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紅色教育體會(共6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8.8K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6篇《紅色教育體會》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紅色教育體會》相關的範文。

紅色教育體會(共6篇)

篇1:紅色教育心得體會

在革命聖地延安的短短的一週裏,在延安市委黨校通過課堂專題教學、現場教學、激情教學、情景體驗和社會實踐,親身感受到延安精神的內涵,接受了一場紅色的心靈洗禮。

我們在延安參觀了老一輩革命家們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中國_中央大會堂(舊址)、楊家嶺、延安革命博物館,寶塔山、棗園、鳳凰山等革命舊址。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居住和工作過地方,一孔孔簡陋的窯洞,一件件樸素的陳設,一幅幅珍貴的圖片,生動地再現了當年老一輩革命家的不屈不撓、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中,通過豐富的人物模型、歷史圖片、翔實的文字介紹,瞭解了延安,既是紅軍長征勝利的落腳點,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贏得抗日戰爭勝利,進而奪取全國勝利的解放戰爭的出發點。從1935年到1948年,_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就是在這裏生活和戰鬥了13個春秋,他們運籌帷幄,領導和指揮了中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堅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偉大的歷史 篇章。_思想正是在延安時期逐步成熟並正式寫到了黨的旗幟上。可以説,延安時期是我們黨科學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成功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理論上實現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時期。沒有延安,就不會有_思想,就不會有我們現在的新中國。

延安的十三年是艱苦的十三年,奮鬥的十三年。延安精神是實事求是的精神,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是艱苦奮鬥的精神。南泥灣精神、白求恩精神、張思德精神、延安整風精神、延安同志們精神、勞模精神是對延安精神生動的詮釋。當年延安精神指引着革命打下江山,今天我們更需要將他發揚光大。

結合工作實際,在今後的工作中,一是要加強學習,提高能力,要把這次學習作為新起點,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融會貫通,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責任意識、擔當意識,不斷提升抓落實的水平和執行力。二是要立足崗位實際,不斷開拓創新。以地質工作為主線,深化“礦地融合”,強化地質工作能力建設,擴大服務領域,穩定礦產地質工作,發展廣義地質工作,不斷提升地礦工作融入地方的影響力;強化事業發展使命感,加快複合肥廠各項工作向前推進,統籌規劃產、購、銷三方面人才培養計劃與儲備,選拔一批有幹勁、有闖勁、有責任心、有能力的青年職工進入生產、銷售、行政等管理崗位,加快複合肥廠人才梯隊建設;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加強市場化商業運作,盤活存量資產。帶頭堅持和發揚時代需要的艱苦創業的延安精神,真正把延安精神存之於心、踐之於行。三是要擺正位置,努力在實踐中體現黨的宗旨,把心思謀在發展上,深入基層一線調查研究,問政於職工、問需於職工,使工作決策“接地氣”、順民意;使重點更聚集、舉措更實在、精力更投入、落實更到位,更好地服務基層、服務發展。

這一趟紅色之旅,讓我更深刻體會到了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理論聯繫實際、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實事求是的精神。在張思德塑像前重温入黨誓詞,讓我們堅定理想信念,一定要把延安精神帶到今後的工作中,讓地礦事業發展更上一層樓!

篇2:紅色教育心得體會

當領導通知參加這次黨性教育培訓班時,我還以為這是一次普通的學習,上上課,聽聽講,參觀下遺址和博物館,然後就結束返回。還偷偷的想這是不是一次變相的旅遊呢?然而當我真正踏上大別山這片熱土,穿上一身紅軍的軍服,追尋着老一輩的奮鬥足跡,感受了革命先烈的戰鬥歷程時,我為我出發前的想法而羞愧。在大別山的每時每刻,我都被感動着,我都在深思着,一名國土系統的_員,如何去工作,如何去學習大別山精神,如何來提升和堅守自己的黨性。

剛到新縣,大別山行政學院的老師就給我們介紹新縣的革命的歷史。新縣是全國有名的將軍縣,在艱難的革命歲月裏,無數的新縣人民為了革命的勝利,為了新中國的誕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當年新縣總人口只有10萬人,而為革命犧牲的烈士就有5.5萬人,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可以説在新縣是家家有紅軍,户户有烈士,嶺嶺埋忠骨。這裏的人民是那麼的相信_,那麼忠實的追隨着_,這裏每一寸土地上都流淌着革命先烈的鮮血。站在其上,你怎能不心懷敬畏呢?

