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小生健康心得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68W

中國小生健康心得多篇

中國小生健康心得篇1

電腦是查常識的好幫手,更帶給咱們許多便當,即便不出門也能知全國事、看盡全國物。

網絡的國際更是千奇百怪,只需打出關鍵字,想要的東西各式各樣呈現在你眼前,只不過網絡的國際有利當然也有弊,它帶給咱們便當,卻也設下許多圈套,有些人誤信對方網絡結交最終被騙財、騙色的實踐比如層出不窮,或許在那虛擬的國際能夠縱情發揮自己的構思和主意,但一起卻是有許多看不到的風險,所以在閲讀的時分儘量挑選安全的網站,不要容易下載或輸入自己的個人資料,不然就會淪為欺詐集團確定的目標。

儘管咱們都知道電腦會讓人墮入利誘,更知道要注意運用的時刻,但有時一開機就停不了機,眼看一分一秒逐漸曩昔,卻身陷在虛擬的國際無法自拔,從今天起我要好好規劃自己的日子,多走出户外運動,不要在當電腦的守護神。

網絡生活

網絡是二十世紀科技文明下的產品,更是現代人日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網絡世界不光能夠查詢、蒐集材料,還能夠玩遊戲、通話、網購、談天等,讓彼此之間真實到達零距離。

當我有不明白的課業或常識時,這時候,網絡就像一位三頭六臂的教師,上知地輿下知地輿,博學多聞,沒有什麼問題難得了他,面臨種種問題,都能逐個幫我化解,可説是我的良師益友;當我覺得孑立無聊時,這時候,網絡就像一位多年不見的老朋友,陪我談天,陪我玩遊戲,不論時刻多晚,氣候多遭,咱們都能如影隨形,永不分隔;當我想買東西時,這時候,網絡就像一位超級推銷員,要吃的、有吃的,要用的、有用的,林林總總的東西包羅萬象,可説是:宅女不出門,能買全國物呀!儘管網絡世界既便利又風趣,但有時他卻像一隻惡狼相同,一步一步讓咱們掉入圈套,他用好玩的遊戲,讓咱們曠費學業;用奇特的法力,讓咱們迷失自己。乃至還有人使用網絡來違法,使得咱們關於網絡世界都抱持着半信半疑的情緒。

咱們應該善用網絡,當個聰明的現代人,不要在那虛擬網絡的花花世界裏,過度沉浸,也期望我們恪守網絡禮儀,給我們一個純潔的網絡世界!

中國小生安全與健康直播心得體會4

網絡,是我們的高科技的代表;電腦,是人類步入新時代的證明;因特網,是大家便捷溝通的最好工具……

如今,上上網玩玩遊戲本是放鬆心情的好途徑,卻不想讓不少學生玩成了癮。

就拿我來説好了。前一陣子,發現了一款很好玩的遊戲,又可以交友,又有虛擬小家,真是讓我不亦樂乎!週末一做完作業就躺到牀上,拉過鼠標,悠哉悠哉地在虛擬世界裏東逛逛西瞧瞧,又是領禮包又是領寵物,還時不時地與朋友聊下天,連媽媽喊我吃飯的聲音都像耳旁風似的吹了過去,等到肚子“咕咕”地發出抗議時,才漸漸想起“吃飯”這個詞。轉頭一看,媽媽已經守着冷卻了的飯菜,瞪着我好久了。我若無其事地笑笑,迅速拿起筷子東夾西夾,三口兩口把飯菜亂吃一通,又坐回電腦前。我發誓我這輩子都沒吃過這麼快的一頓飯。

有時媽媽勸我:“寶貝女兒,別玩了,看些書吧。”我一聽要放下這麼好玩的遊戲,縱使書有多大的誘惑,還是怒氣衝衝地朝媽媽喊道:“不!”媽媽輕歎了一聲,眼神裏無法躲閃的失望,我還是捕捉到了,但我還是把頭撇向了電腦。

