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管理者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72W

新管理者心得體會多篇

新管理者心得體會篇1

在這次採訪活動中,我有目的性地選擇了兩個差異性比較大的單位。一個是外資企業,一個是公辦單位;一個是規模比較的的公司,一個是人員比較少的教學點;一個是工業製造行業,一個是學前教育行業。我想,通過採訪有比較大差別的兩個單位的管理者,更加能夠通過比較,得出一些啟示。下面是我根據兩位管理者的回答,對採訪問題的一些總結和感想。

一、關於中國的國際化發展,對單位的影響

兩位管理者一致都認為中國目前越來越國際化,對單位的經營戰略、運作模式等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中國的國際化發展必將給中國帶來更多的機會和挑戰,那麼對於企事業單位來説,就應該充分考慮到自身的實際情況,抓住可能的機會和挑戰,爭取在國際化發展的背景下,為企業或單位爭取最大的收益。

二、關於管理中遇到的最大難題及解決方法

在不同的工作中,遇到的工作難題是不同的,這由工作的性質、方式等決定。但明確的一點是完善的管理制度必定會大大減少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難題。因為在制度下,就有了一定的約束和規範,而當所有人都嚴格按照規範行事時,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管理的難題。因此,管理者應該儘可能地制定較完整的管理制度,來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效益。

三、關於處理上級、平級和下級關係的建議

通過對兩位管理者的採訪,我明白瞭如何處理與組織中各個級別之間的關係也是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首先,對待上級,應該要儘可能地實施上級下達的工作任務,如果在實際情況中的確實施起來有困難,應該及時向上級反映,與上級溝通,制定解決的方案,這樣才能更有利於工作的完成。其次,對待下級,不應該有居高臨下的感覺,而是應該尊重下屬,真誠地對待下屬,善於傾聽下屬的意見,做到一視同人,並且做到唯才是舉,充分調動下屬的工作積極性。最後,對待平級,由於工作中可能會有比較多的交集,所以應該要多溝通多聯繫,減少不必要的矛盾,並且為部門間的合作奠定基礎。

四、關於組織的決策與實施

組織中必定有很多決策的時候,那麼在決策中,我們應該要注意決策的正確性、可執行性以及可控性。當然決策的計劃和實施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誤差,這就需要管理者發現誤差、找出原因並且及時彌補解決。決策的制定與實施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但只要管理者有條理地、有方法地去做,就能做出比較好的決策。

五、資源配置以及時間安排

組織中的資源包括物質、人力、時間等等,做到資源的最優化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那麼如何做到最優化呢?這就是管理者必須面對和解決的一個問題。管理者應該要充分認識到所在組織都有哪些資源,分別有什麼特點,然後進一步分析如何整合利用這些資源,做出比較細緻的資源分配,這樣才可以使物質資源得到最大的利用,人力資源得到最優的分配,時間資源更加合理化。

六、業績考核

管理者的工作當然包括對員工業績的考核。而在考核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公平公正公開,有一套完整的考核制度。在考核結束後也應及時做好獎懲工作,這樣可以儘量避免“幹好幹壞都一樣”的大蛋糕現象,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七、如何培養管理能力及對在校大學生的建議

兩位管理者同時都提到了實踐以及工作經驗的重要性。確實,管理並不是紙上談兵,純理論的學科,我們在大學中,也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在學習理論知識的時候,多爭取一些實習、實踐的機會,在過程中積累工作經驗,相信這些經驗會對我們今後的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新管理者心得體會篇2

一、作為基層管理者,要想做好管理工作,首先應該熱愛這個行業。

我的父親也是做酒店管理工作的,至今在這個行業工作20多年了。憑着對行業的熱愛,幾十年如一日,執着追求着,從他的身上我深切地感受到如果沒有對行業的熱愛,怎能一如既往,最終成為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呢?所以熱愛是成功的基礎。

