便開始了浩蕩的包餃子工程,包餃子看似很簡單,卻有很多注意點,拿出一張餃子皮,用食指在周圍塗上一層水,用筷子加上肉餡,輕輕對摺,邊緣對齊,再用手把邊緣壓實,按上五個手印,一個餃子才算完工,其中水的多少,肉餡的多少,對摺時的力度可都是有講究的,所以當我們完成250多個餃子的製作時,已是中午 點半的飯點了。

敬老院的阿姨們煮着餃子,我們自然也沒閒着,把之前準備好的零食拿出來分發給老人,並和老人們聊天,拍照留念。之前我們請書法愛好者為我們寫了三對春聯,分別是“上聯:福如東海長流水,下聯:壽比南山不老鬆。”“上聯;天下高齡皆父母,下聯:人間晚輩盡兒孫”“ 上聯:時盛世昌春不老,下聯:豐衣足食壽彌高”準備送給敬老院,正好可以親自為敬老院貼上,有幾個同學找來了廢報紙,開始擦起了玻璃,打掃衞生,與老人和諧相處其樂融融。閒暇時,我們研究了一下敬老院的菜單,據説是一個老爺爺寫的,瀟灑的字跡首先讓人眼前一亮,細細研究,卻發現,敬老院的菜譜葷素營養搭配的非常科學合理。聽老人們説,他們的菜譜是綜合了他們的喜好而定的,我們也放心了,至少他們在物質上並不貧乏。他們缺的不是衣食住行,而是心靈上的關愛。我們的餃子,很普通,卻是我們用心包成,他們自然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暖意。

敬老院的院長説,每次有小孩來,那些老人總是特別高興,哪怕有些人來只是做做樣子,拜拜姿態,但老人最喜歡的便是熱鬧,最害怕的便是冷清寂寞的孤獨,這是怎樣的沉痛和幸福者的悲哀。

我總覺得我們能做的很少,但我們能做什麼便會拼盡全力,絕不會故作姿態,社會實踐是社會實踐,但絕不是一種形式,其中自然有我們心血的投入,我們將始終用一顆赤子之心來面對社會。我們同時也希望可以用我們的行動來喚醒這個社會,能讓更多的人加入到我們中來,讓温暖遍佈整個人間。

國中生寒假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__年痴呆症等疾病,給護理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而且交通不是非常方便。

有些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同學們也耐着心和他們聊天,幫老人整理衣物,擦拭傢俱,聽老人講自己的過去,也與老人分享自己的校園生活。還為老人們表演了小節目,讓這些在孤獨中生活着的老人又一次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老人家在這裏都過得很開心,他們有時間的時候會在樓下的樹陰或者是樓上先房子裏看一下電視或玩一下麻將,也有時到樓下做一些簡單的鍛鍊的。因此,老人在這裏也算是可以晚年安康。

我們慰問到一個老婆婆,她居然哭了出來,很是傷心難過。我們耐心的和她聊天,聽老婆婆説她把她的退休養老金都給了她的子女,她子女不管她就把她送到這裏來,而且很少來看望她。有一位同學和她説“我們都是您的子女。”並給她表演節目,直到老婆婆破涕為笑,我們才依依不捨的離開。

我心中有點酸酸的,老人們畢竟還是孤獨的,他們的兒女大多不在身邊,有的甚至沒有兒女,他們要的也許不再是簡單的金錢所能代替的,在生活的温飽要求之上,有人在身邊那是最開心的了. 他們需要關心,愛護,敬老院的設施好並不是最主要的,而是更加需要社會上的一些關注。

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從孩童到青年,從青年到老年的過程,經歷生與死。我們現在還是青年階段,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如何走下去,我想,每個人都應該心中有數。也許當我們走完我們的人生旅程,該休息時,是否也會像敬老院的老人那樣快樂開心地度過自己的晚年呢?

若為人子女也不懂得如何體諒他們,那他們便只能於痛苦中渡過餘生,在黑暗中悄然逝去……一次敬老院的慰問,使我們跨越時間和空間的侷限訪問了那些老人年輕時的點點滴滴。我想那就是生命所創造的財富,異常珍貴。

當我們老的時候,是否可能這些老人,是否又能過的比他們幸福呢?這一切都是問號,自己的人生由自己來把握。那個時候或許我們也成為歷史的功臣,成為新中國歷史長流中璀璨的一個顆心。

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總結篇4

假期,我回到家鄉山東高唐縣,開始自我大學生活中第一次社會實踐,為了增強自我的韌性,接近並瞭解社會中最弱勢羣體,給他們帶去吉林大學學子的熱情和幫忙,我將這次社會實踐地點選在了高唐縣敬老院,也就是高唐縣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正是在那裏,我深刻感受到了當代大學進行志願服務的重要好處,這一週雖然有點累,但是我覺得實現了自我的價值,更彰顯了我們吉大學子,樂於助人,用心投身社會實踐的良好風貌,贏得了周圍人的好評,自我還是覺得個性充實。

高唐縣敬老院是縣民政局管轄下的最大的一個敬老院,這兒的老人全部都是孤巢老人,而且大多數年過古稀,身體都已經行動不便。他們迫切期盼能得到更多社會的關懷。我的出現使略顯寂靜的敬老院,一下子活躍了許多。尤其是那些無兒無女的年過古稀的老人聽到我親切的喊他們爺爺奶奶,都激動的要落淚,我的手就那樣被他們握着,微笑並稍許心痛地聽他們唸叨着“好孩子”。從第一天進行實踐,我就被這羣老人感動着,剛一去,一位奶奶就拉着我去她那先吃點西瓜,每個老人都把我當做自我的孩子,這真是讓我很激動。從院長那裏我瞭解到每年都會有好幾批大學生來那裏進行志願服務,老人們都很喜歡年輕人這些服務社會的做法。還以為老人拿着自我的黨證,激動地告訴我,黨的政策好,國家照顧才有這天這樣的舒心日子。

為了更好的完成這次實踐任務,我還特地找到自我家鄉的同學(現就讀於山東省臨沂大學),協助我完成這次實踐任務。實踐開始前,我首先找到敬老院院長了解本院孤寡老人的具體年齡和生活狀態。院長告訴我們,住在本院的老人差不多都是年過70的,身體也大都有殘疾,殘疾程度各有不一樣。在我們實際實際建過程中,也發現了這個問題。行動不便成了他們生活的最大障礙。看到這種狀況,我感到十分痛心。沒有太多寒暄,我就抓緊幫忙他們。先從一位全癱老人開始,酷暑中他無法行動,身體已經發餿,我拿洗好的毛巾幫他擦拭身體,邊擦邊和他聊天,明白在敬老院中沒有護理人員,生活全靠自我,像他這樣的也是依靠大家的幫忙才行。看到他住的凌亂的屋子,我幫他收拾,把他的尿壺倒掉涮乾淨,地擦乾淨,還打開窗子將異味發散出去。我忙着時,不經意間看到老大爺抹眼淚了,他哽咽的説,自我無兒無女,還沒有過哪個孩子像我這樣照顧他。我笑着告訴他,我是吉林大學的學生,來志願幫忙大家,我在那裏就是您的孩子,國家培養我們大學生,我們就就應回報。

