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0第三個農民豐收節心得及感悟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76W

2020第三個農民豐收節心得及感悟多篇

中國農民豐收節,於2018年設立,節日時間為每年秋分。那麼關於第三個農民豐收節心得內容有那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2020第三個農民豐收節心得及感悟五篇,歡迎參閲。

第三個農民豐收節心得及感悟一

,國務院發佈《關於同意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批覆》,同意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中國農民豐收節”的設立,是億萬農民慶祝豐收、享受豐收的節日,也是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的生動體現。

黨的十九大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要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國農民豐收節”的設立,可以激發廣大農民投身鄉村振興,可以營造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良好氛圍,可以滿足農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中國農民豐收節,有利於進一步彰顯“三農”工作的重要地位。_在視察湖北時曾發表重要講話,要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鄉村振興總體規劃,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推進,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大力實施“三鄉工程”,發揮農民羣眾主體作用,落實好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基層組織“五個振興”任務,學習借鑑浙江好經驗好作法,建設好生態宜居美麗鄉村。中國農民豐收節,是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三農”問題的重要表現。

中國農民豐收節,有利於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時,_曾發表重要講話,農村要發展,根本要依靠億萬農民。要堅持不懈推進農村改革和制度創新,充分發揮億萬農民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不斷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激發農村活力。“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_視察小崗村時,釋放出不斷加大農村改革力度、不斷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的強烈信號,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農民豐收節,讓這個目標更加接近。

中國農民豐收節,有利於傳承弘揚中華農耕文明和優秀文化傳統。以漁樵耕讀為代表的農耕文明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生產生活的實踐總結,是華夏兒女以不同形式延續下來的精華濃縮並傳承至今的一種文化形態,農耕文明所藴含的精華思想和文化品格在華夏兒女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其衍生出的勤勞勇敢、吃苦耐勞、艱苦奮鬥、勤儉節約、鄰里相幫等文化精神在今天仍具有時代意義,同時更彰顯了我們在國際舞台上的大國風範。

中國農民豐收節是農民的節日,是一個向世人展示中國“三農”狀況的窗口,要通過組織開展億萬農民慶豐收、成果展示曬豐收、全民參與享豐收等多種活動,讓全社會、全民都感受到豐收的快樂。

第三個農民豐收節心得及感悟二

瓜果飄香是金秋最珍貴的饋贈,五穀豐登是“三農”最歡樂的表情。第二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如約而至,讓我們向全國億萬農民致以節日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

“食為人天,農為正本。”對中國這樣一個農業大國而言,歡度中國農民豐收節,是治國安邦的大事、國計民生的要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設立,是經黨中央研究決定、國務院批覆同意的,體現出新時代重農強農、愛農支農的重要導向,彰顯出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廣大農民的深切關懷。連日來,全國各地紛紛舉辦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傳承農耕文化、慶祝豐收成果的節慶活動,讓全社會共同分享豐收帶來的快樂。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正像是一個“三農的嘉年華”,奏響了新時代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進軍號角。

讓我們以節日為契機,向偉大的中國農民致敬。如果説豐收是大自然對勞動者的饋贈,那麼豐收節就是我們禮讚勞動、禮讚農民的一個生動體現。“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農民以其樸素勤勞、善於創造的寶貴品質,託舉起農業發展和農村改革的巨大成就。中國農民豐收節猶如一個鮮明的文化旗號,提升了億萬農民在新時代奮發作為的榮譽感和自信心,調動起開啟城鄉融合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強大合力。就全社會而言,慶祝豐收就是要致敬農民,感恩農民的勞動奉獻,感謝農民的辛勤付出,營造崇尚勞動、尊重農民的新時代風尚。

讓我們以節日為契機,為農業發展強魂鑄魄。農業興百業興,農業強則國家強。對於擁有近14億人口的中國來説,食品安全關係千家萬户福祉安康,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中國飯碗只有端穩在中國手裏,我們才能牢牢掌握經濟主動脈和發展主動權,實現和維護好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_年夏糧產量2835億斤,較上年增加58.6億斤,農業農村經濟穩中向好,為保供給、穩物價、增信心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值此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我們感悟豐收節的意義,就是要感念農業對中國社會的獨特意義,銘記農業對國民經濟建設的獨特貢獻,不斷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真正打造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強大農業。

讓我們以節日為契機,為鄉村振興凝心聚力。打贏脱貧攻堅戰,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是當前“三農”工作的重要內容,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農民豐收節是一個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設立、旨在傳承悠久農耕文化弘揚新時代精神的全國性民俗節日。繁榮鄉村文化、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是慶祝豐收節的重要所在。慶祝豐收節,就要傳承和展示中華優秀農耕文化,展現新時代新農民的精神風貌,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涵養重視農業、尊重農民、慶祝豐收的新時代先進文化。

要堅持問計於民,“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中國農民豐收節順應了新時代的新要求、新期待,增強了我們的文化自信心和“三農”自豪感,讓豐收的獲得感洋溢在全社會。根植於豐厚的農耕文化,作用於億萬農民的精神世界,中國農民豐收節必將引領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譜寫出“三農”發展新的華彩樂章。

