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留學生心得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81W

留學生心得多篇

留學生心得篇1

總之,通過一年的學習、生活,感覺無論在思想上、觀念上和看待問題的方法上都有很大收穫,對西方社會的制度、文化、習慣等方面也加深了了解,這一年的經歷將會對我今後的工作產生積極的、深遠的影響。非常感謝院裏給我提供了這個機會,感謝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及林國輝博士給我提供的良好的工作和學習條件,還要感謝院人教局的各位領導和工作人員給予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這個項目已接近尾聲,回家的喜悦如潮水般湧來。這項目我認為是非常成功的,不論從最初理念到後來實施階段都是非常符合現代教育理念的。由於這是第一期,我們的確遇到了很多困難,但在困難面前,我們第一批出國全體的老師和同學們的智慧及經驗都將這些困難化解了。通過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證明這個項目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都是先進的而且是非常成功的。下面我對這個項目進行總結,通過這個總結,希望能給其他的同志以幫助。

一、學習時間

我們從20_年10月15日出發開始算,算上路上的時間,到20_年2月1日回國,這個項目的總時長是16周5天。總共學習了15周。

中方學習:15周,105天的中方學習時間裏,去掉15個週日,第一週7天的寄宿家庭生活,萬聖節1天,感恩節4天,聖誕節11天,共去掉38天,總共學習了67天,週六70小時+週一到週五106個小時+早放學日12個小時+晚自習180小時=共計學習368個小時,陳偉負責了80個小時的理科學習,共計:90個小時,馬威負責了108個小時的文科學習及180個小時的晚自習學習,共計278個小時。週日外出及最後一週大學遊均由中方教師主要負責。

美方學習:15周,105天裏,節假日共去掉15天,週六日去掉32天,下雪不能上學及外出4天,共計學習54天,學習334個小時。

總結:所以從時間上看,我們中美方的課程總時數基本相當,但是,真正意義上的中方課程只上了80個小時的理科,所以,學生在這裏的英語學習時間達到了,278+334=612個小時。相當於在這15周的學習時間裏我們平均每天學習6個小時的英語。

最後一週,我們參觀大學,其實也是學習。加上平常聽講座,購物,幫廚,旅遊,參觀等等,這些都是學習,所以,我們參加這個項目的孩子們每天是相當的充實,而且,時間按排的也很合理。

二、學習成果:

中方學習:在我的278個小時裏,從數量上分析,得到如下成果(以下數字均不算美方課業量):

1、原閲讀目標:8萬到10萬字;實際結果(到截稿):平均閲讀量是13萬3以上。最多22萬字的閲讀,最少8萬。超額完成任務。

2、原寫作目標:1萬5千字;實際結果(到截稿):平均2萬6千多字,最多39000字,最少13000字。超額完成任務。

3、原詞彙目標:認知達到8000,三會達到600至1000。實際結果(到截稿):認知8000左右,三會500-600,基本完成任務。

4、在中期總結中提出了詞彙計劃難以完成之後,後期想了很多辦法來調高詞彙學習效率和量,採用方法:(1)句子背誦;100個託福句子背誦後,考試平均得分88分。(2)文章背誦(三週的時間裏);背誦量平均每人達到6千8百多字。最多背了1萬字,最少背了6千字。

5、英語完成了託福初級寫作的教學,並進一步提高寫作教學難度及講解難度。由於大量的寫作練習,孩子們的寫作進步速度飛快。同時由於閲讀量的加大,閲讀水平也突飛猛進。

6、理科學習(由陳偉附上)

7、根據這段時間的瞭解,我提出“挑大旗”理論,就是,我們班上有特長的學生,要在自己的特長方面能夠挑大旗,起到領頭羊的作用。我同時給每個孩子制定了成長路線,把近期目標先制定出來,有的孩子遠期目標也有了。例如,我們班上的理科高手張逸帆,現在正在自修ap微積分,準備5月份考一次,動力很大,在沒提出這個計劃之前時,這個孩子晚自習看視頻,閒的沒事幹,之後,天天學到11點。文科高手楊丹,寫日記跟寫小説似的,因此我就要求她近期要出本書。口語高手王婉晨,準備拿口語比賽大獎。電腦高手王赫,正在自修電腦科技,背誦高手周成龍,正在準備彙報表演的背誦類,讀書高手侯潤青,王悦琪等等這些人,現在在班裏都是領軍人物,掀起了不小的波濤呢,這個班好就好在大家都願意追隨身邊的榜樣。大家攀比的是誰讀的書多,而不是誰花的錢多。

幾點感受:1、學生的寫作水平很高,觀點新穎,論據充分,邏輯清晰,運用的詞彙難度明顯提高。自認為,受益於多寫,多讀,多背。橫向比較的話,現在孩子們的寫作水平要高出同齡人2-3年的英語學習水平。

