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紅色教育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9.18K

第一篇:紅色教育心得體會

紅色教育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xx年xx月xx日,政府組織我們全鎮的黨員到盤縣二小既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九間樓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第一次踏上紅色之旅,感受紅色教育,我感覺突然之間經歷了許多事情,有的轉瞬即逝,有的刻骨銘心,永世難忘,而且時間過得越久,印象就愈加深刻。在這裏地方,我們重温了崢嶸的歷史,看到了眾多的文物,聽見了動人的故事,收穫甚多。

九間樓位於盤縣城內,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六軍團長征路過盤縣時的總指揮部駐地。因上下各九間,俗稱“九間樓”,九間樓於1982年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六盤水盤縣九間樓,紅二六軍團曾在這裏召開過重要的會議,史稱“盤縣會議”。1935年3月,賀龍、任弼時、肖克等率領的紅軍二、六軍團長征到達盤縣,在九間樓召開會議。會議決定,堅決擁護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確主張,堅持北上,促成了紅軍三大主力的勝利會師,粉碎了張國燾分裂黨、分裂紅軍的陰謀,對扭轉當時的革命形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賀龍、任弼時、肖克等率領的紅軍二、六軍團在盤縣會師,兩個軍團會師時,總兵力不足八千,彈少藥缺,人疲糧盡,是兩支各自經歷極其困難之後會合的疲憊之師。然而,在會師之後的近十個月的時間裏,他們展開了六次規模頗大的戰鬥,消滅了敵軍三個師共二十幾個團,開闢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成為紅一方面軍、紅四方面軍撤離長江以南之後,惟一在江南與敵進行戰鬥並取得偉大勝利、開闢廣闊蘇區的一支主力紅軍。這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歷史上是獨特的,具有很大意義的。

紅色之旅儘管只有短短一天,卻使我們深受一次豐富而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使我們真切感受到共和國江山來之不易,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的建立,有無數的熱血兒女鋪路。

在這裏,我們瞭解了當時貧困的生活和險峻的軍事環境:我們看到了當時用於運輸物資的二十四道拐是如此的險峻,當時紅軍用來戰鬥的兵器是如此的簡陋卻卻在如此險峻的戰役中取得大勝利。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了艱苦歲月裏革命先烈不屈不撓的鬥志,紅軍就是在這裏度過艱苦的日子,忍受嚴寒酷暑,保衞紅色政權。在九間樓諸多圖片,簡介及講解員的介紹中,我們知道多數人殞命於戰場,但更多的人前仆後繼,在挫折、失敗、流血面前,革命前輩對勝利仍然充滿信心,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這次紅色之旅,我們不僅欣賞到了九間樓別具一格的風光,更圓了自己的紅色夢想,我們參觀的景點都與那段紅色歷史有關,作為革命的後繼者,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要緊密團結在以xx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凝心聚力,奮發圖強,努力實踐 “xxxx ” ,始終堅持兩個 “ 務必 ” 。 我們要把紅色的革命傳統帶回來自己的教育崗位矜矜業業,讓我們的學生知道。瞭解這段歷史,讓他代代相傳,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永久動力。

第二篇:紅色教育心得體會

紅色教育心得體會

五月,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區局團委組織我們全體團員來到湖南韶山,瞻仰偉人故居。第一次踏上紅色之旅,感受紅色教育,我感覺突然之間經歷了許多事情,有的轉瞬即逝,有的刻骨銘心,永世難忘,而且時間過得越久,印象就愈加深刻。

5月2日的韶山,温度直逼30度。頂着炎炎烈日,我們來到了韶山,映入眼簾的是滿山的蒼松翠竹,銅像廣場上的毛主席銅像讓人肅然起敬。毛主席故居是一座泥磚的平房,背倚羣山,面臨清澈荷塘,是南方常見的普普通通的農家住房。走進故居,裏面的擺設一切依舊,主席少年生活的痕跡歷歷在目,橫屋裏擺放着的方桌,板凳,卧室裏的方型架子木牀,青色大布蚊帳,天井邊房中陳列的農具、水車、蓑衣、風車,經過半個世紀的滄桑,歲月褪盡了它原有的色彩。導遊向我們娓娓訴説着偉人年少時的智慧和風采,貧困的中國農村生活,養成了偉人勤勞、勇敢、樸素、苦讀的秉性。

