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拉齊尼·巴依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76W

拉齊尼·巴依心得體會多篇

拉齊尼·巴依心得體會篇1

向先鋒模範學習,向優秀黨員靠攏

--學習拉齊尼·巴依卡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2021年1月4日,全國愛國擁軍模範、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人大代表拉齊尼·巴依卡為解救落入冰窟的兒童,英勇犧牲,用生命書寫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為進一步深入學習宣傳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先進事蹟,引導激勵全區廣大黨員幹部守初心、擔使命,聚焦先進,學習先進,地委決定,在全地區廣泛開展向優秀共產黨員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學習活動,並號召廣大黨員、幹部向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學習。

學習他愛黨愛國的情懷。拉齊尼·巴依克一家祖孫三代都是優秀護邊員,12歲開始,拉齊尼·巴依克便開始跟着父親學習探路、查看地形、熟悉地理位置,從小就立志成為一名優秀護邊員。2004年,當了38年義務巡邏嚮導的父親身體狀況大不如從前,為將父輩愛國守邊精神傳承下去,剛從部隊退伍的拉齊尼·巴依克繼承父輩使命,成為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軍人,他騎着犛牛與邊防官兵常年在邊境一線踏勘巡邏,以家國情懷踐行“缺氧不缺精神”的大無畏英雄氣概,身體力行,誓死捍衞着國家尊嚴、民族氣概。拉齊尼·巴依卡同志把一生獻給黨的事業作為最大追求,把對黨對國無限忠誠融入到守邊護邊事業中,矢志不渝傳承着愛國戍邊精神。

學習他捨己為人的犧牲精神。他在危險面前臨危不懼,關鍵時刻挺身而出。2021年1月4日,在喀什大學參加培訓的拉齊尼·巴依卡與舍友木沙江·努爾墩做完核酸檢測準備去餐廳吃飯時,聽見有哭腔的叫喊,循着聲音他急奔過去,發現一個小孩陷入人工湖冰窟,無助的母親在湖邊哭喊求助。情況危急,拉齊尼·巴依卡來不及細想,一腳路上冰面,直奔孩童。在伸手拉孩子的時候,冰面坍塌,拉齊尼·巴依卡不慎跌入水中,他奮力舉起雙手,拼盡全身力氣把孩子託在水面,孩童成功獲救,但託舉起孩童生命的拉齊尼·巴依卡卻再也沒有從水中上來。拉齊尼·巴依卡同志面對生死毫無畏懼,始終把羣眾的利益放在首位,用生命的最後光輝託舉起另一個幼小生命的新生和希望,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用短暫而精彩的人生譜寫了一曲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奉獻之歌。

學習他使命在肩的政治品格。拉齊尼·巴依卡始終牢記責任、牢記父親教誨,身體力行踐行鏗鏘的錚鋒誓言。一次巡邏中,犛牛踩塌了石頭,山上的碎石片砸在拉齊尼額頭,鮮血直流,官兵們勸他返回,拉齊尼卻説:“我還沒完成任務呢。”強忍劇痛,拉齊尼仍堅持為官兵探路。10多年的護邊路上,這樣的危險時刻太多太多,但拉齊尼從來沒有想過停止巡邏的腳步,把為國守邊當作自己的終生事業。在他的感染和帶動下,一大批牧民自覺地投入到守邊護邊當中,形成了“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鋼鐵長城。拉齊尼·巴依卡同志把人生追求與黨的事業緊密聯繫在一起,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衝鋒在前、無私春獻勇於犧牲,用激情和汗水書寫了靚麗青春、創造了輝煌業績。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拉齊尼·巴依卡同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鮮活典型,是新時期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基層黨員幹部的優秀代表,更是共產黨員的楷模!他的愛黨愛國的情懷、捨己為人的犧牲精神、使命在肩的政治品格,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雖然他離開了,但是他的精神任然留在所有黨員的心中。向先鋒模範學習,向優秀黨員靠攏,我們在感動於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先進事蹟的同時,也要更加奮發有為,敬業愛崗、勤奮工作,把自己的工作與黨的形象和事業緊密聯繫起來,努力在工作崗位上作出貢獻,努力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難,記初心、守初心、踐初心,不畏艱險,持之以恆,讓信仰的旗幟高高飄揚。

拉齊尼·巴依心得體會篇2

拉齊尼是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提孜那甫村牧民。2004年8月,拉齊尼開始義務為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當巡邏嚮導,被邊防官兵和當地牧民稱讚為雲端上守邊護邊的“帕米爾雄鷹”。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位於帕米爾高原東南部,與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國接壤,邊境線長800多公里,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自然條件十分惡劣。