二、做好基層管理工作,要具備2年以上的實際工作和經驗積累。

國中畢業後,跟隨父親在餐飲行業最底層的服務員開始做起,邊實踐邊學習。兩年以後,開始獨立做酒店基層管理工作,由於有了原來的實踐基礎,做起來相對得心應手。這得益於紮實的實際工作經驗。

三、團隊的力量是制勝法寶。

具備打造、管理一個團隊的能力,才能真正出色完成工作任務。我覺得打造和管理一個團隊,首先要具備核心凝聚力,凡事公正、公開、公平。對待員工一視同仁,不但要了解每一個人的性格、優缺點,還要像家長一樣去關心愛護他(她)們。員工犯錯是很正常的,然而對於犯錯的員工決不能一味的批評、懲戒。

要在思想上幫助員工改掉缺點,否則會出現陽奉陰違,重範舊錯的現象。那麼要改掉員工的缺點,首先要了解他的優點,在肯定優點的同時,指出缺點,相對容易讓員工接受,也使得員工對領導的觀察力和領導方式認可。進而從思想上真正幫助了員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這樣才能打造自己的團隊,而且是具備核心觀和凝聚力的團隊。那麼管理好這個團隊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簡單的工作重複做,練好基本功才能做到優秀。

員工的技能是熟能生巧的結果。餐飲員工的六大技能需要培訓,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這就要求管理者要精通業務,只有精通業務的管理者才能讓員工信服,才能帶領他們熟練掌握和操作各項技能。我覺得員工的技能絕不僅僅是為了服務顧客,也是展示企業規模、檔次、管理和企業文化的窗口。只要苦練基本功,就能做到優秀。

五、灌輸顧客就是上帝的理念,才能讓顧客滿意。

顧客是上帝這一理念幾乎是所有服務行業的服務宗旨,然而這絕不僅僅是口中喊喊就能讓顧客認可和滿意的。首先需要管理者具備這樣的意識,再把這種意識通過理論和實踐灌輸給員工,從而上下一心,思想統一,行動統一,結果一定完美。顧客滿意才是我們的追求!

六、衞生是靈魂

酒店的衞生工作要放到所有工作的前面。良好的環境衞生、個人衞生是讓顧客滿意的先決條件,需要常抓不懈。管理者制定公平有效的衞生管理制度和監督機制,獎懲分明,要使員工形成衞生習慣,才能使得酒店的工作有了靈魂。

七、帶領員工全員銷售

酒店最終利益所在是銷售產品產生的。良好的銷售技巧和技能,是為酒店核心利益保駕護航的。熟悉出品、瞭解口味、熟知典故、掌握價位、熟練推銷、抓住心理、瞭解顧客、語言流暢、和藹親切、定位準確、觀察細緻、物有所值、不斷學習、顧客滿意、全員營銷、事半功倍!!!

八、瞭解顧客,做好營銷,門庭若市。

每位員工都可以做營銷,關鍵是怎樣建立客户。瞭解客户、周到服務、關心體貼、替主行賓、觀察着顧客的一舉一動,服務到客人開口之前,讓顧客感受到温馨、自然、受尊重、主賓的客人滿意、恰當的語言、詳細的工作筆記、公平的利益機制等等。

九、絕對服從,愛崗敬業,雷厲風行,表裏如一,不卑不吭,團隊意識,最後成功!

新管理者心得體會篇3

素質的提高,人的成長,一時的感悟、靈感的迸發,固然重要。但是,缺少及時的反思、總結,這些靈感、感悟,很快就會淹沒在時間的流水中。

重塑管理者課程的學習,最深的觸動就是汪大正老師在課程中,給我們展示的豐富的案例以及紮實傳統文化基礎。課件中的案例,有報刊的摘要、讀者的卷首語、飛機上雜誌上的照片、互聯網上的圖片等等,時間跨度也非常的大。而脱口而出的詩詞、古文更是給課程增色不少。作為管理者,需要對環境、對人有敏鋭的感受,並有效的反饋。管理方面的培訓,我也上過不少,課堂上激情似火,培訓結束後拋之腦後,這種情況已經司空見慣了。如何將培訓上學到的內容,實實在在的提升我們的管理水平、修養層次,汪老師用自己的行動給我們上了生動一課。如果沒有日常的積累、沒有及時的總結反思,汪老師的這些素材、這些理解,也就不復存在。沒有總結的經歷,只是過程。成功的管理者,一定要做到勤于思考,勇於創造,善於總結。

