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學讀書月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5.03K

大學讀書月心得體會多篇

大學讀書月心得體會篇1

作為一名年輕的班主任,我在處理班級一些棘手的事情時會感到有些迷茫,特別是針對國小一年級的孩子,他們天真可愛、活潑好動,有着較強的好奇心,但是缺乏正確的判斷能力,寒假讀書心得體會。如何讓孩子們更好地認識自我,認識到問題的正確性,如何與這些充滿童真的孩子進行有效地溝通、交流,對於我來説非常重要。寒假裏,我再一次認真閲讀並細細品味了孫蒲遠老師《美麗的教育》這本書,確實是受益匪淺,感受頗深。這本書,就像黑夜裏的一盞明燈,給我指出了前進的方向,我不再迷茫,也不再困惑,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例子,似曾相識,孫老師是那麼耐心細緻、不厭其煩地去處理去對待,她時時刻刻用她那平凡而偉大的愛心去温暖着每一位孩子。

孫蒲遠是愛的大師,是脱離了浮華的愛的大師,而《美麗的教育》一書確實值得我們認真閲讀,認真思考。

書上有這樣一句話:班主任是世界上級別最低的主任,但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任。讀完了這本書,我的確有這樣一個感受。在與家長朋友的溝通中,家長也經常説:“孩子聽老師的要比聽家長的多很多。”還有人會説:“看,這個班孩子的做法真像他們的班主任。”“這一看就是某某老師帶的班。”其實,這都是班主任在平時的工作中對學生的一種耳濡目染,一種側面薰陶,使孩子在無形中形成的一種定勢,一種傾向。正如孫老師説:“班主任在國小生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孩子對自己的班主任簡直到了崇拜的程度。國小班主任對自己的學生影響非常大,班主任提倡的東西將會釀成這個班的班風,班主任常説的話將成為這個班的座右銘,班主任的好惡將會成為這個班學生的是非標準,班主任的言談舉止對學生性格氣質的形成都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讀了孫老師的書,讓我更加意識到,教育孩子不是光靠老師尊嚴,師生關係的融洽,關鍵在於教師要千方百計營造一種和諧寬鬆的氛圍,這樣孩子才願意接近你,也願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你,這不僅需要熱情和堅忍不拔的精神,更需要師生間的心靈溝通。我從孫老師的身上找到了作為一名班主任,首先要具備什麼,要有一顆可貴的童心,我們只有變成孩子,才能懂得孩子,理解孩子,教育孩子。

教育過程中,要把尊重孩子放在首位。從小被人尊重的人,有很強的自尊心、自信心,容易形成完善的人格。而我們不管作為教師還是家長,一味的希望孩子能聽我們成年人的話,常常忽視孩子的需要,不考慮孩子在想什麼,不體諒孩子的處境,不顧及孩子的自尊心,不瞭解孩子的苦惱和心理障礙,只憑着我們想象的情況去教育孩子。一旦孩子的行為出乎我們的預料,或者孩子沒有按我們的要求去做,我們就可能對孩子不滿意,甚至批評孩子。孫蒲遠老師告訴我們“懲罰是教育失敗的根源”,懲罰的結果讓學習吃力的孩子更加自卑,讓常常出現問題的孩子更加自暴自棄,讓本來就頑皮的孩子喪失自尊心和自信心,讓這樣的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樂。那麼,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不許批評嗎?不是!沒有批評就等於放縱孩子的不良行為,但是批評的時候,一定要講清其危害,告訴孩子這樣做為什麼不可以,這樣做對別人、對自己、對集體有什麼不好。

教育孩子,老師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寬容不同於縱容,寬容的前提是理解。教育家陶行之曾説過:要想做孩子的老師,你首先要變成孩子。淘氣是孩子的特點,是正常現象,犯錯誤是難免的,我們不可能限制他,我們要從他的淘氣中找尋身上閃光的地方,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淘氣,這時我們的工作就會變得主動和輕鬆起來,甚至還可以從中得到很大樂趣。當然,老師對學生的寬容不是對學生無原則的遷就和讓步,他是以學生認識錯誤為前提的。對已經認識到錯誤的孩子的寬容是啟發孩子自我教育的有效方法。孫蒲遠老師教給我們很多寬容的方法,給膽小而又出錯的孩子一句安慰;給知道自己錯了的孩子台階下,用顯微鏡找淘氣包優點,給矯情的學生一個存在的空間,包容學生進步過程中的反覆…