拉齊尼一家就居住在這裏,祖祖輩輩都在山溝裏放牧。從爺爺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到父親巴依卡·凱力迪別克,再到拉齊尼,他們一家三代接力擔任民兵護邊員,拉齊尼已經在這裏做了16年的護邊員。

1957年,拉齊尼的爺爺凱力迪別克自薦成為邊防連第一位“犛牛嚮導”,隨後,他的父親巴依卡在紅其拉甫邊防連擔任義務巡邏嚮導38年。拉齊尼十幾歲的時候便開始跟着父親學習探路,查看地形、熟悉地理位置。2004年,從部隊退役的他正式接過父親手中的鞭子,和其他塔吉克族護邊員一起,騎着犛牛行走在這條邊防線上。

60多年來,拉齊尼祖孫三代的足跡踏遍了帕米爾高原邊防線上的每一塊界碑、每一條河流、每一道山溝。在拉齊尼的心裏,巡邏是國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他説:“沒有界碑,哪有我們的幸福生活。”

巡邏路上,拉齊尼總是走在最前面探路,和父親一樣,他憑着自己多年的經驗無數次幫邊防官兵化險為夷。

有一次,拉齊尼單獨帶着巡邏分隊參加有着“死亡之谷”之稱的吾甫浪溝巡邏。巡邏第一天,隊伍遭到暴風雪,受阻的巡邏隊只好在離鐵幹裏克村不遠的一塊山谷地露宿。看到官兵凍得直打哆嗦,拉齊尼就用父親教過的方法用犛牛身體來取暖。他把15頭犛牛都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堵厚厚的“牆壁”,官兵僅靠着犛牛身子,既能擋風雪,又能取暖,讓官兵們順利度過了風雪夜。

第二天,隊伍到達鐵幹裏克村,但由於山體滑坡,只好停了下來,前一年父親做的標記沒有了。“這裏都是七八十度的陡坡,我們怎麼過呀?”上等兵普合毛擔心地問。“再難再艱險我都會帶你們渡過難關,放心吧。”拉齊尼説。

説完拉齊尼就起身探路。突然,從山上滑落下來的一塊石片砸在了拉齊尼額頭,鮮血直流,官兵們幾次勸他返回,但他簡單處理了傷口,堅持繼續探路。“這是任務。”強忍疼痛,歷經兩個小時,拉齊尼終於找到了一條比較安全的石壁路,官兵們順利通過。

每次巡邏都是太陽出來出發,太陽落山就在山裏搭起帳篷將就一晚,有時還會遇到雪崩、滑坡、泥石流等危險,往返一次需要近10天時間

有一年11月,拉齊尼像往常一樣和官兵們奔波在山高路險的邊境線巡邏時,突然間天氣驟變,突降大雪。行走在最前面的戰士皮濤不慎從犛牛背上摔了下來,掉進雪洞裏,周圍的冰雪不斷垮塌。危急時刻,拉齊尼高喊:“大家都不要動!”然後自己迅速爬到雪洞旁邊脱下衣服打成結,做成繩子,花了兩個小時將皮濤救了出來。體力透支的拉齊尼被凍得不省人事,送到縣醫院搶救3個小時,才挽回了生命。

在16年的巡邏路上,拉齊尼和邊防官兵結下了深厚情誼。“不光是我,我們周圍的牧民都把邊防連官兵當成自己的親人。”拉齊尼掰着手指説,大雪壓塌了房子和羊圈,他們來修;孩子上不起學,他們主動捐款,還給孩子補課;吐爾迪罕大媽家裏困難,他們就買來羊羔幫她致富;紅其拉甫沒有醫院,牧民生病了都到連隊找軍醫,到連隊就像到自己家一樣……

“這不是親人又是什麼呢,我們本來就是一家人!”説着,他用力地拍了拍胸口。“看,我們的安居房漂亮吧?”拉齊尼向記者展示手機裏的照片,講起這幾年護邊員身邊的變化:牧民們放牧有補助、種地有補貼,每年還享受一次免費健康體檢,孩子上學的學費全免;邊防修好了巡邏路,建起了執勤房,還給護邊員配發了摩托車、對講機、望遠鏡。“以前步行巡邏需要好幾天,現在騎摩托車只要5個小時,而且再也不用風餐露宿。”拉齊尼笑着説。