1、管理是管理者通過別人的勞動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管理面臨着三個方面的問題:人、財、物。而人作為特殊的資源,一定要有特殊的素質才能管的好。人是管理者不可迴避的問題,人的問題比人還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指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需求層次理論對管理者如何有效的調動人的積極性有啟發作用。你把他當人看,他把自己當牛看。你把他當牛看,他把自己當人看。國際著名的蓋洛普公司調查指出,65%的離職員工其實是想離開自己的上司。在人之上,視人為人;在人之下,視己為人。

2、管理者的重要責任之一就是要使自己的團隊成為動車,自己成為動力源。管人,要做到因勢利導。學管理,可以讀一讀德魯克的專著,如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3、老鷹的故事,告訴我們變革是生存的基礎,變革是痛苦的抉擇,變革是漸進的過程,變革是重生的起點;

4、彼得.德魯克指出,當前社會不是一場技術的革命,也不是一場軟件和速度革命,而是一場觀念上的革命。對每個社會組織的管理者來説,也許你不能改變整個國家和社會,但是你至少可以改變自己並以此影響別人。因此,我們應該學會,有度量容忍那些暫時或自己不能改變的事,有勇氣改變那些現在或自己可能改變的事,有智慧區分上述兩種不同的事。當你不能調整風向的時候,那你去調整風帆!

5、西點軍校是世界上培養高管最多的學校,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幾個ceo,華為的任正非、海爾的張瑞敏、聯想的柳傳志,他們都是軍隊出身!西點軍校告訴我們,領導力來自身體力行,來自能力和素質,來自品格,來自體質、心智、意志,來自團隊互動。共產黨打仗會高呼:同志們,跟我衝。國民黨的軍官們,則會高喊:兄弟們,給我上!現在呢,共產黨的光輝照耀整個中國,而國民黨在台灣。

6、管理,就是要把適合的人放在適合的位置。駿馬行千里,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長以求短,智者難為謀;生才貴適用,勿復多苛求。

7、獎勵和激勵。中國人不太習慣稱讚別人。國小生的一個作文,長大以後你想做什麼,有個學生寫道,我想做個小丑。中國的老師給出的評語是:胸無大志;美國老師呢,他的評語是:願你把笑聲帶給全世界!獎勵是錦上添花,激勵是雪中送炭。我們要少一些錦上添花,多一些雪中送炭。魯迅先生寫道,我每看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後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那些見了這樣的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是中國的脊樑。我們需要激勵!

8、人需要一點信仰,人總還是要有點精神。雖不能至,然心往之。

人生在世度光陰,不勞筋骨必勞心。

天道酬勤終有日,歲月澄清沙與金。

9、管理者,功夫在詩外。管理者的管理風格對整個組織氣氛起着70%的貢獻,而管理風格又受到其自身思想與性格的影響和制約。非權力影響力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但是卻深刻、固化。沒有權利的管理是不可能的,只靠權力的管理是不可行的。領導者的才能就是能夠領導在某些方面比自己還有才能的人的能力。領導者的責任感,就是要做到推功攬過。人生的無字書,是必修課,不能因為不喜歡就不學它。

10、管理者最富價值的素質,個人特性:為人正直、性格剛毅、富有責任感並能承受心理痛苦。將者,智、信、任、勇、嚴也。不能失之偏頗,要兼而有之。要有敬業精神。

新管理者心得體會篇4

早就聽聞《有效的管理者》這本書,它由當代國際上最著名的管理學家杜拉克所著,儘管它只是一本小冊子,中譯本只有12萬字,但是它的影響卻超過了幾乎所有同樣規模的作品。假期裏,我終於有時間沉下心來拜讀。

