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習《擺脱貧困》心得體會新版2020多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78W

學習《擺脱貧困》心得體會新版2020多篇由本站會員“quanzexin2010”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學習《擺脱貧困》心得體會新版2020多篇

如今,我國正在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前進,而且越來越接近這個目標。此時重新學習《擺脱貧困》這本書,有哪些現實意義呢?共同閲讀學習《擺脱貧困》心得體會最新2020精選5篇,請您閲讀!

《擺脱貧困》心得體會1

以前我在市縣一線崗位,大多數時間都是忙裏忙外、大會小會,成天工作事務連連,甚至於節假日基本都搭進去了。也曾想多讀點書,多充點電,可就是不知道時間都到哪兒去了。參加工作幾十年,幾乎沒有完整地讀完一本書。那時的讀書學習,多是翻閲文件和領導講話。讀書的目的也很現實,要麼是為別人寫講話,要麼是自己要講話,基本上屬於“臨時抱佛腳”一類的。

調入省委財經辦(省委農辦)後,發現大機關、新崗位不完全是靠經驗吃飯的地方,過去的一點所謂老經驗、老底子在這個崗位上都顯得十分蒼白,明顯感到思想、能力跟不上,真有一種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讀書,成了我角色轉型的基本動作。有一次,我向領導去彙報工作,他把正在研讀的習近平總書記著的《擺脱貧困》推薦給我。我當時覺得領導推薦讀書,就是工作任務。帶着任務,我幾乎一口氣讀完這本書。讀後感到如同一泓清泉,甘之若飴,如同平品一杯醇酒,聞之慾醉;如同打開了一扇窗户,清風拂面,醍醐灌頂!

正如習近平同志在本書跋中的自我評價:“我也明知白駒過隙,逝者如斯,又值改革開放的大潮洶湧,我們必須以審視的眼光看待不適應我們獲得更快發展的一切並對其進行改革。未來可能講更有意思的話,著更其完美的文,做更其壯麗的事業,但今天只是今天,我只提供一份我閩東實踐、思考的記錄,這對於閩東脱貧事業和其它事業之宏偉大廈或可成為一石一木,對於後來者或許也有些微意義——若留下探索,後人總結;若留下經驗,後人咀嚼;若留下教訓,後人借鑑;若留下失誤,後人避免。我亦斷定此書會被人遺忘。遺忘乃是大好事,足以證明我們前進得很快。”

《擺脱貧困》收錄了習近平同志從1988年至1990年在寧德工作期間的29篇講話和文章,11萬字,全書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圍繞閩東地區如何早日脱貧致富這一主題,將一系列極富創造性的戰略思想、極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論和極富針對性的實踐觀點娓娓道來,思想深刻、篇章雋永,真知灼見、擲地有聲,發人深省、催人奮進。雖然時過境遷,時代不同,書中一些具體的提法帶有時代的烙印,所載之事、所述之理,我們很多同志都曾經經歷過,所以讀之十分親切,悟之感同身受。字裏行間無不閃耀着黨性的光芒。特別是書中闡述的諸如擺脱意識和思路“貧困”,“滴水穿石”精神,“弱鳥先飛”意識,“四下基層”工作作風等等透射出的那種理想信念、思想精髓、積極精神、辯證思維、務實的態度、精彩的語言風格等等給人以深深啟迪。

信念愈堅,信心愈足。信心源於堅定的信念。這是讀完這本書後第一感覺。書中很多文章都能感受到習總書記那種對理想信念毫不動搖的堅持,那種面對工作、面對困難必勝的信心和十足的底氣。如《弱鳥如何先飛》、《閩東之光》、《困境的突破》、《我們怎樣辦好教育》等篇目明顯感受到他不懼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如在《弱鳥如何先飛》中講到,“地方貧困,觀念不能‘貧困’。‘安貧樂道’,‘窮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等等,這些觀念全應在掃蕩之列。”“對閩東,我是充滿信心的,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我們一定可以創造‘弱鳥’在許多領域先飛的奇蹟。”“在講‘貧窮’的同時,不要忘記講閩東的光彩;在講壓力的同時,不要忘了講動力。”這種精神和信念是我們每個黨員領導幹部必須具備的,是我今後不斷努力的方向。