2、學生的口語水平不僅是在發音上,還有內容上都有所豐富。不是簡單的回答yes,no,而是更多的積極主動地參與交流。在交流上佔盡主動。

3、記憶力明顯提高,有的學生1600字的背誦,可以在1個小時內完成,而且還不止一個學生能夠做到。最差的也能在40分鐘之內,背完400字以上的文章。所背內容的難度均是託福文章難度,有的學生甚至背誦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還有的背《哈利,珀特》等名著。所以,孩子們的文學素養或知識面得到了拓寬。

4、詞彙的背誦也達到了高效、高質。受益於背誦的手段和方法,我把單詞放到了句子中去背,效果顯著。加之班中的領頭羊的作用。每當我留了背誦作業,都會有人超額完成任務,別人看見了也效仿之,這樣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5、孩子們對所學知識的輸出能力有明顯提高。

6、作為管理者,這羣孩子們現在的學習能力、知識水平都可堪稱一流,下一步的問題是如何保持速度繼續提高。

留學生心得篇2

首先感謝集團公司給我們提供瞭如此難得的機會赴俄羅斯交流學習。我非常慶幸自己能擁有如此不同於別人的如此美妙的學習和生活經歷,哪怕只是短短一學年,轉瞬即逝。從我知道集團公司有派石油工作人員到俄羅斯學習的那天開始,就期待着能夠成為其中一員,去體驗異國的生活環境和教育體系。在申報、等待、準備、學習等一系列緊張的準備過程結束之後,我的夢想得以實現了。

2009年3月集團公司選拔了一批各個石油基層單位的工作人員在北京石油大學培訓6個月後到莫斯科和獨聯體作為訪問學者進修一學年。由於新疆培訓中心急需俄語方面的師資力量,儘管本人年齡不符合出國培訓人員的要求,可還是有幸被選中,並順利完成了為期半年出國前培訓,於09年10月14號抵達莫斯科古博金大學,接受了為期兩個學期的俄語培訓。現將本人在莫斯科的學習、生活情況彙報如下:

一:學習方面

1. 教材

a. 《石油專業俄語》教科書共二十課(從10月中旬上到4月)

b. 節選網上最新有關石油、天然氣文章(從4月中旬上到結束)

c. 《偉大的俄羅斯》共十八課(從4月中旬上到結束) 此書主要介紹俄羅斯18世紀至今的傑出人物。

d. 聽力

沒有教材,主要是在語音室看和聽對俄羅斯石油公司領導人的採訪、看電影、做語法練習題等。

e. 讀報紙寫感受

2.教師配備

古博金校方高度重視。入學時,我們“兩眼一麻黑”,外辦主任嘎琳娜以其乾脆利索的方式將我們入學的各道手續一併辦完,如學生證、借書證、醫療保險等。第二天就正式上課,由俄語系主任奧利伽和副主任阿拉授課,學習內容是與集團商定的《石油專業俄語》,奧利伽老師身為主任,政務繁忙,但還是兢兢業業地為我們耐心授課,精神着實可嘉;阿拉副主任雖然脾氣急,但其幽默的上課方式讓學生倍感輕鬆;代課老師伊琳娜畢業於著名學府莫大,性情隨和,學識廣泛,用詞清晰易懂,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聽到下課的鈴聲。任課老師層次之高,可管窺學校的重視程度。

學習體會:

1、我認為極有必要在國內學習和打好俄語基礎。由於出國前我的俄語基礎就很好,而且又在北京培訓半年,所以在國外的課程對我來説進展的很順利,和老師的溝通也很順暢。

2、通過這二個學期的集中俄語培訓,我的俄語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不僅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對石油、天然氣行業的來龍去脈有了相當的瞭解,這為我本人對石油工作人員出國前的俄語培訓工作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在學習期間本人的俄語詞彙量又向前邁出一大步,尤其

是填補了我的石油專業俄語方面的詞彙量、提高了理解能力以及流利程度。

3、在課堂上要有自己的見解。在上課時,老師的觀點有時對中國不太瞭解或者是誤解,這時我會主動地在課堂上説出自己的看法,我説中國有太多的人口和廣袤的土地,中國政府所要面臨和解決的問題很多,在中國政策貫徹起來也非常艱難等等。之後又經過課下的討論,我與老師達成了共識,獲得了老師的讚許。

4、課文要提早預習。我們所學的石油專業文章裏的專業新詞彙很多,而且對我來説又是新的領域,所以我每次在上課前認真地查詞典,把所有新單詞及用法寫在筆記本上,不懂的地方做好記號,此外我們的《偉大的俄羅斯》這本教材是借來的,大多數同學為了能在上面做筆記,都複印了一份,而我呢,即為了練習打字又為了備份電子教學資料,把整個一本書打了出來並把生詞進行標註,這使我既練就了比較快的俄語打字,又學習了課文上的知識,一舉兩得,這既免去了像有些同學那樣臨時抱佛腳的苦惱,又省出了時間去理解石油、天然氣方面的知識。