書中,杜拉克的這一觀點——“有效的管理者把工作建立在優勢上——他們自己的優勢,他們的上級、同事和下級的優勢,以及形勢的優勢,也就是建立在他們能做什麼的基礎上。”讓我感悟頗深。他的這個關於“用人”的論述其實跟我國“知人善任”的古語有異曲同工之妙。

怎樣做好一名校長?怎樣管理好一所學校?杜拉克的智慧可以借鑑到我的工作中。作為校長,我主持着學校的各項工作,身邊必須要有一羣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才能協助我全面管理好學校,所以,怎樣用人,用對人對管理好學校來説至關重要。我校學生人數多,而教職工數量相對較少,根據學校現有條件,“知人善任”對於我而言,就是要管好現有人才,用好現有的人才,同時要注重調整人才結構,對現有人才進行優化組合、均衡搭配,達到“知人善任”最佳效果。比如,能説的和能寫的形成搭襠,善於宏觀調控的和擅長微觀調配的結成聯袂,讓每位教職員工都能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裏發光發熱,讓有限的師資發揮最大的能量,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除了用好現有的人才,我認為校長還要善於發現和培養未來的人才,要有前瞻性眼光,針對我校存在的學科結構失衡、教師年齡老化等現狀,要從長遠着眼,按照人才成長的客觀規律,形成一套科學有效的培訓人才的機制,營造一個適宜人才成長的和諧環境,從內部培養所需教師,充分挖掘教師的潛力,從整體上提高本校教師隊伍素質。

?有效的管理者》一書,杜拉克“用人”觀點的論述使我受益匪淺。多讀書,讀好書,一個人就會成為智者。

新管理者心得體會篇5

一、中層管理者作為上級領導的職務代理人,一定要擔負起相應責任。

在日常工作過程中,中層管理者作為集團中層的職務人。經常會遇到信息溝通、責任和目標等問題。那麼面對集團的委託信息理解一定要明瞭,正如曾老師所言,如果在不確定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將任務理解後複述給我們的上級主管,以確定信息來源理解的準確無誤。以避免在工作分配中發生模糊不清或信息不準確而延誤時間。這是作為中層管理者最為基本的認知。

另外,工作中我們經常聽到諸如“差不多”、“過得去”、“還行”、等等之類的話,這種對自己或者他人的'執行不力尋找藉口,或是對他人執行效果不予以肯定的作法,不僅是對工作的不負責任也是對上司和下屬的不負責任。因為中層管理者肩負着上司和下屬的信託責任,我們的言行是一種職務行為,我們不但要將上司委託或分配的任務執行好,還要對自己和下屬的工作完成情況事先確定標準(也就是説做到自己心裏有數),完成情況不好一定要糾正或是言明,完成情況好的要予以肯定。中層管理者要想將自己儘快的成為職業經理人,就要有一定的職業素養,如以身作責、榮辱共享、賞懲分明、相互尊重等。

二、堅持正確的時間管理觀念

中層管理者最習慣的一句話就是“身不由己啊”!怎麼才能解決“身不由己”呢――管理好自己的時間。有句話説“有計劃不忙,有原則不亂”,的確,如果堅持運用好我們的時間,實際工作中將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培訓中我們將時間管理分為四個象限:第一象限為緊急、重要的事情;第二象限為不緊急、但重要的事情;第三象限為緊急、不重要的事情;第四象限為不緊急、不重要的事情。中層管理者所花的時間80%都應在第二象限上,如果經常做第一象限的事情,那麼就説明我們的第二象限沒有做好,導致了緊急、重要的事情增多。所以我們要學會計劃時間,即約定時間、約定時限、事先界定好要達成的目標、設定自己開放的時間等,儘可能的將自己的時間利用好。

