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下鄉住村民情日記

欄目: 民情日記 / 發佈於: / 人氣:2.56W

目錄

下鄉住村民情日記
第一篇:下鄉住村訪民情第二篇:住村工作民情日記第三篇:下鄉住村日記第四篇:幹部下鄉民情日記第五篇:下鄉駐村民情日記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下鄉住村訪民情

下鄉住村訪民情包村增收惠民生

——山西省太原市深入開展“領導幹部包村增收”活動

山西省太原市深入開展“領導幹部包村增收”活動,組織各級領導幹部採取包村聯户、結對幫扶等方式,進一步推動機關幹部下基層、訪民情、解民憂、惠民生,努力使創先爭優在基層落實、在基層行動、在基層見效。

建包村增收檔案,記“民情工作日記”,活動開展講章法。制定《關於在全市開展幹部下鄉住村“六個一”活動的實施意見》,把幹部下鄉住村開展包村增收活動作為創先爭優的重要內容,並與扶貧工作相結合,組織市縣兩級領導幹部對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3000元以下的村進行認包。成立幹部下鄉住村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包村增收工作制度,明確工作職責和目標任務,要求住村幹部記錄“民情工作日記”,並實行分級考核,確保包村增收工作規範化常態化。縣區也相應出台幹部下鄉住村工作制度,量化工作指標,細化工作措施,做到工作有佈置、有檢查、有考核,確保活動有序開展。

市級領導幹部、市直機關“一把手”人人包村,領導帶頭作示範。市委主要領導幹部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督辦,有力推動包村增收活動各項任務的落實。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陳川平深入陽曲縣大盂鎮北家莊村,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幫助村裏籌措資金,打造深井、修建蓄水池、安裝泵房、鋪設管道,徹底解決了北家莊人畜飲水和農業灌溉問題。市委副書記、市長廉毅敏來到婁煩縣馬家莊鄉大聖堂村,與羣眾研究討論發展規劃,確立了整體改造全村危險窯洞和

蔬菜產業化種植兩個項目,幫助村民發展致富。其他常委也紛紛深入包扶點,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有效發揮了示範帶動作用。今年以來,市級34名市級領導幹部全部與扶貧開發重點縣的貧困村結對幫扶,市直機關94個單位的“一把手”每人在陽曲縣、婁煩縣承包1個貧困村。10個縣(市、區)四大班子領導,縣(市、區)機關、鄉鎮黨政科級以上幹部共計結對幫扶貧困村925個。

“黨委部門住弱村、經濟部門住窮村、政法部門住亂村、涉農部門包專業村”,部門包扶重優勢。堅持因地制宜、因需制宜,按照“黨委部門住弱村、經濟部門住窮村、政法部門住亂村、涉農部門包專業村”原則,有重點有計劃地結對包扶,力求有的放矢。包村部門在深入調查研究、摸清村情村況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部門職能優勢,廣泛開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法律、送科技活動,幫助包扶村理清發展思路,解決村民生產生活困難。市交通局投資160萬元用於大夫莊村街道、巷道、户道的硬化,修建公路12公里。市教育局投入20萬元對蓋家莊村國小教學樓進行裝修改造,配備必要的教學設施、學習資料,新建一個小型圖書館,並贈送藏書700餘冊。市衞生局開展農村巡迴醫院“送醫送藥送温暖”活動,派出醫務人員1112人次,診療6750人次,疑難病會診135人次,帶教醫務人員370人次。

“一村一品”、“一縣一業”,變“輸血”為“造血”,幫扶解困見實效。立足包扶村實際,着眼農民增收需要,堅持“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產業發展思路,引導包村單位重點幫助包扶村完善基礎設施,發展特色農業和設施農業,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採取專家指導、技能培訓、信息溝通等方式,努力提高村民發展致富能力,拓展增產增收門路,