走出故居,展現在眼前的是滿眼綠色,依山傍水,環山圍繞,青松鬱郁,翠竹婆娑,大自然的氣息,使我們心曠神怡,讓我們領略到“聖地”靈氣和歲月的記憶。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撫今追昔,我們由衷地感謝毛主席,感謝共產黨,如果沒有他們,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在這次參觀毛主席故居的過程中,我們瞻仰故居,重温他老人家寫下的字字句句,緬懷他的豐功偉績,深切的感到共產黨的偉大,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作為一名生在和平年代,在紅旗下成長的人,更應該清醒的認識到自己肩負的重任,更應該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放在首位。

匆匆吃過午飯後,我們趕往遠在三十八里外的花明樓,“劉少奇故里”五個鎦金大字閃閃發光。進入大門,寬闊的甬道拾階而上,道路兩側的松柏高大挺拔,亭亭玉立,平台中

央的花壇裏,冬青鬱鬱葱葱,寓意着劉少奇同志的革命精神萬古長青。台階一平台一台階循環往復,直至最高處,矗立着劉少奇銅像,銅像高7.1米,造型美觀,神態逼真,栩栩如生,生動的再現了日理萬機致力於強國富民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光輝形象。銅像四周,闢有小巧的廣場,四周有雪松、桂樹、松柏掩映,綠草盆景,四季春色,莊嚴肅穆幽深,給人一種對偉人肅然起敬的感覺。紀念館位於故居南側約250米處的山坡上,四面羣山環繞,間有水塘輝映,並有亭閣飛檐,外觀莊嚴雄偉。紀念館座北朝南,呈三級展開,為分散自由羣體,庭院結構,分為序廳和八個展廳,系統的展示了劉少奇同志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的事蹟。

這次紅色之旅,我們不僅欣賞到了韶山、花明樓兩地清幽俊美的自然風光,更圓了我們的紅色夢想。我們參觀的景點都與紅色歷史有關,如今硝煙散去,只留下靜靜的墓園,葱鬱的山林,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去回想艱苦年代的生死考驗,血淚洗禮,沒有這裏的英烈,就沒有我們和平的生活,沒有他們的流血犧牲,就沒有我們今天現代化的建設。作為一名七十年代末出生的青年人,一定將老一輩革命領袖的“犧牲、奮鬥、奉獻、廉潔、自律”的精神發揚光大,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凝心、聚力,奮發圖強,努力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我們要把紅色的革命傳統帶回來,代代相傳,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永久動力

第三篇:紅色教育心得體會

感動,行動

2014年6月29日在國家創新園信息通信管委會黨委組織下,作為企業團委代表,我有幸參加了這次紅色之旅。

頂着濛濛細雨,在解説員帶領下,我們重温了入黨誓言。“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一句句又一次銘記在心頭。緊接着我們參觀了革命教育展廳,這裏保存了中國最早版本的《共產黨宣言》,這裏是中國最早的村黨支部之一。一幅幅照片、一幕幕惟妙惟肖的雕塑、一件件革命先烈的珍貴遺物,又讓我們回到那段崢嶸而又艱辛的戰爭歲月。正是有劉子久、劉良才等一位位革命先驅,不畏艱難,勇於與敵人鬥爭的精神,才造就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如今硝煙散去,只留下靜靜的紀念館和鬱鬱葱葱的小院了,當然還有那不遠處熱火朝天搞建設的大王鎮的人們。在胡主席“讓劉集村這面旗幟高高飄揚,永遠飄揚“的號召下,當地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了一項項突破。我想劉集人正是繼承了先烈的革命精神,代代相傳,才成就瞭如今經濟欣欣向榮,村民富裕,精神生活富有的新劉集新大王新廣饒。 如今已回到工作崗位,每每想到革命先烈的偉大付出,內心總有深深的感動,總有抑制不住的澎湃的激情。作為一名黨務工作人員,我深知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的意義。恰逢黨中央提出“基層黨組織建設年”的號召,於是,回來的第二天公司就召集黨的領導班子商討下半年黨建活動計劃。作為七一黨建的(推薦訪問範文網)一部分,公司還舉行了別開生面的“唱新紅歌,憶往昔光輝歲月”、優秀黨員評選表彰、黨員積極分子結對子等活動,以黨員羣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黨的精神進行弘揚。

