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課題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47W

課題心得體會多篇

課題心得體會篇1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水墨畫藝術更是承載中國文化的藝術形式,屬中國的國粹藝術。雖然中國畫有着它自己的獨特魅力,但是它的色彩並不像油畫棒、水彩筆那樣鮮豔、豐富,主要靠墨色的變化來表現畫面。低年級學生喜歡漂亮的色彩這一特點,使中國畫不能在第一時間裏吸引住學生的眼球,而對它深厚的文化內涵以及獨特的藝術魅力,低年級的學生又是很難理解的。那麼如何使學生認識中國畫、瞭解中國畫、喜歡中國畫、會畫中國畫,這值得我們教師好好思考。

一、以遊戲為主調動興趣

愛玩是每一個兒童的天性,他們生性好動,喜歡想象。教師應抓住他們這一特點,巧妙地進行利用,使他們在玩的過程中掌握技能。如:在教學《水墨遊戲》時,我用玩遊戲的方式導入,用毛筆、墨汁、加水、在宣紙上做各種活動。接着又形象具體的進行了演示,讓毛筆站直了走一走,扭一扭,跳一跳,打個滾……然後想一想,添畫完成一幅作品。同學們在瞭解這個奧祕後,都急於嘗試。在這個玩的過程中,

無論學生的水墨塗抹是什麼樣的效果,只要表現出了墨跡的"濃淡乾濕粗細曲直"等變化,教師就應讓學生認識到他的表現是非常優秀的,使其充分感受水墨遊戲的快樂和墨跡變化呈現的美感,讓他們在自由的水墨空間中愉快地散步。通過畫面的展示,使學生進一步感悟水墨的濃淡乾濕和線的曲直粗細,並抒發了自己快樂和愉悦的心情。

二、名家故事與欣賞教學開拓學生視野

幾千年來,中國傳統繪畫經過各時代、各民族的畫派風格、藝術形式、表現技法等不斷演變、提高,逐漸形成了濃厚的民族風格和鮮明的時代特色,一代代中國畫家經過各自終身不懈的追求,創作出了許許多多優秀的繪畫作品,流傳下來的曠世傑作,不勝枚舉,各種表現形式豐富多彩,它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對於美術教育來説,欣賞課是美術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國小國畫教學中,我經常網上查找有關畫家的成長故事,比如:《徐悲鴻三請齊白石》、《齊白石和他曾孫的故事》《唐伯虎學畫》等,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把枯燥的欣賞講解,生動有趣的穿插到教學上。學生往往被我惟妙惟肖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也在語言表達上,概括上,瞭解畫家的成長上,進一步認識了他們成長的經歷和優秀的作品。為以後的教學積累了更多的有關知識。通過欣賞歷史遺留下來的珍貴的古代優秀繪畫作品和近現代優秀的作品,可以幫助少年兒童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領域,陶冶少兒的思想情操,提高兒童的精神境界、藝術修養、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

三、從臨摹兒童感興趣的事物畫起

中國畫傳統的學習方法是從臨摹入手,如臨一些古代和近現代著名畫家的優秀繪畫作品。臨摹所選擇的繪畫內容與少年兒童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地聯繫,如一些蔬果、一些可愛的小動物等,因為兒童對這些事物比較熟悉、感興趣。同時,在臨摹的過程,要注意培養兒童多觀察、勤思考的習慣,學會分析畫家們是怎樣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藝術表現的。另外,還要注意培養兒童舉一反三的創造能力。如在學習猴子的基本畫法之後,要求兒童能夠畫出除書本上的不同的猴子動態。

