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培研修感言(精選10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6.05K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0篇《國培研修感言》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國培研修感言》相關的範文。

國培研修感言(精選10篇)

篇1:國培研修感言

今年,我有幸參加了國中骨幹學科教師遠程培訓。 在培訓期間,我認真聆聽了專家們的精彩講座,並積極參與了網上聽課、答題、評論、瀏覽、推薦和交流等活動,從中受益匪淺,感受頗深。一段時間的培訓學習,讓我重新接受了一次系統的理論和實踐提升的機會,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教研技藝的增長,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掌握專業知識,不斷創新實踐。

專家們的講座,內容既深刻獨到又通俗易懂、既旁徵博引又緊扣主題、既發人深省又生動有趣。他們對語文教學的前沿引領,讓人耳目一新、心生敬仰。讓我經歷了一次思想的洗禮,享受了一頓豐盛的精神大餐。本次培訓的內容都是當前所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如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技能,教師的專業成長,校本研修等等,都和課堂教學、教師的專業成長有緊密聯繫,針對性、操作性很強,很有實用價值。

作為一名中學語文骨幹教師,我努力把學習的專業知識轉化為實踐動能,活學活用,使之有效地指導平時的語文教育教學工作。特別是一些新的教育教學方法,讓我在實踐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教學需要創新。在把握好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對教材,知識點,內容設計,教學評價等,做到有效的創新,才能賦予教學充實而富有個性的生命力。只有教師的教法新穎,學生也才會更有創新意識,學習的興趣也會更濃厚。

二、賞識每位學生,和諧師生關係。

通過培訓,我受益很多,尤其是讓我增強了對學生的賞識教育。由於個性的差異,每個學生的發展都不一樣,每個學生的身上都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潛在能力,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在教學中,我充分應用賞識教育,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當我用欣賞的眼光發現了學生的亮點之後,及時地鼓勵他們,將亮點適當放大,學生就會體驗到成功的喜悦,從而更加樂於學習,師生關係也會變得越來越和諧。

在這次培訓中,我充分認識到,要想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就要走進學生的內心深處,與他們進行心靈對話,並摩擦出情感火花。要熟悉、貼近學生的生活,知道他們的喜怒樂,關心他們的冷暖疾苦,時刻把學生放在心上,這樣,師生關係才會更加和諧,教育教學質量才會得到提高,師生間才會呈現出更為美好的局面。

三、更新教育理念,積極學習進步。

今天的教師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教書匠。科技和經濟的迅猛發展給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嚴峻的挑戰。教師既要教好書育好人,又要做學生的楷模和社會的示範,任重而道遠。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奮勇前行,必須轉變角色,改變單純傳授或灌輸知識和片面追求應試的角色,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通過各種途徑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素質,成為學者、研究者、導演和教練等。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教書育人,努力當好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這次培訓,各位專家的精彩講座,闡述了他們對中學語文教學的獨特見解,並對中學語文教學思想、方法進行了探討。各位專家的親身體驗,從國內教育到國外理念,讓人猶如呼吸到清新的空氣,為之振奮。通過這次研修,我進一步明確了教師專業化成長對教師個人成長的作用。作為教師,我們既要更新和拓寬自己的專業知識結構,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運用能力,又要把握教學理論發展的新動向新趨勢,不斷去學習、吸收運用新的理論,提高反思和研究的能力。“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所以我們要想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就要有源源不斷的活水,要不斷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活到老,學到老”。這樣才能永葆教學生命的鮮活。

這次教師培訓為學員搭建了廣闊的交流平台。過去,專家傳經送寶,或教師學習交流要“走出去,請進來”,頗費一番周折,也難於滿足到各地學習的強烈需求。如今卻是“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圖”!國培研修,一下子縮短了地域之間的距離,改變了時空之間的連線,我們可以十分便捷地在網上學習、交流,和眾多的學友雖不“面對面”,卻已“心連心”,真可謂為是妙不可言,樂在其中!“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讓我們相互學習,不斷向上攀登。

