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觀家風二心得體會優質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99W

觀家風二心得體會優質多篇

觀家風二心得體會篇1

沒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但一般家庭明列條文的家規,並不多見,多是約定俗成的家規。

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強調指出,抓好作風建設,在加強黨性修養的同時,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領導幹部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

關於家風,不同家庭有不同的家風。一般農家,勤儉為本,孝敬老人,對親友禮尚往來,對鄰里和睦相處,對社會惜老憐貧,這便是好家風。

家風建設修身為先。打鐵還需自身硬,完善個人修養,是社會道德規範的延續,也是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傳承。修身一方面是提高個人道德素質,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另一方面,作為領導幹部要懂得知足,提高自身政治警覺性和政治鑑別力。魏徵説:“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志不可滿。”領導幹部應將廉潔自律克己奉公的思想深深烙入腦海,淡化個人得失,在為民務實中實現個人的價值。家風建設重在傳承。中國傳統教育講究言傳身教,教育不僅是文化知識的傳播,還是道德修養的映射。在家風建設上,古語説,母慈而子孝,兄友而弟恭。優秀的個人修養是可以通過自身的言行舉止和為人處世感染下一代的。家風正,影響給孩子骨子裏的正氣和正義是必然的,這樣的孩子進入社會,釋放出來的自然是正氣,面對歪風邪氣乃至破壞黨風政紀的貪腐投機行為,便有一種本能的拒斥。

家風的形成,靠家庭世代沿襲,靠一代代人的言傳身教才能形成。家風好,受世人稱讚,家庭成員也感到自豪,家庭的社會地位自然也高。

通過對“傳家風,立家規,樹新風”的學習,我會不斷加強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和黨性修養,求真務實地把各項工作做到實處,用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以實際行動樹立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做到平常時間能看得出來,關鍵時刻能衝得出來,危難時刻能站得出來,把領導交給我的各項工作做實,做細。

觀家風二心得體會篇2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國家的“家”。 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

我家的家風又是什麼呢?家中沒有明確的記錄或説法,可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對家風的理解卻愈發深刻。

自從我記事以來,我家就是人人羨慕的四世同堂家庭,家中老爺爺、老奶奶、爺爺、奶奶、父母、姐姐和我,還有兩個叔叔、三個姑姑、二爺爺一家人,再遠一點家族成員就更多了。每逢家中有嫁娶等大事,都是一次家族成員的大檢閲。一大家子人團聚在一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再大的事情在家族成員的集體努下都能圓圓滿滿的完成。

20_年,小外甥出生了,圍繞着取名的問題,爸媽還有姐姐、姐夫、我等一家人又圍坐一起討論起來,最後,還是父親一錘定音,“我們這個家庭,人口多,團聚一起沒有矛盾爭端,是和和睦睦的一家人,我看就叫‘和和’吧”。在父親的提議下,小外甥取名“和和”,象徵了我們和和睦睦的一家人。“和睦”不就是我的家風嗎?家家和和睦睦,方有我們國家的和諧。

家庭的和睦,來自於每個人都堅守“孝”的信念。孟子在《寡人之於國也》中説“申之以孝悌之義”,作為孟子的後輩,我們家中更是尊奉“百善孝為先”。老爺爺七十多歲時身體不好,卧病在牀,都説“久病牀前無孝子”,爺爺卻毫無怨言,每日端茶餵飯,必親嘗冷熱,温度合適才給老爺爺。夏天天熱,爺爺每天必給老爺爺擦洗身體;冬天天冷,一定將炕燒得暖暖和和的。老爺爺晚年雖是久病之軀,卻沒有遭一點罪,他走時是安詳的,因為牀前有孝子的陪伴。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確,好的家風,影響着人的成長成才,現在我的兒子也已九歲了,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也為了我們國家的和諧,我們更應該傳承優良家風。無論世事如何流轉,讓我們家“盡行孝道,家庭和睦”的家風永遠流傳。

