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6集紀錄片《為了和平》觀後感2020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09W

6集紀錄片《為了和平》觀後感2020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中央廣播電視總枱攝製的六集大型紀錄片《為了和平》就要播出了,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6集紀錄片《為了和平》觀後感範文2020”,歡迎閲讀與借鑑!

《為了和平》觀後感一

在抗美援朝的戰爭中湧現了很多為了他人的安全而放棄自己的生命的英雄。羅盛教也是其中之一,他是1950年7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1年4月響應抗美援朝、保家衞國號召,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任某部偵察連文書。一天,連觀察所附近的山村遭美軍飛機轟炸,他冒着濃煙烈火,搶救出一位朝鮮老大娘和一名兒童。1952年1月2日晨,4名朝鮮少年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裏附近的櫟沼河上滑冰,其中一位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另3名少年大聲呼救。

羅盛教路經那裏,聽到喊聲,立即向出事地點飛奔。他邊跑邊脱掉棉衣棉褲,冒着-20℃的嚴寒,縱身跳入冰窟,潛入水中找尋。他兩次把少年托出水面,都因冰窟周圍冰層破裂,又跌入水中。幾經周折,他凍得全身發紫,渾身打顫,難以支撐,但仍以驚人的毅力再次潛入水中,用盡最後的力氣,把少年頂出水面。

這時一名戰士趕到,遂將那位少年搶救上岸。他卻因力氣耗盡,無力浮出水面,而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志願軍為朝鮮人民付出了自己唯一的生命,這也證明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之深。名師點評:作者寓意深刻,表面上是寫英雄羅盛教,而實際上是用羅盛教的事蹟來歌頌中朝兩國人民的深厚友誼。作者通過幾件典型事例的描寫,將一個英雄人物活靈活現的展現在讀者的面前。

《為了和平》觀後感二

《決戰朝鮮》是一本好書  我剛剛看了一本好書,題目叫《決戰朝鮮》。我為什麼看這本書呢?原來,在2010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原副部長羅援在接受中國網和網易的採訪時提出,要隆重紀念抗美援朝戰爭。我本人一直對抗日戰爭的話題很有興趣,有了這個新聞後,也開始關注抗美援朝戰爭了。

我注意到,軍事科學院的羅援提出了一些“要隆重紀念抗美援朝”的理念:

其一,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而且應該用新中國成立六十週年的機會弘揚我們革命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的精神。這些老同志説得非常好,説我們不怕死亡,但是我們怕被遺忘。

其二,羅援説,俄羅斯有《軍人地位法》,德國有《軍人地位法》,美國有《軍人福利待遇法》。我覺得不管是現役軍人、預備役軍人還是退役軍人,以及其家庭成員,他們在社會上處於什麼樣的法律地位、他們應該享受什麼樣的待遇、應該得到什麼樣的福利,這些還沒有一個非常規範的法律上的界定和保障。

因為軍人是一個特殊的羣體,《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我們軍人要無條件地服從國家的召喚,要用我們的鮮血和生命捍衞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由於這一種特殊的義務,那麼就要享受一種特殊的待遇。

其三,羅援説,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健在的不多了,當我談六十週年的時候,我們就設想這些老同志當時是十五歲參軍,那麼現在也七十五歲了。抗美援朝六十年,就看我們當時的志願軍、小戰士,他去的時候如果是十五歲,現在也都是七十五歲,也都是老人了。

可能再往下的時間對他們也是非常珍貴的,我覺得應該抓緊時間給他們一種褒獎,對他們的歷史給予一種肯定。特別是抗美援朝,我覺得這場戰爭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獨立自主地領導的一次對外戰爭。而且這場戰爭打出了我們的國榮、打出了我們的軍威,大長中國人志氣。當時我們面對的是誰?我們面對的是比八國聯軍多出一倍的十六國聯軍,我們把十六國聯軍打敗了。在這場戰爭中,我們中國人民志願軍體現了我們中國人民的志氣,形成了一種志願軍的精神。

我查詢了一下新華社的報道:

今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七十週年紀念日。這場戰爭,是一場偉大的反侵略的正義戰爭。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處於危急關頭,我國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黨中央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英明決策,以彭德懷同志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百萬中華優秀兒女先後入朝作戰,創造了震驚世界的英雄業績。剛剛獲得解放的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節衣縮食、全力以赴支援前線。經過兩年零九個月的浴血奮戰,終於同朝鮮人民一起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粉碎了侵略者侵吞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圖謀,保衞了新中國,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不僅極大地振奮了中國人民的民族精神,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且大大鼓舞了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在世界反侵略戰爭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以上都是官方的報道。我看了李峯先生的著作後,對抗美援朝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原來,我對抗美援朝是有誤解的。1991年,我在日本留學的時候,看過一本日本人寫的圖書。他們分析:“中國如果不出兵朝鮮,美國人不會打到中國去。中國出兵朝鮮,給本國經濟造成巨大損失。而且,是在幫助蘇聯與美國爭奪在亞洲的勢力範圍。”