四、多種方法,培養創新能力

指導兒童學習水墨畫創作時,要用新的教學內容、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多種教學手段等培養。如兒童剛開始接觸水墨畫時,教師可運用演示法,拿一支飽蘸濃淡不同色墨的羊毫筆在潔白的宣紙上看似漫不經心(實是極精心)的勾、點上一些大小不同、錯落有致的點、線、面。然後問學生"老師畫的是什麼呀?我們在這基礎上勾畫,它又可以變化成什麼?接着老師拿出另一支稍微小一點的狼毫筆稍加勾點,一幅姿勢不同、神態各異的、栩栩如生的羣雀圖躍然紙上。真棒、真有趣!學生們羣情激盪躍躍欲試,教師可以讓學生到講台上隨意點畫,同時啟發學生思考:"我們可以把這些點面改畫成什麼?學生邊討論邊思考,教師稍加勾點,各種充滿童趣的作品便展現在眼前,學生學習興趣濃烈,思維活躍,不知不覺中訓練了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五、學書法藝術,打國畫基礎

書法是我國的一門傳統藝術,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因為寫意畫的用筆與毛筆字的書法用筆同源,也就是説練習毛筆書法有助於畫寫意畫。所以,國小國畫教師在思想上要明確中國畫與中國書法的密切關係,在進行國畫教學的過程中與國小書法教學聯繫起來,把兒童在書法課堂上掌握到的運筆、控筆能力援引到國畫課教學之中,無疑會大大提高少兒在中國畫中對線條的表現能力,使國小國畫課的教學達到質的飛躍。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教授與學習寫意畫均不是一蹴而就、立竿就見影之事,它需要過程,需走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之路。少年兒童一旦掌握了中國畫法的基本繪畫技能,其繪畫興趣將會與日俱增,藝術百花園中寫意兒童畫表達這朵小花將會開得更加鮮豔、奪目。這樣,我們的民族瑰寶、民族特色才能一代又一代,被傳承和發揚下去。

課題心得體會篇2

研究性學習法課題研究中,我輔導了《語文自主學習法》課題的研究成功取得了課題計劃的預期結果,現將我個人輔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法課題的體會總結出來,以便與其他研究課題的輔導教師共同探討。

一、明確“研究性學習法”的目的。

如果輔導教師連“研究性學習法”的目的是什麼都不清楚的話,研究性學習法的課題研究就可能變成一種“形式運動”。我是這麼認為的,“研究性學習法”就是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主動參與,通過觀察、社會實踐、科學研究等方法而獲取知識的一種學習方法。利用這種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動手,獨立思考、信息分析處理等多項能力。研究性學習法的研究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如何定課題。

定課題與寫論文可以説是同出一轍,課題定得好就可以説你的課題研究已經成功了一半。教師可以結合自己的任教科目結合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或本學科與其它邊緣學科的結合等多種方法來議出一個課題,在明確本課題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後再定出課題名稱。例如我們計算機學科就可以定出一些諸如:利用玩遊戲進行學習,破壞學習法等一系列的充分利用學生逆反心理的研究性學習法。

三、分階段有條不絮的完成課題研究。

一個課題一般可以自己劃分以下幾個階段:

1、議題階段

定課題、做計劃,設計出有關統計資料的表格,課題進展情況登記表等。

2、開題階段

讓課題組成員明確課題目的,研究方法,佈置以時間細化的計劃課題任務,必須完成的階段性成果,負責人等。

3、研究階段

課題組成員按階段,按時間完成階段性課題任務,形成有關(信息)數據處理報告,填寫有關表格。進行階段性課題總結。

4、結題階段

收集整理開題以來的各項成果和資料,進行有關的數據統計處理,對課題研究成果進行自我評價形成結題報告。邀請有關權威部門,有關專家組成員召開結題會,並由權威部門或專家組對本課題作出科學的評價。

初次進行研究性學習法的課題研究,以上的體會純屬個人在摸着石頭過河中總結出的不成經驗的所謂經驗。不足之處有請多多指導。

課題心得體會篇3

我是來賓華僑中學參與的來賓教育科學規劃20xx年B類重點課題《提高國中生單詞識記能力研究》課題組成員盧正直,借課題結題之機會,本人在這裏談談參與課題研究工作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年來,在各級領導的指導下,課題組各位成員同甘共苦、齊心協力,使課題研究工作如期進行、順利開展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從三個方面談談本人的幾點粗淺看法:

