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習最美基層幹部蔣乙嘉事蹟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34W

第一篇:學習最美基層幹部蔣乙嘉事蹟心得體會

學習最美基層幹部蔣乙嘉事蹟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學習最美基層幹部蔣乙嘉事蹟心得體會

從千萬身家的企業家,回到家鄉小村造福父老鄉親,為幫村民修路、建水塘、建村文體中心,蔣乙嘉掏出了全部積蓄。隨着村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收入持續增加,蔣乙嘉被全村黨員一致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如今蔣乙嘉放棄了城市的優越生活,紮根農村,全身心帶領村民增收致富。2014年,他被評為遂寧市“最美基層幹部”。(人民網5月20日電)

個人致富不圖享受,一身本領回報鄉親,蔣乙嘉“為黨分憂、為民造福”的情懷營造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崇高境界,他的財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體現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堅定信念,堅守着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蔣乙嘉是最美基層幹部,美就美在他既有創業能力又有奉獻激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軍中,我們迫切需要這樣的先進分子,帶領羣眾科學奮鬥,過上美好的日子。

他的事蹟讓我們不禁想起了祖國大地上湧現出的諸多“最美基層幹部”。他們都有着一個同樣的特點,那就是懷着對黨的忠誠和對人民的摯愛,紮根基層謀發展,甩開膀子幹實事,奮鬥在改革發展的主戰場,在維護穩定的第一線,在服務羣眾的最前沿,展現了廣大基層幹部一心為民的公僕情懷、務實進取的敬業精神和清正廉潔的崇高品格,用自己出色的業績、良好的形象凝聚了民心、贏得了口碑。

“治國難,最難在基層。”大家都知道,基層工作是“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情況很複雜,稍不留神就會出狀況。基層幹部往往處在各種矛盾的中心地帶,與羣眾直接接觸,站在解決問題的最前沿,還處於社會各方關注的焦點之下。要當好基層幹部委實不容易。而蔣乙嘉這樣的幹部用他們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只要沉得下去、用心做事,感情上做羣眾的貼心人,就能獲得羣眾的信任和理解。

這些“最美基層幹部”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世人什麼是契合時代要求的新時期基層好乾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黨員幹部樹立了一面旗幟,為廣大幹部羣眾樹立了典範,用自己的言行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神聖使命,用自己的付出詮釋了魚水情深的黨羣、幹羣關係。

新農村的建設發展,更是需要我們的基層幹部以蔣乙嘉同志這樣的先鋒模範為鏡,立志做大事,為民辦實事,在基層這片平凡而又廣闊的土地上,通過一心為民,幹出屬於自己閃亮的事業,讓理想飛得更高、更遠,讓“最美基層幹部”在祖國熱土上不斷湧現。

第二篇:學習最美基層幹部唐述林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學習最美基層幹部唐述林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3月17日,習總書記在河南省蘭考縣指導第二批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與鄉村幹部座談時指出,鄉村是我們黨執政大廈的地基,鄉村幹部是這個地基中的鋼筋。總書記的這番話,深刻闡述了基層幹部的重要作用和重大責任,使我及廣大基層幹部深受教育,深受鼓舞,深受啟發。

去年以來,《求是》《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光明日報》等集中報道了我們常德市一名鄉鎮黨委書記唐述林同志的先進事蹟,唐述林“寧白一人頭,不負百姓心”,被評為“最美基層幹部”.特別是3月19日至22日,中央電視台“走基層·蹲點日記”欄目又連續四天推出了他的系列專題報道,講述了8年黨委書記唐述林的故事。我覺得,從唐述林身上,看到了“地基”中的“鋼筋”形象。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這樣的“鋼筋”;我們譜寫中國夢的常德篇章,推進新常德新創業,離不開這樣的“鋼筋”.