知其愈深,謀事愈遠。這是書中多篇文章都折射出的全局觀、高視角。當時全國正在進行經濟環境的治理整頓,閩東經濟建設中有三個熱門話題:修建福温鐵路、開發三都澳港口、建設中心城市建設。在《對閩東經濟發展的思考》中對此進行了論述:“像港口、鐵路等的開發建設有賴於國家的宏觀決策,中心城市的形成也是經濟長期發展的結果。……事關地區發展全局的決策,要充分考慮到國情、省情、區情,不要把近期內難以實施的發展目標超前化。”在《制定和實施產業政策的現實選擇》中提出,“產業結構調整不能計較一時一地一事的得失,應着力於增強後勁,着眼於最終發展。”“在充分調查研究溝通協調的基礎上,預測宏觀經濟背景下我區經濟環境的演變趨勢,我們就可以大致制定出指導實施產業政策(包括近期、中期、長期三個層次)的統一規劃。”

愛之愈切,耕耘愈深。這是貫穿全書的濃濃情懷。正是對閩東這片土地愛得深,習總書記當年主政閩東期間,精心耕耘不做半點虛功,腳踏實地不求功必在我。提出“滴水穿石”的精神,提倡腳踏實地,循序漸進,“不能只熱衷於做‘質變’的突破工作,而更要注重做‘量變’的積累工作。”《滴水穿石的啟示》一文充分體現了他的這種思想,如滴水穿石“喻之於人,是一種前仆後繼,勇於犧牲的人格的完美體現。”“在整個歷史發展進程,在一個經濟落後地區發展進程,都應該不追慕自身的顯赫,應尋求一點一滴的進去,甘於成為總體成功的鋪墊。”“我們需要的是立足於實際又胸懷長遠目標的實幹,而不需要不甘寂寞、好高騖遠的空想;我們需要的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實幹精神,而不需要新官上任只燒三把火希圖僥倖成功的投機心理;我們需要的是鍥而不捨的韌勁,而不需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散漫。”在《為官一場造福一方》一文中説,“我不主張多提口號,提倡行動至上。過去採取的很多有效的辦法,要像接力賽一樣,一棒一棒接着幹下去,腳踏實地幹出成效來。”“我是崇尚行動的。實踐高於認識的地方正在於它是行動。從這個意義上説,我們不擔心説錯什麼,只是擔心‘意識貧困’,沒有更加大膽的改革開放新意;也不擔心做錯什麼,只是擔心‘思路貧困’,沒有更有力度的改革開放的舉措。”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和發展理念,我們作為黨員領導幹部非常需要這種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要勇於打破各種自身約束和禁錮,甘於做默默無聞的“鋪墊性”工作,紮紮實實推進一些具體的改革措施和發展理念落實到位。

思辯愈邃,行動愈健。辯證思維是領導幹部基本方法論。書中習總書記高瞻遠矚,事關寧德改革、發展、穩定等等,都能從全國、全省的角度去理解、分析、定位,思路清晰。如在《新形勢下閩東財政經濟的辯證觀》中,從“正確處理全局和局部的關係”、“正確處理緊縮和發展的關係”、“正確處理增加財政收入與搞活企業的關係”、“正確處理多辦事和量力而行的關係”等四個方面用唯物辯證法的觀念來研究和解決閩東財政經濟運行中的諸多矛盾,不僅站位高,分析也很透徹。習總書記對每項工作、每件事的論述都能很全面地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分析、論證,有對策思路。《滴水穿石的啟示》、《正確處理閩東經濟發展的六個關係》等文章充滿辯證思維光輝。更難能可貴的是,習總書記用辯證法不是空談,而是很接地氣,如《從政雜談》中談到:“不能只熱衷於做‘質變’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變’的積累工作。我讚賞‘滴水穿石’的精神,讚賞默默奉獻的精神,提倡幹部埋頭苦幹,着眼於長期的、為人鋪墊的工作。因為事物的發展變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質變要有量變的積累。”在談論如何理解中央治理整頓經濟秩序問題時,説到:“我想強調的一點是,治理整頓不是改革要收、要停,而是為深化改革創造良好條件,是為了使經濟更順利、更健康地發展。”“對我們這個地區的發展是個新機遇。”要求我們既要顧全大局,又要結合本地實情,既不能強調特殊性而不貫徹執行中央的方針,又不能搞‘一刀切’。所以,我們應該有亂治亂,有熱消熱,有冷加温,做到有保有壓,有促有控,以推動經濟健康穩步發展。”在《我們應怎樣辦好教育》中提到:“我們除了要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的基本國策,創造條件,增加投入,保證教育事業必要的、合理的速度和規模以外,還必須做到兩個相結合:一是把數量發展和教育結構的調整結合起來;二是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等等。