5、殺雞要用牛刀。我們在學習期間,有過幾次學校組織的旅遊活動。每次這種活動我都是穿戴整齊漂亮地出現在大家面前,並且常常用流利的俄文和漢文充當臨時翻譯。因為我們在國外代表的不僅僅是自己,還代表着整個國家和集團公司,所以千萬不能邋里邋遢、我行我素。這種活動不僅給我提供了鍛鍊自己的平台,也為老師、導遊和學生們解了難。我有一種很自豪的感覺,那就是——我沒有辜負集

團公司破格讓我在異國學習的期望並珍惜了這樣難得的機會。感覺為祖國和集團公司爭得了榮譽!

6、積極地與當地的朋友交流。出國學習,我認為僅靠課堂上那些內容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和當地的朋友常常交流能獲得新的看法。比如,我和我們宿舍周圍的鄰居們相處的就特別好,在做飯時和他們聊天,還和她們上街購物,一起吃飯等等。在不知不覺中我的口語表達能力又上了級台階。

7、充分利用電視節目。每天看俄文電視節目對學習俄語的人來説是必須要做的一項課程。自從來到莫斯科,我堅持每晚做完作業臨睡前看2--3小時的電視節目,以前我只能看懂電影,現在我不僅能看懂電影、電視劇,還能看懂新聞報道,笑話等方方面面的內容。二:異國生活

1、住宿。我們被安排在古博金大學宿舍區的三號樓,我和四川來的女同學住在一起,條件簡陋,因生活區與教學區相距較遠,每天上下課需要2個多小時。

2、飲食。沒有中餐食堂,只能自己做飯吃,每層樓有一個供學生做飯的廚房。俄羅斯的食品價錢普遍比中國貴很多,蔬菜水果就更貴了,在超市,最便宜的香蕉平均下來也要一根兩三塊人民幣。

3、交通。莫斯科的交通還算是方便,建議辦理月票卡會比較省事、省錢,但是交通費比國內基本上貴兩到三倍。我們中國學生為了安全期間基本上是坐無規電車上課,很少坐地鐵。

三、學校特色及可供中國官方借鑑之處

1、俄羅斯的大學是以教學為主,後勤部門是分開的。學生上課是五分制,聽俄羅斯朋友説,對本國學生要求很嚴。對外國學生入系後相對較鬆。

2、預科系只有一學年,大部分中國學生預科畢業後幾乎什麼都不懂,教師們也叫苦連天,要求中國能否派些愛學習的學生過來,多來些中石油老部長王濤似的學生。

3、為了賺錢,只要交錢,學校現在什麼樣的學生都接受,這使得我們中國學生的質量大打折扣。

以上就是我在莫斯科的學習和生活狀況。最後,再次感謝集團公司為我們提供的如此寶貴的學習機會。

留學生心得篇3

在國外生活兩年有餘,回望留學路,雖然艱辛但我並沒有後悔!

記得當年申請學校也沒有什麼中介可以諮詢,完全憑自己一手之力,找資料、遞材料……飛赴加拿大的時候,還好有一個同伴,是父母好友的女兒,兩個人去同一所學校。説起學校來,當時我還是有些心理波動,雖然是去國外讀書,剛開始讀的卻是一所非常普通的學校,在人們眼裏就相當於美國的社區大學。她心想自己怎麼着也好歹是個重點高中的尖子生,考個重本沒啥問題,甚至有希望去清華北大之類的名校。而且當時人們的收入沒有現在這麼高,家裏雖然條件不錯,但還是一筆蠻大的支出。這樣的決定多少有些不成功便成仁的感覺。現在回憶起來覺得自己並沒有後悔當初的決定。

落地才知要租房

在申請學校的過程中,發生了一個小插曲,當時我的簽證實際上已經下來了,但是負責的簽證官休假了還沒有寄出,而到四月份我就必須要出去了,弄得我很着急。還好,我趕得巧,在出發前拿到了簽證。因為當時申請加拿大留學雖然比美國容易,但是拒籤率仍然接近一半。

回憶當初的懵懂無知,我並不覺得害怕,反而有些新奇。當我們兩個人下了飛機,負責接我們的華人朋友問她要住什麼地方的時候,我們兩個都傻眼了。原來她們以為申請好了學校,來到學校就會有人給安排宿舍,殊不知在加拿大都是自己租房子。不過事情比想象中的簡單,我很快找到了一家華人家庭並住了兩個月,後來搬到學校附近跟人合租房子。

