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第一書記辭職申請(精品多篇)

欄目: 辭職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8.65K

第一書記辭職申請(精品多篇)

第一書記觀後感 篇一

今年七月,所裏組織全體職工和學生去看了《第一書記》,由於很早就知道第一書記的沈浩的事蹟,所以大家都對這部片子報以極大的期待,電影還沒開演就已經坐無虛席了。影片以沈浩的猝然長逝開頭,以女兒的一段深情而堅強的告白結尾。

影片最後以女兒的一段告白為結尾。影片結尾時悄悄在看了一下週圍,多數人都有抹眼淚的動作,這不是導演的功勞,也不是編劇或者演員,這就是真實的力量!因為真實引起了觀眾們的共鳴。當然,看完電影后,也會引發大家更深的思考。這就是導演的魅力所在,我想,這部影片對我的教育目的已經達到了。

在120分鐘的時間裏,事先準備的紙巾並沒有派上用場。有落淚卻沒有失聲痛哭,某些細節的處理甚至是幽默的,引發觀者的會心一笑。

電影製片人張暘的觀點印證了我的這一感受。他説,這個電影從一開始創作,就沒有定位在“苦哈哈”上,而是希望記錄一個真實的人生。沈浩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他想做實事,並不在乎人們是否知道。他是典範,但不應該被神化。沈浩在小崗生活的六年,不只有苦,也有成功和收穫的喜悦。把這些真實地通過電影呈現出來,才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一個觀眾能夠接受的真實的人。因此,電影沒有走苦情的路線,而是一種平實的紀錄風格。這就是真實的力量。真實引起了共鳴,引發了思考。從屏幕上我看到一個真實的沈浩,一個感人的沈浩,一個無愧共產黨員稱號的沈浩。

底,沈浩在小崗村任職三年屆滿,小崗村民強烈要求把沈浩留下來,20多年前集體按下手印的故事再次在小崗村發生。村民派了10個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組織部、財政廳要求沈浩留在小崗村,再帶領他們幹3年。

作為一名選派幹部,他能在一個偏遠的農村一呆就是六年,而且實實在在地在那裏幹事創業。我深深被他執着着自己的理想、忠於組織和人民感動了,被他為了農村離家六載顧不上親人感動了,也被他把最後的時間捧給農村感動了。

當我還回味沈浩媳婦徐帆一句聽似可笑、實際寓意很深的經典台詞“沒坑時蘿蔔在,有坑時蘿蔔不在了”,沈浩回到省財政廳聯繫業務,他的同事升任省財政廳副廳長,而沈浩感慨“當官的不一定做事,做事的不一定當官”。這句感慨不是他無奈也不是不平;不是自嘲也不是不屑。是他真真正正意識到當官的意義不是居高位,不是謀私利,而是為人民做實事。而且如果所有人都做守着坑等着官位的蘿蔔,把精力用在邀功爭權,專門比空洞的政績的話,這對社會資源是一種巨大的浪費,而沈浩到了小崗,開闢了一個新天地、有了用武之地,這樣才是真正實現了自己的個人價值,也為村民帶去了萬世福音。

當小崗村的農民們躊躇滿志的期待來年的春天時,一聲驚雷將所有村民震呆了,整個村子頓時陷入悲愴的氣氛中。冬天,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沈浩在小崗村臨時租住的房子內去世,年僅46歲。

縱觀全劇,友情出演的名角雖不及電影《建國大業》多,但能有如此眾多的名角給一個小小的村黨支部書記捧場,可以説明沈浩的形象和他代表着的100多萬村黨支部書記的形象。

銀幕上打出演員表,放映廳裏的燈漸漸亮了,有些觀眾大概公務在身,匆匆起來快步退場。我等到銀幕全白才站起來,其間我想,中國確實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因為太多的人太多的事。我希望有一天,我有機會到鳳陽去看看,一來看看朱元璋的老家明中都皇古城;二來看看沈浩帶領小崗人建設了6年的小崗村。

我作為一名渴望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青年,應該在沈浩身上學些什麼呢?學習他無私奉獻、任勞任怨的實幹精神,學習他把羣眾的事掛在心上。雖然我也只是一名剛工作不久普普通通的青年職工,不能為羣眾謀福造利,但是我認為不管在什麼崗位上,這種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是我們每個共產黨員必須要有的。

第一書記觀後感 篇二

星期天晚上,我們學校的同學都整齊的坐在教學樓前觀看第一書記,這是我們這個學期第一次觀看第一書記。

唐李妹,14歲,家裏還有兩個雙胞胎弟弟,父親已經永遠離開了三個孩子,母親外出打工四年從未回家,姐弟三個住在一間破舊的房子裏相依為命。

姐姐用稚嫩的`雙肩撐起了這個家,承擔本不應該屬於她這個年齡的責任,不僅要學習幹家務,還要照顧兩個弟弟。

14歲的年紀,別的孩子都還在父母的關愛中成長,享受父母無私給予的愛,可唐李妹儼然成了家裏的大家長,沒有和同齡孩子般歡樂的童年,一顆幼小的心靈下隱藏了多少心事,多少心酸?