紮根愈深,力量愈勁。這本書用平實的語言,深刻闡述了“人民羣眾是力量之源”這個偉大命題。在《幹部的基本功——密切聯繫人民羣眾》中指出:“貧困地區的發展靠什麼?千條萬條,最根本的只有兩條:一是黨的領導;二是人民羣眾的力量。“無論是從發揮黨的領導作用,還是從調動羣眾積極性這兩方面説,都要求我們的各級幹部始終同廣大人民羣眾保持密切的血肉聯繫。這是幹部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基本功。”他深刻地指出:“領導要有水平,水平從哪裏來?水平來自對客觀規律的認識和掌握,而規律性的東西,正是藴藏在廣大羣眾的實踐中。”這篇文章深刻地論述了羣眾路線問題,是真正的經典。習總書記當時提出了“四下基層”制度,這是閩東踐行羣眾觀點的特色制度,也是貫穿《擺脱貧困》始終的一個鮮明觀點。

本書沒有編年式地記錄習總書記在寧德的工作經歷,但是透過文字可以看到,早年作為地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堅定的信仰,深沉的責任感;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的人生歷程;為國為民、勇於擔當的博大情懷和腳踏實地的優良作風。正如本書序言所説:“一個擔任重要職務的年輕幹部,對改變本地區的落後面貌有什麼抱負、有什麼想法、有什麼作風,關係着這個地區整個工作的成敗……因此必須開動腦筋,大膽地去想,勇敢地去闖。”

應該説,《擺脱貧困》是我們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生動的教材,我們可以從中得到深刻的教育,收穫豐富的精神食糧,滌盪頭腦中一切脱離羣眾、“四風”的雜念,進一步強化黨員意識,提升工作水平。

淺讀有得,應予分享。年初,我鄭重地向祕書處提議,這本好書給辦裏每個人發一本,胡斐他們很重視,迅速落實,前不久,《擺脱貧困》已經到了我辦每個人的案頭。我充分相信大家會認真悟讀。

一本好書就是一輪太陽。讓《擺脱貧困》照亮我們的心窗!

《擺脱貧困》心得體會2

《擺脱貧困》緊緊圍繞閩東地區如何脱貧致富、加快發展這一主題,提出了一系列的制度、理念、觀點和方法,如擺脱意識和思路的“貧困”、“滴水穿石”的精神、“弱鳥先飛”的意識、“四下基層”的工作作風等,深刻回答了推進閩東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展現了他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方面的重要思想,體現了他堅定的政治立場、價值追求和思想風範,具有極強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擺脱貧困》思想豐富深刻,文風生動親切,飽含豐富的政治智慧、理論營養和哲學內涵,充分體現了習近平同志的政治立場、價值追求和使命擔當,彰顯了理論邏輯、實踐邏輯以及歷史邏輯的高度統一,具有很高的理論價值,現實和長遠的指導意義。特別在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背景下,認真汲取、全面開發、充分利用好《擺脱貧困》一書的“精神財富(項南語)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聯繫當前扶貧開發工作的實際,通過對《擺脱貧困》一書的認真學習,主要有以下三點粗淺體會。