一、結合教學實際,用心選好課題。

我校的生源當中大部分來自來賓華僑片區得的學生,他們的英語水平大部分比較差,為了提高他們的成績,我們經過認真的思考,覺得現行的會考英語單詞記憶方法,英語單詞的分量比較重,但學生在單詞的識記方法過程中,往往受到單詞量的影響,由於英語單詞量的彙總不夠,從而失去不少分數。所以,我們課題組定下了《國中英語單詞記憶》這個課題。

二、團隊合作、交流討論

在參與課題研究過程中,課題組其他成員技術上和精神上的大力支持,深切感受到發揮集體智慧和團隊力量對做好課題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課題研究從一開始便千頭萬緒,如果沒有一個齊心協力的團隊,很難開展工作,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真實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在主持人潘連春老師的精心安排下,我們各自負責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溝通與交流,最終順利完成課題的各項工作。

三、從事課題研究有利於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課題研究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一個有效途徑。為了完成課題研究,我們必須認真學習有關理論知識,收集學生對英語單詞

記憶的案例,研究應對策略,我查閲了大量的資料和抽查,通過在實踐階段的調查問卷分析,我掌握了很多的科學數據分析方法,在整理資料過程中學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從事課題研究工作是一個艱苦而又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具有踏踏實實、埋頭苦幹的奉獻精神。這一年我一直從事國中的歷史循環教學,雖然工作較忙,但在參與課題研究過程中我的知識面得到拓寬,自己的科研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專業素質得到提高,深深體會到從事課題研究有利於提高教學效率,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把自己鍛造成為一位能理論聯繫實踐的教師。

當然,課題研究領域浩瀚無垠,我們取得的成果只能説是滄海一粟。我深感自己的知識儲備遠遠不夠、專業理論支撐不足,還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中做到與時俱進、加強學習、不斷進步。以後,我們將進一步研究理論聯繫實際,努力提高我們的教學能力和教育能力。

課題心得體會篇4

為了更好的促進自己成長,立足三尺講台,研究課堂教學,不把課題研究當作一陣風,結題就了事,不斷反思不斷進步,為了在實踐中做出更多的成績,我想對一學年來的幾點不足做一下反思、梳理:

一 、缺乏堅持

在成功的道路上有一個名字叫“堅持”,我們都能記住這醒目的話語。很多時候是行百里者半九十。時間倒流到前年九月,在學校教科室的倡議下我熱情洋溢,勇敢且成功地申報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增強課堂實效》個人研究課題。那個時候有點摸着石頭過河的感覺,但我們每個人都非常努力的做着課題。每堂課都盡力做好與自己課題有關的工作,但是由於“忙”的藉口,讓我們逐漸激情勇退,這項工作的投入度與力度相對減弱。各種各樣的藉口成了“堅持”的絆腳石。我們都不會忘記奧運會上,我國體操男團在比賽場上完美的表現,我們都清楚在這成功瞬間的背後是他們忍辱負重、堅持不懈的結果。

二、缺乏深度

其一,造成課題研究缺乏深度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們缺乏對它的思考。再往下細追究還是我們處於被動研究狀態,只浮於表面,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有沒有遇到問題,在問題面前我們選擇的是什麼?迴避還是積極尋求解決的辦法。舉例而言,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有很多與個人課題有關的環節確確實實做了,心裏也做好了整理的思想準備,可是時間卻一天天過去,總以“忙”“沒時間”而懈怠、搪塞,常常這樣自我安慰 ,甚至有時候是任務迫在眉睫了,靈感也才隨壓力而來。課題研究工作是一個過程性很強的工作,我們只有把它時時放在心上,不斷的思考,不斷的實踐,不斷的積累,不斷的總結才能做得更好。