感謝國培研修平台,讓我聽到了那麼多默默無聞的教育工作者實踐探索的腳步聲;感謝國培研修平台,讓我看到了那麼多心懷高遠的執著尋夢人;感謝付出智慧和辛苦的教育專家和同行們,讓我從你們的精彩評論和優秀作業中,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無限人生和美麗風景。今後,我將帶着收穫、帶着感悟、帶着滿腔的熱情,把學到的知識應用於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去,做快樂教師,教快樂學生。

篇2:國培研修感言

今年我有幸參加了國培學習,通過本次學習,使我大開眼見,學會了很多平時學不到的知識,使我的思想上受到了徹底地洗禮。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祖國的復興全在教育,我們教師責無旁貸。我將體會總結於下:

一.改變觀點,提高認識

人們都説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是對老師的最高讚譽,使我對當初多選擇感到無怨無悔。一年樹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可見我們的工作是任重道遠的。一個人長時間重複着某一項工作,容易產生職業倦怠,這是人之常情。但我們的工作,關係到孩子們的健康成長,()關係到整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是兒戲不得的,我們必須從思想上徹底改變過去陳舊的教學觀念,以全新的姿態去投入到轟轟烈烈的教育事業當中去。

二.把握動向,提升自我。

2016年國培學習心得體會本次研修使我更新了教學理念。教學理念直接影響教學行為,在以前的教學中,我的教育理念有的來自同事的言傳身教,有的來自兒時教師的影響,有的來自自我的揣摩,有的來自十幾年前的師範教育。通過此次培訓我提高了認識,從課程改革的視角重新審視了自己的教學理念,使自己在教學中不再迷茫,明確了自己教學目標。培訓伊始,我便積極投身網絡研修學習中,做到三個“自覺”:自覺參加上級組織的網絡學習培訓,每天抽出時間堅持聆聽專家講座,自覺參加學員交流討論,自覺上交網上作業,積極上傳感言與體會。按照研修的各項規定要求,圓滿完成了學習任務。

此次學習豐富了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要重視改進教學方法,堅持啟發式,反對注入式。因此教學中不僅要教給學生數學知識,還要揭示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通過本次培訓,我掌握了很多的教學方法,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些教學方法就是收割教學成果的“利器”。有了這些教學方法,使我的備課不再平鋪直敍;有了這些教學方法,使我的課堂變得生龍活虎;有了這些教學方法,使我在教研中有了更多的內涵。

三.用心感悟,用情治學

此次培訓又激發了我的教學靈感。英語教學除了系統的知識教學之外,還應密切聯繫生活實際,讓生活中人們必須的知識與技能成為教學的目標與追求,調了大眾英語學習的內容的應用價值。因此,我在備課思索,什麼樣的英語情境才是好的.教學情境?創設情境是應該注意什麼?這一系列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專家們都一一做出了迴應,給我們的教學指明瞭方向。網絡研修激發了我的工作靈感,給我的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通過此次學習,真實體會到:凡事只要用心去澆灌,就一定能綻放出美麗的花朵。我們教師的職業是偉大的,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真正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嚴格要求自己,做好學生的表率,兢兢業業,把每天都當成最後一天去過,增加使命感,以陽光的心態去工作。

短暫的學習結束了,但收穫是充實的。我站在了一個嶄新的平台上審視了我的教學,使我對今後的工作有了明確的方向。這一次培訓活動後,我要把所學的教學理念,咀嚼、消化,內化為自己的教學思想,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要不斷蒐集教育信息,學習教育理論,增長專業知識。學習是無止境的,對於一個老師來講,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會有很多,我們選擇了教書育人這樣一個職業,那麼我們就該付出更多的努力,做一個真正的好老師。