第一點,觀念先飛,思想先行。“思想是行動的指南。”習近平同志在《擺脱貧困》一書的跋裏解釋説,“全書的題目叫做‘擺脱貧困’,其意義首先在於擺脱意識和思路的‘貧困’,只有首先‘擺脱’了我們頭腦中的‘貧困’,才能使我們所主管的區域‘擺脱貧困’,才能使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擺脱貧困’,走上繁榮富裕之路。”習近平同志深入調查研究,倡導解放思想,強調了觀念“先飛”、思想先行的特別重要性。《擺脱貧困》一書指出,一個地方的工作,也有主旋律,這就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主旋律,形成了系統的擺脱貧困的大思路以及富有創見的擺脱貧困的理念、觀點和方法。同時指出,當幹部的宗旨就是奉獻,領導幹部必須牢固樹立終生廉潔為民的鴻鵠之志,靠廉潔奉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來贏得民心,帶領地方擺脱貧困,並提出通過努力學習來掌握擺脱貧困的科學方法。他在給寧德干部的臨別贈言中,專門講了“加強理論學習”的問題。從扶貧者和貧困者來説,擺脱貧困、觀念先飛、思想先行是最根本的。貧困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觀念滯後、思想貧乏、人窮志短。所以,擺脱貧困的核心和要旨就是擺脱思想貧困、精神貧困、文化貧困。在新常態下,當前經濟發展的特徵和環境均發生改變,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扶貧開發工作也如此。這就需要我們圍繞精準扶貧新戰略,樹立擺脱貧困的勇於擔當意識,既注重頂層設計也注重基層探索,更進一步解放思想,智慧扶貧,觀念先飛,思想先行,尋求新的“突圍”之路,去奪取精確脱貧、精準脱貧的新勝利。

第二點,哲學思維,辯證施策。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習近平同志《擺脱貧困》一書,自始至終貫穿着馬克思主義哲學思維,唯物辯證法的精神。與其他工作文集不一樣,《擺脱貧困》一書談的不僅僅是具體的工作,而是在每篇文章中、在每項工作中貫穿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的精髓,生動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體現了濃厚的歷史唯物主義立場,統籌辯證的思維方式,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等等。比如,書中提出的共產黨人的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價值觀,按客觀規律辦事的科學精神,唯物辯證法的思維方式,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行動至上的實踐觀念。再比如全局與局部統一融合、協調發展的辯證關係觀點,整體發展、協調發展的觀點,小農業與現代化大農業辯證關係,鄉鎮企業發展必須尋求好自己的立足點及其“四個立足”等思想,以及民主與法治的關係,精神文明建設中“破”與“立”的關係,實踐為要與觀念先行的關係,執政為民與反腐倡廉的關係等等的論述與洞見,無不貫穿着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原則。總之,《擺脱貧困》一書為我們樹立了運用哲學思維的典範。學習該書,首先應該學習習近平同志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的品格,按照其要求提高“抓扶貧、促發展”的看家本領。在新常態下的扶貧工作中,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工作思路,正確處理好政府主導與羣眾主體、專項扶貧與綜合扶貧、精準扶貧與區域開發、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等的關係,深入推進扶貧開發邁上新台階。

第三點,埋頭苦幹,精準脱貧。“一步實際行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重温習近平同志“發展要靠幹部艱辛的勞動”的一系列認識,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作為扶貧人,學習《擺脱貧困》一書就必須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特別要清醒地看到在新常態下的調物價、調增速過程中,貧困居民更易受到衝擊也可能會面臨更多壓力,所以,我們務必要從“功利扶貧轉向良心扶貧”,憑良心把貧困居民的冷暖放在心上。堅持做到《擺脱貧困》書中所説的“甚至遠處僻土深山的羣眾買不到燈泡、肥皂這類針頭線腦的小事”,也應該“得到我們的關心、解決”。

作為扶貧人,學習《擺脱貧困》一書就必須堅定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腳踏實地開展工作。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埋頭苦幹,以實際行動取信窮人,造福窮人。特別要結合第二輪“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活動,深入貧困鄉村農户,“看真貧、真扶貧、扶真貧”,“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實實在在的工作,通過精準扶貧而實現精準脱貧。

