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説課科學課心得體會優質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95W

説課科學課心得體會優質多篇

説課科學課心得體會篇1

本學期,我參加了鄉飲教辦組織的的科學教研活動,觀摩了多位科學前輩的示範課,接着又聽了多位老師的反思和多位老師的評課。對我來説,這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活動之後受益匪淺,寫下了自己的感受,勉勵自己。

第一,正確認識科學課程、注重學習。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我剛開始教科學,對科學這門課程知之甚少,從這學期剛開始我就亦步亦趨的跟着劉靜老師學習教科學。通過這次教研活動之後,我學習的目標更加明確。要想教好科學,首先要學好課標。國小科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國小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學習科學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及內容標準。在學好課標的基礎上再學習教材,研究教材,專研教法,才能目標明確,不偏離正確航道。在學好這些的基礎上,再象董老師指導的那樣繼續深入學習。當然學習的方式多種多樣,不但要注重吸收式學習,還要積極參加各級論文、案例等評比活動。更重要的要積極參加各級部門組織的教研活動,以研促學。

第二,觀摩了一節課例。

林霞老師的三年級課例。我感觸良多,因為我也是教三年級的科學課,而且我在上週也在三年級上了這節課。整一節課教師的教學設計、課堂語言點撥能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課堂學生學習評價、探究活動等方面都是值得我好好學習的。本節課讓我感受到:(1)提高學生學習科學課的興趣是尤為重要。林霞老師先用課件展示了幾幅圖片並創設疑問引發學生探究興趣。有了對科學課的學習興趣學生在接下來的活動中都表現得激情洋溢。(2)在學生動手實驗的過程中,林霞老師注重了實驗探究的層次性。他先讓學生觀察,讓學生髮現問題,感覺出其中的不便,比如怎麼可以自由的。學生在實踐的基礎上提出可以用開關解決這個問題。於是林霞老師就因勢利導得讓學生們開始了更高層次的實驗——利用生活中的現象更復雜的。這種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分層次實驗,更有利於培養和保持學生探究的興趣,更有利於他們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和創造思維的開發。(3)本節課還有一大亮點,在實驗完畢展示彙報的時候,老師不但讓實驗成功的小組上台展示成功的方法,而且讓沒成功的小組展示他們的連接方法以發現問題,在這一點上老師注重了面向全體學生,為每一個學生提供了公平的學習科學的機會和有效的指導。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張麗老師的課非常精緻,無論各方面都值得我去學習。老師的導課非常新穎,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她的整節課都充分貫穿了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這一理念。在這節課中,我認為尤其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在材料的準備和組織上,就像她説得那樣她為學生提供了有結構的材料:觀察材料——實驗材料——拓展材料。

第三,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整合是科學教學的關鍵。

要想達到課標提出的教學目標,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必須整合,沒有其他學科整合、其他學科的教學沒有做到有機滲透,學生的科學素養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只有與其他學科整合,特別是與青少年科技活動整合使學生積極參與青少年科技各類活動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另外學校還可以積極開展科學課外實踐活動,主要目的就是對學生進行科學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增長學生的科學知識。我們學校兩個科學老師開了兩個第二課堂,科學實驗課堂和探究試驗課堂。對於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拓展學生的科學知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一點小小的見解,現在我對科學這門課已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今後我會在科學學習的道路上繼續學習,努力耕耘,在張麗老師和各位前輩的指導下不斷進步。

説課科學課心得體會篇2

隨着教學改革不斷深入,新一輪課程改革帶來了許多新的教學理念,也迫使我們要不斷提高充實自己,用新的觀念來武裝自己,把新課程弄懂、吃透,改變已有的教學模式,打破已有的陳舊的、傳統的觀念,使學生在科學課中真的能學到東西,真能親身感感受實驗給自己帶來的喜悦,無論成功與否,真能弄懂哪怕是一個問題,我覺得這也是很大的收穫,我教科學課僅僅一個學期,剛開始真的很茫然,只知道科學是新課程,與自然課有着很大聯繫,但是其它的卻是一無所知,由於一年都沒上班,對一些新方法,新要求更是知之甚少,但是通過幾次備課,參加了幾次研討會後,使我心理開朗了許多,瞭解了一些新的方法、新思路和新理念,使我真正懂得,想教好這門課,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通過這半年的教學實踐,我有點點體會。現在做以小結。