篇3:國培研修感言

學中思  思中悟  悟中長

當今是一個信息社會,人們都在不知不覺中提升自己的信息能力,如手機的使用,由最初無線訊號接打電話,增加到現在能照相,能攝像,能錄音,能播放音視頻,能上網,還能運用手機軟件進行辦公、圖像處理等。而作為教師也要在自己的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通過參加這次信息技術培訓,覺得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更正了自己的錯誤認識

以前,因為地處農村國小,信息技術設備落後老化,加之其他教師也很少運用信息技術豐富自己的教學,自己也覺得走熟路輕鬆,不願意去多費功夫。自從參加了這次培訓,學習【信息化支持的學習方式變革思考】、【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解讀】這兩門課程後,思想有了很大變化,認識也提高了不少,信息技術應用是大趨勢,教師如果不緊跟形勢,就會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也不能很好地理解新課程理念,當然自己的課堂也不會很出彩,得不到學生的喜愛,肯定會被時代所淘汰。

二、開拓了自己的視野

以前,由於學校設備僅僅是光盤播放教學設備和投影機教學設備,就覺得這就是信息技術運用課堂的最大限度,也僅僅滿足於運用這兩種設備,熟練這兩種設備的操作。而通過這次培訓學習了【微課程的設計與製作】、【微課程及教學應用】、【虛擬實驗與未來教學】這三門課程後,發現自己真是井底之蛙,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已經發展到如此程度,信息技術設備已經發展到這種水平,電子白板、虛擬實驗軟件、微課程等還沒有聽過,更沒有運用過,也是學習後才知道的。

三、提升了自己的信息處理能力

以前,自己在信息技術運用課堂中,僅僅是會操作電腦,會製作簡單的PPT,就覺得自己是高手了,洋洋得意。而通過這次培訓後,學習了【國小英語教學中的信息技術應用】、【信息技術支持的教學環節優化】、【國小英語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案例評析】、【PPT的設計及高級教學應用】等課程後,覺得自己太膚淺了,原來在國小英語教學中信息技術原來可以用這麼多的方法應用,PPT中的圖片原來可以這麼製作設計、聲音原來可以設計這樣合理、視頻可以插入播放、版式及放映等可以如此美觀科學。

在今後的日子中,我將反覆學習相關課程,掌握課程精髓,學習方法技巧,不斷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也要多參加類似的培訓,閲讀相關的知識,使自己成為一名信息技術應用合格的教師。

篇4:國培研修感言

11月10日—11月25日,我去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參加了2017年國中語文學科國家級研修班的培訓學習,在為期十五天的學習中,學習內容很豐富,有師德教育和教師專業成長,有語文教育理論和教育應用,有國中語文教學問題與對策,還有校本研修的設計和實施。華東師大安排了頂級的教授和專家為我們授課,有參與語文課標制訂的核心成員巢宗祺和方智範教授,有令人敬仰的全國十大教書育人楷模之一的於漪老師,有知名的教授和特級教師。在學習過程中也留下了許多感人至深的點滴,和精彩的令人回味的空間,後面將研修過程中的心得和總結逐步整理下來。

昨天是光棍節,可能11月11日像四根光棍孤獨地挺立在那兒吧。恰好昨天也是我參加國培計劃研修培訓的第一天。聽了華東師大吳遵民和方智範兩位教授的報告,湧動在心間有兩個字——感動!

坐在華東師大校園河邊的連椅上,兩旁樹木葱蘢,蒼翠欲滴,眼前碧水如鏡,偶爾泛起一陣陣漣漪。此情此景,讓人心靈寧靜,可以從容安詳地反思自我,靜看世間百態。我想,那些在這種情境中長期濡染和靜思修養的學者教授們大概因此方有那種卓爾不羣的氣質和睿智通達的獨特見解吧。

要我用一個詞評價吳遵民教授,那就是勇氣。這份勇氣首先來自於他的真誠。富有責任感、使命感的人才會不避諱功名和得失。這大概就是學者和官僚的最大不同吧。向《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發出質疑,讓教育遠離功利,迴歸育人;讓孩子遠離重負,擁有理想、興趣、幸福快樂地成長,這是他為之憤怒為之吶喊的理由。當下,太缺少這樣有良知的聲音,太缺少這樣有温度的心靈了。