“雖然現在條件好了,但很想念從前和邊防連的兄弟們頂風冒雪巡邏的日子,一起吃過的苦,才是最想回憶的甜。”説話間,拉齊尼的電話響起,是兒子拉蒂爾打來的。他邊接電話邊説:“拉蒂爾説長大了也要像我一樣做一名護邊員。我告訴他好好上學,將來要成為一名解放軍,守衞祖國,保護人民。”

2021年1月4日,新疆喀什,一名孩子陷入冰窟。拉齊尼·巴依卡循聲趕去,腳踏冰面去拉孩子。冰面突然坍塌,自己不慎跌入水中。他奮力舉起雙手,拼盡全力把孩子儘量託在水面。聞訊趕來的人們紛紛參與救援。孩童成功獲救,但拉齊尼·巴依卡卻再也沒有上來……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1歲。拉齊尼·巴依卡是全國人大代表,也是一名全國勞動模範,一家三代守邊的故事在帕米爾高原家喻户曉,被當地牧民稱讚為“帕米爾雄鷹”。他生前常説:“這輩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戰士,永遠守好祖國的邊境線……”

拉齊尼·巴依心得體會篇3

初春,帕米爾高原,晨曦微露。迎着寒風,記者來到雪山下那個薄霧籠罩的塔吉克族鄉村——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的提孜那甫村。

裊裊炊煙下,3 間不起眼的房屋,就是拉齊尼·巴依卡的家。年逾七旬的父親巴依卡·凱力迪別克,望着牆上拉齊尼的照片,淚水忍不住從臉龐滑落。照片上的拉齊尼,戴着一頂塔吉克族特色氈帽,黝黑的臉上掛着憨厚的笑容。

白髮人送黑髮人,悲痛湧動心中。説起拉齊尼,巴依卡幾度哽咽:“元旦那天,拉齊尼還給我買了一雙新棉鞋和一件新棉衣。” 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們也不願意相信,不久前還和他們一起巡邏的拉齊尼大叔走了,走得那麼匆忙。

“來人啊!救救孩子!”1 月 4 日,新疆喀什入冬以來特別冷的一天。喀什大學校園湖邊突然傳來呼救聲,一名兒童不慎掉進冰窟窿。正在

該校參加培訓的拉齊尼聞聲趕到,義無反顧地跳入水中。孩子得救了,拉齊尼卻不幸犧牲,生命永遠定格在 41 歲。

用生命託舉生命。認識拉齊尼的人對他的救人之舉都不感到意外。在鄉親們眼中,拉齊尼是一位勇敢善良的塔吉克族好兒郎,一名忠誠正直的共產黨員。他來自祖孫三代義務為國戍邊 71 年的光榮家庭,被當地羣眾譽為守邊護防的“帕米爾雄鷹”。他是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愛國擁軍模範、全國勞動模範。

帕米爾高原,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雪峯連綿。1949 年 12 月,紅其拉甫邊防連組建,哨卡就建在帕米爾高原上的雪窩裏。

紅其拉甫,塔吉克語意為“血染的通道”。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的巡邏路線中有條吾甫浪溝,官兵在溝裏巡邏一趟,要翻越 8 座海拔5000 米以上的達阪,一次次蹚過刺骨的冰河。

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要征服這條巡邏路,離不開經驗豐富的當地塔吉克族嚮導。拉齊尼的祖父當年自告奮勇參加巡邏,一干就是 23年。1972 年,祖父走不動了,把擔子交給他的父親巴依卡。爬冰卧雪、戍邊巡邏,巴依卡又走過 30 多個春秋。2004 年,兩鬢斑白的巴依卡把擔子交給了剛從部隊退役的兒子拉齊尼。

“沒有祖國的界碑,哪有我們的幸福?”從小聽着祖父和父親戍邊故事長大的拉齊尼,把他們堅守了一輩子的信念銘記在心中。

“當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戰士’,永遠守護祖國的邊境線。”這是拉齊尼生前常説的一句話。

16 年,帕米爾高原邊防線上的每一個山口、峽谷,每一道河流、

溝壑,每一處界碑、地標,都留下了拉齊尼巡邏護邊的身影。

巡邏路上,邊防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拉齊尼總是走在前面探路。和祖父、父親一樣,拉齊尼憑着豐富的經驗,一次次幫助邊防官兵化險為夷。