開班的當天,劉向陽教授為我們全體學員授課,題為“大別山精神及其時代價值”。教授的課講的很是精彩,引人入勝,讓人不願錯過每分每秒,從來沒有感受過有人能把黨課講的如此生動。在課堂上讓我體會到當年革命鬥爭的殘酷與無情,讓我重温了黨成長髮展壯大的歷程,讓看到蘇區的人民羣眾的無私與偉大。在艱苦的革命歲月裏誕生了以“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奮鬥,勇當先鋒”為基本內涵的大別山精神。大別山精神展現是革命戰爭年代,大別山地區的_人、人民軍隊和革命羣眾的思想意識、人生態度。堅守信念是大別山精神靈魂,凝結的是大別山軍民對黨忠誠,堅忍不拔的精神,只想付出,不求回報的高尚情操。胸懷全局是大別山精神的核心,凝聚的是大別山軍民顧全大局,勇於犧牲,勇於奉獻的精神。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是_人的立身之本,是領導幹部抵禦一切_的決定性因素,只有堅定了理想信念,才能永葆正確的方向,只有築牢精神支柱,才能才能凝聚更大的力量。不忘初心,就是走進我們每個人心靈深入那片淨土。

現場教學中,我們瞻仰了“紅田”慘案遺址。這是一塊很小稻田,裏面長着雜草,走進它你不會感覺它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當行政學院的老師把那歷史講述給我們大家時,所有人都被震憾着、都被感動着。這片小小的稻田裏,有三百多名革命羣眾這被敵人_,年紀的是75歲普通羣眾高厚建,最小是16歲兒童團員吳狗娃。在惱羞成怒的敵人面前,面對着槍口和鍘刀依然沒有屈服。他們不是軍人、不是黨員,只是普通的羣眾,在生與死的面前,在利誘面前,沒有屈服,沒有被嚇倒,用鮮血當紅了整塊稻田。因此這塊普通的田地被當地羣眾稱之為“紅田”。當我們把親手做的白花獻給在此為新中國的成立而犧牲的先烈時,我的心中無比沉重。那個時代的羣眾是那麼的相信黨,那麼堅定跟黨走,為黨的利益寧願獻自己的生命,這是什麼樣的品德。當我們重新追憶大別山“紅田”這個歷史,傾聽着革命烈士的英雄壯舉,崇敬之情在心靈深處油然而生。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應忘記過去,都不應忘記老區人民為革命所作出貢獻與犧牲。大別山不會忘記,共和國也不會忘記。

五天的教學,每一堂課都很精彩,每一個場景都很感人。在紅色故事會:“爸爸的故事”教學中,我被範朝利將軍的女兒的講課,深深的吸引着。女兒講述了一位父親、一位將軍生活和工作中點點滴滴,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蹟,但那些平凡的小事,卻讓我感受到什麼是偉大,什麼是一名_員的黨性。將軍解放後一直都當副職,但從來都沒有在意自己的名利,他對子女的要求非常的嚴格,絕不讓他們向組織提任何的要求。在重病昏迷三天三夜後,醒來後第一件事想的要交黨費。坐在我旁邊的程軍科長和我一樣,淚水數次被感動的奪眶而出,這份感動出自於內心深處,這份淚水也是對老一輩革命家擁有那份黨性的欽佩!