第一點體會就是我的教學觀念發生了變化

雖然説我也曾教過自然課,但是科學和它有着很大不同,過去只是教師講,學生聽,照着教材講;而現在呢?是教師用教材教,真正讓學生去想、去做、自己去探究,教師只是引領者和輔助者而已,使我知道素質教育不是口號,而是確實要培養學生能力,要着重在這點上下功夫,教師的要求也就更高了。

第二個體會是我逐漸有了明確的方向

通過參加教研員國老師帶領我們的幾次備課和幾位優秀教師的上課後,使我逐漸認識到自己上課的方向,不是一味追求課堂要完成任務,達到什麼目的,理解多少東西等等,而是落到實處,通過親自觀察現象、探究活動等具體活動來逐步提高學生科學索養,而情感目標也都做了具體化的小目標。而且還給我們提供了教學中具體方法並附加了案例,這樣使我這個新手也能在它指導下順利完成教學了。

我的第三體會就是學生興趣更高了

教材中選擇了學生常見的事物,像吹泡泡、玩陀螺這些學生常玩的東西,像熱水變涼,哪種材料傳熱快這些問題;我們穿什麼這些學生每天接觸的東西。這樣學生感覺像平時玩遊戲一樣,上課極易興奮,學生興趣極高,另外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同時也給了我們很大發揮空間,像有些內容我可以把它合併一起講,有些學過的可以一帶而過,不必在浪費時間了,這就真正體現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我的第四個體會是科學課的知識強調了系統化

它的每一個單元中的內容都是相互聯繫的,這樣有利於學生思維發展,使他們感到自己是在做科學研究,另外新教材處處體現以學生為主,我覺得,每一節課基本都是以探究為主,教師只是給予協助,推動他們順利完成探究活動,我感覺通過這半年教學,對我的能力要求更高了,我也存在許多差距,我想這對我是一個推動。

最後一點,我覺得我對學生的估評低了

剛開始上課時,每個實驗我説一步,他們做一步,總不敢放手,怕他們做不好。但是後來我發現,學生完全有能力做好,而且有時超出我的想象,他們收集資料和知道的東西,有時連我都不知道,使我很吃驚,出呼我的意料,這時,我覺得給學生一個正確估計很重要。

以上是我通過這半年教學總結出的一點體會,還有許多不足之處,但是我有信心把這項工作做好。我相信我們的未來會逐漸變好,科學教育也會越來越好!

説課科學課心得體會篇3

兩位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所表現的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體現了素質是很高的。在教學觀念上能利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學,方法靈活、面向全體。在基礎知識的處理上,做到了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指導學生小組討論歸納、總結知識規律。在基本功、技能方面,展示了教師的綜合能力、應變能力強,處理突發問題適當合理,從而達到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提高的目的。

通過聽課使我對科學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1、利用教學資源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發揮教具得最大作用,精心組織教學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科學、研究科學,指導學生把學習到的科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去,使學生親近自然,感到學習科學的快樂,提高自身的科學價值觀。

2、注重教法、多激勵少批評,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要注意教法的靈活運用,充分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有效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少批評。調動學生積極合作、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情感,面向全體,是每一個學生都能成才。

總之,我聽完這兩節課後觸動很大,包括其他老師的評價和兩位教研員的總結都使我收穫頗豐,我一定在今後教學工作中學習他們的優點,改進自己的不足,盡心竭力把科學教學工作做得更好一些,把咱們的孩子真的引向科學的殿堂,讓他們感受到科學的樂趣,做一個合格的科學老師。

説課科學課心得體會篇4

按照上級統一部署,我校黨支部正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學習活動,組織全體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認真研讀了《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編》,做好讀書筆記,並聆聽了關於科學發展觀的輔導報告。現結合學習和自己的工作,談幾點體會。