我並非完全贊同吳教授的觀點,但我認同他站在高處,用憂患來警示人們:要培養有良知、有血肉的接班人,不要讓他們渴盼只擠進北大、清華的校門;國家發生危難時,誰來擔負社會責任?教育要永遠站在中立的立場上,不要隨政治起舞。

方智範教授的淵博令人肅然起敬。他對古詩詞研究的視野已經從《詩經》這個源頭開始,穿越幾千年文化的路徑,撥開浩瀚的文學巨浪,探尋文學先賢們行走的道路。讓我們漸漸觸摸到文學和文化上的基因:從《關雎》的“日之夕矣”談到李白的《致友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天淨沙秋思》再到唐人的閨怨詞,柳永的《雨霖鈴》,一脈相承的情感竟然共通,娓娓道來讓人如醍醐透頂,豁然開朗。

看到台上旁徵博引,滔滔不絕的方教授,頭髮已經花白,脊背也有些佝僂。不禁感慨,我的所學所教,僅僅是在品評一條正在流淌的小溪泉水的甘冽,而他卻帶領我們在欣賞小溪曲折路徑的風景後,將我們帶到源頭。學問能夠及此,今生復有何憾?

站在高處,可以洞悉世間萬象;站在高處,可以不為一時得失所惑;站在高處,不會迷失前行的路;站在高處,也可以從容淡泊地做自己心靈愉悦的事。

有這些有良知的人站在高處為我們守望,我們固然可以酣然入睡。但我們是國培計劃中的一員,也應早日成長起來,不斷向高處攀登,替那些守望者把關當值,在巍峨的山巔上聚首開懷!

篇5:國培研修感言

近期,我參加了xx省幼兒教師網絡研修,一些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專家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當前幼教改革、新《綱要》的實施、舊有觀念的育兒方法,使我感到許多的茫然與困惑,通過學習,讓我在專業理論知識上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在研修學習中,我也逐漸成長。聯繫學習內容,結合我的工作實際,談談我的收穫及體會。一個教師的成長過程應該是捕捉問題、反思實踐、總結經驗的過程。我們只有加強學習,努力探索,博採眾長,取長補短,才能不斷髮展自己、完善自己,滿足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完成好教書育人的任務。在研修過程中,我堅持每天網上學習,認真觀看專家視頻,通過學習更新了我的理念和方法,為今後從事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幼兒園的教學內容應是綜合的,儘可能使不同的課程內容產生聯繫,以促進學習遷移。在活動前,先預測孩子在學習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孩子現有的知識、經驗停留在哪個層面?根據本班級幼兒的實際,採取什麼樣的策略和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在教學實踐中,要綜合各領域的知識進行活動設計,力求幫助幼兒獲得完整的經驗。

網絡研修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展現自己的舞台,豐富的網絡資源為我們提供了無限空間,通過網上學習、點評互動的方式,使教研活動更有效的開展,教師之間的關係平等、和諧,在信息網絡的環境下,教師之間更可以實現遠距離的交流與合作。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每一次的學習,讓我們不斷地查找問題,發現不足,從而不斷完善自己,充分發揮我們教師服務的職能。我們要把這些運用到具體的教學實踐行為,不斷提高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大家攜起手來,一起探索、一起實踐、一起分享、一起成長。