開國中將鄭維山,在臨終前,寫了一份遺書:“向黨告別”!在將帥館中,我看到將軍的手稿,臨終前的書寫,也讓人難以看清,這讓我心感到無比震憾!生死離別之時,不向親人、不向朋友向別,卻向黨來告別,這是一種什麼樣情懷,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這就是黨性,一位老_員的黨性。許世友從少林寺出家第子到共和國將軍,一生充滿着傳奇,在將軍的故里,我們感受到什麼是真正的“忠”,什麼是真正的“孝”。將軍在晚年向黨中央提出的要求就是死後不火化,要土葬,生不能盡孝,死後要為母親守墓。這種對黨的忠誠,這份對親人的孝道,讓人動容,讓人感歎。

在今天用這種形式開展黨性教育,我覺得非常有意義,有很多的收穫,有很深的感悟。它讓我的黨性得到淨化,讓我的思想得到了昇華。在和平的年代,我們已不需要時刻為黨去獻出自己生命,但作為一名_員,我們要不忘初心,要守住心中那片淨土,要時刻記住自己入黨時的誓言。在不動產登記的崗位,要努力學習,要勤奮工作,要全心全意,不論在何時都要牢記自己是一名_員,不論在何地都要堅守自己的黨性。

篇3:紅色教育心得體會

第一、要加強黨性鍛鍊,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員的根本要求,是共產黨人的立身之本。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定理想信念尤為重要。堅定理想信念,首要要加強理論武裝,關鍵是要加強黨性修養,按黨性原則進行自我教育、自我鍛鍊、自我完善,使黨性不斷昇華,腳踏實地朝着理想的方向前進。要做到“三破除、三樹立、一立足”,即組織、激勵和引導黨員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破除認為馬克思主義已經不適用的“過時論”,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破除認為共產主義遙不可及的“渺茫論”,樹立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破除對社會主義產生懷疑的“動搖論”,樹立對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堅定信心;要立足當前,弘揚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前進動力、工作思路,使黨員既胸懷崇高理想,又在本職崗位上創造新業績,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

第二、要恪守神聖職責,增強執政為民責任。責任是一種奉獻,一種使命。責任往往同奉獻乃至犧牲聯繫在一起,與顧全大局、忍辱負重、任勞任怨等優良品德聯繫在一起,真正反映一個黨員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風貌,反映日常工作中的責任心。共產黨員的責任就是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具體來説就是要樹立居安思危、為黨盡心的政治責任感,樹立無私奉獻、為國盡力的社會責任感,樹立愛崗敬業、為民盡責的工作責任感。我們必須圍繞肩負的歷史任務,真抓實幹,出色做好本職工作。要堅持做到“五帶頭、五帶領”:帶頭勤奮學習,帶領羣眾提高素質強本領;帶頭執行政策,帶領羣眾遵紀守法保穩定;帶頭髮展經濟,帶領羣眾共同致富奔小康;帶頭弘揚美德,帶領羣眾樹立新風講文明;帶頭履行義務,帶領羣眾完成任務做貢獻。

第三、要加強學習實踐,提高促進發展能力。一個共產黨員能不能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看他是否具備出色的能力和過硬的本領。共產黨員的能力,關鍵是具有帶領廣大羣眾前進的本領。一是要提高履行崗位職責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識水平,做本職崗位的行家裏手;二是要提高履行黨員義務的能力,有效地宣傳羣眾、發動羣眾、組織羣眾、服務羣眾,發揮領頭羊作用;三是要提高明辨是非、把握大局的能力,在複雜的環境和危難關頭能正確判斷局勢,分清是非,挺身而出,帶領羣眾朝着正確的方向前進,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提高能力,一靠學習,二靠實踐。要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型社會的要求,需要養成終身學習知識的習慣,要真正為國為民作實事、作貢獻。成為人民羣眾信賴的帶頭人要注重實踐。只有加強學習和實踐,才能提高駕馭全局和領導經濟建設、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解決羣眾實際困難的能力,促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第四、要堅持廉潔自律,塑造乾淨幹事形象。形象是執政黨的威信所繫,魅力所在。樹立良好的共產黨員形象,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理想信念、思想作風、綜合素質的外在表現。共產黨員要樹立乾淨幹事、親民愛民、求真務實、艱苦奮鬥的形象,必須在實踐中落實羣眾路線,保持與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做羣眾的貼心人、工作的熱心人、作風的踏實人;必須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優良作風,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必須嚴守黨紀國法,廉潔自律,清正廉明,牢記“兩個務必”,做到“六戒”,經受執政考驗,以良好形象增強自身的號召力和感召力。