現在回憶起來,我覺得不怕的原因是,在那邊其實什麼事情都挺簡單的,只要你肯問,總有人告訴你該怎麼做,一套辦事的程序就在那裏。這是加拿大給我印象裏的好處之一。學校的名字叫做senecacollege,現在已經是加拿大最大的社區學院,而我所讀的專業是會計。我們四月份到了加拿大,等到九月份才正式開學,我們便多學習了一些語言課程。

在加拿大沒有受過歧視

來到加國,在生活方面我適應得還算比較快,租房、買菜做飯等等,沒有難倒這個從小就獨立自主的小姑娘,而且有一個好朋友形影不離。剛到加拿大的時候,什麼東西都感覺一個貴字,比如坐公交車雖然一塊多加幣,但換算成人民幣也要十來塊,在國內是打的的價錢。而且,那個時候國內往加拿大打個電話一分鐘就要20多元,感覺很奢侈,通常一週才打一次電話。

那時大陸的留學生不像現在這麼多,所以也很少聚成一個小圈子,與當地人和其他國家來的學生交朋友便成了很自然的事情。在加拿大,不像在一些歐洲國家,當地人會有一種明顯的優越感。加拿大是一個移民的國度,來自各個國家的人都有,所以文化上比較多元,大家會互相聊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生活方式,沒有人因為你來自哪裏而歧視你。反倒是當時的港台生面對大陸來的學生會有少少的優越感。那個時候香港剛剛回歸不久,大陸的經濟也沒有像現在一樣崛起,許多香港人對前途都感覺比較迷茫,所以留學生之間的看法也會有少少的不自然,不管怎樣,在加國的生活已經開始了———讀書、工作、結婚、生子———都與這個國家密不可分了。

留學生心得篇4

我得到中國科學院留學基金資助,於20_年2月-20_年2月作為普通訪問學者赴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訪問研究,並於20_年2月22日按期回國。我這次訪問的主要目的是學習國外計算機在數學、管理及科研方面的應用,考察和學習國外在管理及科研方面的優點和先進的經驗,感受東、西方社會在思想、文化、生活上的差異。

我在阿爾伯塔大學計算機科學系訪問期間,進修了生物信息及計算生物學、基於網絡的信息系統、現代數據庫管理系統等3門研究生課程,並參加了林國輝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主要從事建立適當的算法模型應用於生物領域並解決問題,或者改進已有的用於解決生物問題的算法,並完成應用化的算法軟件包。小組成員包括6位博士,2位碩士,1位本科生。小組工作很有特色,完全是以團隊協作的方式進行,先是由導師提出工作目標,結合各人專業分配小組成員的研究課題,各組員獨立或協作完成各自工作,其間每週導師都會安排與各個組員的單獨會面時間,並每週由導師召集一次集體討論班,每次由一名成員作自己階段性工作的彙報,然後是導師點評及成員之間的互相交流。這樣的形式既強調了學生的獨立科研能力,又保證了學生對不同專業的瞭解及全盤進度的把握,從而培養學生對科研工作的整體思路。

暑假期間我還走訪了卡爾加里大學數學系的陳戈麥教授和約克大學統計系的王曉剛博士,就科研思路和方式進行了探討,感觸很深,給我很大的啟發。我覺得加拿大大學科研最大的特點和與國內不同之處就是他們非常重視科研與實際應用的結合,幾乎他們所有的研究課題都是來自於實際的需求,無論從國家基金還是從公司的研發計劃獲得的課題,都具有很強的應用背景,而且課題的完成不只是得出理論結果,而是必須要形成終端的可以馬上投入使用的產品。另外,加拿大大學裏的計算機網絡普及和管理都非常好,無論是老師、學生,每人一個校園網的`帳户,在學校裏需要的一切信息幾乎都可以從校園網上查到。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個人主頁,包括研究方向,發表的論文,正在進行的課題,教授的課程信息,包括給學生留下的作業、參考資料、課件等全部都放在網絡上,學生可以隨時通過網絡與老師探討問題。學校的管理也非常值得稱道,計算機化程度非常高,系裏的日常管理都通過計算機實行,相關信息會發到每個人的信箱裏,每個系只有一名祕書,卻管理得井井有條。加拿大是個多民族、多元文化融合的移民國家,人民生性淳樸,樂於助人,絕大多數人都很謙讓有禮,很容易相處。他們對於不同人種,不同文化採取包容、接受和融合的態度。近些年隨着華人移民的增加,中國及中華文化在加拿大也有着越來越深的影響力。這種對不同文化的吸收和融合很值得我們借鑑。