作為扶貧人,學習《擺脱貧困》一書就必須堅持艱苦奮鬥、埋頭苦幹,一身正氣、清正廉潔。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僕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利。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鋭氣和浩然正氣,始終與貧困居民同甘共苦,以艱苦奮鬥的光榮傳統。

《擺脱貧困》心得體會3

1992年出版的《擺脱貧困》是習近平的第一本個人著作。收錄了習近平擔任寧德地委書記期間自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的重要講話、文章,共29篇。

這本圍繞閩東地區如何脱貧致富、加快發展而展開的書,還談了許多其他問題,例如貪腐問題、作風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一個人的第一本書通常很重要,許多作家正是從第一本書奠定的作品風格,而在這本書中,初現了習近平的發展與治理理念。讀這本書會看到,其中許多觀點與今日的國家治理理念一脈相承。26年前的習近平思考的“屠龍之術”,如今正在施展。不同的是,26年前面對的是一個地級市寧德,而今是一個龐大的中國。

習近平的思想不是憑空產生的。而這本書,是其中一把重要的鑰匙。《擺脱貧困》這本書,記錄的就是1988年至1990年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寧德地區擔任地委書記時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這一時期,正是中國改革開放從起步到加速推進的關鍵時期。地處東南沿海的福建,正面臨千載難逢、前所未有的跨越式發展的大好機遇。然而,福建的快速發展、跨越發展,又絕非易事。面臨着工農業基礎薄弱、投資能力不足、全省發展不平衡的困難。就是在這樣的時候,習近平同志來到作為全省貧困地區的寧德,在這裏擔負起集中精力搞經濟建設、集中全力擺脱貧困的歷史重任。

擺脱貧困,既要有勇,更要有謀。謀從何來?只能從實踐中來,從羣眾中來,從調查研究中來。習近平同志上任以後,立即用兩個月的時間深入調查研究,走遍了閩東九縣和毗鄰的温州等地,抓住“在‘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發展商品生產經濟的態勢下,閩東這隻‘弱鳥’可否先飛,如何先飛”這個關鍵問題,形成了樹立“‘先飛’意識”、學會“飛洋過海的藝術”、發展工業農業和念好山海經來使閩東“豐滿羽翼”的擺脱貧困大思路。並且通過兩年的埋頭苦幹,終於使寧德地區擺脱了貧困。

當年,我們國家正處在從解決温飽向全面小康邁進的歷史跨越中。這個跨越,在世紀之交已經完成。如今,我國正在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前進,而且越來越接近這個目標。此時重新學習《擺脱貧困》這本書,有哪些現實意義呢?

第一,有助於我們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把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部署和措施切實落到實處。

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工作時指出,一個地方的工作,也有主旋律,這就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經濟建設要有一個主旋律,要搞“經濟大合唱”。得有總指揮,要講協調、配合,每個部門、每個人都要有整體戰略意識,心朝一處想,勁朝一處使,聲朝一處發,就可以唱出一支悠揚、嘹亮、動聽的好歌來。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習近平同志形成了一整套抓寧德工作的大思路。最為重要的,是加強經濟建設領導核心建設即黨的自身建設,以新的意識、新的作風久久為功、紮紮實實推進工作。

如今,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經濟建設仍然是全黨的中心工作,最根本最緊迫的任務還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們要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軸,努力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牽引和帶動其他領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協同推進、形成合力。

第二,有助於我們樹立終生廉潔、終生為民的鴻鵠之志,把反腐敗鬥爭進行到底。

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工作時指出,領導幹部要帶領地方擺脱貧困,必須牢固樹立終生廉潔、終生為民的鴻鵠之志。他提出要講四句話:一是“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二是“熊掌和魚肉,不可兼得”,當幹部就不要想發財;三是“寸心不昧,萬法皆明”;四是“為官一場,造福一方”,當幹部的宗旨就是奉獻。領導幹部一要過好自我關,二要過好人情關。要建立一整套系統、全面的制度以制約和監督權力的使用,這是杜絕腐敗的根本性措施。