從唐述林率真的話語中,從鄉親們由衷的讚美聲中,我強烈感受到了唐述林8年黨委書記的孜孜不倦和不懈奮鬥。正如他自己所言:一紙調令近十春,無愧組織不負民;銀杏有靈應知我,夙夜難眠為觀音。當前,我們正在深入開展第二批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批活動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面向羣眾、面向基層,一個主要任務就是進一步夯實基層基礎。我們廣大基層幹部要牢記習總書記的囑託,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以唐述林為榜樣,努力打造“地基”中的“鋼筋”,確保我們黨執政大廈的根基始終堅如磐石。

要弘揚擔當精神,做一根“負重支撐”的“鋼筋”.擔當就是勇於承擔、敢於負責,這正是鋼筋立得住、撐得起的最大特質。面對一個連幹部會議都無法召開的鄉鎮,唐述林毛遂自薦,要去當書記,這就是“鋼筋”的擔當。面對一個欠債1.27億元、鎮上5000多人都是政府債權人的鄉鎮,唐述林勇敢面對,不是新官不理舊事,而是鄭重承諾還債,這就是“鋼筋”的擔當。面對一個過去考核倒數第一、現在發生巨大變化的鄉鎮,唐述林繼續堅守,不放棄夢想,不思調思遷,這就是“鋼筋”的擔當(來源説明好範 文網)。其實,我們有時候缺的就是這份擔當、這份責任,人民羣眾需要的就是這份擔當、這份責任。我們要通過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使廣大基層幹部像唐述林那樣,對得起自己頭上的這頂“帽子”,不辜負組織和人民的期盼,以敢於擔當的精神戰勝一切困難,以敢抓敢管的勇氣衝破一切阻力,在攻堅克難中闖出一條新路來。

要堅持為民情懷,做一根“凝漿固土”的“鋼筋”.鄉村幹部直接和羣眾打交道,到底幹了事沒有,幹了多少事,羣眾看在眼裏、記在心裏。過去,觀音寺是“七不”鄉鎮,任務完不成、債務還不完、工資發不出、食堂不開火、領導不願去、幹部不上班、百姓辦事找不到人。8年來,唐述林這根“鋼筋”深知鋼筋和地基的關係,充分發揮“鋼筋”的“凝漿固土”作用,全身心地保護老百姓、呵護老百姓,先後實施民生項目77個,拉通水泥路646公里,硬化渠道2.28萬米,新修大小橋樑6座,幹成了很多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唐述林堅持把羣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把羣眾的小事當作大事。連一個小小的河碼頭,他都和當地羣眾一起搞設計、畫圖紙、督施工。曾經因為在門口河邊洗衣摔成骨折的馮春枝老人逢人就説:想不到世上還有這樣的好人,想不到黨委政府這麼替老百姓着想。我們要通過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使廣大基層幹部像唐述林那樣,盡心盡力惠民生,盡職盡責解民憂,講貼近羣眾的話,辦貼近羣眾的事,做貼近羣眾的人,讓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

要發揚務實作風,做一根“堅韌不拔”的“鋼筋”.當官就要為民,幹部就要幹事。習總書記對黨員幹部提出了“三嚴三實”的要求,其中“三實”就是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觀音寺鎮曾是出了名的邊遠山鎮、債務重鎮、維穩難鎮,發生過書記、鎮長被就地免職的醜事,發生過鎮黨委書記來了半年就主動辭職的難事,也發生過當地羣眾摘下鎮政府招牌到縣政府羣訪而轟動一時的大事。面對這樣一個爛攤子,唐述林沒有退縮、沒有畏難,勇往直前不動搖,撲下身子紮實幹,週末不回家是常事,把走村串户當作回自己的家。正因為唐述林這根“鋼筋”有堅韌不拔的毅力,有苦幹實幹的作風,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韌勁,才在幾年時間內使一個全縣負債最大、條件最差、社情民意最複雜的鄉鎮,變成了基礎條件改善、社會風氣好轉、項項工作領先的美麗鄉鎮。我們要通過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使廣大基層幹部像唐述林那樣,時刻保持務實創業的激情和作風,把抓好工作視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把工作抓落實、抓出成效。

要永葆政治本色,做一根“永不生鏽”的“鋼筋”.鋼筋再堅固,如果長期暴露在空氣中,也會生鏽變質。唐述林這根“鋼筋”為了保持“不生鏽”“不變質”,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他經常對幹部羣眾説:上樑正了下樑就歪不到哪裏去。我是書記,就是個立樣的。我自己做不出樣子、守不住規矩,怎麼要求別人?擔任黨委書記的這些年,他始終從嚴律己,在外出差經常吃盒飯,接待請客沒用完的餐巾紙和牙籤他都要清點回去。這種“小氣”的背後,是他8年為鎮裏發展爭取到1.2億元項目資金的大業績。我們要通過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使廣大基層幹部像唐述林那樣,嚴格遵守黨紀法規,切實厲行勤儉節約,不斷增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努力做到永不“生鏽”,永不“變質”,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第三篇:學習最美基層幹部吳天來心得體會

