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楷模的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6.34K

楷模的心得體會多篇

楷模的心得體會範文篇1

10月22日上午9點,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尚未開館,大門外等待參觀的觀眾已排起長隊。“銘記偉大勝利捍衞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主題展覽”19日開幕後,來自社會各界的參觀者絡繹不絕。

中共中央黨校報刊社網絡與新媒體中心工作人員張保平,特意帶着單位裏的預備黨員前來觀展。早已刷過不少展覽新聞的他專門去看了特級英雄楊根思的相關展櫃,並向預備黨員們講述心目中的“英雄偶像”。

“‘三個不相信’精神,我們這一輩仍在傳承。出國維和、抗疫、抗洪救災……事實證明,和平年代依然需要這樣的精神!”這位曾在部隊服役26年的轉業老兵堅定地説。

走入展覽大廳,第一展區上方懸掛着令人震撼的志願軍番號旗陣,100面鮮紅的旗幟整齊排列,垂掛半空,每一面都寫着一個參戰建制單位的番號。“旗陣”盡頭,一面繡着“中國人民志願軍”字樣的巨幅紅旗靜靜鋪展,張貼在牆面正中。

走到這裏,參觀者不由放輕了腳步,駐足、拍照。人羣中,86歲的志願軍老兵張漢傑突然高高舉起右手,指着一面旗幟激動地説:“炮八師,那是我的老部隊!”

在展覽“以打促談愈戰愈強”板塊,血戰上甘嶺的景觀雕塑真實再現出那個艱苦卓絕的經典戰例。特製音效模擬的隆隆炮聲讓張漢傑老人的記憶又回到70年前,奔赴朝鮮戰場那年,他只有17歲,來參觀主題展覽時,他特意穿上了舊軍裝。

上甘嶺戰役景觀雕塑前,一方展櫃裏靜靜陳列着從特級英雄黃繼光犧牲處挖出的爆破筒。91歲的志願軍老兵呂長浩站在爆破筒前,一遍遍撫摸玻璃罩,久久不願離去。持續43天的上甘嶺戰役中,作為炮兵的他奉命進行火力支援,激烈的戰鬥中,高地上的石頭被炸成粉末,一截截枯木飛上了天,陣地的山頭被生生削去兩米。

“那時我們的火力、裝備比美軍差遠了。但我們的戰士敢打,敢拼,靠的就是必勝的信念。”呂長浩聲音有些哽咽,“去了朝鮮就沒想過生死。我們只有一個念頭,就是保家衞國,絕不讓祖國和同胞受到侵害!”

540餘張照片、1900餘件展品向參觀者講述着那段炮火紛飛的英雄歲月。景觀雕塑對面,一截上甘嶺戰役中的電話線殘破不堪,被炸斷了50多處。不遠處的展櫃中,一級英雄邱少雲犧牲後殘存的棉衣碎片擺放其間,英雄的遺物深深震撼了人們的心靈。

據軍事博物館副館長黃亦兵介紹,本次展覽中有824件文物系首次展出,不少當年的衣物、水壺等生活用品,都是各地的志願軍老兵聽説辦展消息後,自發捐獻的。

中國新聞社員工姜永恆站在志願軍戰士的破舊單衣前感慨萬千,這名80後驚歎於先輩們竟穿着如此單薄的衣物,在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的嚴寒中堅守陣地。而上方的牆壁上,恰巧懸掛着一張幾名志願軍戰士的合影。黑白照片上,年輕的戰士們微笑着,手握鋼槍,目光堅定。

站在王海大隊空戰示意圖前,望着一架架志願軍空軍駕駛的米格-15殲擊機模型,94歲的老兵蔡錦濤自豪地挺直腰桿説,他當年就負責審訊美空軍俘虜。

1950年10月,24歲的蔡錦濤報名參軍,與戰友第一批跨過鴨綠江。他記得,最初的那段日子美國飛機到處狂轟亂炸,後來“我們的飛機來了,美軍的戰俘就越打越多”。看到熟悉的戰機,蔡錦濤興奮不已,“事實證明,我們不懼怕任何敵人,我們的戰士英勇無畏。以前是,現在也是!”