其二,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踐行。把在做課題過程中的點滴隨時隨地記錄下來整理好,這就是一筆誰也拿不走的寶貴財富。好多時候,我覺得工作好苦好累,自己付出了很多卻得不到自己期望的結果,甚至把上一節個人課題彙報課也當作一種負擔甚至是煩惱,總覺得耽誤了我手頭的很多實質性的工作,其實,細細想來,這不正是在研究、在學習、在提高嗎? 我們在踐行點滴的同時,也是在使自己不斷豐滿起來。讀了這篇文章,我真想告訴自己:多一點現實,少一點虛擬;多一點勤勉,少一些埋怨!

教育事業要發展,教育科研需先行。教育科研對於推動教育改革與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們要在行動中探索,積極參與課題研究,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國小課題培訓心得體會4

教科研是衡量一個國家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重視教育教研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改革與發展的潮流。教育改革與決策必須依靠教育教研,教育教研必須為教育改革與決策服務,已經逐漸成為世界各國共識。11月13日我們在三亞市豪威麒麟大酒店二樓聽了幾位專家做的專題講座:《中國小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及二位老師優秀課題展示,受益匪淺。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我掩卷沉思:教師搞課題研究是一個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長的過程,在成長的過程中也發現了許多的不足與存在的問題。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堅持得不夠好。當然,這個堅持得不夠好並不是説我們沒有做,我們做了,但做的深度上不夠好。當我們發自心底的想要做、必須要做的時候,我們才能品嚐到她帶給我們的快樂、幸福!

課題心得體會篇5

提筆躊躇,我深知自己的心得體會與本次的培訓專題風牛馬不相及。2xx年x月x日——17日,在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邵美萍主持下舉行雲南省國小美術名師工作室課題研究專題培訓和小組年度工作考評活動。活動包括楚雄州教科所所長鄧建民作課題研究專題培訓,各小組課題研究情況、小組年度工作彙報及專家指導、考評,工作室顧問張興義校長作《情緒的科學管理》的專題講座等。説實在的,至於講些什麼我懵懵懂懂,觸動最深的是鄧所長聲情並茂朗誦的一段散文:“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個母親,向你交出她可愛的小男孩,而你們將還我一個怎樣的孩子呢?” 下課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通過網絡我找到了原文細讀:“小男孩走出大門,返身向四樓陽台上的我招手,説:‘再見!’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那個早晨是他開始上國小的第二天。 我其實仍然可以像昨天一樣,再陪他一次,但我卻狠下心來,看他自己單獨去了。他有屬於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母子一場,只能看做一把借來的琴絃,能彈多久,便彈多久。但借來的歲月畢竟是有其歸還期限的。

他歡然地走出長巷,很聽話地既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規蹈矩的模樣。我一個人怔怔地望着巷子下細細的朝陽而落淚。

想大聲地告訴全城市,今天早晨,我交給你們一個小男孩,他還不知恐懼為何物,我卻是知道的,我開始恐懼自己有沒有交錯?

我把他交給馬路,我要他遵守規矩沿着人行道而行。但是,匆匆的路人啊,你們能夠小心一點嗎?不要撞倒我的孩子,我把我的至愛交給了縱橫的道路,容許我看見他平平安安地回來。

我不曾搬遷户口,我們不要越區就讀,我們讓孩子讀本區內的國民國小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國小,我努力去信任自己的教育當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兒女為賭注來信任———但是,學校啊,當我把我的孩子交給你,你保證給他怎樣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給你一個歡欣誠實又穎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後,你將還我一個怎樣的青年?他開始識字,開始讀書。當然,他也要讀報紙、聽音樂或看電視、電影。古往今來的撰述者啊,各種方式的知識傳遞者啊,我的孩子會因你們得到什麼呢?你們將飲之以瓊漿,灌之以醍醐,還是哺之以糟粕?他會因而變得正直、忠信,還是學會奸滑、詭詐?當我把我的孩子交出來,當他向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給他的會是什麼呢?

