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育類的讀書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05W

教育類的讀書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2017年教育類書籍排行1、《影像中的生死課》 篇一

作者:陸曉婭

出版日期:2016-08-01

《影像中的生死課》是陸曉婭老師自2012年起在北師大開設的同名公共選修課的授課筆記實錄。全書以“什麼樣的生活值得一過”為核心關切點,選取中外電影,搭建與“生死”相關重大議題的思考平台,跨越心理學、社會學、醫學、人類學、倫理學、哲學、美學等多個學科,在觀影、閲讀和討論的多重對話中,協助學生探索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建構自身的生命意識和生命價值觀。

《影像中的生死課》以紀實性的手法,逐一呈現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展現生動的課堂教學過程,在解析相關生死議題的同時,亦分享了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手法。

致敬辭:有人説,天地之間,生死之外無大事。因為時間的有限性,要求每個人都要去思索此生為何。但這門課少有人能夠講得精彩。而陸曉婭老師運用影像這種跨學科授課的方式,不但做了,而且做出了“生命教育”的新高度,亦補全了教育領域中長期缺乏優秀教材的短板。就重要性來説,怎麼描述都不過分。

教育類讀書心得體會 篇二

暑假期間,我閲讀了《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我感受頗深。一向以來,教師這一職業被認為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可是隨着時代的發展,獨生子女是越來越多,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這就無形之中給我們教師帶來壓力。所以我們教師要調節好自我的心態,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工作有較好的滿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這樣才能生活的簡單而充實。

抱怨產生不了任何喜悦,也不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會讓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斷疊加,從而產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種智慧,教師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拋棄讓學生人人“燦爛”的想法,順應自然,那麼孩子們的笑臉會不會更多些呢?就像有些教師,學生考了96分還是不夠,似乎僅有100分才能算優秀。我們教師總是不滿足於孩子的成績。就像有的學生上課稍不認真,一旦被教師抓住,立刻就會被批評一頓;下課跟同學有些小摩擦,又被認為是打架。其實冷靜下來,仔細想想,一堂課40分鐘,誰能保證什麼小動作也不做。只要學生改正過來就行了。“很多時候,學生之間的小摩擦,也不那麼緊要。”這正如自然萬物的生長一樣,在摩擦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的藝術。所以,我們教師讓學生在摩擦中學會生存,在摩擦中成長,這是一種自然選擇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必代勞。

我們教師經常也會抱怨:此刻的孩子怎樣那麼不聽話?怎樣那麼坐不住?怎樣那麼難教?怎樣那麼不愛學習?家長怎樣也不管管?其實,冷靜想想,可能是我們教師有些小題大做了,上課思想開小差,我們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學鬧矛盾,告訴他們要友好相處,不能太沖動。其實轉臉他們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學作業沒做齊,可能確實是家裏有事,給耽誤了,也只是偶爾沒有完成。有的同學考試沒考好,因為他就只能考成那樣,也就那水平,他已經盡力了。當應對學生的問題時,我們教師要試着相信自我的學生,試着控制自我的情緒,這樣一來,不但問題能迎刃而解,師生雙方都學會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覺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説説就行了。畢竟沒有不犯錯的孩子,關鍵是他不要放棄學習,繼續努力,我們沒必要嚴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帶着有色眼鏡看學生,對學生要多加鼓勵,少些批評,鼓勵他們。

每個孩子成長階段的需要不盡相同,懵懂無知的時候要明白灌輸引導;漸漸長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獨立了還有鞭策鼓勵。愛不是隻用單一的方式一路貫徹到底,愛是講層次的。只要善於引導,靈活多樣的使用教育方法,對症下藥,天才可能就出現我們的手中。我們應當更用心的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如果用心,是能夠教給學生很多東西的,不僅僅是學科知識!學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緊,使他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意義更大一些!我們給學生期望,他們就成為我們的期望了。你是笑着應對自我的期望呢,還是苦着應對自我的期望呢?笑着應對期望,期望會越來越多,你會找到越來越多的歡樂!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時注意,堅持歡樂的心境,做個陽光教師。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教育類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三

《教育學》

近日,我報名準備參加教師資格認證考試,以獲取一個高中教師資格證書。其中一門考試科是《教育學》,按照規定不得不購買這門課的複習資料是一本內部編印的《現代教育學》。

客觀地説,這本內部資料除了有一些排版錯誤的毛病外,編者羅列了《教育學》的很多最新研究成果,內容豐富,材料詳略得當,也算是一本編得精緻、實用(針對考試)的當代《教育學》彙編。可我在仔細閲讀之後,心中竟空落落的,是乎沒有一點充實的感覺。書中大量篇幅闡述的這個名詞、那個概念,這個模型、那個學派,這種規律、那種原理,這種意義、那種作用給我的感覺實在是在玩文字遊戲,這些紙上談兵的空頭理論除了增加考試的難度外,對指導一線教師提高教育水平實無裨益。

多年來,我們的教育理論工作者總在忙碌着翻譯國外的最新成果和整理傳統教育的精華,教育理論書籍種類是越來越多,書是越寫越厚。可不知他們思考過沒有,為什麼社會和人民對我們今天的教育滿意度卻越來越低?這難道與教育理論和實踐的脱節沒有關係嗎?難道與政治體制發展滯後和教育發展超前沒有關係嗎?

2017年教育類書籍排行5、《孩子是個哲學家:重新發現孩子,重新發現自己》 篇四

作者:皮耶羅 · 費魯奇(意)

出版日期: 2016-10-1

《孩子是個哲學家》是一本寫給天下父母親的書。

身為兩個孩子的父親,皮耶羅 · 費魯奇對育兒生活焦頭爛額的體驗與我們普通的父母別無二致。然而不同的是,作為一個哲學家和心理學家,他敏鋭的雙眼發現了繁瑣育兒日常背後我們身為父母而發生的深刻心靈轉變。

孩子長大了,父母變老了。這僅僅只是一種流於表面的物理事實。而在孩子與父母彼此交織的生命和生活中,更深刻的變化發生在我們的心靈之中。那麼,身為父母,除了日復一日的操勞和一長串的賬單,孩子們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饋贈?

致敬辭:雖然這是一本寫給父母的書,但我們發現它被各大教育媒體推上年度排行榜,證明它的影響其實遠遠超過家庭教育,而是對一個兒童如何養育的深度思考。它從根本上詮釋了真正的教育,實際上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而不是因為年齡、身份或者階級而進行的權威教導。在書中,到處閃爍的都是真誠的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