學習最美基層幹部吳天來心得體會

“我絕不倒下,我要幹到最後一分鐘!”這是“最美基層幹部”吳天來曾經説過的一句話。吳天來當選村黨支部書記以來的十多年裏,帶領全村羣眾戰天鬥地,苦幹實幹,硬是把隴雅村從一個不通水、不通電、不通公路的“三無”村,一個被專家稱為不具備生存條件的窮山溝,變成了煥然一新的新農村,從一窮二白的“特困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村”。大石山裏的每一條路上都鐫刻着他的名字——最美基層幹部。

吳天來的美在於他的奉獻精神。他舍小家而顧大家,為了百姓的富裕,為了隴雅村的發展,他大公無私,把自己掙來的錢一筆一筆往公家投。近20年間,他為村裏的項目建設墊付了幾十萬元。他好善樂施,不求回報地去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認真傾聽羣眾呼聲,切實解決羣眾難題,資助了許多外村因家庭貧寒而輟學的學生,幫助家庭困難的羣眾墊付建房材料費等。向吳天來同志學習,就要像他那樣,捨己為公,無私奉獻。

吳天來的美在於他常懷為民之心,一心為民。他常説“只要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他把人民羣眾的冷暖安危掛在心頭,把人民羣眾的呼聲記在心間,為民排憂解難,幫民脱困致富,成為鄉村經濟發展的帶頭人,成為老百姓信得過的貼心人。(本站)作為一名基層幹部,他始終把鄉親的冷暖放在心上,把羣眾的牽掛抓在手裏,把解決百姓的難題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十幾年如一日,不計得失,敬業奉獻。他把羣眾要辦的事情、面臨的難題,當成大事要事來辦,一一列在自己的筆記裏,一件一件地理,一樁一樁地辦。民情日記裏,記錄着羣眾的衣食住行,家常裏短,字裏行間流露着公僕之心,愛民之情。如今,隴雅的老百姓過上了好日子。但是他卻從未閒過一天,他仍不辭勞苦為當地的發展謀思路,為羣眾的大事小事奔波。

瞭解基層工作的人,不少都有“基層真苦,基層真累,基層真難”的感慨。吳天來懷着對人民和這片土地深沉的愛,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平凡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生動詮釋了一名優秀基層黨員幹部的優良品質、奉獻精神和務實作風,體現了共產黨員的黨性之美、心靈之美、人格之美。當前,我市正處在奮力實現趕超跨越的關鍵時期,我們需要更多像吳天來這樣克己奉公、一心為民,一切為了羣眾的利益着想、同人民保持血肉聯繫、受到人民羣眾衷心擁戴的基層幹部。

第四篇:學習蔣青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學習蔣青春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他被老百姓尊稱為“鐵面無私、斷案如神”的好法官,他幾十年來審結的1568起案件無一超審限、無一錯案、無一投訴。他身患癌症後,仍然帶病組織評查案件1.2萬多件。他就是開魯縣人民法院專職審委會委員蔣青春。學習了蔣青春同志的先進事蹟後,我個人感觸很深。先進人物能夠在平凡的本職崗位上取得突出成績,得到領導和同事的一致肯定,這與他勤於學習,善於思考,踏實工作,努力進取的精神是分不開的。通過學習他的先進事蹟,我覺得在以後的工作中應該做到:

一、要養成努力學習,刻苦鑽研的好習慣

蔣青春同志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和長處就是刻苦學習,善於思考,他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能夠主動自我加壓,手不釋卷,利用一切工餘時間學習,鑽研技術和業務知識,使自身工作能力和業務素質很快得到提高。我們要學習他們努力學習刻苦鑽研,是與自己工作的實際需要分不開的。因為如果不注意讀書學習,不注意知識的積累,不注意研究新問題,思想就會封閉,思路就會狹隘,在工作中也就拿不出新辦法,出不了好主意,工作流於一般化,難以適應新形勢和任務的需要。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增強學習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像他那樣,利用一切空閒時間抓緊學習。具體來説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斷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學會用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新的技術努力推進工作的創新和發展,並且要不斷完 1