多年巡邏,拉齊尼家先後有 10 頭犛牛累死在路上,9 頭犛牛因摔傷失去勞動能力,但他從不要一分錢補償。犧牲之前,拉齊尼還在馴養家裏的 4 頭小犛牛。他説,等這些犛牛長大了,家裏就有 5 頭犛牛能參加巡邊了。

“為國戍邊,我們義不容辭。”拉齊尼曾説,“是共產黨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我自己也是一名黨員,守邊護邊是我應該做的事。等我幹不動了,就把這項工作交給我的兒子。我們要在護邊路上世世代代走下去。” 2015 年 2 月 11 日,軍民迎新春茶話會在北京舉行。那一天,拉齊尼向習近平主席彙報了一家三代愛國守邊的經歷。

2018 年,拉齊尼光榮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為了更好地履行職責,他走訪了當地農牧區,傾聽牧民的心聲。

2020 年,拉齊尼被表彰為全國愛國擁軍模範。在拉齊尼看來,他是“代表每一個在邊境線上巡邏的護邊員獲得這份榮譽的”。

為了提高文化水平,拉齊尼利用巡邊間隙向邊防官兵學習。2020年 10 月,他到喀什大學參加培訓,重點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他是班上的學習委員,課堂上如飢似渴地汲取知識,課後寫作業、讀書、看新聞,不斷地豐富自己。

在喀什大學培訓期間,拉齊尼請假回了一趟家。因為 11 月山裏下雪了,他家的犛牛還在牧場滯留。那些犛牛,可是邊防官兵巡邊路上的得力助手。

這些年,榮譽多了,拉齊尼的初心從未改變。無論是在雪山深谷巡邏戍邊,還是在首都北京建言獻策,他始終用行動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本色。

“南湖紅色的光照亮帕米爾高原……祖父和父親的精神鼓舞着我雄鷹般飛翔/我以鋼鐵般的意志/日夜巡邏在冰峯雪嶺間。” 2020 年 12 月 11 日,拉齊尼在微信朋友圈發佈了最後一條動態。這是他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 週年創作的詩歌《南湖》。

這短短的詩行,是一名共產黨員的深情告白,也是拉齊尼短暫絢爛人生的寫照。

拉齊尼·巴依心得體會篇4

拉齊尼·巴依卡,是新疆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提孜那甫村的護邊員。從他的祖父開始,三代人克服種種艱難困苦,在帕米爾高原上為國守邊護邊。

2021年1月4日,他為了救助一名落水兒童,不幸犧牲,年僅41歲。當地政府為表彰拉齊尼與祖父三代人為國守邊護邊,曾專門在他家設立了一間小型展覽室。這些天,常有當地羣眾來到這裏悼念、緬懷拉齊尼。

拉齊尼·巴依卡的家和父親巴依卡·凱力迪別克的家共處一個院子。院子的中間就是這間小型展覽室,裏面陳設着拉齊尼與祖父三代人受表彰的證書和珍貴照片。家族第二代護邊員、父親巴依卡常來這裏,也暗自落淚,他説:“我腦子裏、心裏疼得很,我兒子乾的(這個救人)的事是最好的事。我兒子去世的時間,這個(被救)的小孩子沒有死,他(這個孩子)也是我兒子。”

1月4日,喀什市下着大雪,氣温零下8度。中午,正在喀什大學參加培訓的拉齊尼經過學校人工湖時,發現一名男童掉入冰窟。拉齊尼立刻踏上冰面,伸手去拉落水的男童,沒想到冰面突然坍塌,他頓時跌入冰冷刺骨的湖中,但他仍舉起雙手奮力託舉着男童,並拼盡全力把男童推向冰面。在聞訊趕來的救援人員的努力下,這名5歲男童獲救了,但拉齊尼的生命卻永遠定格在了41歲。

提孜那甫村緊挨邊境線,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自然條件十分惡劣。拉齊尼一家是世世代代在這裏生活的牧民,從他爺爺開始,他們一家三代為祖國護邊70多年。2004年,從部隊退伍的拉齊尼從父親手中接過護邊的“接力棒”,至今也有16年了,他被大家稱為“帕米爾雄鷹”。他(拉齊尼)生前接受採訪時説:“小時候爸爸去巡邊,每次都要一個月,他告訴我,沒有我們祖國邊境的安寧,哪裏有我們的牛羊,你長大以後也要保護好祖國的邊境。”