如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努力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落實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強化責任追究,不能讓制度成為紙老虎、稻草人。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要加強對權力的約束,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範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作為黨的幹部,就是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後私、公而忘私。

第三,有助於我們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努力使調查研究之風、密切聯繫羣眾之風、實幹興邦之風在我們黨世代相傳。

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工作時指出,貧困地區的幹部需要什麼樣的基本功?就是要始終同人民羣眾保持密切的血肉聯繫。在他的大力倡導下,“四下基層”即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在寧德黨政機關蔚然成風。他推崇水滴石穿的精神,大力提倡領導幹部為了一個共同目標前赴後繼、甘於為總體成功作出犧牲的奉獻精神,大力提倡胸有宏圖、紮紮實實、持之以恆、至死不渝的實幹精神。他推崇焦裕祿精神,始終把自己看做人民的一員,把心貼近人民。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羣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他提出要把學習焦裕祿精神貫穿教育實踐活動始終,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

第四,有助於我們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

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工作時提出: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是貧困地區脱貧致富過程的兩個方面。那種“一手硬、一手軟”的傾向,重硬輕軟的做法,那種認為商品生產發展了、脱貧問題就自然而然地解決了的想法,都是違反辯證法的。他還針對新聞界的思想困惑指出,我們強調的黨性,包含着人民性的深刻內涵。新聞工作者要通過自己的工作,使黨的看法、主張化為人民羣眾自覺自願的行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我們在集中精力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一刻也不能放鬆和削弱意識形態工作。我們必須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他指出: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他強調指出:構建具有強大感召力的核心價值觀,關係社會和諧穩定,關係國家長治久安。要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於社會生活方方面面。

第五,有助於我們進一步提高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工作時間不久,就總結出閩東經濟發展必須正確處理的六個關係。一是長期目標和近期規劃的關係,克服急於求成傾向;二是經濟發展速度與經濟效益的關係,克服片面追求高速度傾向;三是資源開發與產業結構調整的關係,確定產業發展政策要向具有資源優勢的領域傾斜;四是生產力佈局中的山區與沿海的關係,將投入產出係數高低作為確定投資傾斜政策的依據,偏重沿海,兼顧山區;五是改革開放與扶貧的關係,確定用開放意識推動扶貧工作,並在扶貧工作中運用開放政策等方針;六是科技教育與經濟發展的關係,既要把科技教育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又要注重科技教育的效益和實效。習近平同志在離開寧德時的臨別贈言中,特別講了“加強理論學習”的問題,強調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是我們觀察一切現象、處理一切問題的武器。

如今,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向全黨提出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習科學社會主義,學習黨史、軍史、國史的號召。努力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堅定理想信念,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提高戰略思維能力、綜合決策能力、駕馭全局能力,做到虔誠而執着、至信而深厚。

總之,《擺脱貧困》這本書,記錄着習近平同志在擔任地委書記時對改革開放偉大實踐和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實踐的深邃思考。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黨的優良傳統是如何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清晰地看到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是如何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清晰地看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是如何實現從擺脱貧困到實現總體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的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特別是清晰地看到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治理寧德時形成的許多工作思路同今天的治國理政思路是如何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

《擺脱貧困》心得體會4

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恩格斯指出,共產主義不是教義,而是運動。它不是從原則出發,而是從事實出發。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歸根結底就是始終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總書記任寧德地委書記時,特別強調要制定與實際相符合的政策措施。一是發展要從實際出發。針對部分幹部羣眾希望能上一些大項目,如修鐵路、建大港口、辦開發區從根本上改變落後面貌的問題,他指出,寄希望於上重大項目,一下子抱個金娃娃,想法不切實際。正確的路子是:從本地實際出發,充分利用好現有的條件,紮紮實實抓好農業和其他基礎建設,實現逐步發展。他反覆強調不圖虛名講實效,不能為開放而開放。二是產業結構調整要從實際出發。要立足“大農業”的區情;要依區情區力,量力而行;要因地制宜,發揮區域優勢;要根據自力更生的方針,工業的發展要與自我平衡能力相適應;要立足區域優勢,科學地選擇主導產業。三是對外開放要從實際出發。他説,由於時間、地點、生產要素組合不一樣,開放模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不可能照搬特區、開放城市的做法。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摸索出一條與之相適應的路子。四是文化建設要從實際出發。究竟如何宣傳閩東文化,他提出了四點符合閩東實際的建設性意見。“一是為羣眾所喜聞樂見,能表現思想性,不能為了形式而形式,流於形式;二是要有羣眾性,脱離了羣眾的形式,不利於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三是要少花錢,多辦事,多講經濟效益,銅錢扔到水裏也要有幾個響聲;四是要合乎大家的口味,不搞曲高和寡。”究竟怎樣才能做到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最為根本的就是要對一個地區的情況有充分了解,客觀分析,要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期間,經常深入到農村、工廠、街道、少數民族家庭開展調查研究。書中的每一篇文章和講話都是在深入調查研究基礎上有感而發。