留學生心得篇5

莫斯科國立大學作為俄羅斯首屈一指的綜合性大學,擁有悠久的歷史和很高的聲譽,在國內兩年的學習中,我對此已有了一定了解。_年9月1日,我們在莫大國際交流中心辦理了報到手續,那裏的老師都很熱心,感覺很親切,一切都很順利。隨後老師幫我們安排宿舍,我們住在預科樓6樓,2人一個房間,一個套間由2個房間組成,共用一個浴室和廁所,並且有獨立的廚房供學生做飯使用。第二天開始正式上課,代課的是莫大俄語語言文學系的經驗豐富的老師,莫大的確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和教學設備,這是我初步感受到的。我們開設的課程不是很多,但都集中在口語實踐寫作實踐等科目,實用性很強,由於俄羅斯人的上班時間不是很長,我們的課時也相對較少。在預科中心的餐廳我算是第一次嚐到了俄餐,對於很多剛到俄羅斯的中國人來説,俄餐的確是難以適應,過我倒覺得無所謂,因為我已經做好了準備,來到一個陌生地方就應該讓自己儘快適應環境,包括飲食。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常常將所學內容積極應用於實踐,充分利用這樣有利的語言環境,通過與俄羅斯朋友的交流,對自己的語言能力提高的確很有幫助。除此之外,我還結識了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共同學習俄語,日本韓國美國等等,對我而言,這的確是很有意思的經歷!

初到莫斯科,難免會有好奇和欣喜之情,這座城市的確有其獨特的魅力,這是一座偉大的城市,你可以看到現代化都市風貌,也隨處可見歷史滄桑的痕跡,當我第一次踏上紅場,這個見證了無數歷史的地方,以及莊嚴肅穆的教堂,博物館,充滿古典主義氣息的建築,你都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魅力,莫斯科的城市環境很好,沒有太多的高建築,沒有擁擠的街道,空氣正如莫斯科河一般純淨,這在國內大城市是很難感受到的。9月6日,我們趕上了莫斯科城市日,這一天是是為了慶祝莫斯科建城日,到處都是盛大的慶祝活動,市中心人流密集,這樣的節日場景的確是很難忘的。學習了俄語,通過俄語去了解莫斯科這座城市,感受她的文化,語言與文化結合再能真正體會到語言學習的快樂和趣味。

俄羅斯人的飲食習慣與我們有很大不同,在莫斯科的一學期我們基本上都是自己做飯,當然也鍛鍊了自己的能力,莫斯科的物價很高,自己做飯也是省錢的一種好方式。其實作為一個男生,我的適應性還是很強的,宿舍旁邊有大型超市,所以每週末我們都得去超市購買蔬菜水果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每天自己做飯,後來便慢慢適應了在國外的生活。莫斯科的氣候很寒冷,尤是冬天,天氣多變,這點我倒是不太喜歡。和大多數大城市一樣,莫斯科人口很多,消費很高,這座城市兼容了其歷史的古樸印記和現代化發展的面貌,我經常接觸到的俄羅斯人,或許與歐美國家的開放熱情不同,這個民族尤其自身的民族性格,堅毅勇敢,不易屈服,對自我民族的強烈認同感,但他們辦事很認真,盡責,這點我從接待我們的當地人和宿舍管理大媽都能感覺得到。在俄羅斯我也接觸到了不少中國人,又在莫斯科留學的,有常年在莫斯科做生意的,有政府工作人員的等等,與他們的交流,瞭解不同的人在異國他鄉的經歷感受對我來説獲益匪淺。當我第一次來到莫斯科國立大學時,我看見了曾經在教科書圖片上的莫大主樓,這是一座典型的斯大林式建築,整體給人一種恢宏莊嚴的感覺,主樓坐落於列寧山上,從那兒可以俯瞰整個莫斯科,山下寧靜清澈的莫斯科河蜿蜒而過,某個陽光温暖的午後,漫步在河畔,與河邊散步的當地人閒談隨聊,確實一種愜意的享受。

我們到莫斯科後,好天氣持續的時間並不是很長,大約在十月中旬天氣便是斷斷續續的陰雨,雨雪,氣温也降得厲害,正如盧布的匯率一樣變化太大,呵呵…….説起匯率,有段時間盧布的匯率的確是大起大落,不過這並未對當地人的生活產生太大的影響,人們依舊像往常一樣,上班下班,超市供應充足,井然有序,或許從這之中也能看出俄羅斯民族的性格

特點。俄羅斯也是藝術的國度,芭蕾便是俄羅斯的國粹,提起芭蕾舞不能不説説大劇院,它是位於莫斯科市中心的,俄羅斯最大最古老的演出劇院。莫斯科的大劇院裏面是金色和紅色為主調,整個建築金碧輝煌,尤其是它的水晶大吊燈更顯的雍容華貴。在舞台正對面有一個非常豪華的包廂,那是過去給沙皇的專用包廂,過去芭蕾舞只有貴族和少數有錢人才能欣賞的節目,現在它已經成為一種大眾化的藝術形式。但能到大劇院看演出的必竟還是少數,在這裏看演出不僅對觀眾而言是一種享受,對於能在大劇院表演的芭蕾舞演員來説,也是一種對她們藝術上的肯定,換句話説能在這裏表演的演員都是俄羅斯最高水平的芭蕾舞演員。芭蕾舞是俄羅斯的國寶,所以慕名而來的觀眾就特別多。全世界的觀眾都想能在莫斯科大劇院欣賞一場表演,因而這的芭蕾票就特別緊張,往往提前數月就被搶購一空。沒點關係根本買不上票。莫斯科除了大劇院,小劇院,克里姆林宮劇院,諷刺劇院等等許多有名劇院,只要是芭蕾舞團水平夠高,在一般的劇院裏一樣可以看的很好。

