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做最好的老師》培訓心得體會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16W

目錄

《做最好的老師》培訓心得體會
第一篇:《做最好的老師》培訓心得體會第二篇:《做最好的老師》心得體會第三篇:《做最好的老師》心得體會第四篇:做最好的老師心得體會第五篇:讀李鎮西《做最好的老師》心得體會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做最好的老師》培訓心得體會

《做最好的老師》培訓心得體會

望謨民族中學 張國芸

2014年8月19日至20日,我有幸參加瞭望謨縣2014年暑期高中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培訓中聽取了來自武漢的王霞老師以親身體驗為例,談及的如何做最好的老師,感觸蠻深,現總結如下:

一、 王老師給我的第一印象

一直期待縣裏的培訓,所以19號下午早早的來到了教室,也見到了給我們培訓的老師,個子小巧,交談下來知道她一直在做這樣的培訓。不過能從那麼遠的地方不畏艱辛來到我們這,我也非常敬佩。

為了給我們上好課,老師早早的來到了培訓地點調試設備,充分準備,我比較欣賞老師的敬業精神,這何嘗不是我們教師需要的呢?只有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我們才能將知識點完整完好的教給學生,我想,這也是做最好老師應該具備的吧!

隨着副校長楊鋭老師的介紹,我們的培訓拉開了序幕。

二、王老師留給我們的話,受益匪淺

1、簡單的事情重複着做

其實這就是老師的最好寫照,不管學生畢業了多少屆,我們還在那裏日復一日的做着同樣的事情,那麼你是一成不變的,還是一直在創新?我想這就是一個師者的區別吧!

2、用愛心做事業,我拿真心對他好

走上教學崗位7年,一直接觸到的都是來自農村的孩子,自卑不自信,所以只有用愛,走進他們心裏,拿真心對他們,真正的瞭解他們,他們的進步是很大的。你付出了,他們也會把你真正的留在心裏,那份收貨與喜悦你是想不到。

3、用別人可以接受的方式來愛他們

我們所處的高中階段,是孩子們轉變最大的階段。每個人都有自尊心,所以我們應該先尊重孩子,讓他們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來愛他們,而不是以我們認為對的方式去給予他們愛,那樣他們會認為在施捨。

4、改變就從不習慣開始

社會是萬千變化的,我們不能一直吃老本。新課改來了,當然也會帶來許多問題,如果我們還借用老一套的方法對待,那我們就永遠out了,所以,當我們不習慣的時候,我們就要去改變自己原有的模式,創新出新的東西,從而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

三、我對“最好的老師”的理解

“做最好的老師”,是任何一個做教師的人的理想,可什麼樣的老師才是最好的老師呢?“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其實我們更應該用這樣反問的方式來詢問自己在教書過程中盡心盡力了嗎?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想,我們便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一篇好範文帶來更多輕鬆:)’的境界靠攏。

此時此刻,我想到了自己,説實話,我對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總覺得自己不管怎樣努力都是無濟於事的,現在增強了信心,只要我爭取每天多讀些書,每天都有點進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進步,我想我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正如同我們希望自己的學生每天進步一點是一樣的道理。只要自己肯付出,認真地去想,努力地去做,使自己每天都有新的發現,每天都有新的領悟,每天都有新的收穫,那每天就都會有新的快樂。每天,我們都在和學生們零距離接觸,所以只有我們才能感受到學生們的可愛之處,才能更多地用文字記錄下和學生們的點點滴滴,才能體現老師的真正價值!其實我很享受和我可愛的學生們在一起努力,一起玩耍,一起瘋的日子,因為我們很快樂。

總之,培訓結束了,我們也收穫了我們該得到的東西。

通過這次繼續教育培訓,讓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教師必須結合自身各方面因素,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式,充實自身的學科知識,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能力,使教師儘快適應課程改革需要。

‘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

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

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

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

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

第二篇:《做最好的老師》心得體會

“做一個老師容易,做一個好老師不容易。”這句話道出了多少老師的心酸。過去的教育由於受到師道尊嚴的影響,加之教育的法制不健全,忽視了教育的人文性。為了顯示教師的權威,對學生的教育採取“惟命是從”,有甚者以體罰作為法寶,致使學生的身心受到嚴重的傷害。現在的教育呼喚文明化,關注兒童的生命成長,要求教師以高度的責任心和愛心來對待每一個學生,我們的理念是“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育的老師”。蘇州市長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一書中指出“我心中的理想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重的教師”這給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教育部也出台了很多教育政策與法規,不斷地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然而,這些措施卻沒有徹底地改變教育的“體罰”現象,媒體不斷地報道出某些教師的惡劣行徑,社會也表示了強烈的譴責。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教師真的不懂法嗎?痛定思痛,我們不能不反思。