李峯先生的著作,我完全改變了看法。李峯寫的《決戰朝鮮》一書以恢宏的氣勢、凝練的語言、飽滿的激情、翔實的史料,全景式再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的歷史。而且,作者李峯為了寫《決戰朝鮮》參考了大量圖書,這種認真做學問的態度令人欽佩。

我非常喜歡這本圖書,我固執地認為:“書如其人。”這個意思就是:書寫得好,作者必是一位德才兼備的好人。我父親是盧溝橋事變後參加八路軍的,全國解放後他就在中國青年出版社工作。我從小見過的作家多了去了。本書責編陳智富先生告訴我:“確實‘書如其人’。李峯是一個隱士,淡薄名利,為人低調。這次《決戰朝鮮》(白金紀念版)將新增作者的自序和簡介,便於讀者對作者及創作情況有進一步的瞭解。”這就很好。

《為了和平》觀後感三

如果説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向世界顯示和證明了,這個政黨同國民黨領導下的軍隊和中國是完全不一樣的,其軍隊的戰力要強悍得多,其對國家的領導力與凝聚力也要強大得多,那麼,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則向世界宣告了,新中國在世界上真正誕生了!西方強權靠武力已經無法扼制這個共產黨國家在世界東方的兀然矗立。西方列強從朝鮮戰爭的失敗中意識到,中國一百多年任人宰割的歷史結束了,他們從此再也不能向中國頤指氣使了,那個架起幾門大炮在海上轟幾下就能讓中國政府嚇得哆哆嗦嗦從而簽下屈辱城下之約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這場戰爭的勝利,使新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站穩了腳跟!從此,西方列強再也不敢武力進犯中國。並不漫長的若干年後,越南戰爭使美國人又一次領教了中國的厲害,美軍始終不敢越過北緯18度線一步,忌的就是一旦靠近中國會引來解放軍直接參戰,朝鮮戰爭已經給了他們足夠的教訓。美軍出道以來,也就僅在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作戰時或有中國背景的戰爭中敗北,這使心高氣傲的美國人心理上留下濃重的陰影,同時,本能似的對中國軍情特別關注、特別敏感。也就是在這幾次與世界最強軍事大國較量中都取勝的戰績,使世界都對中國軍隊,特別是中國陸軍刮目相看,其強悍戰力得到公認。當年的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後來在訪問東歐幾個國家的時,得到了超乎規格的隆重接待,實在是對中國人民志願軍擊敗以美軍為核心的聯合國軍的由衷肯定與褒揚,同時,這一戰,也使西方再也不敢輕易武力干涉東歐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讓這幾個國家一掃陰霾、揚眉吐氣!

志願軍都是英雄,他們的巨大犧牲與付出讓新中國得到了應有的地位和尊重,使新中國在世界上站穩了腳跟!不管這種尊重是出於自願還是被迫。向那些為祖國英勇戰死在朝鮮戰場上的志願軍英雄們致敬!

筆者雖然出生時就與那個年代有一段時間上的距離,但喜好軍事與歷史,在閲讀與瞭解那段歷史後,不禁心潮起伏、感慨萬千,是以寫下這段文字,記錄一下對志願軍英雄的無上崇敬!

《為了和平》觀後感四

“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進,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熟悉的歌曲、優美的旋律,這是上個世紀50年代人激動人心的美好、重要的回憶。

中國一向提倡和平,不願引發戰爭,但這種表現卻被其他國家認為是軟弱、無能的行為。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的晚清與民國時期,中國簽署了許多喪權辱國的條約,對於世界各國列強的侵略中國均選擇了退讓,但中國一味的忍讓卻沒有換來各國列強侵略的魔爪,導致中國的國土一塊塊被分隔。幸運的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漸漸的擺脱了“東亞病夫”、“支那”等污辱中國人的字號,尤其是60多年前的那一場抗美援朝戰爭。

知名作家李峯,參考了大量有關抗美援朝歷史的圖書,精心創作出了一部全景式再現朝鮮戰爭歷史風雲的經典作品《決戰朝鮮》,全書共分為上、下兩冊,七個章節,共六百多個頁次。全書以一種恢宏的氣勢和凝練的語言,加上翔實的史料與多維度的視角記述,全景式的再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鮮抗擊美軍的戰爭歷史。

抗美援朝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初的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朝鮮的一項羣眾性運動。朝鮮戰爭於1950年6月25日在朝鮮內部爆發,美國立即出兵干涉其內政,中國人民解放志願軍攜海、陸、空部隊在1950年10月19日越過中朝邊境援助朝鮮抗擊美軍,抗美援朝戰爭持續了兩年九個月零八天,於1953年的7月27日朝鮮時間22時停戰協定正式生效。

那究竟是一段什麼樣的抗戰歷史呢?中國是如何在一個裝備極其落後、後勤資源保障薄弱的境況下抵抗一支現代化裝備的美軍,讓美軍不得不宣佈停戰的呢?那個時期,中國軍人沒有防彈背心,也沒有接受過“斯巴達式”訓練,更沒有火力強大的HK53、M16A2卡賓槍作為火力支援,有時候甚至三天三夜都沒有食物供給。但他們依舊憑藉着自身頑強的信念與作戰意志,加上滿懷着對新中國幾億人民負責的精神力量,才使中國軍人在世界上贏得了尊嚴與生存。