變“輸血”為“造血”,確保活動真正取得實效。活動開展以來,市縣兩級領導幹部已住村890次,累計2582天,召開促進發展座談會987次,制定發展規劃1018個,投入幫扶資金1億多元,確定幫扶項目476個,已開工建設423個,幫助解決實際問題1871項。

第二篇:住村工作民情日記

住村工作民情日記

--走訪“輟學生”家庭有感

4月22日下午,州派“三民”活動哈達墩村工作組聯合鄉住村幹部及村兩委、派出所民警,到村民家中動員輟學生返校學習。

工作組一行深入到哈達墩村9名輟學學生家中逐户做學生及家長的思想工作。每到一户,都與輟學學生及家長耐心細緻地交流、談心,瞭解輟學原因,結合當前社會發展、國家政策法規和學生今後生活學習等多方面實際進行動員,讓在場的學生和家長深受教育,大部分家長當場表示立即送子女返校繼續完成學業。

通過走訪,工作組瞭解到,這些學生輟學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為了打工掙零用錢,有的是因為成績不好厭學,有的是出於家庭無勞動力,春播期間讓學生幫忙種地。工作組對此十分擔憂。勸導輟學孩子返校學習工作還待繼續,直到孩子全部入校為止。

點滴感想:

兩天來,我一直在想,這些輟學生都按時入學了嗎?每到工作之餘,我便會想起那些輟學在家的學生。我想我們不只是單純的去説教,説服,更重要的是如何使他們真正的理解我們説教的目的,由被動變主動。所以幾天來,我是百感交集,浮想聯翩。把感想寫出,算是對“解放思想大討論”的一個收穫吧!

4月22日下午剛到上班時間,工作組一行深入到哈達墩村9名輟學學生家中逐户開始做學生及家長的思想工作。

祖拜耶·艾比布拉是一個國中二年級的孩子,來到她家時,她正在幫家裏人幹活。這已經是我們第二次來到她家了。上次去時只有她一人在家,父母上地農忙,這次家人都在,這讓我們感到很幸運。隨着主人的問候,我們就跟着走了進去。院子的一角搭着兩間簡陋的棚子,房內擺放着幾件陳舊的傢俱,但收拾得乾淨整齊。院外新蓋了一套磚瓦新房,從外表看去,家庭條件應該不足以供不起一個學生上學。問及父母孩子輟學原因,給出的答案是孩子有較嚴重的貧血,經常頭疼,導致眼花,所以就暫時在家修養。當工作組打電話向學校核實情況時,才知道她已經有好幾個月都沒有去學校了。這讓我們都感到很是震驚。這麼小的孩子,不去上學,能有什麼作為呢?學校是他們的樂園,課堂是他們的舞台,他們在享受學習,享受友誼,享受成長,享受快樂,離開了校園,他們又怎能茁壯成長呢?看來,在全國實現城鄉幾千萬中國小生享受全面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的現在,輟學的現象依然存在。“控輟保學”工作又出現了新的問題。讀書無用論在有些家庭當中還是多多少少少存在的。讀書無用論對教育老説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其負面效應可想而知。接下來,工作組便開始了鍥而不捨耐心地講解教育的重要性,對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和祖拜耶·艾比布拉一樣輟學在家的,還有好幾個孩子。在農村,不像在城市,每家每户都有自留地,所以一家和一家離得都相對較遠。走了整整一個下午,因為春播,有些家長都忙着在地裏幹活,我們只有選擇晚上再去。我想,我們的努力不能白費。

晚飯我們簡單地湊活着吃了,放下碗筷,我們就繼續開始了走訪。我們一家接着一家的走。這個家庭的情況也很特殊。父母離異,孩子被母親帶去庫爾勒,交給了孩子的外婆收養。父親在婚後,前妻就很少在和他聯繫了,至今也沒見到孩子,更不知道孩子是在上學呢,還是輟學在家。該男子多次打電話給前妻,前妻都置之不理。談及孩子,該男子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弄得我們心裏也酸酸的。