善學習方法。要擠時間去學,持之以恆的學,結合現實去學,把學到的知識用於指導工作,反過來在實際工作中去檢驗所學的知識。

二、養成勤奮敬業,踏實肯幹的好作風

蔣青春同志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以忘我的境界去幹好每一項工作。為了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他顧不得照顧家裏的親人,一心撲在工作上,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辭。正是靠着這種勤奮的敬業精神,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幹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技術人才,以自己的一言一行為我們樹立起了學習的榜樣。通過學習先進,我覺得我們就要像他一樣用滿腔熱情,恪盡職守,勤奮踏實工作,以持之以恆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三、養成腳踏實地,樂於奉獻的好品質

蔣青春同志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工作作風可貴之處在於他通過艱辛勞動,在本職崗位上取得一個又一個成績的時候,能夠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考驗,一如既往的踏實工作。這説明他踏實工作,不是做表面文章給領導看的,更不是為了個人私利,而是能站在更高的利益上,懷着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去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我們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得養成一種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精神和腳踏實地的作風。缺乏埋頭苦幹的精神,就什麼事情也幹不成。要學他那樣不張揚,默默奉獻的個人品質。一是要務實,就是要知實情、説實話、想實招、求實效。想問題,辦事情,要以是否符合客觀實際為標準。二是要勤勉,就是要發揚“老黃牛”的精神,

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做到夙興夜寢,殫精竭慮。三是要吃苦,就是要經受住苦與累的考驗,勇挑重擔,敢於到艱苦崗位和困難多的地方去工作,以累為榮,以苦為樂,永葆艱苦奮鬥的作風。

對照先進的典型、榜樣,我想:不管幹什麼工作,都應該保持一種激情,永遠做到對黨的事業、對自己的工作激情澎湃地幹些事情。蔣青春的先進事蹟深深地撼動着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他的人格魅力激勵着我們不斷前進,而們所產生的精神力量,也必將轉化成我們實實在在的行動。我要以蔣青春同志為榜樣,認真對照檢查不足,切實改進提高工作,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以更務實的工作作風,紮紮實實、兢兢業業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使自己的工作不斷進步。

第五篇:學習蔣國珍事蹟心得體會

學習蔣國珍事蹟心得體會

近期,我公司組織全體員工學習了蔣國珍老師的先進事蹟。我很受教育,很受啟發。79歲的離休教師蔣國珍老師是全國老幹部先進個人、共產黨員。他享受離休幹部待遇,卻在村裏開荒種地,常年吃紅薯拌飯,穿着舊衣服,住着舊房子;他生活十分儉樸,卻用全部收入獎勵資助了2萬個貧困學生,30年捐出的資金已達20萬元……我們要把蔣國珍老師這種對黨、對人民、對事業無比忠誠的精神發揚光大,要學習他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助人為樂的優秀品質。社會在前進,經濟在發展,人民羣眾的生活日漸寬裕。我們不提倡“苦行僧”般的生活,但艱苦奮鬥的精神決不能丟。

蔣國珍老師是我們身邊的典型,這個典型無需修飾、無需加工、無需包裝,因為他是一個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個有崇高信念的人,這或許是他留給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蔣國珍的所作所為,幾人能理解?

旁人不理解,笑他“蠢”和“傻”,不是嗎?住,一間舊土屋,一張老牀,兩牀舊棉被,一張舊書桌,幾條舊板凳,一排土陶罐的紅薯幹,一個磚灶台,就是他的全部家當;吃,每天不到1元錢,1年吃不到1斤油,日日紅薯大米飯;穿,20年來,幾乎全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舊衣服;用,晚上鄰居家是電燈通明,他卻只點煤油燈。

親人也費解,罵他“神經不正常”,不是嗎?由於種種原因,蔣國珍終生未婚,無兒無女,卻把省吃儉用下來的錢全部給了別人;他是人均收入全村最高的人,完全可以享受生活,過得富足自在,可他卻過着常人難以想象的苦行僧生活。

他過着最最清貧的生活,卻擁有別人無法企及的精神富有。他一生沒有一兒半女,卻將天下所有的孩子都當成膝下兒女。

這就是蔣國珍,他心裏只有別人,唯獨沒有自己!

這就是蔣國珍,一個普通的教師,一個值得推崇的模範!

這就是蔣國珍,一片痴心為教育,一腔熱忱灑大山。

這就是蔣國珍,他以土一樣樸實的品質,土一樣踏實的行動,忠誠實踐着“奉獻”二字,華麗書寫着的大愛“傳奇”。

“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先生的這些話語用在蔣國珍身上,最恰當不過了。高爾基也説過“給,永遠比拿快樂”,我願在今後的工作中,盡心盡力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用愛給自己的人生譜寫一曲永恆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