接下來的幾天,我和大家都認熟了,每次我剛進敬老院,大家就圍上來,那種親切的感覺,是我這次社會實踐中收穫的最重要的財富。短短几天,我成了大家的孩子。敬老院的大爺大媽也成了我牽掛的親人。這是我又想到了那位大爺的話,“你們來了,不圖能幫俺們什麼,只要能來,就是好孩子,就值得表揚。”而我所想到的卻是,這羣孤寡老人這樣真摯的話語,其實深深的表達了他們期盼更多關懷,期望獲得更多的心靈上的安慰。

事實上,這也暴露了我國農村養老的深層次問題,雖然國家發展了,人民生活水平總體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這個社會特殊羣體,他們年輕時曾為我們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而晚年無依無靠的狀況卻讓他們無法最大限度享受社會進步的福利。我看到,基層政府也已經越來越重視民生,開始逐年提高老人們的生活待遇。我從敬老院的大爺大媽那裏瞭解到,這幾年他們能夠領到更多的政府補助。在敬老院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之前,由於經濟條件不允許,敬老院的餐廳中很少有葷菜,飯菜十分單調。這兩年不僅僅吃肉不成問題,每逢過節,都要為老人們包水餃。當老人們説到那裏時,都露出了滿足的笑容。中午是我到餐廳看了一下,大家有序就餐,有説有笑,生活十分安詳。

不僅僅生活上的補助增多了,老人們還告訴我,醫療衞生條件也有很大改善。今年政府為敬老院新增派了一位年輕醫生,大家看病更方便了。而且每年都要為大家進行免費體檢,這一點大家都豎起了大拇指,稱讚此刻的政府為人民辦實事。

這次實踐中,我特地對住在本院的幾個癱瘓老人進行了力所能及的幫忙,看到他們室內幹了的水桶,我挨屋幫着他們打滿水,他們無法正常行動,靠枴杖勉強能夠動,幫他們擦拭身體,跟他們談心,因為沒法行走,他們對外邊發生的事情格外感興趣,我把自我在大學的趣事告訴他們,雖然交流起來十分困難,可老人們還是那麼滿足,我更覺得自我這次實踐十分有好處,正是他們對我的這種依靠,我主動找到院長,要求把自我本來三天的實踐計劃改成了一週。院長欣然應允。

這次實踐中還讓我十分感動的是老人們之間互幫互助的精神,院裏行動不便的老人,大家幫忙打飯打水,幫忙收拾屋子,幾個細心的大媽,還隔三差五出去買點水果,分給那些沒法行動的老人。還有老人依靠自我的力量,在院子的空地上開闢出了小菜園,老人們這樣説,“閒着也是閒着,種點菜,大家吃着鮮。”

儘管這樣,我還是發現了敬老院的一些問題。我對此也為敬老院和上級民政部門提出了自我的推薦。

1,部分寢室安排不合理,很多老人行動不方便,住的寢室卻離洗手間很遠,甚至還將一位八十多,視力很差的老人安排在了二樓;我將這個問題給院長進行了反應,院長説他也覺得不合理,只是老人住進來的有早有晚,住在一樓的老人都不願意再搬到二樓去。我和一位住在一樓的大爺進行商量,最後説服他跟二樓的那位大爺交換寢室,在我離開的那天他們已經順利交換,院長答應對其他不合理的安排進行調整。

2,敬老院護理人員嚴重不足,我所在實踐的敬老院雖然已經安排了醫生,但並沒有專門的護理人員;這一點成為敬老院最大的缺陷。在這樣一所敬老院竟然沒有一位專門為老人服務的護士,行動不便的老人也只能靠自我,這樣老人缺乏專業護理人員,生活就很難十分的保障。我將這一點跟院長協商後,向縣民政局寫了一份狀況説明,縣民政已經協商要處理這個長期忽視的問題。

3,院民寢室的硬件設施落後,並且不齊全。最突出的是供水問題,年近八旬的老人還都得自我去二百米遠的餐廳處去打水,萬一逢雨天路滑老人的安全沒有保障,還有敬老院防火設施不齊全,整個敬老院只找到五個滅火器,而且都安置在二樓,一樓沒有安置,對此院長給出解釋,一樓由於打水比二樓方便所以沒有安置。我告訴院長這是很大的安全隱患,萬一一樓起火沒有滅火器後果不堪設想。對此,院長也同意只要下次民政撥錢,首先解決這個問題。

4,雖然敬老院近年來物質生活有所提高但老人們的精神生活十分匱乏。我認為這也是最重要的亟待解決的一件事,雖然每個院民室都有一台大背頭電視機,但大多數已經年久失修不能播放,這一點我直接縣民政進行了反映,期望幫忙老人修好電視,然後安排電影下鄉走進敬老院,活躍敬老院的文化氛圍。我還推薦院長多訂閲幾份中國日報和齊魯晚報進行傳閲,還能夠安排視力較好的識字老人,定期為大家讀報紙,使老人們的生活不至於太過單調。

實踐過程中,我對附近幾個鄉鎮敬老院進行了調查,發現也都存在類似問題。只有一個由兩鄉鎮聯合成立的養老院,老人生活水平較高,我將上述問題總結後為縣民政局寫了一份推薦信,期望對改善老人們的生活盡到自我的力量。在實踐過程中,我思考當前中國農村存在的養老問題,在我所在的山東農村,家庭養老依然承擔着重要職責,然而隨着養老現實成本較高,實際上對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存在較大障礙,而在身邊的農村養老保險貫徹的並不徹底,農村養老也需要制度化規範化,實現這一步還有較長的的路要走。

這次實踐中我培養了自我接近社會,感恩社會的心態,鍛鍊了自我的韌性,增強了自我助人為樂的生活習慣,認識到了大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重要好處,和敬老院老人們建立了良好的情誼,也使自我的這個假期變的更充實,更有好處。

最後我要對高唐縣敬老院林院長及院民們能協助我完成這次暑期實踐任務表達最真摯的謝意,同時我祝願高唐敬老院老人們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總結篇5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加強我們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努力營造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今年8月的社會實踐活動我選擇了去鎮上的敬老院,看望並照顧住在那裏的老人。

在許多人眼裏,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棲息之所。而現在,許多子女成羣的老人們也主動走進了敬老院。他們有的以前是教師、工程師、幹部、軍人,也有的曾經是文藝工作者。他們選擇敬老院,有的是因為子女工作忙、家裏樓層高、沒人陪自己聊天而感到生活寂寞;有的是因為在這裏與同齡人朝夕相伴,擁有共同的興趣愛好,相近的人生觀念和相似的價值觀念,讓他們更能感受到夕陽無限好的生活樂趣。