有一天,我在朋友的qq空間上閒逛,看了一段視頻,是在一座廣場,台上站着一位演講家,下面有眾多高中生的父母坐在椅子上,而學生則坐在父母旁。這段視頻講的最多就是報答父母、感恩父母了。教授説的一言一句使在場的高中生撲通跪在了父母身邊,留下了兩行晶瑩的眼淚,模糊不清地喊着:“媽,對不起!”“爸,您受累了!”後面,演講家也自然講到了網癮的問題:“孩子們,網絡是工具不是玩具啊!”頓時,我恍然大悟:事到如今,我已把可以汲取大量知識的因特網錯當了禍害自己的玩具!現在,為了這一個不真實的玩具,我和媽媽的關係都變得硬硬僵僵的,連個好好説話的時間都被電腦佔去了,我這是怎麼了呀!我咬着嘴脣,努力地壓制着哭聲,但還是止不住眼淚的決堤,淚水洶湧地流了下來——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曾經有了網癮的孩子改過自新後為什麼這麼後悔,我想我是幸運的,因為我在沒犯下彌天大錯前就已經把禍根拔掉了。

從此以後,我再也不迷戀網絡了,只是隨意地找些小遊戲玩,説停就立馬停了,而我,最終把那句話深深的烙在心底:網絡是工具不是玩具!

中國小生健康心得篇2

“交通安全是精神文明的窗口,尊老愛幼是每個市民都應盡的責任……”這些普遍的話語經常出自公交車的播音器“口中”,沒錯,交通安全關係到千家萬户家庭的幸福,社會的穩定。

沒錯,每個人都應該遵守交通規則,可為什麼在交通警察叔叔的一再提醒下還是有人違反交通規則?是因為他們目無王法嗎?是因為他們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嗎?不,是因為他們為了搶時間與汽車賽跑。可是,僅僅為了這一點小小的理由而

而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值得嗎?曾經就有一例事實發生在了我的身上:我的爺爺是一位十分慈祥的老人,他樂於助人、善良、好客、熱情,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好爺爺!可是,他卻由於一次不幸的意外死於車禍。

記得那年的天氣十分炎熱,爺爺和往常一樣騎着一輛自行車送表妹去上學。在回家的路上爺爺推着自行車,剛走到了斑馬線上,一輛公共汽車飛馳而來,還未等爺爺回過神來,他已經躺在了地上,自行車被撞得好遠好遠。汽車司機立即將爺爺送往了醫院,奶奶聞訊而來,從搶救室的玻璃窗看到爺爺昏迷的樣子的時候不禁淚流滿面。爸爸、媽媽、姑姑、姑父與表妹也都相繼趕來,他們守在搶救室的門外。經過醫生的極力搶救,爺爺還是因為失血過多而離我們而去了!那輛公共汽車為什麼會撞到爺爺呢?經過警察的認真調查後終於得知,那位司機當時正在和女售票員聊天,根本就未注意到前方的車輛以及行人。當他們撞到爺爺的那一瞬間,他們還在聊天,根本沒有看見斑馬線上的爺爺。如果這位司機當時集中精力開車,時時刻刻把交通安全與人民的生命放在第一位,那麼這件事就根本不會發生。雖然,司機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他永遠都逃不過自己良心的譴責。

這件事已經過去三年了,但失去親人的痛苦仍然留在了我們每個家人的心中,這是一個永遠都無法癒合的傷口。特別是我,年紀幼小的我在爺爺離去的時候,才深深地認識到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這血的教訓難道還不足以給人們敲響警鐘嗎?它時時刻刻都在提醒着我們,要遵守交通規則。把交通安全放在第一位,只有這樣才能夠使我們的每一個家庭美滿、幸福;使我們的社會穩定;使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中國小生健康心得篇3

一、指導思想:

以“__”重要思想為指導,努力培養學生“自知、自尊、自制、自信、自強”的心理素質,讓每一位國小生都擁有健康的心靈,並真正成為身心健康的新一代。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自我調控,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使他們儘快擺脱障礙,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發展自我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國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針對兒童心理髮展的需要而開展的教育活動,旨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學會如何恰當地應付現實生活中所面臨的各種壓力,如何進行情緒調節等,使學生更有效、積極地適應社會、適應自身的發展變化,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發展。所以促進心理素質提高,預防問題發生才是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標。