天色漸晚,轉眼間天色就暗了起來,我們的走訪在繼續。夜晚的蚊子幾乎是紛至沓來,你方唱罷我登場,幾張照片拍下來,我脖子、手背已經有好幾處被蚊子咬破了,癢的出奇。村裏沒有路燈,完全漆黑一片,鄉黨委副書記居來提·卡德爾打着手電筒帶着我們一一入户、走訪、登記,這讓工作組一行都深深體會到基層工作者的認真和負責。

不深入基層,就沒有深刻的體會,走訪連續四個小時不停奔波,一路下來,大家都疲憊不堪。等回到住處,已經是夜裏11點多了。

夜已深,一天的調查情況不斷在腦海裏湧現,一個小小的村莊,造成學生輟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要抓住造成學生輟學的主要原因對症下藥,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挽救每一位輟學生。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有什麼的思想就有什麼的行為。但願社會各界引起高度重視,尋找解決問題的措施,讓讀書熱再度升温。

紮根基層,吃得住辛苦,耐得住疲勞,守得住理想。問百家事,解百家難,暖百家心,做羣眾的貼心人,一步一腳印,在簡單中充實着快樂,平凡中彰顯着偉大。

住村,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14年4月24日阿勇匆筆

第三篇:下鄉住村日記

下鄉住村日記

201*年9月1日 星期四 陰

按照縣委關於領導幹部下鄉住村的統一安排,我聯繫xx鄉xx村。xx村距縣城16公里,是鄉政府駐所地,也是xx鄉人口最多的村,轄頭崖、峯頭、下忠院、**溝4個自然村,全村居住338户,總人口950人,2014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4274元。

本來想早點去村裏看看,因事務繁多,一直沒有抽出時間。今天上午縣裏沒有什麼安排,我就獨自來到了xx。因為對這個村子還不太瞭解,所以我想先找到村幹部問問情況。通過問詢,找到了村主任老穆,老穆已年過六旬,額頭上有深深的皺紋。老穆邊和我交談,邊把我領進了村委會。村委會設在以前的一所寺廟裏,院內兩側有些荒草。辦公室內很簡陋,一張搖搖晃晃的辦公桌和幾把油漆木椅子,牆上掛滿了村規村務、民兵武裝、計劃生育等規章制度和辦事流程。過了一會老穆把村兩委班子的成員都叫了過來,還有一名鄉幹部。可能是第一次見面的原因,感覺大家好像放不開,不敢多説。我跟大家解釋:縣裏安排領導幹部下鄉,是要讓領導幹部真正接觸基層,瞭解基層,切實幫助咱們農民增收致富,千萬別把我的到來當成是一種負擔,大家可以暢所欲言,有什麼説什麼,不要拘束。通過一番解釋,這種距離感有所消除,氣氛緩和了許多,大家的話也漸漸多了起來。從人均收入説到規模種養,從村級活動場所建設説到村務黨務,從村容村貌的改變説到將來的佈局規劃,説了很多,我也記了很多。但説得最多的還是水的問題。瀟河流經該村,xx村的村民一直是吃瀟河水,峯頭、**溝、下忠院三個自然村基本全是挖旱井吃雨水。婦女主任介紹説,下雨時地面上的牛糞豬糞污水會隨着雨水一起流入旱井,而且雨水的酸鹼度也不清楚,喝了這樣的水難免有時會產生病痛,因為經濟條件有限,只有病情嚴重時才到縣醫院醫治,小病小痛忍忍就過去了。儘管參加新農合看病能報銷一部分,但因為窮老百姓還是能忍就忍。聽了這番話,我感到有些揪心。(本文來自於範-文-先-生-網)之後村支書路雲峯又説,雨水多時,儘管不怎麼幹淨,但是還有喝的;遇到雨水少的時候,老百姓還得到四五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拉水。這幾年瀟河水的流量也在下降,再加上水庫建成後很大一部分河水要通過管道運輸,地表河水也越來越少,xx村的老百姓吃水也將十分困難。然後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起了吃水用水問題,聊得很投入,也很深刻。最後我又向他們瞭解了一下近年來水利部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進展情況。因為還要趕着開下午的會,十二點就和村幹部們握手道別了,既沒能和村幹部們在一起吃個午飯,多瞭解一下情況,也沒來得及到老百姓家裏走訪,心裏不免有些遺憾。