1、通過學習,進一步深化了我對科學發展觀內涵的認識和理解。

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嶄新的思想理念,是在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鑑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的基礎上提出的。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一精闢概括,深刻揭示了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極為豐富,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各個領域,既有生產力和經濟基礎問題,又有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問題;既管當前,又管長遠;既是重大的理論問題,又是重大的實踐問題,體現出的鮮明特點。我深刻地體會到: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一個不斷探索實踐、不斷深入研究、不斷創新發展、不斷提高前進、不斷形成共識和凝聚力的一個過程。這就要求我們要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既要講究科學,又要謀求發展。

2、通過學習,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學習是踐行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前提和基礎。

通過學習《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編》,我感到只有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統一思想、凝聚力量,認清形勢、把握大局,與時俱進、改革創新,才能使我們每一個黨員都成為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先鋒。只有把科學發展觀學深學透,深入基層、深入羣眾才能有的放矢;圍繞科學發展進行解放思想討論才能有所突破,才能真正做到轉變觀念,提高認識,以科學的態度去實踐。

3、通過學習,使我進一步明確了以科學發展觀指導教學工作實踐的重要性。

科學發展觀是在總結我國發展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實踐性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特徵。學習宣傳完善科學發展觀、在本職工作中貫徹實踐科學發展觀,是我們每一名黨員的神聖職責。黨的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既指導宏觀,也指導微觀,既指導我們服務教育教學工作,更能指導我們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質。因為,科學發展觀在其第一要義、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等方面都包含着人本身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內容。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作為學校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傳承朱方文化,打造教育品牌,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專業成長。

4、通過學習,使我進一步明確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與工作實際相結合,立足本職工作。

作為一名黨員,一名教師,學習科學發展觀,更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把學習踐行科學發展觀與當前各項工作結合起來,着力提升我們的理解力、執行力、操作力、創新力、融和力和組織力。把科學發展觀與當前工作結合起來,着力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提高工作水平,要做到以下四個方面:

(1)、要提高學習能力,增強自身素質。在工作中,要深入學習理論知識,用專業知識武裝頭腦,在實踐中善加利用,解決理論不夠紮實,知識不夠豐富,工作成績不明顯的問題。一定要有一種危機感、緊迫感,把教書育人、提高素質作為生存和發展的緊迫任務,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理論水平,提高知識層次,增強做好本職工作的能力。

(2)、要提高工作能力,增強自己的工作本領。在新的工作崗位上,根據教育局的要求,根據學校的特點和學校發展趨勢,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使學校的工作進一步規範化、科學化。

(3)、要提高創新能力,增強工作的實在性。隨着社會的發展,新的問題將會越來越多,工作任務也將會越來越繁重。要使教學工作再上新台階,要求我們必須提高創新能力。作為一名黨員教師,就要以良好的精神狀態面對全新的工作,要具有“忠於職守、愛崗敬業、開拓進取、樂於奉獻”的職業道德,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動權,事事要講發展,不斷開拓工作新局面,多為學校着想,多為師生辦實事。

(4)、要提高自律能力,增強教師的形象。要有高尚的師德,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形象。要正確認識自我,培養高尚的人格,始終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良好作風。自覺地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各項工作,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工作,認認真真地完成各項任務,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有奉獻精神,發揚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精神。和和氣氣待人,團結同志,自覺接受教職工的監督,共同營造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發展局面,把心思用在工作和事業上,使學校工作正常有序進行並上新的台階。

社會在進步,學校要發展,都離不開科學發展觀。我要緊密結合新時期下工作的新特點,新要求,加強自身建設,轉變觀念,拓寬思路,不斷創新。在學校校長的領導下,在老師的支持和配合下,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潤州教育的新跨越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説課科學課心得體會篇5

初次聽説“科技俱樂部”這個名詞,是在進四中前與班主任的談話中,當時真的很難想象這是一個怎樣的組織。我在濟南求學九年,參加了無數學科競賽,卻從沒聽説還有“學生科技活動”。