唐李妹雖然才有14歲,可卻把弟弟照顧得很好,弟弟對於他的依賴遠遠勝過四年未見過面的母親。

晚飯很簡單,只有一碟青菜,方便麪對於我們來説只是幾元錢而已,可他們卻從未吃過,第一次吃到方便麪,姐弟三個覺得那是很美味的食物。

想想自己,父母每個星期給自己的零用,自己每週又能省上多少錢呢?沒有體會到掙錢的辛苦,只享受父母的關愛,我覺得自己真是太任性了,以後要多關心父母,不要再那麼任性。

第一書記觀後感精選 篇三

近日,在黨支部的組織下,我觀看了根據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優秀村黨委書記沈浩的真實事蹟改編而成的電影《第一書記》。影片一開始,內心就被它的主題曲給震撼了:一撇一捺寫出個人,一生一世才做成個人,紅手印按出個大寫的人,萬事根本是做人,做人,做大寫的人!“第一書記”,沈浩同志,一個平凡的人,一個為羣眾辦實事的村委書記,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員,他用他的踏實肯幹,艱苦執着,把困難和抉擇當成歷練的熔爐,在小崗的土地上,完美地詮釋了一個新時代共產黨人的價值觀,演繹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大寫人生!

沈浩原本是安徽省財政廳的一名幹部,他響應政府號召,投身基層,離開省城合肥,離開了自己的家人,來到小崗村任第一書記,一干就是六年。來到小崗,他為村裏修了公路、為散居的二十六户村民集中蓋了住宅樓並在村裏成立了大包乾紀念館,為村裏追回了集體財產,使小崗人團結起來,共同努力擺脱貧困。當三年任期將滿,村民的98個紅手印把他留了下 來,他頂住家庭等各方面“壓力”繼續為小崗的發展奔波。終於,小崗村在他和村民們擰成一根繩的熱火朝天的辛勤耕耘下,通了鐵路,實現了經濟轉型,一躍成為了新時期和諧社會的標杆式農村,更成為了世界矚目的新時代的現代化新農村。而正當小崗經濟蒸蒸日上時,這位“第一書記”卻因積勞成疾,永遠離開了小崗,離開了這片傾注了他所有汗水和真情、愛與希望的土地。

沈浩作為新時期的模範黨員形象,他留給我們的是幹實事,為人民,任勞任怨,無私無畏的工作態度;是敢為人先,勇往直前,爭做先進的昂揚志氣。當別人把到農村掛職鍛鍊稱作是鍍金的跳板時,他做的不是反駁而是深入到村民當中去走訪,去體察民情、收集民意,盡心盡力地去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他曾在日記中寫道:我用我最黃金的歲月為小崗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如果能用我的生命換取小崗的發展和繁榮,我無怨無悔!這就是小崗人民心中的“第一書記”,這就是新時代黨員的楷模。紅手印三年又三年地挽留,小崗村一次又一次地飛躍,沈浩用他的執着和真誠實現了他的大寫人生。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要以沈浩事蹟為榜樣,與時俱進,改革創新,不斷提高科學發展能力,創造性開展工作,積極探索適應時代要求、符合本地實際的新思路、新辦法、新舉措,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和時間檢驗的業績。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積極進取,敢於創新,拼搏青春,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人生的精彩而艱苦奮鬥。

而作為入黨積極分子的我,更應該從沈浩的先進事蹟中學習他那種無論遇到任何困難始終保持着一顆勇往直前的決心,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的精神。“在小崗村,我受到心靈的洗禮!”而我,因為沈浩而重新審視自己,因為感動而發自內心地思考,思考如何不斷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通過這次學習,我深刻認識到:對待工作,要牢固樹立和實踐科學發展觀,要大力弘揚敢為人先的精神,積極創新,敢於擔當;對待學習,要始終保持一股樂觀向上的朝氣,全面發展自已,爭取早日成為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對待做人,要清清白白,勤勤懇懇,認認真真,樂於奉獻,做一個大寫的人,追求大寫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