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微講座的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8.36K

微講座的心得體會多篇

微講座的心得體會篇1

長久以來,孩子的教育問題都是家長最關心也是最困惑的一個問題。作為培訓機構的老師,不論從目前的工作上還是以後的家庭方面考慮,瞭解家庭教育的方面的知識都是很有必要的。上週,聽了錢老師和陳老師的講座後,讓我更加充分地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通過聆聽講座,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充分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

好家長勝過好老師。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長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每週在校的五天教育,老師都是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性格、品行、意志和興趣等等,孩子也易於接受和成長。可是週末的兩天,孩子在家容易受到家長的溺愛,沒有規律的學習和生活,把在學校五天培養出來的好習慣給忘掉了。作為家長,應該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動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壯地成長,才能成長為可以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益的棟樑之才。

二、幾種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1、言傳身教法

孩子需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這些受父母的影響最大。你讓孩子不亂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後卻隨手把衣服扔在沙發上,還口口聲聲地教育孩子,這種效果明顯不會有效。你不讓孩子看電視、上網玩遊戲,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自己卻愜意地看着爛俗的電視劇,玩着網遊,這讓孩子情何以堪呢?所以,以身作則,比千言萬語都更管用。

2、學會賞識教育

都説孩子還是自己的好。所以説,從內心賞識自己的孩子,應該不是一件多難的事情。只是,家長要做到教育孩子的方法得當,不要因為孩子一次考試成績的不如意就苛責孩子,更不要因為工作壓力等原因而遷怒孩子。孩子身上有很多優點,比如孩子的誠實、善良、守信,這些都是很多大人所不具備的。能一口氣説出孩子10條以上優點的家長,才是合格的家長。平等地對待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讓孩子從小樹立自信,積極樂觀地面對學習和生活。

3、學會有效地與孩子溝通

首先要善於傾聽。只有傾聽孩子的心裏話,知道孩子想什麼,關注什麼和需要什麼,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也會使以後的溝通變得更加輕易。其次,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家長如果總是高高在上,就很難和孩子交知心朋友,也就談不上真正的溝通。這就要求家長和孩子談話時,要以孩子的心態和孩子能理解的語言進行。再者要有耐心。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年齡、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異,理解需要一個過程。如果過於急躁,溝通就會成為泡影。

總之,感謝公司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組織了這次培訓,讓我在家庭教育方面受益匪淺。感覺自己需要提高的還有很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微講座的心得體會篇2

學術講座,它是研究生的一種學習途徑。利用課外學習時間,學校和學院給我們安排了一系列學術講座,在我看來,旨在豐富研究生學期生活,積累專業知識,拓寬視野。這些講座與我們專業知識緊密相關,但是卻不單一,涉及不同課題觀摩聆聽名師講座, 名師神采飛揚, 聽者亦有心得。一千個讀者的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面對着鮮活的教學對象,智慧的教師必然沒有相同的課堂。聽學術講座過程中,不僅可以領略各行各業專家的口才藝術,還可以開闊視野,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

在進入研究生院一年多的時間裏我參加了各種各樣的學術講座,我既瞭解到了各領域多層次的發展前沿,使自己能夠跟上科學發展的步伐;同時充實了多方面的知識,提升了我們的理論水平;同時也看到了知名學者成功人士的人格魅力。而這也激發並且加強了我們對於所在學科領域的探索之心。在參加的學術講座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國人民大學杜小勇教授“大數據時代的數據管理技術”這個講座,因為他所講的內容是我特別感興趣的方面,拓寬了我的視野。

講座期間杜教授的飽滿的科研激情不時地感染者我們在座的每一位聽學者,杜教授幽默而又嚴謹的講學風格也帶動了我們大家的熱情以及杜教授對專業技術領域的真知灼見也令我們在座的研究生由衷欽佩。此次講座使我對大數據下數據管理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認識並對其技術有了更深的理解,學到了大數據專業及其他相關方面更深層的理論知識和更前端的發展概況,理論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並提升了我們的專業技能,開闊了我們的視野,使我們受益頗多。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雖然按照學校規定,我已經完成了聽取有關學術報告和講座的任務。但在研二研三期間對學校組織的學術講座和報告,我還會選擇參加一些對自己專業有幫助的和自己感興趣的講座,不會停止學習探索的腳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時刻提醒着我不斷攀巖知識的高峯,充實自我,實現自己的理想。