隨着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文化觀念、生活方式、思維意識都發生着劇烈變化。當代國小生的心理負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驗。有資料表明,在我國約有1/5左右的兒童青少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為問題,如厭學、逃學、偷竊、説謊、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擊、退縮、焦慮、抑鬱等種.種外顯的和內隱的心理行為問題。這些心理行為問題不但嚴重地影響着兒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發展,而且也給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巨大的困擾,直接影響學校教育任務的完成與教育目標的實現。因此,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義的舉措。

心理健康是全員性的問題,是每一位國小生在成長與發展中都必然會面臨的問題,包括那些學習優秀、在教師看來是“好”孩子的學生。因為往往由於學習成績好,這些“好”學生心理髮展中不健康的側面就常常被忽視,得不到教師的重視和及時的幫助教育。可見,心理健康教育並非只是個別生教育的需要,而是面向全體學生的重要課題,應成為我們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當前在國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要注意排除學生心理障礙,預防心理病患,又要重視全面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不僅要注意開展心理諮詢,舉辦心理講座,更要重視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於全部教育教學活動之中,滲透到學科教學過程之中;不僅要依靠心理專家和專門工作者,更要注意依靠廣大教師做好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可以在德育工作中發揮作用,而且它提供了一種新的角度,使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重新認識和看待自己的學生及學生出現的一些行為問題,可以有效地幫助教師改善師生交往狀況。以往教師對學生只注意到他們的表面行為問題如上課搗亂、厭學、逃學等,並把這些問題很快上升到德育的高度做出品行不良的判斷,而忽略了這些行為問題背後掩藏着的原因,包括國小生心理需求。可見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師以一種更寬容、更理解和接納的態度來認識和看待學生和學生的行為,不僅注意到行為本身,更注意去發現併合理滿足這些行為背後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求;不簡單地進行是非判斷,而是從一種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學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一種對“人”的尊重,這是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師生關係的前提,也是我們每一位國小語文教師在教育實踐中面臨的重要課題。

1.國小生心理髮展特點

從心理學角度看,國小期年齡段為6~7到11~12歲,兒童生長髮育比較平穩均勻(少數高年級女生例外)。特別是腦的神經系統的均勻和平穩的發育構成了國小生心理的協調發展;學習成為主導活動,不僅使國小生智力從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而且也使他們的心理得到迅速發展。

國小生經歷有限,他們的心理活動顯得純真、直率,內心活動容易表露出來。這個階段“閉鎖性”不明顯,他們的情緒和情感富有表情化,喜、怒、哀、樂明顯地表現在面部,而且容易變化,不善於修飾和控制。所以國小階段,成人與兒童容易溝通,師生之間,親子之間的關係容易融洽。

國小生心理髮展和變化具有較大的可塑性。無論是思維能力,還是個性,社會性和品德,都易於培養,諸如人生觀、世界觀等一類穩定的個性意識,在國小階段尚未萌芽;又如性格這一個性心理特徵的核心成分,只是開始形成時期,良好的或不良好的習慣都能通過教育措施加以改變。

2.國小生心理髮展基本規律

(1)先天與後天關係。先天的遺傳是心理髮展的生物前提、自然條件。良好的遺傳素質無疑是心理正常發展的物質基礎。兒童心理髮展主要是由他們所處的環境條件(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決定的,其中教育,尤其是學校教育起着主導作用。學校教育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上。

(3)教育與發展的關係。國小生的心理髮展主要在其內動力驅使下由適合他們心理髮展的教育條件決定的。國小教育要選擇適當的教育內容和方法,引起他們新的需求,激活他們的求知慾望,從而有節奏、循序漸進地引導兒童心理不斷向前發展。我們的教師只有在教育過程中注意健康心理的培養,才能不斷激活學生學習興趣。

.國小語文教學特點與目的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小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它對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對於學生學習其他學科和繼續學習,對於弘揚祖國的優秀文化,提高民族素質具有重要作用和深遠意義。因此工具性、思想性、藝術性和綜合性便是國小語文學科的特點。

在國小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語文教師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教師作為教育實施的主體,其自身的素質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舉足輕重的影響。很難想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對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學認識的教師,能夠培養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質的學生。所以重視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地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本課題將定性定量研究國小語文教師心理健康水平與所教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關聯程度,以及如何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水平和增長教師關於心理健康方面知識,充分發揮教師自身的主動性、能動性、創造性,將心理健康教育與他們日常教育教學活動融合在一起。