紅色教育收穫的是感動,但光有感動還不夠,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用自己的行動,踐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帶動廣大黨員羣眾共同為實現公司的願景貢獻力量。

第四篇:井岡山紅色教育心得體會

井岡山紅色教育心得體會

黨的十八大勝利閉幕之後,公司組織我們進行新知識培訓,並**月**日來到革命聖地井岡山重温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有“郴衡湘贛之交,千里羅霄之腹”之稱的井岡山不僅是革命聖地更是山清水秀人傑地靈之地。在這裏,我們先後參觀了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經戰鬥、生活過的舊址舊居---大井、黃洋界哨口、小井紅軍醫院、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瞻仰了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緬懷了革命先烈,重温了入黨誓詞。此行不僅使大家體驗了唱紅歌、紅米飯、南瓜湯的紅軍生活,更令我們感慨的是井岡山的革命精神.....

進入初冬時節的井岡山,天氣雖有些寒冷,但目睹這八百里蜿蜒起伏的山戀,心中的暖意油然而升。井岡山,地處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因地勢雄偉,山幽壑深聞名天下。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在南昌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朱德與毛澤東勝利會師,實現了偉大的匯合。秋收起義失敗後,毛澤東分析當時的情形,決定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的戰略。於是經過三灣改編等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闢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

路。在這裏點燃星星之火,燃遍祖國四面八方。雖然革命的時代已經遠走,但是我們依舊要傳承和發揚革命時期艱苦奮鬥的精神。

毛澤東第一次上井岡山是1927年,用了一個月。第二次是1965年,當時毛澤東已是國家最高領導人,坐汽車只用了一天。21世紀的今天,我們乘車沿高速公路上井岡山。

伴隨着大家一路的讚歎和驚呼聲,沿登山公路盤旋而上,我們趕往慕名已久的黃洋界,尋訪革命前輩戰鬥的遺蹟。讚歎的是這氣象萬千,林海雲海一處;驚呼的是這峭壁千仞,山路如此崎嶇。難怪毛主席曾經發出“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的感慨。我們登臨黃洋界,感慨山勢之陡,即便站在防禦工事面前,也無法想象當年戰爭之殘酷。黃洋界保衞戰役的指揮者,大多犧牲於此,如今站在昔日地勢險要、防守森嚴的黃洋界哨口,再也看不見戰旗飄動,聽不見震天的吶喊了。黃洋界上最具有傳奇色彩的就是那門迫擊炮,當年它用僅有的一枚炮彈擊中了敵軍指揮部,讓敵人誤以為遇到紅軍主力而倉皇撤退。我注視着身旁的炮台和身後橫豎兩塊紀念碑,它們彷彿在默默地講述着幾十年前軍民齊心協力,以不足一個營的軍力擊潰敵軍兩個團的歷史佳話。

由於國民黨的數次圍剿,傷員非常多,於是建造了我軍的第一個醫院,小井紅軍醫院。國民黨在井岡山地區實行經濟封鎖,醫院根本弄不到西藥,只好完全用中醫的方式來治療。據記載這片大山裏採出的藥材不僅供給傷員用,一些居民也到這裏來買藥。而且傷員的草鋪挨着,條件艱苦,吃的食品是紅米飯、南瓜湯,這些東西在當時已是

上等的飯菜了。

翻過了山崗,走過青草坪,來到井岡山博物館,在那莊嚴肅穆的展廳裏,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毛主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題字,是那麼的瀟灑蒼勁。那已褪色的佈滿了彈孔的,由鐮刀和鐵錘組成圖案的旗幟,是那麼的令我思緒萬千,心潮澎湃。正是這鐮刀在呼嘯着,要割斷舊世界的一切枷鎖;正是這鐵錘在吶喊着,要砸碎一箇舊的歲月。中國,因為有了這面旗幟的指引,從此走出了漫漫長夜。中國人民,因為有了這面旗幟的指引,從此擺脱了三座大山的壓迫。還有那帶血跡的紅軍臂章,小井紅軍醫院的殘跡,為開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犧牲的紅軍將士和被土匪槍殺的羣眾照片??一件件遺物使我們肅然起敬。看到了當年廝殺用過的大刀、長予、土炮、土槍,經過無數戰鬥的軍裝、軍旗、軍鞋、布衣,上面還帶着戰場的硝煙,還有帶血的遺蹟,一張張先烈的照片,經過了血與火的洗禮,諸多面孔,均殞命於戰場,是那樣的陌生,又是那樣的熟悉,我們的心靈再一次受到震撼,彷彿心在一起跳躍,血又在一起沸騰,剎那間,在我們面前英雄是那樣的高大,莊嚴,巍巍身影化作雄偉的井岡山。