在之前的兩週時間裏,我參加了進入上海海洋大學後的第一個短學期。跟以 往的日常的教學不同,短學期的教學活動更豐富多彩,有課程教學、專題報告、交流討論、實踐實訓、師生座談輔導等。這種教學方式有助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為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營造更好的環境。

通過兩週短學期的學習,使我有機會接觸到優秀的企業家和行業資深人士,靜下心來聽一些之前認為是枯燥的東西,對自己所學習的專業又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使我受益匪淺。

我覺得這是十分有利於我現在的學習與將來的職業定位的,希望以後這樣的活動可以不止在短學期開展,也可以在日常的教學中開展。

微講座的心得體會篇3

魏書生是著名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教育改革家、全國勞模、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和首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之一。僅受過9年教育的他,在短短5年教書時間裏就創造出聞名中外的"六步教學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習的主體並注重"授人以漁";同時他將自己的歷史觀、道德觀、人生觀、世界觀等,以及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甚至宗教等多學科的知識,有意識地不斷地融人語文教學中,從而達到一個新的教學境界。魏書生是為人師表的典範,他十幾年如一日,進入忘我勞動的境界。他主張人要獲得勞動的快樂,就要努力挖掘自我世界的潛力,就要把自己平凡的勞動崗位看成一個宏大的世界,去觀察、思考、分析、研究,不斷進行創造性的努力,為人民為國家做出貢獻。

魏書生老師是位極具人格魅力的人,他有一句話是這樣説的:你看別人都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中;你看別人都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獄中。不管演講時間是半天還是一天;他的面容一直是平和親切的,就像在跟你面對面談心;他從不講多麼高深的大道理,也不用什麼華麗的詞語,只是談一些身邊的與生活、工作、學習有關的小事情,幽默有趣,有時還帶着一點點自私的念頭,卻很有一番見地,讓人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感,為他身上的那種難以言説的魅力所吸引。沒有豪言壯語,沒有空洞説教,從容中藴含巨大的凝聚力與感染力,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把普通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時代的脈搏緊密聯繫起來,是心與心的交流。

魏書生是個實實在在的人。對教師職業的迷戀,源於教師是最有利於培養真誠、善良、美好的職業。帶着這份樸素的情感,他放棄許多機會、經過多次申請,終於成為一名教師、以至在擔任眾多的行政及兼職工作時都不曾離開三尺講台。對教育、對教學、對學生,魏書生有着真真實實的情感。愛自己,愛家人,愛他人,尤其是愛學生。魏書生愛學生,尤其是愛那些差生他有哲學家的頭腦,改革家的膽量,科學家的嚴謹;有儒家的禮讓,有釋家的胸懷,道家的超脱;有社會活動家的閲歷,演講家的口才……這一切,成就了他作為一代教育家獨有的魅力和風範,以一顆平常心快樂地生活、工作、學習着。積極進取,自強不息,鑄造心靈,自我教育,民主科學,持之以恆,用平平常常的心態,用高高興興的情感,去做平平凡凡的事情。面對高科技迅猛發展的二十一世紀的挑戰,面對多層次素質人才的呼喚,要求教師不斷更新觀念,更新知識,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而惟一的途徑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教師只有嚴謹治學,勤練基本功,方能精於教書而不失職!每一個學生都有敏鋭眼睛,他們好奇好探索,正因為有強烈的好奇和探索的慾望,就像成人一樣有了慾望創新也就從這開始

微講座的心得體會篇4

20xx年11月19日鐘山區教育系統組織的領導幹部培訓班是我任教二十多年來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聆聽了四位來教育專家的精彩講座,真可謂受益非淺,專家的講座深深吸引着我,兩天的講座,聽起來一點不覺得累,反而覺得是一種享受。通過學習,不僅增強了教育的使命和責任感,更深的領悟了一些有助於教育教學的方法與智慧,理論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一、責任

***的講座激情四溢,收放自如,風趣幽默,他深邃的教育眼光和淵博的知識及廣博的見聞,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讓我油然而生一種教育者的緊迫感、使命感和責任感,讓我覺得在這樣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我們除了加強學習,更新理念,不斷提高,真的沒有別的選擇。如果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能懷揣着對教育美好願景的一份責任和使命,那麼我們的學校就會打造成真正的精品學校,我們的教育就會成為真正的精品教育,這幾天我一直在想,那麼我的責任就是,學習、更新、實踐,用現代的管理理念指導和開展學校的教育教學、教研科研工作,以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發揮教師教育教學主動性為目標,以實現學校辦學目標為已任,以形成學校辦學特色為宗旨,爭做新形勢下的新型業務教師。