入學教育時,李京燕老師為報名參加俱樂部作的動員,我至今記憶猶新。動員會上播了一段我俱樂部成員在內蒙古草原上考察生態的錄像。我當時非常羨慕錄像中的那些同學能夠在專家身旁,把他説的每句話飛快地記到本子上。我想,這些同學當時肯定也是內心充滿幸福的,因為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得到了額外的滿足。

因此,僅是出於對知識的渴望,我決定報名參加俱樂部,而且把它看得跟參加學科競賽一樣重。

報名的程序並不複雜,只需作一個演講,闡述一下自己對科學的認識,老師會據此判斷你是否適合加入俱樂部,我作了精心的準備,最後藉助圖形講述了我對科學發展的想法。“……科學就像一個球。科學愈發展,球的體積就會愈加膨大,但與此同時,球的表面積也在增加,也就是説科學所面臨的未知領域也在增多,所以科學的發展是沒有止境的。……”我一邊比劃着,一邊説了上面這段話。

幸運地,我成為了俱樂部的正式成員。

俱樂部的活動是非常豐富的,其中最常見的形式就是科普報告會。要知道,作為高中生就能聽到中國乃世界頂級科學家的報告那可是難得的機遇,因此高一時我幾乎參加了每場報告,儘管會場離我家有十公里之遙,儘管報告會常在週末而我在週末除了有倚疊如山的作業,還要上數學、物理奧校。

絕大多數報告都是非常引人入勝的,以至職業理想尚不太明確的我,常會在環境學報告之後想:“將來不如去學環境。”而在材料學報告之後又想:“其實學材料也不錯。”

報告會再誘人,也不如野外考察能更大限度地滿足你的渴望。其實參加野外考察的意義並不在於你去了那兒,而是在於你可以隨時就身邊的問題向專家質疑,任何一個靈感的火花都可以引發一次討論。

在寧夏沙漠生態考察活動中,我得到了兩個比較重要的思想體會,當然,它們都是以很多次就具體問題的質疑和討論為基礎的。第一個體會是我個人在參加俱樂部活動時“想”與“説”的原則:在科學討論過程中,如果你有了一個想法,就不妨先把它提出來,然後再考慮這個想法是不是別人也曾提出過,有沒有科學價值等等。如果你總想了解了其他人的所有想法之後,再設法提出自己的見解,那你的思維事必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先讓思想的火花盡量多地迸出,然後再進行篩選,這才是正確的做法。第二個想法是關於人類應當以如何的態度面對大自然。在我以往所受的教育中,“人定勝天”是一個被反覆強調的定則。但在這次考察之後我終於明白了人與天之間絕不能是一種“誰勝誰”的對立關係,“天人合一”才是我們應當追求的理想狀態。

相比之下,在海南水稻科技考察中,我並沒有經歷什麼重大的思想轉變。但在寧夏之旅中得到了的第一個體會,這時已成為了習慣,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在聽説一系稻自交不分離現象,並聽説這一現象的解釋是世界上遺傳學研究的前沿時,能夠立刻根據自己掌握的遺傳學知識做出一種解釋,並提出相應的實驗方案。這也是為什麼面對親手捉到的水蛭和蝰蛇,我能想到“是蝰蛇吞噬水蛭還是水蛭吸乾蝰蛇”這樣的問題而將它們放到了一起。儘管後面這一想法顯得有些瘋狂,但我覺得這與科學並不相悖。

其實要説我參加的最主要的俱樂部活動,還得算在微生物所的實踐。與以上兩種活動形式(報告和考察)不同的是,這樣的實踐是真正的科研,我們經歷的是從提出課題,設計試驗,進行試驗,分析結果,到總結討論的整個科研過程。在微生物所的這段經歷是我終生難忘的寶貴財富。因為整個實踐都滲透着我的汗水與靈感。事實上,在真正的實踐開始之前我們就已體嚐到了科研的艱辛。我永遠無法忘記在進所實踐的前一個學期裏,我是如何擠出時間翻看大部頭的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遺傳學教材,甚至英文的文獻――那滿篇的專業詞彙看得我頭昏腦脹,字典上查不到的專業名詞只能根據以往閲讀中文材料時得到的知識來猜測它大致的含義。