黨員的理想、責任、能力、形象四個方面,是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理想是責任、能力、形象的源泉,責任是理想轉化為具體行動的橋樑,能力是實現理想、落實責任的基本條件,形象是理想、責任、能力的綜合體現。我們必須把四者統一於實踐,統一於立足本職崗位、建設現代化新河池過程中,用堅定的理想、強烈的責任、出色的能力和良好的形象去實踐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篇4:紅色教育心得體會

我隨黨校學員一起,參加了東蘭革命傳統教育學習活動。東蘭—-右江革命的腹心地,這裏不僅有着綺麗的風光,更因它獨特的歷史背景和啟人緬懷的革命勝蹟成為令世人敬仰的紅色革命聖地。我是東蘭人,這次又有幸成為黨校研討班的一員來到東蘭,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接受了兩天的學習和教育,在革命紀念碑前、拔羣墓前、拔羣廣場、拔羣紀念館、列寧巖,我們重温了革命歷史,瞻仰了鄧小平、韋拔羣等革命先烈偉績,全身心地融入到了東蘭的紅色文化中,學到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充分領悟學習了東蘭的精神和真諦。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淺談我此次學習的一些心得和感受。

紅色教育心得體會

第一、要學習革命先輩堅定理想信念、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的革命精神。社會主義江山來之不易,靠的是無數革命先烈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靠的是無數革命先烈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靠的是無數革命先烈不怕流血犧牲,敢於奪取勝利。我們要象韋拔羣等革命先輩那樣,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在實踐中把這一堅定的理想和信念落實到我們的行動中,落實到我們的崗位上,腳踏實地地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確保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打下的社會主義江山千秋萬代永不變色。

第二、要學習革命先輩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革命精神。中國革命是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開展的。但是,廣大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不畏艱難,團結一致,以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戰勝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取得中國革命的勝利。我們必須學習革命先輩們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革命精神,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不畏艱難,勇於開拓,善於創新,全面做好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工作,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全面、協調、健康發展。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我們黨組織的先進性。

第三,要學習革命先輩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我們黨是靠艱苦奮鬥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鬥發展壯大、成就偉業的。沒有艱苦奮鬥,就沒有我們的今天。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新中國的歷史、改革開放的歷史,就是一部艱苦奮鬥的歷史。歷史和現實一再表明,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黨的十六大剛開過不久,胡錦濤帶領中央書記處的領導同志到西柏坡學習考察,重温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的“兩個務必”,要求全黨要牢記“兩個務必”,大力倡導並身體力行艱苦奮鬥精神,這在今天仍有特殊意義。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我們必須學習革命先輩們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樹立為黨和人民長期艱苦奮鬥的思想,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堅韌的革命品格。牢記歷史責任,自覺加強黨性鍛鍊,弘揚艱苦樸素的作風,堅持勤儉建國、勤儉辦一切事情,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堅決反對鋪張浪費。廣大黨員領導幹部要經受住執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的考驗,做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的共產黨人,做清正廉潔的黨的幹部。

當前,要推動建設開放發展、文明法治、和諧安康的河池,實現河池跨越發展的宏偉目標,我們必須保持強大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不辱使命,不負重託,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篇5:紅色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第一、要加強黨性鍛鍊,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員的根本要求,是共產黨人的立身之本。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定理想信念尤為重要。堅定理想信念,首要要加強理論武裝,關鍵是要加強黨性修養,按黨性原則進行自我教育、自我鍛鍊、自我完善,使黨性不斷昇華,腳踏實地朝着理想的方向前進。要做到“三破除、三樹立、一立足”,即組織、激勵和引導黨員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破除認為馬克思主義已經不適用的“過時論”,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破除認為共產主義遙不可及的“渺茫論”,樹立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破除對社會主義產生懷疑的“動搖論”,樹立對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堅定信心;要立足當前,弘揚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前進動力、工作思路,使黨員既胸懷崇高理想,又在本職崗位上創造新業績,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