“體罰”,其概念難以定論,查查有關資料,得出解釋:體罰是指從傷害身體的角度出發的懲罰。但又覺得不確切,“體”指身體,身體包括人體的組成器官,那麼精神領域也是身體的一部分,當精神受到損傷必然導致人體器官的破壞,所以導致身心受到傷害的懲罰都應是體罰。何謂“懲罰”,那就是以強制的措施給人以懲戒和警告。所謂“強制”就不是以學生的意願為轉移,要剝奪人的某種自由與權利。當懲罰做的不適度,扭曲了人的情感承受能力,就容易轉化為體罰。我們講教育是尊重人的教育,懲罰的實質是違背尊重的原則,老師的一句話,一種行為,一種措施,導致學生傷害的案例不在少數,這又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課題:教育的懲罰走多遠。

教育是教育人的,同時也是人操作的,我們必須用人文的思想看待教育,以教師的生命喚醒學生的生命,用老師的真愛來補償教育的缺憾,路就在腳下。我想,教育是什麼?教育就是愛!有愛才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簡單粗暴的體罰,那不是教育;不講方法藝術的懲罰,那也不是教育。

教育需要過程,教育需要心智。當我們看到孩子打架的時候,當我們看到學生不完成作業的時候,當我們看到學生不遵守校規的時候,當我們看到學生反覆犯同樣錯誤的時候,……你是否想到他是個孩子,你是否想到他們的品格還是可塑的,你是否想到他們的情感也是能感化的,你是否想到變一種方式來處理、來化解。老師累點,苦點,甚至是心酸點不要緊,可千萬不要損傷學生的身心健康。做一個負責的教師,也要做有耐心的教師,更重要的是做一個有愛心的教師。

第三篇:《做最好的老師》心得體會

讀《做最好的老師》心得體會

一年級7班倪霞 在天天有書讀,人人讀好書的倡導下,有幸拜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覺得貫穿本書的靈魂所在就是“愛的教育”。這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地闡述了李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把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這本書裏滿了愛,充滿了讓人羨慕的愛。

翻開序言,裏面有令我感悟最深的一段話,忍不住摘抄下來留作自勉:“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書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鎮西校長對教育工作無比赤誠,對學生無比熱愛的一顆教育者的心。而這種愛心成就了他的輝煌。愛孩子,才能理解孩子;愛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愛心;愛孩子,才能無微不至地關心、關注成長的每一個細節;愛孩子,才能成為孩子的親密朋友;愛孩子,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現在的教育呼喚文明化,關注兒童的生命成長,要求教師以高度的責任心和愛心來對待每一個學生,我們的理念是“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育的老師”。

現在的教育呼喚文明化,關注兒童的生命成長,要求教師以高度的責任心和愛心來對待每一個學生,我們的理念是“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育的老師”。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愛”,卻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達這份“愛”。一直以來,我認為“嚴”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句俗話説得好:“嚴是愛,鬆是害。”所以,在我的課

堂中,我決不允許學生有絲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頭,摸一摸下巴??我都認為這是違反課堂紀律的,必須予以“嚴懲”。當然,這“嚴懲”指的是批評教育。在這樣的“高壓政策”下,學生們出奇的“乖”,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為此,我一度沾沾自喜,為自己的“高明”而“喝彩”。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一直渴望能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樂,但師道尊嚴令我望而卻步。看了李鎮西老師的“童心是師愛的源泉”,才喚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滅的童心。我才真正認識到那是因為我缺少一份童心。 教師工作有着枯燥重複的特點,每天要面對大量繁雜、瑣碎的學生問題,若不能以平常心態對待周圍變化的事物,久而久之脾氣會變壞。如果急噪不能剋制自己,變得激動,訓斥學生,憑主觀臆斷妄下結論,會挫傷學生自尊,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而失控,導致心理失衡現象。我們要認識到我們的任務是去幫助每一個學生成功,對其不規範行為,只有引導,認真去做思想工作。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向李鎮西老師學習,做到邊教邊學,隨時反省自己的言行,要有敢於認錯糾錯的勇氣,這對自己發展很有利,同時我們只有寬容學生的錯誤,給他們愛,用自己的美好心靈去醫治其心靈創傷,用精神甘霖去洗滌他們思想上的污漬,他們今後才會寬容別人的錯誤。要知道:我們對孩子的方式,也是孩子對待我們和別人的方式。所以我們要拋開一切“面子”的事,具有良好的素養,從學生角度去思考,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及時將一觸即發的矛盾緩衝過來,增進師生情感。

李老師是這樣説也是這樣做的。“我一直都在一線,一直都在講台,一直都和學生零距離!我時時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師,我的生活在講台,我的生命在學生。” 是的,只有和學生們零距離接觸,才能感受到學生們的可愛之處,才能更多地用文字記錄下和學生們的點點滴滴,才能體現老師的真正價值!