在敬老院裏,負責人向我講解到:敬老院裏其中50%以上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多數患有神經官能症或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給護理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而且當地的交通不是非常方便。老人們一看到冒着酷暑趕來看望他們的學生,立刻關心起來,拉着我的手噓寒問暖,十分關心我各方面的情況,體現出了老一輩對年輕一代殷切的希望和關懷。還有一些老人們也是高興得合不攏嘴,與我分享自己當年的“金戈鐵、馬萬户侯”的戰爭歲月,並與我聊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而我也很關切地詢問了老人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並與他們聊起了家常,幫助他們打掃衞生,很快就融入其中。老人們都感慨地説,正是有了國家的各種福利和黨的政策才能像今天這樣無憂無慮地安享晚年的生活。更多老人表示同學的到來為他們平淡的生活帶來了生機和樂趣。我並沒有因為酷熱的天氣埋怨過一句,取而代之的是滿腔的熱情。因為這次看似普通的活動中實際上藴含了巨大的人性價值和人文關懷,它是一種美德,更是老人與大學生之間心與心的交流與溝通。

而平時嬌生慣養的我,走出校園來到社會,走進老人。把老人當作朋友一樣聊天,聽老人們過去的事蹟是如此得着迷,有的我還主動跑到外面小賣部買東西給老人。雖然來的時候已經準備了水果,點心和一些日用品,可那些遠遠不夠,於是我會用自己平時的零花錢給老人們買吃的。我從早上到中午12點,走了部分老人的房間並且慰問了老人們。到了老人吃飯的時間,就跟着那裏負責分飯的管理員一起幫助老人們進行就餐。有的老人就餐很不方便,需要一邊喂才行。這時我早已沒有先前那樣拘謹,很自然地給老人餵飯,雖然動作略顯笨拙。一見到老人們開心的笑臉就心滿意足了。我感覺到了一家人似的其樂融融。大多數老人家在這裏都過得很開心,他們有時間的時候會在樓下的樹陰或者是房間裏看一會兒電視或玩一下麻將,也有的是到院子裏做一些簡單的鍛鍊。因此,老人們在這裏也可以算是晚年安康了。

而在這些天的實踐過程中,我不僅為老人們做些日常的事,也經常和他們交談、聊天,從而更好地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以此進一步增進感情。通過與老人們的聊天,使我明白了很多,明白了他們過去的經歷,明白了他們的辛勞,明白了他們對兒女的期盼,更明白了他們對我們後輩的希望比如實踐的第二天早上7:30,我便騎車來到福利院,發現很多老人都已經早起了,有的還在做早操。於是在上午的傾聽與交流中我認識了很多老人。有一位老人給我的印象比較深刻,我叫他陳爺爺,是名老紅軍。我來到這位老人住的房間,等候在門口的阿姨進去和老人説了聲,我便健步迎上去,用雙手攙扶着老人,跟他做介紹:“我是一名大二的學生’,今天我來看看您!”年近九旬高齡的他,慈眉善目,顯得十分得和藹可親。他笑着説“好!好!”,並點頭表示歡迎。我在房間裏仔細地打量了一番,在牀的旁邊有個寫字枱,上面擺放着幾個水杯。牆壁上掛着一副行書字。字體顯得位蒼勁有力,落款有點模糊不清了。靠近門口有一張舊的藤椅,估計這是老人平常坐的椅子,於是我將老人扶到藤椅上坐下,同時我將水果根據老人的意思放在旁屋的地上,聽老人跟我講他過去的事情。

同樣,在敬老院裏還有很多的事情值得回憶。比如我和管理人員對衞生問題比較嚴重的走廊等地進行了清洗活動,一時間端盆送水,擦地抹窗,忙得不亦樂乎,雖然髒,雖然累,但那種隨之而來的充實感讓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神體驗。老人們不時的問候也讓我幹勁十足,真切地體會到了“為人民服務”的內涵。經過一下午的努力,敬老院裏的門窗閃亮,玻璃嶄新如初,帶着勞動後的喜悦,歸途上興奮莫名。又比如,幾乎每天早上我都會出現在敬老院,深入到老人公寓的各個房間,為老人清洗被罩牀單等生活用品,擦地板,擺放桌椅。有時候一邊勞動一邊與老人們聊天,歡聲笑語不絕於耳。我希望通過用自己的雙手為老人們營造了一個潔淨衞生的生活環境。短暫的休息過後,我會在樓下的大廳裏為老人們讀一些時事新聞,讓老人們及時瞭解世界動態,一些離退休老人對我的做法非常滿意,讓老人們滿意也是我的快樂。而下午1點多,等中午午休完,這時老人們都出來活動了.敬老院裏有個很大的院子,裏面有很多鍛鍊身體用的活動器械.相當多的老人們在漫步和鍛鍊身體,.我就和他們一同在院子裏鍛鍊,或者和好下棋的老人切磋棋藝。

當然在實踐中還有很多富有意義的經歷。有一次經過近半天的緊張勞作,將院子裏德樹枝修理得整整齊齊,不僅親近了大自然,而且使院內的面貌煥然一新。又有一次,鎮上的藝術團也來此彙報演出,為老人們的生活增添樂趣。在最後的一個節目中,我還和表演人員一起為老人們奉獻了一曲《夕陽紅》,祝他們老友所樂。節目完後,我們便於老人們促膝長談,與他們共舞,其中有一個老奶奶在舞台上一曲未了又來一首,始終不肯下來,弄得台下一個想唱歌的爺爺急紅了臉,老是張嘴又閉口。唉!人老心不老,其實他們也是有生活的激情的。又有一次,其中有一位老人要過生日。在食堂裏,大家舉行了一個簡單的生日聚會,我和其他老人們各自表演了各式各樣的節目為這位老人祝生。這位老人十分高興,真誠地感謝大家所帶來的快樂,並和大夥一起分享了生日蛋糕。在這美好的氛圍之中,院長激動地説:“這樣的活動讓我感覺給我們敬老院帶來了青春的活力,讓我們似乎都變得年輕了,原來我們也可以像年輕人那樣高興地過生日。”

雖然在這幾天的時間裏我做的東西實在是太少了,除了在老人們有需要的時候過去為他們服務,甚至在他們打麻將的時候去詢問“爺爺奶奶,今天玩得開心嗎?今天手氣怎麼樣呀?那你們要玩開心點啊,贏多點錢呀”但老人們的反應總是那麼熱烈,總是不停地對我説“好好好,你真乖啊,別忙了,你辛苦了!來來來,找個地方休息一下”。也許就是因為他們的好客熱情的態度,更讓我奮力地為他們服務,其實我的付出算不了什麼,作為一名大學生,一名義工,我的所作所為無非就是回報社會,無非就是想為老人們做點事而已,讓他們真的能感受到除了來自社會的關心和愛護之外,甚至校園裏的學生也能為他們盡一些力所能及的義務,用我們的一點餘力讓你們感受到温暖,感受到人間有真愛!或許我慰問敬老院,已經不再是單純得來敬老院看望老人。而是懷着一顆赤誠之心訪問亙古時代老一輩革命家老一輩人夢想的深邃。我想那個時候已成我人生中重要的回憶,那些可愛老人的笑臉。其實我私下裏拍了一疊照片回來,每次翻看這些照片時就會出現一幕幕感人的畫面:一位老人拉住了我的手,在親自給他們餵飯穿衣時的喜悦時説出的那句話:不是兒女勝似兒女。我心中有點酸酸的,老人們畢竟還是孤獨的,他們需要人關心、愛護,敬老院的設施好那並不是最主要的,而是更加需要社會上人們的一些關注,尤其是他們的兒女。因為正是這些老人造就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是歷史的功臣。而他們現在僅僅需要我們的關愛,而已。老人們平日裏都很孤獨,兒女大多不在身邊,有的甚至沒有兒女,他們要的也許已經不再是簡單的金錢所能代替的,在生活的温飽要求之上,有人在身邊那是最最開心的了。《常回家看看》裏歌詞固然寫得好,老人要的更是有人陪他們聊聊天、談談心、交流一下心聲,他們更需要感情上的幫助。

