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對標先進個人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78W

對標先進個人心得體會多篇

對標先進個人心得體會篇1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充分展示高校輔導員和大學生的奮鬥精神,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近日聯合發佈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最美大學生”先進事蹟。

據悉,教育部先後舉辦了11屆“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和14屆“大學生年度人物”推選展示活動。2019年,中宣部、教育部從歷屆在崗輔導員年度人物和歷屆在讀大學生年度人物中,遴選出10位高校輔導員和10位大學生,首次納入“最美人物”系列,樹立起新時代輔導員和大學生的學習榜樣。

王玉芬、吐爾遜麥麥提·艾麥提江、任雅才、李睿、汪雨申、張金學、陳小花、範蕊、袁利、徐冶瓊10位高校輔導員,於紀平、馬天琛、王紹鑫、呂鬆、劉敏、劉強、劉燚、李二陽、阿斯哈爾·努爾太、黃鶯10名在校大學生,分別被評為2019年“最美高校輔導員”和“最美大學生”。

發佈儀式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枱舉行,現場對“最美高校輔導員”“最美大學生”先進事蹟進行了展播,中宣部、教育部負責同志為他們頒發了相關證書。

參加發佈儀式的觀眾表示,“最美高校輔導員”“最美大學生”的事蹟,彰顯了高校輔導員的政治品格、敬業精神、品德修為以及當代大學生的堅定信念、愛國情懷、奮鬥精神,必將激勵高校輔導員更好地承擔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責任,也將激發新時代青年大學生更加昂揚地開拓創新、砥礪奮進。

對標先進個人心得體會篇2

扶貧工作就是一項解決民生實際的問題,聯繫羣眾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在扶貧的道路上,出現了許許多多的身影,他們幫助貧困地區脱貧奔小康。在他們扶貧工作的開展中,離不開的就是走羣眾路線,更離不開地方自身的凝聚力。可惜的是,工作結束了,黃詩燕卻永遠的倒下了,但是他們在崗位上忙碌的背影也永遠的留在我們的心中。嘗過炎陵縣黃桃的人都知道,這兒的黃桃最甜。

持之以恆的去踐行一切為了羣眾,一切依靠羣眾,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是扶貧工作開展的宗旨。經過近幾年的幫扶,各項優惠政策都湧入了基層農村,越來越多的農户受益了,但是我們也不能有所鬆懈,我們不能讓貧困户產生了負面性,因為有人幫扶,他們就變得懶散。為杜絕這樣的問題產生,我們要加強排查,加強監督,讓被幫扶的貧困户動起來,進而做到貧困户有事可幹。從“逼他們幹”到實現自己能幹,如此我們才能將幫扶工作做好做成功。

對人寬對己嚴。瞭解黃詩燕的老百姓都知道,這是他向來對自己的要求。他住的宿舍很逼仄,9年沒有添置一件新傢俱,9年來,黃詩燕翻山越嶺,腳步遍佈全縣120個村莊、3900餘户貧困羣眾家裏。黃詩燕對待工作也是向來的謹慎仔細,不馬虎對待每個人每件事,正因為有了他的認真和仔細,才讓炎陵縣的老百姓以最快的速度全部脱貧。

今年10月,黃詩燕被追授為“全國脱貧攻堅模範”。雖然他不在了,但是他為我們做的事都永遠的留在了我們心中,相信被他幫助過的人也都會記得他的好,他在炎陵縣留下的足跡也都深深的烙印在這片土地上。

對標先進個人心得體會篇3

餘元君同志從事水利工作25年,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殷切囑託,將畢生的心血奉獻給水利事業,為“治水興湘”奮鬥到生命最後一刻,是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先進典型,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傑出代表,是彰顯新時代水利精神的優秀標杆。

要有堅定理想信念。餘元君同志理想崇高、信念堅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踐行黨中央新時代治水的工作方針。他為黨和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羣眾辦實事,以實幹和奉獻詮釋初心使命。我們要學習他,深學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黨忠誠、對祖國忠誠、對人民忠誠、對他的水利實業忠誠,將牢記“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體現為黨和人民工作的實踐中,認真完成領導交給的各項任務,始終與中國共產黨保持一致。

要有擔當敬業精神。餘元君同志恪守職守、兢兢業業,將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與羣眾息息相關的防洪保安、飲水灌溉、生態保護工作上,每次汛期都堅守在一線,遇到重大搶險經常吃住在堤上,從不考慮個人的安危,積極搶險,直到殉職前還一直奔跑在一線。我們要學習他履職盡責、勤勉敬業,敢於擔當、勇於負責,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為我們的實業發展奉獻智慧和力量。

要有求實創新的追求。餘元君同志腳踏實地、業務精煉,深入洞庭湖、瞭解洞庭湖,走遍洞庭湖治理的每一處工地,參與洞庭湖許許多多的重大搶險搶護,成為了洞庭湖保護與治理的專家和複雜水系的“活地圖”。我們要學習餘元君同志勤于思考、善於創新,要結合工作實際,大力發揚求真務實、開創拓新的工作作風。