由於國小語文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因而它在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同時,還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意志品格、良好習慣和健康個性等心理品質方面的要求和培養,這種以人為本,追求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教學,是學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和保障。

在語文課外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語文課外活動具有開放性、愉悦性、自主性和活動性的特徵,它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它的開展,為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新的渠道。在國小組織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讓學生在語文課外實踐中體驗所學的心理健康知識,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同時,通過這些語文課外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心理健康教育來源於生活,實踐於生活的基本道理。

中國小生健康心得篇4

在科學技術飛速進步,知識爆炸的今天,人類也隨之進入了情緒負重的年代。中國小生作為現代社會的組成部分,對社會心理這塊時代的“晴雨表”自然就十分敏感。但是,中國小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羣體,本身存在着許多特殊的問題,如對新的學習環境與任務的適應問題,對專業的選擇與學習的適應問題,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問題,人際關係的處理與學習、戀愛中的矛盾問題以及對未來職業的選擇問題等等。

種.種心理壓力積壓在一起,久而久之,會造成心理上的障礙。作為天子嬌子,心理健康更是學業成就、事業成功、生活快樂的基礎。因此,在學校校園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急的事,具有預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發生,及時為學生疏通心裏,排解壓力,指引方向的作用。

那麼作為一個非專業人員,我們如何來判斷自己或者是周圍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下有三項基本原則:其一,心理與社會環境是否趨於一致。其二,心理與行為行動是否趨於一致。其三、人的情緒在一個階段內是否穩定。

如果一個人出現了與以上違背較大的情緒,那麼他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那麼什麼叫心理障礙呢?它是指心理疾病或輕微的心理失調,出現在當代中國小生身上大多數是因心身疲乏、緊張不安、心理矛盾衝突、遇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或面臨難以協調的矛盾等出現,時間短、程度較輕微,隨情境的改變而消失或減緩;個別則時間長、程度較重,最後不得不休學甚至退學。它的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主要表現在心理活動和行為方面。心理活動方面如感覺過敏或減退、體感異常、錯覺、幻覺、遺忘、疑病妄想、語詞新作、意識模糊、紊亂的心理特點和難以相處等等。行為方面如焦慮、冷漠、固執、攻擊、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以上的情緒狀態,顯然不利於中國小生的發展,因此中國小生有必要學會自我心理調節,做到心理健康。我們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入手:

1、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學習是中國小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裏邀遊,拼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保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中國小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

3、主動與學校的心理諮詢師溝通。學校心理諮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着時間的推移,心理諮詢被越來越多的人承認和接受,越來越多的大專院校,甚至中學開始設置心理諮詢機構。心理諮詢可以指導學生減輕內心矛盾和衝突,排解心中憂難,開發身心潛能。還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適應外界環境。所以當我們心中感到壓抑時,就應該及時主動的與心理諮詢師進行溝通。

優良的心理素質在青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全面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質,才能迎合二十一世紀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才能在其中搏擊翱翔,走向成熟,迎接挑戰。

中國小生健康心得篇5

中國小生心理健康與學習習慣觀後感

一直以來,對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強烈的好奇與探尋慾望,學習了《中國小心理健康與心理諮詢》使我感到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國小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中國小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着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社會閲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特別是面對社會競爭的壓力,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升學就業和自我意識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或問題。因此,在中國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開展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性與實效性。為此,我們作為教師必須堅持以下基本原則:根據學生心理髮展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有積極的認識,使心理素質逐步得到提高,關注個別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輔導,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尊重、理解與真誠同感相結合。如:遇到了學生有自卑心理時,我們不能不關心他們,我們要多鼓勵他們,使他們知道自己在班裏面也是有

用的人,提高他們的自信心,這樣他們就會和同學們友好的相處。

二中國小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從實際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出發,做到循序漸進,設置分階段的具體教育內容。國小低年級主要包括幫助學生適應新的環境、新的集體、新的學習生活與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樂與老師、同學交往,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