晚上躺下之後,心裏覺得沉甸甸的。去之前我想到過這個村窮,但真沒有想到這個村的生活這麼艱難,甚至連吃水用水都是問題。特別是想起婦女主任的話,讓我感到肩上的責任又重了一份。我來自基層,心裏一直就有一份農民情懷,早就想為農民羣眾辦些實實在在的事情,這次一定要藉助領導幹部下鄉活動的開展為羣眾辦些實事好事。下次去的時候要叫上水利部門的同志,好好研究一下怎樣解決這個村的吃水用水問題。

第四篇:幹部下鄉民情日記

2014年1月7日,房產管理中心主任***帶着領導班子成員驅車近一個小時來到**鄉*村的貧困户家中進行慰問。對韓保良、韓大山、韓保新、韓小勇等貧困户、留守户一一帶去了食用油,方便麪等生活必需品作為過節的禮物,詢問了大家的生活難處,鼓勵大家要努力生活。對韓有福等致富户詢問了致富經驗,讚揚其帶頭模範作用,鼓勵他們帶領村民走向共同富裕。

來到貧困户的住地,走進了他們的房間,看了他們室內簡陋的陳設,***主任心裏很不是滋味,不住的感慨“不容易!”,“人們需要幫助,我們的工作做的還是不夠,我們還是不夠體貼……”他不斷的這樣自責着,我知道這段時間他一直在忙碌,好不容易今天可以休息,但一大早就嚷嚷着要去探望他們,他説年底大家都很忙,但是羣眾這個時候更需要我們。我們不能懈怠。

韓大山的家裏是破舊的青磚房,門口大門是兩塊木板經歷了歲月的摩挲已經露出道道刻痕,放佛是兩個老僕人,多少年風雨不改的為他的主人守護那小小的庭院。開門時,我們看到的是一張地地道道的農民的臉,憨厚,淳樸中洋溢着滿臉的微笑。

“你們是政府的人?我認得你們。”

“韓大山,快過年了,準備年貨了麼?”

“呵呵,呵呵!”

韓大山樂呵呵的接過***送給他的生活慰問品,揮動着手讓大夥進他的屋子。***彷彿發現了什麼,把油從他手裏拿了過來。

你的身體可又不好了啊,我來替你拿着吧。

韓大山依舊是那樣樂呵的笑着,我這時才發現他走路時腿腳有些不靈便。他的身板有些佝僂,頭髮也白了很多,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走起路來卻像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子。

屋門敞開着,雖然説是大白天,但是屋裏的光線依舊很昏暗。裏面的東西很少,除了兩個水缸幾乎看不到什麼傢俱,更不用説什麼家用電器了。但是正門口的那張八仙桌子卻收拾的乾乾淨淨。韓大山坐了下來,

“還是收秋落下的毛病?”***質問他。他不好意思的低了下頭,笑着點了下。

“你要照顧好孩子,有困難找黨,找政府,不要再這樣一個人承擔了,你要是身體不好,孩子怎麼辦,你要多為孩子着想。”

原來韓大山的媳婦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經走了,他一個人撫養着孩子,加上自己常年病患不斷,身體狀況愈加的惡劣。他有兩畝地,本來他這樣的困難户每到農忙的時候村裏都要幫忙的,***主任也多次向村裏、鄉里反應了他的情況。但是淳樸的他不願意麻煩別人,一個人不聲不響的就把東西收到了家裏。勞動量一大,他的身體就受不了,以至於現在連