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辯證思維

《擺脱貧困》充滿哲學思想,是一部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活教材。書中收錄的29篇文章和講話篇篇充滿辯證思維和智慧,讓貧困地區看到希望,找到擺脱貧困的科學路徑。在如何看待寧德地區的貧困和發展時,他提出:“‘硬’的我們缺少條件,可以多講‘軟’的。”“軟功夫是貧困地區這隻‘弱鳥’藉以飛洋過海的高超藝術。”他在《閩東之光》一文中指出:“在講‘貧窮’的同時,不要忘記講閩東的光彩;在講壓力的同時,不要忘了講動力。”在如何促進寧德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時,他提出要抓主要矛盾。一個地方的工作,方方面面,林林總總,也有主旋律——這就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特別是他提出要正確處理閩東經濟發展的六大關係和認識新形勢下閩東財政經濟四大關係,堪稱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新十大關係”。寧德地區擺脱貧困不能只停留於口頭上,而是要落實到行動中。馬克思説過“一步實際行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總書記也説:“我不主張多提口號,提倡行動至上。過去採取的很多有效的辦法,要像接力賽一樣,一棒一棒接着幹下去,腳踏實地地幹出成效來。”他還説:“我是崇尚行動的。實踐高於認識的地方正在於它是行動。”

簡約樸實的文風

鄧小平曾經説過:“拿筆桿是實行領導的主要方法。領導同志要學會拿筆桿。……用筆領導是領導的主要方法。”寫作過程是再思考和鍛鍊思維的過程,就是不斷提升工作水平的過程。寫作內容需要藉助於一定形式表達出來,文風代表工作作風。總書記在地方工作期間,不斷地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勤奮寫作。從已經出版的著作來看,《知之深,愛之切》《擺脱貧困》《之江新語》等就是典範。拜讀這些作品,猶如清風撲面,只有短、時、新,一掃假、大、空;篇篇如行雲流水,引經據典信手拈來,恰到好處,只有樸實嚴謹之風,沒有矯揉造作之氣;句句講的是實話,處處流露出對老百姓的真情實感。拜讀這些作品,猶如領袖坐在對面促膝談心,在循循善誘中增強了責任感、使命感。他在《為官四要》中告訴年輕人為人處世特別是為官的基本道理,“為官之本在於為官一場,造福一方”,“為官之理在於講奉獻”,“為官之德在於清廉”,“為官之義在於明法”,樸實語言中藴含着真理,讀後使人有豁然開朗之感。

《擺脱貧困》心得體會5

一、堅定的信念。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心理學上有個用語,叫“自我實現預言”,指的是直接或間接導致預言本身實現的一種預測。換句話説,積極的或者消極的預言,強烈堅持的信念,都可能足以影響到人們,使人們的反應最終會導致先前的預言實現。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一個人懷有某種期望值,這種期望值將會(不自覺地)引導着這個人的行為,這一系列的行為將最終導致朝着這個期待值前進,最後這個預言得以實現。正如習總書記在《弱鳥如何先飛》一文中寫道“地方貧困,觀念不能‘貧困’。‘安貧樂道’,‘窮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等等,這些觀念全應在掃蕩之列。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但能否實現‘先飛’、‘先富’,首先要看我們頭難中有無這種意識。所以我認為,當務之急,是我們的黨員、我們的幹部、我們的羣眾都要來一個思想解放,觀念更新,四面八方去講一講‘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的辯證法。”如果我們老是抱着貧困的觀點、觀念,這種觀點、觀念會不知不覺的影響着我們的行為。在本書中,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淡化“貧困縣意識”,就是擔心“貧困縣”的帽子使某些人產生了不應有的“貧困縣意識”,提倡振奮精神,淡化“貧困縣意識”,增強自信心和自尊心,繼續紮紮實實走自己的發展道理。