留學生心得篇6

曼哈頓、華爾街、時代廣場、紐約是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之一。與之相媲美的,這裏有世界一流的大學和研究機構。從曼哈頓驅車近一個小時的路程,在紐約長島納蘇郡和蘇福克郡的交界處,風景秀麗的海岸邊,散落着十幾棟小樓,路口不起眼的牌子,告訴人們這裏便是世界著名的冷泉港實驗室(coldspring harborlaboratory)。正是這樣一個至今仍稱自己為實驗室的研究機構,卻被人們譽為世界生命科學的聖地和分子生物學的搖籃,曾名列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十大研究學院榜首,先後有幾十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這裏學習和工作過,有多項榮獲諾貝爾獎的研究工作是在冷泉港實驗室完成的,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發現轉座子元件的巴巴拉·麥克林托克。詹姆斯•沃森曾是實驗室的主任。

始建於1890年,具有百年悠久歷史的冷泉港實驗室為何能夠始終站在浪尖上引領世界生命科學的潮流?作為世界一流的研究機構,冷泉港實驗室擁有充裕的科研基金,同時具有獨特的科研策略和領先的研究思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此,將我在冷泉港實驗室工作的一些體會和理解與大家進行交流,籍此拋磚引玉。

開放精神下的學術交流

冷泉港實驗室是國際生命科學的會議中心,平均每兩週就舉辦一次國際會議。每次學術會議往往2-3天,大型的學術會議可能持續5-6天。邀請到這些學術會議上做報告的都是當今最活躍的一流科學家,我在冷泉港實驗室工作的半年期間,就先後聽到philipsharp,david baltimore, craig mello等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學術報告,其中craigmello因rnai研究成果獲2006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宣佈獲獎消息一週後,mello博士便應邀在冷泉港實驗室做學術報告。會議期間,上午為學術報告,下午為學術展板(poster),中間往往有促進交流的酒會。學術報告通常網絡直播,研而在學術展板和酒會期間,可以和感興趣的同行進行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正是依託於頻繁的、涉及生命科學各個領域的國際學術會議,冷泉港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與外界建立了密切的聯繫,瞭解和關注生命科學研究領域內的最新動態,真正做到“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有意思的是,我在冷泉港工作時需要用到法國giacomocavalli博士研究小組的實驗方案,在幾次email郵件交流後,我在冷泉港召開的學術會議上見到了cavalli博士本人,得以當面討論和交流一些具體的細節。

冷泉港實驗室也非常重視實驗室內部的學術交流。 為了促進實驗室內不同研究小組之間的相互瞭解和交流,冷泉港實驗室推行in-houseseminar的機制,每個研究小組除了自身組內的討論會外,還必須定期面向整個實驗室公開舉辦討論會,實驗室內所有感興趣的研究人員均可參加。

通過國際會議、in-houseseminar、研究小組內的討論會,冷泉港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成功地實現與外界同行、實驗室內同行以及研究小組內多層次的學術交流。在這些交流的過程中,我感受到絕大多數研究人員開放的學術精神,他們非常藝術地處理了同行之間學術競爭和學術交流的矛盾,讓不同層次的學術交流和思想碰撞發揮到了極致。

實質性的學科交叉

不同學科的交叉與融合會催生大量的源頭創新,並可能實現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學科交叉在冷泉港實驗室有悠久的歷史,曾長期擔任實驗室主任的沃森博士正是與物理學背景的弗朗西斯·克利克合作,發現並提出了dna的雙螺旋結構,奠定了現代分子生物學的基礎。在以生命科學著稱的冷泉港實驗室,卻有很多具有物理學、數學、計算機、統計學等博士學位的研究人員,有些甚至是教授級的重要pi。比如,生物信息學是生命科學與信息學科的交叉,為基因與基因組學的研究拓展了新的研究手段和思路,我校在2005年開始具有生物信息學博士點,這在國內高校中應屬領先水平。在冷泉港實驗室,從上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設置pi崗位,主要從事基因組序列分析為主的計算分子生物學研究。目前,冷泉港實驗室的絕大多數生物學研究小組都與1-2個生物信息學小組保持密切的合作關係,並且長期的合作經驗使不同學科背景的研究人員之間能夠進行富有成效的交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學科交叉催生的許多“利器”,冷泉港實驗室都將其應用得恰如其分。