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總結篇6

在學院的號召下,為社會建設貢獻一份力量,為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加深自己對社會的瞭解,我到自己所屬的社區居委會進行了為期一週的實踐活動。

在這一週的時間裏,我和一起前來的夥伴們在領導的帶領下來到社區養老院,早晨六點集合,從上午七點三十到下午四點,我們一直和老人們在一起,陪他們聊天,和他們一起吃飯、下棋……別看現在過完年已經好幾天了,老人們的臉上卻還洋溢着笑容,這種笑容是從內心裏發出來的,和老人們在一起的時候,看到他們開心,我們也無比的開心。

正月十五那天,我們按照時間再次來到着養老院,今天也是我們實踐活動的最後一天了,我們沒有告訴老人們,不希望在這個日子裏有着不捨,因為我們的到來,老人們已經把我們看成是自己的孫子孫女,其實我們的心裏也是不捨。上午十點左右,陸續的來了幾個叔叔阿姨,原來他們也是志願者,來給老人們送祝福,呵呵,好事成雙,我們這幾個小夥子更是忙前忙後,向志願者們學習經驗!實踐結束之後,我感到自己有很大收穫:

一、待人要真誠

第一次踏進居委會辦公室,只見幾個陌生的臉孔。我微笑着和他們打招呼。從那天起,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早上見到他們都要微笑的説聲“早晨”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真誠的問候。我總覺得,經常有一些細微的東西容易被我們忽略,比如輕輕的一聲問候,但它卻表達了對同事對朋友的關懷,也讓他人感覺到被重視與被關心。僅僅幾天的時間,我就和夥伴們打成一片,我心變成“透明人”的事情根本沒有發生。我想,應該是我的真誠,換取了同事的信任。他們把我當朋友,也願意和我一起完成工作任務。

二、要善於溝通

溝通是一種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時時都要巧妙運用。認識一個人,首先要記住對方的名字。瞭解一個人,則需要深入的交流。而這些,都要自己主動去做。

三、要有熱情和信心

其實,不管在哪個行業,熱情和信心都是不可或缺的。熱情讓我們對工作充滿激情,願意為共同的目標奮鬥;耐心又讓我們細緻的對待工作,力求做好每個細節,精益求精。激情與耐心互補促進,才能碰撞出最美麗的火花,工作才一能做到。

四、要講究條理

如果你不想讓自己在緊急的時候手忙腳亂,就要養成講究條理性的好習慣。“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條理,”這是劉經理給我的忠告。其它的工作也一樣,講究條理能讓你事半功倍。一位在美國電視領域頗有成就的中大師兄講過這麼一個故事:他當部門經理時,總裁驚訝於他每天都能把如山的信件處理完畢,而其他經理桌上總是亂糟糟堆滿信件。師兄説,“雖然每天信件很多,但我都按緊急性和重要性排序,再逐一處理。”總裁於是把這種做法推廣到全公司,整個公司的運作變得有序,效率也提高了。養成講究條理的好習慣,能讓我們在工作中受益匪淺。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實踐使同學們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尤其是我們學生,只重視理論學習,忽視實踐環節,往往在實際工作崗位上發揮的不很理想。通過實踐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得到鞏固和提高。就是緊密結合自身專業特色,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和水平。通過實踐,原來理論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鞏固,原先理論上欠缺的在實踐環節中得到補償,加深了對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

短期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將讓我終生受用。社會實踐加深了我與社會各階層人的感情,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裏,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希望以後還有這樣的機會,讓我從實踐中得到鍛鍊。

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總結篇7

一、實踐目的

為鍛鍊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學校組織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與美德,加強青少年尊老愛幼的觀念,通過對敬老院的訪問,瞭解目前中國老年人療養情況,以及老年人社會工作的發展狀況,再結合當今我國老齡化相當嚴重,空巢老人越來越多,敬老院便成了她們的家,她們需要社會的關愛,需要人性的温暖,讓他們在這寒冷的冬天感覺到温暖,給老人們帶去歡樂。

二、實踐內容

1.實踐方案:本次實踐以小組為單位,四到五個人為一個小組,負責兩個老人。主要以談話和表演節目、做遊戲的方式進行,另外一些小組還主動幫助老人料理一些生活,比如洗頭、餵飯等。通過與老人建立良好,和諧的關係,瞭解他們日常生活以及內心的想法。另外,還通過實地觀察,以及與該單位工作人員的交流,調查敬老院實際工作狀況、工作中的困難和老年人社會工作整體發展。

2.具體過程:我們一大早就來到敬老院,該敬老院的地理位置不是很好,位於幾棟高大建築之間,很難接受到充足的陽光,這對老人的身體是很不利的,特別是現在冬天,一些身體不好的老人很容易生病。敬老院的規模不是很大,一座簡單構造的兩層小樓房,房前一個狹窄的小院子,院內是些簡單的花花草草和健身器材。裏面的老人並不是特別多,我們去的時候他們可能剛剛起來,都在院子裏活動。整個敬老院給我的感覺並不是很好。首先對於我們的到來老人似乎並沒有表現出很大的熱情;其次。工作人員的態度也並不是很好,對老人的照顧也不是很盡心。雖然給我這樣一些負面的印象,但是我們仍然抱着很大的積極性去開展活動。在與老人的互動中,大部分老人還是比較配合的在表演節目和做遊戲的環節,氣氛也十分融洽,但是一些老人由於身體原因,聽的不是很清楚或者説話不清楚也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不便。我們為了這次實踐活動準備了幾個節目,包括兩首合唱的歌曲和兩段舞蹈,還排了一個小型的話劇,老人們在觀看的過程中都很認真。在做遊戲環節,一些會手工的同學還提前準備了一些作品作為遊戲的獎品,這也提高了老人們的參與熱情。在與老人的交談中,我們儘量做到不觸及老人的隱私和一些傷心事,因為大部分來到這裏的老人都是由於兒女不願意照顧他們或是不想照顧他們,他們渴望家的温暖,親人的陪伴。我覺得這是無論再好的生活條件都不能替代的。實踐中我們發現很多這裏的工作人員都不是很盡心地在照顧老人,老人的穿着都不是很好,住宿條件都很差,生活用品都很久,而一些工作人員還在一邊很悠閒地看電視,也不經常和老人進行交流,所以很多老人都感覺很孤獨、寂寞,都不喜歡這裏,更別説把這裏當成是家了。他們感覺自己被拋棄、遺忘,只有等待死亡,這些都令我們同學感到很難過,卻又無能為力。

