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津沽文化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89W

津沽文化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津沽文化心得體會範文篇1

在兩天的學習中華傳統文化過程中,使我受益良多,也有一些感想體會。首先家和萬事興,富而不樂,貴而不安。人生最難的不是奮鬥,而是抉擇。這些都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判斷力、智慧以及不斷的學習,所以人要時時地停下腳步來思考,方向是不是正確,不能在“忙、盲、茫”中度過。在我們的人生中,處處都充滿了抉擇,從擇食、擇言、擇業、擇偶、擇友等各方面,都需要我們要有判斷力,要有智慧,而這些都歸於我們是否學明白了,不能因為我們自己退卻的心,消極的心,壞習氣而打敗自己,福田靠心耕,量大才能福大,大舍才會有大得。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五倫八德:夫義婦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而其中,百善孝為首,我們就應該以身作則,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人生當中有很多挑戰,改壞習慣的過程是不斷上進的,但不是直線上升,而是總會有很多波折的曲線上升。另外“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句話很有道理,當我們遇到了挫折或困難,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總是怪別人,怨天尤人。在我們平常處事行事的過程中,別人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首先要看看自己做的是否正確。“各自擇,天心地寧;各相擇,天翻地覆”,所以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少説抱怨的話,多説寬容的話;少説諷刺的話,多説真誠的話;少説命令的話,多説尊重的話;少説批評的話多説鼓勵的話。家裏的每個人,都做好了,那這個家自然興盛,自然和諧。其次百善孝為先,什麼是孝?如何行孝有父母去奉養,有親爹、親孃可以叫,是一種人生的幸福,不能做“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後悔事。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故天經地義乃為孝。並且我們中國人的孝並非愚孝,舜的故事告訴我們孝敬父母,不能讓父母難受,傷心,“大杖則走,小杖則受”的心靈才是對父母真正的孝順。

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今之孝者,立身行道,而揚名於後世。

還有禮在人際關係中的運用“鞠躬”之禮,並非在於形式,而真正的是關乎行禮之人的內心是否恭謙,鞠躬之禮就是要告訴自己應該常處下,用來降服自己的傲慢之心。有禮之人,禮可以成為他生命中的助力,而無禮的人,則是阻力。“禮者,敬而已矣”,有禮之人,為人真誠,可以得到長輩的幫助和提攜,因為人際關係就像一面鏡子,你對他笑,他就對你笑,你對他不友善,他也不會對你好,“而凡人之所以為人也,禮儀也”。弟子規就是人生的交通規則,學弟子規的每一句,是學它每一句話後面的存心。

在今後的生活和工作中,我更需要努力逐步改掉壞習氣,培養好習慣。

津沽文化心得體會範文篇2

認真、用心、激情、信念、決心的十字方針直到今天已經是我們公司企業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也成為我們所有員工生活、學習、工作的理念。廣匯座標是我們廣匯人的指南針,它將引領我們走的更遠。現通過學習廣匯座標體會如下。

一、認真

關於認真我覺得是一種態度,一種平和心態、認真待事的態度,不可心浮氣躁、急功近利的態度。我們廣匯能源發展到今天是我們所有廣匯人共同的努力,也是我們所有人認真做事的一種結果。我們每個廣匯人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都要認真待事,在工作不斷髮現自己的不足,發現設備的缺陷,然後努力去解決。我們**項目投資大、難度大,所以在建設前期項目的各項準備工作都不可馬虎大意,都要靠我們所有人認真對待每一件事。

二、用心

用心是在認真的基礎上集中注意力,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完美。在工作中認真能做好事,而用心確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用心全力以赴才能自我創新,自我突破,不斷進取。大型的煤制氣項目在國內尚未完全成熟,需要每一個人認真、用心去尋找問題,在項目前期就把問題給予解決掉。

三、激情

激情是一種常態,是一種強力的情感意識。我們每個人如果僅僅為了生活只需要認真、用心便可,然而這將讓我們失去一種樂趣以及價值。人有愛才能蓬髮激情,有激情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有了激情才有樂趣,有了樂趣便可完全投入工作,才能發揮自己的才智去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標。然而現在我們很多人缺乏的往往激情,我們需要通過多加學習,燃氣我們的激情。