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個母親,向你交出她可愛的小男孩,而你們將還我一個怎樣的孩子呢?!

張曉風的《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這篇散文從字裏行間透出了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對社會的囑託,更是對教育工作者的信任和期待。那感人而樸實的話語陣陣敲擊着我的心靈,作為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和教育工作者的我,從不同的角度來感悟這篇文章,內心感觸頗深,久久不能平靜。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哪個父母不疼愛自己的孩子?哪個父母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更是父母的命啊!

兒子雖然還未入學,看着他清澈的眼神和異乎尋常的調皮我甚為惶恐:入學會怎麼樣?在新的環境裏適應嗎?中午自己會吃飯

嗎?這些感受都是作為父親的親身體驗。讀了這篇散文,我才真正理解了那些年輕的父母望着孩子依依不捨的眼神,對老師千叮嚀萬囑咐的託付。作為一名教師,肩上的責任真是任重道遠啊!他們父親母親把孩子交給了我們,就是對我們的信任。從這一刻起,我發誓我要用我全部的愛心去關愛每一個孩子,因為我是一名教師,同時我也是一位父親,我能理解千千萬萬做父母親的心情。

他們沒有完成作業,我會?

他們不專心聽講,我會?

他們打架,我會?

他們面臨懵懂,我會?

我們應當成為家長心目中企盼遇到的好老師,當一名好老師一點都不難——愛孩子,愛自己的事業。只要心中有愛就能做到!我們將托起祖國明天的太陽。如果我們不對太陽傾注殷切的期望和愛心,那麼太陽也將不會放射絢麗奪目的光芒。

課題心得體會篇6

面對課改的大潮,現代教育對我們教師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中學教師,將如何面對新的形勢,順應現代教育的要求,適應社會的發展呢?做為一線教師的在不斷地努力着,努力地讓自己與課改的精神結合起來,努力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地提高,我覺得要先改變自己的思想觀念,改革自身的教學方法,也就是要改變教師的角色。因此,我便參與了相關的課題研究學習,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學習和不斷探索,我從中受到了很多的啟發,有了很多很深刻的體會。我認為,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具有的準備付諸行動的信念。它既是一種觀念,也是一種行動。就觀念而言,新形勢下,我們要明確:學生是一個有想法、有活力、有創新的獨立羣體,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師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引路人,而並非是在預設的教育情境中指揮學生學習的領導者;教育教學活動是一種溝通與合作的互動過程,而不是教師教學生學的單一活動。就行動而言,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成長與進步,也就是在平日的教學工作中注意多進行形成性評價;還要關注教學效益,並具備一種反思意識,不斷思考、改進自己的教育實踐。我認為新課程改革,教師觀念的轉變,教師角色的改變,既是根本又是關鍵。我們的觀念轉變成功了,角色改變成功了,這才有基礎談真正意義上的提高學生的素質,才能談成功的課程改革。剛好課題的題目與些相吻合,以下談談這次參加這次課題的幾點體會,不對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充分尊重學生 正確引導學生

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必須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後進生。在課堂教學中,積極營造和諧、互動合作的教學氛圍。尊重學生還體現在激勵和讚賞學生上,要尋求學生的閃光點,抓住以合適的機會給學生以鼓勵,使他們得到努力奮發的動機。尊重學生教師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完全平等的位置上。這是教師走進學生心靈與學生心靈對話的前提條件。其次,首先要理解、接納學生,理解可以遵循換位思考的方法,只有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才能真正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才能在思想上接納學生。再其次還要信任學生,信任的前提是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信任最能觸及學生的心靈,這樣的信任是一種激情,是一種鞭策,它的激勵是其他任何力量無法比擬的,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正確的引導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幫助他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共同探究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方法往往是無原則的批評和抱怨説達不到的。