三、實踐結果以及分析

結束了當天的實踐後,我感到很不輕鬆,從這些老人的眼中,我讀到一種深深的絕望,孤獨,我想這除了是因為他們的兒女不孝順造成的外,還有一部分原因在於社會。這裏的老人大多身體不是很好,甚至有些都不能自理,他們覺得自己不再被兒女需要,不再被社會需要,只是一個累贅,等待死亡,所以他們不把敬老院看作是自己的一個家,這對他們來説只是一個收容所,一個社會唯一能容納他們的地方而已。這令我反思,究竟怎樣為老人提供良好的養老環境?僅僅只是提高老人的生活條件嗎?我並不這樣認為。人活着的意義不僅在於吃飽穿暖,還要有精神上的滿足,就像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介紹的一樣,人首先需要生理上的保障,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然後是安全上的需要,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資源所有性、財產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職位保障、家庭安全。其次是情感和歸屬的需要,這就包括了親情。接着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對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最後是自我實現的需要,這是最高層次的需要,它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達到自我實現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決問題能力增強,自覺性提高,善於獨立處事,要求不受打擾地獨處,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只有在低層次的需求滿足後,才回有高層次的需求。我們國內的很多養老機構大多隻重視老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及生理需求,而忽略了其他的需求,或者根本就認為老人沒有更高層次的需求,這些都是我們老年人社會工作中的思想誤區。在這點上,國外的養老機構的做法很值得借鑑。有報道新聞説國外有家養老院,為老人們制定了一整套“延緩衰老”、“保持年輕”的課程,每天都給老人們佈置作業,鼓勵他們開動腦筋。這就是為了滿足老人自我實現的需要。反觀我們的養老院,最常見的情景是老人們在一塊兒閒聊,除了偶爾打牌下棋,就是毫無興致地翻翻報紙雜誌,或獨自散步,或呆坐着曬太陽。院方開展的集體活動很少。不動腦筋,精神空虛,會加速人的衰老,可我們的很多養老院顯然沒意識到這一點,把對老人的關心、體貼單一地表現在物質條件改善、生活待遇提高上,精神方面卻很少顧及,老人在養老院只能消磨時光,閒度餘生。有些老年人剛進養老院時還挺有精神,幾個月呆下來,便蒼老了許多,衰老的速度很讓家人擔心。只有當一些學校組織的志願者來到養老院時,和老人們做遊戲、聊聊天,他們才會很開心地笑。其實國外養老院的“不老經”早已告訴我們,讓老人們快樂、充實一點,有時並不需要多大的成本。

(一)對我國未來養老模式的思考與建議

由於我國老年人口基數過大,同時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的執行,養老問題更加突出。目前我國的養老模式仍以傳統的家庭養老為主,但在社會服務系統完善以前,這種養老方式已越來越難以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而“社會養老”又存在明顯的不足,同時很難設想政府能夠拿出一筆巨大的資金建立眾多的養老機構。因此我們的當務之急,一是要發揮社會各界力量,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通過各種方式建立完善的服務系統,通過良好的社會服務幫助老年人在原有住所內安度晚年;二是要建設適合老年人居住的住宅,或對現有住宅進行改造,以適應老年人需要,使家庭養老成為可能。老年人退休後仍住在原有社區,保持原有社會關係的連續性;同時鼓勵活躍期和自理期的身體健康的老年人發揮原有專長,投入到社區建設中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負責社區安全巡視與監管,參與幼兒園和託兒所的工作。這樣,老年人蔘與社區服務機構的工作,不僅能為社區建設貢獻餘熱,而且能通過勞動充分肯定自身的社會價值,樹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延緩衰老過程。既有利於老年人身心健康又可減輕政府負擔。

(二)關於老年居住環境的創造

採用社區服務與家庭養老結合的養老模式,應注重創造適合老年人的居住環境,並注意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1.住宅建設上應考慮老年人的生活需要。日本建設省在1995年推出了“長壽社會對應住宅設計指針”,規定今後所有住宅建設都應考慮老年人生活需求,“儘可能在同一樓層配置門廳、廁所、浴室、老年卧室”,“在樓梯、廁所、走廊等空間設置扶手”,“廁所、浴室儘可能確保可供護理的空間”,為老年人創造獨立生活的居住環境,為家庭養老創造條件。結合我國具體情況,在住宅建設中至少應在多層住宅的底層按照老年住宅的要求進行設計,或為改造成為老年住宅創造條件,如減少室內外高差、將踏步改為坡道、將浴缸與洗臉盆分開以做到乾濕分離等等。

2.建立完善的社區服務體系和社區文化設施。目前在大多數居住區中服務設施十分欠缺,社會服務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老年人僅有的娛樂場所就是條件簡陋的麻將室。這種狀況亟待改變,建議在居住區規劃中配套建設老年人活動設施,如修建老年人活動中心,為老年人提供休閒、娛樂和交往場所;修建老年人日託中心,白天可為老年人提供餐飲等服務,晚上老年人可回到家中與兒女團聚,共享天倫之樂;建立社區醫療服務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健康諮詢、衞生保健等服務,同時可吸收身體健康的老年人蔘與到社區服務中來。

3.在居住區中大力推廣“兩代居”房型。鼓勵兒女成家後與父母就近居住,既可在生活上相互照應,又能保持相對的獨立性,使各自的生活方式不受影響。在這一點上國外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經驗,如日本在70年代推出的“高齡者同居户入居優待辦法”對兩代近居予以獎勵,因為這種做法既有利於老年人養老、又減輕了政府的負擔,具有很好的社會意義。這一做法十分值得我們借鑑。

4.居住區規劃和住宅設計中應注重老年人户外活動空間的設計。根據老年人的行為特點,設置晨練場、門球場,各種形式的休息空間、交往空間等,尤其應鼓勵老年人與青年人、兒童等不同年齡羣體的相互交往,使老年人融入社會大環境之中。户外空間宜相對開放,使老年人與社區有更多的視覺和心理上的互動,避免過於封閉造成心理上的社會隔離感。住宅設計利用架空層及樓梯休息平台等,稍加改造即可作為交往空間。

綜上所述,解決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必須從老年人自身特點出發,結合我國現有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等特殊情況,建設適合老年人生活的居住環境,為老年人創造出一個安度晚年的幸福樂園。