四、信念

信念簡單的説就是信仰與理念。老一輩人因為有了信仰創造了共產黨,老一代廣匯人也是因為信仰在。

津沽文化心得體會範文篇3

觀看陳大慧老師講的《中國傳統文化聖賢教育》後,感觸很深,同時也深感自己傳統文化知識的匱乏,所以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和我一起觀看,重新接受聖賢教育,重新認識人類的瑰寶——中華傳統文化,這部紀錄片,通過大量的史料和事實,幫助今天的人們,認清楚、想明白,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把已經混亂和顛倒的,善惡、是非、美醜、智愚的標準,通通糾正過來。

在影片中陳老師講到《三字經》中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會背的人很多,但真正能理解的人卻很少。意思是凡是人他天然的那個人性,那個天性,那個人性是本善的,本來就是善的。善是什麼呢?純淨純善,這是它的天性,自然的,道,人與生俱來就這樣。就像剛出生的嬰兒,就像一杯清水,無色,無顏色,無味,無味道,無嗅,也無這個氣息,沒有氣味。透明的,這就像人性一樣。人之初,性本善,天然的人性。

原本像一杯清水一樣的我們,現在卻面臨着重重“污染”,翻開報紙,打開網頁,天天充斥着我們視野的是:一件件罪惡的事件,一段段見不得光的醜聞,扭曲的價值觀,罪惡的金錢觀,老無所依,少無所養。為什麼物質生活不斷提高的現在人們,精神文化卻如此的可怕。陳老師講到“苟不教,性乃遷”意思是假如你不教育他、不讓他保持他這個純善的人性的話,他那個剛出生的時候、從孃胎裏就帶來的本善的人性啊就改變了,特別是傳統文化匱乏的今天,人們脱離了聖賢教育,拋棄了世界觀、價值觀,放縱了自己,丟失了本性。受電視、網絡、報刊雜誌、周圍的朋友,周圍人的錯誤的價值觀、不道德的價值觀的影響,養成自私自利的性格,這已經成了很多人的通病,也是社會噬待解決的問題。

所以,現在的人們更應該接受聖賢教育,改變自己的錯誤價值觀與自私自利,多學習古人留給我們的傳統文化,接受真善美的教育。並且要拋棄一切雜念,真正的理解和體會傳統文化的精髓,其實這一過程並不難,只要我們善於學習,接受正確聖賢教育,拋棄太多的物慾和金錢觀,一旦這教育恢復,實現和諧社會、和諧家庭、和諧身心,絕對不難。現在的人慾望太重,每一個人都慾望熾熱,完全糊塗了,慾望把我們的心給包裹住了,像廚房裏的燈泡一樣,被油煙燻黑了,到最後到廚房開燈跟沒開燈一樣了。所以我們要擦燈泡,先擦自己的燈泡,和諧自己的身心,擦一點亮一點,最後身心就光明瞭,一切罪惡、不和諧全都消失了。

津沽文化心得體會範文篇4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根植於國人內心對民族文化的歷史自覺、自信和自豪。沒有文化的繁榮昌盛,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國家就不可能興旺發達、民族也不可能精神獨立。我們要在文化自信的堅定腳步中培根鑄魂,凝聚起砥礪前行的磅礴力量。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基命脈,是我們中國人思想精神得以代代相傳、發展的重要載體。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創造性提出文化自信的時代命題,把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對文化的地位作用和發展規律的認識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境界。2019年,《求是》雜誌刊發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全文收錄總書記關於文化自信的語錄,對如何堅定文化自信指明瞭方向,也加深了我們對發展中華文化的高度自覺自信自豪。2019年是五四運動100週年,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我們也正處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越是此時,越要重視歷史文化的交替發展,越要堅定文化自信,從歷史發展中汲取中華文化思想精神,指導新時代科學作為、潛心做事。

文化自信,既基於認知歷史又洞察當下更展望未來,需要一以貫之。歷史發其源,文化鑄其魂。文化自信中藴藏著歷史更迭發展的精神基因,隱藏着“從哪裏來,向何處去”的發展密碼。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史、170多年近代中國的苦難輝煌史、90多年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奮鬥史,每一時期無不產生出其特有的思想精神、理念價值,沉澱為我們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迸發出國人最強大的精神力量。習近平同志指出:“堅定文化自信離不開對中華民族歷史的認知和運用。”文化自信是從歷史中走來、從現實中積澱、從未來中創造。文化的形成從來不是自發形成的,具有強烈的社會背景和現實因素,所以,我們大可從認知歷史中汲取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感悟國家發展變化、把握當今世界形態規律。當前,我們面臨着十分複雜的國內外環境,各國文化交互相融,如何讓中華文化在交流互動中永葆其獨特的魅力,就需要我們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開闢未來,善於認知歷史、洞察當下、展望未來,堅定走好文化自信之路。