“這輩子做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戰士,永遠守護好祖國的邊境線。”這是拉齊尼以前經常説的一句話。16年來,他的足跡踏遍了帕米爾高原邊防線上的每一塊界碑、每一條河流。新疆紅其拉甫邊防連戰士肖瑤回憶説:“在巡邏路上,我們每次都要穿越很多冰河,每次穿越冰河之前,他(拉齊尼)都要自己先過去,試一試這個水(位)高不高、水流急不急,他確認安全之後,才組織我們戰士,還有其他護邊員,一個一個安全過去。”

2018年,拉齊尼多了一個新身份——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他每次巡邊放牧,都要到牧民家裏走訪調研,聽取意見和建議,把基層的聲音帶到全國兩會,再把兩會精神傳遞到基層牧民家。三年來,他提交了十三份議案。犧牲前幾天,他還在精心準備今年全國兩會要提交的議案。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阿力甫·木沙説:“這個是他今年要帶到全國兩會的議案,他還是特別關注邊境方面措施的投入力度。我認為他是咱們全國人大代表的驕傲,他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他是‘帕米爾高原的雄鷹’。”

拉齊尼為人樸實、正直,一生對待工作勤勤懇懇、盡職盡責,因此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愛國擁軍”榮譽稱號和“全國愛崗敬業道德模範”“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他的兒子拉迪爾·拉齊尼説,父親生前有一個心願,就是希望兒子將來考上大學,併成為一名邊防軍人,繼續守好祖國的邊境線。“爸爸説你一定要守好我們的邊境。我想説,爸爸請您放心,我一定會好好學習,把他的要求都實現,然後我也做像他一樣的英雄。”他説。

拉齊尼·巴依心得體會篇5

人們稱拉齊尼·巴依卡是帕米爾雄鷹。

鷹,是塔吉克族的圖騰。他們認為鷹是英雄和正義的化身,希望如蒼鷹般不畏艱險、鷹擊長空。

塔吉克族特色氈帽下,一雙琥珀色的眼睛,澄澈純淨。

他俊朗、堅毅、愛笑;不善言辭,卻有古道熱腸、家國大愛。

回憶起拉齊尼·巴依卡,人們説:“別人有困難,他肯定是第一個發現並伸出援手”“他總是默默幫助他人”“他救了我母親的命”“他不僅是英雄,也是好兄弟”“我想跟他一樣温暖別人,什麼事都為別人着想”……

在一次參觀團的答謝演出中,他表演了傳統舞蹈,表露了內心的火熱與奔騰。

他星火般的赤誠,撫慰着人心,也融化了寒霜。

1月5日,塔縣提孜那甫鄉提孜那甫村,萬物靜默,天地同悲。

拉齊尼·巴依卡的遺體告別儀式在村裏舉行。

年邁的父母、尚小的兒女,悲痛的妻子,只能摸到他冰涼的臉頰。

“我有3個月沒見到父親了,我盼望他能回來,吃到他親手做的飯……但我知道,無論何時何地,他都會做這樣的選擇。”拉齊尼·巴依卡13歲的女兒都爾汗·拉齊尼忍着眼淚,怕爺爺奶奶看到了痛心。

“我知道我爸爸是個英雄,我長大了也要像他一樣當個英雄,繼續完成他的心願。”他的兒子拉丁∙拉齊尼,聲音稚嫩卻堅定。

年近七旬的父親,老護邊員巴依卡·凱力迪別克,忍住傷痛轉去安慰同樣陷入惋傷的被救孩子母親:“我兒子用他的生命救了你們母子,以後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孫子。”

生命情懷與高貴品格,一脈相承。

太陽照在塔縣邊境線上,護邊員們捧着拉齊尼·巴依卡生前巡邊時用過的望遠鏡,跪在雪地裏,將望遠鏡的鏡頭調向邊境的方向,輕輕放在壘好的石堆上。

“帕米爾雄鷹,以後它就是你的雙眼,永遠看着家鄉,看着祖國的大山。”曾經一同巡邊的麥富吐力∙坎加哽咽了。

戰友們悲慼的呼喊:“拉齊尼哥哥,你看到雪山了嗎?看到中國兩個字了嗎?你走了,但這裏到處都是你的掛念!”字字聲聲,響徹山間。

界碑上的“中國”二字,鮮紅如血。

雄鷹離不開雪山,更離不開自己終身守護的祖國和邊境線。

拉齊尼·巴依心得體會篇6

頭戴一頂塔吉克族特色氈帽,被高原紫外線曬黑的臉上總是露着憨厚的笑容。話很少,兩隻明亮的眼睛透出的是堅毅與執着。這是拉齊尼·巴依卡生前留給人們的印象。這位塔吉克族第三代護邊員,全國人大代表,去年剛剛獲得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卻在1月5日因為救助落水兒童永遠閉上了他那明亮的雙眼。