二、智慧

***校長從一線校長的角度談《現代學校管理的理論與實踐》的講座,深受啟發,她的講座深入淺出,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指導意義。尤其是聽了她對“生命教育”的理解和實踐更是讓我由衷欽佩,覺得一個成功的教育者,一定是一個善於更新知識的學習者。作為教師,實踐經驗是財富,同時也是羈絆,這點我深有感觸,因為我們太多教師因為過多的實踐經驗而排斥對新知識的接受,雖然能一時地掩蓋新知識的不足,但久而久之勢必造成教師知識的缺乏,而大多數教育者不敢打破已有舊的教育理念、理論和教學方式、方法,去重建一套全新的、科學的、先進的、合乎時代潮流的教育思想體系,我慚愧的覺得我區的教育一線領導和教師,現在最急需的應該是觀念的真正轉變!李穎校長的智慧就在於她善於自我更新知識,敢於挑戰、勇於打破如堅冰一樣的舊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並在其中享受着教育的幸福

這種執着追求與快樂實踐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透過她的教育智慧也讓我體會到,即使再平凡的我也能憑着信念和追求抵達我自己的教育彼岸,我相信一步一步來,步步都會有風景、步步都會是享受、步步都會有發展。

作為一名一線的業務領導,我們應該做的是不要再找任何藉口,應該積極投身於教育教學改革,成為新課改教師的引領者、學校課程改革的踐行者、校長的助手和參謀、與全體教師共同尋求現代教學改革的心路,切實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管理和指導學校各項工作,努力成為教育的智者。

微講座的心得體會篇5

我很感謝省教育廳組織“名師送教”的各位教授講座,雖然只有短短3天學習時間,使我更加認識到幼兒園教育是教育中的基礎階段。作為一名學前教育工作人員,我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使我教育教學觀念得到了進一步的更新,真是受益匪淺,對我的今後工作有很好的借鑑之用。

在這3天時間裏,我們先後聆聽了李漫、李萍、陳曉娟、王磊、張建偉等各位教授的講座。李漫教授的《幼兒園打擊樂教學的組織》,使我真正認識到什麼是打擊樂;怎樣才能上好打擊樂課程;知道了什麼是創造性;瞭解了打擊樂整體教學法有幾種;怎麼樣設計打擊樂教學過程;還初步學到各種演湊的空間處理和各種打擊樂器正確演湊方法、放法。我感覺自己當時就是一名幼兒,是教授給了我無窮無盡的快樂和享受,感受到自己責任的重大。陳曉娟教授《探究式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使我認識到在以後的科學課程中應該如何去上好每節科學課,我明白瞭如何去寫好科學課教案和如何才能培養好每一位幼兒的表達能力、概括能力、思維能力等等。王磊教授《0—3歲嬰幼兒早教機構運營模式及教育服務模式》,聽過王教授講座後,我才真正認識到幼兒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知道人的一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基礎時期是幼兒教育。幼兒從小的教育和培養是個人、家庭、社會的重要時期,是社會進步的財富,同時我也意識到自己是一名幼兒教師所肩負的重任和偉大。張建偉教授《與幼兒教師談營養與保健》,知道了營養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每天要合理安排3餐,營養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元素,是人健康成長的保障,尤其是幼兒時期營養是關鍵時期。4節課各有不同、各具特色,為我今後的教育教學活動指明瞭方向。

通過本次的培訓,我更進一步的瞭解“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八個字對於幼兒教師的重要性。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幼兒,對於幼兒幼小的心靈健康和成長是任何東西都無法代替的最燦爛的陽光。所以幼兒教師要加強自身師德修養,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去感染幼兒和教育幼兒,給孩子正面、積極的教育。

幼兒正處於身心迅速生長髮育和發展的重要時期,身心各方面的機能尚不成熟,對於外界的適應力比較差,因此,做好幼兒的衞生保健工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認真做好衞生、營養與保健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於幼兒成長髮育的各種因素,為幼兒提供適應的生活和活動環境。

培訓時間已經結束,但是老師們學習的興致很高。通過此次學習,我學到了新的教育理論和觀點,也更加堅定了自己從事幼兒教育事業的信心,希望自己學以致用,把這次學習到知識積極運用到教學中,做一名積極向上的幼兒教師,把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到幼兒教育教學中,為祖國多培養有用人才而努力奮鬥。