讀到“滿腹經綸”,本以為進所實踐會順利許多。誰知進所的第二天,我們就得到了一個警示: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那天我們連續戰鬥24小時,進行製備噬菌體的工作,最終卻失敗了。製備噬菌體我們做了兩次才獲得成功,擴增試驗做了四次才達到試驗目的,超感染實驗也做了四次,而質粒電泳實驗不知做了多少次,才拿到兩張可以説明問題的照片。當你早晨7:00投入實驗一直做到晚上10:00,第二天卻發現實驗失敗,頭一天的努力付諸東流時,當你一次又一次地重複,不知要重複多少次才能獲得成功時,你怎能不產生悲觀的情緒呢?液晶專家林磊教授的一句話支撐我堅持了下來,他説:“有一百個ideas,其中一個獲得成功,那就很好了。”因此我堅定了一個信念:如果我不斷改進做了一百次試驗仍然失敗,我一定會在分析原因後去做第一百零一次嘗試。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大師曾經説過:“我之所以獲得成功,是因為我比別人多堅持了一會兒。”我相信這是事實。

向外國科學家要菌株的那段經歷就更加令人回味無窮了。最初我們給擁有這種菌株的一位科學家發去了e-mail,但三天之後仍舊查無音訊,於是我從網上查詢得到了可能擁有這種菌株的許多科學家的郵箱地址,同時向他們發送了電子郵件。終於有了迴音,我們大喜過望,誰知回信的內容卻是:“對不起,我手頭沒有這種菌株,祝你好運!”我們並沒有氣餒,繼續查詢郵箱地址並將e-mail成批成批地發送出去。又過了許多天,在接到無數封表示歉意並給出美好祝願的回信之後,終於有三位美國科學家同時向我們表示可以為我們提供菌株。當時真有種“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感覺,就在這時,美國爆發了炭疽危機,差點毀了細菌們的中國之旅。

我們的導師黃力研究員和王芳碩士在整個過程中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黃教授對我們關懷超過了對微生物的正式人員。王老師總能耐心地向我們傳授複雜的實驗技巧。不論我們取得了怎樣的成績,我們都不會忘記他們的指導和幫助。

我還要感謝京北市青少年科技俱樂部的老師,是他們為我提供了以上所有接觸科學的機會,他們是我科研生涯的引路人。

説課科學課心得體會篇6

教育的題材應當來自生活自身,生活和經驗是教育的靈魂,離開生活和經驗就沒有生長,也就沒有教育。小朋友年齡小,知識經驗貧乏,往往通過感知和依靠表象認識事物,幼兒的科學活動也是在周圍事物的互動中完成。《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科學教育生活化,生活問題科學化已經成為現代科學教學改革的方向。因此,在幼兒科學活動中,我們應都以生活化的方式活動,使幼兒體會科學在身邊,感受科學的趣味與價值,讓幼兒對科學發生親切感,有益於幼兒發現、理解、探索和應用科學。

一、活動的資源,來自幼兒生活

科學源於生活,啟於生活,生活是科學教育的源泉,科學教育直根於幼兒的生活。幼兒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這樣的學習特點也要求幼兒科學教育的內容取於幼兒生活,因此在選擇科學教育的餓內容時,就應以幼兒的社會生活為基礎,抓住幼兒身邊的事物來組織活動。如:幼兒園、社區公園、超市、學校、理髮店等,這些周邊的環境都是幼兒進行科學探索的很好的場所,秋天的時候,我們和小朋友一起走進身邊的公園,觀察樹葉的變化,,小草枯黃,可以讓小朋友走進超市,自身為家長購買東西,在自身觀察、探索、討論、交流和操作的過程中發展多種能力。活動室的環境也是科學教育的資源,門上的鎖、空調、電扇等,都是科學教育的資源,這些來自幼兒生活的活動,小朋友們都會非常樂意接受,活動的效果也非常好。