讓我們牢記孫老師“寬容與賞識讓教育更美麗,愛心與智慧讓教育走得更遠。”的經典話語,讓我們把寬容、賞識、愛心、智慧給予我們的孩子,老師愛學生,學生感到幸福,老師也會感到幸福;同樣,我們也會得到了學生最真摯的愛。這就是所有班主任的幸福,這樣的教育也是最為美麗的教育。

大學讀書月心得體會篇2

讀了《一份特別教案》這本書心中有一些體會,深知要當好新時代的教師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學生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師生關係主導在教師,據有關調查表明,教師的行為和態度是決定師生關係親疏的決定因素,70%以上的受訪問者認為影響師生關係的主導因素在於教師,66%的學生認為自己和班主任的關係還可以,24%的學生認為和老師關係比較融洽,因為老師和藹可親,或是因為自己學習好老師喜歡。只有少量學生認為和老師關係不太好,原因是因為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好或不守紀律。過去那種認為師生關係情同父子母女的傳統認知受到了挑戰。

而且,師生關係和學生接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聯繫。隨着學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們與班主任的關係出現趨於平淡的趨勢,也就是説年級越小、學歷較低的學生與班主任的關係越好。而學歷較高的大學生,他們生活學習獨立性更強,與教師的接觸機會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瞭解的機會,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認為自己與班主任的關係一般。師愛最為公眾期待

教師應該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主動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願意與學生成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遇事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自己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樹立較高的威信。

教師要重視教育法規的學習,具有依法執教意識,以及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辨識力,要尊重學生,不得變相體罰。教師應重視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視教師職業的特質修養和個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標。如教師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備”、“嚴格負責”,又要“幽默風趣”、“熱情活潑”;對教師素質,要注意培養學生喜歡的“幽默”、“熱情”、“機智”等特質;對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舉止優雅”、“談吐高雅”等較高素質修養層次的追求。

教師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師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責任感。一名稱職的教師要以對歷史、對社會、對家長、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努力做好教書育人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工作,熱愛學生的老師最受歡迎學生渴望的不僅僅是從老師那裏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師的關愛。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師生關係的潤滑劑

影響師生關係的重要原因其實是師生之間缺乏正確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實教師都是本着教書育人的態度來要求學生的,他們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子女來看待,基於恨鐵不成鋼的想法,教師希望每一位學生提高自身的能力,發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質,達到他們所期望的目標。教師嚴格要求學生是為每一個學生着想,教師本身並不能得到任何的回報。學生應該正確地理解教師的行為,不要產生厭學和反感教師的情緒。絕大部分學生還是很尊重自己的教師的,但也有少部分學生對教師不是很尊重。不尊重教師是一種極不文明的行為,比如學生見了教師不説話,上課時間吃東西,不服從教師的管教等,這些行為應當堅決的制止。

如果説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話,那麼離開了理解和尊重同樣也談不上教育。因為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師的理解和尊重。老師對學生的批評,恰當的,就是一種激勵;不恰當的,就會成為一種傷害,甚至還會導致逆反心理產生。絕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老師批評時挖苦、損傷學生,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師應把握批評的“度”,變“忠言逆耳”為“忠言悦耳”。

參加了多次的教研活動,給我最大的感觸是無論是哪個年級的.學生,都希望自己能碰到好的老師。作為學生,都願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願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師。作為教師,也都願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願意接近有道德的學生。所以,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同學都願意接近的學生,或者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學生都願意接近的教師,你本身就應當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教師要經常自省:我認為教師這項工作,體現師德的意識是很強的。為人師,不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如果馬馬虎虎教學,也可以應付過去,這只是敷衍塞責履行教學工作。如果我們養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後,自檢一下自己是否盡職盡責。反省自己可以激勵自己,這是積極進取的表現。一個人,貴在自知之明,這需要有自省作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長在哪裏,缺在何處,一個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驕傲自滿,時間一長,就會脱離羣眾,就會退步,就會降低自己威信。當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教師要正確對待學生的意見: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我認為要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與學的關係實際上是一對矛盾,處理得好,會教學相長,形成一種師徒般的師生關係,但處理不好,會產生對立情緒,造成教師不願教,學生不願學的局面。

