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為了和平紀錄片的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78W

為了和平紀錄片的心得體會多篇

為了和平紀錄片的心得體會篇1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大會上指出,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70年前的今天,一位位中國人民志願軍,肩負守衞疆土、保護和平的使命和大義,跨過鴨綠江入朝作戰,捨生忘死、抵禦外敵。在約兩年零九個月的浴血奮戰中,197653名抗美援朝烈士,用熾烈的生命鑄就了一部“英雄之志”,他們的民族風骨,激勵着新時代的青年幹部要攻克一切艱難險阻,化解一切險象環生,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維護世界和平正義而續寫“青年之志”。

戰爭年代需要英雄,和平年代同樣需要。在新時代,青年幹部要做怎樣的英雄,又需要做些什麼?

磨礪時代精神,做蓄滿鬥志之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要鍛造捨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在和平年代,我們或許不需要面臨槍林彈雨、血風腥雨,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在平凡的人生中發揮出自己的光亮,將平凡變得不平凡。面對複雜的國際環境,青年幹部要鼓足幹勁、昂起鬥志,時刻想起在血與火中較量的“抗美援朝戰士”,念念不忘先烈事蹟與革命精神,為維護國家和平與世界和平而矢志不渝;面對亟待解決的人民羣眾最關心的重難點題,青年幹部要厚積薄發、積蓄鬥志,堅持問計於民、務實於民、造福於民,在大是大非面前挺身而出、毫無怨言,將貫徹好“抗美援朝精神”作為新時代磨鍊自身鬥志的試金石。

氣貫踐行長虹,做凌雲壯志之人。魯迅先生曾經説過,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疫情期間,在黨的號召下,一大批戰疫英雄義無反顧地衝上疫情防控第一線傾力奮戰,守護了廣大人民羣眾的生命安全,彰顯出“扶搖直上氣貫長虹”的壯志氣節,這就是新時代的“英雄風骨”,這就是新時代的最美踐行。在日復一日中,青年幹部要壯志在我心,只爭朝夕地將本職工作做到透徹、做到極致;在年復一年中,青年幹部要壯志於凌雲,十年磨一年地將各項工作協調並進、從嚴從細;在指針滴答中,杜絕浮於表面、形式主義,在舉措間盡顯踐行本色。

繪就理想畫卷,做心懷遠志之人。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對幹部尤其是年輕幹部提出了提高“七種能力”的明確要求,為年輕幹部成長成才、更好肩負起新時代的職責使命指明努力方向。身處大有可為的新時代,青年幹部要以國家大事為己任、志存高遠,牢牢練就“七種能力”,遇事要看得遠、做得早、計劃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做好隨時應對各項風險挑戰的準備。青年幹部要領悟傳承好黨中央決策放眼於國家與人民長久利益的高瞻遠矚,要把自身的理想、生命同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利益緊密聯繫在一起,堅定理想信念,不負時代召喚,不愧人民期待,不辱歷史使命,為繪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畫卷奮鬥終生。

為了和平紀錄片的心得體會篇2

英雄功績彪炳千秋,烈士英名萬古流芳。

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遠赴朝鮮戰場,承擔起保衞和平的歷史使命。經過兩年零九個月捨生忘死的浴血奮戰,奪得這場“正義之戰”“開國之戰”“立威之戰”“止戰之戰”的最終勝利。而今,全國人民隆重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緬懷那段艱難而光榮的歷史,爭相向“最可愛的人”看齊。歷史從未忘記英烈,也不曾遺落英雄。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永遠銘刻在中華民族的光輝史冊上。

