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三進三同”活動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53W

“三進三同”活動心得體會【多篇】

“三進三同”活動心得體會 篇一

今年1月,我參加了“三進三同”。透過這次活動,加深了自己對“三農”問題的感性認識,收穫頗多。

寒假開始,我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入住了當地農村一户叫劉明的家中,開展了為期三天的同吃同住同勞動活動,其中經歷了公路修整,殺豬慶年,到山中砍柴,到河邊挑水等勞動。此外,還到訪了當地一些留守兒童的家中,從多個角度瞭解了農村農民的生活狀況,鍛鍊了我吃苦耐勞的品質。

修路到家

我到達劉叔叔家的那日,他們村子正在修路。這條公路是政府出資,村民們自行修整的公路。我跟着大家一齊,幫着提水,活泥沙,蓋幹稻草······經過大家的努力,原先一到下雨天便泥濘不堪的泥沙路轉成了平整的柏油馬路,望着這條直通到家的公路,想到日後村民們能更方便的出行,我不禁感歎,時代進步的鐘聲最後在新農村敲響,我們的基層人民生活越來越好了。

山中砍柴

儘管今日許多的農户家中已近有了天然氣等新型能源,但是節省了一輩子的劉叔叔還是經常到山裏砍柴,那些成捆的柴火,能燒水洗澡,煲粥,燻烤香腸臘肉,能節省不少錢。在這活動的第二日,我與劉叔一家進山砍柴,看到了大山裏的美景,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也更懂得了節約這一美德。

河邊挑水

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由於村子裏只能定時供應自來水,大多數村民選取自行到河邊挑水,以供生活之需。我們這一代人,養尊處優,完全不明白挑水這一活兒的辛苦。起初我根本無法起挑,在劉叔的指導下,我能夠順利起挑了,但並不能邊走邊持續平衡,一路搖搖晃晃,到家時,桶裏的水已經所剩無幾了,肩膀亦是疼痛起來。我們生活在城裏,有方便的自來水,自是要好好珍惜每一滴來自不易的水。

殺豬慶年

臨近年關,許多農户家便開始宰殺豬羊慶祝新年到來。我從沒見過殺豬,只見豬被四蹄吊起,懸在半空,殺豬師傅一刀致命,沒掙扎幾下,豬就暈死過去了。將豬開膛破肚後,村民們往往將豬的各個部分做成各種食品,有臘腸,臘肉,臘排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年節的菜式也格外豐富。劉叔説,家裏來客人了,總是要好酒好菜相待,此刻有條件了,也不差那點錢。我看到了每個人的喜悦。

期盼團圓

這次活動的最後,我還去看望了一些留守兒童,他們大多跟着爺爺奶奶居住,父母大多進城務工。我問他們想念父母嗎?他們都很懂事地回答説:想,爸爸媽媽過年能回來!這是一種怎樣的期盼,也許一年才有一次的團圓在這些孩子身上轉成了極難實現的夢想。我們呢,是不是該好好珍惜與家人相聚的時光?

這次活動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我卻收穫了能受用一生的美德,節約,珍惜資源。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基層人民正過着越來越好的日子,越來越完美的生活!

進三同心得體會 篇二

20xx年11月3日,我區的大學生村官隊伍也拉開了“進基層、進村子、進農户,與農民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的“三進三同”活動序幕。此次活動圍繞“走進農家知民情,磨練意志靚青春”的主題而展開,以豐富的“四個一”活動為內涵:讓我們對白市驛鎮高田坎村的村民進行一次便訪;為他們建立一個信息涵蓋全面的民情信息庫;為一個農户或者一個社、乃至一個村制定一個具有可操作性的脱貧致富計劃;撰寫一篇真摯情感的心得體會。

活動伊始,我們便對高田坎村的基本情況進行了一個摸底,所有的村官2人為一個小組,對一個社進行逐户走訪,做到底數清、情況明。除去未在家的人户外,每家每户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跡。絕大多數的羣眾對我們的活動都非常支持,儘管他們並不知道我們此行目的何在。在各社社長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完成對高田坎村村民情況的摸底調查。同志們在白天辛苦走訪過後,晚上還得加班把這些信息錄入電腦,但沒有一個同志喊苦、叫累。因為大家都覺得很值!

活動進行到一半,我們便在村裏領導和社領導的支持下進行了一次集體勞動——挖紅薯。儘管大多數同志對農活並不熟悉,但都學着社長老師的樣子,有模有樣的挖起來。由於我們在種地方面都是外行,所以可憐了社長家的紅薯地,被大家挖得有點凌亂不堪。可是大家卻在最樸實的勞動中,拉近了與羣眾的距離。

活動到結束階段,沒有一個泄氣的;在組長的帶領下,各小組將任務完成得有聲有色。看着一份份寫得滿滿的《民情信息表》,一個個脱貧致富計劃,我們不得不感歎同志們的辛苦沒有白費。

此次活動不僅更進一將科學發展帶到基層,更是將“三項制度”在我們農村落地生根;不僅拉近了我們與羣眾的距離,更增進了羣眾和我們之間的感情;不僅讓我們聽到了基層羣眾的呼聲,更在磨練意志的同時增強了我們的黨性。

進三同心得體會 篇三

“三進三同”活動是重慶市委在新時期進一步加強黨羣眾幹羣關係的重要舉措。為了響應重慶市委的號召,我校青年志願者協會也於20xx年1月7日參與了本次活動,我也有幸成為本次參加活動的志願者中的一員。