觀家風二心得體會篇3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歷史上見諸典籍的家訓並非鮮見,為後人稱頌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國家規家訓的一大特點,成為日常生活行為規範的有機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許多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家家之風。

毛澤東同志曾強調:“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領導幹部要正確對待親情,做到“發乎情,止乎禮”,關愛不溺愛、善待不縱容,管好自己不出事、管好家人不添亂、管好下屬不掉隊。要加強對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的教育約束,不得默許他們利用特殊身份謀取非法利益。一人不廉全家不圓。領導幹部自己不出事,又加強對家屬子女的教育管理,整個家庭乃至家族平平安安,這也是一種幸福。

培育良好家風,關鍵在立家規、正己身、懂真愛。立家規,就是發揮祖訓家教在家風建設中的涵養和約束作用。家庭是思想性格的塑造場,家教是人生價值的奠基石,是人生的“第一粒釦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個人到國家、到天下,“家”是最重要的紐帶,父母長輩融化在愛之中的家教,是最能融入我們血脈的東西。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非常重視立家規。周恩來同志要求家人和親戚嚴格遵守“十條家規”。這些都為我們樹立了範例。

好的家風才能創造出好的家庭,俗話説:家和萬事興,相互體諒、相互寬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和的前提,在此基礎上的家庭,才是幸福美滿的家庭。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家庭和睦,社會才會穩定。家規是春雨,潤物無形。樹立美好的家風家規,傳承悠久的國風國規,中國這隻文明善良勇敢的東方古國最終將讓世人欽佩!

家風是什麼?或許在如今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家風似乎都會覺得是老一輩人甚至是古代嚴厲講求的內容,殊不知,一個人的成人成才與家風有着息息相關。

家風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家風不是高精尖的哲學,也不是讓人無法靠近,它更是一種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更是人生迷茫和困苦時為你指明光明道路的希望之光。作為新一代年輕人:

一是要擁有家風的意識。理解家風是什麼含義?會給自己帶來什麼?不是高大上,不是高精尖,哪怕是你孝敬父母,哪怕是你真誠和坦率,都是家風的體現,作為90後,很多都已為人父母,自己良好家風的體現,更是為下一代埋下了良好的道德種子。

二是要堅持家風的正氣,家風是一個家族風貌的綜合體現,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們在平時的生活、工作中的行為準則,充滿正能量的家風,思想不會被邪惡所迷惑,不會讓行為越軌,正氣是靠家庭中每個人的正氣,是靠每個人的堅持。

三是要做好家風的傳承。家風與生活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有責任去發揚和傳承,也許我們每個家庭不一定會有專門的家風“祕笈”,但是一代一代的去教導,一代代的發揚,就會讓每一代人都在良好的家風中受益、家風是一本書,也不是一本書。靠的是生活中的思考,靠的是生活中的不斷總結,良好的家風定會成為人生成才道路上的助推器。

觀家風二心得體會篇4

青山綿延,江河奔流,國之為國,必有千萬家愛的匯聚。家之為家,良風久存,這是對中華文明的宏揚,也是對民族文化的繼承,有對先祖古人的追憶,也有寄心家國的悠悠情思。

古有家訓,而今亦然。漢陰古縣,青山綠水,美不勝收。而“沈氏家訓”則為古老漢陰增添無限歷史底藴和文化情懷,其已成為漢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今念漢陰沈氏家訓“祭祀不可不殷也”讓我感觸頗深,不甚唏噓。“祖宗往矣,所恃以有子孫者,以其有時食之薦、拜祭之勤耳”,殷勤誠懇的祭祀會讓人不由自主的想到上古禮樂文明社會,尊尊親親,勿忘祖先,感受先祖古人的戒言,反思自我言行,一則尋根訪祖,追憶先思,二則警示自己,提高認識。在當今三觀顛覆的社會中顯得尤為重要,也是在現代社會生活中一種有意義、有價值的迴歸,對未來的未知旅程中有了更加明晰的堅定與自信。