拉齊尼·巴依卡的家在新疆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提孜那甫村。這裏位於帕米爾高原東南部,與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國接壤,邊境線長達800多公里,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自然條件十分惡劣。作為世世代代在這裏生活放牧的牧民,拉齊尼·巴依卡的爺爺、爸爸都是守護祖國邊防的護邊員。

“來人啊!救救孩子!”1月4日13時56分許,正在喀什大學進行培訓的拉齊尼·巴依卡與舍友木沙江·努爾墩正準備去餐廳吃飯,突然聽見一陣帶有哭腔的叫喊。循着聲音,他急奔過去,發現一個孩子跌入人工湖的冰窟,無助的母親正在湖邊哭喊求助。

來不及細想,拉齊尼·巴依卡踏上冰面,直奔孩童。在伸手去拉孩子的時候,冰面突然坍塌,拉齊尼·巴依卡落入水中。拉齊尼·巴依卡奮力舉起雙手,拼盡全身力氣把孩子托出水面。

此時,一同趕往湖邊救人的木沙江·努爾墩也跳進冰冷的湖水中,聞訊趕來的人們也紛紛參與救援。

10多分鐘後,當孩童被成功救起時,託舉生命和希望的拉齊尼·巴依卡卻再也沒有從水中露身,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1歲。

消息傳出,拉齊尼·巴依卡的家人、朋友,曾經得到他幫助的鄉親們,以及他所在培訓班的老師同學,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他們熟悉的那個忠誠正直、謙遜善良的拉齊尼·巴依卡就這樣離開了他熱愛的守邊護邊事業和摯愛的親人。

拉齊尼·巴依卡曾多次榮獲國家和新疆道德模範、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優秀護邊員等榮譽稱號,2020年10月獲得全國愛國擁軍模範榮譽稱號,同年11月獲得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2004年8月,剛剛從部隊退役的拉齊尼·巴依卡開始義務為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當巡邏嚮導,成為第三代護邊員,被邊防官兵和當地牧民稱讚為雲端上守邊護邊的“帕米爾雄鷹”。

1957年,拉齊尼·巴依卡的爺爺毛遂自薦成為邊防連第一位“犛牛嚮導”,隨後,他的父親也加入其中,在紅其拉甫邊防連擔任義務巡邏嚮導38年。拉齊尼·巴依卡還是十幾歲的青少年時,便跟着父親學習探路,查看地形、熟悉地理位置。

60多年來,拉齊尼·巴依卡祖孫三代的足跡踏遍了帕米爾高原邊防線上的每一塊界碑、每一條河流、每一道山溝。在拉齊尼·巴依卡的心裏,巡邏是國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他多次説:“沒有國家安全,哪有我們的幸福生活。”

高原巡邏路上,不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險情。有一次,拉齊尼·巴依卡單獨帶着巡邏分隊來到有着“死亡之谷”之稱的吾甫浪溝巡邏。巡邏第一天,隊伍遭遇暴風雪,無法趕到預定的地點,待第二天來到鐵幹裏克村時,由於山體滑坡,前一年父親做的標記已經沒有了。

“這裏都是七八十度的陡坡,我們怎麼過呀?”上等兵普合毛擔心地問。拉齊尼·巴依卡毫不猶豫地説:“再難再艱險我都會帶你們渡過難關,放心吧。”

説完,拉齊尼·巴依卡立即起身探路。剛走出不多遠,一塊石片突然從山上滑落,砸中了他的額頭,鮮血直流。大家大聲勸他返回,但他只簡單地處理了傷口,堅持繼續探路。兩個多小時後,拉齊尼·巴依卡終於找到了一條比較安全的石壁路,官兵們順利通過。

説起這件事,他説:“這是任務,我必須完成。”

16年的巡邏路,拉齊尼·巴依卡和邊防官兵結下了深厚情誼。每當説起邊防官兵對他們的幫助,拉齊尼·巴依卡總是掰着手指説,大雪壓塌了房子和羊圈,他們來修;孩子上不起學,他們主動捐款,還給孩子補課;吐爾迪罕大媽家裏困難,他們就買來羊羔幫她致富;紅其拉甫沒有醫院,牧民生病了都到連隊找軍醫,到連隊就像到自己家一樣。

“這輩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戰士,永遠守好祖國的邊境線……”這是拉齊尼·巴依卡生前常常説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