不忘歷史,方得始終。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大會上指出,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這一不朽精神,彰顯出立足人民、奮不顧身的愛國情懷,英勇頑強、向死而生的英雄氣概,不辱使命、慷慨奉獻的忠誠品格,是人民軍隊崇高風範的生動寫照,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的具體體現。在歷史長河中,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始終動員和激勵中國人民在新時代新徵程中披荊斬棘、奮勇前行。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源於不懈鬥爭,也來自奉獻犧牲。捨身而起,用自己的胸膛擋住敵人槍口的黃繼光;堅守陣地,寧願在烈火中犧牲也不動分毫的邱少雲;英勇決絕,提起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楊根思;長津湖畔,凍成“冰雕”而保持戰鬥姿勢巍然屹立的整個連隊官兵……30餘萬名英雄功臣,6000多個功臣集體,197653名志願者壯烈犧牲,譜寫了一部驚天地泣鬼神的鬥爭史。經過殊死搏鬥、向死而生的不屈鬥爭,才形成壓倒一切敵人的偉大氣概,才鑄就“英雄兒女”“最可愛的人”這些熠熠生輝、光芒永存的時代符號,才奏響可歌可泣的凱歌,鍛造出歷久彌新、催人奮進的抗美援朝精神。毫無疑問,英烈必將永存不朽,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必將永垂不朽。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不斷從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力量,才能更好地立足當下、把握未來。70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敢闖敢幹、鋭意進取、艱苦創業,取得了獨一無二、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脱貧攻堅收官在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迎來光明前景。“凡作事,將成功之時,其困難最甚”。越是到了關鍵時刻、緊要關頭,越要高舉精神旗幟,把抗美援朝的精神力量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戰線各領域,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而紮實奮鬥、頑強奮鬥、不懈奮鬥。

偉大精神激勵偉大事業,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這就意味着,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凸顯、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複雜環境,傳承好抗美援朝精神,激盪出奮勇前進力量,是我們克服各類艱難險阻、荊棘坎坷,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制勝法寶”。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應該立足戰略發展全局,在對照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審視現實中思考未來方向,在幹事創業中知難而進、堅韌向前。推進偉大事業,我們要緊緊依靠黨的領導,大力弘揚抗美援朝精神,激發敢於鬥爭、勇於犧牲的意志,以壓倒一切困難而不為困難所壓倒的勇氣和決心,有力抵禦重大風險、應對重大挑戰、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為羣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鑑往事,知來者。回顧壯闊歷史,瞻望光明前景,我們有底氣,更硬氣,無比堅定、無比自信。賡續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拿出雄赳赳、氣昂昂的精氣神,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大智大勇,將百折不撓、守正創新、一往無前的砥礪奮鬥融入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必定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為了和平紀錄片的心得體會篇3

抗美援朝時期,中國人民志願軍某軍政治部主任王文清,意外地遇到了老朋友王復標的兒子王成,從而獲悉與自己失散了18年的女兒王芳的消息。王成在一次戰鬥中負傷,正在醫院養傷時聽説部隊要打大仗,傷未痊癒便跑回連隊請戰。戰鬥打響了,為了堅守無名高地,部隊傷亡慘重,增援部隊一時又無法趕到,沒過多長時間,陣地上只剩下王成一個人。王成一人堅守陣地,消滅了無數進攻的敵人,為了消滅更多的敵人,他對着報話機向首長喊道:“為了勝利,向我開炮!”最後,在彈x用盡,敵人再次進攻時,王成抱着爆破筒跳進敵陣,壯烈犧牲。 王芳知道後,十分悲痛。後來在一次演出中,王芳為了掩護一名炊事員,不幸身負重傷,被送回國內治療。不久,王芳返回朝鮮,知道了王文清是自己的親生父親。王文清鼓勵王芳要做工人階級的好女兒,革命事業的接班人。

王成叔叔負傷請戰,始終衝在隊伍的最前面,不放過一絲機會。好一個“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王成叔叔英勇地倒下了,為了任務,為了使命,更是為了和平。他是我們民族的英雄!王芳也是好樣的,她為了他人而身負重傷,回國內治療痊癒後仍然不忘抗美援朝。他們願意犧牲自己,換取勝利。這種無私的精神,這種無畏的精神,這種視死如歸的精神是我們中華人民的驕傲!王成和王芳的精神永遠激勵着我們!這部電影中不僅體現了這一種革命精神,也表現出了骨肉親情的感人。

今後我們一定以這些英雄為榜樣,學習他們的精神,刻苦學習,勇攀高峯。我們還要懂得維護和平,發揚和平精神。祖國的未來需要靠我們來發展,我們一定要以實際行動來報效祖國!讓我們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好好學習,做跨世紀的接班人!