老師應去研究學生的心理,研究人的個性,因為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然後根據不同個性的學生去因材施教,去處理一些問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師要多瞭解學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還是教與學工作中,只要多瞭解學生的要求,我們的辦法才會更多,處理問題會更慎重,師生間只要形成了一種和諧關係,教學工作、思想工作就會比較順利。教師必須樹立平等對待觀:我覺得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閃光點,只是我們老師沒有把他發掘出來。每一位學生都是祖國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對待,教師應服務於全體,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讓所有學生同乘一輛前行的車;教師應服務於全面,對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品質,學習成績以及身體素質都要悉心關照,服務周到,促使其全面發展。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促進學生的智力,潛能開發。

作為教師深感責任重大,對學生嚴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認為師生間就是一種教育與被教育的簡單關係,因為這種不平等的師生關係會阻礙師生間的平等交流,觀點具有“權威性”,久之則會壓抑學生的潛能,不利創新人才的培養。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之言。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既然做“父親”,就要關心愛護學生,對學生負責。

大學讀書月心得體會篇3

?禮記大學》以“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為其綱領;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其條目。大量使用排比和蟬聯句法,環環相扣,間不容髮,氣勢磅礴,雄辯有力,鮮明地體現了儒家學派“內聖外王”的人生理想。

人的一生,時刻都需要學習。欲“外王”必須先“內聖”;欲“內聖”必然需要加強自我道德的修養。也就要做到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缺一不可。

作為大學生,確實應該明其本,知其用,然其所厚其所薄。當今大學生面臨着種種壓力和矛盾,其性情浮躁,意志消沉,悲觀失望的人實不在少數。在這物慾橫流,文化氾濫的社會狀態之下,很多人早已忘記了道德修養,只是庸庸碌碌,貪於享樂,卻不珍惜年華盛景去“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如此,只會消磨意志,沉淪下去。

不斷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是我們每個大學生必須正視的課題,這是首要的。其次,應潛心學習,深入研究,在學習好本專業的基礎上,努力向其他方向發展。不要一味空想,沉浸在虛幻之中,而放棄了專業知識的學習,而應當分清主次,如文中所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所以,凡事先要能定,靜下心來,才能有所慮,有所得。倘若魯莽,草率行事,必將終無所獲。

?大學》之道,在於修身,在於立志,在於奮鬥。無道德,無修養,便胸無大志,就不會去奮鬥,不奮鬥,便終不可“外王”。所以,我認為,提高自身修養,當入其微,從小事做起,從小志做起,點點滴滴,循序漸進。如此,方可能安能靜,知其本末,曉其終始。發於心而動於行,如此,才能實現志向,有所作為。

?大學》之道是一條立志,實現理想之道。告訴我們凡事要從最基礎的做起,牢記其本,明知其本,而後才能有所方向,從小事做起,一步一步,而每一步都建立在前一步基礎之上,每一步都需要“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如此,謹小慎微,勤勤懇懇,才是實現“外王”的基礎。

?禮記大學》凝聚了儒家學派關於人生與社會,道德與政治等問題的思想精髓,表達了完善自我並改造社會的強烈願望。其人格思想和社會責任意識均不無積極因素,因此,它是所有有志之士用以自勵併為之奮鬥的人生目標。

大學讀書月心得體會篇4

這個寒假,我讀了高爾基的三部曲第三部——《我的大學》。

這本書講述了在作者十六歲的時候,便離開自我的家鄉,獨自一人去__求學。可是作者__並沒有上成大學,上大學便成為了高爾基的一個夢想。沒上成大學,作者為了能夠生存下去而四處奔波:住在貧民窟,賣苦力,和流浪漢接觸,在麪包店工作……之後,事情有了一絲轉機,高爾基在和古裏,普列特尼奧夫,傑連科夫以及霍霍爾這樣的大學生和提高人士的交往中,高爾基進了一所廣闊的社會大學。在這所社會大學裏,作者經歷了許許多多:經受多方面的生活考驗,對人生意義和世界的複雜性進行了最初的探索。