文化自信,是傳統的、更是創新的,需要繼承發展齊驅並行。中華文化來源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也體現在新時代新發展新理念之中,堅定文化自信不僅需要傳統的步伐,也需要創新的腳步。只有讓中華文化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才能讓中華民族不斷繁榮昌盛。誠然,傳統文化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因為時間和空間的侷限,不可避免地存在陳舊過時或者已成糟粕性的東西。因此,面對中華傳統文化,我們絕不能盲目照抄照搬,要有益性繼承吸收,也要善於挖掘和闡發、通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與當代中國文化相匹配、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文化自信,也正是需要對“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文化自信,更是需要對中華文化、世界文化進行吸收借鑑發展,才能讓文化建設之路走得更加鏗鏘有力。

文化自信,需要以其思想精神指導實踐,實踐運用體現中華文化的底氣和魄力。實踐運用是詮釋文化精神內涵最好的語言,以實踐檢驗真理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優良傳統。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我們經歷了腥風血雨的革命戰爭、披荊斬棘的國家建設、攻堅克難的改革發展,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其中創造的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以及留下的豐富物質文化遺產等,是基於幾千年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實踐運用中而應運而生的思想精神,是中國人應代代相傳的寶貴財富。走在新時代,我們更應繼承好、發展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覺以民族精神、價值理念指導實踐、融入作為,讓中華文化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行穩致遠。

津沽文化心得體會範文篇5

華為企業文化可以用“高工資、高壓力、高效率”這九個字作為概括,這個文化特徵是和華為的行業特點及它企業自身的資源劣勢所決定的。

it行業絕對是適者生存的寫照,特別是華為所處的細分行業更加是一個高利潤的行業,因此它一開始進入市場,就已經和國際頂尖的跨國公司同台競爭,而華為創業時又恰恰是最沒有背景和實力的一家民營企業,這就決定了他們要生存下來的基礎最是狼性的文化,也就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聽起來好像是貶義,但其實是褒義。一家沒有任何背景的企業,能夠在國際一流企業必爭之地生存並形成對它們的威脅,這難道還不足以讓人驕傲嗎?

其實華為一直在尋求方法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有理由相信華為存在着許多困難與危機,但沒有理由相信任正非完全沒有看到這架高速飛行的火箭存在的問題。無論是員工持股制度還是內部創業,都是華為試圖在解決員工真正成為企業老闆或者説是嘗試過一下老闆癮的一種制度安排,但結果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完美,畢竟真正老闆的體會往往並不在物質上,而是在社會地位、權利和榮譽感,甚至更多地説是老闆肩上的責任感,而這些僅僅通過股權或其它類似的方式是無法解決的。

從華為出來的許多中高層,他們離開華為的理由並不是因為華為不好,而是想嘗試一下創業滋味。其實這是中國人的通病,每個人都想當老闆,不管自己有沒有能力去享受那種做老闆的艱辛,但似乎華為人員的流動並不僅僅是這樣的原因,可能更多的是在功利性企業文化的導向下,當人們已經獲取了足夠的生活資本後,(據説一個普通員工在華為做兩三年後,他們已經可以抵上其他公司員工十年的工資了。)他們就厭倦了這種為了工作而工作的生活要,他們其中部分人從華為出來後才知道華為外面的世界其實很精彩,因此有些人願意為了真正地活一下而放棄了高工資高福利的華為。我們設想一下,如果華為將員工工資全部減薪一半,那麼願意留下來與華為共度難關的華為人又有多少?

一個企業的文化,在企業高速前進時所表現出來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企業文化更為關鍵的是在企業遇到危機時,有多少人願意與企業共存亡,那才是企業文化真正精髓的體現。華為儘管在發展過程中經歷的大風大浪不計其數,但員工工資基本沒有怎麼降過,反而一直在提升,這可以從最近幾本寫華為的書上領略到華為的高工資文化以及華為“以人為本”的內涵。但我們卻不確定,如果有一天,華為的冬天真正來到,正如任正非所説,而且這次華為並沒有準備好過冬的棉衣,那現在的華為人又有多少人願意與任老闆一起穿着背心餓着肚皮一起度過這個寒冬呢?

同甘不共苦,不是人都可以做到。不同甘卻共苦,相信除了上帝之外沒有人這麼偉大。因此,同甘共苦是所有企業對員工的共同期望,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