第三個農民豐收節心得及感悟三

又是一年秋分時節,太陽直射點緩緩落腳至赤道,20_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即將到來。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

當前,我國正處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不斷提高羣眾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尤為必要。因此,開展“送技術”活動的落腳點就是促進經濟發展,讓羣眾得到實惠,這就需要黨員幹部協助抓好產業規劃、積極向所結對聯户的農户(居民)提供產業發展、致富項目信息、協調信貸、技術培訓等幫助,扶持羣眾依靠發展產業發家致富,讓他們能在自我努力中找到自身的價值。

黨員幹部在走訪瞭解、摸清實情基礎上,要綜合分析“三農”發展狀況,從制約農業發展、農民致富的“源頭”做起,採取“出路子、供信息、幫錢物”等行之有效的幫扶措施,幫助脱貧致富。同時,要聯繫相關部門開展專項技培訓,幫助困難羣眾提高脱貧致富能力。只有讓“輸血與造血”的幫扶並舉,才能立足於農村的長遠發展,幫助他們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康莊大道。

推而廣之,如果更多的官員、更多的基層政府都能“俯身彎腰”,真正放下身段、撲下身子、放下架子,帶着真情實感去融入羣眾中,做到“望聞問切”,多看看羣眾的菜籃子、米袋子,多問問柴米油鹽,多瞭解廠礦企業的生產狀況,才能想羣眾之所想,急羣眾之所急,才會受羣眾歡迎,被基層接受。

總之,送錢送物不如送培訓技術。服務“三農”,需要技術要領直接到人搭建起平台,為農户提供技術指導和市場信息,進行“零距離”服務,農民只要在田間“點菜”,農技人員就上門“送餐”。

第三個農民豐收節心得及感悟四

農民終於有了自己的節日!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介紹,“中國農民豐收節”可不是一般的節日,是億萬農民慶祝豐收、享受豐收的節日,也是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的生動體現。現在農民終於有了自己的節日,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把秋分定為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基於這樣幾點考慮:

從節氣上看,春種秋收,春華秋實,秋分時節碩果累累,最能體現豐收。另外,秋分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晝夜平分,秋高氣爽,既是秋收、秋耕、秋種的重要時節,也是稻穀飄香、蟹肥菊黃、踏秋賞景的大好時節。

從區域上看,我國地域遼闊、物產豐富,各地收穫的時節有所不同,但多數地方都在秋季,秋收作物是大頭。所以,我們兼顧南北方把秋分定為“中國農民豐收節”,是便於城鄉羣眾、農民羣眾參與,也利於展示農業的豐收成果,包括科技成果和農民的創造,具有鮮明的農事特點。

從民俗上看,我們國家有十幾個少數民族有慶祝豐收的傳統節日,畲族的豐收節,藏族的望果節,彝族的火把節,大多都在下半年。在國家層面設立一個各民族共同參與、共慶豐收的節日,有利於促進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和睦團結和發展。

我們的先人非常智慧、非常了不起,總結的二十四節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豐六二一,下半年豐九二三。今年的秋分是9月23日,是星期天,而且連着中秋節,屆時歡迎大家到鄉村望山看水憶鄉愁,與農民兄弟一起共度豐收節,共享農家樂。

韓部長介紹,農業農村部對國內外的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也廣泛邀請了農業、文化、傳媒等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以及基層農民代表座談研討。大家普遍認為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十分必要,而且實施的基礎和條件已經成熟。

一是農事節慶有傳統。我國古代就有慶五穀豐登、盼國泰民安的傳統。通過舉辦民俗表演、技能比賽、品嚐美食等活動,大家一起分享豐收的喜悦。目前有13個少數民族有慶祝豐收的節日,這為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積累了經驗。

二是各地有探索。這些年,很多地方根據節慶特點和假日節點,舉辦了具有當地特色、主題鮮明、和農事有關的節慶活動,也形成了一批民俗活動、觀花賞景、採摘體驗、農業嘉年華等知名品牌,很多朋友肯定都參加過,這也為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探索了路子。

三是市場有需求。現在人均GDP已經接近9000美元,休閒觀光大眾化正成為常態,廣大市民也有迴歸鄉村,參與農事體驗、品味農村情調的需求和田園夢想,這為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提供了廣闊市場空間。

四是發展有基礎。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連年豐收,農民持續增收,糧食生產能力已經連續5年穩定在12000億斤水平,農業現代化在加快推進,綠色發展、農村改革、結構調整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特別是脱貧攻堅和農民增收,可以説有巨大變化,農村社會保持長期穩定。這些都為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三個農民豐收節心得及感悟五

今年農曆秋分(9月23日)是“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後迎來的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也是我國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從此,全國億萬農民有了專屬自己的節日。我市為慶祝改革開放_週年,大力推進鄉村文化振興,以“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為主題,堅持農民主體、因地制宜、節儉熱烈、開放搞活五大原則辦節日,通過各種形式隆重組織開展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現在有關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20_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是以農村改革發端的改革開放40週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脱貧攻堅的關鍵之年,各地要切實提高認識,深刻領會慶祝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的重要意義,認真組織協調,創新形式和內容,確保把我市“慶豐收”系列活動辦成精品盛會。市農業局(市委農辦)聯合市直有關部門,成立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指導委員會,協調組織市委文明辦、林業、漁業、商務、司法、文廣新、旅遊、教育、民宗、體育以及團市委、婦聯、工會、文聯等有關部門,做好對各地的指導、支持和組織、協調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二、各部門通力配合。