走路都有些搖晃。

這時候一個孩子跑了過來,一上來就要拆方便麪,被韓大山給揮斥住了。

“呵呵,吃吧,就是買給你吃的。”***笑着把包裝袋撕開遞給了孩子。孩子躲在韓大山的懷裏,有些膽怯的接了過來。

出去的時候***拿出了愛心卡,寫上了自己的聯繫方式。“我們要走了,這是我的電話,記住,有什麼事你就直接打給我,老韓,你的身體不好,遇到事情千萬不要再一個人扛着了。”他握住了韓大山的手,韓大山有些激動,兩隻手都團了過去。在門口我們向韓大山揮手告別,他和他的孩子使勁揮着手,動作有些誇張,但那瞬間我看見他的眼圈有些發紅。

再見!

風依舊很大,路面的水坑已經結了冰。嘴邊的哈氣讓眼前感覺霧氣濛濛。***和班子成員已經離開,這時我回過頭看了一下,韓大山和他的孩子在站立在風中,不住的揮着手,那一大一小兩個身影像兩尊雕像一樣佇立在風中,他佝僂的身體在遠處看來更加微小了。

再見!再見,我們還會回來的……

貧困户中,韓和平媳婦常年卧牀,兒媳婦走失,兒子常年在外務工,自己一個人照顧痴呆的孫子。

韓保新離異,自己輕微腦癱。家中無勞動力。

韓平定六十二歲,兒子常年在外務工,家中無勞動力。 萬秀花,男人早逝,自己在外務工,七十多歲公公在家照顧孩子……

此一行一共對二十户貧困户、留守户、五保户等困難羣體進行了慰問,其中對突出的韓小永,韓保新等人進行了座談。目前,我們的社會主義還處在發展中階段,還有很多人需要黨、需要政府的關懷,我們也會不懈努力,竭我們所能的儘自己的一份力,也希望社會各個方面都伸出援助之手,盡我們所能,共同去關懷這個大家庭中落後的人們,讓我們共同攜手,發展社會主義,奔向幸福。

第五篇:下鄉駐村民情日記

下 鄉 住 村 民 情 日 記

縣委常委、武裝部長張凱瑞

2014年12月22日。早晨7:00起牀,洗漱完畢,站在窗口,看着窗外灰濛濛的天空已然變亮,感受着微風吹動枝條的動靜之美,空氣是那樣地清新涼爽,人也感覺特別輕鬆。草草吃過早飯,我便領着副部長馮樹田和政工科幾個幹事來到下喇叭鄉凍牛坡村進行了調研。下喇叭鄉位於山陰縣的西北方向,低處山區,緊靠虎山線,境內地形樑峁起伏,溝壑縱橫,自然條件十分惡劣。凍牛坡村位於鄉所在地西約五公里處,總人口764人,總耕地面積5095畝,2014年全村人均收入僅3433元。由於地理位置偏僻,又沒有礦產資源,村裏產業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幹部下鄉住村活動開展以來,如何為農民羣眾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真正使幹部下鄉住村活動見到實效、讓人民羣眾得到實惠,是我時常思考的一個問題。因此進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入户走訪。通過座談、走訪瞭解到,凍牛坡村有兩個問題亟待解決:一是高速公路佔地出現了矛盾隱患造成了不穩定;二是黨員隊伍年齡老化戰鬥力不強。走訪中看到李培祥、李懷珠兩位老黨員家居簡陋,生活十分貧困後,我當場拿出了1000元送到了他們手中;對高速公路佔地糾紛户進行了協調與調解,幫助他們認真分析問題,找根源找和解結合點,經過調解,多數村民表示願意協商解決自己的問題。1