篇6:國培研修感言

這次培訓內容豐富,學術水平高,充溢着對新教育理念的深刻闡釋,充滿了教育智慧,使我們開闊了眼界。不同風格的老師講課,讓我們每一天都聽到不同類型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每天的感覺是幸福而又充實的,因為每一天都是面對不同風格的優秀教師,每一天都能聽到權威專家不同課型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作為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者的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審視好幼兒教育的功能,做好定位,找準幼兒園發展的未來之路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袁愛玲教授的《對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生態學研究》及王紅教授的《幼兒教育的功能定位及幼兒教師專業發展:國際視野》的講座。兩位講授都不是就題論題的,都結合了他人的舊論和新説,都借用了很多他人的間接經驗和案例,這些經驗和案例有的來自理論專著,有的來自報刊雜誌,有的來自電視網絡,這2位老師用一雙慧眼看到它們的價值,用大腦對此加以分析,質疑,求異,打破,重建,再與她們的自我認識和經驗互相融合,形成了她們嶄新的理論。是“讓幼兒走得更快,還是走得更遠?”,“為何幼兒園‘鐘擺’現象嚴重?”、“幼兒園教育活動生態要如何發展?”這些無不引起我的深思。縱觀整個幼教行列,近觀我園的現狀,意識到幼兒教育是為生命成長奠定基礎,讓生命成長得更為自然,不要加速,不要拔苗助長;進一步接受教育的基礎不是知識的傳授,更為重要的是呵護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幼兒的創造力;養成良好的生活與社會交往習慣。基於這一觀點,那麼在今後幼兒園教材的引進、課程的設置、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的模式我就要找準定位,不要偏失方向。雖然我只是一個人,但是千千萬萬個我,將會築起幼教新的天地。

二、抓住園本教研的核心,找到園本教研的價值所在。

只有立足於園情,抓準幼兒園發展的瓶頸;聚焦在教師,促進隊伍的專業成長和自我發展;落實到孩子,確保孩子健康快樂成長這一核心,園本教研的主體才會從園長、教研組長轉為一線教師,才會成為全園教師自主學習、自覺提高的行為。教師們結合自己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交流,提出支持性策略,教師的注意力才會從形式引向過程,從內容引向發展,從虛幻引向自然,教師的目標意識才能增強,從而推動園本教研的進步及園內資源的共享化,達到園本教研的目的。這樣才能創建“學習、實踐、合作、反思”為特徵的學習共同體。正如周燕教授在《園本教研與幼兒教師專業成長》講學中所説的:“幼兒教師的研究是與其日常教學完全融入的,研究和教學是一體的。當教育教學活動不再僅僅是知識傳遞而是由於有明確、自覺的實現教育意義的意識和行動時,幼兒教師的教學才會擁有教育的根本價值和終極意義。“

三、要有多元的知識結構,有終身學習的思想。

在聆聽費廣洪教授的《幼兒發展的觀察與評價》、《幼兒園教學活動診斷》楊寧教授的《理解兒童早期發展與學習》馮夏婷教授的《如何設計一個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活動》等等講學後,我認識到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了解新事物、學習新知識,不斷更新和拓寬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具備與教學適應的多元化的知識結構。在十幾年的教學生涯裏,難免產生職業上的倦怠感,忙碌的工作是我很少能駐足下來觀察、思考、審視,通過這次學習,我認識到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反思,不斷地研究,厚實自己的底藴,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教育改革的步伐。

專家們教給我的不僅是實實在在的理論知識,教給我的更是一種思想、一種境界、一種努力的方向。通過這次培訓,我開闊了視野,學到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理論,從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鼓舞,這將對我今後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將靜下心來採他山之玉,納眾人之長,慢慢地走,慢慢地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風彩。

篇7:國培研修感言

通過今年的國培計劃,我聽到了大量優秀的示範課。通過學習我的感受頗深,找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和差異,學到了優秀的經驗和方法。這是是給我“充電”的機會,我很幸運。

1、教師獨特的魅力感染了我。

老師們在課堂上從容的表現及超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是值得我去學習的,這種活力不僅能深深吸引學生,而且也讓我們聽課的老師留有深刻的印象。教師的親和力都很強,讓人覺得平易近人,有的老師在課堂上多次稱呼學生“孩子們”,更是拉近了教師和學生的距離。