對標先進個人心得體會篇4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當地幹部表示,守初心、擔使命,要向張小娟等人學習,做“胸中有大愛、心中有信念、業務有專長、肩上有擔當”的新時代藏區幹部。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幹部職工張小娟、陳文燕、王彥輝、閔江為在扶貧下鄉返程途中,因車輛墜入白龍江不幸遇難。他們的事蹟廣為流傳:他們常年以戰士的姿態,衝鋒在脱貧攻堅和搶險救災第一線;他們爬雪山、鑽山溝,把黨的温暖送進各族羣眾的心田。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脱貧。”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現在還有那麼多貧困人口愁吃、愁穿,基本的教育權利、基本的醫療、可靠安全的住房得不到保障。這不符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要求。讓貧困羣眾更多更充分地享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都能豐衣足食,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與全國人民一道奔小康,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在主題教育中,作為基層黨員,要把做好脱貧攻堅工作作為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具體行動,作為檢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試金石,以對黨忠誠的政治本色、一心為民的赤子情懷、攻堅拔寨的拼搏精神,高質量打好打贏脱貧攻堅戰,充分彰顯基層共產黨人對初心的堅守、對使命的擔當。

脱貧攻堅一線是主題教育的陣地和課堂。讓我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真摯的家國情懷和為民情懷,以抓鐵有痕、水滴石穿的韌勁和決心,擼起袖子加油幹,帶領全體貧困羣眾早日走出困境,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對標先進個人心得體會篇5

今年,脱貧攻堅工作已經進入深水區,所剩貧困地區大多是難啃的“硬骨頭”,貧困程度深、基礎條件薄弱、公共服務不足,特殊困難羣體脱貧難度大。要想不讓一人一户在扶貧路上掉隊,就必須注重精準發力,把底數摸清,把賬算清,因村、因户、因人精準施策,精準扶貧資金投向,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跟進解決,紮紮實實打好打贏脱貧攻堅戰。黃詩燕用自己的生命和心血遞交了一份最好的答卷,他把畢生的心血和才華獻給了炎陵的脱貧事業和炎陵人民,用自己的真摯和熱情感染着身邊的每一位同志,得到了廣大基層幹部和農民羣眾的由衷愛戴。

黃詩燕書記真是人民的好公僕。黃書記把人民利益時刻放在第一位,時刻心繫百姓,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堅守初心、熱愛工作、無私奉獻,是我們黨員的一面鏡子,一個標杆,一盞明燈。我們應該把他的這種不辭勞苦、不怨不艾、積極奮鬥、自我犧牲、自我奉獻的精神帶到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去。我們要立足崗位,積極擔當,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黃書記走過千山萬水,踏遍千家萬户,想盡千方百計,腳踏泥濘,俯首躬行,人民永遠懷念他。敢打敢拼、持續用勁。“遇到困難不繞,碰到麻煩不溜,紅軍作風不能丟。”黃詩燕常以此勉勵自己。須知,不敢在急事難事上磨礪,不願“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接幾次燙手的山芋”,就錘鍊不出能挑重擔的寬肩膀。脱貧攻堅工作艱苦卓絕,越到最後越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鬆。要不懼路之險、任之重、事之難,保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不解決問題不撒手,不攻克最後堡壘不罷休,把工作之弦繃得緊而又緊,把工作幹勁鼓得足而又足,奮力奪取脱貧攻堅戰的最終勝利。

對標先進個人心得體會篇6

危急關頭,衝鋒在前。這是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原政治教導員陳陸用生命承擔起的責任。

2020年入汛以來,安徽合肥降雨量突破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極值。7月22日,廬江縣石大圩漫堤潰口,百年一遇的洪水讓廬江縣的人民羣眾處在最危急的時刻。陳陸和戰友們攜帶救生裝備,駕駛4艘橡皮艇火速奔赴救援現場。成功轉移兩名被困羣眾後,在繼續搜救羣眾的行進途中,打頭陣的陳陸遭遇急流,橡皮艇側翻,陳陸不幸落水犧牲。從7月18日到落水的那一刻,陳陸已奮戰96個小時,共出警411次,解救和疏散羣眾2655人。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場上,湖北省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大隊一站站長助理陳建衝鋒在前。作為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的一員,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陳建積極請戰、身先士卒,與戰友們先後參與了轉送病患、搬運物資、醫廢轉運、場所消殺等緊急任務。35個日夜,陳建與病毒“零距離”同行,不停地往返於醫療單位和垃圾轉運站、指定處理點之間,累計轉運醫療廢棄物2186桶,170.49噸,行程16000公里。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湖北省應急管理廳應急指揮中心副主任朱學忠也在第一時間就申請參加黨員突擊隊,擔負應急值守、指揮協調、運輸保障和應急救援任務。

在緊急任務中,航空應急救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朱學忠牽頭制定的湖北省應急管理廳《疫情期間應急響應手冊》、牽頭編制的《湖北省在生產及復工復產企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導則)》、牽頭建立的“半小時起飛、全省域調度”的湖北應急飛行模式,提高了應急救援效率,為協調調度各路應急救援力量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