誠然,我們實際工作中肯定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因此,為了本部門或者個人職責範圍內的工作任務能夠相對不受影響且同時相對又能夠比較理想地完成,那麼就需要我們提前做些思考,多想想事情可能會朝着非預期的方向發展或者非預期的進度發展,提前做好至少兩種打算,才不至於經常出現被動情況。 另外,“拖延是行動的大忌”,因此我們始終需要提前合理策劃保證工作有序正常開展。

三、組織制度的維護與完善

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社會秩序的建立與維護靠得是法律與道德,企業內部秩序的建立靠得是制度和文化。企業內部的各項制度,應該説是包羅萬象,覆蓋着企業經營生產的方方面面。制度建設也必然會隨企業的發展而逐步完善和逐步繁多。在企業發展進程中,面對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適時制定相應的制度跟上時代的步伐、滿足管理的需要。中層管理者作為職務代理人,為約束下級完成上司指定的目標,就要作出相應的規章制度,以保證指定目標逐

步完成。制度建設是企業運行的必要保障,制度建設的目的是使企業內部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執章必嚴、違章必究”,也就是按規矩辦事,如果不按規矩辦事,就要受到責罰。因此,中層管理者又是公司制度的最有力的維護者。因為每一項制度的建立,都需要在實施過程中不斷的修正和完善。中層管理者是最直接的制度維護者和執行者,所以就要求我們要有職業精神,切忌出現“老虎不在家,猴子稱霸王”或者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現象,某些中層認為自己就是法,公司制度制定的多-維護得少,隨意性大,情緒化管理,造成了企業效率低下、人心渙散、管理混亂。

制度是企業的內部法律,制度本身應具備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的特點,當然也難免有其侷限性,但企業內部的行為規範以執行制度為最低標準,在制度面前應“人人平等”。在企業中中層肩負着“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我們允許個性化管理存在,但必須堅持維護企業制度為原則。

四、養成跟蹤任務的良好習慣

“不缺合理分配任務的人,缺的是跟蹤任務的人”,作為一名中層管理人員需要及時地評估下屬,做好分配任務的同時,一定要做好任務跟蹤的工作。跟蹤任務的過程就是與下屬溝通的過程,也是評估下屬的過程。當然,在日常工作的一天裏通常是一個小事情又一個小事情安排、處理、完成等等循環的過程,為了讓小事不變成瑣事,為了讓評價更加客觀、公正,我們就得既保證讓下屬有發揮的空間,又要保證適時地跟蹤,“常常拉拉連着風箏的那根線…”。

五、激勵下屬,共同進步

我們知道,一個集體的成功離不開每個成員的努力和汗水。同樣,只有集體的每個成員工作能力、水平都有所提高,這樣的集體才更能有戰鬥力,才能前進的更好、更遠。培訓課中我們對下屬的狀態作了分析:高能力、低意願的我們稱之為“老兵”;高能力、高意願的稱之為“明星”;低能力、低意願的稱之為“病貓”;低能力、高意願的稱之為“新人”。分析後我們很容易得出管理方法――針對不同人羣我們使用用不同的激勵辦法,這裏我只對新人提出自己的一點觀點。

新手上路總會有些磕磕碰碰。所以,作為管理者要大膽的讓新手嘗試,讓其親自參與,親自實踐。既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在過程中瞭解下屬,並適時指導、糾正。作為管理者,要想每件事情都親自去做、面面俱到,是不太可能的,畢竟精力有限。因此,充分調動下屬的積極性,充分鍛鍊下屬,讓其具備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才是至關重要的事情。

六、行動一定忠於目標和承諾

中層管理者一定懂得目標分解,將上司的指定目標分解後進行專業分工,然後實現“自我控制”。企業的目的和任務,必須化為目標,企業的各級主管必須通過這些目標對下級進行領導,以此來達到企業的總目標。如果一個範圍沒有特定的目標,則這個範圍必定被忽視,如果沒有方向一致的分目標來指導各級主管人員的工作,則企業規模越大,人員越多時,發生衝突和浪費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中層管理者一定要堅守承諾,對完成目標的給予肯定、未完成目標的予以懲戒,消除負效應,強化正效應――促進期望的行為出現,提高工作效率,達成企業目標。