2、新穎的教學設計吸引了我。

3、教師的語言藝術打動了我。

曾經聽一位教授説過“美術課上,教師要時時刻刻向學生滲透美。”不止是美的畫面、美的工藝品,還要有美的外表和語言。教師們在課堂上都有如詩如畫般的動聽語言,讓我覺得自己的文學修養差太多了,在我的課堂上缺少這麼漂亮的詞句,應該在今後的教學中注重自己的語言藝術。

在這次培訓中,我懂得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是一個人的骨頭,教學過程是這個人的肉,而教學設計是這個人的服飾,這個比喻讓我重新認識了這幾者之間的關係,對今後的課程設計有很大的幫助。感受最深的就是要定位自己的教學風格,上特色課,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模式,運用自己的特長,發揮自己的優點,這樣能把課上的更真實、更有味道。這個提議給了我很多的靈感,也為了我今後的教學指定了方向。

“以我對美術的執着,為學生搭起一道美麗的彩虹。”讓我明白了要想在教育事業上有所成就,最起碼的是要熱愛這項事業,熱愛我們的學生,今天我們教他們美術知識,並不是要培養專業的美術人才,而是要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就算把他們都培養成美術愛好者也是我們的成功,從多方面培養人。還有,美術知識不能枯燥複雜的講,要和生活聯繫在一起,要有實效性,有應用性。

在教學上我的經驗還不足,在專業能力及個人素質上還有待提高,作為年輕的教師,必須多學、多看、多聽、多練、多琢磨,不上進就意味着落後,我要走的`路還很長,一定再接再勵,爭取更大的進步!

篇8:國培研修感言

培訓只是一種手段,一個開端,但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方向,為我們今後的自主學習提供了思路,我非常珍惜這個機會。希望經過這次的培訓學習,我的教學管理能力能得到學校、家長、學生的認可,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更上一個新的台階。

這次培訓學習,我對有效教學的理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們要做到教學有效,首先要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備課時既要備課程,又要備學生、備情境、備自己、備設計,要在上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其次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要以學生為本,要關注學生學習動態,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要讓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最後要正確對學生學習進行評價,要通過評價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從而主動的去獲取知識,這樣才能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處以及與成為優秀教師的差距所在,對於今後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必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將以此為起點,讓“差距”成為自身發展的原動力,不斷梳理與反思自我,不斷充實完善自我,努力做一名優秀教師。

通過學習和聽專家講座等環節,我感到自己的確長了不少見識,教學思路靈活了首先在課堂的設計上一定要力求新穎,要能抓住學生的心,要講求實效性,不能為了形式而活動多卻沒有實質內容,整堂課熱鬧一場卻讓學生無所獲;教師的語言一定要親和力,要充分尊重學生,讓他們有被重視的感覺,要做學生學習上的老師,生活中的朋友;在課堂上,教師只起一個引路的作用,應具備比較紮實的獨立教學能力,比較獨立的教學個性特徵,增強教師的自信心,在教學實踐中要呈現出比較強烈的創造性勞動的意向和行動,善於對自己的教學實踐活動及其複雜的教學現象進行反思,並不斷形成自己獨立的思維方式。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在教學和班主任管理的能力上,還需要繼續學習,積累經驗。通過本次的學習,我知道了如何利用學的知識適用於工作當中,進行實踐,從實踐當中學會反思。怎麼樣做才是更好的呢?我覺得以下幾點很重要:公平、公正、平等;不能存有私心;用寬容、耐心、尊重、理解學生;賞罰分明,讓學生知道,對與錯是很容易分得清的;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俗話説:身教重於言教,我們作為老師就應該真正地為學生們作表率作用。在教育教學路上,我們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不斷地豐富自己的工作經驗,雖然學習很繁忙,但是能在這樣充實的時間裏學習也是一種享受,希望每一位同仁都有這樣的同感。

篇9:國培研修感言

這一段時間的學習中,與大家一起學習,一起探討、交流、碰撞……我們共同走過了一段難忘的歷程。從開始的心存疑慮到現在的的豁然開朗,我從中學習到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