展線最後,一張火神山醫院出具的出院證明,與一張年輕志願軍軍人的黑白照片一同展出。照片是志願軍老兵張兆堂在入朝時拍攝的。今年2月,他感染新冠肺炎入院。在火神山醫院病房裏,這位老兵發揚當年戰場上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戰勝了新冠肺炎這個“敵人”。

10月20日,張兆堂專程趕到北京觀展。展櫃前,他掏出那張照片的原件,驕傲地疊放在出院證明上方的玻璃上。

“戰勝新冠肺炎,是我的又一場勝仗,我這一輩子都在打勝仗。”這位經歷過多次生死考驗的老兵説,“中國人的意志是打不垮的。我們永遠會為了祖國和人民、為了和平正義而戰。”

展覽上還展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手稿,幾位前來觀展的志願軍老兵聚在那裏,共同唱起熟悉的旋律。雄壯激昂的歌聲迴盪在空曠的大廳裏,引得路過的觀眾紛紛停下腳步,舉起手機拍攝記錄。

展廳出口,留言簿上記錄着不少觀眾的感言。一位名叫危平的志願軍老兵留言説:“祖國萬歲,珍視和平。”在她的筆跡後面,年輕的參觀者續寫道:“謝謝你們,偉大的人民英雄萬歲!”“向最可愛的人致敬!”

楷模的心得體會範文篇2

“孫景坤同志在朝鮮守備戰鬥中,創立功績,業經批准記一等功一次,這不僅是個人的光榮,全軍的光榮,也是人民的光榮,祖國的光榮……”在已通體泛黃的“報功書”上,幾句鏗鏘有力的褒揚之詞,開啟了那一段塵封的歷史——

1948年,孫景坤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後參加四平戰役、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和解放長沙、海南島等戰役,多次立功受獎;1950年,他赴朝作戰,參加過上甘嶺戰役,先後榮立一、三等功,回國後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55年他復員回鄉,深藏功名服務百姓,甘於清貧、堅守初心。

遼寧省丹東市元寶區金山鎮山城村的老複員軍人孫景坤,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優秀共產黨人的初心和本色。

“這是一等功獎章,這是三等功獎章……”遼寧省丹東市元寶區山城村,一間不起眼的平房裏,整潔的書桌上擺放着96歲的老英雄孫景坤的軍功章。

孫景坤的故事,得從72年前的1948年説起。

那年1月,24歲的孫景坤告別新婚妻子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隨40軍119師357團參加四平戰役、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和解放長沙、海南島等戰役,屢立戰功。

在解放四平的戰鬥中,孫景坤是機槍手,是敵人火力重點打擊對象,密集的子彈襲來,如今他的身上仍留有不少傷疤。由於表現出色,1948年,孫景坤於戰地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0年,美國發動侵朝戰爭,把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剛從海南戰場撤回的孫景坤,立即隨部隊集結安東(現遼寧丹東)待命。

“保衞和平,保衞勝利果實!”10月的一天,命令終於下來了,孫景坤隨部隊一起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1952年10月27日中午時分,孫景坤所在部隊堅守上甘嶺161高地,在擊退敵人一次又一次進攻後,部隊傷亡慘重,161高地三面處於敵人的火力控制之下,增援部隊很難上去。當時擔任副排長的孫景坤帶領9名戰士,帶着8箱手榴彈、兩箱子彈,從敵人火力死角突上陣地。在擊退敵人瘋狂反撲中,孫景坤擊斃數十名敵人,和最後剩下的3名戰友頑強地堅守在陣地上。趕來支援的戰友找到了昏迷的孫景坤。

1953年,孫景坤榮獲一級戰士榮譽勛章。同年,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回國英雄報告團成員,孫景坤受到了親切接見。

“為民幹事,一刻也不能等”

硝煙散去,孫景坤將奮鬥的“戰場”轉至亟待脱貧的家鄉。1955年,孫景坤復員,他主動放棄城市工作的機會,將各種功績證明悄悄收藏起來,決定回鄉務農。再次成為農民的孫景坤感慨地説:“當過兵的我與之前不同了,從火線入黨那天起,我更堅定了將自己的一生投入到保衞祖國、建設祖國事業中去。”

懷揣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願景,孫景坤在這片生他養他的土地上辛勤勞作,一干就是幾十年。