著名軍事戰略專家、國防大學教授戴旭就對抗美援朝一戰對中國的影響,作出如下評價:

“抗美援朝戰爭是終結中國近代史的一戰,不僅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也一掃近代史上中國屢敗於西方列強的屈辱紀錄。”

美國作家莫里斯·艾澤曼在《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書中提到“身穿打着補西的棉製軍裝的中國士兵在這件事情上勝過地球上任何國家的士兵;他們能夠在夜色的掩護下極其祕密地滲透到敵人的陣地中去,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中國軍隊的裝備雖然落後,但他們懂得利用自身的優勢加上抓住敵人的弱點,還有不畏犧牲的精神,才能在戰役中獲得成功。在這一次戰役中,有多名英雄壯烈犧牲,

一級戰鬥英雄邱少雲,因美軍燃燒彈發落在邱少雲潛伏點附近,火勢蔓延全身,為避免暴露潛伏部隊,他放棄自救,壯烈犧牲,時年26歲。

一級戰鬥英雄孫佔元,在上甘嶺戰役中,他率突擊排對敵人陣地實施反擊,在雙腿被敵炮彈炸斷的情況下,仍舊以堅強的意志來回爬行指揮,用機槍掩護戰士並摧毀3個火力點,敵人反撲過來,他打退敵人兩次衝擊,斃傷敵人80餘,拉響最後一枚手雷與敵人同歸於盡。

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在上甘嶺戰役中,進攻部隊受到機槍火力壓制,他身體多處受傷,突然迎着敵槍口,挺起胸膛撲上去堵住了敵機槍口,用生命為部隊開闢了勝利前進的道路。

“不勝,毋寧死。”為抗美援朝英勇獻身的中國軍人還有千千萬,他們的精神令敵軍都為之肅然起敬,同時也令我們這些後輩感到驕傲不已。

這一段戰爭歷史成為了我國社會發展的催化劑,它使那些一直覬覦中國國土的國家不再敢任意侵犯。

《為了和平》觀後感五

這幾天在看抗美援朝記錄片,被志願軍的精神和犧牲深深得感動着,他們確實是最可愛的人,他們為了祖國的和平,很多人永遠的留在了朝鮮,上甘嶺戰役中,那些在坑道中咬着牀單死去的傷員,那些一聲都不敢發出痛呼的傷員,黃繼光,邱少雲,一個個鮮活的在我的腦袋中來回浮現,幾乎數次淚流滿面,最近我經常跟父親爭論,爭論人性中的自私,爭論天下皆為利,兩個人爭來爭去,現在我真為自己的淺薄和無知感到羞愧,但是其中我覺得欣慰的是,我説我愛我的祖國,愛這個社會,即便現在的社會有很多人,很多現象都不值得去愛,但是,我們的父輩用自己的鮮血為我們換來現在的生活,我有什麼資格不去愛她,與守護她呢,我的祖國人們勤勞,勇敢,聰明,努力,我又有什麼資格去嫌棄她們呢?

父親老是説覺得活着真沒有意思,又説他活的也夠本了,家人不懂,抱怨父親説這樣的話至子女於何地,不懂現在的生活這樣富裕,這樣平穩,為何老是覺得活着沒有意思,而我突然好像稍微有點懂了,父親出生在1955年,他的三爺是烈士,他的爸爸從小就被日本人綁在吊繩上要他説出三爺的下落,父親因為生在烈士的家庭倍感驕傲,從小接受的都是這種精神,他的父輩的犧牲是為了實現真正的社會主義,為了讓每個人都能平等的活着,所以在父親的心目中,利益反而淡化,人性中的自私在這種大無畏的面前也不值得一提,所以我的爭執,我説的人性中的自私和涼薄他不是不懂。他是更加嚮往那樣的生活。

最可惜的是父親這一輩子沒有當兵,爺爺死的早,家裏沒有壯勞力,他作為家裏最大的孩子,必須和奶奶頂起這個家,他的一生,平淡安寧,但他心中一股火,一股精神,這股精神不在乎他是不是軍人,不在乎他能拿到多少錢,不在乎他現在吃什麼東西,住什麼房子,在家人輪番勸説和洗腦下,孤獨的支撐,倔強的站着,這就是我的父親,你説他傻麼?不,那些為了抗戰勝利的人們都是這樣的,有這樣的信仰支撐着,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生活,這個多麼寶貴,而我一度想要去改變他,再一次為自己的無知而感到羞愧。

現在社會發展太快,快的我們早就不提革命前輩,早就沒有了犧牲自我的精神,人性中的自私,趨利避害的本性,以及高速發展的社會,每個人都在想多掙點錢,多兩套房子,無可厚非,人的本性,但如果有一天國家需要我的話,我會二話不説的獻上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