第二、要恪守神聖職責,增強執政為民責任。責任是一種奉獻,一種使命。責任往往同奉獻乃至犧牲聯繫在一起,與顧全大局、忍辱負重、任勞任怨等優良品德聯繫在一起,真正反映一個黨員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風貌,反映日常工作中的責任心。共產黨員的責任就是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具體來説就是要樹立居安思危、為黨盡心的政治責任感,樹立無私奉獻、為國盡力的社會責任感,樹立愛崗敬業、為民盡責的工作責任感。我們必須圍繞肩負的歷史任務,真抓實幹,出色做好本職工作。要堅持做到“五帶頭、五帶領”:帶頭勤奮學習,帶領羣眾提高素質強本領;帶頭執行政策,帶領羣眾遵紀守法保穩定;帶頭髮展經濟,帶領羣眾共同致富奔小康;帶頭弘揚美德,帶領羣眾樹立新風講文明;帶頭履行義務,帶領羣眾完成任務做貢獻。

第三、要加強學習實踐,提高促進發展能力。一個共產黨員能不能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看他是否具備出色的能力和過硬的本領。共產黨員的能力,關鍵是具有帶領廣大羣眾前進的本領。一是要提高履行崗位職責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識水平,做本職崗位的行家裏手;二是要提高履行黨員義務的能力,有效地宣傳羣眾、發動羣眾、組織羣眾、服務羣眾,發揮領頭羊作用;三是要提高明辨是非、把握大局的能力,在複雜的環境和危難關頭能正確判斷局勢,分清是非,挺身而出,帶領羣眾朝着正確的方向前進,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提高能力,一靠學習,二靠實踐。要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型社會的要求,需要養成終身學習知識的習慣,要真正為國為民作實事、作貢獻。成為人民羣眾信賴的帶頭人要注重實踐。只有加強學習和實踐,才能提高駕馭全局和領導經濟建設、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解決羣眾實際困難的能力,促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篇6:紅色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支部書記培訓班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我和大家一樣仍然浸沉在紅色氛圍之中。通過培訓上的課堂教學、現場參觀、交流探討,感觸萬千,收穫頗深。

一是對“不忘初心”四個字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初心”就是共產黨人的宗旨,“初心”就是共產黨人的目標和追求。革命先輩為了“初心”,百折不撓,義無反顧。為了“初心”數十萬紅軍將士的熱血灑在征途上。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們用生命踐行“初心”的結果。自己作為革命的後來人,除了倍加珍惜幸福生活外,還要永遠把“初心”踐行下去。

二是繡有鐮刀錘子的旗幟是烈士們用鮮血染紅的,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革命先輩用鮮血澆灌出來的。從井岡山到瑞金,從瑞金到遵義,從遵義到延安,從延安到北京,每一條道路都是紅色的。我們的使命就是高舉革命旗幟,保證紅色江山不褪色。當前就是緊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沿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三是對共產黨員的本質有了進一步理解。三個女紅軍戰士將合蓋的一條棉被剪下一半,留給宿營地一家貧苦農民。負傷後為了不當俘虜,紅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用手伸進腹部的傷口,掏出腸子用牙咬斷,這就是共產黨員的本質,這就是共產黨員的標杆。所以,我們工作業績如何顯著突出,付出再多,與當年紅軍戰士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據史料記載,在長征路上犧牲的數十萬紅軍戰士中大多數人沒有留下姓名,而留下姓名的僅是少數。作為革命後來人我們只有奉獻、奉獻、再奉獻,不能貪圖回報甚至安逸享受。

紅色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Tags:體會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