微講座的心得體會篇6

5月24日晚上,在長寧區少科站大禮堂我有幸聆聽了延安國中舉辦的《青春期的心理需要》的講座,黃欣雯女士有理有據且有互動的演講使我感觸頗深。

首先,感謝學校能為家長提供這樣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機會。孩子從國小到慢慢融入延安國中這個大家庭。我也慢慢地感受到他的健康成長和逐漸獨立,當然偶爾也會有小小的與我們的衝突。直到有一天,兒子對我説:“媽媽,你應該理解我,我現在正處於青春叛逆期!”我的心裏一驚,難道擔心的事情就要發生了嗎?而此時我的心理都還沒有做好準備!我慶幸兒子能對我説出他的.想法,甚至對兒子都有些感激!鎮定一下自己內心慌亂的情緒後,我笑着對兒子説:“兒子,我只聽説過有青春期,哪有青春叛逆期呢?”正在我對如何教育青春期的孩子感到茫然時,延安國中舉辦了這個講座,真的非常感謝學校。名校就是名校,她不僅能讓孩子快樂學習、健康全面發展,關鍵是她能準確把握孩子的思想脈搏,家校聯合,給孩子以適時疏導和教育。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耳濡目染了中國大學校園的本科生研究生林林總總的學習面貌和思想狀態後,我更能體會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也更能理解延安國中舉辦此次講座的良苦用心和必要性。

其次,這次講座讓我對孩子的一些行為更加理解從而對孩子也更加包容。黃女士首先採用互動的方式給我們介紹了青少年的變化與發展,家長們頻頻舉手或點頭稱道,我更理解了現在孩子的一些行為是青春期的正常現象,消除了自己原有的擔心與焦慮,從而能更好地與孩子進行溝通並及時地對孩子進行教育。

最後,這次講座對我自己也是很大的提升。黃女士就自己的育兒體會,對於“過於自信且有點自負的孩子”的產生原因進行簡單分析並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這對我啟發很大。“天才是放對位置的人”説的多好啊!有的家長不顧孩子本身的喜好和感受而逼着孩子去學各種樂器、參加各種培訓班。這樣孩子短期內可能會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最終的結果大多也是可怕的,也許這也是中國學生為什麼進了大學之後就迷失了方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吧。我有一個朋友的女兒自幼學鋼琴,孩子彈的不到位就用尺子打孩子的手,結果孩子對鋼琴很牴觸;而我們學校一個鋼琴專業的外國大學生來中國進行短時間訪問時仍能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去琴房練琴,並且還積極觀看在上海舉辦的音樂會的演出!與他交流之後得知,這些都是他自願的!如果家長能針對孩子本身的特點並給其提供適當的條件和教育,將“要孩子學”變成“孩子要學”,那麼,或許中國的“天才”會多一些吧!

總之,這次講座讓我受益匪淺,真希望延安國中今後能多多舉辦此類有針對性的教育專題講座或活動,多多提供家長與學校交流與學習的平台,家校聯動,共同為培養健康優秀的祖國未來而努力。

微講座的心得體會篇7

李老師曾經講過一句話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對於這句話我深表認同,對於生活在這個社會的人來説,理財是我們生活中必須掌握的,也是我們生活的基礎。這次可以有幸聽到華夏銀行徐經理的理財講座,讓我對理財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市場經濟時代,“財富”觀念已經深入人心,“理財”這一以前聞所未聞的新鮮事物也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銀行、網絡中到處可見“理財”這一名詞。相對“財富”而言,很多人認為理財就是生財、發財,是一種投資增值,只有那些腰纏萬貫家底殷實既無遠慮又無近憂的人才需要理財,在自己沒有一定財富積累的時候還很難涉及理財。其實這是一種狹隘的理財觀念,生財並不是理財的最終目的。理財的目的在於學會使用錢財,使個人與家庭的財務處於最佳的運行狀態, 從而提高生活的質量和品位。

對於即將步入社會的當代大學生,理財應是他們的人生必修課之一。在我們的周圍,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已經在嘗試着理財。一般來説學生理財基本以炒股為主,在大學校園中的學生股民駐足股市並不是為了掙錢,主要是為了瞭解投資市場,為今後的個人理財積累一些經驗。而對於基金來説,我們大多數大學生還是很陌生的,我們並不瞭解基金的操作以及交易方式,所以更多的人還是會選擇以炒股來吸取理財的經驗教訓。但是炒股要比基金的風險大得多,所以對於我們來説,基金定投是我們更好的理財選擇,所以徐經理也着重講了有關於基金定投的這一方面的知識。