回視井岡山,處處是驚心動魄的戰場。漫山遍野的井岡翠竹,彷彿是紅軍戰士高高舉起的刀槍。望着波瀾壯闊的大江,怎麼能忘記高山上的源泉。身在雄偉的井岡山,怎麼能忘記毛主席率領着勇士們跨過的萬水千山。隨着暮色漸漸來臨,我們回到了駐地。迎接我們的是神往以久的紅米飯、南瓜湯。也不知是同志們太累了,還是這紅軍飯太香,用風捲殘雲來形容絕對是再恰當不過了。晚上躺在牀上,呼吸

着井岡山清新、濕潤的空氣,感受着井岡山的恬靜,我相信同行的每個人在享受這份恬靜時都會同時想到它的來之不易。 現在的我們已經不再需要爬冰卧雪、扛槍打仗了,紅米飯、南瓜湯也成了正餐的調劑。作為新時期的共產黨員,我們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全面貫徹和落實井岡山精神,要從思想深處認識到現在舒適的生活、工作環境都是老一輩革命家用鮮血和汗水換來的,是那樣的來之不易。沒有黨的領導,沒有革命先烈用生命和血汗的付出哪會有我們今天安逸的生活!居安而思危,每一個黨員同志越是盛世越要堅定黨的信念,自覺地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用堅定信念鞭策自己,用黨員標準要求自己,正確看待新形勢下企業持續發展帶來的壓力和挑戰,看到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風險,牢牢把握住國之根本不動搖。

最後,我們前往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在井岡山革命鬥爭中犧牲的烈士的名字都刻在四周牆壁上,周圍擺滿了敬獻的花圈。烈士陵園後面山頂上是井岡山烈士紀念碑,碑高27米,寓意1927年創造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碑的上端是用金屬做成的形態各異的圓柱,閃閃發亮,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紀念碑底座上的浮雕再現了井崗山革命鬥爭史,那浴血羅宵展現給我們的是一幅前赴後繼、激戰的畫面,各個人物栩栩如生,那名紅軍指揮員,左手攬扶着多傷的戰友、右手拿着武器指向前方,側過頭,瞪着眼睛,張着嘴在召喚戰友,同時也是在召喚後來人,號召我們加入他們的隊伍,完成他們未盡的偉業。

沖天的硝煙和殘酷的戰爭,成就了一代偉人,造就了無數先烈,更鑄就了“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羣眾、勇於勝利”的偉大而永不磨滅的井岡山精神。幾天的行程,雖很辛苦,但受到井岡山精神所感染,無數英烈的忠魂,一次次令我們心靈震撼,彷彿感覺自己被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推動着。井岡山精神作為具有原創意義的民族精神,不但是“打天下”的精神,也應該成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時代精神。正如胡錦濤同志在視察井岡山時所説:“中國革命的勝利離不開井岡山精神,實行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同樣需要發揚井岡山精神。”當然,對革命傳統要繼承又要發展。我們應該把革命優良傳統和改革開放以來煥發出的新的時代風貌結合起來,熔鑄成新的民族精神、時代精神,並把它貫注到廣大人民羣眾中去,形成強大的凝聚力,有力地推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歷史的紅色旅程是革命的先輩們開創的,未來的紅色旅程是要靠我們來開創。我們重温了革命歷史,緬懷了死難先烈,但更重要的是我們用心領悟了這種井岡山精神。這種精神不但是革命勝利的根源,同樣也是實行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取得成功的一個根源。我們應倍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革命勝利成果,要繼承和發揚井岡山精神,紮紮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把井岡山精神融入到具體工作中,開拓進取,創先爭優,為電網企業的繁榮發展建功立業、殫精竭慮,為黨旗增光添彩。