高爾基從小善良懂事,當他來到__,寄住在一個貧困中學生家裏。這個家裏便有了三個孩子,這位媽媽很可憐,高爾基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就算是“媽媽“給一塊小麪包心裏也覺得如巖石般沉重,之後,高爾基決定找個工作,讓這位媽媽減輕些負擔。

?我的大學》是部自傳體小説,故事情節簡單,明顯。作者用優美的語言寫出了他成長的片段。這本書是19__年完成的,作者此時已有55歲,年過半百。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無論什麼情景,多麼艱難,也要想辦法克服。並且要懂事,學會隨時隨地為他人着想。

大學讀書月心得體會篇5

在茫茫人生中,人們做過很多事,也肯定讀過不少書。我就讀過一些,我覺得有影響力,印象最深刻的是名著。閲讀名著,就像品味一瓶珍藏的美酒,要細細地品,才能知曉作者的用意。

“塵海蒼茫沈百感”

“魯迅的文章,是需要細讀的。”這是很多書中説過的,魯迅先生的文章也確實需要細讀。《朝花夕拾》是魯迅的回憶性散文集,是魯迅從生活回憶中選取的若干有意義的片段。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長媽媽,她一腳踏死隱鼠的事讓我記憶猶新。長媽媽給“我”買《山海經》的事,表現出她的細心與愛心。《朝花夕拾》中,諷刺的文字不少,而且有些地方,諷刺的更加隱祕,要細細品味,才能領悟。

永遠的洋車伕

老舍,中國現代文學的作家,他的《駱駝祥子》寫的是老北京洋車伕祥子的故事。我記得最清楚的一段是祥子買第一輛車的時候,他賣了三年的苦力,終於買到了一輛屬於自己的車,高興地不得了。通讀全文,我領會到了老舍給我們的啟示,你是否也能讀出來呢?

他們勝了世界

羅曼·羅蘭的《名人傳》充滿了藝術,帶給大家啟迪。《貝多芬傳》讓我們知道了貝多芬不為人知的一面,《米開朗琪羅傳》讓我們懂得了夢境比陰暗的現實幸福無比,《托爾斯泰傳》讓我們明白了托爾斯泰認定的事實:生命就是痛苦,但我們要戰勝痛苦,取得成功。

閲讀名著,就像是欣賞一首美妙的歌曲,要認真地聽,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大學讀書月心得體會篇6

?愛麗絲漫遊仙境》是讓小朋友和大朋友都很喜歡,另人百看不厭的一本童話書。

內容是這樣的:小姑娘愛麗絲追着一隻會説話的兔子,想看看兔子先生要去哪裏,忽然,“砰,砰,砰”愛麗絲墜入了一個奇妙的地底世界。

在這裏,喝一口水可以變得非常矮小,再吃一口餅乾可以變成巨人,她還遇到了一羣稀奇古怪的人和動物:三月兔、柴郡貓、渡渡鳥、大海龜,還有神氣活現的撲克牌老k與紅桃王后等。在這個瘋瘋癲癲的世界裏,愛麗絲是保持理性頭腦的人。愛麗絲夢中漫遊的種種事物都是奇妙的,她碰到了使她身體縮小或長大的魔瓶、扇子、蘑菇、蛋糕和卵石;見到鷹首獅身怪、悲傷而孤獨的素甲魚和動不動就要砍別人頭的王后。情節生動有趣,令人捧腹大笑。

歷盡艱險之後,愛麗絲猛然甦醒,原來自己躺在草地上睡着了,一切奇遇都不過是夢幻而已。當我合上書,腦海裏一直重複浮現出愛麗絲、兔子、懷錶、扇子、撲克牌,這些有趣的場景。貫穿整部作品的中心人物是愛麗絲。愛麗絲十分堅強樂觀,她很喜歡把自己當成兩個人,一個人很膽小,一個人很勇敢。在她難過大哭的時候,她會很嚴厲的對自己説“好啦,哭也沒什麼用,你應該好好想想辦法。”

愛麗絲有一顆燦爛的童心,她活潑天真,喜歡幻想,愛動腦筋,充滿好奇心。惹人喜愛,令人感動,更讓人難以忘懷。

我讀過這本書後,可愛的小女孩愛麗絲讓我學到了很多做人的品質和道理,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勇敢智慧的面對困難,我還明白了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要保持不怕困難、樂觀向上的精神。