通過了這次培訓。讓我學到更多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方法和捷徑。

一、提高教育思想。

讓我把埋着苦幹的頭抬了起來,發現教育是需要遠見卓識的。各位專家老師的講座,闡述了對國小美術教學的獨特見解,對新課程的各種看法,對美術思想方法的探討,並向我介紹了比較前沿的教育理論知識,以及如何開展課例研究。從各位專家的親身體驗,從國內教育到國外理念,讓我猶如呼吸到清新的空氣,為之振奮。

二、努力把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動能

作為一名骨幹教師,使之有效地指導平時的美術教育教學工作。培訓過程中,把自身對美術新課程標準的理解與組內的老師交流,並在課例跟進後,用新的練習設計理念指導我教學,不斷總結的基礎上重新發現。同時,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新理念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整我教育觀,正是這種換位思考,讓我學會了信任學生,並不斷地感受到信任帶來的驚喜和力量。

三、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的轉變

有可借鑑的方法、經驗,以前我教學雖然有前輩的指導。但是與他人的切磋交流較少,因而教學方法也是較傳統,保守。通過新課程培訓我認識到新教學教法和設計的新理念。要創新。教學是一種技術,首先,更是一種藝術,把握好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對教材,對知識點,內容設計,教學評價等,做到有效的創新,才能賦予教學充實而富有個性的生命力。只有教師的教法新穎,學生也才會更有創新意識,學生的興趣也會更濃厚。基本功紮實了教學自然也就成功了一半。另外還要在備課時進行大量充分的準備;其次,教學思路、線索、過程清晰。這首先取決於老師的基本功。理清教學脈絡。難於理解的教學是課堂大忌。第三、要貼近生活、社會、學生。枯燥乏味,以致學生對課堂失望,老師對學生失望,形成惡性循環。學生的興趣愛好廣泛,當我俯下身來,去了解他生活,學習,從中取材,與自己的教學有效結合起來,這將大大有益於教學。第四、要靈活。教學內容、過程、教學評價靈活。美術老師帶的班都很多。一成不變,講到最後,自己都會感到味同嚼蠟。對學生的發展和老師的教學,都是談不上有所促進。但是課堂教學也不能夠花哨過頭。新課程裏講的分層教學,主題教學,自主探究式、分組協作的等的方式以及多種教學評價給我以很大的啟發。學習之後感到獲交益良多。最終我教學要達到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

同一個夢想;同一根網線,同一個希望。同一顆熱心。衷心的感謝國培,給學員提供了這麼好的學習的平台。

篇10:國培研修感言

先感謝“國培”給了我學習的機會,再道一聲講師們,你們辛苦了!管理員們,讓你們每天都在操勞,和學員們同學習着,同快樂着,你們也辛苦了!

一、學習了他的心聲,也代表了大家學員的心聲。

“人生一次最難忘的旅行“國培”是我參加工作多少年中最難忘的一次旅行。沿途與你相遇,儘管困難重重,大都無礙於我採擷你的精彩,年過半百的我被大家編制作業、發表感言的國培研修的熱潮而感動。專家們精彩的講座,沖刷着我的心智,採擷珠貝,便匯成了我教學中永恆的智慧河流,那感人的教學片斷、那精彩的教學案例,真摯的情懷洗滌着我的思想,堆積成我人生記憶的山巒,我讀懂了教育的博大與精深,深諳了教師的仁忍與寬厚,我不忍遠離在線研討的熱潮,抵達彼岸的信心,專家們那一句句真摯的話語,讓我感悟了承擔責任的重大,明白了托起明天的意義。讓我這位年過半百的人,站在記憶的肩膀上,撫摸今天研修的熱度與厚度,記住“國培”的精彩,為構建一個更加美好的教育藍圖揮筆潑墨,恣情縱歌。不會忘記同行們慷慨相助的評論,讓我體會到學習無止境,研修沒有終點。謙虛向學而來!“國培”研修已成為我們學習、交流、討論發展的平台。“好風憑藉力”就讓我們藉着“國培”平台的東風,在“國培”中學習,探索,“國培”是我人生最難忘的一次旅行,我永遠留戀和關注這個令我魂牽夢繫的天地!”