教師真摯、深厚的情感可以發出強大的愛流,有利於傳導。做最好的教師要把心裏的情感用語言、行為表達出來,師生間通過精神的交流,達到思想感情上的聯繫和信賴,教師真摯的情感在學生的情緒

上就對於老師,教學經驗來自於與學生們零距離的交流與接觸,而不是一堆一堆的大道理,一套一套的理論。試着與學生心與心的交流,你會覺得教學原來是如此精彩! 讓我們放下架子,尊重、寬容、理解學生,笑口常開,還學生童真,相信學生必將因我們的改變而變得更可愛、更快樂。

總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態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我會多試着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 看待,用“學生的情感” 體驗,像李老師那樣,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贏得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

第四篇:做最好的老師心得體會

《做最好的老師》心得體會

讀書的氛圍已不知不覺圍繞在我們每個人身邊。閒暇之餘,我靜靜學習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在閲讀中,時時會被李鎮西老師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語言所打動。

閲讀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的收穫很多。李老師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追隨者,他在書中極力強調"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在教師素質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説我們教育對象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生長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於發現並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使缺點的雜草最後無立足之地。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麼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於事。對於那些讓人頭疼的孩子李老師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如班集體建設呀!"後進生"轉化呀,早戀呀,作弊呀等等,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都當作研究對象,心態就平靜了,教育也從容了。當然,李老師也認為教育並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着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因此這種愛必然包含着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懲罰。總之,"愛","理解","尊重","平等"與"責任"在李老師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這正是教師的氣度,教師的魅力。

最好的老師,他們的人格,學識,能力乃至天賦,我是永遠無法比的,但我可以和自己比,也就是用今天的工作與昨天的工作相比,一日三省——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更貼近學生,更適合我的學生,我今天在課堂上的發揮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今天我組織的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幫助"後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我今天駕馭課堂的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靈活,我今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建議或意見是不是比昨天更虛心,我今天聽到各種"不理解"後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靜······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就不斷地向"最好的老師"的境界靠近。

"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於完美。"

第五篇:讀李鎮西《做最好的老師》心得體會

讀李鎮西《做最好的老師》心得體會

“北有魏書生,南有李鎮西”,近來捧讀李鎮西老師的佳作——《做最好的老師》,得以與這位著名的教育大家進行心靈的對話,真是如飲甘露,感觸頗深。讀後不禁為李老師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可以説李老師是用真心為教育奉獻的,宣揚了崇高的教育理念,給我們為師樹立了良好的的榜樣。

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這是我閲讀後的最深刻的印象,這本書從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師的素養、育人之道、走出教育誤區、班主任工作、班級管理以學生為主體、鍛造卓越人格——“優生”的培養、轉化“後進生,青春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語文教育的思考與探索等十個方面全面闡釋了他的教育觀、學生觀。語言樸實,字裏行間透露了李老師的真心,他將理性的思考傾注於一個個發人深省的教育故事中,故事跌宕起伏、撼人心魄。書中不乏李老師對於育人的困惑,以及在教育過程中思想的碰撞與靈魂深處的迷茫。讓我觸動最大的還是他的的這本書是將自己日常的所做所想所思所得用筆錄的方式記載下來,透過每個案例的分析和反思,我們可以感受到在育人方面,他是真正的愛教育、愛學生的教育者。 做最好的老師

做好一個好老師好不只是句口號,更多的是 需要智慧與愛,一個好老師對於一個學生的影響是重大的,現在想想,讓我們印象深刻的老師還是蠻多的,但是幾年或幾十年之後就不一定了,能讓我們無法忘記的是那些對我們的思想產生巨大影響的老師了。

李老師把在教育上遇到的每個難題(班級建設、後進生轉化、作弊等)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的兒童都當作研究對象,所以每天都有新的發現,新的領悟,新的收穫,新的快樂。這樣的想法很特別,繁雜的日常事務會將我們僅有的一點熱情與耐心耗得精光,如果不能做一個良好的自我調節,我們就會變得很被動,所以這不僅僅是一個做好老師的標準,還是自我精神解放的好方略。

教育之心

李老師説優秀的老師應該具備童心、愛心、責任心、寬容心和耐心,童心使我們能理解孩子,愛心能讓我們把愛獻給孩子;責任心能使我們着眼於學生的未來,從而培養出於社會有用的人;寬容心能讓學生感受到我們的仁慈和關愛;耐心能給予學生更多的成長空間與機會。