回鄉後的第3天,孫景坤就拿起農具到生產隊參加勞動。很快,踏實肯幹的孫景坤當上了山城村生產隊隊長。“別小看這個職務,這需要極好的口碑和信任。”山城村黨支部書記邱大鵬告訴記者,那會兒,村民們並不知道他曾立下赫赫戰功,可大家覺得,他是黨員,上過戰場,政治上過得硬、靠得住。孫景坤沒有辜負村民們的期待,他帶領鄉親走合作化道路,大力發展糧菜生產和鄉村建設,用幾年的時間栽下大量的松樹和板栗樹,改變了家鄉的面貌。

山城村有一條河,常年洪水氾濫、侵蝕土地。從戰場上走來的孫景坤沒有一絲退縮,他帶領鄉親一起擋河造田,改造了100多畝耕地,建起了簡易大壩。山城村婦女主任劉玉慧回憶,雖説是簡易壩,但在當時確實起到了防洪的作用,守住了農田,保住了集體財產。

後來,村裏有人問他:“老孫,你本可以躺在功勞簿上享福,為啥還這麼拼命幹?”孫景坤卻説:“為民幹事,一刻也不能等。從我參加革命那天起,就把自己交給祖國和人民了。”1971年,他還把19歲的大兒子送去參軍。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多年來,孫景坤始終將功勛榮譽壓在箱底,從未向別人提及,更沒有因此向組織提出任何要求,一直靠參加生產勞動獲得收入,就連兒女也只知道父親是一位老兵、上過戰場,僅此而已。孫景坤的大女兒孫美麗説:“有一次,同村的人拿着一本小冊子,説這書上説的英雄不是老孫頭嗎?我們才逐漸知道父親那些年在戰場上經歷了什麼。”

孫美麗不理解父親為什麼對家裏人很“摳”,“小時候家裏連4塊錢的學費都拿不出,按説我爸是生產隊隊長,只要開個介紹信,學費就可以免了,可他堅決不給開”。後來,當地電信局招一批話務員,選中了孫美麗。孫景坤得知後,硬是把她的名額讓給了別人。“他在生產隊當了20多年隊長,每次都毫不猶豫地把機會讓給別人。”隨着年歲漸長,孫美麗慢慢讀懂了老人的想法:當年和父親一起參軍的10個夥伴,活着回來的只有3個人。經歷過生死的父親,總想回饋社會更多,“他更多是在替戰友活着”。

孫景坤的日子過得清貧,可他依舊堅持吃苦在前、不改本色。在家鄉擔任村幹部期間,他處處以一個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實幹擔當、積極作為。為了讓村民儘快脱貧致富,1984年,他組織村民成立共同致富小組、扶貧致富小組。

幾十年來,孫景坤嚴格按規定數額報銷藥費,從沒向組織提過特殊要求。“我最懷念犧牲在戰場的戰友”“我的戰友就犧牲在我跟前,和戰友相比,我還活着,已經很幸福了……”孫景坤説。

楷模的心得體會範文篇3

1953年,孫景坤榮獲一級戰士榮譽勛章,並受到金日成將軍的接見。同年,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回國英雄報告團成員,孫景坤受到了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這樣一位英雄,本可以留在城市,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享受優渥的待遇,過安逸的生活,但想到家中父母年邁,當兵7年只與父母和妻子見過寥寥幾面,1955年復員後,孫景坤選擇回到家鄉山城村務農。

村民們當時並不知道眼前的孫景坤是戰功赫赫的英雄,但他們覺得,他上過戰場,又是黨員,一定能帶領大家過上好日子。在這樣的期許下,孫景坤當了村裏的生產隊隊長,在這個崗位上,孫景坤要為全村謀劃,據他的大兒子孫福貴回憶,小時候他們很少能夠見到父親,他總是早出晚歸,奔波忙碌,很少有閒下來的時候。

子女們幼時覺得有些陌生的父親,卻是村民們的“老熟人”,每一户貧困户的冷暖他都牽掛在心。那些年,他帶領村民們大力發展糧菜生產,還種下了數萬棵松樹和板栗樹;洪水侵蝕農田,他就帶領村民建起簡易大壩,擋水造田。那時,機械化還遠遠沒有普及,這些工作,都是用着極其簡陋的設備,靠着孫景坤和村民們的雙手一點一點幹出來的!如果説,村民們一開始相信他是因為他政治過硬,那麼後來村民們愛他敬他,是因為他真的給大家帶來了紮紮實實的好日子!1983年不再擔任村幹部後,他仍然是村裏最受敬重的老人之一。