四、實踐總結與體會

經過這次實踐我有很深的體會,首先我們在思想上存在着不重視老人的觀念。尊老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在當今社會,這種美好的品質似乎在逐漸被人遺忘。也許是生活所迫,但我們始終都不應該忽略生育我們的父母,他們把年輕給了我們,現在我們成年了,而他們老去,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義務去關心他,照顧他們,給他們提供一個安詳的晚年。從政府的叫的來説,隨着中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養老成為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僅僅依靠法律和道德要求公民盡贍養的義務是不夠的,政府需要建立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有效的,完善的養老體系,要有適宜老人居住的環境,要培養專門照顧老人的工作人員這些都是當務之急。

從整個社會來説,我們要大力支持養老工作的發展。值得欣慰的是,現在有一些民辦的養老院已經陸續在一些發達的城市出現,這是養老工作的一個希望,但這還是不夠的,這需要社會各界以及國家的`的支持。一位民辦養老院負責人説道:“在發展養老機構增量的時候,國家應當實行民辦公助的政策,鼓勵民辦養老院發展,並給予適當補貼,當然對於偏僻貧困地區的養老院,如果沒有民間力量願意進入,還是應當由當地興辦;而在盤活存量的時候,應當實行公辦民營的政策,如果有民間力量有進入的意願,就應該通過改制改造將給民間力量興辦。”她預測,“一旦國家放手並資助民間力量,民辦養老院將步入發展的快車道。

自從走進了大學,就業問題就似乎總是圍繞在我們的身邊,成了説不完的話題。在現今社會,招聘會上的大字報都總寫着“有經驗者優先”,可還在校園裏面的我們這班學子社會經驗又會擁有多少呢?為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增進自己的社會閲歷,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鍊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於是我們開始了假期輔導班的工作。

我帶的班級是國小二年級的數學,七年級數學,高一化學。我們主要開展的是兩個類型的班級,分別是提高班和預備班,提高班是給同學們打好基礎,把上一學年不懂的有疑問的難點重點給細剖析,使他們的基礎提高,為了下一學年更容易的學習。預備班是需要提前瞭解學習下一學年知識的班級。雖然只是相處了短短的一個月,但是我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我們不僅使師生關係更是好朋友。

有的孩子很頑皮,上課期間老愛交頭接耳,做小動作,動動這動動那,心思根本不在課堂上,剛開始對這些“釘子户”我真的是沒法,不敢訓更不敢打,有時候真的讓人哭笑不得,後來在一些有經驗的老師的指導下,我慢慢地學會了與這些孩子相處,下課後我會找他們談心,主動地去關心他們,一朋友的語氣開導他們,幫助他們,給他們講一些道理,慢慢地他們上課也更加專心了,作業也完成的更好了,學習的積極性也有很大的提高。看到這些我真的好開心好,有成就感,聽到他們叫我老師,我感到自己身上的責任真的很重,我所做的事情必須要對孩子們負責,因為這個職業真的很神聖,我一定會努力的,真心的對這些孩子們好,幫助他們在學習上生活上有所提高。

由於離開國中高中的時間也挺長了,對他們説要學的內容不是很熟悉,不太瞭解他們的學習層次,所以我專門借了相關的書,在輔導之前認真的看了看,瞭解了一些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內容,以便在教學中能提高效率,真正找到適合這個年級的教學方法,用他們已經掌握的東西來解決遇到的問題。真正起到假期補習班的作用。對他們也有所幫助。在開始沒多久,我也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和他們的學習程度制定了不同的應對方法,希望能夠從各方面起到好的作用。有時候會感覺工作真的很辛苦,需要應對孩子,家長等等許多人,但是這就是生活,我們遲早要面對的,生活當中充滿了挑戰,我覺得這是一種激勵,明白了人生,感悟了生活,接觸了社會,瞭解了未來。我發現做任何工作都需要自覺,在那裏我不僅需要解決好自己負責的學生的事情,有時候還需要幹一些別的,並且是要自覺的去做,而且要緊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會得到別人不同的評價。在學校只有學習的氛圍,畢竟學校是學習的場所,每一個學生都在為取得更高的成績而努力。而這裏是工作的場所,每個人都會為了獲得更高的報酬而努力,無論學習還是工作,都存在着競爭,在競爭中就要不斷地學習別人的先進之處,也要不斷學習別人怎樣做人,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很多企業都反映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在校理論學習有一定的差距。在這次實踐中,這一點我感受很深。在學校理論的學習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幾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會遇到書本上沒學到的,又可能是書本上的知識一點都用不上的情況。或許工作中運用到的只是很簡單的問題,只要套公式似地就能完成一項任務。有時候我會埋怨,實際操作這麼簡單,但為什麼書本上的知識讓人學得這麼吃力呢?這是社會與學校脱軌了嗎?也許老師是正確的,雖然大學生生活不像踏入社會,但是總算是社會的一部分,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不管是因為何種原因,參加這個假期補習班都是對自己人生的一大突破,在這裏我學的是寶貴的人生經驗,結交了可愛的朋友,認識了很多熱心的人。在這過程中我雖然經歷了挫折,飽嘗了苦味。但我不後悔,百折不撓才能錘鍊成鋼,在今後的日子裏,我會更加努力把每一件事都做好。

不管這次實踐是不是成功,都要感謝老師孜孜不倦的教誨,有些問題有了課堂上的認真消化,有平時作業作補充,我比其他人就具有更高的起點,有了更多的知識層面去應付各種工作上的問題,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大學生,應該懂得與社會上各方面的人交往,處理社會上所發生的各方面的事情,這就意味着大學生要注意到社會實踐,社會實踐必不可少。畢竟,幾年之後,我們已不再是一名大學生,是社會中的一分子,要與社會交流,為社會做貢獻。只懂得紙上談兵是遠遠不及的,以後的人生旅途是漫長的,為了鍛鍊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我們必須多多參加社會實踐。很多在學校讀書的人都説寧願出去工作,不願在校讀書,而已在社會的人都寧願回校讀書。我們上學,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為的都是將來走進社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應該在今天努力掌握專業知識,明天才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回想一下,在實踐的過程裏覺得自己真的很值,在這期間學到的東西是用多少錢也買不到的。在工作結束後,我做了如下的總結:

第一、要善於溝通:在工作上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不能總是憋在心裏,有時自己在工作上有什麼問題要及時與領導溝通,並及時解決,這樣工作才會有動力,辦事情也會更有效率,同時自己的心情也好了。

第二、要有耐心和熱情:在工作的時候要經常微笑,這樣會讓大家都感覺很舒服,大家一起生活學習也會更和諧,這樣我們這個大家庭才能更好的運行下去,孩子們在這樣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自然學習效果也會更好。

第三、要勤勞:有時候一些細微的東西可能或讓領導更欣賞你,比如在我空閒的時候就打掃打掃辦公室,整理整理文件,幫幫別人的忙,領導就會誇獎我勤勞,有付出就真的有回報的。

當然有總結就説明同時我也意識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處,例如不夠主動做事,有時別人叫了才知道要去做;社會經驗比較缺乏,經常會做一些錯事;剛開始也不大會和人交流,所以那時總是覺得自己很受委屈等等,雖然這些都是我心酸的歷史,不過也都是我寶貴的經驗,他們都將成為我以後參加工作和社會實踐的教訓,我要力爭在我以後的假期實踐以及今後的就業中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短期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在這其中,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東西,而這些東西都會讓我終身受用,回到家時爸媽也説我變得懂事多了。學校讓我們去實踐真的很有用,我們從中受益匪淺,社會實踐讓我們知道了,掙錢真的很不容易,也明白工作的辛苦,以後也不會再浪費錢了。