管理是一門科學,管理者做事可以不拘一格,但作為一個成功的管理者,用影響力做事遠比用權力做事明智得多。

新管理者心得體會篇6

在2011年進入xx工作的時候,當時記得在南二環四樓集體辦公室,看到很多領導看一本書《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期待去看看,但是一直忙碌的沒有閲讀,現在時隔兩年多了,前兩天才開始讀這本書,以前領導們都推薦看很多書,所以我也經常給助教也推薦優秀的書籍,不讀書不去實踐,很快就要掉隊,不是身體與時間的掉隊,而是思想掉隊,趕不上很多身邊的同事與朋友,他們都在進步,他們每天都會分享更多的東西,所以我也在空閒時間,給自己定嚴格的讀書標準,部分優秀的書籍要寫讀後感,否則一年結束了,回首一年,什麼都沒有做,20多歲就死掉了,70歲拉出去埋葬,我們不想過平庸無的日子,多多去交往更多的優秀朋友,去閲讀優秀的書,去更多的把理論知識轉化實踐。

20xx年初給自己定目標,要讀30本書籍,可惜只讀了三分之一,記憶猶新的讀徐小平老師的《圖窮對話錄》 讀樑文俠的《哲學與人生》 古典的《生活中的心理學規則》讀《成功人生的九商修煉》————特別有收穫,這兩天又讀完了彼得德魯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本書的目錄中有六個推薦序言,其中推薦序言一是海爾總裁張瑞敏。也詳細的閲讀了彼得德魯克的詳細簡介。

以前經常寫作文用的張瑞敏的海爾案例,張總他認為這本書對從事企業管理的人來説是一本非常有效的書。德魯克講的一句話讓他感觸頗深,即“管理得好的工廠,總是單調乏味,沒有任何激動人心的事件發生”,起初他也是不理解的。

在中國的習慣就是轟轟烈烈、忙忙碌碌、激動人心,然而從本質上看這些對提高管理的有效性沒有任何的幫助,唯有靠紮紮實實的管理機制。德魯克講:“在組織而言需要個人提供其貢獻;在個人而言,需要組織作為達到個人目的的工具。個人對組織的貢獻體現在如何以最快速度去創造和滿足用户的需求,而組織為個人所提供的工具就是要支持其實現這一速度。”那麼,管理者就應該學會有效性。

本書針對如何卓有成效,德魯克先生提出了掌握時間、講求貢獻、發揮人的長處、要事優先及有效的決策,必須成為管理者思想上的習慣。換言之,“有效性是一種後天的習慣,是一種綜合的實踐。”而“既然是一種習慣,便是可以學會的”。管理者要學會這種習慣,必須經過訓練。“一個人如果沒有經過這些訓練,則無論他有多大的智慧、多大的努力、多大的想象力和多豐富的知識,也必是一位缺乏有效性的管理者。”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就應該努力的去接受訓練,培養使自己有效的習慣。儘管德魯克先生的要求,部分內容我還無法會意,當時在酷學酷玩做管理工作,雖然管理工作有很深刻的感覺,比如時間管理。發揮人的長處,決策,要事優先等等。

在工作中,有效性是可以學會的,但有效性的學習是一種挑戰、一種實踐。如果我們既不去挑戰自己的目標,又不去應對市場的挑戰,就不會有學習有效性的壓力和動力。在當今社會,一個知識工作者只要他的工作影響着一個組織的績效和結果,他就是管理者,讓自身成效不高的管理者管好他們的同事和下屬,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如果管理者不懂得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到卓有成效,就會給其他的人樹立錯誤的榜樣。要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就要做到某些事情,這些事情雖然簡單,但一定要實踐,只有通過實踐,最終才能將追求成效變成一種習慣。如果做不到卓有成效,就談不上“績效”,不管你在工作中投入多少的時間和精力。從張瑞敏的序言中我體會到這是他經營企業管理多年的切身體會,也是他成功的最基本經驗,非常值得每一位管理者的借鑑。