二、聽講座讓我學會寬容。

通過這次國培,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也想了很多。尤其在我聽了李老師,王老師的講座後,我覺得他們都分析的”人性”或人道主義很對,沒有一個人生來就是十全十美,但作為人的我們應該追求人性的完美,尤其是我們教師,就更應該追求人性的完美。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如何教育學生寬容。自從聽了老師的講座,當初學生犯了一點錯,我….現在回想都有些慚快。不過在以後的教學生涯中不會出現那樣的情況,我會“捧着一顆心來"教育學生(孩子),讓他們在愛的世界裏快樂成長。

三、學習讓我明白教學既是科學,又是藝術。

通過這次學習,讓我深深地感到作為老師不只是傳授教科書的知識,不是對課本文字的轉述者,而是一個探究者,一個研究者,一個具有敏鋭眼光和思維的人,把教學看成是一種藝術,一種學習的最高境界。知行階段在崗學習中,周老師的講座中課例的分析很透徹,也分析了我們課堂中的實際情況,如:分豆子的故事,給了我很多的啟示,也引發了更深刻得思考。用刀子分豆子,是可分與不可分的情況下,如何處理課堂中發生的故事,及課後的思考,使我想起在兩年前,我的一位同事在上平均數時就出現了這樣的一幕。平均分錢的事。在這位老師上完了新課之後,進行課堂舉例的時候出現的,例子是,某某同學有7元錢,另一位同學有5元錢,一位同學舉手回答,某某的錢給另一位同學一元錢,平均數是6元。這時有7元錢的同學説:“我的錢我不可能給他的”,任憑老師怎麼解釋,她就是不給這時,造成課堂氣氛緊張。最後還是擱淺了。這裏出現了課堂的預設與課堂的生成發生了衝突,課堂觀察和爭端教給我們在以後的教學中如何去解決數學問題。教學既是科學,又是藝術,課堂中有很多事是無法預料的。課堂決策往往多着都數不過來。通過這次的課例的學習讓我在學習中成長着。讓我明白“為有源頭活水來”,必須自己時時刻刻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研究教材,研究學生,反思教學,我們更得注重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注重思維的多元化,但同時更應注重優化,但怎樣去實現這個目的,視頻中介紹的方法很簡單,但卻充滿着智慧。

四、學習中讓我學會了等待,抓時機。

數學往往高於生活,靈活處理。現在,每一位老師都知道數學來源於生活,在教學的過程中時時處處的找生活實際題目來和學生進行研究和討論,儘量讓學生更早的融入生活,對所學知識靈活的運用。可是課本中出現的烙餅,卻不符合生活的實際,生活中烙餅是不可能把生餅取出來,放一會再去烙這個餅,但是為了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怎樣費時最少,可能是最好的辦法了。20XX年1月3日,再比如,今天我在上課時同樣出現這樣的不符合生活實際規律的題目。每三米栽一棵樹,但是有沒有分完,結果是21.98看似差那麼一點,但是就是隻能栽21棵,這是學生爭論開了,老師:我認為,應該入上來,因為只差一點點的距離,放着不好看。有的同學舉例子安玻璃必須補完整,還有的同學説到坐車的事,又爭論開了,車裏面座位坐滿以後,還可以加好多人,這時我看到機會來了,乘勢引導學生,車子裏如果超載了會出現怎們樣的情況,學生回答説,“危險”,是啊,生活中的安全事故多的是,原因是都不按規律辦事,結果出現了無法挽回的局面。數學是一樣的,他雖然來源於生活,但往往又高於生活,數學具有嚴密性。就像有的同學提到的做衣服,做小了,你會要嗎?學生很滿意的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