“況歲時伏臘,尚與家人為飲,而春露秋霜不忘水源木本之報,祖宗亦安”,一個“春露秋霜不忘水源木本之報”道出了幾千年來中華兒女不忘本源,寄心家國的赤子情懷。出門在外,縱使美酒再醇,飯菜再香,也不及家園的小橋流水,家常便飯。縱使歸來之日塵土滿面,白髮蒼蒼,也要到野外墳前跪在黃土地中重重地一叩,然後滿面淚痕傾訴衷腸。

飲水思源,方為做人之道。古有伍子胥千金報恩,知恩圖報,今有錢學森千里回鄉,熱血報國,支持新中國建設,無數華夏兒女都在以實際行動詮釋着不忘本的忠孝之道。

沈氏家訓不僅注重對後代身心修養,治學做人的教導,也重視對儒家文化的精神傳承和家庭倫理指導,文風樸實,情理交融。良好的家風家訓給人指出了正確的人生方向,它就像茫茫海洋中遠航的指南針,指引我們朝着日出的方向揚帆起航。

良好的家風家訓換來的是幸福美滿的家庭,更鑄就了許多高尚品德和才學廣博的仁人志士,尤其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刻中,其更發揮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五千年的細雨滋潤了炎黃子孫的心,在朗朗晴空下,在忠孝悌節的家國心中,念着那一句句,便望見了中華民族文化的根……

觀家風二心得體會篇5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從古至今,《誡子書》、《勉諭兒輩》、《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着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着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説,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

作為一個尋常百姓家,我的家風就是“踏實做事、真誠待人。”生活中,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損他人的事。即:做好事,當好人。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影響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響大家。

家風建設的`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地創立自己的好家風、延續自己的好家風,使整個家庭與子女受益。家庭建設影響着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觀家風二心得體會篇6

中國古代有許多名門大族都有成文的家規家訓,其後人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顯貴,都會相對遵紀守法,這其中家風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因為這些族人從小就耳濡目染,良好的家風對他們有着潤物無聲的教化作用,同時,有明確文字記載的家規家訓對他們有着強烈的道德約束力。今日,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加強黨員幹部家風作風建設,這些傳統資源無疑都是值得借鑑和學習的。

父子相傳,精神相繼。父母是子女言傳身教最好的典範,為人父母樹立道德上的典範,養成良好的家風,最受益的人恐怕就是至親骨肉。宋代名臣范仲淹一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被紀曉嵐稱頌為“行求無愧於聖賢,學求有濟於天下”,自身立言立德的同時,對子女教育亦非常嚴苛。在良好家風的薰陶下,其子女也得以傳承父輩精神,為後人所稱道。

要想為子孫後代樹立良好家風,首先得自己行得端正,堅守原則。自己作出典範,無論是在多麼惡劣的政治環境中,始終保持清廉本色,這才能夠成為後人的榜樣。現在的黨員幹部也要先做到自身過硬,這樣才能正人正己。同時,家風也需要有意識的養成,對子女親屬的不當行為要時常提點,才能及時矯正,築牢思想防線。

如今,以“兩學一座”學習教育活動為契機,無論是黨員幹部還是普通黨員,都應該意識到正家風的重要性,在家庭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時刻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確保執政為民,執法為民,時時刻刻以人民羣眾高不高興,滿不滿意作為檢驗我們工作的試金石,廉潔自律,做新時代的先鋒隊。牢固樹立家風,將優良的家風傳承下去。

通過對“傳家風,立家規,樹新風”的學習,我會不斷加強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和黨性修養,求真務實地把各項工作做到實處,用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以實際行動樹立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做到平常時間能看得出來,關鍵時刻能衝得出來,危難時刻能站得出來,把領導交給我的各項工作做實,做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