社會實踐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社會和大學一樣,也是一個學習和受教育的地方,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裏,我們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作為一個大學生有別於中學生就在於他更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尤其在注重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實踐活動一直被視為高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世紀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寒假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向課堂外的一種延伸,也是推進素質教育進程的作為一個大學生有別於中學生就在於他更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尤其在注重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實踐活動一直被視為高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世紀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寒假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向課堂外的一種延伸,也是推進素質教育進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於當代大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同時實踐也是大學生學習知識,鍛鍊才幹的有效途徑,更是大學生服務社區,回報社會的一種良好形式。

所以為了同一個目標,同一種信念,我們加入了寒假社會實踐活動。一個月的寒期就這樣匆匆結束了,還有我這一次的社會實踐。整日呆在學校中的我,嚐到了生活的現實和不易。或許,這種真切的體會,才是我最寶貴的收穫。

實習期間,我利用此次難得的機會,努力工作,嚴格要求自己,社會真的是很殘酷,很現實。我唯一慶幸的是我還是一名在校學生,我只有真正的把本領學好,才能在未來真正進入社會時不至於這樣不知所措。這一次參加社會實踐,我明白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學生投身改革開放,向人民羣眾,培養鍛鍊才幹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於我們在校大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社會實踐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一個月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將讓我終生受用。

一、待人要真誠

踏進辦公室,只見幾個陌生的臉孔。我微笑着和他們打招呼。從那天起,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早上見到他們都要微笑的説聲“早晨”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真誠的問候。往往一些細微的東西容易被我們忽略,輕輕的一聲問候,卻表達了對同事對朋友的關懷,也讓他人感覺到被重視與被關心。僅僅幾天的時間,我就和同事們打成一片,我想,應該是我的真誠,換取了同事的信任。他們把我當朋友,也願意把工作分配給我。

二、要善於溝通

溝通是一種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時時都要巧妙運用。認識一個人,首先要記住對方的名字。瞭解一個人,則需要深入的交流。而這些,都要自己主動去做。

三、要有熱情和信心

其實,不管在哪個行業,熱情和信心都是不可或缺的。熱情讓我們對工作充滿激情,願意為共同的目標奮鬥;耐心又讓我們細緻的對待工作,力求做好每個細節,精益求精。激情與耐心互補促進,才能碰撞出最美麗的火花,工作才能做到最好。

四、要主動出擊

當你可以選擇的時候,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樣,剛進實習單位的時候,都做過類似複印打字的“雜活”。或許同事們認為你是小字輩,要從小事做起,但有些時候,是因為他們心中沒底,不知道你能做什麼。做“雜活”是工作的必需,卻無法讓我學到什麼。我決定改變自己的命運。有些東西不能選擇,有些東西卻可以選擇。份內的工作當然要認真完成,但勇敢的“主動請纓”卻能為你贏得更多的機會。只要勤問、勤學、勤做,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五、要講究條理

如果你不想讓自己在緊急的時候手忙腳亂,就要養成講究條理性的好習慣。“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條理,”這是經理給我的忠告。其它的工作也一樣,講究條理能讓你事半功倍。

對於這次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自己作為兼職導遊中的一名,對此講述一些自己對於導遊的認識。

實踐目的:通過實踐讓我們熟練掌握導遊服務的具體工作程序,如服務程序、服務流程、服務標準、服務技能;根據已學的知識,學會設計旅遊路線;練習導遊詞的寫作方法;進行實地導遊模擬實踐,掌握導遊講解的基本要求、基本技巧、常用的講解方法、副語言的使用等技能;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更好的鞏固所學的內容。

實踐體會:

1、當一個合格的導遊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服務熱情。導遊工作是一項腦體高度結合的服務工作,態度決定行動,擁有強烈的責任心,才會在實際工作中投入滿腔的工作熱情,為遊客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2、要有廣博文化知識面

導遊接觸的遊客中,各種社會背景、文化層次不盡相同,導遊就應該做一個雜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這樣在進行講解中,就可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和智慧來應對。

3、具有組織協調應變能力。導遊的服務對象是不斷變化的複雜羣體,同時導遊工作還離不開旅遊接待服務中氣體相關部門的配合和支持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偏差,都會令導遊服務黯然失色,因此要頭腦清晰,有交情組織協調應變能力,保證遊客的旅遊活動順利進行。

4、要有自信。面對初來乍到的遊客,導遊所表現出來的對旅遊活動早有安排,對自己能勝任本次導遊工作的信心,會是他們產生心理安全感的重要來源。

5、語言清晰準確,講解生動活潑。給遊客講解就是要像在和朋友聊天。你把遊客看作朋友眉飛色舞地給講遊客不知道的事情,才能抓住他們的注意力。

6、實踐讓我認識到,做導遊的學問真的很大,很深,不是隨隨便便就可能學的來,像如何安排路線,如何應對突發事件,如何與遊客進行溝通等等。所以,要當好一個導遊的確很不容易,而好的導遊服務對遊客來説又的確是一種享受。

這次旅行社實習,對我來説受益匪淺,讓我對旅行社的具體營運與操作,管理等方面有了進一步瞭解,旅行社所需要的人才不僅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還需要懂得如何為人處事與接人帶物,以及對顧客的耐心以及責任心。在實際的過程中我才真正發現自己學識的淺薄,經驗的缺乏,也讓我發現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問題的差距,讓我對旅行社這一行業有了更深的體會。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裏,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希望以後還有這樣的機會,讓我從實踐中得到鍛鍊。

這些天來,雖然付出了不少汗水,也感覺有些辛苦,但從中我意志力得到了不少的磨練也感受到了工作的快樂。

這一次的社會實踐使我明白;大學生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拿出百尺竿頭的幹勁,胸懷會當凌絕頂的狀態,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與社會的接觸過程中,減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會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穩腳跟,才能揚起理想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

總之,這個寒假的社會實踐是豐富而又有意義,一些心得和體會讓人感到興奮,但卻決不僅僅用興奮就能描述的,因為這是一種實實在在收穫,是對“有經驗者優先”的感悟。

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總結篇8

一、實踐目的

人生最甜蜜的東西,都是憂傷的果實。人生最純美的東西,都是從苦難中得來的。我們要親身經歷艱難,然後才懂得怎樣去安慰別人。----《桃姐》。最近,一部包含着臨終關懷理念的《桃姐》悄然走紅,桃姐晚景淒涼的鏡頭讓不少人為之動容;不久之前,一名上海教師發表給曾任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的公開信講述了其父在臨終前屢遭拒絕治療的遭遇,俞正聲回信也認為要在癌症晚期病人關懷上爭取制度有所前進。臨終關懷發軔於人道主義的光芒,構建制度固然重要,但並不僅限於此。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呼籲更多的人加入臨終關懷,敬畏生命,關愛每一個脆弱的臨終者。記得有部電影裏問,什麼是害怕?為什麼你會害怕?“那是因為你不知道當你靠近這樣東西的時候什麼會發生什麼”。因為很多人都畏懼死亡,於是我們的祖先想象出了永生的神仙,迸發出了人死後會有靈魂永遠存在的奇思妙想。而當你真正靠近它時才會發現,原來死亡並沒有那麼可怕。