二、開放的心態。習總書記在《跋》中寫到“全書的題目叫做‘擺脱貧困’,其意義首先在於擺脱意識和思路的‘貧困’,只有首先‘擺脱’了我們頭腦中的‘貧困’,才能使我們所主管的區域‘擺脱貧困’,才能使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擺脱貧困’,走上富裕之路。”在《對閩東經濟發展的思考》一文中,習總書記也明確“我特別感受到,有一個開放的觀念的重要性”、“貧困地區的軟環境建設,將為貧困地區的開放創造條件,對於軟環境建設的緊迫性,較之其他地區,貧困地區的幹部羣眾肯定感受更為深切,從而積累出建設軟環境的經驗。因為這幾乎是貧困地區在創造開放條件方面的唯一出路,也是貧困地區在開放態勢下免於落伍的有利保證。”

三、務實的作風。本書中提出的很多觀點在今天都很有借鑑意義。如“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精神、“接力棒”擺脱意識和思想上的貧困等等。在《為官一任

造福一方》一文中,習總書記指出“馬克思説過:‘一步實際運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我不主張多提口號,提倡行動至上。過去採取的很多有效的辦法,要像接力賽一樣,一幫一幫接着幹下去,腳踏實地地幹出成效來”。在《滴水穿石的啟示》一文中寫道“我讚賞‘滴水穿石’的精神,讚賞默默奉獻的精神,提倡幹部埋頭苦幹,着眼於長期的、為人鋪墊的工作。因為事物的發展變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質變要有量變的積累。比如閩東的落後狀況是歷史形成的,改變閩東的落後面貌不能靠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有一股韌勁。”

四、羣眾的觀點。習近平把堅持羣眾路線看作每一個幹部都應當苦練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基本功,在《幹部的基本功》一文他寫到“貧困地區的發展靠什麼?千條萬條最根本的只有兩條。一是黨的領導,二是人民羣眾的力量。無論是從發揮黨的領導作用,還是從調動羣眾積極性這兩方面説,都要求我們的各級幹部始終同廣大人民羣眾保持密切的血肉聯繫。”之後他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闡明瞭我們黨的執政之基在於人民羣眾。黨需要羣眾,羣眾需要領導,能不能始終和廣大人民羣眾保持血肉聯繫,能不能、會不會和人民羣眾打交道,就是檢驗幹部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基本功。他説“走羣眾路線,首先要有一個羣眾觀點。‘誠於中者,形於外’,有了羣眾觀點,密切聯繫羣眾才會成為自覺的行動。其次要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羣眾,積極疏通和拓寬同人民羣眾聯繫的渠道”。他在書中反覆強調,黨員幹部要把心貼近人民,始終與人民站在一起。他倡導和推行“四下基層”,把它作為幹部密切聯繫羣眾的重要途徑,作為化解矛盾、推動發展、促進和諧、改進作風的有效辦法。全書通篇貫穿的羣眾觀念,彰顯了習近平深厚的為民情懷,始終腳踏實地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擺脱貧困》一書提出的一系列富有創造性的戰略思想和富有針對性的實踐觀點,思想深刻,發人深省,催人奮進。就像時任省委書記項南同志在此書序言中所説:“雖然近平同志已調離寧德,但今天是從昨天走過來的,他留下的這份精神財富,肯定會對繼任者起承前啟後的作用。”這份精神財富經過二十多年的實踐檢驗,歷久彌新,更顯珍貴。

學習《擺脱貧困》心得體會最新2020精選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