李老師説“用童心報答童心,這就是我獻身教育的原動力”,作為教育者,要善於用童心理解童心,讓自己擁有與學生同齡的童心思維,用這樣的思想去解釋學生們的行為與做法就容易多了,畢竟我們都曾童年過。當我們努力喚醒內心深處的童心時,其實已經融入到了孩子們的心靈世界中去,我們便創建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捷徑。同時,當學生髮現老師和自己竟然是“一類人”時,他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把老師當作朋友,學生自然就會對老師產生親切之情。而且當我們懷着童心理解童心時,就能夠發現學生的可愛。即使學生做錯了事時也是如此,因為孩子們總是懷着善良而美好地願望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渴望得到周圍人的讚揚、理解,或許會好心辦壞事,但是 當我們用童心去衡量時,自己就會變得平易近人,會使學生覺得你很具有親和力。保持童心的關鍵是懂得理解,不僅是要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與感情活動,更重要的是在這個理解的過程中,發現並挖掘學生的潛質。

李老師説“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以談起”,教育離不開情感。當然,對學生的愛,不一定需要催人淚下的愛的奉獻,平平淡淡才是真,從日常教育教學中,把愛心融入平常的一言一行中,用平常的言行去感動學生,當然,這種愛心必然是平等的,如果不能拿捏好,產生的負面效果危害是很大的。大多老師都過分看重優生差生,以致於忽略了比例較大的中等生,結果就是大多表現一般的學生與老師的交流甚少,若干年後,彼此都沒了印象,這是很可悲的。

李老師告訴我們所謂真正的責任心既是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的點點滴滴,認真細緻地做好每一件事,更是着眼於未來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品質和行為習慣。老師 每天在學生面前所展示的言談誤舉止,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的成長,進而影響着國家的未來,教育者具有怎樣的思想行為就會培養出怎樣的人,因此,我們應該追求理想的教育,以把學生培養成為現代化建設有用人才為目標,只有站在這樣的高度看待教師的責任心,我們才無愧於教師的重大使命。

法國作家雨果説:“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如果我們擁有了如此寬闊的胸襟與達觀的心靈,面對犯錯的學生,李老師能以一顆理解的心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當學生犯了錯誤,不是批評也不是説教而是讓他當眾表演節目,可以唱一首歌,也可以講故事、朗誦文章,讓學生在表演中記住自己的錯誤。不僅保護了學生的自信心,更關鍵的是維護了學生的創造欲,成功的教育不是培養一批中規中矩的乖學生,而是培養敢於嘗試敢於挑戰的青年才俊,

李鎮西老師對學生是少有的耐心,尤其在“拯救”後進生的時候,為了找到與學生談心的好機會,他可以等待一個學期,在無數次的等待之後他覺得時機成熟時候才去找這個學生談話,這種難得的耐心是大多數人很難做到的。李老師還有個特別有意思的做法就是寫信,開學初寫第一封信,平時與學生交流也有書信往來,現代這個信息社會已經很少有人使用這麼古老的交流方式了,從這裏可以看出他在對待學生時難得的耐心。書信雖古老,卻是最有效率、最具有影響力的方式了,也許很多年後,學生還會保存着。

創建班集體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受到信任,渴望自己的優勢得到展示,這種心理理應被教師尊重。李老師的輪流班幹部制度的實行就是尊重了這種心理,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充分發揮與施展,對於學生個體而言,這樣可以增強學生自律和律他的意識,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

李老師十分重視班級教育中各種力量的利用和協調,依靠學生、科任老師、家長以及社會的各種力量,尤其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他在班級工作中,緊緊依靠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班級生活、班級教育的主人。

給班級取個響亮的名字,這也是李老師的好方法,比如説“未來班”,這樣做的妙處在於這個名字會讓學生有了一種歸宿感,從而為此感到驕傲,久而久之就會產生濃厚的集體榮譽感,這種榮譽感會在無形中帶給學生一種一起努力的快樂,這種集體奮鬥的快樂產生的是良性循環。這樣班級的凝聚力會更加集中。

“用孩子的眼睛去觀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傾聽,用孩子的大腦去思考,用孩子的興趣去探尋,用孩子的情感去熱愛”這句話對於教師能否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做了全面的概括。李老師強調説,要走進學生心靈,就要走進學生生活,儘可能多地和學生生活在一起,瞭解他們發展需求、興趣愛好、個性特長。善待學生的求助,真誠地和他們做朋友,巧妙化解學生的牴觸情緒,經常和學生進行談心,把自己的教育意願轉化為集體輿論。

總結

李老師提及的可行性教育理念還有很多,總之,閲讀了李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後,我收益很多,不僅深入瞭解了教師工作中的許多問題細節,也給我以後的教師之路指明瞭方向。

load小編推薦其他精彩內容:

讀《做最好的老師》心得體會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讀《做最好的老師》心得體會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讀《做最好的老師》心得體會