對於我們大學生而言,我們是現代國家和社會中非常重要的羣體,對於社會事業充滿熱情,廣泛涉獵國家時事,但是仍有一部分學生對社會存在偏見,不堪忍受來自社會某些方面的壓力,選擇放棄生命,而此次的社會實踐則有一部分緣由是從這方面出發,從而引發大學生對生命的思考和思想的昇華。

二、實踐團隊

我們的實踐團隊活動開始的很早,當把策劃書真正遞交上去便著手開始準備,因為我們覺得這樣一個活動不應該被社會實踐禁錮住,它是有着深刻含義的,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即使艱難也應該用心完成。

最初想到這個活動主題招募隊員時許多人都對“臨終關懷”這四個字敬而遠之,直到遇到了現在合作在一起的小夥伴才組成了一個有愛的團隊,大家有着一致的目標:學會愛,好好愛。正因為我們的實踐活屬於公益性質的活動,所以所有的成員也都是經過篩選組成的隊伍,都是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大家心之所向皆為一,在實踐過程中互相幫助,合作共贏。我們的合作機構是廈門的十方緣,感謝十方緣的老師們給予我們最大的幫助。

三、我們的實踐

臨終關懷在我國的發展僅有__年的歷史,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臨終關懷”一詞譯自英文的hoicecare,目前我國大陸翻譯為“臨終關懷”,我國香港翻譯為“善終服務”,台灣地區翻譯為“臨終照顧”,李嘉誠先生將他的基金會全國寧養醫療服務單位統一命名為“寧養院”,雖然譯法不同,但其內涵一致。臨終關懷是一種特殊照護,是醫生、護士、心理醫生、社會志願人員等共同參與,為臨終病人及家屬提供旨在提高生命質量、減輕臨終者痛苦,使之安詳辭世的特殊服務的過程。當然作為大學生,深層次的臨終關懷做得的確不夠到位,但是我們依舊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臨終關懷不同於一般的敬老院活動,他們大多行動不便,有些甚至無法自理,更有行將就木,躺在牀上僅依靠一根氧氣管生存的老人,不同於敬老院裏行動自如的爺爺奶奶。而因為我們的活動比較特殊,考慮到老人及其家人的感受,許多老人是不允許拍攝,也請見諒。

而我們此行並未冠以社會實踐之名在十方緣這樣一個公益組織中獲什麼特權而是和其他義工一起成長。而我們這個活動本身就其性質來説講求的是每個個體都是平等的,正如在和老人交流中,我們沒有將自己當做一個比他們更優越的人,因為終究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去,不能行動,不能自理,這時的他們甚至有着比我們更豐富的閲歷和更淵博的知識。而成為一名義工,能最近距離的體會什麼叫做敬畏生命,這是我們的光榮。

四、感悟

對我而言,此行給我最大的體會是去護理院和老人的陪伴,更讓我清楚地把握我們這個社會實踐的意義所在。通過十方緣的幫助,我來到廈門愛心護理院,在此我陪伴了慧珍奶奶。過程並沒有我想象的複雜,反而是一個妙不可言的。慧珍奶奶已90多歲,一開始我並不能和她很好地溝通。慢慢的,我靜下心來聆聽,發現這並不是我們有溝通障礙,而是我之前沒有踐行"愛的陪伴"。與其他小夥伴分享陪伴感受的時候,真的讓真切感觸到什麼是:每一個生命都是需要被呵護的,所以我們不分析,不評判,不下定義,就是愛與陪伴。其實這樣看來,我們更願意把"臨終關懷"稱之為"心靈呵護"。呵護和關懷老人的心靈,讓他們在人生的最後階段能更安詳和平靜。

五、心得體會

通過這次“臨終關懷”課題的社會實踐,我們不僅學到了一些與老人溝通的方法與技巧,更是知道了生命的可貴。每一個生命都是需要被呵護的,所以我們不分析,不評判,不下定義,就是愛與陪伴。對自己的生命要更加珍惜,認真對待生活。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我們要在有限的生命裏活出無限的價值。

我第一次陪伴的是一位爺爺,他雖然中風了、説話有點困難,但是意識還是很清晰。他問了我許多的問題,還教了我許多養生的方法。他告訴我他每天都要自己活動筋骨、看報紙等等,以防止病情嚴重。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活到老學到老的那份心態,而且他生活的很樂觀。給了我帶來了許多的感動,與其説我去陪伴他,還不如説他教會了我許多東西。感覺每次去敬老院陪伴老人,我在陪伴老人的同時,老人也陪伴了我。教會了我如何更好地面對生活不如意的事,如何更好地待人接物。

雖然夏天很熱,路途遙遠,但是此行的義工活動是暖在心中的,與一般的志願活動不同,一方面參與方式不同,由十方緣的資深老師作為領隊,大家圍成一個圓圈坐起來,去做義工的不僅是我們大學生,還有已經畢業的工作者來作為業餘活動,還有已成家的中年人,大家進行靜心。另一方面我覺得臨終關懷與一般敬老院是不一樣的,因為你看到的接觸到的每一個老人都是年齡比較大的,説直白一些就是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一些高齡老人,身體和心理上各種情況都會有,如果不是內心十分強大或者足夠平和,當你去陪伴這些老人的時候,真的很難做到全心全全意陪伴他們而不一些內心其他的想法干擾。所以我們一直在學習十方緣的“三不”——不分析、不評判、不下定義。最後,我也成長了,當面對老人一些可能常人覺得難以理解的行為時,我所做的只是拋開其他想法,繼續陪伴在我身邊的這位老人。接受他們的病痛、呆滯的目光、行動不便的手腳、無法言説的感情。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會接觸形形色色的人,他們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與體會,進而豐富着我們的內心生活,每一個走進我們視線的人,都值得被我們感謝。在“緣惜行”臨終關懷的社會實踐中,我們奉行着“不分析、不判斷、不下定義”的“三不”原則來呵護每一位老人,其實這也可以運用到我們的親人、朋友中。正所謂“我愛人人,人人愛我”,心懷善良與温柔的人,必定會受到大家的善待,愛,或許很大很泛化,但它就衍生在我們的生活中。蘇軾好友作為僧人,他心中有佛,所以萬物皆好,我們心中有愛有善意,自然周遭也會變得更純粹更温和。“三不”原則看起來很簡單,但在我眼裏,它值得我在與人相處中踐行。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我在此次社會實踐中學到的另外十幾個字:對不起,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

唯有全心全意地學如何去愛,方能更好地愛自己愛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