國小中、高年級主要包括:幫助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品嚐解決困難的快樂,調整學習心態,提高學習興趣與自信心,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克服厭學心理,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培養面臨畢業升學的進取態度;培養集體意識,在班級活動中,善於與更多的同學交往,健全開朗、合羣、樂學、自立的健康人格,培養自主自動參與活動的能力。

那麼,我們就要根據不同年齡的學生來設計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據學生心理髮展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有積極的認識,使心理素質逐步得到提高,關注個別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輔導,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尊重、理解與真誠同感相結合。如:我是教學二年級的學生,那麼我可以教會學生要善於和老師交流自己心理的想法,和同學們友好的相處,會與人分享自己的成果。

所以,我們作為教師,就要時時刻刻的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們在和諧的校園裏,擁有健康的心理快樂的成長。

中學生如何從長輩的溺愛中解脱出來?

溺愛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在親人的情感世界中,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們對孩子的溺愛屢見不鮮。

溺愛,危害極大。前蘇聯偉大教育家馬卡連柯指出:"溺愛雖是一種偉大的情感,卻會使孩子遭到毀滅。"其一,會毀滅孩子的志氣,使孩子喪失求上進的決心和勇氣,喪失要求做成某件事情的氣概。遇事畏首畏尾,依賴家長,依賴他人。其二,會毀滅孩子與生俱來的天賦。胸無大志,必然懈怠,與生俱來的天資會在懈惰中漸漸泯滅,這就是所謂嬌子難成才。其三,會毀滅孩子的情操。所謂情操,是指由感情和思想綜合起來的,不易改變的心理狀態。受溺愛的孩子,我行我素,頤指氣使,對社會對羣眾冷漠,難於形成高尚的情操,甚至會六親不認。中學生羣體中無論是否被長輩溺愛慣了,都應該記住馬卡連柯的箴言,使自己的頭腦更清醒些。中學生要理智的從父母及長輩的溺愛中解脱出來,很有必要知道一些溺愛的表現。

長輩對孩子溺愛的範圍很廣,在生活、學習、工作等多個層面都會有溺愛的温牀。凡是父母和長輩對自己百依百順、處處呵護、甚至明知自己的孩子做錯了事還要百般袒護等等,都可謂是溺愛有加了,值得警惕。若自己仍無自知之明的話,勸君不妨從學習自立入手,或許更有利於自己從溺愛中理智地逐漸地解脱出來。

二、"留守孩子"怎樣排解孤獨和失落感?

隨着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農村剩餘勞力的轉移,成千上萬的下崗工人和農民工遠走他鄉打工謀生,在原居住地留下了一羣"留守孩子"。

"留守孩子"跟隨祖父母或其他親屬生活,往往一年或更長些的時間才能見到父母,難免有惆悵的心緒,孤獨、失落之情會時常襲上心頭。特別是生活上遇到不順心、學習上遭遇困難挫折的時候,思念父母、嚮往父母的情緒會異常激烈的湧動,年幼一些、脆弱一些的"留守孩子"會傷心落淚,情緒低落、學習開小差。而且一個"留守孩子"的情緒會感染其他"留守孩子",一人落淚,眾人陪哭。

對於"留守孩子"的心態調理,可從兩方面着手:

其一:構建關愛和諧的環境。學校、社區要充分關注"留守孩子",從生活、學習、身心健康諸多方面予以指導和幫助。尤其在學校,哪怕是老師一個細微的形體語言,哪怕是同學的一聲噓寒問暖,哪怕是學校領導一個關愛的小舉措,暖流都會在"留守孩子"的心中油然而生。

其二:"留守孩子"要努力學會自強、自立,要在內心呼喚自己:"我是一個留守孩子,我學會堅強,學會獨立,就是為家庭分愁解憂。我就是《紅燈記》中的小鐵梅!安徽省合肥市"留守孩子"全國十佳少年譚海美有過許多失落和傷感:出生不久媽媽離家出走,爸爸傷殘後還要外出打工掙錢以償還欠下的醫療費用……但她選擇了自強自立。她把學校的留守孩子組織起來,成立"留守中隊",生活上互相幫助,學習上互相鼓勵,節假日還相互支撐,幫助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他們生活變得充實而豐富多彩,他們的人格綻開花朵而昇華,他們在留守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