良好的科研素質培訓

雖然“當一名科學家”是許多人小時候的理想,但優秀的科研素質和科學素養需要系統的培訓,而且有些是在專業書本上無法學到的。比如,如何與他人開展有效的學術交流?如何很快地熟悉某一研究領域?怎樣做好一個學術報告?冷泉港實驗室非常重視對博士後和研究生的科研訓練,每年實驗室都有大量的夏季和秋季培訓課程(summer course和autumncourse),這些課程都是針對最新的實驗技術和前沿科學問題進行專題培訓,博士後和研究生能夠免費參加這些培訓的授課內容。這裏舉兩個例子説明冷泉港實驗室對研究生科研素質培訓的重視。一是研究生具有專門的討論會,研究生輪值擔任討論會主持人,如同學術會議一樣正式地介紹報告人,協調整個討論會的提問和討論等。第二個例子更有意思,如果實驗室的pi邀請了一流的科學家到冷泉港做學術報告,博士後和研究生可以註冊申請與這位科學家免費共進午餐。因此,在享受豐盛午餐的同時,博士後和研究生還可以和一流科學家進行近距離的接觸和交流,其中不乏有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院士、一流大學的教授等。

積極的學術交流、充分利用學科交叉的優勢,良好的科研素質培訓,這實際上是早被大家熟知的話題,冷泉港實驗室將其做得最好,從而確保了自己的領先地位。

在繁華的紐約,冷泉港實驗室是一片寧靜的科學天地,而留給我最深印象的是海邊酒吧,每次學術會議和培訓課程,酒吧裏都擠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實驗室有些pi也會把自己領導的小組成員帶到酒吧,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餘,品嚐美酒,享受海風的吹扶,或許某個偉大的科學發現,就在這海邊酒吧某次不經意的交談中誕生。

留學生心得篇7

我之所以會有現在的想法,和兩年的學習,和兩年來的生活經驗,都密不可分,所有的這一切改變着我,最主要的是改變着我對很多事情的看法,從而影響到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於我個人而言,留學生活最寶貴的部分是人與人的溝通,不論是和老師,同學還是合租的人們,每一次心與心的交流,每一次感受到文化的不同,理念的不同,這些都是最讓我享受的部分。

先説能不能出國。在我之前寫的《沒錢還想出國》裏,其實已經寫了當時的感受。我出生在那種連出國遊都是做夢想想的家庭。從小到大都知道出國是別人的事,我羨慕羨慕就好。只盼着工作了,能夠攢着錢去周邊的小國家逛逛就好。就連當初本科選了英文專業,想的也是學好英語,以後閒暇時光,能夠讀讀原著,而不是不得不看磕磕巴巴的翻譯就滿足了。就連我教的學生一個個都送出國了,我身邊找我幫忙準備出國留學申請材料的同學朋友都一個個出國了,我也沒有一點我會有一天走出國門去上學的想法。雖説是抱着申請了玩玩的想法申請了學校,但是當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當真的動了心認真的想要出國的那一刻,我就知道前方不管是幾年,我是要盡全力努力去的。那時候沒想那麼多,只想着要去,哪怕一個學期也可以。前後折騰了兩三年,總之是邁出國門了。當然要是學習好的,本科本來就在名校的,可以去找交換生的機會,可以申請獎學金,只要想辦法只要努力,和我一樣邁出國門走進學校還是可以實現的。出來以後才知道,世界各地和我一樣帶着一小筆資金就敢跑出來上學的人,大有人在,是件挺普通挺正常的事情。家裏親戚家的孩子,也可以工作了藉着工作機會去美國學習了好幾趟。後來很多其他國家的合租的人,可能是因為他們受宗教的影響吧,都會告訴我很多事情只要自己想要去實現,不放棄,自會有天佑。

再説説出來了怎麼混下去吧。先説學校學習怎麼混。不知道有多少人初來乍到和我一樣,聽讀寫都沒問題,就是活成了個啞巴,一肚子想説,説不出口。緊張到一説話就磕磕巴巴不成句。記得第一學期同組有個曾經在國內某大型英語培訓機構當口語老師的同學,兩次小組討論過後,赤裸裸的當眾説:“你説不出來回家練好了再來,少在這裏浪費別人的時間。”那一刻尷尬到希望自己是透明的。後來找了很多人請教,唯一的方法就是去説。於是幾年下來合租的都是外國人,去當地的各種志願者組織混,和老人聊天,給移民教英語,去二手店賣東西,去學校的口語組織交朋友,逼着自己每次上課一定要坐在祖國同胞最少的那一桌。有效。最開始非常痛苦,但很快就覺得值,特別值。