座談會上,不大的村委會擠滿了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訴説着村裏的困難和發展思路,近距離的接觸,使我感受到老百姓的淳樸與親情,軍民之間,官民之間在那一刻已融為一體。我圍繞“十二五”期間農民增收、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轉型跨越發展等話題,與大家共同商討項目建設和發展規劃。並就當前影響和制約農村產業發展的瓶頸和困難,提出了四點發展思路:一要圍繞“水”字做文章,循着水路找財路,只有把吃水問題解決了,才能解決山區農村畜牧業發展的瓶頸;二要充分利用當地地理資源優勢,發展以養羊、肉牛為主的畜牧業。大膽探索“土雞”散養,通過規模化土雞飼養,使土雞養殖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三要做勞務輸出文章,發展打工經濟。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羣眾進行勞務輸出,能穩定提高農民收益,加快脱貧致富步伐;四要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加快村種植業轉型步伐。

中午,在村民王二家,就着一盤蘿蔔絲,喝着調和飯,吃着莜麪窩窩,和老王拉起了家常。“這麼多年了,沒想到今天有您這麼大的領導能住在俺家的土窯洞裏,真想不到啊。”“老王,全市開展幹部下鄉住村活動,就是通過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基層、深入一線,進農户,解民憂,幫助你們脱貧致富,轉變我們幹部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一席話感染和打動了老王,也讓我的思路變得更加清晰。

凍牛坡村是我的下鄉住村聯繫點,説實話,對於這樣一個貧困、落後的小山村,來之前我心裏很有些擔憂,但通過住村以來的所見所聞,改變了我的認識,也增強了幫扶的信心,感覺收穫很大,體會很深。

1、思路決定出路。當前農村的產業發展模式大多是由農民自發而成的,形不成規模或規模較小,也缺乏長遠規劃。開展下鄉住村活動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幫助村幹部理清發展思路,因地制宜抓調產、轉思路、上項目、興產業,制定切合實際的產業發展規劃,努力將扶貧由“輸血”向“造血”轉變。

2、 在農村,沒有一個堅強有力的黨組織和一支戰鬥力強的黨員幹部隊伍,談發展和增收無異於紙上談兵。要在為黨支部輸送新鮮“血液”上下大功夫,培養後備人才,特別是要抓住這次村委換屆契機,把農村的致富“能人”選進班子,發揮他們的帶動作用,推動村轉型跨越發展步伐。

3、農民思想的解放程度和觀念的更新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農村產業的發展。在下午召開的黨員、村民代表座談會上,我向大家簡要傳達了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市、縣會議精神,看着大家聚精會神捨不得離開的情景,我深有感觸。我講的這些內容不是有多新,電視、報紙上都能聽到看到,但為什麼(本文來源本站:)村民願意聽,關鍵是村民很少聽到來自上級面對面的聲音。如果我們每個下鄉住村幹部,都能自

覺做一名宣講員,把黨的惠農政策、發展信息、致富思路説給羣眾聽,羣眾不是會接受的更快嗎?

4、讓羣眾得到實惠,讓羣眾親身感受到看得見摸得着的好處,這是羣眾對幹部下鄉住村活動的迫切期盼,也是檢驗下鄉住村活動成效的一項重要內容。幹部下鄉住村聯繫的都是貧困村,發展問題、增收問題、熱點難點問題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了的,需要我們發揮優勢、協調優勢,靠前服務,多下鄉,常住村,帶着感情解難題,這樣才能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這實際上也是對我們幹部作風的大檢閲。

天色已晚,由於明天縣裏還要開會,便踏上了歸途。路上,我一直在思考座談會上與會人員提的許多建議,特別是解決山區農村發展難題的獨到建議,對我深有啟發,羣眾的智慧是無窮的,我們只有經常深入基層,多和羣眾面對面的交流,才能發現並運用羣眾的首創精神,更好地開展工作。

本網向你推薦更多精彩文章:

幹部下鄉民情日記範文

下鄉民情日記

下鄉駐村民情日記

書記下鄉民情日記

下鄉書記民情日記

Tags:下鄉 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