總之,在井岡山的學習和親身體會,使我受到一次心靈的洗禮,作為一名電力企業的管理者,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更加努力工作,在工作中用井岡山精神鞭策和激勵自己,切實履行好自身肩負的職責,爭做一名黨的忠誠衞士。

第五篇:北京紅色教育心得體會

紅色教育心得體會

今年是建黨90週年,在這歷史性的一年和特別值得紀念的歷史性一年,我行組織員工赴北京開展紅色教育文化之旅。北京作為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讓我一直心馳神往。能在這片紅色土地接受五天的學習和教育,我感到無比的榮幸和自豪。我們瞻仰了偉大領袖毛主席的遺容,參觀了人民英雄紀念碑、見證新中國成立的標誌天安門以及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和心血鑄就的萬里長城等。重温革命歷史,領悟革命先烈偉績,我全身心融入到了紅色文化中,學到了很多,收穫了很多。

以下是我的一點心得和體會:

第一、要學習革命先輩堅定理想信念、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的革命精神。社會主義江山來之不易,靠的是無數革命先烈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靠的是無數革命先烈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靠的是無數革命先烈不怕流血犧牲,敢於奪取勝利。我們要像革命先輩那樣,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在實踐中把這一堅定的理想和信念落實到我們的行動中,落實到我們的崗位上,腳踏實地地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確保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打下的社會主義江山千秋萬代永不變色。

第二、要學習革命先輩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革命精神。中國革命是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開展的。但是,廣大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不畏艱難,團結一致,以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戰勝了難以想象的困難,

取得中國革命的勝利。我們必須學習革命先輩們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革命精神,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不畏艱難,勇於開拓,善於創新,全面做好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工作,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全面、協調、健康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我們黨組織的先進性。

第三,要學習革命先輩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我們黨是靠艱苦奮鬥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鬥發展壯大、成就偉業的。沒有艱苦奮鬥,就沒有我們的今天。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新中國的歷史、改革開放的歷史,就是一部艱苦奮鬥的歷史。歷史和現實一再表明,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我們必須學習革命先輩們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樹立為黨和人民長期艱苦奮鬥的思想,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堅韌的革命品格。牢記歷史責任,自覺加強黨性鍛鍊,弘揚艱苦樸素的作風,堅持勤儉建國、勤儉辦一切事情,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堅決反對鋪張浪費。

紅色旅遊點,人生大課堂。瞻仰北京革命遺址,佇立紀念碑前,登上長城目睹滄桑鉅變,心靈怎能不受到震撼,思想怎能不得到昇華!紅色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教育資源和精神遺產,過去是、現在是、將來永遠是我們前進奮鬥、富民強國的精神動力,是我們自強不息的精神財富,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取得勝利的精神源泉。

我在今後的工作中:一是要把這次教育學習作為新起點,提高學以致用和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能力,堅持在幹中學,學中幹,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融會貫通,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堅忍不拔,奮發向上的良好精神狀態和高昂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今後的工作中。二是要立足崗位實際,不斷開拓創新。作為農行的一名員工,結合自己崗位的實際,以身作則,艱苦奮鬥,努力工作,開拓進取,埋頭苦幹,帶頭堅持和發揚時代需要的艱苦創業的紅色精神,真正把紅色精神存之於心、踐之於行。三是要擺正位置,努力在實踐中體現黨的宗旨,把心思謀在工作的發展上,本領用到本職工作的事業中,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紅色精神。四是要必須牢記“兩個務必”,勤政廉政,艱苦奮鬥。做到辦事求嚴,講話求真、彙報求實,文風求正。要謹言慎行,遠離誘,慎交友,重自省,嚴律己。確保任何時候都不為名利所惑,不為金錢所動,不為人情所擾。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為中國人民在世界舞台的尊嚴地位,為農行的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短短五天的北京之行,讓我經歷了一次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再教育,進一步堅定了共產主義的信念,倍感肩上責任之重!我不禁暗下決心,一定要發揚紅色精神,不畏困難,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工作,為農行的振興和發展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