這本書闡述了成為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五項要素,包括有效的善用有限的時間,重視工作的貢獻,善於利用各人的長處,集中精力於重要領域,善於做有效的決策。言簡意賅,通俗易懂,細細想來,確實切中要害。對於管理者特別是高層管理者而言,卓有成效至關重要,讀了之後深受啟發和教育。《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告訴我們:一羣平凡的人,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業,只要我們組織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卓有成效。管理者的成效往往是決定組織工作成效的最關鍵因素;並不是只有高層管理者才是管理者,所有負責行動和決策而有助於提高機構工作效能的人,都應該像管理者一樣工作和思考。但是,怎樣才能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呢?通過閲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認為關鍵有以下幾點:

首先要把工作當成一種樂趣,清楚自己對工作的貢獻。“學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只有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有着濃厚的興趣和發自內心的喜愛,才有可能在工作中用心思考,努力完成。認清自己對工作的貢獻,才能激發我們工作的效能,提高工作效率。常自問,我在這份工作中能做出什麼貢獻,才能不負於公司給予我的這份薪水。把工作當成樂趣,主動完成任務,在工作中做出對公司發展、項目部建設有益的貢獻。

其次要善於利用有限的時間,集中精力於重點領域。如何管理時間是管理者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合理的配置自己的時間是很重要的,往往就決定了個人的成就。管理者不能面面俱到,親力親為組織裏所有的事情,如果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處理許多的瑣事之上,那樣既累了自己,又提高不了工作效益,最終也一事無成。管理者必須懂得輕重緩急,堅守有限次序,把握“要事優先”的原則。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一次只解決一件事情,面向未來,抓大放小,集中有限的精力於重點領域和工作上,才能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也才能帶動整個組織工作效率的提升。

再次要知人善用,善於利用各人的長處。除了要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外,還要懂得上司、同事、下屬的長處。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之上,懂得放權,讓他們各司其責,充分利用他們的長處做好各項工作,不苛刻他們是完人,重視他們的專長和優勢,才能最大化的做好工作,提高效能。

管理是實踐,管理不在於“知”,而在於“行”,其驗證不在於邏輯而在於成果。書中提到:“無論一個人的才知有多高,只是多廣,是多麼勤奮以及富於想象力,只要他沒有做多這些訓練,那麼他在工作效益上總是有缺陷的。”一個人的才能,只有通過有條理、有系統的工作,通過實踐,才有可能產生效益。管理者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豐富的實踐,才能使得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管理經驗得到完善。

管理者必須做出決策,並且是有效的決策。決策是一種判斷,是若干項方案中的選擇。管理者的職責就是要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就是要進行有效地決策。決策是“不同意見的討論”的基礎上的判斷,不是“一致意見”的產物。他們需要正確的思考和研究,一個人是否可以做出正確的決策是長期經驗的積累。在做出決策時,要確實瞭解問題的性質,仔細思考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案是什麼,以及這些方案必須滿足哪些條件,然後再做出決策。

閲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使我懂得要成為一個有效的管理者,必須要有良好的習慣,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善於利用時間,集中精力於重要領域;知人善用,懂得放權;善於做出有效的決策。要實現這些,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與實踐,身體力行,才能有新的收穫,成為卓有成效的人。以前自己與朋友合夥開學校的時候,對於管理是空白,只知道自己努力幹活,努力工作,管理的是自己,決策也是很失敗的,應該讓決策變成可以貫徹的行動,在執行的過程中重視反饋,以印證決策的正確性和有效性。管理者還需要承擔做出決策的責任,不能推脱,為自己所做決定引起的錯誤與缺點所造成的損失承擔責任,如果企圖迴避這項責任,那麼他將會失去下屬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