為了和平紀錄片的心得體會篇4

殘酷的現實表明,現階段的中國,國內的階級矛盾和國際上與美帝國主義之間的民族矛盾已經緊緊地交織在一起,捍衞國家主權和民族獨立的鬥爭已經再次上升到主要矛盾的地位。

近代史上,以為領袖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了幾次大規模的戰爭,每一次戰爭都使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邁上一個新的台階,最終使中華民族擺脱了幾千年的封建統治,血洗了一百多年來被西方帝國主義侵略、欺凌的恥辱,使中國人民真正站立起來,驕傲地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土地革命戰爭的意義,是喚醒了億萬農民階級,使共產黨找到了一條以農民為主體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有了穩固的階級隊伍,形成鞏固的工農聯盟,開創了自己的根據地,為新民主主義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階級基礎。

抗日戰爭是維護了國家主權和民族獨立的民族解放戰爭。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促成了國民黨的抗戰。八路軍、新四軍的敵後抗戰,展現了共產黨在國難當頭的危機面前捐棄前嫌的民族大義,不但贏得了抗戰的勝利,也贏得更多的愛國民主人對共產黨的理解和支持,使黨擴大了羣眾基礎,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創造了條件。

解放戰爭是鞏固土地革命勝利果實和抗戰勝利後民族獨立成果的人民革命,是推翻國民黨為代表的地主資產階級的反動統治,武裝奪取政權,建立人民自己的共和國,為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掃清了政治上的障礙。

而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和新生的人民共和國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奠基禮。也可以説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立威之戰。他證明了領導的黨和人民軍隊不但可以戰勝任何國內的反動派,而且可以戰勝武裝到牙齒的世界頭號帝國主義及其同盟軍。正是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和後來的核武器的實驗成功,最終奠定了新中國的世界大國地位,也使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再也不敢輕易冒險與新中國發生直接武裝衝突。

為了和平紀錄片的心得體會篇5

抗美援朝大型紀錄片《為了和平》研討會日前在京召開。主創團隊代表、志願軍親歷者家屬、專家學者等共同圍繞紀錄片進行了深入研討。該片10月18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首播,目前部分省、區、市衞視跟進播出。

?為了和平》共6集,分為《正義擔當》《殊死較量》《血性迸發》《英雄讚歌》《萬眾一心》《偉大勝利》。軍事科學院原軍事歷史研究部副部長、《抗美援朝戰爭史》主編齊德學表示,這部片子充分反映了愛國主義精神,“軍味”較濃,體現了軍人的血性。

93歲志願軍老戰士陳島的女兒陳兵講述了父親在觀看紀錄片時的心情。她表示,播出期間,父親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看完全片。他的聽力不好,所以把電視機的音量開到最大,滿屋子都飄蕩着《為了和平》主題歌。當他看到那些炮火硝煙的戰場,看到美軍戰機從天空向志願軍陣地投射炮彈的場面時,他的眼睛是濕潤的,還不住地點頭説:“是這樣的,是這樣的。”

人民日報文藝部主任袁新文表示,作品在藝術上採用主線和支線相結合、主脈絡與碎片化相結合,史實與現實相結合,寫實與寫意相結合的方式,把精神高度、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融為一體。

光明日報文藝部副主任鄧凱表示,《為了和平》用對比手法構建敍事模式,充分體現了故事張力,片中呈現的軍力和裝備對比,給人以極大的衝擊力。紀錄片雖然寫殘酷的戰爭,但用温暖的色調書寫戰爭中的偉大人性,感人的細節讓人不能忘懷。大量史實和細節的呈現,高度尊重歷史,增強了表現力。該片以高超的手法呈現歷史,同時具有現實針對性,既是回望歷史,也是啟示未來。

北京師範大學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張同道非常讚賞該片的名字,“《為了和平》,不僅僅是為了勝利。當戰爭過去70年時,我們重新審視這場戰爭,目的是為了和平,為什麼要和平,是因為讓更多人,不同膚色、不同國家、不同地域的人能夠和平幸福地生活,這個立意就讓該片有了很高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