記得一次,我們在户外活動時小朋友們發現了地上很多的葉子,婷婷喊了起來:“好多的桑葉。”我就和幾個小朋友一起問:“到底是什麼?這裏有桑樹嗎?你們想想這是什麼地方?”於是,小朋友就與邊上的同伴商量,並在周圍尋找答案了。不一會兒,他們就找到答案了,原來這個葉子是,上面的葡萄樹上掉下來的,和桑葉長得有點相同,小朋友們都認為是桑葉了。假如小朋友身邊沒有這樣好的教育資源,那麼小朋友也就不會有這麼大的興趣,這麼主動地參與活動了。老師千萬不要錯過身邊一些好的教育資源,一定要和時地對幼兒進行教育。

二、活動的開始,是從幼兒自身動身的

科學活動中的開始,我們一般都是從小朋友感興趣的問題入手的,而且活動的內容都是比較熟悉的,那麼小朋友的積極性也就很好地調動了。例如:在一次數學活動“認識左右”,我開始就直接説:“小朋友,你們喜歡和老師做遊戲嗎?那請你舉起你的手,因為生活中一般小朋友都是習慣用右手來做事情的,於是我就馬上説:“你們剛剛舉的就是右手。”那你知道另外一隻手叫什麼嗎?小朋友們馬上説:“左手”。這樣一會小朋友們就能區分出左右了,還讓小朋友找出像左右手一樣的朋友,進一步鞏固對左右的認識。在開心、寬鬆的氣氛中學習知識,小朋友是多麼的喜歡呀!

三、接受的教育,是幼兒自願的

一般我們以前的科學活動,總是老師先講方法,然後才讓小朋友們去做。這樣幼兒比較不自由,必需跟着老師制定的計劃來做,比較被動。在一些日常活動中小朋友是比較自由的,他們可以自由地玩,那麼老師可以觀察,並給予小朋友一定的指導。

一次我們户外活動回來,可是洗手時卻沒有水,小朋友就三三兩兩地在説:“水怎麼會沒有的?是不是用完了?”然後我就和小朋友一起討論:沒有水會怎樣?通過交流,讓小朋友知道要節約用水,沒有水,就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方便。還讓小朋友回家後把沒有水以後的情況畫下來,本次活動給小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朋友的心中也意識到了水的重要性。

科學教育活動不能僅僅在於老師組織的正規活動,應貫穿於小朋友的一日活動中。老師要隨時捕捉學習的環境。如:吃點心時,可以問餅乾是什麼形狀的 ,用什麼做成的、什麼口味的。小朋友帶來的糖果,實物我們也可以進行分類,品嚐,製作,一系列的活動過後,小朋友對於學習也就更感興趣了。

四、教育是隨機的,處處存在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有這樣的體會,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備課、製作教具、準備資料,可效果不一定令人滿意。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做有心人,儘量給小朋友 “活”的教育,善於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現象對幼兒進行隨機引導。如:一次在午睡起牀的時候,我在弄窗簾,發現彬彬趴在窗邊,就問:“在做什麼呀?”“老師,窗户的玻璃可以寫字。”其他小朋友問:“為什麼可以寫字?”“有水吧!”“那水從哪裏來?”“哪個小朋友知道的?”一會,活動室裏,小朋友的討論聲沸騰了裏起來,雖然小朋友吃點心、起牀的時間慢了,還影響了午間操,但他們很主動地在討論問題,作為老師也以阻止嗎?一旁觀察,給予適當的指導,才是必要的,他們自身的知識也就無形中掌握了。

教育在幼兒的生活中,教育是生活的一局部。生活是教育的內容,也是科學教育的重要途徑。生活不只僅是幼兒獲得直接經驗的基礎,認識周圍世界、獲得知識,也培養了幼兒真正的探索動機,好奇心、探索慾望,提供了前提和背景。因此,在教育過程中一方面要關注幼兒最關心或者與幼兒有直接聯繫的實際生活,採用觀察、探究、實驗和操作的方法,激發幼兒知、情、意的全身投入,另一方面,要不時地擴大幼兒的生活空間和活動範圍,激發幼兒廣泛的興趣和求知慾望,堅持與延伸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是科學的,才會讓更多的小朋友喜歡。