二、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積極開拓學生學習活動的領域,探索學習活動的方式,不僅使學生學會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題,要吸收、要消化教師所講的知識、觀念和方法,就需要進行積極的活動,因此,學生不是消極的聽眾,不是灌輸知識的口袋,而是接受教育的主題。知識和技能作為學習的對象則是客體,教師的“教”便是主客體聯繫起來的媒介,這種媒介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指導學生如何去學習、探索和發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主題作用發揮的程度如何,更多取決於教師的指導是否得法。因此,教師優化教學方法,把學習主動權真正教給學生,才能真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更新教育觀念 改革教學方法

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教育觀念是教育工作的理性支撐。數學教師更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樹立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把以知識為中心的教學變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 備課方式改變。新課程堅持實踐的觀點,認為知識應當屬於人的認識範疇,知識的獲得和掌握,都離不開認識主題的活動。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準備當中

就應當進行有針對性的、科學的備課。教案的編寫,傳統的已不適應現代的需要,現代的教案意味着教師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把學生需求的話題作為具體的載體,創造性的把握教材,面向全體學生。

合作學習是在新課程理念下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合作是一種比知識、比競爭更重要的能力,是新一論課程改革強調的學習方式。將“小組合作”引入課堂,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搭配成若干個小組,學生在小組內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見解、拓寬思路,能力強的主動幫助其他同學,幫他們理解,教他們表達,在合作學習中上進互長,調動全員參與的意識,創造全員參與的條件。小組合作為學生創造了主動學習的機會,有效合作學習喚醒了沉睡的潛能,激活封存的記憶,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教師角色要轉變正確

新課程,新理念,新標準,要求我們數學老師要扮演好新的角色,陳腐不變就只有等着被淘汰。教師的角色越來越往着多元化發展了,不僅要成為教學中主動的設計者和開發者,還要成為課堂活動中的指導者,另外還要做課堂教學動態的研究者和學習者。在這種環境下,我們只有不斷地正確定們我們的角色,不斷的探索、學習,充當好學習的促進者的作用,才能完成新課程的使命,使學習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主人。總之,現在教學的發展,要求教師角色與行為的變化,這個變化同樣也是教師創造性勞動的體現,這種變化已經不取決於個人的選擇,而是一種教育環境的規定,一種教學發展的趨勢,這種歷史性的變化必將鑄造一代新型的教師。

課題心得體會篇7

課題研究?太高深了。那是專家的事,是學校集體做的,對我們一個普通的老師來説,真有點望塵莫及。雖然這幾年,學校裏先後做了幾個課題,自己也跟在後面,美其名曰“實驗教師”,但實際想想,自己都做過些什麼呢?對什麼是課題?怎麼做研究的認識好像還很模糊。

上學期,教研室倡導教師做“小課題研究”,也跟着參加了兩次相關的培訓,對“小課題”有了一些淺顯的理解,自己也結合自己的實際,有模有樣的提出了“培養學生自主預習”方面的研究內容。儘管自己在日常的教學中,記着自己的“課題”,也會是不是的去做一做,潛意識中或多或少還有種“可做可不做”的想法。因此,現在看來,自己的研究從根本上講也就談不上研究了。

這學期,我們又把“小課題研究”提到了教師工作的重點,為了做好,學校組織了專題培訓,並且有上學期做的比較好的三位青年教師進行了經驗交流。年輕老師的交流,從某種程度上撞擊着我的心靈,正如陳文麗老師在交流中説“研究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張瑾老師的話也讓我心生感慨“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以往的理論培訓,讓我覺得看課題如同隔着一座山,今天同事切身的體會,讓我覺得做研究,我也能行。這次培訓,對我而言在認識中理清了這麼幾個問題:

一、小課題就是我們自己想解決的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小課題具有“小、近、實、真”的特點。其中的“小”,就是指從小事、小現象、小問題入手。“近”就是貼近教學,貼近現實。“實”則是指實實在在。“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討論、寫真文章、真實踐。從中我就明白了,平時我們做的很多工作,都很貼近小課題了。比如學生不寫作業,自己想各種各樣的辦法讓學生能按時完成作業;學生計算總出錯,自己就採取各種練習措施,提高學生的練習效果等等,這些實際上都能算的小課題,只要是自己真實的'去做,真實的思考,解決了真實的問題,就是小課題。

二、小課題就是做我們自己想做的,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

小課題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改進自己的教學,教學中的任何實踐問題都能成為研究的對象,現在提倡的行動研究,就是我們做研究的主要方式,當然課題研究總的個案研究、經驗總結、敍事研究等,也未嘗不可。我的理解,只要我們能發現自己教學實踐中存在的不足,能深入的思考,尋找解決的途徑、策略,都可以成為自己的“課題”。當然,要做成,做的有效,我覺得關鍵自己要把它當做回事兒,時時記在心裏,時時探索,時時實踐,時時思考,給自己的定位不僅僅侷限在解決這個問題,還要讓自己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有所收穫,讓自己能在教育教學這個領域成長起來。

三、小課題是教師成長的途徑

看看今天交流的三位教師,參加工作時間最長的才5年多一點,短的近一年,他們能把自己從事小課題研究的收穫與大家分享,我想,他們做的時候憑藉的恐怕不僅僅是熱情,更重要的是他們渴望成長的信念。和他們相比,我的意識

可能弱了些。他們在成長,我還能停止不前嗎?讓自己走出從憑“經驗教學”的慣性思維,走向“反思教學”“研究教學”的途徑。

小課題培訓,給我們指出了是一條專業成長的路。老師們,讓我們走向小課題,一起做研究吧。

今天下午我懷着自責與迷茫的心情參加了學校舉行的小課題培訓活動。在培訓會上,學校三位年輕教師首先做了典型發言,他們的小課題研究已經初步成型,其中藴含着深刻的思考、堅強的理論依據、實實在在的教學實際,課題方案的撰寫非常正規,從背景的提出,到現狀的分析,再到學生的學習實際,整個研究過程也是按步驟進行,每一步聯繫緊密,整個流程非常清晰,着眼於教學中的小問題,認真分析,從中挖掘教學上的研究點,能夠睿智的去思考問題。三位老師的發言令我着實佩服,我佩服他們的那份執着,那份熱情,那份幹勁,這些我做的遠遠不夠,一種深深的自責感令我坐立不安,頓時感覺自己很渺小。記得剛開始聽到小課題這三個字的時候我就很茫然,不知道應該怎樣去開始,由於自己思想上的惰性和實際中的繁忙,在第一次小課題研究中我就沒有申報,這些都是理由,都是在為自己找藉口。直到學校統一要求時才開始行動起來,這就比別人晚了一步。細想,作為年輕教師就應該無條件、無理由的做好每一項工作,而且要做的漂亮。學校李主任每次提到這事的時候,我不敢抬頭,不敢正視同事們,甚至感受到在會場上沒有資格坐在那裏。

繼三位教師發言之後,李主任對如何撰寫小課題研究方案做了精細的解釋,向老師清晰、條理的做了説明,我認真的聽着,認真的記着,認真的思考着。曾經多想做一個有深度、會思考、會研究的教師,“小課題”無疑給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以此不斷豐富自己的頭腦,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紮實有效的做好教育教學工作。

這次培訓對每個老師來説意義重大,每個老師從思想上都經歷了對小課題從無知到有所知的過程,我也收穫頗豐。做什麼事情都不甘落後,可這項工作我卻沒有做好,會後我不斷地反思着自己。一直這樣認為:只要用心,沒有什麼困難;只要肯下功夫,沒有什麼不行。作為一名教師,就得學會研究,有一個睿智的頭腦,因為我們的選擇不會改變。力爭做一名研究型教師是我工作上的一個信念,為了這個信念不斷努力,不斷奮進,迎頭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