生活上又怎麼混?可能工作過幾年,所以能夠再次回到校園裏對我來説都是幸福的。從來也是個對物質要求不高的人,追求簡單的生活,本科租過清水房一個學期,所以當地的大部分房子的條件對我來説都是可以接受的,和那個清水房比,都要好太多。我的專業課去學校不是很多,加上英語問題不大,所以其實空閒時間比較多,一日三餐都在家搞定。唯一的失誤是幾乎快要花光帶來的積蓄的時候,才開始有危機感,才去找工作,不然還可以多掙點抵點學費,爸媽壓力也能小一點。中餐館打工苦是公認的,運氣好去了一家很小的日餐館,老闆一家非常好,對打工的學生抱着半做慈善的心態。但是對人對做事要求比較高,能留下來的都是幹了很久的。一天4個小時,一小時10刀,後來漲到12刀,管一頓飯,算下來生活費房租話費水電費都付了,還能有一點點結餘。因為老闆人好,店的氛圍好,還可以和日本老阿姨學很多,偶爾還能認識幾個日本留學生或者其他國家來的華裔學生練練口語,就很懶惰的沒有想過要換工作,一直在這裏幹到快畢業。畢業前收到一家華人英語培訓機構的聘用,才知道工資翻倍,所以要是以掙多點錢為目的,好好找找還是會有比較富裕的工作的。很多學生做代購,或者在做代購的店打工,也可以掙不少,甚至活的比較瀟灑。當然和許多其他國家的人比,我們算是弱爆了,比如很多印度學生吧,來了都是生活費學費都自己掙,一天打兩三分工,睡四五個小時都是正常的。曾經一起住的泰國姐姐,除了第一年,後來學習生活都再也沒有問家裏要過一分錢,每年還會給家裏錢。對於能吃苦的人來説,發達國家的錢還是好掙的。最慘的時候,落地墨爾本卡里只有2刀,也就這麼稀裏糊塗的把上學的這兩年混完了,兑現自己的承諾沒有問家裏要生活費。當然爸爸媽媽也很努力工作攢學費,堅持讓我讀完了。

最後説説讓我覺得值得的人與人的溝通吧。從落地開始,合租的幾乎全部都是外國人。多元文化涉及的跨文化交際最好的實踐地就是我家。慶幸自己本來就對多元文化,各國文化傳統十分感興趣,也曾瞭解過一些,心態也是包容開放積極學習的,所以應該是減少了矛盾的產生,同時也避免了不少潛在的衝突。難也肯定的,每個人都從自己的國家來,有自己的文化傳統,宗教信仰,做事方法,思考方式,習慣都不同,經濟水平不同,又都是在這個全新的國家生活,活在同一個屋檐下,做不到足夠的尊重包容,沒有很好的個人修養,不敢想會發生多少事情。運氣不錯,遇到的都是好人。當然要吐槽的話,也可以寫好幾篇。好就好在每天和這些人生活在一起,短的也得一個學期,可以真實的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學到很多東西。幾年下來,和來自非洲裔加拿大法學生,祕魯博士,塔斯馬尼亞法學生,法國交換生,印尼姐姐,泰國護士姐姐,印度夫妻一起住過。僅有的三個國內的女孩,一個是拿着旅遊工作籤來挑戰自我的,一個月後去了農場開始新的體驗;一個早就拿了pr現在已經在這邊安了家;還有個也是拼命工作的非常有目標的女孩。不是這樣內心強大的女孩,也接受不了和外國人住一起。做志願者,打工以及學校的生活,有幸走進當地老奶奶的家裏和她們聊天;有幸走進印度移民的家裏,和他們成為朋友;有幸聽韓國大叔講他兒時的故事;有幸和不丹的富商聊聊他們的國王;有幸和日本妹子成為朋友,念念不忘。故事的結尾,我們擁抱,流淚,依依不捨,相機裏留下了日本妹子,泰國姐姐,台灣妹子真誠的笑容。參加了傳統的婚禮,送走過年邁的導盲犬,現在和德里的夫妻稱兄道弟,給南印度來的阿姨教中文,每節課結束,聽她給我講一段印度的神話傳説。每一個人,都帶着他們的一段故事而來,我們一起吃飯,一起徹夜暢談,聊文學,聊宗教,聊全球化,聊彼此對對方國家的認識,聊自己對自己國家的認識,聊我們對這個新的國家的認識。通過交流,他們重新認識中國,我重新認識世界。然後每個人都感慨,世界太大太大,自己是那麼渺小,對這世界知道的少的可憐。

聽到那麼多的故事,遇見這些人,跟着他們學習做人做事,更深刻的去在每天的生活中感受真誠,體會尊重,民主和平等,然後分別,把自己的好留給對方,給對方好的影響,流淚為彼此祝福。因為這些,我覺得這段留學的經歷無可替代,無與倫比。

Tags:多篇 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