基金定投是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簡稱,是指在固定的時間以固定的金額投資到指定的開放式基金中,類似於銀行的零存整取方式。這樣投資可以平均成本、分散風險,比較適合進行長期投資。由於其投資分散風險的特點,可以有效降低投資所帶來的風險,不管是大學生還是初涉社會的年輕人來説未免不是一個更好的投資機會。我們可以通過有限的資金來實現更大化的收益,華夏銀行所列舉這些基金投資計劃就是讓更廣大的人羣接受理財這一觀念,切實使更多的人掌握一門生存技巧。

對於大學生或者是剛工作的年輕人收入不高的人羣如何去理財?專業理財人士認為,雖然每個月的節餘不多,如果選擇合適的投資工具和投資方式,不僅培養起自己的理財習慣,而且也可以積累一筆不小的財富。定期定額買基金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這種基金投資方式,好處多多,首先,年輕人沒有時間理財,而“定期定額”買基金類似於“零存整取”,只要去銀行或證券營業部辦理一次就可以了。

一些大學生或者是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急於嘗試進行投資,希望早日積累投資經驗,幫助自己日後能夠投資獲利。這個出發點是不錯的,但是在投資之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首先就是要認識和了解投資工具,多學習有關於理財這一方面的知識。現在很多年輕人談不上財務獨立,所以對於我們來説還是要遵循勤儉節約、穩健理財的原則,有條件的去進行理財規劃。

微講座的心得體會篇8

今天聽了陳紀英老師關於在學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講座,儘管身上覺得疲累,但心理卻覺得如沐春風一般,在教學工作中所有過的困惑、鬱悶都煙消雲散,心裏從內向外透着一股説不出的清新、敞亮的氣息。陳老師以詼諧幽默的語氣解讀了屢屢發生在我們身邊,讓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為我們找到在根源所在。

陳老師在報告中説要了解學生的需要,走近學生,學生接受了你,你才能真正的走進學生。“走近”、“走進”,看似只有微小的差別,或許在平時我們還會混用,但在與學生的交往中卻有大大的不同。學生是有生命、有思想的個體,哪能容我們直通通的走進他們的內心,所以我們只能先走近他們。怎樣才能走近他們,是不是無微不至的關心幫助就能走近他們,其實不盡然。如果我們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願想法,想當然的認為學生需要而為之,往往會產生實得其反的效果。象陳老師説的一個小事例,在假期回來的第一節課先給學生3~5鐘的時間處理一下自己的事情,無非是同學幾天不見了,自己遇到的新鮮事想第一時間內跟同學分享,幾分鐘就搞定了,既滿足了學生交流的慾望,又同時給學生提了個醒兒,假期結束了。這樣該做的事都做完了,剩下的就是認真上課了。回想我們多數情況下所做的,往往是想當然的認為,學生的心跑野了,得在第一時間內把這韁繩勒緊了,而事實上就不那麼當然了。所以我們要了解學生的需要,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方能找到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

陳老師還講到師生關係是教育的生命線。現在都説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我們都高舉平等的口號,又是否真正做到平等。陳老師在這也舉了個小例子,也是幾乎每天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學生沒寫作業,“為什麼沒寫”,“我忘了”,“你都能記住什麼”。這樣的'對話似乎在每一個老師身上都時有發生,接下來的談話就陷入僵局,談話這演變成了老師自己一個人的説教,學生要麼低頭不語(這是好的),要麼脖子一扭,臉一仰,不理你。這樣沉默的反抗讓老師覺得自己的師道尊嚴受到挑戰,然後説教就變成了批評甚至諷刺挖苦,將學生推的又離我們遠一些。回頭看看這其中的對話過程,我們又何曾給了學生與我們平等對話的權利,學生説什麼我們堵什麼,學生説什麼錯什麼,反正你沒做作業就是錯了,再狡辯更是錯上加錯。學生沒有申訴的機會,我們也就無從瞭解學生沒做作業的真實原因。師生關係的構建需要交流、需要溝通,給學生説話的機會,滿足學生心理上的安全需要,讓我們蹲下身子,和學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對話,師生關係會在這樣的基礎上走向和諧。那麼我們的教育也會成果累累,親其師而信其教,親其師而信其道嘛。

在陳老師的講座中我還有很感觸,我會在以後的工作中繼續去領悟、去體驗、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