楷模的心得體會範文篇4

這是令人嚮往追隨的力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耄耋之年的張富清老人用自己一生的實際行動為我們樹立起了一座精神的燈塔。從座談體會、網絡跟帖、朋友圈感言中,我們能感受到巨大的社會反響。只要看過聽過他事蹟的,無不肅然起敬、感佩不已,彷彿其中有一塊強大的天然磁場,閃耀着超凡脱俗的光芒,吸引感召着我們,讓我們不自覺地去追隨、去效仿——這就是榜樣的力量。“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張富清的事蹟被廣泛傳播,體現出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得到了人民羣眾的充分認可,價值主張獲得了社會大眾的衷心擁護。

這還是激勵我們持續奮鬥的力量。當前,全黨正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新時代的奮鬥中,必須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和使命。作為國有金融機構的建設銀行,正在全力推進“三大戰略”,開啟“第二發展曲線”,從而擔負起服務國家建設的初心和服務實體經濟的使命。作為建設銀行的員工,我們應當向英雄學習,與榜樣對標:要學習英雄忠誠的政治品格,堅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覺悟;要學習英雄崇高的思想境界,內化為精神的操守,外化為行動的指針;要學習英雄堅毅的意志品質,在艱險中錘鍊,在磨礪中進取;要學習英雄無私的奉獻精神,一心為公,不慕虛名,兩袖清風,內斂謙和。特別是要在“三大戰略”的實施中,要堅決貫徹總行黨委的戰略意圖,以抓鐵有痕的定力去執行,以自覺擔當的行動去落實,以鋭意進取的狀態去創造,要在本職崗位上幹出實績與實效,作為對張富清老英雄的最好致敬!

楷模的心得體會範文篇5

代代忠誠

457人29年無違法違紀

榮譽得到不易,超越更難。

有這樣一組數字:“漳州110”警隊38批次457人連續29年無違法違紀;107人次立功受獎,47次獲得省部級以上集體表彰,湧現出全國公安英模郭韶翔、張志民、陳偉強,全國十大傑出青年崗位能手許佳。

英雄只能成長在孕育英雄的土壤中。這土壤,必須識英雄、愛英雄、育英雄而不能寵英雄。

“全體集合!”晚上10點,隊長召集民警在洗漱室集合,並開始問話:“你們立過一等功?”

“立過。”

“那牙刷的方向怎麼不一致?”

站在隊前列的民警鄭瑞鍾十分羞愧。這一晚,4名民警收到“黃牌警告”,每人罰款300元。

“潑上去的是冷水,激發出的是使命擔當。”漳州市公安局副局長許佳説,在漳州110,不管是5公里耐力跑還是100米衝刺,都有着高於普通民警的嚴苛要求,對訓練不達標的民警都會處罰。

民警王智達曾經回答過別人這樣的問題:

“別人升官發財,你心態平衡嗎?”“平衡。110民警,就是保護人民的!”

“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有些苗頭、隱患就被規矩預防了。”“漳州110”大隊長黃海強認為,所有的高標準嚴要求,都是英雄下達給自己的死命令。只有從嚴從實從細抓過硬隊伍建設,才能讓“漳州110”這面紅旗高高飄揚。

平日裏,“漳州110”會組織民警到紅軍進漳紀念館、谷文昌紀念館等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聆聽那些偉大心靈的迴響。

楷模的心得體會範文篇6

英模,是前進道路上的閃光旗幟。走近英模,我們能感受心靈上的震撼;解讀英模,我們能經歷靈魂上的洗禮;學習英模,我們能汲取精神上的力量。

滕啟剛的先進事蹟,樸實無華、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催人奮進,我們既為失去這樣一位好法官而痛惜,也為遼寧政法隊伍中湧現出這樣一位先進典型而自豪。

學習滕啟剛先進事蹟,就要學習他初心如磐、意志似鐵的忠誠本色。不管崗位怎麼變換,他始終堅守初心、忠誠履職、秉公辦案。他把對黨和人民事業的絕對忠誠融入到每一份公正判決、每一次矛盾化解中。