農業、工商、糧食、供銷社、衞生計生、氣象等各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參加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按照總體方案的要求,結合各自部門職能與工作實際,制定周密、具體、操作性強的工作方案,將責任落實到人,任務落實到位。各責任單位對所牽頭的活動任務負總責,強化責任意識和保障措施,確保活動過程中不發生意外和事故

三、加強輿論宣傳。充分發揮媒體作用,從黨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農業農村發展成就、農民生產生活巨大變化、中華傳統農耕文明、當代農村新風俗、新時代“三農”先進人物事蹟等多視角切入,開展全方位、立體式、持續性宣傳報道,使“中國農民豐收節”成為最有特色、最有人氣、最為豐富、最有影響的農民自己的節日。通過農業信息網、農業微信公眾號線上發佈等方式為節慶活動宣傳造勢、營造濃厚氛圍。

三、精心謀劃各項主題活動

(一)曬豐收,產銷對接紅火熱鬧。“大同好糧”與京東集團簽署“互聯網+”鄉村振興合作創新框架協議;右玉縣馬營河村,金黃的玉米棒掛在糧屯上閃着金光,曬秋活動和手機攝影賽引得大家踴躍參與;偏關縣組織農民現場觀摩馬鈴薯高產栽培示範片、高粱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示範片;陽曲縣、清徐縣農產品展銷會在山西省展覽館舉辦,陽曲縣展銷會兩天就銷售260萬元,簽訂意向訂單8000萬元;陽高縣“西紅柿紅了農業嘉年華”活動20多個展台將今秋塞北的豐收盛況充分展現,北京新發地蔬菜供應基地在陽高揭牌;原平市農委以“趕集”的形式展銷農副產品;平順縣舉辦綠色有機旱作蔬菜種植交流活動;保德縣特色花卉、特菜栽培、南果北種等特種項目花樣展示。

(二)話豐收,農耕文明永久話題。長治市舉辦炎帝農耕文化論壇,展示神農炎帝農耕文化和上黨文化的獨特魅力;晉中市榆次區舉辦鄉村振興戰略論壇暨什貼特色小鎮藍圖繪就研討會;陽曲縣召開第二屆中國小米產業發展大會;平遙縣農業生產託管秋收現場會上,合作社整合的旋耕、播種、施肥、收割、秸稈返田等新型農機一一亮相!

(三)頌豐收,華彩樂章精彩呈現。晉城皇城相府農民《誇誇咱的新農村》等節目用最質樸、最生動的表演展示了農村的變化;陽泉市鼓舞《五穀豐登》表達着農民的喜悦之情;翼城縣《掛畫》等蒲劇經典唱段讓農民朋友大飽耳福;柳林縣《棗鄉八月歌如潮》等節目抒發着農民的喜悦與幸福;朔城區舉辦“塞上綠洲·月圓神頭”系列活動;首屆“趙樹理杯”山西省曲藝説唱優秀節目展演在沁水舉辦,農民作家寫農村,農民演員演農民,用特殊方式弘揚文化、振興鄉村。

(四)慶豐收,花式呈現趣味橫生。豐收節上,舞龍舞獅、割禾比賽等民俗文化、農耕文化活動相繼登場,營造出濃厚的豐收歡樂氛圍,展示了新時代新農民的精神風貌。好多地方舉辦農民趣味體育比賽、書畫攝影作品展、詩歌朗誦會、特色美食節、農機具展等特色活動,全方位展示農村改革取得的豐碩成果,展示新時代農業新業績、農村新面貌、農民新風尚。曲沃縣在史村鎮西海村磨盤嶺介園廣場舉辦廚藝展示;潞城縣“摸石頭過河插秧苗”趣味比賽,加油聲和吶喊聲此起彼伏;吉縣“巧手都來削蘋果”,聞喜縣“美麗鄉村收穫忙”等賽事緊扣農事、農趣、農情,不僅展示了農耕生活的樂趣,更展現了當代農民昂揚向上的幹勁。

我市_“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秉承“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的宗旨,按照“務實、開放、共享、簡約”的要求,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突出地方民俗特色,在廣大鄉村開展喜聞樂見的活動,弘揚悠久厚重的農耕文化,展示農村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在展示科技強農新成果、產業發展新成就、鄉村振興新面貌的同時,宣傳展示農耕文化的悠久厚重,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有機融合,增強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營造了幾十萬農民慶豐收、成果展示曬豐收、社會各界話豐收、全民參與享豐收、電商促銷助豐收的濃厚節日氛圍,把“農民豐收節”辦成宜都農業的嘉年華、農民的歡樂節、豐收的成果展、文化的大舞台。

2020第三個農民豐收節心得及感悟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