近年來,關注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話題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所以本次活動便是圍繞着這一主題開展。我們數十名志願者分成三個小組,分別走訪了三名留守兒童的家。我與其他兩名志願者來到了吳雲的家中,吳雲家是在陳家橋鎮雙佛村的一個院落裏,順着低矮的屋檐和彎彎曲曲的田間小道,我們走了好一會兒才來到他的家中。是普通的稍顯破舊的兩層小樓,吳雲家是租住的二樓的兩間小屋,沒有什麼多餘的傢俱,只是普通的一張木牀,一個木櫃。看着我們到來,吳雲的媽媽搬來凳子,甚至都湊不齊三張一樣的凳子,而吳雲根本沒有一個像樣的書桌,蹲在牀邊寫着作業。我們和吳雲一起坐下來,向他了解了生活和學習等等的一系列情況,並對他的功課進行了輔導。吃飯時,大家圍在一張房間外的桌子旁,站着吃飯,期間,我們瞭解到,吳雲的父母都是雲南過來的外來務工人員,爸爸暫時還沒有工作,而生活的重擔就單靠媽媽在紡織廠工作,日子過得十分艱鉅。在吳雲家為吳雲輔導功課之後。我們又來到了沙坪壩區第二福利院,去看望那裏的空巢老人們。福利院正準備着吃團年飯,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在忙着打掃,我們也加入進去掃地擦桌子,隨後又來到老人的房間裏,和老人聊天談心。從交談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老人的孤單,他們雖然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裏,但是非常希望看到自己的家人或者自己的小孫子,我們這次的前往,讓他們感受到了一份温暖,老人樂得合不攏嘴。我們臨走時,老人還將我們送到了門口,看着我們離開的身影揮手告別。

在這個社會中,就是有那麼一個羣體,他們承受着我們不曾體會得到孤獨,他們或許得到過些微的。關注,但是他們最想得到的還是家人的關心和問候。我們不僅要呼籲社會各界人士關注他們這個羣體,也要呼籲這個羣體的家人們,關愛留守兒童,關愛空巢老人。

“三進三同”活動心得體會 篇四

一、主要體會

1、“三進”拉近了與羣眾的距離。進基層、進村子、進農户,深入到農村一線、深入到農民羣眾中中,融洽感情,虛心聽取村民對我們工作的意見和推薦,與羣眾交心談心,幫忙羣眾幹農活,密切了幹羣關係。透過在羣眾家中體驗基層生活,自己在思想感情上、實際行動上、生活體會上與羣眾緊密貼近,幹羣情誼進一步加深了。

2、“三同”使自己受到一次深刻的黨性教育。與農村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黨員幹部向羣眾繳納生活費,在羣眾家中共同勞動,促膝談心,瞭解民憂民困,體察羣眾艱辛。在與羣眾相處的日子裏,感知農村羣眾那種純樸、善良、熱情、樂觀的優秀品格,透過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感受,理解到了一種刻骨銘心的深刻教育。

3、受感於羣眾的樸實無華。在與羣眾共同勞動中,雖然我因很少參加農村勞動而顯得笨拙,但從羣眾真誠的話語和滿意的笑容中,我的內心深深受到了衝擊。老百姓其實並不看重我們是否能做得來農活,也並不期望幹部能為他們做多少事,他們真心期望幹部能時常在身邊,能與他們應對面的溝通。他們用自己餵養的雞、老臘肉、自己種的小菜招待你,還會給你介紹,這些都是地道的無污染的綠色食品,這是一種勞動收穫後自然流露的喜

悦,也是對客人最好的招待,我為這種淳厚的民情和樸素的民風所感動,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分享勞動果實的快樂。

二、主要收穫

1、工作作風得到了轉變。深入基層,甘當“學生”不當“先生”,自覺求智於民、問計於民;當好“主人”不當“客人”,仔細瞭解羣眾所需、所盼、所急、所求;以“主人翁”精神,解民難,幫民困,助民富,努力成為人民羣眾的“貼心人”。

2、為羣眾服務的信心得到增強。物質上的幫忙,精神上的安慰,思想上的理解,觀念上的認同,每一次聽到羣眾感謝的話語,都讓我深深地感歎。一樁樁看似小事,事實上都是事關羣眾切實利益的大事,羣眾覺得這些都是為他們解決了天大的事。當前農民羣眾在生產生活中仍存在付出多,收入少,生活條件、醫療保障有待改善等問題,但他們並沒有埋怨情緒,更不向政府伸手,只説此刻黨的政策好,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明白了這些,我們沒有理由不努力工作,更沒有理由不去為羣眾辦點實實在在的事情。

3、工作任務和目標更明確了。一是要真心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礎,沒有一個好的人格品質,不論從事哪個行業,都將失去起碼的條件。為此,要樹立正確的科學發展規,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始終堅持為人民羣眾辦好事、辦實事。二是要精心做事。要樹立起“羣眾所需無小事”的思想,哪怕是一點小事,都要以高度的職責心認真對待。因此,要立足本職,改善工作作風,認

認真真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三是要當好羣眾公僕。做任何事情,都務必把羣眾的呼聲當作第一信號,把羣眾的利益當作第一思考,紮紮實實為羣眾辦好事、解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