學習滕啟剛先進事蹟,就要學習他牢記宗旨、甘於奉獻的愛民情懷。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斷提高羣眾工作本領,始終與人民羣眾想在一起、幹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通過優質高效服務,不斷提升人民羣眾對政法工作的滿意度。

學習滕啟剛先進事蹟,就要學習他勤勉敬業、守土盡責的擔當精神。把職業當成事業來幹,以實幹書寫人生,用奮鬥鐫刻榮光,用實際行動踐行崇高理想信念,把維護公平正義作為永恆價值追求。

學習滕啟剛先進事蹟,就要學習他清正廉潔、嚴於律己的道德情操。始終牢記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自覺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真正做到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楷模的心得體會範文篇7

近年來,九十年代中期,一個響亮的名字“漳州110”和他們的先進事蹟,伴隨着“巡警”這個新的警種傳遍神州大地。5年多過去,這支被國務院命名為“人民的110”的光榮隊伍,繼續發揚“漳州110”嚴格執法、熱情服務、快速反應、赤誠為民的優良傳統,堅持以實施包括“青年文明號”活動在內的“跨世紀青年文明工程”和“跨世紀青年人才工程”為主題,以創建活動為載體,以巡警勤務為陣地,立足崗位,面向社會,充分發揮全國“青年文明號”的示範、導向和表率作用,不斷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和隊伍建設的力度,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當好精神文明建設的排頭兵,實現了新的跨越。

文明塑警固根基

在“青年文明號”創建工作中,他們針對隊伍中絕大多數是青年民警,思想活躍,可塑性強的實際,始終把政治思想教育放在首位,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教育,塑造巡邏人民警察文明規範執勤與服務的良好形象,增強了創建工作的基礎。

他們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關於堅持“三講”,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決定》,組織民警參觀、學習漳州市“五種精神”紀念館;觀看《生死抉擇》等警示教育片;請老紅軍、英雄模範人物來隊講革命傳統、做事蹟報告;開展學先進,爭奉獻活動;請黨校老師、紀檢監察幹部為民警講課,廣泛深入地開展學習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十五大精神、十五屆五中全會公報和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展“三講”、“三項教育”和“創優思源、優而思進”的思想教育,優而思學、優而思進,提高民警的政治理論水平和思想素質,把全體民警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來和發揮出來。2000年8月,大隊作為全省的代表光榮出席了團中央組織的“全國青年文明號優秀集體代表思想政治工作座談會”,並在會上做了經驗介紹。

楷模的心得體會範文篇8

“我愛親人和祖國,更愛我的榮譽!

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

冰雪啊,我決不屈服於你!

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的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這是一位叫宋阿毛的志願軍烈士生前寫下的絕筆信。他是犧牲在長津湖戰場上129名戰士中的一員。他們在風雪中堅守陣地、阻擊敵軍六天六夜;他們以戰鬥姿勢凍死在戰壕裏,槍口仍對着敵人;他們就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偉大戰鬥精神的昇華——“冰雕連”!

這組讓敵軍見了也肅然起敬的冰雕羣像,用血肉之軀築起了祖國的鋼鐵長城;用堅毅與頑強凝聚起強大的中國力量,鑄就了中華民族魂。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證實了自己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忠誠;用筆直的脊樑撐起了共和國,也撐起了我們今天的和平與安寧。他們就是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

這世上,從沒有天生的英雄,誰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可總有一羣人,從未辜負自己的誓言。有一分熱,發一份光,把點點螢火匯聚成温暖人間的星河;把對祖國和人民的使命感、責任感薪火相傳。三尺講台就是我的“戰場”,援疆之路就是我的新徵程。秉承援疆初心,擔當肩上使命,嚴守各項紀律,努力成為我們這支“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本溪援疆隊伍中合格的一員。

援疆不僅僅是一種家國情懷,更是一種對黨和國家的忠誠,是我們駐守邊疆的一種責任與擔當。正因為我們援疆人能夠把祖國放在心頭,以祖國的利益為重,才能夠做到無怨無悔。我們矢志奮鬥,淬火成鋼;縱然直面風雨,也能無畏堅強!

向“冰雕連”致敬!向中國軍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