大學讀書月心得體會篇7

暑假,我看了一本世界名著——《簡愛》。

簡愛是一個孤兒,但她善良美好,勇於抗爭,能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併為之不懈努力,即使最後愛德華一無所有,但她仍無怨無悔地陪在他身邊,她的品質深深打動了我。

簡愛的母親也是一名勇於追求自己愛情的人,身為富家小姐的她,不顧他人的反對,嫁給了一位窮牧師,而簡愛一歲時,父母去世,父親的親人也杳無音訊,簡愛在舅媽家生活,受盡折磨,我還在傻傻的認為,她會找到父親的親人,從此無憂無慮,但命運不願就這樣放過她,她被送進了學校,學校沒有好的食物,沒有好的環境,但即使這樣,她也學會了很多,在這所學校,待了八年,她終於離開了,成為了家庭教師,對主人羅切斯特產生了愛慕之情,當羅切斯特向簡愛求婚時,我認為一切都要結束的時候,他們會一直幸福的時候,羅切斯特竟然已有妻室,簡愛不願做世人所唾棄的`小三,堅定地離開了她深愛的羅切斯特,但她怎麼忘得了羅切斯特呢?她放棄了鉅額財產,回到了桑菲爾德,原來的豪宅變成了一片廢墟,原來的羅切斯特,雙目失明,腳也廢了,但她無怨無悔。

原來,她什麼都沒有,之後,她有了羅切斯特,她本來可以不管不問,和羅切斯特在一起,但這樣做,簡愛就不是簡愛了,她無才無貌,自尊心極強,不會違背自己的良知和羅切斯特在一起,而羅切斯特恰恰愛她這一點,如果簡愛不走,他們也不會像這樣幸福。

簡愛的命運一波三折,從紅房子到學校,從學校到桑菲爾德,從桑菲爾德到一片廢墟,如果是我們,早就精神崩潰了吧,更談不上自強了,所以我們要學習簡愛的高尚品質,不能怨天尤人

我們要自強自立,自尊自愛,不能因為一點點小挫折就傷心,不能因為一點點小困難就放棄。

大學讀書月心得體會篇8

讀了《天藍色的彼岸》有感

生命的盡頭——死亡,這是個令人害怕的詞語;因為死亡,就意味着生命的結束。可是當你看過《天藍色的彼岸》之後,死亡,便成為了一個嶄新的開始。

此書剛看過不久,對裏面的資料記憶深刻,也十分地感動:有個名叫哈里的小男孩子,他因車禍而死,但卻去了天上另一個世界。那裏有好多和他一樣的人,那裏的人説:“僅有把今生一切的事情都忘記才能到天藍色的彼岸去!”但他還掛念着自我的爸爸、媽媽、姐姐、教師和同學們,但又不知如何傳達他的心聲,於是就欲上了一個和他一樣沒走的小男孩。那個小男孩在找他一出生就死了的媽媽,已經有100多年了,僅憑他媽媽衣服上的一枚鈕釦。之後他倆以靈魂的形式來到人間。他發現其實不是沒有他地球就不轉了。他的好朋友依舊開開心心有了新朋友;爸爸媽媽也已經不在悲痛。。。他開始感還到難過。但之後最終明白了:人總不能活在過去!他向親人和朋友們告別,並向他們表示歉意和愛。他在天堂上認識的小男孩也最終找到了他的媽媽!最終,他倆最終飛向了天藍色的彼岸。

看完此書後,我立刻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原本,我認為死亡是一個人的終點;此刻,我已不再害怕死亡,因為死亡,是一個新的開始。以往有一個孩子因為父母雙亡而輕生,最終因為不聽別人的勸告而離開了人世。此刻,當它來到天上的另一個世界,找到了他的父母,它就必須會因為自我的錯誤行為而悲痛。如果時光能夠倒流,能夠回到他還沒死之前,我必須會對他説:“死亡並不是一個人的終點,反而,它是一個人新的開始,你的父母已經擁有了兩次開始,你因該也重新開始生活,從陰影中走出來,難到不是嗎?

死和吃飯一樣,是註定了的,你無法改變,他也無法改變,你們都無法改變,我們能做的,只是珍惜生命,把握生命裏的每一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