説課科學課心得體會篇7

今年暑假我有幸參加了我縣教師網上培訓活動。這次活動使我受益匪淺,增強了教學基礎理論,更新了職業教育的理念,使自己從單純的理論教學逐步轉向更成熟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一起發展。以下是我對自己這次培訓學習的簡單回顧。

一、實施有效教學,構建高效課堂

高效的課堂教學效果源於有效的課堂教學,實施有效教學又離不開教師的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要構建高效課堂,要提高教育質量,必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要創造一個有利於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的教育環境,提供給學生充分發展的時間和空間。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應該是主動、積極的,應該充分激發學生的思維和創造力。

二、教師應經常進行知識更新

知識也有保質期。作為教師,實踐經驗是財富,同時也可能是羈伴。因為過多的實踐經驗有時會阻礙教師對新知識的接受,也能一時地掩蓋教師新知識的不足,久而久之,勢必造成教師知識的缺乏。缺乏知識的教師,僅靠點舊有的教學經驗,自然會導致各種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這時舊有的教學經驗就成了阻礙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和提高的障礙。所以,對於這種學習、培訓,對於一個教師來説,是很有必要的,是很有價值的。

三、學會賞識別人,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國小生心中的世界,是個真、善、美為主體的純真世界,他們對社會上不良行為和不良風氣的影響往往難以判別,甚至於盲從。習作或日記是他們心靈的窗户,友愛、憎惡是其真情流露。教師應善於從中發現苗頭,引導教育,防微杜漸。教育學生從小要樹立遠大的革命理想,明確學習的目的,關心和體貼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從勞動中獲取更多的知識。

四、和學生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

學生的成功,也就是教師的成功。在教學中,我先學生之憂而憂,為學生之樂而樂。學生在課堂上會思考,會提問,我感到欣喜;學生能自己主動閲讀,寫筆記。我為他高興;學生在運動會上獲獎,我為他歡呼;我學着做一個伯樂,為學生的每一個進步喝彩;我試着和他們一起體驗學習的壓力,享受成功的喜悦。

五、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當好組織者

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信任學生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應變把機會交給學生,俯下身子看學生的生活,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學生,學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方法和過程,教師也就可以自如地開展教學活動。新課程實施的靈活性大,讓教師覺得難以駕馭教學的行為,課堂教學中表現為過多的焦慮和不安。那麼,怎樣調動學生的“思維參與”呢?應當創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心理的認知衝突,使學生處於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為此,教師要多給學生做、説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這樣,學生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也就會高起來,他們的才智就會得到大大的提高和發展。

六、積極加強課程改革,做課程改革的實踐者

課程改革現在雖然還處於探索階段,許多未知的領域需廣大教師去進行認真摸索和總結。經過兩個月的培訓,認識到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觀者,而應去推動它朝正確方向發展,做一個課改的積極實施者。我想只有經過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新課程改革就會遍地生根、遍地開花、遍地結果。這樣中華民族將會是一個富有創新能力的民族,並會永葆青春、永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這次培訓內容豐富,學術水平高,充溢着對新課程理念的深刻闡釋,充滿了教育智慧,使我們開闊了眼界。雖不能説通過短短几天的培訓就會立竿見影,但卻也有許多頓悟。身為老師,要把握新課改的動態、要了解新理念的內涵、要掌握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反思,不斷地研究,厚實自己的底藴,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將靜下心來採他山之玉,納百家之長,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學,在教中研,走出自己的一路風彩,求得師生的共同發展,求得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在這裏,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壓力變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骨幹教師,就要不斷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這就需要今後自己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努力學習各種教育理論,勇於到課堂中去實踐,相信只要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會有所收穫,有所感悟。

隨着時代的進步,教育的改革,當今的形勢向每一位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因此,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定會更加努力,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完善自己,書寫出燦爛美好的未來。將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在師一日,便不可荒廢半日。通過學習不斷獲取新知識,增長自身的才幹,適應當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